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_第1页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_第2页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_第3页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_第4页
上海市延安初级中学2021-2022学年八年级上学期物理期中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

一、选择题(共24分)

1.1层楼高约3米,某人从1楼走至7楼,他爬楼的高度最接近于().

A.2.1Xd米B.1.8X103分米

C.2.1X103厘米D.1.8X1()4毫米

2.测定体积约为30毫升的酒精的体积时,应选下列量筒中的()

A.量程20毫升,最小分度值1毫升

B.量程25毫升,最小分度值1毫升

C.量程100毫升,最小分度值5毫升

D.量程50毫升,最小分度值2毫升

3.5千克水和5千克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千克水的质量小B.5千克冰的质量小

C.冰和水的质量一样大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4.关于发声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体只能是固体

B.发声体只能是固体和液体

C.声源只能是固体和气体

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成为发声体

5.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

A.海底深度

B.两山间的距离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D.敌潜艇的位置

6.甲、乙两条光线射至界面并被反射,由图可知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为()

C.0°,60°D.0°,30°

7.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B.②与③C.①与③D.②与④

8.如图所示,有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在镜中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在平面镜后放一个不透

明的物体M,那么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仍能成完整的虚像

B.不能成完整的虚像

C.成像与否决定于物体M与镜面的距离

D.部分像被M遮住看不到

9.有关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平面镜中看到了像,则一定有光线从像上发出,且射入人的眼睛

B.平面镜中有像,则一定有光线透过平面镜

C.平面镜里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

D.平面镜有时成实像有时成虚像

10.人们听到声音的响度()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人耳的敏感度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11.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几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

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入射角为30°,在界面上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被

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

A.大于120°B.在60°到120°之间

C.在30°到60°之间D.小于30°

二、填空题(共38分)

13.(8分)测量的基本元素是和;测量的物理量的记录应该有

和;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叫做,测量长度要选用

和适当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有关。

14.(5分)如图所示,声音是通过以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在声波的

传播过程中,振动的空气(选填“没有随着”或“随着”)声波向前移动。声波

实际上是声源振动的和通过周围的物质传播开去。

15.(3分)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900次,则甲音叉振动的频率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音叉的振动频率,甲音叉发生时的音调(选

填“高于”或“低于”)乙音叉的音调。甲音叉的振动周期为秒。

16.(4分)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1.5米处,则像到镜面的距离是米,像与人之间的

距离是米。如果人向镜面前进了0.5米,那么像到镜面的距离减少了米,

像和人的距离减少了米。

17.(4分)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球质量、摆幅和摆长关系”的实验中,如果要研究

摆长对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时,应该保持、不变,同时改变。

(以上三空均选填“摆球质量”、“摆幅”、“摆长”),在物理中把这种方法称为法。

18.(3分)在一个深5米的池塘水面上空10米处有一只飞翔的小鸟,该小鸟在水面下成的

像离水面米。人们常用“镜中花”、“水中月”感慨世间万物的虚幻。从物理学

角度分析,镜中花是由于光发生了而形成的像。

19.(6分)如图所示,MM'为两种介质的界面,NN为法线。光线为入射光线,

光线为折射光线,入射角等于度,反射角等于度,折射角等

于度。如果两种介质中有一种是空气的话,MM'的方是空气(选填

“上"或"下")。

20.(3分)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

且材料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回波就不同。皮肤与空气对

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则可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也就做出指纹的三维图象。

①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

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器

C.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②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6秒后

收到回声信号,则海底深度为米。

③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图(a)是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

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毫秒、0.36毫

秒、0.30毫秒、0.36毫秒、0.26毫秒,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

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图(b)中的(1毫秒=0.001

秒)。

三、作图题(共12分)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已给出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22.(4分)根据图中已给出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回答:平

面镜使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度角。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像A'B'所对应的物体AB。

B'-------------..4'

24.请根据图中给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25.(3分)如图I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画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

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26.(5分)现有一堆完全相同的小零件,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420.16克,为了要知道小零

件的数目,选出200只小零件,称其质量为32克,求:

①每只小零件的质量m;

②这堆小零件的数目n。

五、实验题(共21分)

