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1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2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3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4页
第6课 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 课件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第三单元

单元知识概述自古以来,人类在不断的迁徙中求生存、谋发展,并在迁徙过程中带来了不同文化的交融。

古代游牧民族的几次大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了重大影响。

近代欧洲人的殖民扩张改变了美洲和大洋洲的人口结构,造成了非洲人口的严重损失,驱动了亚洲劳工的大量迁移。人口迁徙带来了这些地区的文化重构,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

现代社会人口迁徙的主要动力来自经济全球化,战争、灾难和经济因素等也造成了规模日益增长的难民群体。现代移民社会面临着文化认同的新课题。人口迁徙与文化认同既是多样文化广泛接触、交流与传播的历程,又是不同文化交融的过程。。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了解各个历史阶段世界各地区不同规模和类型的人口迁徙;认识人口迁徙对人类文化变迁的影响,以及人口迁徙和移民社会中出现的文化认同问题。目的:求生存谋发展人口迁移原因和动力文化认同:文化层面的身份认同,也是人类共同体意识的文化符号。它体现在各个国家、各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中,也体现在各个区域文化特征的识别中,是人类文化交流、传播和融合进程中的一种历史现象。文化交融文化重构文化认同第6课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7课近代殖民活动和人口的跨地域转移第8课现代社会的移民和多元文化古代人类的迁徙和区域文化的形成第6课印欧人亚欧游牧民族游牧世界VS农耕世界课程目标:

CONTENTS目录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01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02学习重点:古代历史上印欧人、亚欧游牧民族的迁徙;学习难点:古代历史上的迁徙对区域文化的影响。重点难点:1、了解古代人类两次大迁徙(本课)的发展历程;2、掌握古代人类两次大迁徙(本课)的特征和影响。有科学家推测,现代人类起源于东非。科学家根据DNA分析和骨骼解剖学绘制的早期人类迁徙图。由于地形和气候的影响,亚欧大陆的早期农业主要在黄线以南,黄线以北主要为游牧经济。游牧民族农耕民族北纬45度—北纬50度农耕世界:从亚洲东端开始,经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东南亚、南亚,到西亚和小亚细亚,连接东南欧、东欧、中欧、西欧和隔海相望的不列颠岛。这是一个偏南的弧形地带,这一地带属大河流域,气候温和雨水充足,宜于种植,便形成了农耕世界。游牧世界:与农耕世界几乎平行的偏北地区,是水草丰茂的草原地带。这一地带东起西伯利亚、蒙古草原,经中亚、里海、咸海和高加索,直到欧洲黑海北岸和喀尔巴阡山麓。这一地带适合放牧牲畜,便形成了游牧世界。按照吴于廑先生的看法,人类历史上游牧世界曾三次对农耕世界发起冲击。三次入侵表面上看都是游牧世界取得了胜利,但最终的结果是农耕世界依靠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优势,吸收和同化了入侵的游牧或半游牧民族,扩大了农耕世界,削弱了游牧世界。到1500年之后,游牧民再无力发起大规模的冲击。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1.起源

即印度欧罗巴人,实际并非一个统一的族群,而是西方语言学家研究的成果中指的“印欧语”人,也即印欧语系诸民族的总称,现分布于欧、亚、非、澳之广阔地域。

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波罗的语、日耳曼语、希腊语、意大利语、凯尔特语、亚美尼亚语、阿尔巴尼亚语、喜特语、吐火罗语等语族皆由此而分化出来的。1783年,通晓多门外语的威廉·琼斯(英国人)被派往印度,开始研究印度及周边国家的语言文化。他一生学习了28门语言,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印度梵语、希腊语、拉丁语、古英语、波斯语等语言,在名词词尾、动词词根、语法形式等诸多方面都有系统的相似点。他认为这些绝不是偶然的,这些语言必定衍生自同一种原始母语,他命名为“印欧语”,由此推断出说印欧语的人们的共同祖先——印欧人。经过后世学者的补充和论证,“印欧语”、“印欧人”的概念被广泛认可。

