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石家庄市第八十一中学2025届高三3月份第一次模拟考试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暴、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该国际会议召开于20世纪50年代,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了会谈和讨论。”该解说词描述的会议当指A.万隆会议 B.日内瓦会议 C.汪辜会谈 D.第26届联大2.1949年至1953年间,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A.全体会议代表是在选举基础上产生B.代行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职权C.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D.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3.《礼记·中庸)引孔子的话说:“好学近乎知,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知斯三者,则知所以修身:知所以修身,则知所以治人;知所以渝人,则知所以治天下国家矣。”可见,孔子认为治国理政的基础在于A.好学笃行 B.知耻明勇 C.修身养性 D.选贤任能4.下列与圣经无关的艺术作品是A.达·芬奇的《最后的晚餐》 B.米开朗琪罗的《创世纪》C.达·芬奇的《蒙娜丽莎》 D.米开朗琪罗的《摩西像》5.《孟子》一书中,共引用历史事例132个,其中用以议论““仁政”及重民、爱民等主张的有43个,议论“义”“礼”、修养等思想的有63个,两项合并共引用事例106个,占总引用事例的80.3%。这反映出A.先秦诸子具有民本思想 B.孟子注重历史传承C.儒家更加强调道德修养 D.春秋战国社会变革6.共和国早期,罗马虽然推翻了王政统治,但罗马贵族依然保留了专制的权力,只是这种专制由个人变成了集体,对法律的垄断就是贵族专权的一种表现。由此可知,《十二铜表法》颁布的意义在于A.实现了罗马公民内部的平等 B.推动了罗马共和制的发展C.是罗马成文法发展史的起点 D.汇编了以往的罗马习惯法7.有学者说:“古来帝王,真正懂得国家政体并善以此治国、王而不藩者,不过秦皇、汉武、宋太祖、清圣祖(康熙)四人而已。”其中的“国家政体”指:()A.王位世袭制 B.中央集权制 C.文官体制 D.监察体制8.为下表选取表名,最恰当的是名称相关信息安庆军械所1861年建,洋务运动最早的官办新式兵工厂发昌机器厂1866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资本主义企业轮船招商局1872年建,中国近代第一家近代民用企业申新纺织厂1915年建,荣宗敬、荣德生兄弟创办于上海A.洋务运动时期工业简表 B.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简表C.晚清时期民族工业简表 D.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简表9.下表为有关军机处成立时间的记载,据此可知A.上述史料均不是第一手史料,没有研究价值B.军需房、军机房均为军机处的早期名称,职能相同C.军机处的保密性很强,无法通过文献史料梳理考证其成立时间D.理顺军需房、军机房与军机处的关系,利于考订军机处成立时间10.1916年初,陈独秀撰文说:“吾国年来政象,唯有党派运动,而无国民运动也。”希望中国的青年人能够像法兰西革命那样,成为“强有力之国民,使吾国党派运动进而为国民运动”。陈独秀旨在A.唤醒青年的公民自觉 B.批判封建伦理道德C.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 D.创立无产阶级政党11.1929年4月,毛泽东给中共中央的信中指出:“农村斗争的发展,小区域红色政权的建立,红军的创造和扩.是)促进革命潮流高涨的主要条件。”这反映出A.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已转向农村B.毛泽东初步形成了新的革命思想C.“工农武装割据"得到全党认同D.中国革命摆脱了苏联道路的束缚12.如图所示为某一年全球跨国投资的分布。据此推测,该年份最有可能是A.1770年 B.1914年C.1929年 D.1947年13.请看如图报影,下列项中对该报章内容解读正确的是A.确立了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B.接受《共同纲领》为新中国的施政纲领C.宣告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D.筹建新中国是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重要任务14.清代赵翼在《廿二史札记》中说:“自宋太祖易以文臣牧民,而后天下渐得苏息,历代因之,皆享国久长,民不思乱。”这句话着重强调宋代A.文臣治国政策的重要性B.地方设置通判的必然性C.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D.完善三省体制的进步性15.