27.(1分)如图所示,用两个三角板和直尺量得纸杯杯口直径为厘米。

28.如图所示,纸杯底部有一圆孔,用塑料薄膜蒙住杯口,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

说明声音具有。

29.如图所示,用蜡烛B找到并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表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

像(选填“实”或“虚”)。

30.(5分)在时间的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钟、表等,实验室里常用表测量

时间,而图(a)中的是一种很有用的测量短暂时间的工具,图(b)所示为它

打出的一条纸带。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50次,那么连续打6个点的时间间隔就

是秒。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相同,距离间隔相同。(后

两空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31.(3分)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

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

大,此现象说明(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选填序号)。

A.向右偏B.向左偏C.不偏

32.(9分)疫情防控期间,班级的卫生委员小延负责使用红外测温仪测量同学们的体温,

在测量过程中发现同学们之间的体温相差较大,同一位同学连续三次体温测量值不相同。

为了能够提高测量的精确度,小延提出猜想:体温的测量值可能与测温的部位、测量的

距离有关。并进行了下面的探究活动:

①探究与测温部位的关系,保持测温仪与人体的相同。小延对四位同学的额头与

手腕分别进行了测量,数据记录如表:

部位t甲/℃t丁/℃

额头36.637.036.836.8

手腕36.436.436.236.3

实验数据表明,小延的猜想是(选填“正确”或“错误”)的。小延建议(选

填“要”或“不要”)考虑不同部位对测量结果的影响。

②探究与测温距离的关系时,保持相同,实验数据如表:

间距(cm)123451015202530

温度(℃)36.536.536.536.436.336.135.735.134.734.1

由数据可知,在有效测温距离内,所测体温值与测温距离(填“有关”或“无

关”),小明建议这种型号测温仪的有效测温距离在______厘米以内。

③小进行深入探究,找来了如图所示红外测温仪的结构简图。当近距离正对测量时,热

辐射体辐射的红外线通过透镜(填“凸”或“凹”)会聚于图中红外探测器中心

位置。由此可知,导致温度测量值出现偏差的主要原因是。

33.根据图中给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通过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X7

7A

2021-2022学年上海市长宁区延安中学八年级(上)期中物理试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24分)

1.1层楼高约3米,某人从1楼走至7楼,他爬楼的高度最接近于().

A.2.1X103米B.1.8X1()3分米

C.2.1X1(?厘米D.1.8X104毫米

【分析】已知一层楼的高度和上楼的层数,可以得到上楼高度,根据长度不同单位换算

关系确定符合同意的选项。

【解答】解:已知一层楼高约3米,

某人从1楼走至7楼,说明上升了6层,

所以他爬楼的高度最接近6X3米=18米=180分米=1.8X104毫米。

故选:D。

2.测定体积约为30毫升的酒精的体积时,应选下列量筒中的()

A.量程20毫升,最小分度值1毫升

B.量程25毫升,最小分度值I毫升

C.量程100毫升,最小分度值5毫升

D.量程50毫升,最小分度值2毫升

【分析】在选取过程中,要考虑两方面因素:一是一次量取;二是尽可能精确,即分度

值越小越精确。

【解答】解:A、B两个量筒的量程都小于酒精的体积,不能直接测量酒精的体积;

C、D两个量筒的量程都大于酒精的体积,D的分度值更小,测量更准确。

故选:D。

3.5千克水和5千克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5千克水的质量小B.5千克冰的质量小

C.冰和水的质量一样大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分析】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单位是kg。

【解答】解:5kg水和5kg冰所含物质多少相同,即质量大小相等。

故选:C。

4.关于发声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发声体只能是固体

B.发声体只能是固体和液体

C.声源只能是固体和气体

D.固体、液体和气体都能成为发声体

【分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源。

【解答】解: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又叫发声体,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是声

源,所以ABC错误,而D正确。

故选:D。

5.利用回声不可以测定()

A.海底深度

B.两山间的距离

C.打雷处与观察者之间的距离

D.敌潜艇的位置

【分析】回声是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被反射回来的现象,其应用:回声定位、

探测鱼群和探测海底的深度等。

【解答】解:A、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海底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

利用速度公式求海洋的深度,利用了回声测距;

