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_第1页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_第2页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_第3页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_第4页
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高一地理期末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外………………○………………装………………○………………订………………○………………线………………○………………○………………内………………○………………装………………○………………订………………○………………线………………○………………此卷只装订不密封………………○………………内………………○………………装………………○………………内………………○………………装………………○………………订………………○………………线………………○………………○………………外………………○………………装………………○………………订………………○………………线………………○…学校: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___________语文试题第=PAGE4*2-17页(共=SECTIONPAGES4*28页)语文试题第=PAGE4*28页(共=SECTIONPAGES4*28页)地理试题第=PAGE3*2-15页(共=SECTIONPAGES4*28页)地理试题第=PAGE3*26页(共=SECTIONPAGES4*28页)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地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2021年5月16日三水区文化遗产保护宣传月活动在博物馆开幕,其中难得一见的展品是一窝在三水河口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发现恐龙蛋化石的岩石类型是(

)A.沉积岩 B.玄武岩 C.花岗岩 D.变质岩2.推断该化石形成的相应地质历史时期,当地(

)A.气候干冷 B.火山频发 C.地壳抬升 D.地势低洼为了实现对农作物的保温和防晒,金华部分农民在白色塑料大棚上加一层可收放的黑色尼龙网,如下图所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图中黑色尼龙网和塑料薄膜直接影响的辐射类型分别是(

)A.地面辐射、大气辐射 B.太阳辐射、太阳辐射C.地面辐射、太阳辐射 D.太阳辐射、地面辐射4.若在8月份,江苏的农民对于大棚的黑色尼龙网管理应当是(

)A.午后盖上 B.早晨盖上 C.傍晚盖上 D.全天不盖丹娘沙丘位于青藏高原雅鲁藏布大峡谷。这里水位变化较大,夏季云雾缭绕,冬季风力强劲将江心沙洲的沙子吹走形成丹娘沙丘。美丽的沙丘与碧蓝的雅鲁藏布江水、远方的雪山、近处的峻岭、蓝天白云组合成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下图为丹娘沙丘附近等高线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雅鲁藏布大峡谷和丹娘沙丘的地貌类型分别是(

)A.流水地貌、风力地貌 B.风力地貌、流水地貌C.冰川地貌、风力地貌 D.流水地貌、海岸地貌6.根据图文材料,推断形成丹娘沙丘的主要风向为(

)A.偏西风 B.偏北风 C.偏南风 D.偏东风7.图中公路最易被沙子影响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下图为“生态滞留池,水循环示意图。雨水通过绿地流入“生态滞留池”中。达至蓄水、净水的目的。据此完成下面小题。8.图中箭头表示蒸发环节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9.“生态滞留池”对水循环的影响是A.减少大气降水 B.减少地表蒸发C.增加地表径流 D.增加地表水下渗位于加拿大东南部的芬迪湾,被认为是世界上潮差最大的海区,潮汐发电潜力巨大。芬迪湾长约250千米,宽约92千米,湾口向内收缩。下图示意芬迪湾海区位置和轮廓。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0.芬迪湾潮差巨大的形成条件包括(

)①天体引潮力作用②潮汐电站的修建③呈喇叭状的海湾形态④海湾长度大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1.与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的主要优势是(

)A.可再生,污染小 B.分布广,易开发 C.无库区,淹没少 D.储量大,更稳定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它们会成群地季节性迁徙。每年5月底开始,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图中虚线所示)向圣劳伦斯湾聚集。下图示意圣劳伦斯湾地理位置及洋流分布状况。完成下面小题。12.每年5月底开始,白鲸开始向圣劳伦斯湾集聚的主要原因是(

)A.水质优良,利于繁殖 B.水温升高,利于生存C.海冰融化,水中氧气足 D.浮游生物多,饵料丰富13.图中虚线所示洋流性质及其对白鲸迁徙作用的分析,正确的是(

)A.暖流;提高白鲸运动速度 B.暖流;利于白鲸保持体温C.寒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 D.寒流;可避开纽芬兰岛阻挡14.圣劳伦斯河河口海域海水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表层为海水,密度小 B.表层为河水,盐度高C.底层为海水,密度高 D.底层为河水,盐度小一位探险者在其游记中这样写道:“……你仿佛来到一个梦幻王国。抬头看一看,满眼长着奇异板状根的参天大树,不可思议的老茎秆上的花果、巨叶植物,根本看不到湛蓝的天空;低头望一望,眼前到处是苔藓、藤萝等,密不透风的林中潮湿闷热,脚下到处湿滑。叮当作响的小溪、飞泻的瀑布无处不在;参天的大树、缠绕的藤萝、繁茂的花苹树木汇聚成一座座美丽的绿色大迷宫,让人寸步难行……”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材料中植被垂直分层现象形成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光照 C.水分 D.湿度16.该区域的土壤(

