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玉案+元夕》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1页
《青玉案+元夕》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2页
《青玉案+元夕》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3页
《青玉案+元夕》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4页
《青玉案+元夕》教案2022-2023学年高教版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武汉市江夏职业技术学校备课备忘录(语文学科)

学科:语文专业:班级:执教者:

课题《青玉案•元夕》主备教师赵婷

1.了解辛弃疾及诗作的背景,在诵读中感受作品的意境和形象,理解作品

思想内涵;

教学目标

2.理解、品味词中的千古名句,体会作者妙手铺排,渲染气氛的手法;

3.把4屋“那人”的形象,体会词人的情感,学会知人论世的鉴赏方法。

重通过研读文本,理解文中“那人”的寓意,体会词人情感。

教学重、难点难

点千古名句的理解及形象之外所给人的丰富联想和深刻的启示。

学生已积累了一定程度的古典诗词,对辛弃疾不

乏了解,是著名将领,爱国词人。他的词风格多

教学设想

2样,而以豪放为主。但这首词的风格有其特别之

教学课时处,那就是以婉约之形表豪放之实,需对学生给

予点拨。

教具、学具准备PPT,视频,音频,情景表演的服装、道具

二次备

共案部分

教一、自主预习。要求:

1.对照注解熟读课文,划出自己认为最精彩的句子并说明理由。

青玉案•元夕

宋•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

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

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2.收集学过的或者熟悉的辛弃疾的生平及诗词名句。

3.了解王国维的“三个境界说”。

第1课时

一、新课导入:

导入:网络中当前最有名的中文搜索网站是哪一家?你知道这家网站

名称的由来吗?

答案参考:百度。取自辛弃疾《青玉案•元夕》的名句:“众里寻他

教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象征着百度公司对于中文信

息检索的执着和永无止境的追求。那么今天我们就一起走入本词,了解留

下这句“千古名句的”词人辛弃疾的心路历程。

过二、师生互动,赏读文本。

※作者简介一一请生回答,师补充。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历城(今山

东济南)人,著有《稼轩长短句》。一生坚决主张抗击金兵,收复失地。

曾进奏《美芹十论》、《九议》,提出强兵复国的具体规划,但都未得到

采纳和施行。在各地任上他认真革除积弊,积极整军备战,又累遭投降派

掣肘,甚至受到革职处分,曾在江西上饶一带长期闲居。光复故国的大志

雄才得不到施展,一腔忠愤发而为词,由此造就了南宋词坛一代大家。

辛弃疾在文学上与苏轼齐名,号称“范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

玄”。

(一)初读:入像

教※听名家范读,教师解题,。

(1)青玉案一一词牌名。出自东汉张衡《四愁诗》:“美人赠我锦绣

学段,何以报之青玉案。”青玉案它是青玉所制,盛食物的矮脚托盘(茶“

狗+,

几)。后人也说案是“碗”,读wan3声。游

穿

过元夕一一题目。夏历(农历)正月十五日为上元节,元宵节,此夜称“

越"

元夕或元夜。

程在古代,只有在元宵佳节之夜,平日里大门不出二门不迈、长居深闺概

的女子才难得被允许出门去游乐,和男子们一起,赏花灯、猜谜语、瞧见工

或者约会自己的心上人。用今天的话来说,元夕正是古代男女青年们难得

的“旅游开放日”。

(3)思考:有人说这是一首爱情词,是吗?

学生:是的。(这是学生初读文本能够感觉到的印象,顺理成章提出

这样的问题,为后面分析理解词中的千古名句以及该词风格蓄势。)

老师:好的。辛弃疾在这首“情词”中写道的,又有怎样的场景和怎

样的情感呢?就让我们跟着辛弃疾的笔触,以小组为单位,结伴前行,穿

越回南宋淳熙之初年,齐读本词,用知识智慧翻译、理解本词,用思维和

相象去常游词中的“亓夕夜号”肥。

J'(4)情景演绎,疏通¥1意。安排一群特邀演员提前准备好词句演

绎。全词一共8句,我们一共8个小组。每组选取一位代表,边翻译该句

诗,边向全班演绎全词.