B、声音发出后,经对面山崖反射后,返回,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公式求对

面山崖的距离,利用了回声测距。

C、由于光速比声速快得多,光传播到听见雷声的人的时间非常的短,可以忽略,所以当

他看见闪电时,可以认为雷声才开始从打雷处向下传播,记录看到闪电和听到雷声的时

间差,那么打雷处与听到雷声人的距离就可以利用速度公式求出。故C不是回声测距的

应用。

D、让声音从海面发出,经敌潜艇反射后,返回海面,记录接收到回声的时间,利用速度

公式求到敌潜艇的距离,从而确定敌潜艇的位置,利用了回声测距;

故选:Co

6.甲、乙两条光线射至界面并被反射,由图可知甲、乙两条光线的反射角分别为()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入射角是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反

射角是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

【解答】解:从甲图中可以看出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重合,并且都与界面垂直,因此此

时的法线、入射光线以及反射光线重合,即三线合一,故此时的入射角等于反射角等于

0°;

从图乙可知,入射光线与界面的夹角等于60°,因此入射角等于90°-60°=30°,由

反射定律可得,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即反射角也为30°。

故选:D。

7.下列光学器具中,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制成的是()

①放大镜②穿衣镜③潜望镜④近视眼镜。

A.①与②B.②与③C.①与③D.②与④

【分析】要解决此题,需要掌握光的反射与光的折射的区别。

光的反射是光遇到物体时,在物体表面返回到原来介质中的一种现象,平面镜成像属于

光的反射;

光的折射是由于光从一种介质斜射入另一种介质或光在不均匀介质中传播时发生的一种

现象,凸透镜有会聚光线的作用、凹透镜有发散光线的作用,都属于光的折射。

【解答】解:放大镜是利用凸透镜成正立、放大虚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折射。所

以①不符合题意。

穿衣镜是利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制成的,属于光的反射,所以②符合题意。

潜望镜里面安装了两块平面镜,可以从低处看到高处的物体,属于光的反射现象。所以

③符合题意。

近视眼镜是凹透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属于光的折射。所以④不符合题意。

故选:B,

8.如图所示,有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在镜中成一个清晰的像。现在平面镜后放一个不透

明的物体M,那么下面结论中正确的是()

A.仍能成完整的虚像

B.不能成完整的虚像

C.成像与否决定于物体M与镜面的距离

D.部分像被M遮住看不到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

平面镜上);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要注意题目中给出的“遮光板在

平面镜的后方”。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回答: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如

人眼中的缘故,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

入射光射到平面镜上),与物体的大小、镜后有无物体无关,故A正确,BCD错误。

故选:Ao

9.有关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从平面镜中看到了像,则一定有光线从像上发出,且射入人的眼睛

B.平面镜中有像,则一定有光线透过平面镜

C.平面镜里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会聚成的虚像

D.平面镜有时成实像有时成虚像

【分析】解答此题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平面镜成像的关键是物体发出的光(或反射的光)射到平面镜上(即有入射光射到

平面镜上);

(2)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

(3)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回答: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③像

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AB、我们能看到平面镜中的像,是物体发出的光线经过平面镜反射后,反

射如人眼中的缘故,故AB错误;

C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的交点,所成的像是虚像,故C正确,D

错误。

故选:Co

10.人们听到声音的响度()

A.只是由声源的振幅决定的

B.只是由人耳的敏感度决定的

C.只是由声源到人耳的距离决定的

D.是由声源的振幅、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多种因素决定的

【分析】响度的大小主要与声音的振幅有关,振幅越大,响度越大,振幅越小,响度越

小;此外,响度还与距离发声体的远近有关,距离发声体越近,响度就越大。

【解答】解:响度是指声音的强弱,声音的响度是由声源的振幅和声源到人耳的距离等

因素共同决定的。

故选:D。

11.以下与声现象有关的儿个实验中,能说明声音产生原因的是()

实验: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在抽取钟罩内的空气的过程中,铃声逐渐减小;

②将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看到水花飞溅;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不同的声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用纸在笔尖上迅速拖过,可以在纸

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

A.①②B.②④C.③④D.①③

【分析】解决此题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

空中不能传播,声音的音调是由频率决定的。

【解答】解:①放在钟罩内的闹钟正在响铃,抽去钟罩内的空气,铃声逐渐减小。说明

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来传播,声音在真空中不能传播;

