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中考语文阅读点拨及进阶训练之说明文阅读04掌握说明方法【阅读点拨】一、考题形式1.选文第③段画线句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2.说明文中常用一些说明方法,如下定义、举例子、作比较、打比方、分类别、画图表、列数字、引用等。看看本文中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实例并说说它们的作用。3.科普作品既要准确,又要有趣。以第②段画线句为例,说说作者是怎样做到这两点的?达到了什么样的效果?二、答题方法。1.审读题干,明确作答方向。2.判断说明方法。①根据所给句段中的语言标志判断,正向推导;②根据已给说明方法的特征反向推导,在文中寻找符合条件的内容。3.结合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及文章内容具体阐释。常考说明方法及其作用:①举例子:通过列举……的例子,具体形象地说明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有说服力。②列数字:科学准确地说明事物的……(大小、长短、多少),使说明内容更准确、直观,更有说服力。③作比较:把……和……加以比较,突出强调了……的特征(道理),使说明更加鲜明深刻。④打比方:把……比作……,生动形象地说明了事物……的特点,增强说服力。⑤分类别:按照……标准对……进行分类,层次分明地说明……的……特点。⑥下定义:对……下了科学定义,科学地说明了……的本质特征。⑦引资料:①引用古诗、神话传说,增强趣味性,激发阅读兴趣。②引用名人名言,增强说服力。三、答题举例。1.《中国石拱桥》把古代的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具有代表性的例子,对我国建设石拱桥历史的悠久、成就的杰出作了说明。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2.《苏州园林》一文中在介绍布局的时候,将苏州园林内亭台轩榭的布局跟宫殿和住宅相比,运用了作比较的说明方法,突出了苏州园林不讲究对称的特点。【进阶训练】一、基础过关。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22分)古人如何吃豆腐?邱俊霖①“一碟豆腐干,一碟豆腐皮,一碟酱豆腐,一碟糟豆……”这样的用餐场景出现在了清代神魔传奇小说《镜花缘》中,小说中的主人公林之洋、唐敖、多九公等游历到了一个叫做淑士国的国度,并在这个国度的酒馆里吃到了各式各样的豆腐菜。②一方豆腐,竟然能做出这么多花样,无怪乎有人将豆腐称作中国饮食文化中的“国粹”。作为中国人最熟悉的美食之一,豆腐表面如同白雪般的柔软细滑,入口香甜可口,甘之如饴。因此,豆腐自古以来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③相传,西汉的淮南王刘安发明了豆腐。然而,从汉代至隋唐的史书典籍或是美食指南中,都没有出现过“豆腐”的身影。学者考证,宋朝初年的大臣陶谷所作的笔记小说《清异录》中才第一次出现了“豆腐”一词:话说当时有一个叫作时戢(jí)的廉吏因为不能时常吃得起肉,便到市场上买豆腐吃。豆腐便宜、美味且营养丰富,被当时人誉为“小宰羊”。④那么,古人如何吃豆腐呢?实际上,古人用豆腐制作出来的花样美食远比我们想象中的要多,宋朝人吴自牧在《梦梁录》中就提到当时南宋都城临安的酒店有豆腐羹和煎豆腐出售,同样生活在南宋的大诗人陆游在《老学庵笔记》中还记载过一道甜味的“蜜清豆腐”。⑤除了清淡和偏甜口味的豆腐外,古人也爱吃“麻辣豆腐”。《水浒传》第三十九回就写道戴宗去东京太师府送信,途经朱贵的酒店,吃了一道“加料麻辣爐豆腐”,戴宗胃口大好,就着豆腐连喝了三大碗酒。不过,戴宗却被朱贵的这道豆腐给迷倒了!当然了,古代的“麻辣豆腐”和现在的不太一样。现在的麻辣豆腐多用辣椒调味,但辣椒原产于美洲,无论是《水浒传》故事发生的北宋还是作者施耐庵生活的明初,辣椒都还没有传入中国,那时辛辣味的调味品主要是花椒、姜和茱萸。但无论如何,我们却从中看到了老祖宗们对于辣味美食的喜爱。⑥除了在味道上做文章,古人们还会为豆腐做出不同的外形花样。明末清初的科学家方以智在《物理小识》中就记载过“彩色豆腐”的做法:用仙人草取汁做成的“绿豆腐”;用薜荔果取汁制成的“红豆腐”:用蕨粉制成的“黑豆腐”。⑦同时,古人还会对豆腐进行深加工,同样在《物理小识》中还记载过“红腐乳”的做法,就是将细豆腐压实、切块、熬煮后风干,拭去毛后将豆腐放进瓮里,用盐、香莳萝、川椒、陈皮等香料一层层覆盖豆腐,最后浇上红曲酒浸上百日便成了红腐乳。