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校完整版编卷】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1页
【完整版校完整版编卷】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2页
【完整版校完整版编卷】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3页
【完整版校完整版编卷】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4页
【完整版校完整版编卷】2018-2019学年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福建省宁德市部分一级达标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联考生物试题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关于RNA的叙述,错误的是()A.有些生物中的RNA具有催化功能B.tRNA上的碱基只有三个C.mRNA与tRNA在核糖体上发生配对D.RNA也可以作为某些生物的遗传物质2.已知AUG、GUG为起始密码子,UAA、UGA、UAG为终止密码子。某原核生物的一个信使RNA碱基排列顺序如下:A—U—U—C—G—A—U—G—A—C……(40个碱基)……C—U—C—U—A—G—A—U—C—U,此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所含氨基酸的个数最多为()A.20个 B.15个 C.16个 D.18个3.已知某转移RNA(tRNA)一端的3个碱基顺序是GAU,它运载的是亮氨酸,那么决定此亮氨酸的密码子是由DNA模板链上的哪个碱基序列转录而来的A.GAT B.GAU C.CUA D.CAT4.豚鼠和马的体细胞具有相同数目的染色体,但性状差异很大,根本原因是()A.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不同 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C.DNA分子的数目不同 D.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5.一个染色体组应是()A.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B.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全部染色体C.体细胞中的一半染色体D.来自父方或母方的全部染色体6.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人类疾病,下面几种疾病中可通过显微镜检测出的是()A.先天性愚型 B.白化病 C.苯丙酮尿症 D.青少年型糖尿病7.塑料在自然环境下很难降解,现发现某种乳酸菌能降解塑料,若想培育分解能力更强的乳酸菌品种,应采用以下哪种育种方法()A.杂交育种 B.单倍体育种C.诱变育种 D.多倍体育种8.杂交育种是植物育种的常规方法,其选育纯合新品种的一般方法是()A.根据杂种优势原理,从子一代中即可选出B.从子三代中选出,因为子三代才出现纯合子C.隐性品种可从子二代中选出,经隔离选育后,显性品种从子三代中选出D.只能从子四代中选出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9.以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以物理撞击的方法使F1在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再让这样的雌雄配子结合产生F2。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说明它们属于同种生物B.F1体细胞中含有四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2N+2n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则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二倍体10.下列有关生物变异与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是因为秋水仙素抑制纺锤体的形成B.人工诱变能够按照人的意愿改变基因结构,培养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C.用单倍体育种法改良某种缺乏抗病性状的水稻品种D.染色体结构变异,大多数对生物体不利,但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11.下列有关生物进化的论述中,不符合达尔文学说基本观点的是()A.遗传和变异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自然选择是定向的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就可能产生生物的新类型D.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变异,以适应变化的环境12.白纹伊蚊是传染登革热病毒的媒介之一。有一地区在密集喷洒杀虫剂后,此蚊种群量减少了99%。但是一年后,该种群又恢复到原来的数量,此时再度喷洒相同量的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白纹伊蚊。其可能的原因是A.杀虫剂造成白纹伊蚊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B.白纹伊蚊身体累积的杀虫剂增加了自身的抗药性C.原来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D.第一年的白纹伊蚊种群没有基因的变异13.根据现代生物进化理论,下列观点中不正确的是()A.共同进化导致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B.共同进化就是生物与生物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客观上促进了被捕食种群发展D.农药处理后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14.如图表示人体内各种细胞(A、B、C)和各种细胞外液(甲、乙、丙)之间的物质交换关系,下列选项不正确的是()A.组织水肿是由于A、B、C中的液体增加造成的B.abc和def可以分别表示O2和CO2扩散的方向C.丙中的糖进入B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3层膜D.甲乙丙中的液体总量少于ABC中的液体总量15.内环境稳态的意义不包括()A.相对稳定的内环境是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B.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供应C.相对稳定的pH和温度为酶的作用提供适宜条件D.相对稳定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结构16.下列有关马拉松长跑运动的说法,正确的是()A.跑步过程中身体大量排汗主要是为了维持水盐平衡B.跑步过程中血糖大量消耗,胰岛B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C.跑步过程中机体内环境稳态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D.跑步过程中体温升高,皮肤毛细血管收缩,散热加快17.下列哪一项是物质进入内环境的实例()A.空气进入肺泡中B.水由口腔进入消化道C.药物由静脉注入体内D.病毒入侵宿主细胞开始复制18.如图所示为某位病人的血液检查反映的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相关变化,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如果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则该病人可能是某种甲状腺功能低下的患者B.如果a是促甲状腺激素,b是甲状腺激素,则该病人可能是被摘除了部分甲状腺C.如果a是甲状腺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则该病人可能是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D.如果a是甲状腺激素,b是促甲状腺激素,该病人可能是地方性甲状腺肿大患者19.下列有关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的说法,正确的是()A.激素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调节仅有化学信号B.神经调节使效应器作出反应,激素调节使靶器官生理活动发生改变C.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体液调节起主导作用D.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20.以下成语和人的神经活动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A.“望梅止渴”有大脑皮层的参与B.“瑟瑟发抖”有可能下丘脑正在忙于工作C.“踉踉跄跄”多半是小脑力不从心D.“期期艾艾”一定是H区功能不全21.如图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的示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T互补配对B.②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C.③是DNA聚合酶D.转录完成后,②需通过两层生物膜才能与核糖体结合22.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于DNA损伤。深入研究后发现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复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A.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的性状B.是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的结构,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C.是通过控制酶的合成,从而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D.可以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发生改变后生物的性状随之改变23.某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6%,aa个体占16%。该种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A.增大,不变;不变,不变B.不变,增大;增大,不变C.不变,不变;增大,不变D.不变,不变;不变,增大24.基因组成为XBXbY的甲,其父色盲、母表现正常。下列分析中可能性较大的是①甲母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25.下列关于“调查人群中遗传病”的叙述,错误的是()A.要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B.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C.通过对患者家庭成员的调查,算出该遗传病的发病率D.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注意随机取样26.下图中a、b、c、d表示人的生殖周期中不同的生理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c、d不能发生基因突变B.基因重组主要是通过c和d来实现的C.b和a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D.d和b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27.某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的两对等位基因M和m、T和t控制。这两对基因对花色的控制机理如图所示,其中,m对T基因的表达有抑制作用,现将基因型为MMTT的个体与基因型为mmtt的个体杂交,得到的自交后代中,花色的表现型及其比例是()A.红色:粉色:白色=