合学

(5)教师总结:感谢同学们的倾情演出和准确的翻译!大家觉得她

们表现得好吗?人物服装表演可圈可点,但是道具、场景方面还是差强人业

意吧。想要有央视春晚上的那种舞美效果,还需要我们计算机专业的同学,

们学好一身本领,发挥专业特长了。:)我们期待着未来的某一天,能看学

到计算机技术支持下更好的舞美效果!

(二)品读:析巧

请同学们以分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来品读本词的上工八

【问题探究1):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

境则自成高格。”境由象构成,而象则包括景物和人物。没有计算机舞美

技术的古代中国,我们却拥有最传统最传神的文学艺术表现手法一一那

么,词中写到了哪些场景?词人又是是怎么描述的呢?运用了怎样的修辞

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请1-4组的同学重点研读词的上片,完成以下问题,并填满

表格。

(1)“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这两句用了什么艺术手法,

有什么表达作用?“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了谁的诗句?在此起什么作

用?

“花千树、星如雨",把花灯比喻成千万棵花树,把烟火比喻成流

星,形容彩灯、烟花之盛。写出了元宵夜火树银花的繁华景象,渲染了元

宵之夜的欢闹气氛。

“东风夜放花千树”化用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忽如一

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赋予新意,形象飞动,极富创意,夸张、

比喻形容灯火之多如千树花开,烘托元宵灯会的热闹气氛。

(2)“宝马雕车香满路”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表达作用?

用了借代的手法,“香”是借体香来指代那些打扮得花枝招展,争相

去看灯、戏耍的女子,含蓄而又生动。(下片的“娥儿雪柳黄金缕”也运

用了借代的手法。)

(3)找出“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一句中的动词,并说说

整句用的是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用了“动”“转”“舞”三个动词写舞灯之欢,使用了铺陈手法,渲

染元宵节的热闹气氛。

所见之景怎样描述表现手法表达效果

(意象)(意境)(修辞)(场景)

灯花千树

星如雨

宝马雕车香满路_______、美女

云集、万人空巷

声、光、、

舞舞鱼舞龙、

摇曳生姿

※小结上片

上片:描写了元宵佳节的热闹、喧哗场面。

花千树(花灯之至.)

星如雨(烟花之盛)

香满路(贵族之念)

动转舞(舞灯之欢)

教师概括:没错,寥寥数语,融入修辞手法多样;视听嗅觉结合,一

个有声有色有香味的节日场面便展现在我们面前。如果用三个成语简要概

括元夕的特点:灯火辉煌、车水马龙,繁华喧嚣。(热闹,繁华,喧嚣)

让我们全班同学齐读上片,用我们饱满的感情和朗读,再现出上元的

欢乐盛景吧!:)

【与问题1同时进行】请5-8组同学重点研读下片,并且思

考以下问题。

【问题探究2]:如果说上片主要是写景,那么下片主要就是写人。请问

下片中写了哪两类人?如何描写的?主角是谁?为什么呢?

生答:一类人是贵族女子,从三个方面实行描写:一是她们的服饰,

她们戴着蛾儿、雪柳、黄金缕,表现她们妆扮的华贵和高贵的身份。二是

写她们的欢声笑语,用“笑语盈盈”表现她们节日之欢。三是写她们纷纷

离开后,衣香还在空中飘散。通过这些对人物的描写,进一步具体表现元

宵佳节的繁华热闹。

另一类就是“那人”。写“那人”着墨不多,既没写她的服饰,也没

有写她的表情,只写了她所在的环境,是一个僻静的角落。灯火稀疏、远

离众人。

主角是“那人”。因为他是作者“众里寻他千百度”的对象;也是

“蓦然回首”后的意外(却)的发现。因为主角往往最后出场。

师生合作探讨问题3、4:师启迪,生自由回答。

【问题探究3】:那我们又可以判断出,“主角”是怎样的一个人?

