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62 表达技巧(二)-准确判断分析效果_第1页
课时62 表达技巧(二)-准确判断分析效果_第2页
课时62 表达技巧(二)-准确判断分析效果_第3页
课时62 表达技巧(二)-准确判断分析效果_第4页
课时62 表达技巧(二)-准确判断分析效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62表达技巧(二)——准确判断,分析效果1.熟悉古诗常用修辞手法。2.注意辨析易混修辞手法。3.掌握主要表现手法的特征与效果。

一、古代诗歌中常见的修辞手法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比喻把一种事物或情景比作另一种事物

或情景。突出事物特征,把抽象的事物具体化。“垆边人似

月,皓腕凝霜雪。”[韦庄

《菩萨蛮五首

(其二)》]词句巧妙地以“月”作比,写尽了江南女子的美丽与温柔。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比拟把物当作人

来描写叫拟

人,把人当

作物来描写

叫拟物。使读者产

生联想,

使描写的

人、物、

事表现得

更形象、

生动。“霜禽欲下先

偷眼,粉蝶如

知合断

魂。”[林逋

《山园小梅

(其一)》]这一联采用拟人的手

法。“先偷眼”写白

鹤爱梅情切,还未飞

下,就迫不及待地偷

看;“合断魂”写粉

蝶因爱梅而至断魂。

把它们对梅的喜爱之

情夸张到极点。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设问先提出问题,接着把自己的看法说出。问题引入,带动全篇;中间设问,承上启下;结尾设问,深化主题,令人回味。“试问闲愁都

几许?一川烟

草,满城风

絮,梅子黄时

雨!”(贺铸

《青玉案》)以设问作结,以实写虚,一问一答,将一腔愁思化为具体可感的形象。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借代借用相关的事物来代替所要表达的事物。分为部分代全体、具体代抽象、特征代本身等。借代的运用

使语言简

练、含蓄。“知否,知

否?应是绿肥

红瘦!”(李清照《如梦令》)《如梦令》中用

“绿”和“红”

分别代“叶”与

“花”,写出叶

的茂盛和花的凋

零,烘托了作者

的伤感情怀。反问用问句的形式表达确定的意思。加强语气,表达强烈感情,激发思考。“谁怕?一蓑

烟雨任平

生。”(苏轼

《定风波》)使用反问句式表

达了词人旷达的

情怀。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夸张对事物的形

象、特征、作用、程度等做扩大或缩小的描述。有更突出、更鲜明地表达事物的作用。“怒发冲冠,凭

栏处、潇潇雨

歇。”(岳飞

《满江红》)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作者忧愤国事、痛恨敌

人的心情。双关分谐音双关和弦外之音两种。表达一种委婉含蓄的情感。“东边日出西边

雨,道是无晴却

有晴。”(刘禹

锡《竹枝词》)“晴”与“情”同音,以天气

的晴朗、下雨暗示恋人貌似无情中有情。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互文指诗文相邻的句子互相补充,结合

起来表示一个完整的意思。渲染诗歌的气氛,使诗句整

齐、对

仗。“明月别枝惊

鹊,清风半夜鸣蝉。”(辛弃疾《西江月·夜行

黄沙道中》)“惊”“鸣”互文,正确的翻译为“(半夜里)明月升起,惊飞了树上的鸟鹊,惊醒了树上的眠蝉;轻拂的夜风中传来了鸟叫声和蝉鸣声”。词的意境更显丰富幽美。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叠字重复使用同

一个字。增强语言

的韵律感

或是起强

调作用。“寻寻觅觅,冷

冷清清,凄凄惨

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叠音词使诗歌更加生动形象,营造了凄凉的氛围。二、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烘

托本是一种国画技法,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指从侧面着意描写,作为陪衬。使烘托

的事物

更加突

出、形

象。“李白乘舟将欲

行,忽闻岸上踏

歌声。桃花潭水

深千尺,不及汪

伦送我情。”

(李白《赠汪

伦》)第三、四句

形象鲜明地

烘托出了汪

伦对诗人的

真挚纯洁的

深厚感情。概

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点

染所谓“点”,指

的是点明情感的

内涵;所谓

“染”,指的是

用景物来渲染烘

托点明的情感。运用点染

法,会收

到情景相

生的艺术

效果。“多情自古

伤离别,更

那堪冷落清

秋节!”

(柳永《雨

霖铃》)“多情自古伤离

别”是点,点明离

别;“更那堪冷落

清秋节”是染,渲

染了离别之悲、冷

落之苦。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渲

染本是一种国画技

法,一般是在画

国画时用水墨或

淡色涂抹画面以

加强艺术效果。

用于艺术创作,

就是从正面着意

描写。创造气

氛,突出形象,增

强艺术效果。“江南可采莲,

莲叶何田田。鱼

戏莲叶间,鱼戏

莲叶东,鱼戏莲

叶西,鱼戏莲叶

南,鱼戏莲叶

北。”(汉乐府

民歌《江南》)诗中“鱼戏莲叶

东”四句的渲染

描写,使得全诗

生动活泼,音调

优美,把水上采

莲的画面和人们

采莲时欢愉的情

绪活灵活现地展

示在读者面前。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联

想由一事物联系到与之有关的另一事物,或把事物中类似的特点联系起来塑造一个典型。创造意境,

形象鲜明,

拓展内容,

深化主旨。“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贺知章《咏柳》)诗人由柳枝的纷

纷下垂、婀娜多

姿联想到翠绿的

丝带,运用比

喻,塑造出别具

浪漫色彩的新颖

形象。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想

象在已有材料和观

念的基础上,经

过联想、推断、

分析、综合,创

造出新的观念的

思维过程。赋予抽象

的事物以

形体,使

平凡的事

物显得奇

特。“湖光秋月两相

和,潭面无风镜

未磨。遥望洞庭

山水翠(色),

白银盘里一青

螺。”(刘禹锡

《望洞庭》)选择月夜遥望

的角度,通过

极富想象力的

描写,将洞庭

的湖光山色别

出心裁地再现

于纸上。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对

比把不同的两个

事物或一个事

物的两个不同

方面进行对

照,使好的显

得更好,坏的

显得更坏。揭示矛

盾,对比

鲜明,反

差强烈,

震撼人

心。“越王勾践破

吴归,战士还

家尽锦衣。宫

女如花满春

殿,只今惟有

鹧鸪飞。”