②使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轻插入水里,水面溅起水花,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③吹笛子时,手指按住不同的孔会发出声音的音调不同,说明音调与频率有关,说明音

的音调与声源振动的快慢(频率)有关;

④在吊着的大钟上固定一支细小的笔,把钟敲响后,让笔尖在纸上迅速滑过,可以在纸

上画出一条来回弯曲的细线,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故②④符合题意,①③不合题意。

故选:B,

12.一束光从空气斜射向水中,入射角为30°,在界面上一部分光被反射,另一部分光被

折射,则反射光线与折射光线的夹角()

A.大于120°B.在60°到120°之间

C.在30°至U60°之间D.小于30°

【分析】掌握光的反射定律,知道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光从空气斜射入水中时,折射角

小于入射角。

【解答】解:光线从空气射入水中,入射角为30°,所以反射角为30°,反射光线与水

面的夹角为90°-30°=60°,折射角小于30°;

折射光线与水面的夹角大于90°-30°=60°,所以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要大于

60°+60°=120°,故A正确。

故选:A。

二、填空题(共38分)

13.(8分)测量的基本元素是准确值和估计值;测量的物理量的记录应该有数

值和单位;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叫做分度值,测量长度要选

用量程和分度值适当的刻度尺;测量长度时,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

要求有关。

【分析】测量的基本元素是准确值和估计值;测量的物理量的记录应该有数值和单位;

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叫做分度值,测量长度要选用量程和分度值适当的刻

度尺;测量长度时.,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要求有关。

【解答】解:测量的基本元素是准确值和估计值;

测量时,所用的单位不同测量数据不同,因此测量测量记录必须包括测量数值与单位;

刻度尺上相邻两条刻度线间的长度叫做分度值,为了测量准确、方便地进行测量,一定

要选择一个合适的测量工具,测量长度要选用量程和分度值适当的刻度尺;

测量长度时,测量需要达到的准确程度跟测量需要有关,比如测窗户玻璃的长度一般要

准确到1mm,而测量黑板的长和宽,达到1cm即可。

故答案为:准确值;估计值;数值;单位;分度值;量程;分度值;要求。

14.(5分)如图所示,声音是通过空气以声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在声波

的传播过程中,振动的空气没有随着(选填“没有随着”或“随着”)声波向前移

动。声波实际上是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通过周围的物质传播开去。

【分析】解决此题的关键是要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以波的形式在介质

中传播。

【解答】解:(1)空气的振动以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开来,从而形成声波;

(2)声波不是冲击波,声波前进的过程是相邻空气粒子之间的接力赛,它们把波动形式

向前传递,它们自己仍旧在原地振荡,也就是说空气粒子并不跟着声波前进;

(3)声波实际上是声源振动的信息和能量通过周围物质(通常叫做介质)传播开去,而

物质并不迁移。

故答案为:空气;声波;没有随着;信息;能量。

15.(3分)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900次,则甲音叉振动的频率

于(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音叉的振动频率,甲音叉发生时的音调

T(选填“高于”或“低于”)乙音叉的音调。甲音叉的振动周期为().05秒。

【分析】频率是物体在单位时间内振动的次数,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音调跟频率有关,

1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与周期的关系为T=—。

f

【解答】解:甲音叉每分钟振动1200次,乙音叉半分钟振动900次,甲的震动频率为

1200收900次

-=20Hz,乙的振动频率为-=30Hz;甲音叉振动的频率小于乙音叉的振

60s----------------------------------30s

动频率,则甲音叉发声时的音调低于乙音叉的音调;

11

甲音叉的振动周期为T=—=----------=0.05so

f20Hz

故答案为:低于;低于;0.05e

16.(4分)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1.5米处,则像到镜面的距离是1.5米,像与人之间的

距离是3米。如果人向镜面前进了0.5米,那么像到镜面的距离减少了0.5米,

像和人的距离减少了1米。

【分析】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回答:①所成的像是虚像;②像和物体形状、大小相同;

③像和物体各对应点的连线与平面镜垂直;④像和物体各对应点到平面镜间距离相等。

【解答】解:像到平面镜的距离与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该人离镜面距离1.5m,则