苏轼任杭州知州时,当地发生瘟疫,他创建“安乐坊”收治病人,闻说三年医好病人千人以上,得到朝廷的承认,继而买田收租、以租金维持病坊的日常支出。后来,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据此可知当时A.地方政府享有很大的自主权 B.确立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C.政府重视对民众的医疗救助 D.土地兼并的现象十分严重16.1861年,普鲁士政府提出要扩充军队、增加军费,在讨论军费预算议案时,遭到资产阶级进步党的反对,使预算议案未获通过。同年新即位的国王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于1862年9月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一斗争反映A.德意志帝国具有一定的民主形式B.资产阶级与封建势力争夺国家主导权C.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D.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17.1787年美国制宪会议上,当代表们吵得不可收拾时,本杰明·富兰克林曾提议去请牧师。他们请来了牧师,带领大家祈祷,以放弃“唯我正确”的看法。这反映了A.民主建立伴随着退让和妥协 B.政治是各方力量的博弈C.精英人物不能代表民众意愿 D.宗教影响美国政治生活18.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宣布取消华侨的“双重国籍”,让他们在两国国籍中选择一个。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这一举措A.导致了同印尼关系的恶化B.反映了“一边倒”的外交方针C.增强了华侨对祖国的认同D.旨在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19.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人普遍主张,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只要能实现幸福的目标,采取什么样的手段都无所谓。这反映了文艺复兴时期的意大利A.人文主义成为社会主流B.是欧洲人文主义的中心C.肯定了人的价值和欲望D.促进了理性主义的传播20.下表为学者对1835年英国不同地区的动力使用情况统计地区工厂数量蒸汽动力(马力)水动力(马力)北部地区934265136094苏格兰12532002480密德兰地区54438约1200总数111330151约9774据此可知,当时的英国A.蒸汽动力在各地占优势 B.棉纺织业发展极不均衡C.能源革命推动均衡发展 D.动力替代趋势不可逆转21.唐代吏部对于下级官员的选官量才注重“四事”,分别是身材丰伟、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如四事皆可取,则先德行,德均以才,才均以劳,又称“三实”。这反映了A.科举制有利于选拔优秀的官员 B.形象与文化是选官优先标准C.官员勤勉任劳的品质最被看重 D.儒家立德观念具有至高地位22.《后汉书》记载,东汉安帝永初年间,曾两次调动江苏、浙江一带的粮食,赈济河南等地。这反映出A.江南农业得到一定发展 B.北方的农业产量持续下滑C.长途贸易取得长足发展 D.南北经济呈现互补的趋势23.辛亥革命前,没有辫子会被人耻笑为里通外国的汉奸;辛亥革命后,留辫子会被人耻笑为封建余孽,耻笑为“猪尾巴”、“满奴”。这说明①政治革命起了移风易俗的作用②政治革命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③发型在当时也被政治化④民众盲目模仿西方生活方式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24.如图为古希腊小亚细亚地区发行的银币。反面为摔跤手,侧面为投掷手,生动的再现了古希腊体育运动竞技场景。这反映了古希腊A.追求智慧勇敢的人文主义思想 B.民主政治下公民拥有自由C.商品经济发达货币需求量较大 D.追求理性强调竞争的国民性25.农业是古代中国最基本的经济形式,两汉时期农业就达到精耕细作水平,在此起关键作用的是农业工具的发明和改进。这些“发明和改进”包括①出现曲柄锄和耧车②发明了铁铲和铁锄③从耦犁到一牛挽犁④从直辕犁到曲辕犁A.①②③B.①③C.③④D.①②④26.某同学想了解2500多年前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他可以查阅A.《荷马史诗》 B.《历史》 C.《摩诃婆罗多》 D.《吉尔伽美什》27.《史记》记载:“武王追思先圣王,乃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帝尧之后于蓟,帝舜之后于陈,大禹之后于杞。于是封功臣谋士……封尚父于营丘,曰齐。封弟周公旦于曲阜,曰鲁。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从材料中可知周武王实行分封制主要的对象是①王室②功臣③先代的贵族④匈奴后裔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③④ D.②③④28.关于首开甲午海战第一炮的记载,中日不尽相同。中方:倭三舰放真弹,轰击我船。