3:9:4B.红色:粉色:白色=3:12:1C.红色:粉色:白色=4:9:3D.红色:粉色:白色=1:15:028.下列有关育种的叙述正确的是()A.经③产生④的过程,可能是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增添或缺失B.经③产生⑨的过程可以发生突变,但不发生基因重组C.经③产生⑧的过程,若获得显性纯合子需多次测交D.⑩植株的体细胞都含有两个染色体组29.已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现有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根据以上信息分析,可得出的结论是()A.马的白色对栗色为显性 B.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C.Ⅱl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相同 D.Ⅰ1与Ⅱ2的基因型一定不同30.下表是某物种迁入新环境后一对等位基因的基因频率变化情况,分析这些数据不能得出的结论是()19001910192019301940195019601970基因A的频率0.990.810.640.490.360.250.160.10基因a的频率0.010.190.360.510.640.750.840.90A.在1900—1970年间该种群发生了进化B.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C.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一定为18%D.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31.某人由于营养不良,身体浮肿,其食疗补救措施是()A.多吃蔬菜 B.多喝豆浆C.多吃馒头 D.多喝水32.下列有关实验的研究过程或方法思路,不正确的是()A.采用模型建构法有助于认识人体内血糖平衡调节机制B.“探究生物体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C.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先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也属于假说演绎法D.探究胰岛素的作用应先给实验动物喂食葡萄糖,再注射胰岛素观察血糖含量变化33.呼吸道黏膜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兴奋传到脑干的相关中枢,进而引起呼吸肌快速收缩或舒张,产生咳嗽反射。下列有关该过程的叙述正确的是A.适宜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中某些细胞显著活跃B.咳嗽反射过程中兴奋在神经纤维上传导是双向的C.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由传入神经元传至效应器D.直接刺激脑干中枢也能导致呼吸肌产生咳嗽反射34.下列对动物和人体生理过程的叙述中,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的是()A.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都能使血糖升高B.狼会在特定的地域排尿C.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抑制作用D.用H2SO4刺激去掉脑的青蛙腹部引起青蛙四肢搔扒反射35.自行车骑行既是一种流行的健身方式,又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拥堵和环境污染问题。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位于下丘脑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C.骑行中肝糖原大量分解而血糖不会过高主要是胰岛素调节所致D.骑行者体温偏高,是由于骑行中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二、综合题36.如图表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根据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回答:(1)图2方框中所示结构可以相当于图1中的______(填序号),它主要在________中合成。(2)图1中以④为模板合成⑤物质的过程称为____,进行的场所是[]____________,所需要的原料是________。(3)若用含32P的原料合成遗传物质,则放射性标记可出现在图2中的________处(填序号)。(4)图1中少量的④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⑤,原因是____________。(5)若图1中①所示的分子含1000个碱基对,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数量最多不超过()个。A.20 B.111 C.333 D.66637.甲磺酸乙酯(EMS)能使鸟嘌呤(G)的N位置上带有乙基而成为7-乙基鸟嘌呤,这种鸟嘌呤不与胞嘧啶(C)配对而与胸腺嘧啶(T)配对,从而使DNA序列中G-C对转换成A-T对。育种专家为获得更多的变异水稻亲本类型,常先将水稻种子用EMS溶液浸泡,再在大田种植,通常可获得株高、穗形、叶色等性状变异的多种植株。请回答下列问题:(1)经过处理后发现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这种变异为________突变。(填“显性”或“隐性”)(2)用EMS溶液浸泡种子是为了提高________________,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说明变异具有__________。(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而染色体的____________不变。(4)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DNA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叶都可作为检测材料,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38.科学家发现多数抗旱性农作物能通过细胞代谢,产生一种代谢产物,调节根部细胞液的渗透压,此代谢产物在叶肉细胞和茎部细胞中却很难找到。请回答下列问题:(1)这种代谢产物在茎部和叶肉细胞中很难找到,而在根部细胞中却能找到,究其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2)现有某抗旱农作物,体细胞内有一个抗旱基因(R),研究得知与抗旱有关的代谢产物主要是糖类,则该抗旱基因控制抗旱的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3)已知抗旱性(R)对旱敏性(r)为显性,多颗粒(D)对少颗粒(d)为显性,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纯合的旱敏性多颗粒植株与纯合的抗旱性少颗粒植株杂交,F1自交,若拔除F2中所有的旱敏性植株后,剩余植株自交,F3中旱敏性植株的比例是____________。(4)请利用抗旱性少颗粒(Rrdd)和旱敏性多颗粒(rrDd)两植物品种作试验材料,设计一个快速育种方案,使后代个体全部都是抗旱性多颗粒杂交种(RrDd),用文字简要说明_________。39.下图1是反射弧的示意图;图2是图1某个结构的生理过程用仪器所测得的结果;图3表示图1的某个结构的放大图。请据图回答:(1)图1表示的反射弧由_______个神经元构成。(2)图2表示将灵敏电表置于图1的P点神经纤维处测得的膜内电位变化,其中a点为P处刺激开始的时刻。a点之前的状态称作_________,此时膜两侧的电位是_____________。(3)请解释ac段的发生原因:_____________。(4)图3中结构①内的物质是__________,它们由前膜释放后将作用于②。如果进入后膜的是大量的Cl离子,则后膜将发生___________________(兴奋或抑制)状态。(5)某人利用图1的结构,在P点两侧安置一个灵敏电表,用刺激不同部位测得的电位变化来探究反射弧的信号传导特点。若要证明突触不能由后膜向前膜传递兴奋,只要刺激________(选A、B、M、N)点40.内环境稳态的调节有赖于激素的作用。下图为某激素作用机理模式图,请分析回答:(1)图中的某激素是_________。该激素一般是在_____________(填“血糖较高”或“血糖较低”)情况下分泌的。(2)由图可知,该激素和细胞膜上受体结合后,将引起细胞内发生一系列生理变化:细胞呼吸分解糖的能力将___________,同时使细胞内合成蛋白质、脂质和糖原的酶活性提高,并导致细胞膜上葡萄糖转运蛋白的数量__________,从而对葡萄糖的吸收量增加,最终使血糖降低。(3)泌尿系统某种细胞的水通道蛋白也会在另一种激素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激素名称)的调节下发生如图中转运蛋白一样的移动变化,这种细胞最可能集中在肾脏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部位。参考答案1.B【分析】1.RNA与DNA的区别

