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1页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2页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3页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4页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搭船的鸟》第一课时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教育部审定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

《搭船的鸟》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搭船的鸟》是小学三年级语文第五单元习作策略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课文以第一人称,描写了“我"在去乡下搭船时观察并认识翠鸟的过程。课文第二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翠鸟美丽的外形,抓住翠鸟羽毛、嘴的特点,用颜色突出其美丽:“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红色的长嘴”。课文的第四自然段重点描写了翠鸟捕鱼的敏捷动作。这个自然段运用了一系列的动作词写出了翠鸟捕鱼的过程:“冲、飞、衔、站、吞”,一连串动作生动形象,再现了翠鸟捕鱼时的一气呵成。

这一单元主题是“留心观察”,单元的语文要素是“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和“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选编《搭船的鸟》的目的,一是引导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就会有新的发现: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只会搭“顺风船"的翠鸟;二是引导学生观察要细致,因为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认识:翠鸟的美在于它有艳丽的色彩和敏捷的“身手”。

课后题一脉相承地体现了文本的语文要素。第一题指向观察的多个角度,旨在引导学生了解“我"丰富的观察所得。第二题引导学生从翠鸟捕鱼的动作变化体会作者的观察细致。

课文配有一幅插图,描绘了翠鸟停在船头的情形,既表现了课文大意,也有助于学生直观感受翠鸟外形的美丽,这是富有利用价值的教学资源。

【学情分析】

已知:三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自主识字学词的能力,对于文中出现的具有地域特色的词语可以通过图文结合的方法了解。学生已习得一定的方法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课文内容不是难事。学生对于“留心观察”有初步的认知和生活体验。

未知:学生对于课文表现的“留心观察"还需要提升准确的判断力,提升语言的感受力,对于“留心观察”的不同方面、有效方法、文字表述等还要有更加

1

具体、系统的认知,并需要体会、感悟加深认识,并通过类似的表达训练加以实践。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对翠鸟的外形、动作所作的感受。

2.体会“我”的细致观察,知道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认识。

【教学重点】

能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并能对事物进行细致地进行观察。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1.教师制作。

2.学生预习课文;课外观察一种小动物。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明确习作单元的主题;能抓住关键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的细致观察。

【教学重点】

抓住关键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的细致观察。

【教学难点】

抓住关键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的细致观察。

【教学过程】

板块一大脑运动操

导语:同学们,大家好!下面请大家看看课前准备的要求。出示PPT。

1.课前准备。

上课前,书桌净。

2

书展开,笔在手。坐端正,认真听。

2.语言训练点。

(1)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玩一个小游戏:找不同。你们能发现这两张图片有哪些不同吗?一共有四处不同,第一处是小熊手里的玩具车颜色不同,第二不同在这里,第三处不同在哪里呢,第四处不同你发现了吗?

(2)你们是怎么找出这些不同来的呢?是的,观察,仔细地观察不仅可以找出事物间的不同,还有其他重要意义。

(3)出示相关图片。同学们,我们再来玩一玩图文对对碰游戏:请仔细观察,这三个字能对应放到图片的什么位置呢?你想的是这样吗,通过观察,我们可以记住“篷”是竹子编成的,所以是竹字头,“橹"是木制的,所以是木字旁,船夫穿的“蓑”衣是草编织的,所以是草字头。带着我们的观察所得,读一读这个句子:船夫披着蓑衣在船后用力地摇着橹。

(4)写好字也离不开仔细地观察。你们有什么发现呢?这里特别强调一下“翠"上面的“羽”字笔画有变化,横折钩变成了横折,下面“卒"字,第二横长,竖不穿“从”。仔细地观察,我们可以领悟到汉字蕴含的君子谦让气度。

板块二目标导学

学习目标:

通过描写翠鸟的语句,了解“我"对翠鸟外形、动作所作的观察。

师:玩过这些观察小游戏之后,我们走进第15课《搭船的鸟》,围绕“观察”展开学习。请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板块三知识点讲解