日方:济远(北洋水师军舰)首先向我开炮。对这一不同解读最合理的解释是A.日方极力推卸责任 B.中方记录客观属实C.历史文献皆不可信 D.双方受制各自立场29.“这种经济危机特别难以应付,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美国结束这种状态主要借助于A.建立布雷顿森林体系B.签订《关税与贸易总协定》C.成立亚太经济合作组织D.高新技术的强力推动30.在王莽篡汉之前,一般采用五行相克说。五行交替顺序为:黄帝(土)→夏(木)→商(金)→周(火)→秦(水)→汉(土)。王莽篡汉后,采用了刘向父子的五行相生说,并修改汉朝以前诸朝代的德性,交替顺序变为:黄帝(土)→夏(金)>商(水)>周(木)>汉(火)。王莽采用五行相生说A.主要受到天人感应学说影响 B.为宣扬儒家以德治国的理念C.出于证明政权合法性的需要 D.有利于儒家学说深入民间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二十世纪的战争与和平)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1960年,联合国大会通过了1576号决议,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不向其提供制造核武器的必要的机密情报。60年代上半期,法国核试验成功,拥有了核武器。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联合提出的《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并表示希望有尽可能多的国家加入。随后,美、苏、英以及另外59个国家签署了这一条约。条约规定:缔约的核国家保证不直接或间接地把核武器转让给无核国家,不援助无核国家制造核武器;缔约的无核国家保证不制造核武器,不直接或间接地接受其他国家的核武器转让,不寻求或接受制造核武器的援助,也不向别国提供这种援助。——摘编自王绳祖主编《国际关系史》(1)根据材料井结台所学知识,说明在联合国通过1576号决议后有关国家仍要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得以签订的原因及其作用。3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20世纪50年代初的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如火如茶。忙于集中财力组织生产和应对抗美援朝战争,国家经济建设资金紧张,而农业人口的大量进城造成住房困难。1955年12月,中央书记处《关于目前城市私有房产基本情况及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意见》中写道:“根据北京、上海、南京、济南、青岛、沈阳等十个市的调查,目前城市私有房屋的基本情况是:私人占有房产一般比较集中,即少数大房主占有大量房产。大房主多数是封建王公贵族、军阀官僚后代和以前的投机商……”1958年6月,北京市私房改造领导小组开始制定“私有出租房屋的社会主义改造”政策,稍后,各省、直辖市纷纷效仿,很快推广至全国。按照当时的做法,改造房的面积起点在大城市一般是建筑面积150平方米,中等城市一般是100平方米,小城市(包括镇)一般是50到100平方米之间。政府房管部门负责经租房的经营,如管理、收租、修缮等,并把租金的百分之二十到四十发给经租房的业主。1958年底城市私房改造基本结束。——摘编自黄小凡《如何理解从分房到买房的居住革命?》(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新中国50年代城市私房改造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新国50年代城市私房改造的原因。33.材料亚历山大·汉密尔顿(1755年一1804年)是美国开国元勋之一。在为独立后的美国选择什么样的政治体制和经济发展道路这两个根本性的建国方略上。他都作出了历史性贡献。面对独立之初美国的严峻形势,1781年至1782年,汉密尔顿以《大陆主义者》为题连续发表6篇文章,集中阐明只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治理一个大陆:此后他又积极倡议召开费城会议并推动了《美利坚合众国宪法》的制定。联邦政府成立以后,美国选择什么样的发展道路成为当时最紧迫的任务。1791年12月,汉密尔顿向国会提交了《关于制造业的报告》。报告详细论述了为什么要鼓励制造业以及怎样鼓励和支持制造业。在参照西欧各国政策的基础上,报告提出了11条保护制造业的措施,包括:征收保护关税,禁止原材料出口,免除制造业出口关税,提供便利汇兑和信贷等。尽管这份报告在当时未被国会通过,但它对美国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被誉为“美国工业化的宪章”。——摘编自张进铭《汉密尔顿的建国思想及对美国的历史性贡献》(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汉密尔顿建国方略的内容。(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汉密尔顿在美国历史上的地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B【解析】