物质组成

结构特点

五碳糖

特有碱基

DNA

脱氧核糖

T(胸腺嘧啶)

一般是双链

RNA

核糖

U(尿嘧啶)

通常是单链

2.基本单位:核糖核苷酸。【详解】A、酶大多数是蛋白质,少数是RNA,故A正确。B、转运RNA上有很多个碱基,故B错误。C、mRNA和tRNA的配对是发生在核糖体上,故C正确。D、RNA也可以是某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故D正确。故选B。2.C【分析】密码子共有64种,包括2种起始密码子、3种终止密码子和59种其他密码子,其中起始密码子不仅可以作为翻译开始的信号,还能编码相应的氨基酸;3种终止密码子一般只是终止翻译的信号,不编码氨基酸;59种其他密码子只编码相应的氨基酸。【详解】由题文可知,该mRNA中的起始密码子为AUG,终止密码子为UAG,二者之间有45个核苷酸,即中间有15个密码子,起始密码子也有对应的氨基酸,终止密码子无对应的氨基酸,故该信使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含氨基酸的个数为15+1=16个。综上所述,ABD不符合题意,C符合题意。故选C。【点睛】3.A【分析】遗传信息:基因中能控制生物性状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遗传密码:又称密码子,是指mRNA上能决定一个氨基酸的3个相邻的碱基;反密码子:是指tRNA的一端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能专一地与mRNA上的特定的3个碱基(即密码子)配对。【详解】一个转运RNA一端的碱基序列是GAU(反密码子),则其对应的mRNA上的碱基序列为CUA(密码子),而mRNA是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转录形成的,因此其对应的DNA模板链的碱基序列是GAT。故选A。【点睛】4.B【分析】生物多样性的根本原因是遗传物质的多样性,而遗传物质多样性表现在DNA分子数目不同以及DNA分子中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等方面,由于马和豚鼠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相同,但组成它们的DNA的脱氧核苷酸的排列顺序不同,故表现出的性状存在很大差异。【详解】A.DNA分子中碱基配对方式在不同的DNA分子中是无差别的,A错误;B.DNA分子中碱基对排列顺序不同,即不同生物的DNA具有特异性,导致性状不同,B正确;C.由题意可知,豚鼠和马细胞中DNA分子的数目相同,C错误;D.基因选择性表达不是豚鼠和马性状差别的根本原因,D错误。5.B【详解】细胞中的一组非同源染色体,它们在形态和功能上各不相同,但是携带着控制一种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和变异的全部信息,这样的一组染色体,叫做一个染色体组,所以答案B。6.A【分析】人类遗传病通常是指由于遗传物质改变而引起的疾病,主要分为单基因遗传病、多基因遗传病和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单基因遗传病和多基因遗传病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观察不到,染色体异常遗传病的原理是染色体变异,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详解】A、先天性愚型是染色体异常遗传病,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A正确;