(李白《越中

览古》)前三句描写昔日繁

荣和最后一句描写

今日冷落凄凉形成

强烈的对比,使读

者感受深切,蕴含

着诗人深沉的历史

思考。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衬

托衬托分正衬与反衬两种。它可以使被陪衬事物性格更加突出,形象更加鲜明。考试常考的是反衬,如用乐景反衬哀情,用动反衬静,用虚反衬实等。使被陪

衬的事

物显得

更加突

出,形

象更加

鲜明。“江碧鸟逾

白,山青花

欲燃。今春

看又过,何

日是归

年?”(杜

甫《绝句二

首》)诗人用碧绿的江

水、青葱的山峦、

火红的花和洁白的

鸟勾勒出一幅色彩

绚丽、意境优美的

图画。以乐景衬哀

情,抒发诗人漂泊

在外的孤独之感和

强烈的思乡之情。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起

兴兴是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

辞。托物引喻,

婉转曲折,

明朗浅显,

耐人寻味,

有民歌风格。“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宜其室家。”

(《诗经·桃夭》)这是一首贺婚

诗。诗中以嫩红的桃花,比兴美满的婚姻,表达对女子出嫁的纯真美好的祝愿。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虚

实结

合现实的景、

事与想象的

景、事互相

映衬,交织

在一起,表

达同样的情

感。虚实相

映,激发联想与想象,丰富

内容,拓

展意境,

鲜明突

出,富于

变化。“候馆梅残,溪

桥柳细。草薰风

暖摇征辔。离愁

渐远渐无穷,迢

迢不断如春水。

寸寸柔肠,盈盈

粉泪。楼高莫近

危阑倚。平芜尽

处是春山,行人

更在春山外。”

(欧阳修《踏莎

行》)上阕实写,通过初

春景象反衬“行

人”的离愁别绪。

下阕虚写,通过

“行人”幻想妻子

凭栏远望,思念

“行人”的愁苦之

象,来写愁思。妻

思夫,夫想妻。虚

实相生,从而将离

愁别绪抒发得淋漓

尽致。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借古讽今在咏史、怀古

诗中是最常见

的,借对历史

上人、事的评

价来讽喻时

事,表达情

感,向当权者

提出忠告。委婉含

蓄表达

主旨。“折戟沉沙铁未

销,自将磨洗认

前朝。东风不与

周郎便,铜雀春

深锁二乔。”

(杜牧《赤

壁》)面对赤壁之战怀古,

诗人预感到唐朝将

亡,发出慨叹。诗中

蕴含哲理:兴盛与衰

亡,有着历史的必

然,但是谁成谁败,

何时成何时败,也有

偶然性。概念说明作用示例赏析托

物言

志在描摹事物以尽其妙的基础上融入作者的感情,寄托作者的心志。是作者借助物的象征义来表达个人胸怀心志

的一种艺术手。作者个人的

志向、意愿、情趣,借助具体之“物”,表达得更巧

妙、更完美、更充分、更富有感染力。“我家洗砚池头树,个个花开淡墨痕。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王冕《墨

梅》)此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手法,抒发了作者要像梅花那样高洁、淡

雅,秉持不向世俗献媚的坚贞、纯洁的操守。目录CONTEST01活动一掌握修辞手法02活动二表现手法03课时作业·巩固提升活动一掌握修辞手法0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念奴娇·过洞庭①张孝祥

洞庭青草②,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

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

难与君说。应念岭海③经年,孤光自照,肝肺皆冰雪。短发萧骚④襟袖冷,

稳泛沧浪空阔。尽挹⑤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

知今夕何夕!【注】①宋孝宗乾道二年(1166),张孝祥因人进谗言而被罢官,

由桂林北归,途经洞庭湖时作此词。②青草:青草湖,是和洞庭湖相

连的另一个湖。③岭海:五岭至南海之间的地域,指今两广一带。④

萧骚:稀疏。⑤挹:舀(水)。词的上片主要通过

比喻

夸张

的修辞手法来营造月下洞庭湖广阔

清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比喻

夸张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上片“玉鉴琼田三

万顷”一句中,“玉鉴”就是玉镜;琼是美玉,“琼田”就是玉

田。把湖水比作“玉鉴琼田”,运用比喻的手法,形容湖水的平

静、明净、光洁。“三万顷”,运用夸张的手法,形容湖面广

阔。因此,作者运用比喻、夸张的手法营造了月下洞庭湖广阔明

净、上下澄明的美好意境。温馨提示: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分两部分,即辨认修辞手法和阐释表

达效果。常见的需要熟练掌握的修辞手法有比喻、比拟、夸张、借

代、双关等。高考对于修辞手法的考查,一般要求结合具体内容作相

应的具体分析,而不能只就共性的作用说说而已。

1.比拟、排比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后面的题目。水仙子·舟中孙周卿

孤舟夜泊洞庭边,灯火青荧对客船,朔风吹老梅花片。推开篷雪

满天。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一笑琅然。【读懂诗歌】

入夜,洞庭湖上昏蒙蒙一片,客船孤零零地停泊在湖间。只有岸

上一盏青灯荧荧作闪,同我乘坐的小船遥遥相伴。舱外一阵阵北风肆

逞着淫威,想必在无情地摧残着梅花的花瓣。我禁不住推开船窗观

看,这才发现已是大雪漫天。顿时我诗兴大作,迫不及待要同风雪争先。雪片与暴风搅作一

团,我的诗句又同飞雪互相纠缠。我朗声大笑,心情无比畅然。分析“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使用的两种修

辞手法。参考答案:比拟、排比。用“争先”“鏖战”把“诗豪”“风”和

“雪”拟人化,“诗和雪缴缠”,用“缴缠”将“诗”拟物,把抽象

的“诗”具象化,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者迸发的

诗情。“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构成排比

句,描写了作者的诗情与风雪难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解析:第一步:明技巧:比拟、排比。第二步:释运用。用“争先”“鏖战”等描述人的词来修饰“诗