根据材料“围绕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进行了会谈和讨论”可知是1954年的日内瓦会议,标志着中国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参加的会议,故答案为B;万隆会议主要是亚非国家发展问题,排除A;1993年的汪辜会谈是针对大陆与的海峡两岸的事件,时间不符,排除;D是1971年,不符合题干的时间,排除。2、B【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49——1953年我国尚未建立最高权力机关,决定由第一届全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代替行使全国人大的职权。故答案为B项。A项政协代表并不是由选举产生的,排除;C项《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是1950年6月由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第八次会议通过的,排除;D项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是由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排除。3、C【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好学”“力行”“知耻”是“修身”的三个方面,修身是治人的前提,治人是治国的前提,故修身是最重要的,做不到修身,便谈不上治人与治国,C项符合题意;好学、知耻为修身的两方面,排除AB;题干未涉及选贤任能的思想,排除D项。故选C。4、C【解析】

达·芬奇的《蒙娜丽莎》是文艺复兴时期作品,主要是反对中世纪神权统治思想,不涉及圣经内容,C符合题意;A、B和D都与圣经有关,排除。5、B【解析】

《孟子》一书引用的历史事例达132个之多,这反映出孟子注重历史传承,故B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儒家的民本思想,故A错误;“仁政”及重民、爱民等主张体现不出道德修养,故C错误;材料主旨体现不出社会变革,故D错误。6、B【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十二铜表法》打破了贵族对法律的垄断,打破了贵族专权,促进了罗马共和制的进一步发展,故B正确;贵族和平民之间始终处于不平等状态,故A不正确;CD均与材料信息无关,排除。7、B【解析】

略【详解】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体制,故B项符合题意;王位世袭、文官体制和监察体制都不属于国家政体,排除ACD项。8、D【解析】

根据题干可知表格中即包含洋务运动的军用与民用工业,也包括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它们均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故D项正确;申新纺织厂为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并非洋务企业,排除A项;安庆军械所、发昌机器厂、轮船招商局分区为洋务企业,并非民族资本主义企业,排除B项;申新纺织厂设立时,清朝统治已经结束,排除C项。故选D。9、D【解析】

该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军机处成立的时间和职能变化的理解和认识。表格中列举了四个与军机处成立时间相关的记载,结合所学我们发现:军机处的名称前后有所变化,其职能范围也与所变化,这一点必须要清楚,故D项说法正确;虽然表中的记载来源不是一手史料,但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军需房和军机房的职能显然不同,故B项说法错误,排除;C项的说法太过绝对,排除。10、A【解析】

根据材料,陈独秀在1916年初(即新文化运动前期)指出,当时中国政治“唯有党派运动,未有国民运动”,希望中国能像法国一样“有强有力的国民”,参与社会改造,推动“国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陈独秀这样说的目的在于唤醒青年的公民自觉,A选项符合题意;材料并未揭露封建纲常伦理的危害,B选项错误;1916年,陈独秀强调“国民的强有力”、参与社会运动,与传播马克思主义学说无关,C选项错误;材料并没有提及工人阶级及其政党对社会、国家改造的意义,创立无产阶级政党无关,D选项错误。11、B【解析】

材料中的“农村斗争”“红色政权”“红军"包含了武装斗争和根据地建设,这是毛泽东“工农武装割据”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反映了毛泽东革命道路新思想的初步形成,故B正确;材料信息只体现了毛泽东个人的观点,而不能说明中国共产党革命重心的变化,排除A;材料信息没有反映党内对“工农武装割据”的态度,不能说明得到全党认同,且与史实不符,排除C;当时党内的城市中心论仍存在,苏联道路的束缚仍然存在,排除D。故选B。12、B【解析】