B、白化病是单基因遗传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B错误;

C、苯丙酮尿症是单基因遗传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C错误;

D、青少年型糖尿病是多基因遗传病,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D错误。

故选A。【点睛】7.C【分析】四种育种方法的比较如下表: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详解】想培育分解能力更强的乳酸菌品种,可用X射线或紫外线处理具有一定降解塑料能力的乳酸菌,诱发其发生突变,筛选出分解能力更强的乳酸菌品种,属于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故选C。8.C【分析】杂交育种的方法通常是选出具有不同优良性状的个体杂交,从子代杂合体中逐代自交选出能稳定遗传的符合生产要求的个体;其优点是简便易行,缺点是育种周期较长。【详解】A、杂交育种的目的是为了获得不同亲本优良性状的纯合子,子一代都是显性杂合体,子二代才出现相关个体,A错误;B、杂交育种过程中子二代已经出现纯合子了,B错误;C、杂交育种过程中子二代已经出现纯合子了,如果是隐性品种,直接可从子二代中选出;如果是显性品种,由于还存在杂合子,所以要连续自交,因此可从子三代中选出,C正确;D、杂交育种过程中子二代已经出现纯合子了,且随着自交次数的增加,纯合子的比例逐渐增加,D错误。故选C。【点睛】9.C【分析】1、物种是指一群可以交配并繁衍后代的个体,但与其它生物却不能交配,不能性交或交配后产生的杂种不能再繁衍,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所以不同物种之间不能交配,或者能交配,但产生的后代不可育;2、判断一个个体是否可育的关键是看该个体体细胞染色体组数是奇数还是偶数;若是奇数,减数分裂时联会发生紊乱不能形成正常配子,不可育;若为偶数,可进行减数分裂形成正常的配子,可育。【详解】A、植物甲和乙能进行有性杂交,得到的F1不育,说明它们属于不同种生物,A错误;B、由于二倍体植物甲(2N=10)和二倍体植物乙(2n=10)进行有性杂交,F1体细胞中含有二个染色体组,其染色体组成为N+n,B错误;C、若用适宜浓度的秋水仙素处理F1幼苗,可使F1幼苗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能进行正常的减数分裂,所以长成的植株是可育的,C正确;D、物理撞击的方法导致减数分裂时整套的染色体分配至同一个配子中,配子中染色体数目加倍,产生的F2为异源四倍体,D错误。故选C。10.D【分析】常见育种方法比较:杂交育种诱变育种单倍体育种多倍体育种方法杂交→自交→选优辐射诱变、激光诱变、化学药剂处理花药离体培养、秋水仙素诱导加倍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原理基因重组基因突变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先成倍减少,再加倍,得到纯种)染色体变异(染色体组成倍增加)举例高杆抗病与矮杆抗病小麦杂交产生矮杆抗病品种高产量青霉素菌株的育成抗病植株的育成三倍体西瓜、八倍体小黑麦【详解】A、三倍体西瓜不能形成正常的配子,这是由于减数分裂时联会紊乱,A错误;B、人工诱变育种利用的原理为基因突变,基因突变能够改变基因结构,但由于基因突变的不定向性,因此不一定能培养出符合要求的新品种,B错误;C、可用诱变育种法改良缺乏某种抗病性的水稻品种,单倍体育种方法的原理是染色体数目变异,用单倍体育种法不能改良某种缺乏抗病性状的水稻品种,C错误;D、大多数染色体结构变异对生物不利,但也会出现少数优良性状,在育种上仍有一定的价值,D正确。故选D。11.D【分析】自然选择学说的核心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其主要内容是过度繁殖,生存斗争(也叫生存竞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即地球上的各种生物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而生物赖以生存的食物和空间是有限的,因此任何一种生物在生活过程中都必须为生存而斗争;生物界普遍存在遗传和变异,变异是随机产生的,在生存斗争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而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的个体,则容易在生存斗争中失败而死亡。【详解】A、遗传和变异为自然选择提供原材料,是自然选择发生作用的基础,A正确;B、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利变异、不利变异),而自然选择是定向的(适者生存),B正确;C、变异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积累,使某些性状得到加强,就可能产生出生物的新类型,C正确;D、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D错误。故选D。12.C【分析】在使用杀虫剂之前,白纹伊蚊种群已经有少数个体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基因,使用杀虫剂后,杀虫剂对白纹伊蚊抗药性进行定向选择,使白纹伊蚊种群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因此再使用杀虫剂后仅杀死了40%的白纹伊蚊,据此答题。【详解】A、白纹伊蚊的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经产生,A错误;