像距镜面1.5m;像与人之间的距离是3m:若人向镜面前进了0.5米,那么像到镜面的距

离减少了0.5m,故则人和像之间的距离减少了1m。

故答案为:1.5;3;0.5;1。

17.(4分)在研究“摆的摆动快慢与摆球质量、摆幅和摆长关系”的实验中,如果要研究

摆长对摆的摆动快慢的影响时,应该保持摆球的质量、摆动幅度不变,同时改

变摆长。(以上三空均选填“摆球质量”、“摆幅”、“摆长”),在物理中把这种方法

称为控制变量法。

【分析】决定秋千往返摆动的时间可能有:摆长、质量、摆动幅度。一定利用控制变量

法分析,即研究任意一个因素和往返摆动时间的关系时,一定保证其它两个因素不变。

【解答】解:根据控制变量法可知:研究任意一个因素和往返摆动时间的关系时,一定

保证其它因素不变。所以要研究摆动的快慢与摆长的关系应控制摆球的质量、摆动幅度

不变,改变摆长。

故答案为:摆球的质量:摆动幅度;摆长;控制变量。

18.(3分)在一个深5米的池塘水面上空10米处有一只飞翔的小鸟,该小鸟在水面下成的

像离水面10米。人们常用“镜中花”、“水中月”感慨世间万物的虚幻。从物理学角

度分析,镜中花是由于光发生了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分析】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所以所成的像是虚像,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

镜成像特点可知平面镜所成的像与平面镜的距离等于物体与平面镜的距离。平面镜成像

属于光的反射现象。

【解答】解:倒影属平面镜成像现象,其原理是光的反射,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可知所

成的像是虚像,当小鸟距水面10m时,该小鸟在水中的像离水面的距离也是10m;

镜中花是平面镜成像现象,是由于光的反射而形成的虚像。

故答案为:10;反射;虚。

19.(6分)如图所示,MM'为两种介质的界面,NN为法线。光线AO为入射光线,

光线OC为折射光线,入射角等于55度,反射角等于55度,折射角等于

20度。如果两种介质中有一种是空气的话,MM'的上方是空气(选填“上”或

“下

【分析】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上;反射光线和

入射光线分居在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光的折射规律的内容:入射光线、法线、折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折射光线和入射光线

分别位于法线两侧,当光线从空气斜射入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当光线

从其它介质斜射入空气时,折射角大于入射角。

【解答】解:MM'为两种介质的界面,NN,为法线,则AO为入射光线,OC为折射光

线,OB为反射光线;

入射角等于90°-35°=55°;在光的反射中,反射角等于入射角,所以反射角等于55°;

折射角等于90°-70°=20°;

如果两种介质中有一种是空气的话,此时的折射角小于入射角,所以MM'的上方是空

气。

故答案为:AO:OC;55;55;20;上。

20.(3分)超声波指纹识别的工作原理与声呐探测海底深度类似。超声波能穿透材料,而

且材料不同,超声波被反射、吸收的情况会有变化,产生的回波就不同。皮肤与空气对

超声波的阻抗不同,则可区分指纹波峰和波谷的位置,也就做出指纹的三维图象。

①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类似的是C

A.超声波焊接器

B.超声波清洗器

C.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

②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米/秒,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6秒后

收到回声信号,则海底深度为4500米。

③放大手指局部,表面是凸凹不平的。图(a)是超声波指纹识别系统,手机发出超声波

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为0.30毫秒、0.36毫

秒、0.30毫秒、0.36毫秒、0.26毫秒,根据时间,求出手指与手机平面的距离,就可以

绘出指纹的大致形状,则该处指纹的大致形状是图(b)中的A(1毫秒=0.001秒)。

【分析】(1)声可以传递信息,声可以传递能量,通过声获得一些消息,属于声传递信

息,通过声引起其它物体的运动,属于声传递能量;

(2)知道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和时间,根据s=vt求出海底深度;

(3)超声波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相等,知道传播时间,根据s=vt判断传播距离,可以

判断指纹情况。

【解答】解:(1)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超声波获取指纹信息,说明声能传递信息。

A.超声波焊接器,是超声波焊接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的振动传递到两个需焊接的物体

