试论日本少年院在少年矫正教育中的作用-非行_第1页
试论日本少年院在少年矫正教育中的作用-非行_第2页
试论日本少年院在少年矫正教育中的作用-非行_第3页
试论日本少年院在少年矫正教育中的作用-非行_第4页
试论日本少年院在少年矫正教育中的作用-非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试论日本少年院在少年矫正教育中的作用非行-论文网

论文摘要:日本少年院是对非行少年实施矫正教育的主要机构。少年院采取类型处遇、阶段处遇、长期和短期处遇等各种类型的矫正教育方法,并引进了心理面谈和考虑被害人感觉等特别措施,在对非行少年的矫正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少年院仍然存在局限与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改进。

论文关键词:少年院,矫正教育,非行,处遇少年非行在日本已经成为越来越严重的社会与法律问题。根据平成18年(2006年)犯罪白书,日本在2005年的一年中被起诉的少年刑事犯是178972人,虽然比前几年有所降低,但每10万人的收容少年中就有14184人被起诉,即起诉率为14.18%。而相比之下成人的起诉率只有10.8%。2005年被起诉的少年刑事犯占到了日本刑事犯总数的13.8%。如何面对这个现实,减少少年非行的同时尽可能的保护非行少年的权益,并对他们进行矫正教育,使得他们成功回归社会,也是当今日本社会的一个重要课题。原本以保护主义为中心的少年法在经过修正后,对于犯罪少年的刑罚力度加大了许多,法案中甚至增加了“可对未满16岁的少年处以刑事处分,并且对实行侵害生命犯罪的少年,原则上应予以刑事处分”的内容。但绝大部分少年案件最终还是以移交家庭法院并处以保护处分为终结。2005年发生的206579起少年保护案件中,有4883起被家庭法院判决送致少年院。虽然跟保护观察(36277起)、不处分(38553起)、审判不开始(116080起)等判决相比,比例不高,但恰恰弥补了上述其他处分所欠缺的对少年的矫正的内容。昭和23年(1948年)颁布的《少年院法》第一条指出,少年院是收容被家庭法院判处保护处分者以及根据少年法第56条第3款规定需要在少年院执行刑罚者,并对他们实行矫正教育的设施。少年院有收容与教育两种机能,无论在社会防卫还是在少年福利上都有不可或缺的意义。收容机能一方面将非行少年与社会隔离,防止社会由于少年的非行而遭到危险,另一方面,是将非行少年与不健全的环境隔离,给予少年抑制非行的良好生活环境。教育机能上,通过矫正教育在防止非行少年再度发生非行行为上具有社会防卫的意义。另外,使受到矫正教育的少年能够在回归社会后迅速适应社会生活上具有少年福利的意义。少年院通过收容和教育两种互为表里,相互支撑,相互影响的机能,在对非行少年的矫正教育上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一、少年院的体制少年法明确规定少年院作为收容保护机关的性质。少年院属于司法大臣管辖的国立设施,收容由家庭法院决定予以保护处分的少年。在原则上,少年院处遇的主要内容是对少年实行非开放性的收容处分即施以矫正教育。少年法第4条第1款规定,“少年院进行的矫正教育是诉诸自觉,在有规律的生活下,以使被收容的少年适应社会生活”,少年院处遇规则第1条也规定“少年院的处遇必须要考虑被收容者的身心发育程度,在明朗的环境下,使其亲近有规律的生活,养成勤勉的精神,掌握丰富正常的经验,消除社会不适应原因,同时发挥其长处,从而使其身心得到健康发展”。少年院每年收容的人数是在不断发生变动的。从最近十年的数据来看,在2000年出现了一个高峰,之后又持续下降。1998年为5388人,到2000年达到了6052人,接下来又呈下降趋势,2007年已经是4074人。这一趋势以男性少年更为明显,1998年为4863人,2000年已经上升到5448人,之后又开始下降,2007年则又降为3665人。与此相比,女子收容人数则是在2001年达到了巅峰,为615人,多于2000年的604人。之后虽然在持续下降,但2005年又出现了一个小高峰,人数为579人,接着又在2007年回落到409人。