)A.有机质含量高 B.水分较少,氧气偏多C.淋溶作用强,土壤贫瘠 D.土层较薄湖南沅水流域大部分地区属于山地,冬冷夏热,降水充沛且较为集中。流域内传统村落数量众多,且多位于距离河流100—500米的山坡上,形成“山林—建筑—农田—河流—农田—山林”的分布特征,图示意传统村落的立面形态。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关于图中各要素发挥的生态作用,叙述正确的是(

)A.山林增加下渗,保持水土 B.山林防风固沙,保护建筑C.农田吸纳雨洪,抗旱保墒 D.河流发展航运,利于防御18.建筑多选择在地势稍高的山坡,主要为了躲避(

)A.滑坡 B.洪涝 C.暴雨 D.寒潮读牛轭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9.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搬运 C.流水沉积 D.地壳下陷20.下列关于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带来的影响叙述不正确的(

)A.加快河流流速 B.减缓洪水灾害 C.增加航运距离 D.减少河道淤积二、综合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21.(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我国南方某海岛是著名度假胜地。海岛面积约26km2,岛上海岸地貌类型多样,且南、北地貌差异明显。近年来,岛上缺水问题日益严重。图示意该海岛概况,图示意1956-2014年该岛出现大于50cm风暴潮的季节分布,图示意该岛月平均风速变化。(1)形成该岛南部地貌的主要外力作用是____;根据物质迁移原理,推测图中沿岸流的方向以自____向____为主。(2)近年来,该岛西南部的沙滩受侵蚀严重,推测其受侵蚀最严重的季节为____,依据是____。(3)分析该岛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并提出合理建议。(5分)22.(10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想象这样一幅图景:在遥远的海洋上空,形成了无数个大肥皂泡,它们在平流层强风的吹送下,飞越了漫长的路程,来到大西北上空,全部破裂了,把它们在海洋上空包裹起来的潮湿的空气,都播散在我们这片干旱的天空中……是的,肥皂泡能为大西北从海洋上运来潮湿空气,也就是运来雨水!大群大群的巨型气泡浩浩荡荡地飘向大陆深处,包裹着海洋的湿气,飘过了喜马拉雅山,飘过了大西南(实际为青藏高原),飘到大西北上空,在南海(实际为印度洋)、孟加拉湾和大西北之间的天空中,形成了两条长达数千公里的气泡长河。(节选自:刘慈欣的科幻小说《圆圆的肥皂泡》)下图为肥皂泡自孟加拉湾向西北地区调水路线的剖面示意图(根据科幻小说《圆圆的肥皂泡》描述绘制)。(1)目前,人类跨流域调水改变的水循环环节主要是__________。图中所示,“肥皂泡”调水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肥皂泡”包裹的潮湿空气来源地实际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图中“肥皂泡”的移动方向是__________,其调水经过的主要地区中①为__________。(4)假设“肥皂泡调水工程”能够顺利实施,简述其给西北地区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2分)23.(10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某校的地理学习小组在教师的指导下,去湖南山区开展了一次“土壤形成与地理环境关系”的野外实习,他们挖掘了一个土壤剖面,发现剖面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他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绘制出下面的土壤与其他自然要素关系图。请你与他们一起探究下列问题。(1)推测该地的土壤类型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其地带性植被是_____________。(4分)(2)同学们还测得该土壤的有机质含量少,试从气候的角度分析其原因。(2分)(3)土壤的形成是气候、地形、水文、生物乃至人类活动综合作用的结果。试分析生物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的作用。(4分)24.(10分)读“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下图)和“我国某市某年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我国某市某年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单位:mm)年平均降水量转化为径流的总降水量转化为地表径流的降水量转化为地下径流的降水量年平均蒸发量城市中心区67540533768270郊外平原区644.526796171377.5(1)I地区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____灾害;与其他地区相比,Ⅳ地区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____的特点。(2)地震灾害是破坏极强的一种自然灾害,世界上主要的两个地震带是____地震带和____地震带。当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____(3)I地区夏半年出现的台风是影响我国主要的气象灾害,但它同时也会给人类产生一些有益的影响,试说明其主要表现。(2分)(4)请根据表中的数据变化,推断该城市中心区易发生城市内涝的成因,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措施。(3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A

2.D【解析】1.根据材料信息“其中难得一见的展品是一窝在三水河口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可知,化石存在于沉积岩中,A正确。玄武岩和花岗岩属于岩浆岩,是岩浆冷凝作用形成的岩石,里面没有化石,BC错误。变质岩是固态的岩石在地球内部的压力和温度作用下,发生物质成分的迁移和重结晶,形成新的矿物组合,里面没有化石,D错误。故选A。2.根据材料信息“其中难得一见的展品是一窝在三水河口发现的恐龙蛋化石”可知,流水搬运上游地区的恐龙蛋后在该地沉积下来,判断该地地势低洼,D正确。根据材料信息无法推断该地火山喷发状况和地壳的运动状况,若气候干冷,则流水搬运作用弱,该化石不易被搬运到该地沉积,ABC错误。故选D。【点睛】沉积岩特点:具有层理构造,且含有化石。3.D

