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鲁科版八年级上册物理全册教学课件2024年新版教材八年级上初中物理走进物理通过观察和实验,感受认识物理是有趣和有用的。知道长度和时间的国际单位,掌握长度和时间单位之间的换算。会使用适当的工具测量长度、时间。知道测量有误差,误差与错误的区别及减小误差的方法。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通过对科学家故事的了解,激发学生探究的渴望。学习目标有趣有用的物理知识点一物理学是研究什么的物理学是一门趣味十足的科学,它研究声、光、力、热、电、磁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及其蕴涵的物理规律。1.有趣的物理冷水“烧开水”吹不走的乒乓球会“变色”的陀螺2.有用的物理简单机械的发明和应用(犁,撬棒)——刀耕火种时代蒸气机的发明和应用——蒸汽时代电动机,发电机的发明和应用——电气时代原子能、计算机的发明和应用——高科技时代像科学家一样思考知识点二1.分类分类是将不同的事物或信息根据一定的标准加以区分,将它们分别归类的方法。你可以根据事物的大小、形状、用途以及其他一些特性来分类。按不同的标准分类,其结果是不同的。
许多重大的科学发现都来源于科学家对某些现象观察后的推理思考。推理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的判断,推出一个新判断的思维过程。
初步推理的结果不一定符合事实,它只是对所观察到的现象的一种解释,而且可能会有多种解释。要判断推理正确与否,需要通过反复观察、多次实验以搜集更多的证据来验证。2.推理3.预测朝霞不出门,晚霞行千里现代气象站气象卫星云图预测天气
早期人们是根据日常生活经验对天气进行预测的。随着科技发展,天气预报的技术不断进步,预测的结果也越来越准确。
预测是指根据以往的经验或现有的证据对将来可能发生的事件作出推论的方法。推理和预测是密切相关的,推理是试图解释正在发生或已经发生的事件,而预测是对将要发生的事件所作的一种推测,具有科学性、近似性和局限性。建立模型是为了研究问题的方便和探讨事物的本质所作的一种模拟或简化描述的方法,它能帮助人们认识那些不容易看到或者很难理解的事物。4.建立模型一种原子结构模型示意图科学家们不仅具有严谨的科学思维,还具有积极求知、实事求是、虚心包容、质疑批判、开拓创新等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在科学上没有平坦的大道,只有不畏劳苦沿着陡峭山路攀登的人,才有希望达到光辉的顶点。5.科学态度与科学精神怎样进行科学探究知识点三
学习物理,要仔细地观察周围的世界,从中提出有探究价值的科学问题,形成猜想与假设;为了解决问题,要设计实验、制订方案,进行实验、收集证据;然后对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论证,客观评估,同时与同学讨论交流。只有这样才能最终发现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
科学探究是物理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值得探究的物理现象无处不在,科学探究的形式多种多样。科学探究没有终点,一项科学探究可以引发另一项新的科学探究。经历提出问题、收集证据、解释论证、合作交流的过程,你会体验到科学探究的乐趣,享受到获取知识的愉悦,同时提升自身的科学素养。科学探究要素走进实验室知识点四1.观察实验室实验室弹簧测力计温度计托盘天平电流表2.长度的测量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符号m。
长度单位的换算关系1km=103m1m=10-3km1dm=0.1m1m=102cm1cm=10-2m1m=10dm1mm=10-3m1m=103mm1μm=10-6m1m=106μm1nm=10-9m1m=109nmdmmcmmm每下一级扩大103倍kmmmmµmnm15μm=15×10-6m=1.5×10-5m原单位原单位与目标单位之间的进率目标单位数值不变单位换算的方法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1.7m=1.7m×100cm=170cmB.850mm=850×10-3m=0.85mC.85dm=85÷100m=0.85mD.7.9×102km=7.9×102×10m=7.9×103m典例1B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刻度尺常用的长度测量工具比较精确的长度测量工具使用刻度尺前要“三看”认识刻度尺二看分度值: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确三看量程:测量范围一看零刻度线:观察零刻度线是否已经磨损用刻度尺测量长度观察上图,说一说如何正确地使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你能试着总结正确使用刻度尺的注意事项吗?(1)会选:根据测量要求选择量程和分度值恰当的刻度尺。在实际的测量中,并不是分度值越小越好。正确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例如,为了给窗户配上一块玻璃,应选用
工具来测量窗框的尺寸最合理。①最小刻度是1mm,长度是20cm的学生用尺②最小刻度是1mm,长度是2m的钢卷尺③最小刻度是1cm,长度是15m的皮卷尺②(2)会放:零刻度线与被测物体的一端对齐,刻度尺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贴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不能歪斜。(3)会看:读数时,视线要正对被测物体末端所对的刻度线。(4)会读:读数时,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5)会记:记录时,除了正确无误地记下所读的数字外,还要注明单位。记录的测量结果应由准确值、估读值和单位组成。例如,如图所示,铅笔的长度为3.2cm+0.05cm=3.25cm注意:①估读值只能有一位;②估读值是“0”时不能省略。想一想:如果刻度尺的零刻度线已经磨损,那么此刻度尺还能用吗?应该怎么办?如果零刻度线已经磨损,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边,用物体另一边对准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的刻度值就可以得到物体的长度。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典例2解析:图示刻度尺1cm之间有10个小格,故分度值为1mm;物体长度为7.30cm-6.00cm=1.30cm。答案:1.30cm1mm一拃约20cm1cm
1dm
长度的估测下列长度约为4拃的是()A.门的高度B.课本的长度C.课桌的高度D.一层楼的高度C典例3身体中的“尺”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1)累积法:当被测物体的长度小于刻度尺的分度值时,可以把数个相同的长度很小的物体放在一起测量,再将测量结果除以被测量的个数就得到这个物体的长度。例如,测量金属丝的直径(如图所示)。(2)化曲为直法:将棉线与待测曲线完全重合,再将棉线拉直,用刻度尺量出棉线长度,就是曲线的长度。例如,在地图上测量黄河的长度。(3)滚轮法:可用轮子沿曲线或直线滚动,记下轮子滚动的圈数,测出轮子的周长,用轮子周长乘以圈数就得到被测曲线或直线的长度。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长度的特殊测量方法(4)平移法:借助其他测量工具,把不可直接测量的长度平移到刻度尺上,从而测出该长度。例如,测量纽扣的直径(如图所示)。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秒,符号s。1967年的国际计量大会规定,铯133原子振动9192631770次所需的时间定义为1s。铯原子钟的精确度非常高,大约每百万年只有1s的误差。时间的单位还有:时(h)、分(min)单位的换算:1h=60min1min=60s1h=3600s3.时间的测量时间的测量工具在古代,人们用日晷(guǐ)、沙漏等计时仪器来测量时间。现代用的是钟表、电子表、停表等,在运动场和实验室经常用停表。认识机械停表如图所示,机械停表有两个表盘,大盘的指针是秒针(长针),小盘的指针是分针(短针)。停表的使用:用手紧握停表,大拇指按在按钮上,按停表分3步:第一次按下时,表针开始走动;第二次按下时,表针停止走动;第三次按下时,表针回零。用停表测量时间停表读数:读数时,先读出小盘分针的示数,再读出大盘秒针的示数,停表的读数即为小盘上的分钟数+大盘上的秒数。