不过,印欧人最初的家乡到底在哪里,并不容易确定,因为印欧人最初迁徙的时候,根本没有文字记录。语言学家经过多年的研究发现,最初印欧人生活的地方,应在一个风雪交加、财狼出没,看不见海,没有狮子和骆驼的地方,由此推断出他们的原住地可能在今天黑海北部地区。20世纪50年代,德国学者金布塔斯提出了印欧语族(现代欧洲人的祖先)起源于南俄大草原的观点。1990年,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教授纳兰扬提出了不同观点,他认为印欧语族起源于古代中国西域以及周边的广大地区。印欧人1.起源:可能起源于东欧平原,是游牧民族。驯养了马匹,制造了马拉战车。印欧人迁徙的技术支持:驯养了马匹、改进了车轮(辐轮)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2.迁徙:④方式:凭借马和马拉战车等武力上的优势,或征服迁入地区的居民,或与被征服者融合,分别形

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①时间:从公元前2千纪初起。②迁入:全面性,陆续进入西起欧洲、东到印度的广大地区。③特点:长期性,延续数百年甚至上千年。约BC1900小亚细亚赫梯人约BC3000伊朗高原波斯人约BC1500印度恒河雅利安人约BC2000巴尔干半岛希腊人约BC1200西欧北部凯尔特人约BC2300欧洲北部日耳曼人印欧人概况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气侯变化对农业、畜牧业影响较大。寒冷时期,草原牧场南移,草木生长较慢,冬季牲畜大量冻死。魏晋宋元明末战国秦汉明中中国5000年来气温变化曲线图(世界以此做大致参考)所以在中国历史上,魏晋南北朝、宋元、明末清初等几个寒冷时期,都是南北民族矛盾异常尖锐的时期。世界历史上,也有相同的现象。印欧民族迁移2.迁徙:原因:(1)游牧世界:自然环境的变迁尤其是气候的变化使游牧民族生存环境恶劣,寻找更适宜的居住地;

(2)

游牧民族好战的天性,学会使用马匹和战车,提高了游牧民的战斗力;(3)

受农耕文明富庶的吸引;(4)农业世界:农耕地区的动荡与衰落,提供了可乘之机。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约BC1900小亚细亚赫梯人2.迁徙:表现:(1)小亚细亚的赫梯人④衰落:公元前13世纪末,因陷入内战逐渐衰落。赫梯帝国瓦解后,冶铁技术随之传播开来。赫梯人战车想象图①建立:公元前17世纪,赫梯人在小亚细亚建立赫梯帝国;②发展:多次入侵两河流域,一度占领巴比伦城,蚕食埃及在西亚地区的土地;③鼎盛:公元前14世纪,赫梯帝国进入鼎盛时期,疆域从小亚细亚延伸到巴勒斯坦,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

战争【推动了西亚与北非文明的交流融合】;古埃及公元前1285年,赫梯人与埃及著名法老拉美西斯二世爆发了卡迭石战役。赫梯王国成为当时世界强国之一。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2)伊朗高原的波斯人约BC3000伊朗高原波斯人②影响:在波斯帝国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首次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深入、广泛

的交流。①建立帝国:公元前6世纪,波斯人崛起于伊朗高原,征服了东到印度河流域,西到巴尔干半岛北部,包括

埃及在内的广大地区,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大帝国,并数次入侵希腊。2.迁徙:表现: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3)巴尔干半岛的希腊人约BC2000巴尔干半岛希腊人①形成:时间:公元2000年左右;

方式:进入巴尔干地区的印欧人与当地居民融合。②成就:思考人类与自然、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等问题;

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多个领域取得成就。③地位: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2.迁徙:表现: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4)印度河、恒河流域的雅利安人约BC1500印度恒河雅利安人①背景:雅利安人从印度河流域推进到恒河流域,把马和铁等带到印度。②概况:公元前600年左右,南亚地区陆续兴起一系列国家,印度历史进入列国时代。③特点: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④影响: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重大影响。婆罗门雅利安人祭司贵族祭祀和教育刹帝利世俗贵族战争和行政吠舍一般平民农牧工商业首陀罗被征服的土著居民仆役奴婢2.迁徙:表现: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印度恒河雅利安人伊朗高原波斯人小亚细亚赫梯人巴尔干半岛希腊人多次入侵两河流域.一度占领巴比伦城,蚕食埃及在西亚地区的土地,多次与埃及发生争霸战争他们在哲学、科学、文学、建筑和艺术等领域取得成就,希腊文明成为西方文明的一个重要源头。在波斯帝国的统治下,西亚和北非文明区被统一起来,西亚文明和希腊文明发生了交流。①雅利安人把马和铁带到印度。②种姓制度和佛教成为古代印度社会的重要符号,对周边地区特别是东南亚产生了重大影响。影响1:对旧的文明造成冲击影响2:促进了文明间的交流影响3:创造出了新的文明影响4:新的文明影响周边地区3.影响:

印欧人的大迁徙给世界文明造成的冲击与动荡深深地刻在了人类文明发展史上,并深刻影响着现代文明的演化。印欧人的大迁徙所带来的文明冲击,使整个亚欧大陆在真正意义上走出了蒙昧时代,为以后人类文明向现代文明的演化作出了划时代的贡献。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4.拓展:

海上民族

公元前1200年左右,东部地中海区域出现了一股较大的民族迁徙浪潮。埃及文献称这些移民为“海上国家的人”,现代学者称他们为“海上民族”。他们或来自小亚细亚,或来自叙利亚和巴勒斯坦,成分相当复杂。他们带着家眷,寻找新的定居地,有时也会受雇于埃及和赫梯,充当雇佣兵。虽然他们并未建立统一国家,也无文字传世,但他们的行动大大改变了东部地中海区域的民族构成。赫梯帝国因海上民族的冲击而瓦解。海上民族也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岛等地定居下来。历史纵横一、印欧人的迁徙及其对早期区域文化的影响(第一次)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二次)(一)第一轮迁徙:公元前2世纪—公元2世纪:中国的汉朝和西方的罗马都进入强盛时期,但在亚欧大陆偏北的地区,仍生活着众多游牧部落。1、背景:2、过程:(1)中国:北方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

大月氏人西迁,建立贵霜帝国,势力一度到达印度北部。原因:公元前2世纪,匈奴势力强大,不断扩张击败月氏人,大月氏被迫西迁。建国:公元1世纪建贵霜帝国,公元2世纪是贵霜帝国巅峰时期。势力一度达印度北部。匈奴扩张大月氏人西迁两汉贵霜安息罗马日耳曼南迁(2)欧洲:日耳曼人在与罗马帝国的接触中不断南迁。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二次)(二)第二轮迁徙:3—6世纪:五胡内迁:匈奴人逐步内迁,转向定居生活,并在中原地区建立政权。

此后,鲜卑人、氐人和羌人等也逐渐迁徙到中原,形成中国北方的民族大交融。1、中国:北民南迁:同时,部分北方人民因战乱南迁,带去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促进了江南地区的

开发。温故知新:纲要上第11课三、经济重心南移④元朝的南北经济差距继续扩大,全国大部分人口和税收集中在江南。①魏晋南北朝时期江南地区得到开发,南北经济开始趋于平衡②唐朝中叶以来,南方的经济实力渐渐超过北方(南北经济总量基本持平)1、过程③北宋在经济上对南方依赖明显,户口分布南多北少的格局也已定型。南宋经济重心转移完成。永嘉南渡安史之乱靖康之变(1)自然条件: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2)社会环境:北方动荡不安,南方相对安定。(3)政府政策:南方政权统治者比较重视发展经济。(4)人口因素:北方人口南迁,增加了劳动力,带来了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5)经济因素:农作物品种交流和对外贸易的发展。(6)其他条件:江南地区各族人民的辛勤劳动。(1)经济格局:促进了江南经济发展,使江南成为国家赋税的主要承担者。(2)文化重心:教育文化重心南移,南方教育不断发展。(3)交通贸易:经济重心的南移,促进了南方沿海城市海上交通和运输的发展。(4)人口分布:南方的人口迅速膨胀,我国南部、东南部人口在全国总人口中的比重不断增长。(5)民族关系:使各民族更好地融合在了一起,有利于民族多样性和统一性的发展。(6)生态环境: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可持续发展。2、原因3、影响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二次)(二)第二轮迁徙:3—6世纪:2、欧洲:日耳曼人各支利用罗马帝国衰落的机会,陆续进入罗马帝国并建立国家,灭亡了西罗马帝国。居住在波罗的海和北海沿岸地带的日耳曼人由若干部落组成。4世纪末,匈人对日耳曼人领地的入侵使日耳曼人向西罗马帝国境内迁徙。410年,西哥特人(日耳曼人一支)攻陷罗马城。后在伊比利亚半岛建立西哥特王国。随后,日耳曼人其他部落汪达尔人、勃艮第人、苏维汇人、法兰克人、东哥特人、盎格鲁-撒克逊人也相继进入罗马帝国境内。476年,日耳曼雇佣军废除了西罗马皇帝,西罗马帝国灭亡。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二次)学思之窗:阿图尔夫最初对罗马帝国是什么态度?后来为什么会发生转变?

