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故都的秋》教学设计教学过程一、导入:一年四季春夏秋冬,秋以它特有的魅力,吸引了无数的文人墨客。我们之前学过毛泽东写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这是写秋的生机与壮美;杜甫笔下的“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是在借秋感叹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凉。不难发现,不同的人眼里的秋景不同。“一切景语皆情语”,一片自然风景就是一个心灵的世界,那么郁达夫笔下故都的秋景又有何特点呢?他在写到“故都的秋景”时是在赞秋还是悲秋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散文大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走进郁达夫的心灵世界。引入学生之前学过的知识导入,拉近学生和该篇课文的距离,在导入的时候抛出这节课的主问题,教学目标明晰。二、赏秋景之美检查课前阅读预习成果:1.作者选取了故都秋的哪些景物?生:驯鸽、槐树、牵牛花、秋草……2.如果让你为这些景物图命名,你可以将这些景物概括为哪些画面?师示范:第3段:破屋秋景图生交流明确:第4段:槐树落蕊图;第5段:秋蝉残鸣图;第6-10段:秋雨闲人图;第11段:秋树果实图3.这五幅秋景图,即这些景物又是如何组合在一起的呢?它们有没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呢?快速浏览课文并尝试用原文回答。明确:第一自然段:可是啊,北国的秋,却特别地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概括:清静悲凉4.追问:那么这五幅秋景图中的景物又是如何体现这种“清、静、悲凉”的共同特点呢?请默读课文3-11段,结合具体的文本进行回答(教师提示可以从色彩、声音等角度分析)①从颜色上看:碧绿的天色、蓝白紫黑的牵牛花和淡黄微绿的秋枣,它们的颜色都是冷色调的,冷色调的东西往往给人以“凄清”之感;②从声音上看:驯鸽的飞声、秋蝉的叫声和都市闲人的对话,都采用了以动衬静的手法,所以都表现了“宁静”的特点;③从数量上看:一丝一丝漏下来的日光、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突出了“少”;而落蕊是满地的,秋雨带来的是很深的凉意,这里有“多”的意思。少与多都给人一种“悲凉”的感觉。此环节旨在检查学生的课前预习成果,课前预习要求学生为五幅秋景图命名,课上深入探讨郁达夫笔下故都秋景的特点,落实教学目标一。三、析作者之情1.那么面对故都清、静、悲凉的景物,作者的情感又是怎样的呢?他是在悲秋还是颂秋呢?通读课文,找出能够表现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态度的词语或句子,同桌交流总结,限时两分钟。明确:a.第1段:我的不远千里,要从杭州赶上青岛,更要从青岛赶上北平来的理由,也不过想饱尝一尝这“秋”,这故都的秋味。——向往之情b.第3段:不逢北国之秋,已将近十年了。在南方每年到了秋天,总要想起陶然亭的芦花……——怀念之情c.第14段:秋天,这北国的秋天,若留得住的话,我愿意把寿命的三分之二折去,换得一个三分之一的零头。——热爱之情2.教师提示从课文标题出发进行解读作者感情追问:结合课下注释我们知道作者郁达夫并不是北京人,而是浙江人,背景并不是他的故乡,那么本文的题目叫“北平的秋”或“北国的秋”岂不是更合适?补充背景知识: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从1921年到1933年4月,郁达夫参加左翼文艺活动并进行创作。由于国民党白色恐怖(对中共及其他主张民主人士进行政治迫害)的威胁等原因,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当时的国家是山河破碎,连年战乱,民不聊生,处于内外交困的境地;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作者在此处境下,他思想苦闷,想用创作救国,可创作又枯竭,于是,只有过着一种游山玩水的闲散寂寥的苦闷生活。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写下这篇故都的秋。明确:(1)“故”有“从前的”、“过去的”的意思。我们只有在称呼与自己有着深厚感情而又两相分离的人或物的时候,才会用“故”字,结合课文创作背景可知,一个“故”字,更能体现作者对北平的深厚感情和怀念。(2)称“北平”为“都”,体现了北平这座城市的文化意义,而此时的民国的首都是南京,称“北平”为“故都”,又蕴含了一种历史沧桑感。