豪”“风”“雪”,用“缴缠”将“诗”拟物,所以使用了比拟的修

辞手法。“诗豪与风雪争先,雪片与风鏖战,诗和雪缴缠”,三个句

子结构相似、内容相关、语气一致,使用了排比的修辞手法。第三步:析效果。比拟的一般作用是使描写的人、物、事表现得更形

象、生动。本诗运用比拟,生动形象地描写风雪交加的壮美,表现作

者迸发的诗情。排比的一般作用是增强语势,渲染气氛。在本诗中,

使用的排比使得整个画面饱含着生命的律动,写出了风、雪、诗情难

分难解的关系,渲染了气氛,别具一种雄豪的阳刚之美。2.对仗、比拟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雨过至城中苏家【注】黄庭坚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

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读懂诗歌】

小雨飘飘,轻洒在青青的草地上。道路都干干净净的,车马

经过也扬不起灰尘。渐渐散去的紫烟笼罩了帝阙。天气逐渐变得

晴朗,天空也在消除阴霾后更加美丽。飞花沾湿衣袖,红中带

香。绿柳轻拂马鞍,绿色匀称。为了能够更好的赏景,唯有痛

饮。都城又有几个闲人呢?结合诗句,简要分析颈联运用了哪些艺术手法。参考答案:①对仗,如“花飞”对“柳拂”,“红香湿”对“绿色

匀”。②比拟,如“柳拂”。③从视觉、嗅觉、触觉等多角度(运用

通感)进行描写,如“衣袖红香湿”。解析:第一步:明技巧。对仗、比拟、通感。第二步:释运用。诗歌颈联对仗工整,其中“花飞”对“柳拂”,

“衣袖”对“鞍鞯”,“红香湿”对“绿色匀”。而“柳拂”运用了

比拟的修辞。颈联从视觉(红、绿)、嗅觉(香)、触觉(湿)等多

角度进行了描写。3.比喻、借代阅读下面这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斋独宿[唐]韦应物山月皎如烛,霜风时动竹。夜半鸟惊栖,窗间人独宿。和韦苏州【注】《秋斋独宿》[金]赵秉文冷晕侵残烛,雨声在深竹。惊鸟时一鸣,寒枝不成宿。【注】韦苏州:韦应物,因其曾任苏州刺史,故称“韦苏州”。【读懂诗歌】秋斋独宿

夜空中悬挂着皎洁的明月,清寒的风霜不时吹动窗外的丛竹。寂

静的深夜中传来了栖鸟惊飞的声音,窗内独宿的诗人越发孤寂难忍。和韦苏州《秋斋独宿》

清冷的烛火浸没在快要燃尽的蜡烛,绵绵的秋雨敲打在竹林

深处。夜雨阵阵,鸟儿难耐不时惨声叫,枝头湿寒身体打颤鸟儿

难安宿。请分别指出两首诗第一句使用的修辞手法,并加以赏析。参考答案:韦诗:比喻,以烛喻月。山月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人

无眠。赵诗:借代,借“晕”代月。“晕”配以“冷”,突出月夜寒

意侵人;“晕”又预示天气变化,引出下句。解析:第一步:明技巧。比喻、借代。第二步:释运用。以烛喻月,写出了月亮的皎洁,宛如夜烛相伴,照

人无眠。借“晕”代月,并配以“冷”字,突出月夜寒意侵人,

“晕”又预示天气变化。第三步:析效果。渲染了寂静的气氛,流露出诗人的孤独无依。结构

上引出下句,含蓄地道出内心的孤独凄凉。

常混修辞手法的区分和界定1.比喻和比拟比喻重在喻,强调本体和喻体的相似性;比拟,重在拟,强调将

物(或人)写出人(或物)的行为和情态,或者把甲物写出乙物的行

为和情态。如:“遥望洞庭山水翠(色),白银盘里一青螺”(刘禹

锡《望洞庭》)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巧妙地将皓月银辉下的山比作

银盘里的青螺,色调淡雅,山水浑然一体;“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

庭树作飞花”(韩愈《春雪》)用了比拟的修辞手法,用“嫌”字将

春雪人格化了。2.借喻和借代借喻重在喻,强调二者的相似性;借代重在代,强调二者的相关

性。由于诗歌中的比喻常常只有喻体,不出现本体,这就给区别借喻

和借代增加了难度。如“今夜还先醉,应烦红袖扶”(白居易《对酒

吟》)用“红袖”代指美人。再如“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

愁”(李白《登金陵凤凰台》)中的“浮云”和“日”分别比喻蒙蔽

君王的小人和君王自己,这就属于借喻。3.设问与反问设问通常有问有答,或者无须回答;反问则是无疑而问,一般没

有回答。如“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李煜《虞美

人》)用了设问的手法,有问有答;“今古恨,几千般,只应离合是

悲欢?”(辛弃疾《鹧鸪天·送人》)用了反问的手法,无疑而问。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余杭四月白

珽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朱樱①青豆酒,绿草白鹅村。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②。【注】①朱樱:樱桃的一种。②昼门关:从蚕孵出到结茧期间,养

蚕人家为防外人冲犯而终日紧闭门户。【读懂诗歌】

四月里的杭州,天气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成熟的樱

桃红艳欲滴,青豆配着美酒,爽口宜人。村头田外,绿草茵茵,白鹅

成群。江河水满,船只轻快地行驶;微风吹拂,袖影飘动。村庄门户

紧闭的人家寂然无声,而里面蚕事正忙。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四月余杭道,一晴生意繁”,“生意”即生机,总写四月里

的杭州天空晴朗,万物复苏,一派勃勃生机的景象。B.颈联“水满船头滑,风轻袖影翻”写春涨水满,船行水上,轻快如

飞;微风轻拂,薄薄的衫袖翩翩起舞,在水中映出美丽的影子。C.尾联“几家蚕事动,寂寂昼门关”写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养蚕,门户

闭得紧紧的,动静结合,重在以动衬静。D.全诗写诗人在余杭道中所见,不管是一路的自然风光还是农户白天

闭门养蚕,从自然景物到社会场景,都呈现出欣欣向荣的“生意”。解析:C项,“重在以动衬静”错,从整首诗歌来看,写的是所见的“生意”即生机,所以尾联应该是重在以静衬动,彰显“生意繁”。2.诗的颔联在写景上用了多种表现手法,请指出其中一种并结合诗句

