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学生版_第1页
十五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学生版_第2页
十五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学生版_第3页
十五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学生版_第4页
十五 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 - 学生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五十月革命的胜利与苏联的社会主义实践基础全面练1.(3分)1864年,第一国际成立;1871年,巴黎公社成立;1898年,俄国社会民主工党成立。这表明该时期()A.资产阶级政党的成熟B.马克思主义的诞生C.工人运动进入新阶段D.社会主义制度建立2.(3分)(2024·台州高一检测)它创造性地提出社会主义可能在一国或数国首先取得胜利,为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革命提供了强大的思想武器。它是()A.空想社会主义 B.启蒙思想C.毛泽东思想 D.列宁主义3.(3分)“布尔什维主义和布尔什维克党的产生,标志着与西欧社会民主党根本不同的新型的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出现。”“新型”主要是指其()A.以实现无产阶级专政为目标B.以暴力革命为斗争手段C.积极推动国际工人运动发展D.以列宁为首的坚强领导4.(3分)1917年4月,列宁在《论无产阶级在这次革命中的任务》报告中,着重阐明俄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已经完成,无产阶级及其政党要掌握革命领导权的重要性。该报告()A.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B.表明无产阶级专政建立C.宣告了沙皇专制统治结束D.指明了革命斗争的方向5.(3分)(2024·兰州高一检测)1917年8月,列宁指出,三年的战争把我们向前推进了三十年,战争异乎寻常地加快了事态的发展,令人难以置信地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危机。据此可知,当时俄国()A.无产阶级革命力量发展壮大B.无产阶级政党已经走向成熟C.社会主义革命出现有利形势D.专制政府极力压制政治革命【补偿训练】列宁在俄共(布)第七次(紧急)代表大会上说:“在十月的时候,我们恰好碰上了这样一个时机,俄国革命恰好碰上了一个幸运的时机。”列宁所说的“幸运的时机”是指()A.马克思主义的诞生B.西方帝国主义陷于一战泥潭C.俄国国内相对和平D.布尔什维克党成为了执政党6.(3分)(2024·武汉高一检测)二月革命中,彼得格勒的工人和士兵建立了工兵代表苏维埃,参加其执行委员会的11名代表中,布尔什维克只有3名代表;而在11月7日晚召开的第二次全俄工兵苏维埃代表大会上,出席会议的625人中有布尔什维克390名。这一变化()A.说明二月革命的功绩被抹杀B.表明革命方向发生根本转变C.源于欧洲革命形势迅速发展D.基于无产阶级成为社会主体7.(3分)正当起义部队攻打冬宫时,代表大会在斯莫尔尼宫开幕。大会谴责帝国主义的战争罪行,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同时选举产生了全俄中央执行委员会,成立了第一届苏维埃政府——人民委员会。这次大会()A.宣告了社会主义由理论变为现实B.推翻了沙皇的反动统治C.丰富与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D.初步建立“苏联模式”8.(3分)(2024·贵阳高一检测)在十月革命影响和共产国际的推动下,亚洲、非洲、拉丁美洲许多国家先后成立了共产党,建成了反帝民族统一战线,据此可知,十月革命的意义在于()A.是无产阶级建立政权的伟大尝试B.加速了帝国主义殖民体系的瓦解C.是社会主义制度的首次成功实践D.为俄国的发展开辟了全新的道路9.(3分)(2023·湖北合格考)下面方框中是苏联(俄)历史上某一经济政策(模式)的主要特点。据此判断,该经济政策(模式)是()●除了农业外,几乎对全部经济(包括对超过5人的小企业)都实行国有化,以此来达到最大限度地扩大国有制企业。●分配上实行高度的平均主义。●实行劳动力的强制分配和普遍劳动义务制。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B.新经济政策C.苏联模式 D.社会主义市场经济10.(3分)下图是苏联20世纪前期的一组海报,图一和图二所体现的经济政策特点分别是()A.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单一的公有制B.国家收集一切余粮、单一的公有制C.国家收集一切余粮、轻重工业比例均衡D.允许部分私人企业存在、公私合营【拓展延伸】列宁和斯大林向社会主义过渡方式的不同(1)列宁利用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是落后的国家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道路。