⑧此外,古代没有冰箱,可古人也会制作冻豆腐。比如清代乾隆年间的进士李化楠在自己的美食指南《醒园录》里就记录了冻豆腐的做法,冬天将豆腐冻起来放在背阴房内,等冰水化尽后将豆腐放入大磁瓮里埋到背阴的土中,要吃的时候再取出来烩食,真是美食中的佳品!⑨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对豆腐的认识也更加深刻,清末至民国初年的文学家徐珂在《清稗类钞·饮食类》就讲到豆类富有蛋白质,但豆类的皮膜硬,不易消化,做成豆腐后不仅是滋养中的佳品,而且好消化。的确,豆腐好吃,而且营养丰富,在古代便被当成一味中药,比如《本草纲目》就记载豆腐有清热散血的功效。⑩古人不仅喜欢豆腐的味道,而且很看重豆腐清白、亲民的属性,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尤侗便写了一部《豆腐戒》,他认为常吃豆腐的人,生活才能俭朴,而生活俭朴才能戒除恶习。清代还有一位叫作胡济苍的诗人,他写过一首《豆腐》诗,诗中写道:“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已属贫人。”以此来歌颂豆腐所代表的清廉、高尚品质。⑪中华美食文化博大精深,我们很难细数豆腐到底有多少种吃法。作为一种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滋补美食,豆腐可谓是中国美食中的精华代表。一方小小的豆腐,既体现了中华民族包容、智慧、朴素的传统美德,也彰显了人们对于生活的执着与热爱。(刊载于2022.2,有删减)1.下面是你同桌制作的本文的结构图,请选出其中与文章内容不符的一项(3分)古人如何吃豆腐A.外形:B.药用价值:C.品种:D.属性:绿豆腐、红豆腐等清热、散血红腐乳、冻豆腐清白、亲民【参考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信息提取与概括。根据C项“红腐乳、冻豆腐”可定位到文章第⑦⑧段,根据“同时,古人还会对豆腐进行深加工”可概括出“深加工”,C项中“品种”与其不符。故选C项。2.第②段写道“豆腐自古以来便受到了人们的广泛欢迎”,为何自古以来人们就喜欢豆腐呢?请简要概括。(5分)【参考答案】①豆腐柔软细滑,香甜可口;②价格便宜、美味且营养丰富;③是滋养佳品,好消化;④可入药,具有清热散血的功效;⑤具有清白、亲民的属性,代表清廉、高尚的品质。3.本文中④⑤⑥段的位置能否调换?为什么?(3分)【参考答案】不能调换。第④段首句用设问句提出古人如何吃豆腐的问题,然后④⑤⑥段进行作答,这三段是从口味到外形来安排说明顺序的,且⑤⑥段的首句都是过渡句,承上启下。三段之间存在逻辑关系,因此不能调换。(表明观点得1分,分析得2分)4.本文标题“古人如何吃豆腐?”有何表达效果?(4分)【参考答案】①交代了文章的说明对象-古人是怎样吃豆腐的;②运用问句,引起读者注意,激发阅读兴趣。【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标题”“表达效果”,明确本题考查标题赏析。作答时,从内容和表达效果两个方面分析。从内容角度看,结合文章内容可知,“古人如何吃豆腐?”直接点明了本文的说明对象;从表达效果角度看,标题是一个问句,具有设置悬念的作用,能够增强标题的表达效果,更加吸引读者。据此思路作答即可。5.比较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不同特点,体会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和准确性。(4分)作为中国人最熟悉的美食之一,豆腐表面如同白雪般的柔软细滑,入口香甜可口,甘之如饴。【参考答案】“之一”意为“其中一个”,句中指豆腐是中国人熟悉的众多美食中的一个,起修饰限制作用,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同白雪”将豆腐比作白雪,体现出豆腐白皙柔软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分析准确性、生动性各得2分)【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加点词”“生动性”“准确性”,明确本题考查说明文语言。作答时,分别对加点词的含义进行分析,然后结合句子内容明确加点词是如何体现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及准确性的。