4世纪中后期,遭到匈奴进攻的西哥特人进入罗马帝国境内,并于410年攻占罗马城。奥罗修斯记载了西哥特人首领阿图尔夫说过的一段话。阿图尔夫这样说道:

最初,我强烈要求消除罗马这一名字,使罗马的全部土地成为哥特帝国的领土;我希望用哥特的替代罗马的;我阿图尔夫应成为凯撒奥古斯都。不过,众多的经验告诉我:桀骜不驯的哥特人从不遵守法律,而没有法律的国家将国不成国。因此,我选择了较为安全的道路,希望通过哥特的力量来恢复、增强罗马之荣光。在无法改变帝国形式的情况下,我希望能作为复兴罗马的发起者传诸后世。

——摘译自《反异教徒历史七书》态度:否定,希望用哥特人的制度文化来取代罗马的制度和文化。原因:政治:笼络人心、巩固统治;经济:经济生产方式由游牧转向农耕;文化:罗马帝国的制度文化相对先进;(1)特点:正处在跨入文明时代的前夜;部落之间经常发生战争;过着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2)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但也有所发展;游牧经济的特性;获取财产及提升声誉追求等。阅读教材第36页的“史料阅读”,你认为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社会生活状况的特点和原因分别有哪些?材料

2世纪左右,日耳曼人正处在跨入文明时代的前夜,塔西佗如此描述他那个时代日耳曼人的情况:

如果他们的本土长年安静无事,那么很多高贵的青年就要自愿地去找寻那些正在发生战争的部落。一则因为他们的天性好动而恶静;再则因为他们在危难之中容易博得声誉;三则因为只有在干戈扰攘之中才能维持人数众多的侍从······

日耳曼人中,没有一个部落是居住在城郭内的,就是个别的住宅也不容许彼此毗连。他们零星散落地逐水泉、草地或树林而居······

——[古罗马]塔西佗著,马雍等译《日耳曼尼亚志》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二次)(三)第三轮迁徙:7—8世纪:阿拉伯扩张:622年,穆罕默德带领少数信徒出走麦地那,并在那里建立了政教合一的国家。从此,沙漠中的阿拉伯游牧民族开始征服之旅。8世纪中期,阿拉伯人建立起地跨亚、非、欧三洲的帝国。7世纪,阿拉伯人开始扩张,征服西亚和北非广大地区。历史时期中国罗马公元前3世纪秦始皇统一中国(前221年)罗马统一意大利前2至2世纪西汉、东汉王朝强盛时期罗马强盛时期3世纪汉末混乱、三国鼎立西晋统一王朝罗马“三世纪危机”罗马帝国中兴4世纪北方少数民族南下中原东晋南迁

南北朝对峙北方十六国时期罗马帝国首都东迁日耳曼人入侵罗马帝国东西分裂5-6世纪南北朝对峙隋朝再次统一中国西罗马帝国灭亡欧洲日耳曼人小国林立思考:根据表格,概括中国与罗马历史发展的共性特征。在公元前3世纪-公元2世纪都实现国家统一,并且进入国家强盛时期;3世纪都出现了国家混乱分裂的局面,但最终又都走向统一;4-6世纪都有外族迁入,国家再次出现分裂。中国:汉族与内迁的游牧民族从冲突到和平交往,逐步走向交融,推动了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随后出现的隋唐统一王朝,国力强盛。西欧:日耳曼民族南下,西欧开始进入封建社会。日耳曼文化与古希腊罗马文化、基督教文化一起,共同塑造了欧洲基督教文明。二、亚欧游牧民族大迁徙对区域文化发展的影响(第二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