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颔联运用了映衬(衬托、对比、烘托、渲染)、列锦的

表现手法;②朱、青、绿、白,颜色明丽喜人,相互映衬,烘托出一

种四月乡间清新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人愉悦而闲适之情;③颔联采

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的物象樱桃、豆、草、鹅排列在

一起,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村春意盎然的图景,烘托了静谧的气氛,

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解析:解答此类题,首先指出写景运用的手法技巧,然后结合诗句内

容分析是如何运用该手法技巧的,最后指出运用该手法技巧的表达效

果。颔联“朱樱青豆酒,绿草白鹅村”上下句之间的“朱樱”与“绿

草”、“青豆”与“白鹅”的鲜明对比,朱、青、绿、白,颜色明丽

喜人,相为映衬,烘托出一种清新的四月乡间独特的风貌,传达出诗

人愉悦而闲适之情。采用意象叠加的方式巧妙地将乡间独特的物象樱

桃、豆、草、鹅排列在一起,是运用列锦手法,勾勒出一幅生动的乡

村春意盎然图,表达了诗人的闲适而悠游的情怀。二、阅读下面这两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竹枝词九首(其二)刘禹锡山桃红花满上头,蜀江春水拍山流。花红易衰似郎意,水流无限似侬愁。大林寺桃花白居易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读懂诗歌】竹枝词九首(其二)

春天,山上的野桃花红艳艳的开的正旺,蜀江的江水拍着旁边的

悬崖峭壁。一位姑娘看见了,认为丈夫的喜爱如同这桃花转瞬即逝,

而无限的忧愁就如这源源不断的江水。大林寺桃花

在人间四月里百花凋零已尽,高山古寺中的桃花才刚刚盛开。我

常为春光逝去无处寻觅而怅恨,却不知它已经转到这里来。3.下列对这两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竹枝词”是一种诗体,是由古代巴蜀民间的民歌演变过来的。唐

代刘禹锡作为把民歌变成诗体的文人,对后代影响很大。B.刘诗用一个心地单纯的女子的口吻直接抒情,更采用民歌体,使诗

歌朴素清新自然的语言特点更加突出,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C.刘诗以诗歌形象抒情,白诗以作者形象抒情;刘诗即景抒情,由景

入情,一个“愁”字道尽诗眼;白诗情景交融,一个“恨”字道尽

作者的伤感。D.刘诗末句有“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意境,带给人遐思。刘诗第

二、四句的意境分别由第一、三句成全,使景和情有机结合在一

起,读来让人沉醉。解析:

C项,“道尽作者的伤感”错,白诗的末句有第三句的

“恨”作相衬,表达的是惊喜之情。4.这两首诗构思非常巧妙,有人说刘诗妙在比喻,白诗妙在拟人,请

结合诗句进行赏析。参考答案:(1)刘诗先描写满山桃花红,山下水恋山的情景,再以

花红易衰比喻郎君爱情,以水流无限比喻无尽的愁苦,比喻新颖别

致,形象地描绘出人物的内心情感。(2)白诗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

光,而且春光拟人化,仿佛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具有顽皮惹人

的性格,立意新颖,构思灵巧。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表现手法的能力。刘诗头两句写眼前景色,

满山花红,水流无限,如此美景恰恰勾起女主人公无限痛苦:花红易

衰,正像郎君的爱情虽甜,但不久便衰落;而流水滔滔不绝,正好像

自己的无尽愁苦。后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这个失恋女子的内心痛苦。

比喻贴切、动人,使人读了不禁为这个女子在爱情上的不幸遭遇而深

受感动。白诗用桃花代替抽象的春光,开首两句写的是诗人在山外春

已归去的时节,在山中却遇上了意想不到的春色。诗人在登山之前,

曾为春光逝去而怨恨或失望,当一片春景映入眼帘时,又感到一些由

衷的惊喜与无奈的宽慰。诗人采用拟人的修辞,赋予春光人的情态,写春光仿佛有脚似的,可以转来躲去,具有顽皮惹人的性格,立意新颖,构思灵巧。活动二表现手法02狭义的表现手法,常见的有赋、比、兴、抑扬、联想、想象、渲

染、烘托、对比、衬托、以小见大等。但在实际做题中,当问到表现

手法的时候,往往把表达方式中具体的抒情方式与描写方式也纳入其

中,即借景抒情、寓情于景、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白描、细节描写

(动作、神态等)、动静结合、虚实结合等,这就是广义的表现手

法。而以下所讲的则是狭义的表现手法,是除修辞手法、表达方式外

的常用的诗歌表达技巧。

《琵琶行并序》中诗人运用了哪些手法来描摹音乐?这些手法有

何好处?参考答案:①大量运用比喻,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②巧用拟声词

和叠音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③正面描摹与侧面烘托结合,带着

感情去描摹音乐。解析:首先要明确手法,然后分析艺术效果。如“大弦嘈嘈如急

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大珠小珠落玉盘”“间关莺语花底滑,

幽咽泉流冰下难”这是正面描写音乐的句子,运用了比喻修辞,

化抽象无形为形象可感,写出音乐的形象感和旋律的变化,同时

运用拟声词、叠音词,增强了语言的音韵美。“东船西舫悄无

言,唯见江心秋月白”是侧面描写,以环境描写作侧面烘托,给

读者留下了涵泳回味的广阔空间。

1.对比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九日①和韩魏公②苏

洵晚岁登门最不才,萧萧华发映金罍③。不堪丞相延东阁,闲伴诸儒老曲台④。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暮归冲雨寒无睡,自把新诗百遍开。【注】①九日:农历九月九日,即重阳节。②韩魏公:韩琦,

时为丞相。③金罍:泛指酒盏。④曲台:指太常寺,掌礼乐郊庙

社稷之事。【读懂诗歌】

不才如我垂久老矣竟忝列先生的门下,金灿灿的酒器映照着我满

头萧萧的白发。惭愧呀魏公你如此看重又宴请了我,我在曲台编的那

本书消磨了几多年华。多少回重阳节从忧愁中过来,多少回酒醉中又

壮心偶发。此番风雨之夜辗转无眠,起来把新诗一遍一遍地写下。“佳节久从愁里过,壮心偶傍醉中来”在对比手法的运用上有何妙

处?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妙在用三层对比强化了作者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未绝