(2)斯大林单纯利用行政手段,过分强调生产关系的变革,通过高度集中的政治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过渡,造成农业长期落后、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补偿训练】十月革命后,苏俄颁布了国家垄断广告业务的法令;1918—1920年,商业广告在苏俄近乎消失;1921年,列宁承认“国家垄断广告”的设想是错误的;1922年,列宁促使党代表大会取消了已经通过的禁止党中央机关报《真理报》刊登广告的决议。上述转变()A.表明国家政策的盲目性B.体现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C.加快了工业化建设进程D.背离了社会主义发展方向11.(3分)一五计划期间,苏联修建了世界上最长的连海运河——白海-波罗的海运河,建造了马格尼托格尔斯克钢铁厂、库兹涅茨钢铁厂和扎波罗热钢铁厂三大钢铁厂。这些成就的取得主要是由于()A.国家强大的组织能力B.市场经济体制的保障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D.大量国际资本的引进综合应用练12.(3分)俄国革命早期,面对强大的沙皇专制政权,列宁采用传单和小册子等秘密的宣传方式;后来,列宁将公开发行类型多样的报刊视为党内宣传的重要武器。这一变化()A.推动俄国革命性质转变B.增加了报刊的经济效益C.标志着列宁主义的诞生D.适应革命形势发展需要13.(3分)(2024·濮阳高一检测)十月革命前的俄国,上流社会生活迅速欧化,但俄国的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从本质上来说并没有因改革而欧化,相反加强了东方化的趋势即君主专制制度和农奴制度继续发展和强化。这反映了十月革命爆发的原因是()A.当时沙皇统治的不得人心B.沙俄欧化使阶级矛盾激化C.俄国现代化进程结构失衡D.沙俄资本主义经济的落后【补偿训练】艾瑞克·霍布斯鲍姆在《极端的年代:1914—1991》里写道:“十月革命对20世纪的中心意义,可与1789年法国大革命之于19世纪媲美。”这两次革命可以相“媲美”之处在于()A.都影响了其他地区的民族民主运动B.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C.都直接推翻了本国的封建专制王朝D.都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14.(3分)(2024·广西适应性测试)1921年4月,列宁在《论粮食税》中仍然强调“流转就是自由贸易,就是资本主义”。5月,在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会议上,列宁却说“尽量实现农民的流转自由……给在小私有制和小商业的基础上生长起来的资本主义一点自由”。这一转变旨在()A.推动粮食商品化的发展B.推进农业集体化的实施C.保障苏俄前线粮食供应D.促使苏联成为工业强国【补偿训练】十月革命胜利时,列宁提出“计算和监督”是社会主义;1918年,他提出“大家都想过好日子”是社会主义,合理地分配粮食是“活生生的社会主义”;1922年,他又提出被人民群众肯定“这比旧制度好”的事物是社会主义。这体现了列宁()A.重视农业生产与粮食的供给B.关注殖民地半殖民地的解放C.注重社会主义革命理论建设D.不断发展自己的社会主义观【深化点拨】新经济政策并不是资本主义经济政策(1)新经济政策是在一定限度内通过发展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的关系来扩大生产、建立工农联盟,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的一种政策。(2)它坚持国有经济的主体地位和苏维埃的领导,不会恢复到资本主义时代。15.(3分)(2024·南通高一检测)随着五年计划的实施,通过改进生产技术、以突破现行生产计划为目的的社会主义竞赛运动在苏联各行各业中开展起来。在运动中,普遍实行计件工资制,对先进分子实行重奖,打破了平均主义的分配。社会主义竞赛运动()A.激发劳动者的创造力B.突破计划经济体制束缚C.增强苏联的市场活力D.忽视经济发展客观规律16.(15分)(2024·商丘高一检测)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二月革命时,苏维埃这种组织形式很快重新出现并蔓延开来。在1917年3月,全俄国已经有600多个苏维埃,其中多数为工人代表苏维埃,还有大批的士兵代表苏维埃和农民代表苏维埃,并且有不少联合形式的苏维埃。因为苏维埃是广大劳动者自己选举出的组织.他们深受广大群众的支持和拥护。因为是在和专制政权斗争中产生的组织,苏维埃手中掌握着大量的武器,尤其是士兵代表苏维埃直接就是革命的武装力量。在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成立后,俄国实际上存在着苏维埃政权和临时政府两个政权。——摘编自郭春生《列宁时期苏俄政治体制的创建及其影响》材料二十月革命胜利后,俄国选择了苏维埃作为唯一可能的政权形式,并通过苏维埃把政权全部交给了受剥削受压迫的广大劳动者。1918年1月,全俄工兵农代表苏维埃第三次代表大会的召开,把苏维埃政府改为“俄罗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