虽然从少年院收容非行少年的人数上来说,似乎在少年矫正教育上的影响力不大,但它在实践的操作中还是非常具有优势的。(一)少年院的基本规定少年院有四种类型,初等少年院收容身心没有明显障碍,年满14周岁以上不满16周岁的少年;中等少年院收容身心没有明显障碍、年满16周岁以上不满20周岁的少年;特别少年院收容身心没有明显障碍、但犯罪倾向极强,年满16周岁以上不满23周岁的青少年;医疗少年院则收容身心有明显障碍、年满14周岁以上不满26周岁者。少年院根据收容少年男女之别分别设置。但是医疗少年院存在男女隔离设施时,不在此限。日本现有53所少年院,其中包括九所女子少年院与四所医疗少年院。另外,修改后的少年法规定,被判处徒刑或者监禁的少年,到年满16周岁为止,可以收容在特别少年院并接受矫正教育。这样的少年被称为“少年院收容受刑者”。这种收容其实是一种补救方法,即为解决被判处刑事处分但又处于义务教育年龄段的14~15周岁的问题。在少年院这同一设施中,收容着两种少年。一种是因为保护处分、接受矫正教育的少年,另一种是因执行刑罚的少年受刑人。(二)矫正教育的处遇分类少年院处遇的主要内容是对收容少年实施矫正教育。矫正教育在目的方面的基本原理是促使少年适应社会生活,在方法方面的基本原理是个别化的原理,在思想上的基本原理是尊重人性的原理。在实践中,矫正教育将重点放在训育方面,并根据需要实施课程教育、职业训练等内容。为了更好地达到矫正非行少年的目的,少年院进行处遇的流程分三个阶段。即新入时教育过程、中间期教育过程以及出院准备教育过程。基础制度是分类处遇制度与阶段处遇制度。1、分类处遇分类处遇是指针对每个少年的资质、环境、行动倾向等问题进行科学的调查,将拥有共性问题的少年收容在同一个设施中,以推动有效的处遇。如前所述,根据分类处遇制度,少年院分为初等少年院、中等少年院、特别少年院与医疗少年院四种。初等少年院以小学及中学教学科目为必需课程,而在职业训练上,则以“传授相关职业的基础知识与技能,培养他们具有应用知识与技能的能力”为宗旨。中等少年院及特别少年院以初等少年院所必须课程,若有需要,可再设准高中、大学或者高等专科学校的课程。而职业训练的宗旨,则是“传授独立生活所必需的知识与技能及其应用能力”。而医疗少年院以养护学校及其他实行特殊教育的学校的教学科目为必要课程。至于职业训练,则根据被收容者的年龄,参照初等及中等少年院进行。但是,必须以能够促进医疗为宗旨。少年院院长对于修完矫正教育课程者,可以发行证明修了事实的证书。该证书与各学校校长所授予的毕业证书及其他证书具有同一效力。2、阶段处遇阶段处遇是指将处遇由低到高设为各个阶段,根据成绩提高的程度,按照顺序逐步向上一个阶段递进,并给予少年缓和自由限制的优待等,以提高少年自发更生的效果。对每个收容少年进行具体处遇时,先要制定“个别处遇计划”。该计划根据家庭法院的移送少年院决定书、少年调查记录、鉴别所的处遇方针等资料,要明确指出少年的非行原因所在和少年的长处所在,同时应当确定目标,同时应当确定教育目标、各个阶段应当达到的目标、教育内容和方法。对该计划的实现程度要不断地加以客观评定,这样,才能保证实现处遇的个别化。被收容者的处遇分为三个等级,其中一级与二级又分别分为上与下两段。新入院者编入二级下段。但是成绩变差时,可以降至三级。被收容者根据成绩依次按等级晋升。但成绩特别优秀者可以晋升两个等级。而成绩特别恶劣者则予以降级,而且在存在特别事由时,可以降至两个以上等级。从同类少年院移送来的被收容者,必须编入与移送少年院相同的等级。但是,存在特别的事由时,可以通过审查编入适当的等级。若被收容者是从不同种类的少年院移送来,必须经过审查编入适当的等级。因为在假退院过程中没能遵守约定的遵守事项,或者有不遵守之危险而被退回少年院的被收容者,要编入二级下段。成绩特别恶劣的,可以编入三级。晋级和降级需要根据每月对被收容者的成绩的审查决定。审查范围包括学业勤奋与否及其成绩、职业训练勤奋与否及其成绩、操行良否、责任观念及意志的强弱四个方面。少年院院长在被收容者行善,提高成绩,或者学到一定技能时,可以向其提供奖赏。发给奖赏的种类可以为奖状或纪念章,也可以是奖励特殊待遇,允许他们特别外出或特别探亲或在外住宿。但当被收容者违犯纪律时,则可以实行惩戒,如加以严厉的训诫、给予比通常成绩更少的分数或者在不超过20日的范围内让被收容者在卫生条件良好的单间内反省。