(讲解要点:“观察"的意义,怎样借助《搭船的鸟》学习细致的观察。)

1.学习导读,明确单元主题。

(1)出示罗丹的名言。正如法国著名雕塑家罗丹所言“生活中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请大家读一读这句名言。你从这句名言得到了什么启示呢?会观察才会有发现,这句话启发我们留心观察非常重要。

(2)出示单元导读。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这个单元很特别,和第四单元一样是一个特殊单元,这一单元的语文要素指向习作,又叫习

3

作单元。

我们一起看看这些关键词句,留心观察、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它们提示了这一单元的学习要求。

2.根据课题,明确目标。

(1)这一节课,我们把观察的视角聚焦在第15课《搭船的鸟》,希望同学们能在学习中体会到“观察"的细致和好处。我们一起读课题。

(2)读着这个题目,从“观察”这个角度,你能提出哪些有探究价值的问题?预设:这是一只什么样的鸟?这只鸟怎样搭船?这只鸟做了些什么?……

【设计意图:本单元是个习作策略单元,不同于一般的阅读教学单元,所以在导入环节就利用单元导读,聚焦“观察”,明确学习目标;并让学生从“观察”的角度对课题质疑,进一步体会到观察的意义。】

3.再读课文,把握“观察"内容。

(1)请看课后习题1:读课文,想想作者对哪些事物作了细致观察。

(2)通读全文,找找看,哪些内容写了作者的观察呢?

有同学说,作者观察了翠鸟的外形,也有的同学说作者观察了下雨的情景,还有吗?作者观察了翠鸟捕鱼,除此之外,作者还观察了什么呢?是啊,作者还观察了船夫摇橹的样子。

仔细读一读,课文集中表现观察“搭船的鸟”的是第2和第4自然段。

那么,你是从哪里看出作者对翠鸟的外形和翠鸟捕鱼的动作进行了特别细致地观察呢?是的,这两个自然段的内容比较多,说明作者观察得细致。还有呢,看第2自然段,作者观察了它的羽毛,观察了翅膀,还观察了它的嘴,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颜色,凑成了一只彩色的鸟,多么美丽!

再看第4自然段,作者观察了翠鸟捕鱼的全过程,一开始是冲进水里不见了,接着是飞起来了,嘴里衔着一条小鱼,最后是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下去了。作者的观察多么细致啊。

作者是运用什么做到细致观察的呢?请看这两个词,聪明的你一定知道了,这两部分都是用眼睛看观察到的,作者拥有一双罗丹所说的“会发现美的眼睛”,才观察到了翠鸟的美丽外形和捕鱼的动作。

4

那么,下雨的情景作者是怎么观察到的呢?对了,从“沙啦沙啦”这个词可以知道,作者是用耳朵听观察到下雨了,这个雨下得有点大呢。“沙啦沙啦"这个词是模拟声音的词语,叫作拟声词,能形容下雨的拟声词你们积累了哪些呢?比如:沙沙沙沙,这个雨比较小,噼里啪啦,这个雨点很大了,哗啦哗啦,这是在下倾盆大雨了。

再看船夫摇橹的样子,毫无疑问,这是作者用眼睛看观察到的。

4.梳理内容,体认“观察”。

填写学习单“观察记录表一"第一列。做一份“观察记录表”,可以使我们的观察目标更明确,也能清晰地记录观察所得。根据刚才的学习,我们可以依次填入作者的观察内容分别是翠鸟的外形,翠鸟捕鱼的动作,下雨的情景,船夫摇橹的样子。

(观察对象)翠鸟特点表达方式

(观察内容1)翠鸟的外形

(观察内容2)翠鸟捕鱼的动作

(观察内容3)下雨的情景

(观察内容4)船夫摇橹的样子

【设计意图:这篇文章会认的字不多,采用自主识字的方式,在具体的句子中进行朗读检测等;同时借助图片认识学生较陌生的事物,扫清阅读障碍。在概括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注重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同时抓住课文的重点,直指观察的内容。】

5.回顾全文,课文小结。

同学们,这节课我们明确了本单元的主题是“观察”,知道了作者重点观察了“搭船的鸟”的美丽的外形和捕鱼的动作,还观察了下雨的情景和船夫摇橹的样子。下节课我们试着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体会作者是如何细致观察的。

5

【设计意图】在小结中再次回顾学习过程,帮助学生理清本节课的重点,为下节课的课文学习奠定方法基础。

板块四练习与评价

1.现在,请同学们自主完成以下练习,看看这位同学做得对不对。

作业评讲:同学们,你们都完成了吗?我们一起来看看你都做对了吗?

