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周检测卷含答案含答案_第1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周检测卷含答案含答案_第2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周检测卷含答案含答案_第3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周检测卷含答案含答案_第4页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周检测卷含答案含答案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部编版历史八年级上册第9周检测卷含答案含答案1.1934年到1936年的长征,经过了江西、福建、广东、广西、湖南、贵州、四川、云南等14个省份。其中发生在云南境内的是()A.强渡大渡河 B.飞夺泸定桥 C.翻过大雪山 D.渡过金沙江2.为了让长征故事焕发时代活力,四川正在以“国家”之名建公园。下列地点中,可以入选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四川段)建设规划的是()A.瑞金、吴起镇 B.遵义、皎平渡 C.安顺场、泸定桥 D.大雪山、会宁3.毛泽东说:“从1921年党成立到1934年,我们吃了先生的亏。纲领由先生起草,中央全会的决定也由先生起草,特别是1934年,使我们遭受了很大的损失,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的历史事件是指()A.国共合作实现 B.南昌起义爆发 C.八七会议召开 D.遵义会议召开4.下面是以“转”字串起中国革命的某一段历史,这段历史是指()A.工农红军长征 B.工农武装割据 C.根据地建设 D.统一战线建立5.“舵手一易齐桨橹,革命从此上新途。”材料反映的应是下列哪一历史事件的影响()A.中共三大 B.古田会议 C.遵义会议 D.中共七大6.“苦难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压迫老百姓,有苦不能言。”其中这“十四年”开始的标志是()A.西安事变 B.九一八事变 C.八一三事变 D.一·二八事变7.教育部基础教育二司下发2017年1号函件《关于在中小学地方课程教材中全面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函》,文件表示,教材中要落实“十四年抗战概念”的精神。标志着“十四年抗战”开端的历史事件是()A.九一八事变 B.八一三事变 C.西安事变 D.七七事变8.如图是位于辽宁省沈阳市的某纪念馆,该馆是为警示后人勿忘国耻而修建。该纪念馆纪念的历史事件()A.标志着农村革命根据地的创建B.成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C.打击了国民政府对日妥协的政策D.标志着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9.中国革命的每个时期,都留下了许多有着时代特色的口号。对下面框内两组口号所反映的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A.都是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B.两场历史事件爆发的根本原因相同C.都以青年学生为主力 D.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10.由田汉作词、聂耳作曲的《义勇军进行曲》诞生于1935年,歌词“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像一支战斗的号角,鼓舞着中华儿女抗击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当时北平学生的行动是()A.举行示威游行,发起“五四运动” B.领导京汉铁路工人大罢工C.高呼“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发起一二·九运动11.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客观地认识和评判历史的态度和方法。下列关于西安事变的表述属于历史解释的是()A.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兵谏,扣押了蒋介石B.中国共产党主张和平解决C.蒋介石接受了停止内战、联共抗日的条件D.西安事变标志着国共内战基本停止,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12.1936年12月29日一则中共中央的指示中提到:“坚持停止一切内战,一致抗日的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立场,反对新的内战,主张南京与西安间在团结抗日的基础上,和平解决。”中共的做法()A.实现了与国民党之间的首次合作 B.取得了对日作战的第一次胜利C.推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初步形成 D.标志着全民族抗战的正式开始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将材料一图中①、②、③处补充完整。史事A产生了什么影响?材料二:“左”倾错误进一步发展的恶果,是第五次反围剥的失败。1934年10月初,中央红军主力被迫实行战略转移……遵义会议后,四次渡过赤水河,迂回曲折地穿插于敌军重兵之间。在渡过全沙江后,摆脱了几十万国民党军队的围追堵截,随后,强渡天险大渡河,翻越人迹罕至的夹全山,在想功地区同红四方面军会师。红军在长征途中,播下了革命的种子,铸就了长征精神。——摘编自《中国共产党简史》(2)根据材料二,指出红军长征的原因和红军跳出敌人重重包围的事件。材料三:(3)根据材料三,指出在红军长征途中遇到了哪些困难;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14.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无论日本军队此后如何在东北寻衅,我方应予不抵抗,力避冲突。”材料二:“不能冲动,感情必须让位于理智!南京政府‘绝对不抵抗主义’的电告不能不听,忍辱方能负重,小退以图大进,不可不慎!”张学良咬紧牙关,声音颤抖地向东北军发布命令:“不能打……我方当忍辱负重,勿使事态扩大,静候中央的外交干涉。”材料三: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因为当时共产党停止内战、共同抗日的主张“实攻我心”,“不只对良个人,并已撼动大部分东北将士,至少已渗入少壮者之心。”材料四:原东北军将领张学良逝世后,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的江泽民向张学良的亲属发去唁电,高度评价他的历史功绩,称他是“伟大的爱国者”“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并代表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对他表示深切的哀悼。请回答:(1)材料一这份电文是谁下达的?材料二是谁下达的命令?(2)材料一这份电令说明对日什么态度?“沈阳日军行动”指的是什么?这份电令的后果是什么?(3)如何评价材料二所说的这件事?(4)材料三中“张学良说,他因‘彷徨无策’而交结共产党”,根据所学知识你认为,张学良为什么会“彷徨无策”?(5)与材料三有关的重大事件是什么?(6)根据以上问题的回答,你能谈谈张学良得到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高度评价,被称为“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的原因吗?