但惩戒必须注意本人的身心情况。3、长期处遇与短期处遇1977年,法务省矫正局长发布了《有关少年院的运营》,要求根据少年的问题所在、早期改善的可能性程度、有无犯罪习性、有无收容前科,少年院的处遇被分为长期处遇与短期处遇。长期处遇的收容期间为2年以内,以不适合短期处遇的少年为对象,处遇内容分为五个方面。这就是为赋予少年社会性,以各种生活指导及教育训练为主进行的生活训练课程;为回归社会特别需要获得职业技术的少年提供木工、板金、溶接等技术的职业训练课程;对于义务教育尚未毕业者及希望想高中升学、复学者,实行准学校教育的课程教育;对于精神薄弱者及情绪不成熟的少年,进行准特殊教育与专门的治疗教育;对于身体病弱及有身体障碍、精神病或有此种疑似倾向的少年,实施专门的治疗教育措施课程。此外,1993年在长期处遇中又新增设了以外国籍少年为对象的处遇类型。短期处遇就是以早期改善的可能性大,通过短期的持续性、集中性的指导及训练便可得到矫正与回归社会的少年为对象。其中又根据是否适合于开放性处遇、是否与反社会性集团有瓜葛、保护环境如何等,分为收容期间在6个月以内的一般短期处遇与收容期间在4个月以内的特修短期处遇两种。一般短期处遇的主要内容是半开放式处遇以及开放式处遇的组合,一面接受生活指导、进行有规律的生活,一面接受课程教育、职业指导、前程指导等,从而获得健全的规范意识。特修短期处遇是1991年新增加的内容,主要是针对交通案件对象少年实施开放性的处遇。重点放在培养尊重生命、遵纪守法的精神方面,在开放的环境下,进行交通安全教育、生活指导等。二、少年院对矫正教育的一些特别措施(一)心理面谈少年院在1950年代就引进了所谓“生活指导”的矫正方式,包括由教育部门的专门官进行的“生活场面面谈”、个别负责人与宿舍管理人进行的“个别负责面谈”、分类负责的专门职员进行的“分类面谈”以及由民间志愿者进行的慈善面谈。我们可以以慈善面谈为例来看一下“生活指导”是如何起到矫正作用的。慈善面谈是日本于昭和28年开始的一项制度。它指为了解决矫正措施的收容者所具有的各种问题,或者是为了提高收容者的教养和兴趣,以此为目地的民间慈善家在专门知识以及经验的基础上对收容者进行商谈劝导等各种指导。少年院也接纳了这一做法,对非行少年进行教育指导。2003年12月31日止少年院的慈善面谈委员为722人。活动内容为:1、倾听解决烦恼·帮助解答各种问题(家庭、职业、法律等);2、关于教养与兴趣的指导(俳句、短歌、音乐、书道、茶道、花道、珠算、绘画等);3、为了不重蹈覆辙的教育(药物伤害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禁酒教育等),内容相当丰富。少年院的慈善面谈活动最常进行的内容是被称为“解除精神的烦闷”的所谓心理烦恼的商谈。根据2003年的统计,少年院总共12,638件面谈中,有4369件是“精神的烦闷”,大约占总数的三分之一。先由收容少年提出申请要求进行面谈,再让负责官员根据问题的内容决定最适合的委员,决定面谈方式。面谈一般由收容少年与委员单独进行,原则上没有第三人在场。委员必须遵守的事项很多,不能触及有关收容少年的审判和处遇的问题,认为收容少年在管理上、指导上需要注意的问题则必须联系相关官员,等等。另外,在面谈结束之后,要提交记载面谈问题、指导内容以及委员意见的记录。少年院的慈善面谈一般不是每周进行,采取隔周或者每月进行的形式比较常见。另外,因为如果少年出院,那么面谈也随之结束,因此总面谈数比较少,往往只有几次或十几次。一般长期处遇(1年)的少年是大约半年,相当长期(2年左右)则是1年的面谈时间。志愿者们在对自己负责面谈的少年进行充分了解后与他们进行交谈,以期从其他角度打开他们的心扉。(二)体会被害者感受1997年,日本少年院开始实施了叫做“新的处遇课程”,也叫“生活训练课程”。在1998年度,又设立了矫正研究科。在这个研究科里面,他们引进了一套教材,这套教材就叫做《矫正设施的标准教材》,具体的名称叫做《认罪指导》,即尊重生命教育课。1999年度,对生活训练课程的教育内容进行了进一步的充实.并且又增加了“生命与心理”特别指导课程。2000年度,在矫正局的指导下又开始了对受长期处遇这样的一些少年犯进行认罪指导。把这种接受长期处遇和接受短期处遇的少年犯分别进行认罪以及罪恶感这样的指导活动。