A选项,“祖父"的“祖”是平舌音,读zǔ。“沙啦"的“沙”是翘舌音,读shā;“啦"字带声调,读lā。

B选项,“鹦鹉”的“鹦"是后鼻音,读yīng。

2.接下来,请同学们自主完成《阳光学业评价》P34“积累运用”的第2题。注意读懂题目要求,注意写字时的姿势,头正、身直、足安,胸离桌子一拳头。看看这位同学做得对不对。

作业评讲:这道题,你们是这样完成的吗?同学们,你们能把这节课的要求会写的字写正确、写美观,就离不开留心观察,在观察中发现汉字书写的规律,在观察中发现汉字之美,真好!

3.学以致用是真正的学习,让我们一起完成迁移训练吧。读一读这段话,思考两个问题:1.作者观察到了什么?2.作者怎样细致观察的?这段话选自著名作家宗介华的《带刺的朋友》。

4.多读几遍,我们知道作者观察到两只大刺猬挤在一起准备进攻了。回顾刚才的学习,大家可以从“窸窸窣窣"这个词和“仔细一瞧”看出,作者用耳朵听,引发了观察,又用眼睛看,观察到两只大刺猬挤在一起准备进攻了。

6

板块五拓展阅读或练习

拓展阅读:找《带刺的朋友》(宗介华,湖南少儿出版社)。

阅读要求:1.了解刺猬怎样偷枣的,体会语言的生动和观察的细致。2.了解刺猬一家的其他故事,与他人交流交流。

布置作业:

必做:

1.正确、流利熟读课文。

2.继续观察小动物,或者自选对象观察,做好记录。课堂到此结束,谢谢大家的观看!

答疑

师:同学们,关于这节课的学习,你还有什么疑问吗?老师收集了一些问题,发现以下问题很值得思考,我们一起来探讨一下。

1.课文为什么以“搭船的鸟"做题目呢?

师:同学们能提出这个问题特别好,说明大家不仅能关注课文内容,还能关注作者的写作意图。让我们回归课文的整体,体会细致观察的好处,这个问题就迎刃

(而解了。)

带着这个问题再读课文,通过第1自然段,我们了解到旅途的环境,可以感受到这原本是一次平常的旅行。

再细细读第3自然段,从“我”的疑问中,可以感受到翠鸟的突然出现给“我"带来了惊喜与好奇。

而全文最后一句话“哦,这只翠鸟搭了我们的船,在捕鱼吃呢”,点明了课题,又把翠鸟当成了与“我"同行的旅客,写出了自己的细致观察结果,还表达了一种因观察而感知到的生活中的情趣。

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样拟人化的题目,也比以“翠鸟”为题,更加吸引读者的眼球,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那么,大家明白课文为什么以“搭船的鸟”做题目的原因了吧!由于第五单元是习作单元,我们学习精读课文,是要学习体会课文的表达特点的。《搭船的鸟》这个题目,就可以给予我们拟定习作题目的启发,以观察对象为题,加上能概括观察所得所感的词语,用拟人化的方式表达,你的

习作题目就很新颖、吸引人了。

2.作者写翠鸟为什么要写鹦鹉呢?

这个问题也提得特别好,说明同学们在阅读的时候是很会动脑筋思考的。作者的观察对象是翠鸟,及应该围绕翠鸟来观察,围绕翠鸟来写,为什么要写鹦鹉呢?我们换个角度来思考,鹦鹉和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