从图中可知,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主要是因为英国最早完成了工业革命,成为世界工厂,故B正确;1765年工业革命开始,不能说明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最多,排除A;1929、1947年美国经济实力最强,英国的跨国投资所占比重不可能最多,排除CD。13、D【解析】

“中国人民政协开幕”“共同纲领”“制定国旗国徽”表明该报说的是筹建新中国是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的重要任务,故D正确;新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A是1954年一届人大,排除;B不符合题意,排除;C是1956年三大改造的完成,排除。【点睛】本题考查第一届政协会议,解题的关键是“中国人民政协开幕”“共同纲领”“制定国旗国徽”。14、A【解析】

依据材料中“易以文臣牧民”信息可知,为了防止唐末以来武将专横跋扈的弊端重现,宋太祖有意重用文臣掌握军政大权,扭转了五代十国时期尚武轻文的风气,杜绝了武将跋扈和兵变政移的情况发生,有利于政权的巩固和社会的安定,因此A选项正确。B选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宋太祖文官治国的重要性,并未涉及地方通判的设置;C选项错误,材料并未体现加强中央集权的局限性;D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宋代对地方控制的加强,与中央的三省体制无关。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15、C【解析】

材料“朝廷在各地设置“安济坊”,专为穷人治病”体现的是政府对民众医疗的救助,C正确;宋朝时期的地方政府权力较小,A排除;《伤寒杂病论》奠定了中医临床学的基础,B排除;材料与土地兼并无关,D排除。故选C。16、B【解析】

据材料可知,1861年普鲁士政府提出要扩充军队、增加军费……的议案,遭到资产阶级进步党的反对;而同年新即位的国王威廉一世解散了议会,但是新选出的议会……再次否决了军费预算,这说明了以议会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和与国王为代表的封建势力围绕“国家主导权”进行了争夺,B正确;据所学可知,1871年德国统一,德意志帝国建立,与材料时间不符,A错误;普鲁士与奥地利争夺民族统一领导权是1866年,与材料时间不符,C错误;据材料反映的是普鲁士邦内的争夺,而不是“普鲁士与其他各邦存在统一与反统一之争”,D与题意不符。【点睛】1871年德意志的统一,结束了诸邦分裂割据的局面,为德意志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道路。是德国走上资本主义道路的标志。17、A【解析】

“放弃‘唯我正确’”意味着放弃部分权力和利益,通过相互之间的退让和妥协达成一致,故选A;B项没有揭示题意主旨,排除;CD与题意无关,不能体现,排除。故选A。18、D【解析】

据材料“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并结合所学可知1955年印尼万隆会议上,周总理提出“求同存异”方针,中国与亚非许多国家建立了友好关系,材料中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加入印尼国籍,目的就是发展睦邻友好的周边关系,D正确;据材料“1955年,中国政府和印尼政府签订条约,……条约签订后,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可知,这是两国政府的约定,不会导致与印尼关系的恶化,A错误;据所学可知“一边倒”的外交方针是倒向社会主义苏联,B错误;据材料“中国政府还主动劝说部分华侨放弃中国国籍”信息可知,不能增强华侨对祖国的认同,C错误。19、C【解析】

“人就应该公开地满足自己的各种欲望”说明文艺复兴时期对人的价值和欲望的肯定,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不出人文主义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故A项错误;意大利是文艺复兴的中心,但这不符合材料信息,故B项错误;文艺复兴的核心是人文主义,故D项错误。20、D【解析】

表格显示蒸汽机和水动力数量的变化,从整体而言,蒸汽动力取代水力是社会趋势,故D正确;蒸汽动力在密德兰地区就不占优势,排除A;B项偷换概念,材料并未体现棉纺织业的发展情况,排除;各地发展并不均衡,排除C。故选D。21、B【解析】