2001年度,在全国的53个少年院里面都实施了“考虑被害人感觉的教育”这样一些课程。其中有34个少年院自己制作了指导纲要和一些具体的实施、规划。在2002年度,在矫正局的指导之下,少年院还请犯罪被害人到少年院来进行各种讲演活动,这样的少年院在2002年度有40个。在2003年度这样的少年院,有计划地请被害人到少年院进行讲演活动的增加到了42个。在少年院中实施考虑被害人感觉的教育,这种活动的目的当然是让被收容者尊重生命,让他们考虑到被害人的情感,不再犯同样的错误,进行深刻的反省。能够在少年院里做这样一些活动的指导员,除了少年院的专职人员以外,还有“生命与心理咨询员”来担当辅导工作。另外还有一些社区矫正志愿者来担当这样的工作。这种考虑被害人感觉的教育的具体实施方法,主要就是让这些少年犯给被害人写信(不是真的和被害人交换,只是让他们在写的过程中思考)或者是让他们看一些关干生命的视听教材。另外,将一些被害人或遗属写的信拿来读,让他们自己接受教育。另外,还可以请被害人或遗属到少年院来进行讲座。或者在被害人每年的死亡日都要开反省会,另外就是一些个别辅导。但这种教育也有很多的问题,首先是这种认罪的态度实际上有一些是不真实的,很多少年犯完全是为了达到减刑或是奖励的目的才表现出悔悟之意。并且由于被害人的一些具体情况并不能完全让加害少年知道,所以加害人认罪起来有很多地方也是达不到真正所期待的效果。另外,随着对罪恶感深入的认识,加害少年往往也出现了一些精神不振的问题,使得这种教育有时候不得不中断。因此,要使加害少年能够完全面对他所做的犯罪行为、深刻地反省,能达到这个效果的过程是十分漫长的。三、少年院的成功之处少年院经过百余年的发展,在不断摸索矫正教育的方法的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少年院致力于使非行少年能够矫正自己在思想和行为上的缺陷,获得足够的生活技能,最终能够复归社会。(一)对少年权益的保护少年院是收容由家庭法院决定予以保护处分的少年的国立机构。也就是说,它的理念是“以保护代替刑罚”,这和以“爱的法律”而著称的日本现行少年法的目标是一致的。因为和成年人相比,少年的改善矫正的可能性要大得多。但由于少年的人格、思想都没有发育成熟,还处在不稳定的状态,很容易受到伤害,对他们施加和成年人的同样的刑罚是达不到矫正效果的。因此,将非行少年案件由家庭法院加以审判并处以保护处分,对他们施以以保护教育为主的矫正方式是比较合理的行为。少年院作为保护处分的实施机构之一,理所当然的承担起了对少年的保护教育的责任。这种完全消除了刑罚要素的保护处分本身也能够促进抑制少年犯罪。(二)少年矫正教育的不断进步少年院对收容少年的矫正教育日益多样化和人性化,同时也关注着少年矫正本身的效果。无论是各种处遇类型,还是心理疗法、对被害人感受的体会等等,都体现出了少年院对于矫正处遇方式的不断摸索和进步。一般来说,少年院都会对收容少年实行相应的学校教育或职业教育来使他们在日后能够在社会上有一技之长。并且对于他们人格的矫正也是有助于他们和人群的正常交往。收容少年如何适应回归社会后的生活是少年院矫正处遇的一个重要课题,少年院也在这方面作出了不懈的努力。日本少年院在这一方面的研究和实践在世界上也是处于领先地位的。(三)独树一帜的处遇特点少年院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它是介于少年监狱和儿童自立支援设施之间的机构。既不像少年监狱那样具有纯粹的监禁性和惩罚性,又不像儿童自立支援设施或儿童养护设施那样以教养或抚育为主。收容少年虽然不得不在拘禁性的环境下生活,但所受到的处遇还是以矫正教育为主,“矫正”是处遇的中心环节。如何矫正他们的人生观世界观,使他们回归社会后不再有犯罪的可能性,是少年院矫正教育的关键问题。四、少年院的局限与不足少年院与其他公共教育机关相比最大的特征就是,由于是“根据法令拘禁”,而不得已在封锁性和拘束性较强的环境下生活。不能不注意其为了消解上述特征的努力对于少年院的教育效果的影响。(一)拘禁生活带来的反作用强行拘禁使得少年更加渴望自由,从开始的逃离发展到合法的早日脱离,被收容少年为了早点出去而表现优异,但并没有真正的反省。他们回到社会上后仍然会发生非行事件。