壮志。②佳节时不喜反忧,壮心在现实中落空与在醉酒豪言中显现,

“久”与“偶”在时间上一长一短,三层对比,层层递进,准确地表

达了作者的内心世界。解析:第一步:明技巧。对比。第二步:释运用。喜与忧的对比、壮心的落空与显现的对比、久与偶

的对比。第三步:析效果。层层递进,强化了作者的忧愁之深和潜藏于胸的壮

心未绝。2.用典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虞美人·用李后主韵二首(其一)刘辰翁【注】

梅梢腊尽春归了。毕竟春寒少。乱山残烛雪和风。犹胜阴山海上

窖群中。年光老去才情在。唯有华风改。醉中幸自不曾愁。谁唱春花秋叶

泪偷流。【注】刘辰翁:南宋末年词人,入元不仕。【读懂诗歌】

枝头梅花将尽,冬去春又来。春寒比之冬寒还要好多了。即使身

在山中,遭受风雨摧残,但境遇也好过被拘匈奴、幽囚大窖、牧羊北

海之苏武。老来才情未改,只是改变了过去绚丽的风格,寄寓了深沉的亡国

之悲。醉中本想可逃愁。却忽听得有人唱起了李后主词“春花秋月何

时了”,不禁让词人潸然垂泪。“犹胜阴山海上窖群中”引用了哪个著名的典故?请简要说明其

作用。参考答案:词人引用的是苏武牧羊的典故。这一典故的运用,丰富了

词作的内容,表现了词人从容面对风雪,以古人为师友,砥砺志节,

不忘故国的高尚襟怀。解析:第一步:明技巧。用典。第二步:释运用。“阴山”为匈奴世居之地,“北海”为匈奴极北之

地,“窖”指地窖,“群”指羊群,此句典出《汉书·苏武传》。第三步:析效果。词人借用苏武的故事,表现了对苏武气节的敬仰;

结合上句“乱山残烛雪和风”,词人说自己即使身在山中,遭受风雨

摧残,但境遇也好过苏武,襟怀之高尚令人感叹;“乱山”“残

烛”“风雪”与“阴山”“海上”“窖群”一一对应,表现了词人以

古人为师友,砥砺志节,不忘故国之思。3.比兴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桃

夭《诗经》桃之夭夭,灼灼其华。之子于归①,宜其室家。桃之夭夭,有蕡②其实。之子于归,宜其家室。桃之夭夭,其叶蓁蓁③。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注】①归:出嫁。②蕡(fén):草木果实繁盛硕大的样子。③

蓁(zhēn)蓁:草木茂盛的样子。【读懂诗歌】

桃花怒放千万朵,色彩鲜艳红似火。这位姑娘要出嫁,喜气洋洋

归夫家。桃花怒放千万朵,果实累累大又多。这位姑娘要出嫁,早生贵子

后嗣旺。桃花怒放千万朵,绿叶茂盛永不落。这位姑娘要出嫁,齐心协手

家和睦。请从比兴手法运用的角度赏析全诗。参考答案:①以“桃之夭夭”起兴,通过铺垫和渲染,热烈而真挚地

表达了对新娘的赞美和祝福。②以桃设比,通过对桃花、桃实、桃叶

的描写,在赞美新娘美丽贤淑的同时,从不同的角度祝福新娘婚后夫

妻和睦、子孙满堂、家族兴旺。③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解析:第一步:明技巧。比兴。第二步:释运用。三章中,每章的前两句都是对桃树相关内容的描

写,这是“起兴”,以引出下面对新娘的祝愿;以桃设比,来写新娘

美丽贤淑等。第三步:析效果。联想巧妙,形象鲜明,意趣盎然。4.渲染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青

案贺

凌波不过横塘路,但目送、芳尘去。锦瑟华年谁与度?月桥花

院,琐窗朱户,只有春知处。飞云冉冉蘅皋暮,彩笔新题断肠句。试问闲情都几许?一川烟

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读懂诗歌】

轻移莲步从横塘前匆匆走过,只能目送她像芳尘一样飘去。正是

青春年华时候,可什么人能与她一起欢度?在那修着偃月桥的院子

里,朱红色的小门映着美丽的琐窗。只有春天才会知道她的居处。天上飞云在空中拂过,长满杜蘅的小洲在暮色中若隐若现。佳人

一去而不复返,我用彩笔写下伤感的诗句。要问我的忧伤有多深多

长?就像烟雨一川青草,就像随风飘转的柳絮,梅子黄时的雨水,无

边无际。“一川烟草,满城风絮,梅子黄时雨”三句,运用了什么描写手法?

请简要赏析。参考答案:①渲染。词人紧扣季节,用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满

天的梅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②博喻。用博喻的修辞手法将无

形变有形,将抽象变形象,变不可捉摸为有形有质,展现了高超的艺

术表现力。解析:第一步:明技巧。渲染、博喻。第二步:释运用。把闲愁比作满地的青草、满城的柳絮、梅子成熟时

下的雨来渲染这闲愁之浓、之深。第三步:析效果。渲染能体现闲愁之浓、闲愁之深;博喻能化无形为

有形,生动形象。

赏析表现手法“两注意”1.注意恰当运用鉴赏术语鉴赏术语包括各种表现手法、表达技巧的名称,还包括其表

达效果和作用的一些固定说法,鉴赏时说规范的“内行话”,就

会事半功倍。2.注意表达效果辨明了诗歌中所用的表现手法,就要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分析

这些手法的表达效果,揭示诗歌表达的情感。

一、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听宋宗儒摘阮①歌(节选)黄庭坚手挥琵琶送飞鸿,促弦聒醉惊客起:寒虫催织②月笼秋,独雁叫群天拍水;楚国羁臣③放十年,汉宫佳人④嫁千里;深闺洞房语恩怨,紫燕黄鹂韵桃李;楚狂行歌惊市人,渔父挐⑤舟在葭苇。问君枯木著朱绳,何能道人意中事?【注】①阮:阮咸,一种形似琵琶的乐器,相传为西晋音乐家、文