“之一”的意思是众多事物中的一个,在句中限制补充“中国人最熟悉的美食”,可知此处写豆腐是中国人熟悉的众多美食中的一个,而并非唯一,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如同白雪”的意思是像白色的雪花一样,句中用来形容豆腐,将豆腐比作白雪,生动形象地表现出豆腐白而且柔软细腻的特点,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据此思路作答即可。★6.小唯认为文章第⑩段的内容与本文说明对象无关,但小鹿读完之后看出了其中深意,请从说明方法的角度理解第⑩段有何用意。(3分)【参考答案】运用了举例子、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真实具体地说明了豆腐清白、亲民的属性,代表着清廉、高尚的品质,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说明方法得1分,分析得2分)【解析】审读题干,抓住关键词“第⑩段”“说明方法”,明确本题考查说明方法及其作用。细读第⑩段,首先根据“明末清初的戏曲家尤侗便写了一部《豆腐戒》”“他写过一首《豆腐》诗,诗中写道:‘最是清廉方正客,一生知己属贫人。’”可知,本段运用了举例子、引资料的说明方法;然后结合两种说明方法的一般作用和句子内容来具体分析,即真实具体地说明了豆腐有着清白、亲民的属性,代表着清廉、高尚的品质,同时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据此思路作答即可。二、能力提升。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4分)废旧衣物,可别一扔了之“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物资极为匮乏的年代,一件衣服可以穿很多年。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很多人的衣服渐渐从“不够穿”,变成了“穿不完”。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一扔了之,带来的问题也不少。一般说来,废旧衣物中化纤类产品的比例高达60%到70%,它们混在生活垃圾里,被填埋后仍难以降解,会污染土地。烧掉也不是个好办法。不少小工厂低价买来废旧衣物,当燃料使用,会产生有害气体,污染空气。更何况,有些废旧衣物没有运往垃圾场,而是直接流入二手市场。这些未经严格处理的衣物可能携带细菌、病毒或寄生虫等有害物,直接或间接使用都会危害人体健康。目前我国每年大约有2600万吨旧衣物被扔进垃圾桶,而再利用率却非常低,只有不到1%,如何合理回收利用废旧衣物是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回收废旧衣物,我们通常的做法比较单一,只是在居民小区里放置回收箱。固定的回收箱的确便民,但管理上存在着许多漏洞。回收箱的数量增加了,服务质量不一定跟得上,需要安排专人收集、运输,增加了成本。有时回收箱已经“超载”却无人来收。回收箱还可能成为拾荒者的淘宝地,导致旧衣物以违规方式流向二手市场。在回收废旧衣物这件事情上,上海的做法是由政府主导,回收公司统一回收。除设置回收箱外,还通过市民电话预约上门收集、市民自付运费寄送、企事业单位组织募集活动等多种途径进行回收。英国则有着慈善商店、衣物回收银行、社区衣物回收箱、上门回收、再利用中心等多条废旧衣物回收渠道。这些做法,都取得了不错的效果。对回收的废旧衣物,如何规范处置,做到物尽其用呢?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应先送往水洗区清洗,然后接受高温高压消毒,最后进行烘干、包装。焕然一新后,可以无偿送给慈善机构或直接捐赠给贫困地区。而“面试”后“落选”的那些衣物,会根据棉、毛、化纤等面料再次分类,然后发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制成可再利用的工业原料,比如白色棉织物和有色织物,纤维化处理后可以变为棉纱、无纺布;涤纶织物进行化学处理分解,则可变为涤纶原料。经过这样的处理,废旧衣物就可以实现循环再利用了。(根据相关资料改写)7.根据文章相关内容,填写“废旧衣物处理流程图”中的①②③处。(3分)【参考答案】①清洗、消毒、烘干、包装②送到有资质的加工企业进行处理【解析】旧衣物处理流程部分,根据所给流程图,梳理出文章思路,填写图表。8.