表面,在加压的情况下,使两个物体表面相互摩擦而形成分子层之间的熔合,超声波引

起物体振动,这属于声能传递能量,故A不符合题意。

B.超声波清洗器,是超声波清洗器发出超声波,超声波引起水的振动,水的振动引起污

垢振动,污垢脱离机械,达到清洗的目的,说明声能传递能量,故B不符合题意。

C.医生用B超诊断病情,B超向人体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碰到人体的内部器官发射回来,

通过发射回来的超声波得到一些人体内部的器官状况,说明声能传递信息,故C符合题

意。

D.医生用超声波击碎结石,是碎石机发出超声波,超声波的振动引起结石振动,结石被

振碎,随尿液排出体外,这是超声波引起结石的运动,属于声能传递能量,故D不符合

题意。

故选:C;

(2)已知超声波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约为1500m/s,向海底垂直发射超声波,若6s后收

到回声信号,

S

根据v=—得,超声波运动路程为:s,=vt=1500m/sX6s=9000m,

t

11

所以海底深度为:s=—s'=—X9000m=4500m;

22

(3)手机发出超声波遇到手指上A、B、C、D、E五个位置,测得回收信号的时间分别

为0.30ms、0.36ms、0.30ms、0.36ms、0.26ms,

s

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速度相同,根据v=一得s=vt,据此可知:手机到B和D点距离

最大,并且这两点到手机距离相等,手机到A和C点距离变小,并且这这两点到手机距

离相等,手机到E点距离最小。

A、如图,B和D到手机距离最大,并且两点到手机距离相等,A和C到手机距离变小,

并且两点到手机距离相等,E点到手机的距离最小,故A符合题意;

B、如图,B到手机距离最大,并且两点到手机距离不相等,故B不符合题意;

C、如图,B和D到手机距离最小,故C不符合题意;

D、如图,D到手机距离最小,故D不符合题意;

故选:A。

故答案为:①C;②4500;③A。

三、作图题(共12分)

21.如图所示,一束光线射向平面镜,根据已给出的光线画出反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

【分析】利用光的反射定律作图,反射光线、入射光线、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

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

【解答】解:图中已经过反射点做出法线;根据反射光线和入射光线分居法线的两侧,

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在法线右侧做出反射光线,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入射角,反

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为反射角,如下图所示:

22.(4分)根据图中已给出的反射光线,画出入射光线,标出入射角的度数,并回答:平

面镜使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80度角。

【分析】根据反射定律: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

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度数。

【解答】解: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已知反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为40°,则反射角等于90°

-40°=50°,根据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与入射角相等,在法线

左侧作出入射光线并标出入射角,如图所示。

根据题意画出光路图,如图所示:

(a)过反射点做镜面的垂线,即法线;确定了此时的反射角,反射角等于90。-40°=

50°,入射角也为50°

则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的夹角为100。,所以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也是40°.即Nl=

/3=40°。

沿入射光线的方向延长AO,则N2与N3是对顶角,所以/2=N3=40°,Z2=Z1=

40°«

AC是入射光线的传播方向,反射光线沿OB的方向,所以光线改变了Nl+N2=40°

+40°=80°

由图可知,平面镜使入射光线的方向改变了80度角。

故答案为:见上图;80。

23.根据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在图中画出像A'B'所对应的物体AB。

B'-----"

【分析】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成虚像、像与物大小相等、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对应点

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即像、物关于平面镜对称,根据这一规律作图。

【解答】解:由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可知,像与物关于平面镜对称,分别作出A'、B'关

于平面镜的对称点A、B,连接AB即为镜前的物体AB.如图所示:

B'.------------5

24.请根据图中给出的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画出它们通过凸透镜后的出射光线。

【分析】根据“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作图。

【解答】解:由于平行于主光轴的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将过焦点,故两条光线经凸透镜

折射后将过凸透镜的右端的焦点。

25.(3分)如图1所示,根据给出的某一声音波形图,请在图2中画出响度是原来的一半、

音调是原来的两倍的声音波形图。

【分析】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它由发声体的频率决定,频率是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

频率越大,音调越高;

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它由发声体的振幅决定,振幅就是物体振动时离开平衡位置的最

大幅度,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解答】解;由图1可知,响度是原来的一半,则振幅是原来的一般;音调是原来的二

倍,则频率是原来的二倍,则作图如下:

26.(5分)现有一堆完全相同的小零件,用天平称得其质量为420.16克,为了要知道小零

件的数目,选出200只小零件,称其质量为32克,求:

①每只小零件的质量m;

②这堆小零件的数目n«

【分析】(1)根据选出200只小零件的质量可计算出每只小零件的质量;

(2)根据一堆小零件的总质量和每只小零件的质量可计算出这堆小零件的数目•

【解答】解:(1)每只小零件的质量为:01=里=_32g_=0只g/个

nf200个

(2)这堆小零件的数目为:n=-M---'-=---4-2-0--.1--6=g=2626个

m0.16g/个

故答案为:①每只小零件的质量m为0.16g/;

②这堆小零件的数目n为2626个。

五、实验题(共21分)

27.(1分)如图所示,用两个三角板和直尺量得纸杯杯口直径为7.20厘米。

【分析】使用刻度尺时要明确其分度值,起始端从。开始,读出末端刻度值,就是物体

的长度;起始端没有从0刻度线开始的,要以某一刻度线为起点,读出末端刻度值,减

去起始端所对刻度值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解答】解:图中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纸杯左侧三角板直角边与刻度尺的3.0cm刻

度线对齐,读作3.00cm,纸杯右侧三角板的直角边与刻度尺的10.2cm刻度线对齐,读作

10.20cm,纸杯的直径为:D=10.20cm-3.00cm=7.20cm。

故答案为:7.20o

28.如图所示,纸杯底部有一圆孔,用塑料薄膜蒙住杯口,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

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分析】声音既能传递信息,又能传递能量。

【解答】解:拍打薄膜发出声音,烛焰晃动,说明声音具有能量。

故答案为:能量。

29.如图所示,用蜡烛B找到并确定蜡烛A的像的位置后,在像的位置竖直放一张白卡片,

不能(选填“能”或“不能”)从白卡片上直接观察到蜡烛A的像,表明平面镜所成的

像是虚像(选填“实”或“虚

AB

【分析】实像既能用眼睛看到又能用光屏承接,虚像只能用眼睛看,不能用光屏承接。

【解答】解:实验过程中,用一张白卡片竖直放在像的位置,直接观察卡片,发现不能

看到像,说明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

故答案为:不能;虚。

30.(5分)在时间的测量中,常用的测量工具有钟、表等,实验室里常用秒表测量时

间,而图(a)中的打点计时器是一种很有用的测量短暂时间的工具,图(b)所示

为它打出的一条纸带。通电时,振针每秒钟上下振动50次,那么连续打6个点的时间间

隔就是0」秒。每相邻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一定相同,距离间隔不一定

相同。(后两空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b)

【分析】(1)实验室里常用秒表测量时间,打点计时器是常用的一种计时工具,用时间

间隔乘以段数等于时间;

(2)根据每秒钟振动50次,求出一次的时间,计算出6个点的时间间隔。

【解答】解:实验室里常用秒表测量时间:

图中所示中实验器材的名称是打点计时器,它是一种很有用的测量时间的工具;

1S

打点周期为——=0.02s,连续打6个点的时间间隔为0.02sX(6-1)=0.1s;

50

每两个点之间的时间间隔是0.02s,时间间隔一定相同,但距离间隔不一定相同,取决于

运动速度。

故答案为:秒;打点计时器;0.1;一定;不一定。

31.(3分)在“探究光折射时的特点”实验中,让光源发出的一束光从水中以不同的角度

射入空气,观察到光束在水中和空气中的径迹如图所示。回答以下问题:

(1)此现象说明D(选填序号)

A.光路可逆

B.光在水面只发生了折射

C.光在水面只发生了反射

D.光在水面既发生了折射又发生了反射

(2)增大这一束光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发现射入空气的光的径迹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也增

大,此现象说明B(选填序号)

A.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减小

B.入射角增大,折射角增大

C.折射角的大小与入射角的大小成正比

D.折射角的正弦值与入射角的正弦值成正比

(3)让这一束光垂直于水面射入空气。传播方向C(选填序号)。

A.向右偏B.向左偏C.不偏

【分析】光从空气斜射入水或其它透明介质时,折射角小于入射角;光从水或其它透明

介质斜射入空气中,折射角大于入射角;光垂直射到界面时不改变方向;光射到界面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