学家阮咸所创制。摘(tì):弹奏。②催织:促织。③楚国羁臣:指

屈原。④汉宫佳人:指王昭君,据说她出塞时曾携带琵琶,马上弹

奏。⑤挐(ráo):同“桡”。本指船桨,这里是以桨划船。【读懂诗歌】

手弹着琵琶眼睛送飞鸿,急音繁响使醉客也惊起。像蟋蟀催人纺

织月笼秋,像孤雁呼唤同伴天拍水。像楚臣屈原放逐有十年,像汉宫

昭君远嫁去千里;像深闺洞房里倾诉儿女恩怨,像紫燕黄鹂传达桃李

的韵味;像楚狂行歌惊动市人,像渔父划船进入芦苇。我问你干木片

绷上红丝弦,为什么能够传出人们心中事?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描写宋宗儒弹奏阮咸,让人如临其境,聆听到动人音乐,感

受到演奏者高超的技艺。B.“手挥”写宋宗儒弹奏动作,“送飞鸿”暗含弹琴者的思想感情,

引出具体的音乐场面描写。C.“深闺洞房语恩怨”写音乐的凄凉伤感;“紫燕黄鹂韵桃李”表现

的是音乐的悦耳宜人。D.“枯木著朱绳”是抑,写阮咸的貌不惊人;“道人意中事”是扬,

写宋宗儒用它弹奏佳曲。解析:

C项,“‘深闺洞房语恩怨’写音乐的凄凉伤感”错。

“深闺洞房语恩怨”,意思是像深闺洞房里倾诉儿女恩怨,其中传达

的是最和谐、最深情的人间之声,“深闺洞房语恩怨”写出了音乐的

缠绵,而非“凄凉伤感”。2.这首诗描写音乐运用了哪些手法?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比喻。“寒虫”两句,以虫禽之声取喻,写乐声辽远清

幽,有海阔天空之感;“深闺”两句,像深闺洞房里倾诉儿女恩怨,

写乐曲的缠绵,像紫燕黄鹂传达桃李的韵味写乐曲的悦耳。②侧面描

写。“促弦聒醉惊客起”,急音繁响使醉客也惊起,从侧面写出音乐

的强烈效果。③用典:通过一些有特色的典故(屈原放逐、昭君出

塞、楚狂笑歌、渔父驾舟)来描摹音乐形象引起联想,从而达到了

视、听俱存,感受丰富的艺术情境。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表现手法的能力。“寒虫催织月笼

秋,独雁叫群天拍水”,写音乐声像蟋蟀催人纺织月笼秋,像孤雁呼

唤同伴天拍水,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以声写声,把音乐声比喻成

蟋蟀催人纺织的声音以及孤雁呼唤同伴的声音,以虫禽之声取喻,写

出了乐声的辽远清幽,给人以海阔天空之感。“深闺洞房语恩怨,紫

燕黄鹂韵桃李”,写音乐声像深闺洞房里倾诉儿女恩怨,像紫燕黄鹂

传达桃李的韵味,也是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深闺洞房语恩怨”,

写出了乐曲的缠绵,“紫燕黄鹂韵桃李”,写出了乐曲的悦耳,读来

给人以身临其境之感。“促弦聒醉惊客起”,写急音繁响使醉客也惊起。此处不直接描写音

乐动人,而是借用醉客惊起来侧面烘托音乐的动人,是侧面描写,从

侧面写出音乐产生的强烈效果,读来容易使人产生共鸣。“楚国羁臣

放十年”,运用屈原放逐的典故;“汉宫佳人嫁千里”,运用昭君出

塞的典故;“楚狂行歌惊市人”,运用“楚狂笑歌”的典故;“渔父

挐舟在葭苇”,运用渔父驾舟的典故。诗歌通过这些有特色的典故来

描摹音乐形象,使人引发联想,从而达到了极强的视、听效果,令人

如同身临其境,感受丰富的艺术情境,给人以美感。二、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霜天晓角·梅范成大

晚晴风歇,一夜春威折。脉脉花疏天淡,云来去,数枝雪。胜绝,愁亦绝。此情谁共说。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读懂诗歌】

春寒凛冽,寒气已渐渐离去,傍晚时天晴雨住。几枝寒梅立在风

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这景致真是绝美,人的愁情也无限。空对这如此的美景,我无比

寂寞孤单,想倾诉心中的惆怅?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道我独坐

在高楼上,思念伊人。3.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前两句写傍晚,天晴风歇,春寒的威力折损了,“折”字体现

天气变化之大。B.上片后三句运用比喻等修辞,描绘一幅淡墨素彩的画面,凸显梅花

凌寒不凋的形象。C.“绝胜”总结上片,言景物极美,“愁亦绝”喻人之极愁,美景衬

哀情,更显愁深。D.这首词借“梅”表达春夜倚楼之人思念远方之人的孤独寂寞之情,

词调清婉含蓄。解析:

B项,“凸显梅花凌寒不凋的形象”错。上片后三句,几

枝寒梅立在风中,浮云在天上来来去去,梅花白如胜雪。运用比喻等

修辞,重在描绘“花疏天淡”的美景。4.请赏析结尾三句的妙处。参考答案:①运用反衬。以雁有两行,反衬人之寂寞孤独;雁行之

低,写鸿雁将要归宿,反衬所怀之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②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雁“知人倚、画楼月”,雁成了情感倾诉和交

流的对象,增强了抒情色彩。③以景作结,含蓄委婉,余味无穷。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诗歌结尾三句写“惟

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意思是只有那两行低飞的鸿雁,知

道我独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惟有两行低雁”,以雁有两行,反

衬人的寂寞孤独;以雁行之低,写鸿雁将要归宿,从而反衬所怀念之

人此时仍飘零异乡,至今未归。唯有低飞之雁才能看见春夜倚楼之

人。鸿雁可以传书,则此情可以托其诉说者,也只有这两行低雁了。

此处运用了反衬的手法。“知人倚、画楼月”,写大雁知道“我”独

坐在高楼上,思念伊人。雁成了情感倾诉和交流的对象,增强了抒情

色彩。此处把大雁当成人来写,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惟有两行低雁,知人倚、画楼月”,结尾三句以景作结,所写之景,