停表分针指示的时间为3min,秒针指示的时间为48s,即停表的读数为3min48s=3×60s+48s=228s如图所示,停表的读数是多少秒呢?注意:小盘的指针在前半格是前半分钟,大盘按0-30s读数,在后半格是后半分钟,大盘按30-60s读数。误差:误差是指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产生误差的原因:由于客观或主观因素的影响,如测量工具不够精密、测量方法不够完善、测量者本身的限制等因素而造成误差。减小误差的方法:可以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改进测量方法、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等来减小误差。错误是由于测量者没有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或主观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应该发生的,是能够避免的,而误差只能减小不能避免。误差≠错误4.误差典例4四位同学用同一把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课本的长度,四次记录分别是18.39cm、18.40cm、17.41cm、18.401cm。其中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是错误的,这个结果是_______,一位同学的测量结果不合理,这个结果是_______。解析:17.41cm与其他几个数据相差较大,是错误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而18.401cm估读到分度值的后两位,不合理。答案:17.41cm18.401cm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你一定能学好物理课堂小结走进物理有趣有用的物理有趣的物理有用的物理像科学家一样思考分类推理预测建立模型科学态度和精神怎样进行科学探究问题、证据、解释、交流走进实验室观察实验室长度的测量时间的测量误差1.诗句“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妙绝千古。《说文解字》中记载:“仞,伸臂一寻八尺。”也就是说“一仞”相当于成年人伸开双臂的长度。你认为“一仞”长约()1.7cmB.1.7dmC.1.7mD.1.7mm2.小明同学参加体育测试,结果最可能达到的是()A.跳绳1s跳80次B.铅球成绩为70mC.1km跑步用时1minD.立定跳远成绩为2mCD随堂练习第1节
动与静八年级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道机械运动的概念。知道参照物的概念。(重难点)举例说明机械运动的相对性。会根据参照物判断物体的运动状态。(重点)会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选择合适的参照物。(重点)学习目标观察思考举例生活、自然中的运动。人们根据什么说这些物体是运动的?例如,大自然中江河奔流、太空中天体的运动、人的移动、地壳的运动,都属于机械运动。机械运动知识点一在物理学中,我们把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机械运动是最简单的一种运动形式。地壳运动使珠穆朗玛峰的高度发生变化除了机械运动以外,还有哪些运动形式呢?除了机械运动,还有分子、原子的运动,电磁运动,生命运动等多种运动形式。运动是宇宙中最普遍的现象。鲜花怒放墨水扩散不是机械运动典例1下列现象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A.心情激动B.铁生锈了C.太阳升上了天空D.五四运动C参照物知识点二小凯和小卡坐在一辆高速行驶的高铁上,他们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呢?相对外面的树木来说,他俩是运动的;相对高铁上的桌椅来说,他俩是静止的。要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总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参照物。若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参照物发生了变化,就说它是运动的。若一个物体的位置相对参照物没有变化,就说它是静止的。例如,神舟十三号飞船发射时,对于飞船中的宇航员来说,以
为参照物时他是运动的,以
为参照物时他又是静止的。地面、发射塔火箭、神舟十三号飞船(1)参照物是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通常选地面为参照物。(3)研究对象本身不能做参照物。(4)参照物的选择可以是任意的,既可以是运动的物体,也可以是静止的物体。参照物的选取空中加油机正在给战机加油,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是
的。运动静止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观光电梯正在上升中,站在地面上的人以大地为参照物,看到电梯是
的,站在电梯里的人以电梯为参照物,看到电梯是
的。运动静止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状态时,结论一般也不一样。结论: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怎样判断物体的运动和静止?判断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一看选哪个物体作参照物。二看被判断物体与参照物之间是否发生位置变化,如果发生了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没有发生位置变化,那么被判断物体就是静止的。典例2小明坐在行驶的船中,看到河岸的青山往后运动,他以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河岸上的树B.小明C.河岸D.迎面驶来的船B典例3在新型飞机的研制过程中,将飞机模型固定不动,让风(高速流动的空气)迎面吹来,可以模拟飞机在空中的飞行情况。在此情境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飞机模型相对于地面是运动的B.飞机模型相对于空气是运动的C.空气相对于地面是静止的D.空气相对于飞机模型是静止的B物体位置随时间的变化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要选取某一物体作为标准,这个标准叫参照物参照物选取有任意性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时相对的动与静机械运动参照物课堂小结1.“满眼风波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其中“看山恰似走来迎”和“是船行”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船和山B.山和船C.地面和山D.河岸和流水A随堂练习2.如图所示,用手缓慢的推动书,使书带着笔沿桌面缓慢移动。我们认为“笔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是()A.地面B.书上的笔C.书D.桌面C3.“长征七号”遥三运载火箭托举着“天舟二号”货运飞船直冲云霄,飞船与火箭分离后,再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完成了“送货上门”服务。飞船直冲云霄中,以地球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的;飞船与“天和”核心舱对接成功,形成组合体一起运动,以“天和”核心舱为参照物,飞船是________的。运动静止第2节
快与慢八年级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知道速度概念,能用速度描述物体的运动。能应用速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重点)掌握匀速直线运动的概念。会用平均速度描述变速直线运动的快慢。(重点)学习目标观察思考判断谁快谁慢问题1:在百米比赛中,观众怎样判断哪个运动员跑得快?问题2:运动员跑完全程后,裁判员又是怎样判断哪个运动员跑得快的?问题3:观众与裁判的判断快慢的方法一样吗?比较运动快慢的两种方法知识点一1.观众:在时间相同的情况下,比较经过路程的大小。2.裁判:在路程相同的情况下,比较所用时间的长短。相同时间比路程,路程大的就快