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D解析:A.强渡大渡河是指1935年5月中国工农红军在四川省越西县安顺场渡过大渡河的战斗,排除。B.泸定桥位于中国四川省西部的大渡河上。飞夺泸定桥,是中国工农红军长征中的一场重要战役,排除。C.夹金山位于四川雅安宝兴县境内,是中国工农红军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排除。D.据所学知识可知,金沙江位于云南省禄劝县。红军长征中,四渡赤水后,红军佯袭贵阳、昆明,在云南境内巧妙地渡过金沙江,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符合题意。故选:D。2.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长征过程中在四川的有安顺场和泸定桥,C项正确;瑞金在江西,吴起镇在陕西省,排除A项;遵义在贵州,皎平渡在云南与四川之间,排除B项;长征途中的大雪山也被称为夹金山,位于丝绸,但是会宁在甘肃,排除D项。故选C项。3.答案:D解析:“从那以后,我们就懂得了要自己想问题”的历史事件是指遵义会议召开。1935年召开的遵义会议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中国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D符合题意;国共合作实现是1924年,排除A;南昌起义爆发是1927年8月1日,排除B;八七会议召开是1927年8月7日,排除C。故选:D。4.答案:A5.答案:C解析:1935年1月在遵义召开会议。会议内容是集中全力纠正博古等人在军事上和组织上“左”的错误,肯定了毛泽东的正确军事主张,选举毛泽东为中央政治局常委,取消了博古、李德的军事最高指挥权。遵义会议确立了以毛泽东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的正确路线在中共中央的领导地位,在极其危急的时刻,挽救了党,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故C符合题意;中共三大提出建立国共统一战线,排除A;古田会议确立了“思想建党、政治建军”的建党建军原则。排除B;中共七大确立了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排除D。故选C。6.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九一八事变”的相关内容,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可知这段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根据题干中的关键词“十四年”“日本和汉奸”可知这段时期是抗日战争时期。1931年的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正好是14年。西安事变发生在1936年,八一三事变发生在1937年。7.答案:A解析: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开始局部侵华,到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抗日战争取得胜利,正好是14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A符合题意。8.答案:B9.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等信息和所学可知,该历史事件为“五四运动”。“五四运动”是一场伟大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是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折点,在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追求民族独立和发展进步的历史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根据材料“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等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该历史事件为一二九运动。一二九运动是一场伟大的爱国救亡运动,促进了全国抗日救亡运动新高潮的到来,所以这两场运动都对中国历史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D项正确;中国共产党成立于1921年,排除A项;“五四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激化了国内的各种矛盾,一二九运动爆发的根本原因是日本制造的华北事变和国民党当局的妥协退让,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排除B项;“五四运动”初期的主力是青年学生,后期是工人阶级,一二九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青年学生的抗日救亡运动,排除C项。故选D项。10.答案:D11.答案:D12.答案:C13.答案:(1)①南昌起义,②八七会议,③井冈山:史事A影响:南昌起义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标志着中国共产党独立领导革命战争、创建人民军队和武装夺取政权的开端。(2)“左”倾错误的影响,第五次反“围剿”的失败:渡过金沙江。(3)国民党军队围追堵截,恶劣的自然环境,食物的匮乏;坚定的革命信念,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勇于克服困难、勇往直前的大无畏精神,严守纪律、团结互助的精神等。14.答案:(1)蒋介石,张学良(2)说明蒋介石对于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执行的是不抵抗政策。1931年日军发动“九一八”事变,袭击沈阳北大营。后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