有雁,有楼,有月,从境界上来说,与上片淡淡的云,疏疏的梅,恰

好构成了一幅完整和谐的画面,与画楼中之人以及其孤寂独处的心情

正复融为一体,从而把怀人的感情形象化了,从而收到了含蓄委婉,

余味无穷的艺术效果。三、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冉

溪①柳宗元少时陈力希公侯,许国不复为身谋。风波一跌逝万里,壮心瓦解空缧囚。缧囚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却学寿张樊敬侯②,种漆南园待成器③。【注】①此诗作于柳宗元贬官至永州已历五年。②寿张,地名;樊

敬侯,东汉人樊重,封寿张侯,死后谥号为“敬”,故又称樊敬侯。

③樊重想做器物,但没有木材,便在南园栽种梓树和漆树。【读懂诗歌】

从小就发奋图强希望建功立业,以身许国从未想过谋取个人

幸福。在政治风波中跌倒被贬万里之外,壮志瓦解成了未被捆绑

的囚徒。囚居到老也没有其他的事情可做,只愿在潇水冉溪边上

选个居处。学习那东汉的寿张侯樊重,在南园种上漆树待它成材

后制作器物。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少时、公侯、许国”等词可以看出,诗人从小就志在家国天下

而非个人荣辱。B.“风波一跌”生动形象地写出诗人被贬官至偏远的永州任职的坎坷

遭遇。C.“无余事”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也是下句“愿卜湘西冉溪地”

的重要原因。D.全诗构思巧妙,结构严谨,脉络清晰,情感有起有伏,富有打动人

心的力量。解析:

C项,“写出了诗人内心的闲适”错误,诗人因“永贞革

新”失败而被贬永州,由“逝万里”“空缧囚”等词可看出其内心是

失意苦闷的。6.全诗运用了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对比。诗人将少时的高远的理想与眼下的壮心瓦解对

比,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②直接抒情。前三联诗人直抒胸臆,

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被贬之后的失意苦闷直接地表达出来。③

用典。诗人运用樊敬侯这一历史典故,表明自己要和樊重一样,不管

环境多么恶劣都不改初衷,忍辱负重,等待自己施展才能、为国效力

的那一天到来,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政治热情。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表达技巧的能力。对比。“少时陈力希

公侯”,柳宗元少年得志,21岁考取进士,26岁又中博学宏词科高

第,授集贤殿正字,后又任蓝田县尉,监察御史里行。在“永贞革

新”中,他被提升为礼部员外郎,成为改革派中的重要骨干;“缧囚

终老无余事,愿卜湘西冉溪地”,囚徒到老没有别的事情可做,只希

望在潇水冉溪边选择一块地安居。诗人将少时的高远的理想与眼下的

壮心瓦解对比,写出了理想与现实的落差。直接抒情。前三联诗人直抒胸臆,回顾了作者参加“永贞革新”的经历,对惨遭

贬谪表示愤愤不平,将理想与现实的巨大落差、被贬之后的失意苦闷

直接地表达出来。用典。“却学寿张樊敬侯,种漆南园待成器”,姑

且学习寿张侯樊重,在南园种上漆树,待它长大成材后制作器具。柳

宗元在这里引用樊敬侯这一历史典故,表明自己不甘心无所作为,决

心像樊重那样,不怕打击嘲笑,经过长期努力,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

想,表现了诗人积极入世的政治热情。四、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洞仙歌·荷花刘光祖①

晚风收暑,小池塘荷净。独倚胡床酒初醒。起徘徊、时有香气吹

来,云藻乱,叶底游鱼动影。空擎承露盖,不见冰容,惆怅明妆晓鸾镜。后夜月凉时,月淡花

低,幽梦觉、欲凭谁省。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②

千顷。【注】①刘光祖:南宋中期立朝敢言、疾恶如仇的名臣,曾因作文

讥讽权臣韩侂胄而被夺职谪居房州。此词为贬谪期间所作。②酣:浓

盛,盛美。【读懂诗歌】

傍晚的清风消除了白昼的热气,小池塘里荷叶静静地挺立。独倚

胡床,酒后醒来,独自在池塘边散步徘徊。微风不断吹来荷叶的清

香,水草晃动,看得见荷叶下鱼儿游动的模样。眼前荷秆空空地举着它的叶片,而那冰清玉洁的荷花已难睹其

面。我忧愁啊,荷花的模样已经如此这般,明晨怎堪化妆对镜去照容

颜。夜深人静,月亮在充满凉意的空中穿行,月光惨淡、花朵低垂,

犹如一个凄凉幽幻的梦境。这情景能有谁会理解,又有何人能够同

情?也应记得,那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江南湖面千顷,全是荷

花的一片浓红。7.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上片写小池塘的晚风和荷香,水草和游鱼,表现出凄清、衰败的景象。B.下片前三句写荷叶空擎,不见荷花,以拟人化手法写出荷花的凋

残。C.下片中间写后半夜时月光惨淡、花朵低垂,犹如凄梦,无人理解同情。D.这首咏物词借池中败荷抒怀,含蓄地表达了自己贬谪期间孤寂的情怀。解析:

A项,“凄清、衰败”错,上片描写的是舒爽、幽美的景

象,词人以乐景衬哀情,抒发了荷花凋零的惆怅之感,借此传达人生

遭际之感。8.本词结尾“且应记、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南红酣千顷”运用了

哪些表达技巧?请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联想、想象(虚写):由今日荷花的衰败联想到将来会

回想今日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并由此想象江南红荷千顷的景

象。②借代:用颜色“红”代指荷花本身,突出了大片荷花之美。③

借景抒情(寓情于景):借红荷千顷,表达了作者对来年荷花重现艳

景的殷殷期待。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且应记”,意为

也应记得,这是联想、想象,也即虚写。由今日荷花的衰败联想

到将来会回想今日临江手扶栏杆眺望的情景,并由此想象江南红

荷千顷的景象。用颜色“红”代指荷花本身,突出了大片荷花盛

放之美。这是以特征代本体的借代。“临流凭阑干,便遥想,江

南红酣千顷”,这是乐景写哀情,借红荷千顷,表达了作者对来

年荷花重现艳景的殷殷期待。课时作业巩固提升03一、(2024·黑龙江齐齐哈尔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2