相同路程比时间,时间短的就快
若路程不相同、时间也不相同时,如何去比较运动的快慢呢?例如,高速路上的小轿车10min行驶了18km,雨燕5min飞行了12km,小轿车和雨燕相比,他俩谁运动得快?可见,表示运动快慢必须考虑路程和时间两个因素。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在物理学中常采用“相同时间比路程”的方法,也就是将物体运动的路程除以所用时间。这样,在比较不同物体运动的快慢时,可以保证时间相同。高速路上的小轿车:每秒钟行驶了18000÷600=30(米);雨燕:每秒钟飞行了12000÷300=40(米)40米>30米,雨燕更快。时间、路程都不相同时,也可采用“相同路程比时间”的方法,试试看。速度知识点二在物理学中,把路程与时间之比叫速度。公式:速度是表示物体运动快慢的物理量,在数值上等于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这个数值越大,表明物体运动得越快。
v─速度,s─路程,t─时间比值定义法速度的单位速度的单位=路程的单位时间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米/秒(m/s或m·s-1
),读作“米每秒”。速度的常用单位:千米每小时(km/h或km·h-1)换算关系:1m/s=3.6km/h速度的单位是由长度单位和时间单位组合而成的,叫组合单位。一些物体运动的速度物体速度/(m·s-1)物体速度/(m·s-1)蜗牛约1.5×10-3上海磁悬浮列车可达120人(步行)约1.1喷气式飞机约250自行车约5超音速歼击机约700高速公路上的小轿车约33子弹(出膛时)约1000雨燕可达48同步卫星3070典例1小明一家驾车外出旅游,经过如图所示的交通标志牌。(1)“8km”指———————————————————————;“40”指—————————————————————————。(2)在不违反交通法规的前提下,从标志牌到西大桥最快需要_______h。此处离西大桥还有8km汽车最大行驶速度不得超过40km/h0.2
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知识点三按照运动路线,机械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机械运动的分类在直线运动中,按速度可分为匀速直线运动和变速直线运动。甲、乙两图中,各段时间内的速度有什么特点呢?甲乙甲:速度不变乙:速度改变我们把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叫作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是最简单的机械运动,为了方便研究,往往将生活中的某些运动近似地看成是匀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特点: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均不变;
②做直线运动,且相同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相等。即在任何时间段内,路程和时间成正比。v-t图像:①与时间轴平行。②与纵轴的交点为速度的大小。匀速直线运动的运动图像s-t图像:①过原点的直线,说明s与t成正比。②图像的斜率(倾斜程度)表示速度的大小。倾斜程度越大,速度越大。v甲
v乙。>物体做直线运动,速度大小改变(在任意相等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不相等)这种运动叫变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和平均速度对变速运动做粗略研究时,也可以根据来描述物体运动快慢,表示物体在某一段路程中或某一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这样算出来的速度叫平均速度。平均速度是指某段时间或某段路程内物体运动的平均快慢,所以求平均速度时一定要指明是哪一段路程或哪一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路程和时间要一一对应。计算平均速度时,要根据公式用路程除以所用的时间,而不要去求各种速度的算术平均值。典例2
某地发生强烈地震,距灾区105km的某驻军部队接到命令立即驱车赶往灾区救援,出发50min后中途遇山体滑坡,道路阻断,经2h抢通道路,继续前进40min到达指定地点。救援部队全程平均速度应为()。A.126km/hB.70km/hC.52.5km/hD.30km/hD
停车抢修的时间也要算入运动总时间内。典例3如图是甲、乙两车在同一平直公路上行驶的s-t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乙两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且v甲>v乙B.由图像得,甲、乙两车速度之比为4:9C.若它们相对地面均向东行驶,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东行驶D.甲车2h行驶的路程,乙车需行驶3hA相同时间,速度之比等于路程之比。相同时间,比路程;相同路程,比时间
物体沿着直线且速度不变的运动为匀速直线运动平均速度:总路程÷总时间快与慢比较运动快慢速度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课堂小结所有的物理量均应了解这5方面:概念、物理意义、单位、公式(计算)、测量1.对于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v=s/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通过的路程s越长B.物体运动的速度v越大,所用的时间t越少C.物体运动的速度与路程成正比,与时间成反比D.物体v由s/t决定,但与s、t的大小无关D随堂练习2.在火车站,经常可见到列车运行时刻表。从其中的某次列车时刻表(见下表)可知,列车从蚌埠到济南区间段运行所经历的时间为_____h_____min,在此过程中的平均速度约为_______km/h(结果取整数)。4100停靠站到达时刻开车时刻里程/km上海———18:000蚌埠22:0722:15484济南03:0403:1296649第3节
速度的测量八年级上初中物理第一章
机械运动
学习目标原理·器材
路程和时间必须对应实验探究: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装置:如图所示。器材:长木板、小木块、小车、刻度尺、停表、限位器等。防止小车滑落,便于准确测量时间
过程·方法
路程(m)运动时间(s)速度(m/s)s1=t1=v1=s2=t2=v2=实验设计表格交流·评估小车在斜面上做变速运动,小车沿斜面下滑的速度越来越快。小车从斜面下滑,运动速度怎样变化?比较v1和v2的大小:
v1
v2>怎样求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不能测量小车从斜面中部开始滑到底端的时间计算注意事项斜面坡度不可过大,也不可过小。斜面坡度过小,小车做变速运动不明显,小车也有可能不会运动;斜面坡度过大,小车运动得太快,时间太短,会增大对时间的测量误差。测量路程时,不能忽略小车的长度。不能直接从斜面顶端量到末端或中点,因为小车有一定的长度,所以测量路程时,必须从小车的头量到头,或从尾量到尾,否则计算会出现错误。典例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1)斜面应保持_______的坡度,这是为了便于测量______。时间0.12小于较小(2)如图所示,若停表每格为1s,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v=________m/s,实验中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小车通过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3)若小车过了底端才停止计时,则测得全程的平均速度比真实值偏______。小课堂小结速度的测量原理·器材过程·方法交流·评估熟悉实验探究的几大要素,经历实验探究过程,会写实验报告,养成严谨科学的态度随堂练习