阅读下列句子,回答括号中的问题。(4分)(1)每到换季时,都能整理出一批废旧衣物,它们成为“鸡肋”,甚至被一扔了之。(为什么说废旧衣物是“鸡肋”?)(2)首先,废旧衣物要经历一次严格的“面试”。(“面试”在文中具体指什么?)【参考答案】(1)因为废旧衣物和“鸡肋”一样,都是留着无用、弃之可惜的东西。(2)判断废旧衣物的成色与破损程度。【解析】此题考查词语在具体语境中的含义。解答时可根据上下文内容进行。(1)中,“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废旧衣物也是这样,留着无用,弃之可惜。(2)中,“面试”一词后有“那些成色较新、没有破损的衣物”即说明了“面试”的含义:判断废旧衣物的成色和破损程度。★9.文章为什么要举上海和英国回收旧衣物的例子?(3分)【参考答案】具体说明旧衣物的回收是有成功经验的,可为解决目前旧③纤维化处理此题考查对文章思路的梳理。通读全文,找到废衣物回收中存在的问题提供借鉴。【解析】此题考查理解写作目的。文章主题是关于废旧衣物的处理,先介绍了目前普遍采用的废旧衣物的处理办法,再举上海和英国回收旧衣物的例子,通过处理方法的不同,具体说明了废旧衣物的回收有成功经验可供借鉴。10.联系文章内容,对下列处理废旧衣物的做法进行评价。(4分)李大妈:我把旧衣服剪成小块,用来擦油烟机,用完扔掉,还省得洗抹布了。沈阿姨:我把家里的旧衣物直接打包,寄往贫困山区,也算献了份爱心。【参考答案】示例:李大妈的做法:利用意识强,但利用后的处理方式不妥当,一扔了之会造成污染。沈阿姨的做法:利用意识强,又有爱心,但做法欠妥,未经处理的旧衣物可能危害他人健康。【解析】此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迁移。文章介绍了目前废旧衣物处理方法的弊端,针对题干所给不同人物处理废旧衣物的做法,联系文章内容进行评价即可。三、真题演练。阅读下面一篇文章,回答后面的问题。(17分)博大精深的鼓文化李学朴①3月13日晚,在2022年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上,来自湖北的13名优秀鼓手一起演奏定音鼓。在鼓的律动中,全球观众共同见证北京冬残奥会完美落幕。在鼓声中传承中国文化,寓意全球“共享此刻、共赴未来”。②鼓是中国传统乐器中一种极古老的打击乐器,在远古时期,鼓被尊奉为通天的神器,主要是作为祭祀的器具。它在“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之中属“革”类。关于鼓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原始渔猎时代。那时,人们在劳动之余,敲击着石头制作的工具,歌舞欢娱,“击石拊石,百兽率舞”。他们偶尔敲击空心的树干,发出洪亮的声音,由于种种的启发,进而制作了空腔蒙皮的鼓。③相传古代的颛顼(zhuānxū)登上帝位之后,就命令“鼍(tuó)”-一种爬行动物先来奏乐。鼍就仰面躺下,用尾巴敲着肚皮,发出“嘭、嘭”的声音。帝尧继位后,命人制音乐,就把麋鹿的皮蒙在瓦缶的口上,敲击作乐。④鼓出现得很早,发展又较快,形制也变化繁多。到了周代,据《周礼》记载,“六鼓”就包括雪鼓、灵鼓、路鼓、簸(fén)鼓、皋鼓、晋鼓六种。另据其他典籍记载,还有建鼓、足鼓、悬鼓、土鼓、铜鼓、鼙、鼗(táo)、提等二十余种。⑤在古代,鼓的用途较广。“击鼓其镗,踊跃用兵”(《诗经·邶风·击鼓》),说明鼓在军事行动中或发号施令或鼓舞士气。逢有日食、大水等自然灾异,举行祭祀时也要用鼓。《春秋》《左传》中多次记载:“大水,鼓,用牲于社。”“日有食之,天子不举,伐鼓于社。诸侯用币于社,伐鼓于朝,以昭事神,训民事君。”古文中还有“鼓之舞之”的记载,可知还可用它伴奏舞蹈。当然,鼓最主要的功用,还是在音乐演奏中敲击节拍,“以节声乐”烘托气氛。⑥汉唐以后,从少数民族、西域、天竺等地区先后传入多种形制不同的鼓类,其中盛极一时的要推羯鼓。在演奏时,羯鼓被放在一个称为“牙床”的木座上,用两根鼓杖击奏或用一杖敲击、一手拍奏-类似现在的朝鲜族“长鼓”的奏法。羯鼓有着清越透亮的音质,《羯鼓录》称赞说:“透空碎远,极异众乐。”羯鼓可合奏,亦可独奏,是唐代“大曲”演奏中的主要乐器之一。陈旸《乐书》记载:“大曲前缓叠不舞,至入破则羯鼓、襄鼓、大鼓与丝竹合作,勾拍益急。舞者入场·……”唐代大曲“入破”之后以舞为主,羯鼓似乎起着指挥的作用。⑦其后,外来鼓类尚有多种,如有挂在腰间用双手击打的腰鼓;有用手指指摩、弹敲的答腊鼓;有单人与鼗同奏的鸡娄鼓;以及花腔鼓、达卜、那葛喇、达布拉等。⑧今天,有不少种类的鼓失传了,但也有不少沿袭下来,并有了很大的变异和发展。