总结:作者对“故都的秋”的情感从1、2两段,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故都秋味”的怀念向往之情;从结尾两段,我们可以读出作者对“故都秋味”的赞美喜爱之情;而文章的题目,“怀念、赞美”两种情感则兼而有之。综上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故都的秋景是“清、静、悲凉”的,但作者仍然对此怀着无限的热爱、向往和赞美。第二个环节引导学生通读课文,从文本出发分析作者感情,以文本为依托,有理有据。同时,教师适当地插入写作背景帮助学生理解课文标题背后蕴含的作者的感情。四、知人论世赏雅趣(10分钟试讲)1.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都是对故都的秋的怀念和赞美,但文章的中间部分却表现的是“世俗、衰败”的秋景,这样的写法,情感和内容不是分离的吗?请结合五幅秋景图具体分析。A.教师带领学生分析“破屋秋晨图”呈现第三自然段的改写:“在北平即使不出门去吧,就是在皇城人海之中,早晨起来,你也能看得到很高很高的碧绿的天色,听得到青天下传来的驯鸽的飞声。日光从槐树的叶底下一丝一丝地漏下来,院子里的破壁腰中,有蓝白色的牵牛花,牵牛花底长着几根疏疏落落尖细且长的秋草。”(1)齐读原文,分析改写后的句子与原文相比有什么不同?明确:改写后的句子少了“租人家一椽破屋来住着”、“泡一碗浓茶”、“朝东细数着”、“静对着”、“说到了牵牛花,我以为……为佳,……次之,淡红色最下”、“最好,还要……”等词句。(2)那么原文中加入的这些短语的有什么表达效果呢?你更喜欢哪种表达呢?请选取一到两个词句进行分析。明确:的这些短语可以分为两类:作者的动作行为和作者的主观认知,这些短语背后隐藏的是审美主体即郁达夫的情感。a.作者不远千里来到北平,专门花钱“租屋”,而且租的是一间“破屋”,只为欣赏故都“悲凉”的秋景,如果不是发自内心的喜爱,恐怕是不会花钱买“罪”受的。b.作者在欣赏这些景物时,先“泡一碗浓茶”,再“向院子一坐”,不紧不慢,多么惬意、多么悠闲!他的欣赏的过程如“朝东细数着”、“静对着”,看似无聊,实际是作者在观察、在欣赏、在品味,是一种悠游自在、充分享受的表现。c.“我以为”牵牛花以蓝白紫黑这样的冷色调为好,“最好,还要……”等短语的使用说明这完全是作者个人情趣喜好的体现。也就是说,在破屋、破壁这样的背景下,冷色调的牵牛花因衰败凋零的秋草的陪衬而让我们感受到牵牛花的清雅孤高,这才是最有趣味的,才是富有诗意的,才是作者最喜欢的一种美。总结:所以我们从破屋秋晨图中可以看出即使故都的秋景是清静的、是悲凉的,但作者的欣赏过程确是十分享受的,作者以“我”眼看秋景,以“我”心感秋景,因为景物背后这个“人”的存在,因为赏景的人是充满喜爱的、是陶醉的,所以景物虽然是衰败的、悲凉的,但我们却能感受到它们是诗意的、是优美的,这也就是我们所说的情与景的交融。这样的表达不仅不会有内容和情感的割裂,反而会因为内容和情感之间形成的张力而使文章意蕴更加丰富。(3)下面请大家再次带着这种喜悦的、沉醉的、悠闲的语气齐读这段话。B.同学做侦探:同学们结合分析“破屋秋晨图”的分析方法,精读其他四幅秋景图,小组合作探究这四幅图中隐含作者喜爱之情的字和词,全班展示交流,限时五分钟。(1、2组分析“秋槐落蕊图”;3、4组“秋蝉残鸣图”、5、6组“秋雨闲人图”、7、8组“秋树果实图”)展示成果:1、2组:秋槐落蕊图作者在描写落蕊时写道:“早晨起来,会铺得满地”。“会”字既有对落蕊很厚这样的结果的表现,也是对落蕊落下的过程的推测。作者着重写早晨落蕊满地的结果而没有写落蕊在夜里,在夜深人静、人们熟睡的时候不断凋落的凄清的过程,落蕊落了如此之多,却没有惊扰到人们,说明落蕊落得轻、落得静,生命的凋零在无声之中,多么地静美!并且作者“脚踏上去”,“只能感出一点点极微细极柔软的触觉”,“觉得细腻,又觉得清闲”,而且“有点儿落寞”。“细腻”的是打扫落蕊后地面的丝纹,“清闲”的是作者,而“落寞”的是因为那一条条丝纹让作者感受到了落蕊生命留给人们的最后一点印记,生命的最终消逝,带来了作者对生命的思考。这幅图写的是“落蕊”,是生命的凋零,我们非但感受不到凄惨,反而从落蕊身上感受到了一种静美,这是因为作者把自己的主观感受融入在了客观的景物之中。3、4组“秋蝉残鸣图”分析:在“秋蝉残鸣图”中,作者说“秋蝉衰弱的残声,更是北国的特产”。“特产”指那些能代表一个地方独特特色的东西,这种东西往往能让当地人感到骄傲。说秋蝉“衰弱的残声”是北平的“特产”,可见作者的独特趣味,而这种独特趣味显然是从生命即将消失的悲音中有了对生命的感悟。接着又说:“无论在什么地方,都听得见它们的啼唱。”衰弱的残声是“啼唱”,不是“哀鸣”,可见作者是在享受这种美妙的声音!最后,作者还说:这秋蝉,“简直像是家家户户都养在家里的家虫。”“养在家里的家虫”,像是宠物,多么亲切,多么富有人情味!