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镂目际中考考卷11期_第1页
初中镂目际中考考卷11期_第2页
初中镂目际中考考卷11期_第3页
初中镂目际中考考卷11期_第4页
初中镂目际中考考卷11期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初中镂目际中考考卷11期一、选择题(每题4分,共40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憎恶(wù)纠葛(gé)氛围(fēn)B.感慨(kǎi)拘泥(nì)哀婉(wǎn)C.挑衅(xìn)摇曳(yè)水泵(bèng)D.隧道(suì)惬意(qiè)勾勒(lè)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颠沛流离呕心历血震耳欲聋B.娇揉造作良辰美景鹤立鸡群C.和颜悦色哀声叹气眼花缭乱D.良师益友良辰美景暮气沉沉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面对老师的批评,他虚心接受,表示要洗心革面,重新做人。B.在比赛中,他发挥失常,最终功亏一篑,与冠军失之交臂。C.这部电视剧情节曲折,引人入胜,让人一看就欲罢不能。D.为了这次考试,同学们都废寝忘食,刻苦攻读,争取取得好成绩。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认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B.为了提高同学们的语文素养,老师要求大家平时多读书、多写作。C.虽然天气很冷,但他还是准时到达了学校。D.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我们班的学习成绩有了很大的提高。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不耻下问:向地位、学问不如自己的人请教,不感到耻辱。B.振聋发聩:声音很大,使耳聋的人也能听到。C.哀兵必胜:力量相当的两军相争,悲愤的一方获得胜利。D.锋芒毕露:形容人傲气逼人,才华横溢。二、填空题(每题4分,共40分)6.请根据提示补全句子。(1)____________,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论语·子张》)(2)____________,教然后知困。(《礼记·虽有嘉肴》)(3)____________,多于在庾之粟粒。(《伶官传序》)(4)____________,以手抚膺坐长叹。(《蜀道难》)7.请根据提示补全名篇名句。(1)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离骚》)(2)____________,威武不能屈。(《孟子·滕文公下》)(3)黄鹤之飞尚不得过,____________。(《蜀道难》)(4)____________,赢得生前身后名。(《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8.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应的文学常识。(1)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是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是《聊斋志异》中的名篇。(3)____________被誉为“乐府双璧”之一。(4)____________是《儒林外史》中的讽刺性人物。三、阅读理解(共40分)(一)文言文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912题。【甲】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一、选择题答案1.B2.D3.C4.B5.C二、填空题答案6.(1)博学而笃志(2)学然后知不足(3)多于九土之城郭(4)扪参历井仰胁息7.(1)虽九死其犹未悔(2)贫贱不能移(3)猿猱欲度愁攀援(4)了却君王天下事8.(1)《史记》(2)《促织》(3)《木兰辞》(4)范进三、阅读理解答案(一)文言文阅读9.过:过错10.许:答应11.(1)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作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2)秦国是不会把郑国作为边邑的,您(还是)不要灭掉郑国来增加晋国的土地。12.烛之武能言善辩,具有强烈的爱国精神,他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说服秦君,足见其大智大勇。1.汉字注音:考察学生对汉字的正确读音。2.错别字识别:考察学生对汉字书写的准确性。3.成语运用:考察学生对成语意义的理解和运用。4.病句辨析:考察学生对句子结构的掌握和语言表达的能力。5.文学常识:考察学生对文学作品的了解和记忆。各题型知识点详解及示例:1.选择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例如,第一题注音题,要求学生掌握汉字的正确读音,示例:“憎恶”中的“恶”应读作“wù”。2.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名篇名句的记忆和默写能力。例如,第七题要求学生补全名篇名句,示例:“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3.阅读理解:考察学生对文言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例如,文言文阅读中的翻译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