或者是他们虽然不能出去,但会尽可能的在少年院里寻找乐趣,在内部集团里产生所谓的“头目”,瞒过辅导员的眼睛,以欺凌新人或下级生为乐。还有一种情况就是他们会对剥夺自己自由的教职员采取抵抗的形式,但是往往又会由于自己的暴言或暴行被认为是处遇困难者,被处以关禁闭的惩罚。这种情况发生的多了,收容少年就会在温顺的同时变得麻木,对外界产生一种无力感。他们开始逃避创造性的活动,更不去思考自己的处遇是否合法。对收容少年而言,这种拘禁的生活使得他们比起为自我改善、回归社会后的生活、如何开拓自己将来的人生这些问题思考来,更加关心如何早日获得自由。这样,以严厉的自我改善为目的的少年院的矫正教育反而成为了一种形式上的教育。少年院应当更加致力于如何正确引导收容少年获得自由的愿望,达到矫正教育的目的。由于拘禁生活中生活被很具体的进行了限制,乐趣也比较少,因此,一些生理和心理上的原始欲望就得到了加强。比如说在饮食上,特别是在集体食堂这种情况下,当然不可能顾及每个人的喜好。当然在这一点上,法务省已经在有限的预算条件下进行了努力,比如尽可能丰富菜色、为制造家庭的氛围而使用普通的家庭碗筷等等。但是食物的问题仍然存在,比如比起公平分配来,希望自己尽可能比别人多得一点的心理的存在。再比如性欲问题,由于处在完全闭塞的环境,不能和异性交往,所以同性恋等问题行为频频发生。这些问题的解决是非常必要的,但是也十分困难。另外,少年院的收容少年本来就都或多或少存在着心理上的问题。在封闭的环境和枯燥的课业与生活中,很难好好的消解情绪上的问题。一旦受到刺激,就会产生超出理性判断的过激反应。这种现象在集团生活中更容易出现,表现为粗暴或者歇斯底里的行为。由于近年来收容少年对于待遇的不公平越发敏感,因此少年院对于个别化的指导的推进也是不遗余力。无论是集团还是个别都应该对于精神安定的指导作出更多的努力。由于与社会隔离,会与社会文化脱离,并淡漠了对社会与他人的关心。在培养对社会的适应能力时存在着很大的问题。而且收容少年出院后会与一般少年产生文化上的差异,对流行语或者服装等的不一致也导致他们很难融入一般少年的圈子。对他们日后的成长也带来不利的影响。因为在少年院的收容少年这个圈子里,可以说无论加入还是退出都和本人的意志无关,和以前的农村或者军队还有暴力集团一样,封建的上下阶级关系很强,头目的产生也很容易。少年院的管理人员必须注意这些现象,并尽可能地遏止。另外,由于入院、退院是不定期的,因此这个集团的流动性也很强,凝聚力很稀薄,也很难发展成成熟的组织,在各方面的教育活动的计划上会产生很多困难。(二)关于学校教育的问题虽然少年院院长可以颁发相当于一般学校毕业证书效力的证明书,但在实际操作上还存在着很多问题,委托被收容者出身学校颁发毕业证书的情形相当常见。特别是在短期处遇中,由于时间很短,存在着被收容者复学的问题。少年院颁发的证书对于他们的再入学难免会产生不利的影响。这种情况同样也发生在高考的情况下。申请大学入学时,如果毕业证书上记载着被少年院收容的情况的话,无疑也会产生负面影响。所以,少年院应当与各个普通学校保持联系,共同协助提供被收容者普通的中学毕业证明,帮助被收容者复学升学,这才是使他们复归社会的良方。另外,由于许多被收容者已经具有高中学历,而本人要求继续升学的意识也十分强烈,所以在少年院教育体系中引进大学阶段的教育内容也十分必要。而这就需要政府以及社会各方的共同努力才能做到了。(三)关于家庭教育的问题少年院处遇和家庭问题有很深刻的关联。少年一旦被收容进少年院,无论是从身体上还是心理上都和家族被切断了联系。这就需要帮助少年和家人都冷静地回顾过去,重建他们之间的关系。少年院的家族工作从入院同时就开始了,首先就是入院通知。少年院要明确入院通知的记载内容,将家族放在矫正教育的协力者的位置上。至于实际的工作则有很多种类。首先是保护者会的相关事宜。保护者会一般设置在少年院内,目的是加深与保护者之间的关系,促进对少年院内教育的理解与协力,以及对退院后的前途决定等进行商量。它通常在少年入院后或出院前进行,说明少年院教育的概要、院内参观、为改善家庭关系而提出建议、亲子面谈等等。少年院是为了使家庭全力投入到少年矫正上,同时加深对少年院矫正的信赖感才进行保护者会的工作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