1.小龚在做“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小车从带刻度(分度值为1cm)的斜面顶端由静止下滑,图中的小方框是小车到达A、B、C三处时电子表的显示(数字分别表示“小时:分:秒”)。(1)该实验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原理是____________。(2)请根据图中信息回答:vAC=______m/s。v=s/t0.3(3)如图所示的四个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像,能反映出小车下滑运动的是______(选填图中的选项字母)。(4)为了证明上小题的结论,我们可以采取的方法是分别测量AB和BC两段的平均速度,但从测量精准的角度来看,直接测量tBC是误差较大的,可以采取的改进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C测出tAC、tAB,则tBC=tAC-tAB100
甲、乙两地的距离是900km,一列火车早上7:30从甲地出发开往乙地,途中停靠了几个车站,在当日16:30到达乙地。火车行驶途中以144km/h的速度匀速通过长度为400m的桥梁,火车全部通过桥梁的时间是25s,则火车从甲地开往乙地的平均速度是
km/h,火车的长度是
m。600第1节
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八年级上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声的产生和传播条件。(重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在不同的介质中传播的速度不同。会用物理知识来描述生活中的声现象。学习目标观察思考生活、自然中的声现象鸟鸣清脆蜜蜂嗡嗡琴声悠扬这些声音是怎样产生的呢?又是怎样被我们听到的呢?探究1:如图所示,拨动张紧的橡皮筋,然后再捏住橡皮筋,观察橡皮筋的变化。声音的产生知识点一现象:橡皮筋嗡嗡作响,能看到橡皮筋在振动;用手捏住橡皮筋,橡皮筋不再振动,听不到声音。探究2:如图所示,用两根手指触摸喉咙,发出“啊——”的声音,体会手指的感觉。现象:发声时,手指感觉到声带在振动;停止发声,振动停止。探究3:如图所示,在鼓面上放些碎纸屑,用鼓槌敲击鼓面发声,观察纸屑的运动情况;按住鼓面,鼓面停止发声,再观察现象。现象:敲鼓时,纸屑振动,听到鼓声;按住鼓面时,纸屑停止振动,发声停止。
方法通过碎纸屑的运动可以反映鼓面的微小振动。这种将微小变化放大的方法,能使不易直接观测的现象直观明显、便于观测。特征: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综合以上现象,总结物体发声时的共同特征是什么呢?声音产生的原因: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停止。典例1关于声音的产生,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B.声源一定在振动C.不振动的物体不发声D.振动快的物体能发声,振动慢的物体不能发声D解析: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物体振动才能发出声音,发声的物体一定在振动。不论振动快慢,都可以发出声音。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声源可以是固体、液体和气体。常见发声体举例:鼓声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笛声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小提琴声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潺潺流水声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听到的风声是由
的振动产生的。鼓面琴弦空气柱水空气打击类乐器,如锣管类乐器,如号、箫、唢呐弦类乐器,如二胡、吉他、古筝声音的传播知识点二人们听到声音时往往发声的物体有一定的距离,那么声音是怎样从发声的物体传播到远处的呢?宇航员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天宫课堂”授课,他们的声音是怎样传到地球的呢?再让空气逐渐进入玻璃罩内,注意声音的变化。把正在响铃的闹钟放在玻璃罩内,逐渐抽出其中的空气,注意声音的变化。观察与实验:研究声音的传播现象:随着玻璃罩内空气被抽出,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听不见声音;再逐渐充入空气,随着空气越来越多,听到的声音越来越大。结论: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实验中不能完全达到真空,结论由“实验推理法”得出大量实验表明:声音的传播需要物质,物理学中把这样的物质叫做介质;传声的介质既可以是气体、固体,也可以是液体;真空不能传声。举例:鼓面振动时,引起周围空气振动,形成一系列疏密相间的波动,向四周传播。类比法:声的传播过程跟水波传播相似。声音在介质中是怎样传播的呢?声波:声音在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我们把它叫声波。典例2宇航员在飞船内可直接对话,但在飞船外工作时,必须借助电子通信设备才能进行通话,原因是(
)。A.太空中噪声太大B.用通信设备对话方便C.太空是真空,不能传声D.声音只能在地面附近传播C声速知识点三夏天雷雨天,远处一道闪电划过漆黑的夜空,过一会才听到隆隆的雷声。这个现象说明什么呢?说明声音从远处传到我们的耳朵需要时间。声速:表示声音在介质中的传播快慢,它的大小等于声音在每秒内传播的距离。一些介质中的声速影响声速的因素:(1)介质种类:声音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是不同的。一般情况下,固体传声最快,其次是液体,气体传声最慢。(2)温度:声音在空气中传播时,温度越高,声速越大。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回声:声源发出的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后被反射回来就形成回声,因此声波传播距离为人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两倍。回声产生的原理如果回声到达人耳比原声晚0.1s
以上,人耳就能将原声与回声区分开;否则,原声与回声将混合在一起,使原声加强。典例3如果我们对着一座高山呼喊,经过10s后听到回声,那么我们可以断定(
)。A.高山距我们1700mB.高山距我们3400mC.高山距我们170mD.高山距我们340mA解析:因为回声是发声体发出的声音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再反射回来形成的,所以声音通过的路程是发声体与障碍物之间距离的两倍。设高山与我们的距离为s,则2s=v·t=340m/s×10s,得s=1700m。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固体、液体、气体都可以传声。声音以声波的形式传播1.在15℃时,空气中的声速是340m/s。2.回声测距声音的产生与传播声的产生声音的传播声速课堂小结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人说话发声是由空气振动产生的B.水中的鱼会被岸上的脚步声吓跑,说明液体也能传声C.固体传声一般比气体慢D.能区分自己讲话的回音和原声,人与障碍物的距离不得小于34mB随堂练习2.如图甲所示,阵阵鼓声是由鼓面的_____产生的;图乙抽取玻璃罩内空气的过程中,铃声变小直至微弱,说明真空_____(选填“能”或“不能”)传声。振动不能第2节