蝉声是“衰弱的”,“残声”是秋蝉生命临近尾声的象征,然而作者却非常喜爱这生命的悲音,在这生命的悲音中感受到了死亡给我们带来的一种凄凉的美丽。5、6组“秋雨闲人图”分析:作者写“秋雨”,一个“哩”字很有意思。如果没有这个“哩”,这句话就是:还有秋雨,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而加上这个“哩”字,这句话就是:还有秋雨哩,北方的秋雨,也似乎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有“哩”,语气就舒缓许多,亲切许多。一个“哩”字,足以表现作者心情的闲适,透露出作者对北方秋雨的喜爱之情。7、8组“秋树果实图”分析:作者说北方的秋果是“奇景”,而不是“美景”。作者认为秋枣淡绿微黄的时侯确乎不美,但是却是北国的清秋的全盛时期;而等到枣子红的时候,颜色虽美,可北方已是沙尘满天。因此作者才会说北方的秋果是“奇景”,而不是“美景”,“奇景”与“美景”相比包含的喜悦、热爱之情程度更深,更能说明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熟悉和热爱。教师总结:综上我们可以看出,第一,作者除了在文章的标题和首尾表现了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在文章的主体部分也融入了作者的喜爱之情。也就是说,作者对故都的秋的喜爱之情是贯穿全文的。第二,作者笔下的秋景虽然是衰败的、悲凉的,但是却是美的,这种美是从衰亡的生命中感受到的凄美、静美、诗意美。所以说本文的内容和情感不仅不是割裂的,反而这种内容和情感之间的张力赋予了文本更深刻的意蕴和更丰富的阐释空间,这背后体现的是一个作者独特的审美雅趣。而我们之所以会产生内容和情感是否是分离的这样的困惑的原因,是我们的同学先入为主或者想当然地认为,如果要赞美,那么对象一定要是漂亮的、美好的,或者说,我们的同学认为衰败的、残破的东西本身是不美的,所以就不应该赞美。审美活动是一种创造性活动,鉴赏美的事物是审美,鉴赏丑的事物同样是一种审美。2.那我们该如何理解郁达夫的这种审美趣味呢?a.与作者的经历有关:郁达夫三岁丧父,少年时期就离乡求学于嘉兴、杭州,一方面得不到母爱的温暖,另一方面还受到“锦衣肉食的乡宦人家子弟”的歧视,使他处在极度的忧郁苦闷之中,从小就成为一个“孤独者”。17岁随兄长一起赴日本留学,在异国生活的十年,是他饱受屈辱和歧视的十年。母死兄亡,妻离子散,人生的悲苦,身世的可悲,形成了郁达夫忧郁敏感的特质。因此,他在文学创作中提倡“静的文学”,写的也是“静如止水的文学”。b.“物哀文化”的浸润:作者留日十年,接受了完整的日本中学、大学教育的个人经历,其审美的独特偏好与日本的“物哀”民族美学传统一脉相承。这种物哀文化主要是指日本人在人世无常中玩味悲哀,从残缺与不完美中发现趣味的独特美学偏好,如从“落樱”看出“美和死亡”;从“牵牛花”看出“生命的转瞬即逝”等等。c.写作背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的旧中国,战乱连年,民生凋敝,连读书人也衣食无所安,居无定所。国民党白色恐怖(对中共及其他主张民主人士进行政治迫害)的威胁等等,郁达夫从1933年4月由上海迁居杭州,在杭州居住了三年。在这段时间里,作者也是居无定所,颠沛流离,饱尝了人生的愁苦和哀痛。1934年郁达夫经青岛辗转千里,又回到了故都北平,写下这篇故都的秋。多年来颠沛流离的生活,以及饱受人生愁苦与哀痛,使得郁达夫对眼前的“故都的秋”感受很特别。课堂小结:散文的文眼“清、静、悲凉”既是作者心中故都的秋的特点,也是作者对故都的秋的独特感受,作者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交融。而郁达夫之所以对这种热爱、陶醉这种“清静悲凉”的秋景,是因为他童年时期形成的忧郁故都的气质和成年后坎坷的人生经历使他形成了独特的文学观念和审美趣味,所以他眼里这样悲凉的秋天才是美丽的,他看到这样悲凉的景象才会带着欣喜与喜爱。所以他并不是在悲秋,其实是在赞秋。这篇写景散文既不是以时间为序,也不是以空间为序,可以说,是无序的,但正是因为这些景物都具有“清、静、悲凉”的特点,背后都隐藏着作者的喜爱之情和对生命的思考,是的这篇散文意蕴集中,这就是“散文的形散而神不散”。此环节的目的是为了落实教学目标二和三,在这里老师引导学生精读文本,从作者在描写这些“清静、悲凉”秋景的字里行间中发现蕴藏在景物背后的作者的陶醉与喜悦。教师首先以“破屋秋晨图”为例进行示范,用到“删一删”的教学策略让学生在对比中更清楚地感受作者渗透在字里行间的陶醉和喜悦之情。教师示范后,分小组独立探究,学以致用,全班进行交流,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意识。在给与学生充分的思考空间、让学生们通过文本得出结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