题。西江月·阻风三峰下①张孝祥满载一船秋色,平铺十里湖光。波神留我看斜阳,放起鳞鳞

细浪。明日风回更好,今宵露宿何妨?水晶宫②里奏霓裳③,准拟岳阳

楼上。【注】

①公元1167年(宋孝宗乾道三年),张孝祥当时正在知潭州

(今湖南长沙市)。后改官离开湖南,乘舟北上,途经洞庭湖畔的黄

陵山时,遇风受阻,于是写了这首词。②水晶宫:古代传说水中的宫

殿。③霓裳:《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乐舞名。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秋色”是视觉所见,词人却用“满载”来描述秋色,颇有新意,

描绘出了洞庭湖美景之盛。B.“波神”两句交代时间和天气,写词人为夕阳斜照、洞庭泛浪的美

景所吸引而流连忘返。C.“明日”两句运用反问,表现了词人迫切想要露宿湖畔,欣赏洞庭

湖美丽夜景的愿望。D.“水晶宫里奏霓裳”与“波神留我看斜阳”两句相呼应,将洞庭湖

的声色描绘得淋漓尽致。12345678910解析:“词人迫切想要露宿湖畔,欣赏洞庭湖美丽夜景的愿望”

错,“明日”两句是写词人推测明日风光更好,即使露宿湖畔也毫不在意。123456789102.本词是如何抒发情感的?请从艺术手法的角度简要分析。参考答案:①融情于景。秋色浓郁,湖面开阔,水光天色,交相辉

映,美丽风光尽入眼帘,起笔便借开阔美好的景象烘托内心欣悦之

情。②运用想象。涛声阵阵,引人遐想;龙宫乐起,明日定是好天

气,准能到达岳阳楼欣赏洞庭美景。12345678910解析:开头两句,写满载着一船的秋色,行驶在广阔平展的江面上,

写风尚未起时的风光,此时周围的山色浓郁苍翠,万物生机勃勃,湖

面宽广坦荡。水光山色,交相辉映,美丽风光尽入眼帘,船上人心旷

神怡,其乐无穷。可见,作者展现的景象阔大,融情于景,起笔便借

开阔美好的景象烘托内心欣悦之情。“水晶宫里奏霓裳”,作者听到

阵阵波涛声,奇特的想象油然而生,把水声比作龙宫的音乐,龙宫既

然奏欢庆之乐,明日准是好天气,航船正常前进;“准拟岳阳楼

上”,尾句设想,明天准能在岳阳楼上欣赏洞庭湖的美景胜状。12345678910二、(2024·江苏无锡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3~4题。岳

楼①元

稹岳阳楼上日衔窗,影到深潭赤玉幢②。怅望残春万般意,满棂湖水入西江③。【注】

①元和九年(814)作者遭贬潭州(今湖南长沙),此诗作

于赴任途中。②玉幢:玉楼,指神仙居处。③西江:长江。123456789103.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人讲究炼字,首句着一“衔”字便唤起读者联想,将红日斜照楼

窗之景写得生动传神。B.次句紧承首句写岳阳楼的倒影,“赤玉幢”之喻写尽了红日斜照下

岳阳楼的静穆与美好。C.第三句语意丰富,诗人在残春时节抒发的怅然情怀,既有惜春之

叹,也有人生失意之嗟。D.相比杜甫《登岳阳楼》,元诗对岳阳楼的描写虽另有风致,但与杜

诗一样皆为直接描摹。解析:“皆为直接描摹”错,杜甫《登岳阳楼》对岳阳楼没有直

接描摹。123456789104.本诗运用了“以景结情”的手法,请结合本诗内容,写一则关于该

手法的札记(150字以内)。参考答案:(示例一)“以景结情”是借景抒情的特殊方式,用在诗

词的结尾,使抒发的情感更加蕴藏含蓄。“满棂湖水入西江”一句状

写了诗人凭窗遥望,湖水占满视野,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一图景,

暗含着诗人的愁思如入江水那样绵长幽远,把诗人无法排遣的怅惘愁

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12345678910(示例二)“满棂湖水入西江”不仅状写了诗人凭窗遥望,湖水占满

视野,流向没有尽头的长江这一图景,而且暗示诗人的愁思如入江水

那样绵长幽远,诗歌以此作结,抒发了诗人无法排遣的怅惘愁思。这

种以景结情的写法是借景抒情的特殊方式,它使得抒发的情感更蕴藏

含蓄。12345678910解析:“以景结情”是诗歌结句的一种技巧,它也是借景抒情的方式

之一,是指诗歌在议论或抒情的过程中,戛然而止,转为写景,以景

代情作结,结束诗句,使得诗歌“此时无情胜有情”,显得意犹未

尽,可以使读者从景物描写中,驰骋想象,体味诗的意境,产生韵味

无穷的艺术效果。末句“满棂湖水入西江”,不说通过窗子向外眺望

一碧万顷的洞庭湖水,而是说湖水从窗子溢出并流向没有尽头的长

江,这样也就巧妙地融入了诗人的主观感受。全诗着重渲染景物,只

用“怅望”两字淡淡点出当时的心绪。最后以景结情,把无法排遣的

怅惘愁思表达得非常含蓄婉转。12345678910三、(2024·内蒙古期中)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5~6题。同王员外雨后登开元寺南楼因寄西岩警上人卢

纶【注】过雨开楼看晚虹,白云相逐水相通。寒蝉噪暮野无日,古树伤秋天有风。数穗远烟凝垄上,一枝繁果忆山中。何言暂别东林友,惆怅人间事不同。【注】

卢纶:“大历十才子”之一,主要生活在安史之乱后的大历

年间。虽诗名远播,却屡试不第,仕途不顺。123456789105.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中“晚虹”和“暮野”等词语表明登楼的时间是雨后傍晚时分。B.“白云相逐水相通”描绘了雨后天空云烟滚滚、地上流水哗哗的景象。C.颈联中诗人视角由近及远,描写内容由眼前到回忆,颈联有承上启下的作用。D.尾联写诗人想起了东林的好友,诗人面对世事纷繁,内心充满了惆怅。12345678910解析:

“颈联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