B、白纹伊蚊抗药性的增强是由于杀虫剂对其抗药性进行了定向选则,B错误;

C、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原来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就有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杀虫剂只是对白纹伊蚊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使白纹伊蚊的抗药性基因频率上升,C正确;

D、第一年的白纹伊蚊种群中已经有少数个体有抗药性基因,D错误。

故选C。【点睛】本题以白纹伊蚊的抗药性为素材,考查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生物进化与生物多样性的形成,要求考生明确白纹伊蚊的抗药性基因在使用杀虫剂之前就已经产生,杀虫剂只是对白纹伊蚊的抗药性进行了选择。13.B【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共同进化导致地球上出现了千姿百态的物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生态系统,A正确;B、共同进化包括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发展的过程,B错误;C、“精明的捕食者”策略体现了物种间的共同进化,有利于种群的发展,C正确;D、农药处理后,农药对种群进行了选择,其中种群中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更多机会将基因传递给后代,D正确。故选B。14.A【分析】分析题图: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故甲为淋巴、乙为组织液、丙为血浆,A为淋巴细胞内液、C为血细胞内液、B为组织细胞内液。【详解】A、组织水肿是由于乙组织液中的液体增加造成的,A错误;B、氧气由红细胞携带,运送到组织细胞各处,首先从红细胞扩散进入血浆,从而进入组织液,再进入组织细胞,可以用abc表示O2的扩散方向;二氧化碳由组织细胞产生,首先扩散进入组织液,再进入血浆,随血液循环到达肺泡,可以用def表示CO2扩散的方向,B正确;C、丙(血浆)中的糖进入B(组织细胞)中被利用至少要穿过一层毛细血管壁细胞(2层生物膜)+1层组织细胞膜=3层膜,C正确;D、体液分为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甲乙丙(细胞外液)中的液体总量少于ABC(细胞内液)中的液体总量,D正确。故选A。【点睛】15.A【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细胞代谢的主要场所是细胞质基质,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内环境中含有多种营养物质和调节物质,相对稳定的内环境保证细胞生命活动的物质供应,B正确;C、酶作用的发挥需要适宜条件,相对稳定的pH和温度为酶的作用提供适宜条件,C正确;D、相对稳定的渗透压有利于维持细胞正常形态结构,D正确。故选A。16.C【分析】1、人体的水平衡调节过程:(1)当人体失水过多、饮水不足或吃的食物过咸时→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增多→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增加→尿量减少。同时大脑皮层产生渴觉(主动饮水)。(2)体内水过多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受到刺激→垂体释放抗利尿激素减少→肾小管、集合管对水分的重吸收减少→尿量增加。2、人体体温调节:(1)寒冷环境下:①增加产热的途径:骨骼肌战栗、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②减少散热的途径:立毛肌收缩、皮肤血管收缩等。(2)炎热环境下:主要通过增加散热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增加散热的途径主要有汗液分泌增加、皮肤血管舒张。【详解】A、跑步过程中身体大量排汗主要是为了维持体温相对稳定,A错误;B、跑步过程中血糖大量消耗,胰岛A细胞分泌的胰高血糖素增加,B错误;C、跑步过程中机体内环境稳态受到神经和体液的共同调节,C正确;D、跑步过程中体温升高,皮肤毛细血管舒张,散热加快,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要求学生能够识记体温调节、血糖调节和水盐调节的基本过程。17.C【分析】内环境主要由组织液、血浆、淋巴等细胞外液组成。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需要注意的是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等都是直接与外界相通的,不属于内环镜。【详解】A、肺泡直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A错误;B、消化道接与外界相通,不属于内环境,B错误;C、药物由静脉注入体内,是进入了血浆,属于内环境,C正确;D、病毒入侵宿主细胞,细胞内为细胞内液,不属于内环境,D错误。故选C。【点睛】18.D【分析】甲状腺激素分泌的调节过程:下丘脑→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垂体→促甲状腺激素→甲状腺→甲状腺激素,同时甲状腺激素还能对下丘脑和垂体进行负反馈调节。