声音的特性八年级上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1.了解声音的特性。3.通过探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和“音调与频率的关系”的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学问题的方法。学习目标2.知道声音的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频率有关,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物理学中,声音的强弱叫响度。响度知识点一1.响度的概念2.观察与实验:探究影响声音强弱的因素(1)把系好乒乓球的细线拴在铁架台上,用正在发声的音叉轻触乒乓球,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2)用大小不同的力敲击音叉,使音叉发出响度不同的声音,重做上面的实验,观察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1)物体在振动时,偏离原来位置的最大距离叫振幅。物理学中用振幅来描述物体振动的幅度。(2)响度与振幅的关系响度决定于振幅。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3.振幅4.影响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的因素人听到的声音是否响亮,除与响度的大小有关外,还与距声源的距离和声音分散的范围有关。响度越小、距声源越远、声音越分散,声音越小。现象:用较小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小,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小;用较大力敲击音叉时,音叉发出声音的响度大,乒乓球被弹开的幅度大。结论:声音的响度与发声体振动的幅度有关,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发声体振动的幅度越小,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小。(3)振幅与波形图振幅____,响度____振幅____,响度____小小大大音调知识点二声音的高低叫音调。1.音调的概念2.观察与实验:探究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1)如图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拨动钢尺,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探究音调和频率的关系(2)改变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再做两次实验,听它振动发出的声音,同时注意钢尺振动的快慢。注意:三次实验要用相同大小的力。实验结论比较三种情况下钢尺振动的快慢和发声的音调高低,发现钢尺伸出桌边的长度越长,振动得越慢,钢尺发声的音调越低,由此可知,物体振动得快,发声的音调就高;振动得慢,发声的音调就低。(1)概念:物体每秒内振动的次数叫频率。3.频率(3)物理意义: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物理量。(2)单位: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音调的高低是由声源的振动频率所决定的。发声体振动的频率越高,发出声音的音调就越高;反之,音调越低。4.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我们平时生活中常说的“女高音”“男低音”中“高”“低”指的都是音调;一般来说,儿童发声的音调比成人高,女声比男声音调高。5.生活实例典例1
在使用小提琴前,乐师常旋动琴弦轴以调节琴弦的松紧,俗称“定弦”,这主要是为了改变声音的(
)A.响度
B.音调
C.音色
D.振幅B解析:弦的松紧程度不同,振动时的频率不同。频率的改变会引起声音音调的改变,所以调节琴弦的松紧程度,是为了改变声音的音调。答案:B典例2CA.“引吭高歌”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B.“轻声细语”中的“细”指的是音调低C.“尖声细嗓”中的“尖”指的是音调高D.“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响度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解析:“引吭高歌”中的“高”是指声音大,即响度大,A错误;“轻声细语”说明声音的振幅较小,故发出声音的响度也会小,B错误;“尖声细嗓”中的“尖”指声带振动得快,发出声音的音调较高,C正确;“起音太高唱不上去”中的“高”指的是音调高,D错误。答案:C音色1.概念:我们能分辨出相同音调和响度的不同声音,依靠的就是音色。知识点三小白兔能分辨门外说话的是妈妈还是大灰狼,靠的就是音色。2.音色的决定因素:音色是由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决定的。3.声音波形图观察声音的波形图,从波形的疏密程度来认识音调的高低,从波形的高低来认识响度的大小,从波形的形状来认识音色。由图可知,甲、乙、丙三图的音调、响度相同,音色不同。4.声音三特性的比较项目含义决定因素听感表现音调声音的高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音调高:清脆、尖细音调低:粗犷、低沉响度声音的强弱(大小)发声体振动的幅度响度大:震耳欲聋响度小:轻声耳语音色声音的特色发声体本身的材料、
结构分辨不同发声体发出的声音的重要特征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频率
“
小明,上学去啦!”,正在看书的小明听到声音就知道是好朋友小超在叫他,小明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典例3C解析:因为每个人的声带结构不同,所以每个人发出声音的音色就会不同,则小明判断的主要依据是声音的音色。答案:C声音的特性音调音色响度定义:声音的高低影响因素:频率定义:声音的强弱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振幅、距离声源的远近定义:声音的品质影响因素:发声体的材料和结构课堂小结1.晚上,爸爸对小明说:“请把声音调小一些,不要影响邻居休息。”这里“调小”指的是声音的(
)CA.音色B.音调
C.响度
D.速度随堂练习2.关于音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A.音调的高低只与发声体的长度有关B.“闻其声便知其人”判断的依据就是音调C.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无关D.音调的高低由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决定第3节
次声与超声八年级上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1.了解人和一些动物能够听到的频率范围。学习目标2.知道次声的危害。3.知道现代技术中与声有关的知识和应用。如图所示,将点燃的蜡烛放在扬声器的前方,让扬声器播放音乐,观察烛焰的变化情况。发声扬声器旁的烛焰观察与实验:声波传递能量扬声器发出的声音引起周围空气振动使烛焰晃动,这表明声波能传递能量。次声知识点一注意: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的频率范围是20~20
000Hz。动物的听觉范围通常与人的不同。
我们把人类能听到的声称为声音,把频率低于20Hz的声叫作次声波(infrasonicwave),简称次声。火山爆发会产生次声
次声的频率很低,传播过程中能量损失慢,传播距离很远,发生以上自然灾害以及出现核爆炸等事件时,即使在几千千米以外,使用灵敏的声学仪器也能接收到它们产生的次声。一些机器在工作时,也会产生人耳听不到的次声。
次声会对人的健康产生危害。科学家已在不断研究监测、控制次声,以便有效避免它带来的危害。超声知识点二
我们把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叫作超声波(supersonicwave),简称超声。超声超过人类听觉的上限,但海豚、鲸、蝙蝠等动物都有发射和接收超声的本领。(1)概念:声波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反射回来,根据回声到来的方位和时间,可以确定障碍物的位置和距离,这种方法叫回声定位。1.回声定位蝙蝠就是利用这种回声定位法发现昆虫的。①超声导盲仪:可以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帮助盲人出行。②倒车雷达:探测汽车后方的障碍物。③声呐:利用声呐系统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绘出水下数千米处的地形图,获得水中鱼群的信息。
(2)回声定位原理的应用医生用B型超声波诊断仪向病人体内发射超声波,然后接收体内脏器的反射波,反射波携带的信息经过处理后显示在屏幕上。这就是人们常说的“B超”。2.“B”超医生用“B超”查看胎儿的发育情况3.声传递信息的应用领域应用医学利用“B超”或彩超检查人的健康状况工业超声波探伤:利用超声波透射法对产品进行无损测控。超声波穿过密度不均匀的物质时,会反射不同的信息,这样我们就可以鉴别测控产品是否合格气象根据台风产生的次声波判断台风的风向和位置;根据地震产生的次声波确定地震的等级和位置典例1A.声音的回声现象B.声音能传递信息C.声音的传播速度D.声音的传播具有方向性
医生用听诊器为病人诊病时,使用听诊器主要运用了(