据材料可知,“身材丰伟”是形象方面的要求,“言词辩正、书法遒美、文理优良”是文化方面的要求,以“四事”为选官优选标准,B项正确;材料内容没有体现科举制的选官,A项错误;官员勤勉的品质是排稍后的标准,C项错误;材料没有强调儒家立德观念的地位,D项错误。22、A【解析】

材料反映了东汉从江南一带调粮食赈济河南地区,说明江南地区农业获得了发展,因此才能支援河南地区。A正确;赈济河南等地不代表北方的农业产量持续下滑,B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政府调用,不是长途商业贸易,C错误;材料只提到南方赈济北方,没有涉及经济的互补,D错误。故选A。23、A【解析】

从留辫子到不留辫子,反映出辛亥革命对移风易俗的作用,同时也引起了人们审美观念的变化。而留辫子或者剪掉是政治化的体现,故①②③,A项正确;剪掉辫子与模仿西方生活方式无关,故可排除BCD项。24、A【解析】

银币上铸造体育运动的竞技场景反映了古希腊人对智慧和勇敢的追求,体现了人文主义思想,故选A;材料无法反映当时是否是民主政治,也无法体现对货币的需求量,排除BC;追求理性是在启蒙运动中,排除D。故选A。25、B【解析】发明了铁铲和铁锄是春秋时期出现,排除②;曲辕犁是隋唐时期出现,排除④,选择B正确。26、B【解析】

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发生在公元前490年,《历史》一书描写的是希腊波斯战争,符合题意,故选B;《荷马史诗》记载的是公元前11世纪到公元前9世纪希腊的史实,排除A;《摩诃婆罗多》是印度史诗,不符合题意,排除C;《吉尔伽美什》是两河流域的史实,排除D。【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2500多年前希波战争中的马拉松战役”,紧扣关键信息分析解答。27、B【解析】

材料“褒封神农之后于焦,黄帝之后于祝”体现的是分封先代贵族,材料“封功臣谋士”体现的是分封功臣,材料“封召公奭于燕。封弟叔鲜于管,弟叔度于蔡”体现的是分封王室,故①②③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分封匈奴后裔,故④不符合题意。故选①②③组合,故排除ACD,B符合题意。故选B。28、D【解析】

中日两国关于甲午战争中谁首先开炮记载存在差异,其主要原因是双方都想在舆论上争取主动,不想承担挑起战争的责任,这是立场所限,选项D正确;两方都有推卸责任的嫌疑,选项A排除;通过材料无法判断中方记录的客观性,排除B;选项C表述绝对,排除。29、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材料“用紧缩性财政金融政策医治通货膨胀,就会使生产停滞,失业增加;用赤字财政政策医治生产停滞,增加就业,又加剧通货膨胀”中可以看出,这种危机是滞胀。根据所学知识可知,美国为了解决滞胀主要借助于高新技术。所以答案选D。考点:罗斯福新政和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等国本主义的新变化·滞胀30、C【解析】

王莽不是通过暴力手段推翻了汉朝,而是通过篡夺的方式夺取政权,因此他改五行相克为五行相生是为了给自己的政权提供合法性依据,故选C;五行相生没有体现天人感应,排除A;王莽是为了寻找政权合理性依据,而不是宣扬以德治国,排除B;D项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C。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联合国大会决议没有规定非核国家的责任,不能有效控制核武器扩散;有核国家增多。(5分)(2)原因:核武器危害巨大;世界反战反核和平运动的高涨;美、苏达成妥协;大多数国家达成共识;联合国的推动。作用:减少核武器扩散,降低爆发核战争的危险;有助于维护世界和平;一定程度上维护了超级大国的核垄断。(10分)【解析】试题分析:(1)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根据材料“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联合国多次讨论不扩散核武器问题,但因美、苏两国的争斗,没有取得成果...要求所有生产核武器的国家暂时和自愿地不将核武器控制权移交给非核国家”并结合该时期的美苏掌握核力量的史实即可回答。(2)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根据当时的社会思潮、战后反思,再根据材料“1968年,联合国大会以95票对4票、21票弃权通过决议,批准美、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