【详解】A、若甲状腺功能低下,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少,由于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与曲线相符,A正确;B、若甲状腺被摘除,则甲状腺激素减少,由于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与曲线相符,B正确;C、若甲状腺功能亢进,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多,由于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与曲线相符,C正确;D、若患地方性甲状腺肿大,则甲状腺激素分泌少,由于负反馈调节,促甲状腺激素分泌增多,与曲线不相符,D错误。故选D。【点睛】19.B【分析】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的比较:比较项目神经调节体液调节传递方式电信号(神经冲动)、化学信号(递质)激素及其他化学物质调节方式反射激素特定的组织细胞作用途径反射弧体液运输作用对象效应器靶细胞膜上的受体反应速度迅速较缓慢作用范围准确、比较局限较广泛作用时间短暂比较长联系神经调节对体液调节起调控和主导作用;体液调节也能影响神经调节,二者是相辅相成,共同调节的【详解】A、神经调节的信号有电信号和化学信号(神经递质),而激素调节仅有化学信号(激素),A错误;B、神经调节通过反射弧起作用,使效应器作出反应;激素调节通过体液运输作用于靶器官或靶细胞,使靶器官生理活动发生改变,B正确;C、在人与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过程中,神经调节占主导地位,C错误;D、神经调节作用范围较局限,而体液调节作用范围较广泛,D错误。故选B。20.D【分析】中枢神经系统由脑和脊髓组成。大脑皮层是人体的最高级中枢,有感觉神经中枢和运动神经中枢及言语中枢;下丘脑是神经内分泌的枢纽,有体温调节中枢、水盐平衡中枢和血糖调节中枢;脑干是心跳、血压和呼吸中枢;小脑与躯体平衡有关。据此分析作答。【详解】A、“望梅止渴”是条件反射,有大脑皮层的参与,A正确;B、“瑟瑟发抖”可能是体温血压维持稳定,有可能下丘脑正在忙于工作,B正确;C、小脑与躯体平衡有关,“踉踉跄跄”多半是小脑力不从心,C正确;D、“期期艾艾”可能是S区功能不全,D错误。故选D。【点睛】21.B【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图示表示真核生物细胞核内转录过程,图中①为DNA模板链;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作为翻译的模板;③为RNA聚合酶,该过程需要以四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此外还需要能量。【详解】A、由于转录时以①链为模板形成mRNA,所以①链的碱基A与②链的碱基U互补配对,A错误;B、②为转录形成的mRNA,所以是以4种核糖核苷酸为原料合成的,B正确;C、③催化转录过程,合成RNA,则③的名称是RNA聚合酶,C错误;D、转录完成后,②mRNA需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无需穿膜运输,D错误。故选B。22.A【分析】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方式:①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影响细胞代谢,进而间接控制生物的性状,如白化病、豌豆的粒形;②基因通过控制蛋白质分子结构来直接控制性状,如镰刀形细胞贫血症、囊性纤维病。【详解】着色性干皮症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起因为DNA损伤,患者体内缺乏DNA修复酶,DNA损伤后不能修补从而引起突变。这说明一些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代谢过程,从而控制生物性状,A正确。故选A。23.A【分析】1、遗传平衡定律:种群足够大,没有自然选择、没有基因突变、个体之间进行随机交配,没有迁入和迁出等,随机交配后代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不变。2、自交使纯合体比例增大,杂合子比例降低,如果没有自然选择、基因突变、迁入和迁出等,基因频率不变。【详解】该植物种群中,AA个体占36%,aa个体占16%,则Aa个体占48%,因此A的基因频率为36%+1/2×48%=60%,a的基因频率为10%+1/2×60%=40%。(1)随机交配后,AA个体百分比是60%×60%=36%,aa的基因频率是40%×40%=16%,Aa=2×60%×40%=48%;随机交配后,A的基因频率为:36%+1/2×48%=60%。因此该种群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不变,A基因频率不变。(2)该种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36%+1/4×48%=48%,aa=16%+1/4×48%=28%,Aa=1/2×48%=24%;自交后,A的基因频率为48%+1/2×24%=60%。因此自交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升高,A基因频率不变。故该种群自交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和随机交配产生的后代中AA个体百分比、A基因频率的变化依次为增大,不变;不变,不变。故选A。24.B【分析】根据题意分析可知:父亲色盲则基因型为XbY,母亲正常则基因型为XBXB或XBXb.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知识,根据选项描述结合基础知识做出判。【详解】①甲母若是携带者,在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卵母细胞,形成XBXb一卵细胞,与正常精子Y结合,可产生XBXbY一甲,正确;