)B解析:人的内脏活动时,会发出声音,活动正常和不正常时发出的声音会有所不同。医生在诊断病情时,有时需要根据病人内脏发出的声音来了解症状,做出准确的判断。答案:BA.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B.利用超声波将普通水“击碎”成水雾,增大房内空气的湿度C.利用超声诊断仪检查人体内脏器官D.利用超声波探查金属、陶瓷、塑料、混凝土等材料制品的内部结构
下列技术应用中,属于利用声波传递能量的是(
)典例2B答案:B解析: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是利用声音传递信息。普通水被超声波“击碎”时需要能量,水变成了水雾,声音使物体发生了变化,说明声音传递的是能量。向被检查的材料、物品发射超声波,从反射波或穿透波中提取信息,能探测其内部是否存在气泡、裂缝等缺陷,超声诊断仪的工作原理也是从反射波中获得信息。次声与超声超声特点危害超声波清洗物体、超声波去除结石、B超等课堂小结次声A.用超声波美白牙齿B.在食品工厂里人们常用超声波给牛奶消毒C.外科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病人体内的结石D.用手拍打西瓜,通过听声音来辨别西瓜的生熟D1.下列事例能说明声能传递信息的是(
)随堂练习A.利用超声波来清洗钟表等精密的机械B.铁路工人用铁锤敲击钢轨,会从异常的声音中发现松动的螺栓C.古代气象学者利用“听风声”预测天气变化D.用超声波探测金属部件是否存在裂纹2.下列例子中,属于利用声传递能量的是()A第4节
乐音与噪声八年级上初中物理第二章
声现象1.知道乐音及它的特征。2.知道噪声及它的来源。3.知道噪声的危害及控制噪声的途径。学习目标演奏家演奏的乐曲、歌唱家演唱的歌声、孩子们唱诵的诗歌等,这些声音悦耳动听,人们把这类声音叫作乐音。音乐合唱团表演木琴C调“1(Do)”的波形从不同乐器发出声音的波形图可以看出,乐音的波形虽千差万别,但都是有规律的。乐音知识点一噪声知识点二1.噪声的波形刮玻璃产生的噪声波形图
我们发现:噪声的波形没有规则,是杂乱无章的。2.噪声的含义(2)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说: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以及对人们要听的声音产生干扰的声音。(1)从物理角度来说:发声体做无规则振动时发出的声音。下列属于噪声的是()A.上课时,学校里的大喇叭里传出了优美的歌声B.上课时,老师的讲话声C.音乐厅里演奏的交响乐D.舞台上口技演员模仿的风雨声A噪声与乐音没有根本的区别,在特殊情况下乐音也会变成噪声。典例你周围的噪声的来源有哪些?3.噪声的来源交通噪声:各种交通工具的喇叭声、汽笛声、刹车声、排气声、机械运转声等。工业噪声:纺织厂、印刷厂、机械车间的噪声。施工噪声:筑路、盖楼、打桩等。生活噪声:家庭噪声,娱乐场所、商店、集贸市场里的喧哗声。噪声等级的划分用分贝(dB)为单位来表示,它实质上是指响度的大小。噪声强弱的等级和危害1.噪声的等级为保护听力,声音不能超过90dB;为保证学习和工作,声音不能超过70dB;为保证休息和睡眠,声音不能超过50dB;(1)心理影响:使人烦躁,精力不集中,妨碍睡眠和休息。(2)生理影响:使人耳聋、头痛、消化不良、视觉模糊,严重的神志不清、休克或死亡。(3)物理效应:高强度噪声能损坏建筑物,并使一些仪表和设备不能正常工作,如超音速飞机的轰鸣声,巨大的爆炸声会将建筑物的玻璃震碎等。2.噪声的危害
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
研究表明:噪声不仅对人的听力造成影响和损伤,而且也会对人的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造成不良影响。德国科学家最近研究证实,长期居住在噪音较大的环境下的人易患高血压,所以专家称噪音为“致人死命的慢性毒药”。小资料控制噪声知识点三听到声音的三个阶段声源的振动产生声音在空气及其他介质中传播鼓膜振动引起听觉控制噪声的办法防止噪声的产生
防止进入耳朵摩托车的消声器禁止鸣喇叭安装消声器、禁止鸣喇叭等。1.防止噪声产生——在声源处减弱隔声板、植树种草(吸收噪声)、关门窗等。2.阻断噪声的传播——在传播过程中减弱高速路上的隔音板公路旁的绿化带带耳罩、耳塞、隔音帽等。3.防止噪声进入耳朵——在人耳处减弱工厂用的防噪声耳罩用手捂住耳朵课堂小结乐音与噪声乐音乐音的定义乐音的波形:有规律噪声噪声的定义:从物理学的角度,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噪声的波形:杂乱无规律噪声的控制1.下列有关噪声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安静的图书馆里的嘈杂的说话声属于噪声B.机床车间的机器工作产生的声音属于噪声C.优美的音乐人人爱听,它不可能是噪声D.凡是妨碍人们正常休息、学习和工作的声音都属于噪声
随堂练习C2.用洗衣机洗衣服时,衣服没放好就会引起洗衣机的剧烈振动而发出噪声,这时应采取的措施是()A.戴上耳塞,在人耳处减弱噪声B.关上房门,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C.把衣服放平,在声源处减弱噪声D.停下洗衣机用手洗,在声源处减弱噪音C第1节
光的传播八年级初中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1.能识别光源,知道光源大致分为天然光源和人造光源两类。2.了解光的直线传播,能列举光的直线传播在生活中的应用。3.记住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4.通过观察光在空气中和水中传播的实验现象,明白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学习目标像太阳、萤火虫、水母等,所有这些能够发光的物体都叫做光源。光源知识点一光源可以大致分为两类:1.天然光源:太阳及其他恒星、水母、灯笼鱼、斧头鱼、萤火虫等。2.人造光源:篝火、点燃的蜡烛、手电筒、霓虹灯、LED灯等。月亮、镜子、钻石是光源吗?月亮、镜子、钻石自身不能发光,所以不属于光源。我们却能看到它,因为它能反射光,光再进入我们的眼睛,所以就看到了。光的直线传播知识点二在有雾的天气,可以看到透过树丛的光束是直的;从汽车前灯射出的光束是直的;电影放映机射向银幕的光束也是直的。这些现象说明,光在空气中是沿直线传播的。实验器材:激光笔、透明箱、水、均匀的玻璃、不均匀蔗糖溶液等。提出问题:光在气体、液体、固体中的传播路径一样吗?介质的不均匀是否影响光的传播路径?设计实验:探究光在空气、水、均匀的玻璃以及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的传播路径。观察与实验实验现象:光在均匀的空气、水、均匀的玻璃中的传播路径都是直线,光在非均匀浓度的蔗糖溶液中的传播路径发生了扭曲。实验结论:光在空气、水、均匀的玻璃等均匀透明物质中均是沿直线传播的。进行试验:将一束激光分别射到空气、水、均匀的玻璃以及不均匀的蔗糖溶液中,观察激光的传播路径。理解“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应注意光沿直线传播时,“同种”和“均匀”这两个条件缺一不可,必须同时满足。光沿直线传播的条件:同种均匀介质为了表示光的传播情况,我们通常用一条带有箭头的直线表示光传播的径迹和方向。这样的直线叫做光线。传播路径传播方向光线注意:光线实际并不存在,是人为建立的物理模型。实际存在的是光,而不是光线。与光沿直线传播有关的现象光沿直线传播,当光射到不透明物体上时,在物体的后面便会留下一片光射不到的区域,就形成了影子。1.影子的形成2.日食和月食的形成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之间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月球就挡住了部分射向地球的太阳光。①日食的形成②月食的形成当月球运行到太阳和地球的另一侧时,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地球就挡住了部分射向月球的太阳光。如图所示,用一个带有小孔的板挡在光屏与烛焰之间,光屏上就会形成烛焰倒立的像,我们把这样的现象叫做小孔成像。如果前后移动中间的板,光屏上像的大小也会随之发生变化。3.小孔成像小孔成像的特点:成的是倒立的实像(左右也颠倒),像的形状由物体本身决定,与小孔的形状无关。小孔成像的条件:小孔必须足够小,但并不是越小越好,孔太小会影响像的亮度。小孔逐渐变大,光屏上的像会逐渐变模糊;当小孔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在光屏上只能看到与小孔形状相似的光斑。在树荫下,地面上的一些圆形光斑就是太阳通过树叶间隙而成的像。小孔成像:像的大小跟物体到小孔的距离(s1)和小孔到光屏的距离(s2)有关。