比如伴奏东北大秧歌的大堂鼓,就是从古代的“足鼓”“悬鼓”沿袭发展而来,只是由横置、吊悬或落地发展成竖置并吊放在鼓架之上;3000年前的青铜器时代,中国西南、中南少数民族创制的铜鼓,一直传到今天,不仅如此,还沿用于音乐、舞蹈之中。朝鲜族和瑶族的“长鼓”,壮族的“蜂腰鼓”均源于古代的“细腰鼓”。⑨那种木柄手摇的“货郎鼓”便是由古代的“鼗鼓”直接沿袭下来,历2000多年而无大差异。鼗在古籍中有如下记载:“鞉(táo),如鼓而小,有柄,两耳,持其柄而摇之,则旁耳还自击。”可见奏法同现在完全相同。鼓在发展中也演化出一些新的品种,如排鼓、单鼓、渔鼓、八角鼓等。⑩鼓是群音的首领。鼓的文化内涵博大精深,雄壮的鼓声紧紧伴随着人类从远古的蛮荒一步步走向文明。(刊载于2022.3.18,有删减)11.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3分)()A.原始渔猎时代,人们受到各种启发,制作了空腔蒙皮的鼓,这也是鼓的起源。B.鼓最初的作用是祭祀,祭祀活动中需要击鼓,古人尊奉为它为通天的神器,可见地位之高。C.木柄手摇的“货郎鼓”是由古代“鼗鼓”沿袭下来的,与2000多年前的相比无大差异。D.本文按照时间顺序,依次介绍了鼓的起源、发展、流传的过程,让读者对其有完整的了解。【参考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文章辨析选择。B项中“可见地位之高”这一说法并未在文中出现,故选B项。12.本文既然是介绍传统鼓文化,为什么要先从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写起?(4分)【参考答案】①内容上,写鼓在北京冬残奥会闭幕式中担任的角色,体现出鼓文化的传承性和重要意义;②结构上,以社会热点引出本文的说明对象,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3.按照要求品读下列句子。(4分)(1)相传古代的颛顼登上帝位之后,就命令“鼍”-一种爬行动物先来奏乐。(“相传”的表达效果)(2分)(2)鼓是群音的首领。(“首领”能否换为“起源”)(2分)【参考答案】(1)“相传”表明这种说法是一种无依据的传说,没有文献记载,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密性。(2)“首领”现多用来借指某些集团的领导人,此处用来形容“鼓”,是拟人的修辞手法,突出鼓的地位,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每小题2分)14.下列语句能否作为本文的补充说明性文字?试结合文章,说说它们各自的作用。(4分)①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工程部年终总结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合资成立人工智能技术研发合作协议3篇
- 第一次月考测评卷Lesson1 ~ lesson3-2024-2025学年科普版(三起)英语四年级上册含答案
- 贵州师范大学《播音创作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Unit 1 How can I get there?(说课稿)-2024-2025学年人教PEP版英语六年级上册
- 贵州黔南经济学院《动画表演》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二零二五年度建筑工程债权转让与安全文明施工协议3篇
- DB32-T 1264-2024 天目湖白茶质量分级
- 贵州理工学院《模拟电子学基础》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贵州农业职业学院《电路理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人力资源情绪管理问题研究开题报告(含提纲)》
- 哮喘吸入装置的正确使用方法课件
- 2023年成都东部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角点网格一.角点网格定义
- 聚酯合成反应动力学
- 自动控制原理全套课件
- 视频监控室值班记录表
- 歌曲《梁祝》简谱完整版
- 小学语文教研组期末考试质量分析
- 校园安全存在问题及对策
- 钻井作业常见安全隐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