②甲母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X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卵细胞,形成XBXB或XbXb一卵细胞,与正常精子Y结合,不会产生XBXbY一甲,错误;

③甲父减数第一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次级精母细胞,形成XbY一精子,与正常卵细胞XB结合,可产生XBXbY一甲,正确;

④甲父减数第二次分裂中,2条性染色体未分开而是一起进入了精细胞,形成XbXb或YY一精子,与正常卵细胞,不会产生XBXbY一甲,错误,所以可能性较大一是①③,故选B。【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尝试根据儿子的基因型推测出异常的细胞,在根据异常的情况推测出异常的时代,要求考生对减数分裂的过程极为熟悉。25.C【详解】保证调查的群体足够大,样本越大,误差越小,A正确;调查时,最好选取群体中发病率较高的单基因遗传病,因为多基因遗传病容易受环境影响,B正确;调查遗传病的发病率,应在群体中抽样调查,调查遗传病的遗传方式,则应对患者家庭成员的调查,C错误;为了更加科学、准确调查该遗传病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应特别注意随机取样,减少误差,D正确。26.C【详解】A、图中c表示受精作用,d表示有丝分裂,有丝分裂过程中会发生基因突变,A错误;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即b过程中,B错误;C、b表示减数分裂,a表示有丝分裂,两者的主要差异之一是同源染色体的联会,C正确;D、d和b分别是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它们在分裂过程中都发生姐妹染色单体的分离,D错误。故选C。27.A【分析】由图可知,红色对应的基因型是:MMT_,粉色对应的基因型是MmT_、M_tt,白色对应的基因型是mm__。【详解】基因型为MMTT的个体与基因型为mmtt的个体杂交,得到F1(MmTt),则F1的自交后代中的基因型和表现型为:3MMT_(红色):6MmT_(粉色):3M_tt(粉色):4mm__(白色)。即红色:粉色:白色=3:9:4。A符合题意。故选A。28.A【分析】看图可知:①②③④是诱变育种;①②③⑤⑧是杂交育种;③⑤⑥⑨是多倍体育种;③⑦⑩是单倍体育种。【详解】A、经③产生④的过程为人工诱变育种,其原理是基因突变,基因突变包括基因中碱基对的替换、缺失和改变,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经③产生⑨的过程,既涉及到细胞的分裂和分化,也涉及到有性生殖过程,因此可以发生突变,也可以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经③产生⑧的过程,若获得显性纯合子需多次自交,C错误;D、③的花粉经离体培养成的⑦为单倍体幼苗,其体细胞含有1个染色体组,⑦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所得到的⑩植株,其体细胞含有2个染色体组,当体细胞处于有丝分裂后期时,含有4个染色体组,D错误。故选A。29.C【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马的栗色和白色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一匹白色公马(♂)与一匹栗色母马(♀)交配,先后产生两匹白色母马,由于后代数目较少,不能确定白色与栗色的显隐性关系。【详解】A、由于亲代可能是纯合体,也可能是杂合体,后代数目又较少,所以不能确定白色与栗色的显隐性关系,A错误;B、如果白色为显性,则可能是伴性遗传;如果栗色为显性,则不可能是伴性遗传,所以不能确定马的毛色遗传为伴性遗传还是常染色体遗传,B错误;C、Ⅰ1为白色公马,Ⅰ2为栗色母马,如果白马为显性性状,则Ⅰ1为Aa或XAY、Ⅰ2为aa或XaXa,则Ⅱ1基因型与Ⅱ2相同,都是Aa或XAXa,如果白色为隐性,则Ⅱ1基因型与Ⅱ2相同,基因型都是aa或XaXa,C正确;D、毛色遗传可能为伴性遗传或常染色体遗传,故Ⅰ1与Ⅱ2基因型不一定相同,D错误。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注意题中的信息,子代只有2匹马,所以不能确定其显隐性关系。30.C【分析】现代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是:①进化是以种群为基本单位,进化的实质是种群的基因频率的改变;②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③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④隔离导致物种形成。【详解】A、生物进化的实质就是基因频率的改变,即只要基因频率改变了,生物就发生了进化,在19001970年间,基因A的频率发生了改变,所以该种群发生了进化,A正确;B、根据表中数据可知,基因A的频率从1900年的0.99,降到1970年的0.10,说明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B正确;C、1970年该种群Aa基因型的频率理论上为18%,但由于存在自然选择,A基因控制的性状不利于该物种适应新环境,则Aa不一定为18%,C错误;D、自然选择使种群基因频率发生定向改变,所以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是通过环境对生物个体的选择实现的,D正确。故选C。31.B【分析】组织水肿是由于组织液增多造成的,其水分可以从血浆、细胞内液渗透而来.主要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过敏反应中组织胺的释放引起毛细血管壁的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使其浓度升高,吸水造成组织水肿;(2)毛细淋巴管受阻,组织液中大分子蛋白质不能回流至毛细淋巴管而导致组织液浓度升高,吸水造成水肿;(3)组织细胞代谢旺盛,代谢产物增加;(4)营养不良引起血浆蛋白减少,渗透压下降,组织液回流减弱,组织间隙液体增加,导致组织水肿现象;(5)肾脏病变引起细胞内外液体交换失衡.肾炎导致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引起水滞留,导致组织水肿.【详解】由于营养不良,会造成血浆蛋白减少,血浆渗透压降低从而造成身体浮肿,故应补充蛋白质含量高的食物.故选B。32.D【分析】对照实验是指在研究一种条件对研究对象的影响时,所进行的除了这种条件不同外,其他条件都相同的实验,根据变量设置一组对照实验,使实验结果具有说服力。一般来说,对实验变量进行处理的,就是实验组,没有处理的就是对照组。