若s1>s2,所成的像是缩小的;若s1=s2,所成的像是等大的;若s1<s2,所成的像是放大的。小孔成像现象说明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的。s2s11.由于光沿直线传播,在开凿隧道时,工人们可以用激光束引导掘进机,使掘进机沿直线前进,保证隧道方向不出现偏差。光的直线传播的应用2.射击瞄准:“三点一线”才能射得准,即枪上的缺口、准星和射击目标(瞄准点)要在一条直线上。3.军训站队时以列排直光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速度是不同的。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都小于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在通常情况下,真空中的光速可以近似取为:c=3×108m/s=3×105km/s如果一个人以光速绕地球飞行,他用1s的时间约能绕地球转7.5圈。(赤道一圈40076km)光的传播速度知识点三3×108m/s稍小于真空中的速度约空气中的3/4约空气中的2/3光在不同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天文学上常用光年来计量天体间的距离。光年是光在真空中1年内行经的路程,1光年约为9.46x1012km。光年是长度单位。课堂小结光的传播光源天然光源人造光源光是如何传播的光的直线传播的条件光线光的直线传播的现象和应用光的传播速度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光在不同介质中的速度随堂练习1.夏夜,溧阳萤火虫生态园内,月光皎洁,草丛里飞舞着亮莹莹的萤火虫,颇有“含明终不息,夜月空徘徊”的意境。此情景中()A.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B.月亮不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C.月亮是光源,萤火虫是光源D.月亮是光源,萤火虫不是光源A2.关于光的传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光在玻璃中不是沿直线传播的B.光只在空气中才沿直线传播C.光在任何情况下都沿直线传播D.光在同一种均匀物质里沿直线传播D3.下图为“日全食”时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示意图,图中的A处是
球,B处是
球。太阳AB地月第2节
光的反射八年级初中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1.了解光的反射现象,明白人能看见不发光的物体的原因。2.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光反射的规律,了解法线、入射角和反射角的含义。3.通过实验了解反射现象中光路的可逆性。4.通过身边的事例和实验现象,能区分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习目标我们能够看见不发光的物体,是因为有反射光从物体上射入我们的眼睛。光的反射定律知识点一光射向物体表面时,有一部分光会被物体表面反射回来,这种现象叫做光的反射。光的反射有什么规律呢?ABiNr法线O入射点①入射点(O):光线射到反射面上的点。②入射光线(AO):射到反射面上的光线。④反射光线(OB):入射光线射到反射面上后,被反射面反射的光线。⑤入射角(i):入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⑥反射角(r):反射光线与法线的夹角。1.光的反射的基本概念③法线(ON):通过入射点,垂直于反射面的直线。2.实验探究:探究光的反射定律问题·假设:在光的反射现象中,改变入射光的方向,反射光的方向也随着改变。那么,光发生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也就是说,反射光是沿着什么方向射出的?
方案·证据:(1)如图甲所示,把一个平面镜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竖直地立在平面镜上,纸板上的直线ON垂直于镜面,右侧纸板NOF可绕直线ON旋转。(2)先使纸板EON和纸板NOF处在同一平面内,然后使入射光线贴着纸板沿某角度射向O点,观察反射光线的方向。在硬纸板上用笔描出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的径迹。甲(3)改变光束入射的角度,多次实验,换用不同颜色的笔记录每次光的径迹。乙(5)如图乙所示,将纸板NOF向前或向后折,在纸板上观察反射光的径迹(4)取下纸板,用量角器分别测量入射角、反射角的大小,并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1)当纸板EON和NOF在同一平面内时,能观察到反射光线,且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光线的方向随着入射光线方向的改变而改变。(2)分析表中的数据可以看出,反射角等于入射角。反射角随入射角的减小而减小。(3)把纸板NOF向前折或向后折时,观察不到反射光的径迹,说明反射光线与入射光线在同一平面内。解释·论证:3.光的反射定律在光的反射现象中,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都在同一平面内;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分居法线两侧;反射角等于入射角。ABiNrO(1)光线垂直入射时,情况怎样?反射角入射角==0°a当光线垂直入射时,它将被垂直反射出去。4.画光路图(2)已知反射面、入射光线,作出反射光线;30°60°30°AOAOB(3)已知反射面、反射光线,作出入射光线30°60°60°如图所示,先过入射点作出法线,再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反射角等于入射角)画出对应的反射光线或入射光线,标上箭头。如图所示,先作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夹角的角平分线,此线即法线,过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的交点(入射点)作垂直于法线的一条直线,该直线的位置即反射面的位置,背光面画上短斜线。(4)已知入射光线和反射光线,画出平面镜的位置NOABir光线沿反射光线入射,会怎样出射?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5.光路的可逆性镜子墙小猪在盯着我小猫在偷吃鱼注意:光路可逆是一种路径上的可逆,而光线不可逆,所以“光路可逆”不能说成“光线可逆”。。(1)平行光线射到光滑表面上,反射光会平行射出,这种反射叫镜面反射。
(2)平行光线射到粗糙表面上,反射光线会射向不同方向,这种反射叫漫反射。镜面反射与漫反射知识点二1.无论是镜面反射还是漫反射,
都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2.我们能从不同方向看到书上的字,是因为光线在纸面上发生了漫反射。
3.从物体发出的光进入人眼越多,人眼就会感觉该物体越亮,所以,当发生镜面反射时,如果反射的光正好进入人眼,人就会感觉镜面特别明亮。注意:生活中哪些现象是镜面反射?哪些是漫反射?你能举出例子吗?镜面反射:平面镜、玻璃、平静的水面……漫反射∶黑板、银幕、一般物体……课堂小结光的反射光的反射定律三线共面、两线分居、两角相等画光路图光路的可逆性镜面反射与漫反射都遵循光的反射规律随堂练习1.一束光线射到平面镜上,当入射光线与镜面的夹角逐渐增大时,则()A.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也逐渐增大B.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逐渐增大C.入射角逐渐减小,反射角也逐渐减小D.入射角逐渐增大,反射角逐渐减小C2.一束激光自左边与水平面成40°角的方向射来,现要利用平面镜把这束激光沿水平方向向右反射出去,则平面镜与水平面间的夹角应为()A.10°B.20°C.40°D.80°B3.光与镜面成30°角射在平面镜上,反射角是多大?试画出反射光线,标出入射角和反射角。如果光垂直射到平面镜上,反射光如何射出?画图表示出来。30°60°60°入射角反射角o甲乙o第3节