她是词人的意中人。她是一位高贵的女性。她与众不同、非同一般。

她躲开了狂欢极乐的人群,独自一人在灯火稀疏的冷僻处。有一点孤独,

又自甘寂寞,不同流俗。

明确:写出了一位孤高、淡泊、自甘寂寞,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

性形象。

※小结下片

下片:描写了参加元宵盛会的两类人。

「服饰

一是贵族女子4欢声笑语

-香气

二是“那人”:在那灯火稀疏、远离众人的地方一一自甘寂寞、孤高淡泊

(三)研读:索情

自主思考

【问题探究4]写元夕热闹之景时作者泼墨如云,而写主角“那人”时作

者却惜墨如金。作者为什么要写极尽狂欢闹元宵的热闹场面?

——写景写人都是为了反衬女主人公(渲染,烘托)»

A.景越热闹,越见“那人”处境的寂寞与孤独。

B.他人越高兴,越是笑语欢快,就越见“那人”的脱俗与淡泊。

总来说之,这不是喧宾夺主,通过对宾的着重描写,正起到了增强突

出主要人物形象的作用。

(四)初读总结(学情巩固):

全班齐读本词,感受其反衬艺术手法的达成。

三、师生再读,主题质疑:

【问题探究5】

再问,这真的是一首爱情词吗?如果不是爱情诗,理由何在?梁启超

评这首词说:“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幽独”在这首词中是怎

样表现出来的?简要陈述词人在这首词中寄寓了自己什么样的“怀抱”?

要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就要掌握诗词鉴赏中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那

就是一一知人论世品诗词。

由学生来介绍辛弃疾及其生平,教师补充PPT。

※诵其词、知其人、论其世

解析:这首词作于宋淳熙元年或二年,作者大约四十九岁。当时,强

敌压境,国势日衰,而南宋统治阶级却不思恢复,偏安江左,沉湎于歌舞

享乐,以粉饰太平。洞察形势的辛弃疾,欲补天穹,却恨无路请缨。他满

腹的激情、哀伤、怨恨,交织成了这幅元夕求索图。国难当头,朝廷只顾

偷安,人们也都“笑语盈盈”,有谁在为风雨飘摇中的国家忧虑?恐怕只

有那一位自甘寂寞、远离繁华喧嚣,立于灯火阑珊处的那个他吧!

回答:①通过寻找一个孤高、淡泊、独在“灯火阑珊处”的女子,表现了

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

②词中寄寓了词人在政治上的失意苦闷的心情,表达了不愿跟统治者

(“当权者”或“时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

至U此,我们终于明白:“那人”就是抒情主人公的意中人,实际上就

是作者的一种理想人格的化身一一不同流俗、志怀高远。在这首词中,

诗人寄托了他对国家兴亡的感慨和对社会现实的批判。

四、全词小结,背诵全词。

第2课时

【问题探究6】以美人自喻,这种托寓的写法我们是否熟悉?原来学过类

似的诗歌吗?(联系旧知,形成知识链)

这种写法最早可以追溯到屈原,以香草美人自喻,喻高洁的品性和与众不

同的理想追求。

【问题拓展7】读到这里,你还想到了哪些主旨相似的名句吗??

1.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宋]林升《题临安邸》)的谴

2.又有“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唐]杜牧《泊秦淮》)

的忧虑

3.“把吴钩看了,栏干拍遍,无人会,登临意”(辛弃疾《水龙吟•登建

康赏心亭》)的痛苦。

【问题探究8】再读全词,你觉得这首词应该划归婉约词还是豪放词呢?

兼具婉约、豪放两种风格。从文本的行文方式看,与传统的婉约词并

无二致。但从所寄托的内容主题看,这是关系到国家民族的前途命运的重

大问题,深含着一股阳刚之气。此词寄劲于婉,寓刚于柔,婉约其表而豪

放其中。

再度总结(PPT展示)

1.全文主要使用了—的表现手法,兼具—和「风格,表达出作者

(词人对理想的追求的执着和艰辛),看似是歌颂欢

欣热闹的元宵夜景,实际上抒发的是他情怀。

四、名句拓展与延伸阅读:

预习检查:王国维读此词得到了什么感受?

——王国维《人间词话》“三境界说”:

古今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昨夜西风凋碧

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

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