【详解】A、模型是人们为了某种特定目的而对认识对象所作的一种简化的概括性的描述,采用模型建构的方法,能够帮助我们认识人体内血糖的调节机制,A正确;B、“探究血浆维持PH相对稳定”的实验中,清水组和缓冲液组都作为对照组,血浆组作为实验组,B正确;C、假说演绎法基本步骤: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促胰液素的发现过程中斯他林和贝利斯先假设再设计实验验证,也属于假说演绎法,C正确;D、探究胰岛素的作用应先给正常的动物注射胰岛素观察血糖含量变化,然后再给实验动物喂食葡萄糖,D错误。故选D。33.A【分析】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反射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反射弧由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五部分构成。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通过突触进行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详解】据题干信息可知在呼吸道黏膜中分布有感受器,所以适当刺激可导致呼吸道黏膜某些细胞显著活跃,A正确。由于刺激部位是呼吸道黏膜中的感受器,因此兴奋在传入神经纤维兴奋部位膜内电流的方向是单向的,B错误。兴奋由传人神经元传递给传出神经元,经过了突触结构,故其在传人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上是以化学信号传递,在传人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的神经纤维上以电信号形式(或局部电流)传导,C错误。反射活动的产生必需要有完整的反射弧结构参与,D错误。【点睛】本题考查反射弧、兴奋的产生和传导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结构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能准确判断问题。34.B【分析】位于大脑皮层的神经中枢是整个神经系统中最高级的部位,所以人的神经系统是分级调节的,通常脊髓的低级中枢受脑中相应高级中枢的调控。【详解】A、在血糖调节过程中,肾上腺素和胰高血糖素具有协同作用,都能够升高血糖,但不能体现神经系统的分级调节,A错误;B、在特定的地域排尿需要大脑皮层的参与,该排尿反射能够体现大脑对脊髓低级调节中枢的调控作用,B正确;C、性激素对下丘脑和垂体产生抑制作用体现了负反馈调节的作用,C错误;D、搔扒反射是脊髓控制的非条件反射,不能体现大脑皮层对低级中枢的分级调节,D错误。故选B。35.B【分析】1、体温的相对稳定是产热和散热保持动态平衡的结果;寒冷环境中,机体通过调节使甲状腺激素和肾上腺素分泌增多,通过促进代谢,加快物质氧化分解来增加产热。人体中的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氧化分解放能;散热的途径主要是汗腺分泌汗液和皮肤毛细血管的变化,此外含有传导散热等。体温调节的中枢位于下丘脑;感知觉的形成部位在大脑皮层。2、血糖的来源有食物中的糖类消化、吸收,肝糖原分解和脂肪等非糖物质转化。血糖的去路有氧化分解、合成肝糖原、肌糖原,转化成脂肪、某些氨基酸等。【详解】A、骑行时细胞产生大量的CO2刺激位于脑干的呼吸中枢使呼吸加快,A错误;B、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主要进行有氧呼吸,其主要场所在线粒体,而无氧呼吸不产生二氧化碳,因此剧烈运动时肌细胞产生的CO2全部来自线粒体,B正确;C、骑行中肝糖原大量分解而血糖不会过高主要是组织细胞分解葡萄糖所致,C错误;D、骑行中产热量等于散热量,以维持体温相对稳定,D错误。故选B。36.(1)②④细胞核(2)翻译[⑥]核糖体氨基酸(3)4(4)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5)C【分析】1、分析图1:图示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其中①为DNA分子;②为tRNA分子,能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③为氨基酸,是合成蛋白质的原料;④为mRNA,是翻译的模板;⑤为肽链;⑥为核糖体,是蛋白质的合成场所。2、分析图2:图2方框中含有碱基U,是RNA的部分片段。(1)图2方框内所示结构具有碱基U,而U是RNA特有的碱基,因此它表示RNA,相当于图1中的②tRNA、④mRNA;RNA是转录的产物,主要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2)图1中④为mRNA分子,⑤为肽链,以mRNA分子为模板合成肽链的过程称为翻译;翻译以氨基酸为原料,在⑥核糖体上进行。(3)细胞内的遗传物质是DNA,图2中的DNA分子中的磷酸含有P元素,因此用32P作为放射性标记元素,则可标记在图2中的4磷酸分子处。(4)由于一个mRNA分子上可以相继结合多个核糖体,同时进行多条肽链的合成,因此图1中少量的④mRNA就可以迅速合成大量⑤肽链。(5)密码子是指mRNA上决定氨基酸的三个相邻的碱基,若图1的①所示的分子中有1000个碱基对(2000个碱基),则由它所控制形成的信使RNA中有碱基1000个,密码子个数最多为1000÷3=333个,所合成的蛋白质中氨基酸个数最多为333个。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内遗传信息表达的过程以及RNA的组成的知识点,要求学生掌握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及特点,能够识图分析正确判断图中所示的结构名称和发生的生理过程,这是该题考查的重点;利用所学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以及特点解决问题,理解RNA的结构组成。37.(1)显性(2)基因突变频率不定向性(3)结构和数目(4)该水稻植株体细胞基因型相同【分析】基因突变是基因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不定向性和多害少利性;由题意可知,甲磺酸乙酯(EMS)进行育种的原理是甲磺酸乙酯(EMS)能使DNA中碱基对发生替换,因此属于基因突变,该过程中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不变。(1)一株某种性状变异的水稻,其自交后代中出现两种表现型,说明后代发生了性状分离,该植株是杂合子,杂合子表现出的性状是显性性状,控制显性性状的基因是显性基因,因此该变异是显性突变。(2)自然条件下,基因突变具有低频性,用甲磺酸乙酯(EMS)浸泡种子,该方法称为化学诱变,可以提高突变频率;某一性状出现多种变异类型,这说明基因突变具有不定向性。(3)EMS诱导水稻细胞的DNA发生变化的原理是基因突变,其实质是基因的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替换,染色体的结构和数目不变。(4)诱变选育出的变异水稻植株还可通过DNA测序的方法进行检测,通常该植株根、茎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