平面镜成像八年级初中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1.能说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会应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分析解释简单的现象。2.会运用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3.了解平面镜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目标实像与虚像知识点一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的实验中,在平面镜前放一支点燃的蜡烛,在镜中会出现一个正立的蜡烛的像,但将光屏上却没有出现蜡烛的像,可见平面镜所成的像是不存在的,是虚像。平面镜成虚像平面镜成像是由光的反射现象形成的。每个物(发光或反光)点,都有其对应的虚像点,虚像用虚线。虚像:它不是由实际光线会聚而成,是由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相交而形成。虚像是不能呈现在光屏上的。实像与虚像平的、光滑的、能成像的反射面叫平面镜。生活中的镜子、玻璃、平静的水面等都属于平面镜。平静水面物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知识点二实验探究: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方案·证据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关键是确定像的位置,找到比较像与物体关系的方法。将相同的物体放在平面镜背面来替代虚像,这样就可以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在水平桌面上铺一张白纸,用支架将玻璃板固定,使其竖直立于白纸上,在纸上沿着玻璃板画一条直线,这条直线代表平面镜的位置。②在玻璃板前放一支蜡烛并点燃,透过玻璃板观察后面的像。将光屏放到像的位置,不透过玻璃板,直接观察光屏上有无像。③尝试用完全相同但未点燃的蜡烛在玻璃板后面移动,直到看上去它的位置与像的位置重合,这个位置就是前面那根蜡烛的像的位置。④用笔在纸上记下这两个位置并注意观察蜡烛的大小和它的像的大小是否相同。⑤移动点燃的蜡烛,重做上面的实验。
⑥用直线把每次实验中蜡烛和它的像的位置连起来,用量角器测量蜡烛与像的连线和镜面的夹角,用直尺量出蜡烛和像到玻璃板的距离,并填入表中。9cm11cm14cm等大等大等大垂直垂直垂直9cm11cm14cm实验数据整理归纳无像无像无像解释·论证平面镜成像的特点:①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②像的大小与物体的大小相等;③像和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④像和物体的连线与镜面垂直。平面镜成像的规律也以表述为: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①为什么要用玻璃板代替平面镜?因为平面镜无法确定像的位置,而透明又有反射性的玻璃板正好可以看到虚像的相对位置。便于确定像的位置。②为什么要用薄玻璃板而不是厚的?不用厚玻璃板是因为厚玻璃板会使蜡烛成两次像,不能准确找到像的位置。而用薄玻璃板能够使这两个像最大限度地靠近,近似重合,从而准确找到像的位置。交流·评估找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分别放在玻璃板的两侧,并移动放在玻璃板后的物体,直到该物体和玻璃板前物体的像完全重合为止,此时该物体的位置即玻璃板前物体的像的位置。③实验中如何确定像的位置?④为什么要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物体?因为平面镜成像实验中需要探究物与像的关系,所以需要在像的位置有替代品来替代虚像,得出像与物的大小相等……比较像与物的大小。⑤为什么玻璃板要竖直放置?为了使蜡烛在移动的过程中,蜡烛与像重合。⑥用光屏的目的是什么?为了探究平面镜成的是虚像。⑦重复多做几次实验的目的是什么?为了得到普遍的实验规律,避免实验结论的偶然性。⑧由于玻璃板有一定的厚度,如何测量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在测量物与像到镜面的距离时应选取点燃蜡烛这侧的镜面。
平面镜成像的作图方法典例:如下图所示,S为平面镜MN前的一点光源,我们可作出它的像S′。SMN1.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即光的反射定律作图作图步骤:①从点光源S任意引两条光线射到平面镜上;MNS′S②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法线;③根据光的反射定律,分别作出两条入射光线的反射光线;④分别作出两条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它们的交点S′就是点光源S的像。作图步骤:①过点S做平面镜的垂线(像和物的连线与镜面垂直);SMN2.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即像与物关于镜面对称作图S′②取点S′使S′到镜面的距离等于S到镜面的距离(像和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
S′就是S的像;平面镜的应用知识点三1.成像2.改变光路1.凸面镜凸面镜对光线有发散作用。物体在凸面镜中成正立缩小的虚像。利用凸面镜可以观察到更大的范围。应用:汽车的后视镜和街头路口的反光镜。凸面镜和凹面镜知识点四凹面镜对光线有会聚作用。可以把平行的光会聚在一点上。应用:太阳灶可以把焦点处发出的光变成平行光。应用:手电筒,汽车灯,探照灯的反光装置2.凹面镜课堂小结平面镜成像平面镜成像的特点平面镜所成的像为正立的虚像,与物体关于镜面对称实像与虚像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小孔成像是实像根据平面镜成像原理作图、根据平面镜成像特点作图平面镜的应用成像、改变光路凸面镜和凹面镜应用1.“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两岸秀美的山峰在平静的水面清晰地映出“倒影”,它是()A.山的影子B.山的实像C.山倒立的虚像D.山正立的虚像D随堂练习2.一只小猫正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如图所示: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应是图中的哪一个?(
)ABCDC3.从平面镜内看到一只钟面上的指针位置如图所示,此时时间是()A.7:25B.6:35C.5:25D.4:35DABCD4.下图中是四幅关于字母“F”经平面镜反射成像的示意图,其中正确的是()C第4节
光的折射与透镜八年级初中物理第三章
光现象1.通过实验,观察光的折射现象,掌握光折射时的特点。学习目标4.认识凸透镜和凹透镜,了解透镜的焦点、焦距。5.知道凸透镜对光有会聚作用,凹透镜对光有发散作用,并学会画相关光路图。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店长年度感悟总结
- 建议书范文(共2篇)
- 模板施工专项方案范例
- 租房合同简易版
- (一模)长春市2025届高三质量监测(一)物理试卷
- 五四制六年级英语单词表
- 山东省聊城市(2024年-2025年小学五年级语文)人教版随堂测试(上学期)试卷及答案
- 2024年福特小型车项目资金筹措计划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年盘碟托盘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2024-2025学年天津市南开中学高三上学期10月月考化学试题及答案
- 小学四年级英语教师发言稿6篇
- 人性化设计产品案例课件
- 三高共管六病同防诊疗路径与一体化服务指南(2022版)20-39-30
- 中等职业学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与管理平台数据结构
- 特种设备安全管理人员、作业人员管理和培训制度
- DB37-T 3656-2019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监理技术规范
- 新苏教版2022-2023五年级科学上册第19课《我们的大脑》课件
- 湖北省黄石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居民村民委员会明细
- 装饰、装修安全教育培训试卷+答案
- 医务科督导检查表格模板
- 急性颅脑损伤患者抢救流程图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