4.A【分析】3.由所学知识可知,图中黑色尼龙网对削弱太阳辐射作用明显,AC错误。图中白色塑料薄膜对太阳辐射削弱很少,对地面辐射是隔热层,减少地面辐射热量损失,从而起到保温作用,B错误,D正确。故选D。4.由所学知识可知,8月份,在江苏地区出现伏旱,由于光照较强,需盖上黑色尼龙网,黑色尼龙网起到的作用是削弱太阳辐射,使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减少,温度不会太高,从而减少作物水分的蒸腾作用;为了保证大棚获得一定的太阳辐射,所以黑色尼龙网在午后盖上,A正确。BCD错误。故选A。【点睛】大气的受热过程分大气对太阳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包括大气的吸收、反射和散射作用。5.A

6.D

7.D【分析】本题以雅鲁藏布江大峡谷丹阳沙丘为材料,涉及风力地貌、流水地貌、河流水文特征等相关内容,考查学生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点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学科素养。5.雅鲁藏布江大峡谷属于流水侵蚀地貌;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故A选项正确。故选A。6.丹娘沙丘的沙源来自东侧的江心沙洲,因其受风力作用而产生堆积,堆积物在西,主要风向应为东风,故D选项正确。故选D。7.冬季河流水位最低,江心沙洲出露面积大;且冬季风强劲,丹娘沙丘增长迅速,沙子易影响公路,故D选项正确。故选D。【点睛】外力地貌以外力地质作用为主,所形成的地貌为外力地貌。根据外动力的不同,可将地貌形态划分为:风化地貌、重力地貌、水成地貌、冰川地貌、冻土地貌、风成地貌、岩溶地貌和黄土地貌等。8.C

9.D【解析】8.分析示意图中的箭头特点再结合水循环特点即可知,图中①为大气降水,②为地表径流,③为蒸发,④为地表水下渗,故可知C选项符合题意。9.据图可知“生态滞留池”增加了地表水域的面积,从而增加了地表蒸发量,使大气中水汽含量增加,进而增加了大气的降水量,故A、B选项均错误;“生态滞留池”起到了滞留地表水体的作用,从而可以促进地表水的下渗,相应的地表径流就会减少,故C选项错误,而D选项正确;所以正确答案是D选项。10.A

11.C【解析】10.由所学知识可知,天体引潮力会发生规律性的变化,有时较大,有时较小,会导致芬迪湾潮差巨大,①正确。潮汐电站的修建不会对潮差产生影响,②错误。呈喇叭状的海湾形态会导致海湾内部潮差越来越大,③正确。海湾长度的大小对海湾内部的潮差影响较小,④错误。综上述,A正确,BCD错误。故选A。11.由所学知识可知,水电站和潮汐电站利用的都是水能,都具有可再生、污染小的特点,A错误。水电站和潮汐电站开发的难度都较大,B错误。与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一般没有大型的大坝,不存在库区,土地淹没较少,C正确。与水电站相比,潮汐电站的发电更不稳定,D错误。故选C。【点睛】潮汐是在月球和太阳引力作用下形成的海水周期性涨落现象。在白天的称潮,夜间的称汐,总称“潮汐”。一般每日涨落两次,也有涨落一次的。外海潮波沿江河上溯,又使得江河下游发生潮汐。12.D

13.C

14.C【分析】12.该地位于墨西哥湾暖流和拉布拉多寒流的交汇处,鱼类资源丰富,为鲸提供了充足的食物,吸引白鲸来觅食,D对;从材料“鲸群带着”幼子”随洋流向圣劳伦斯湾聚集”说明向圣劳伦斯湾集聚不是为了繁殖,A错;白鲸集中分布于北冰洋地区,说明它是冷水性鱼,B错;5月底开始北冰洋地区的海冰同样融化,C错。故选D。13.图中虚线所示洋流由高较纬向较低纬流,水温比流经海区低为寒流,A、B错;白鲸分布于北冰洋地区喜冷水环境,洋流为白鲸提供冷水环境,同时白鲸可顺洋流游动,节省体力。白鲸游动速度缓慢,顺着洋流有利于提高游动的速度,C对;圣劳伦斯湾位于纽芬兰岛西侧,白鲸迁徙不能避开纽芬兰岛,D错。故选C。14.河口海域因圣劳伦斯河注入使表层海水盐度较低,底层海水盐量高、密度高,因此河口海域海水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C对;河口海域因圣劳伦斯河注入使表层海水盐度较低,但水温也高,因此密度较大,A错;河口海域冬季有海水,底层不会结冰,B、D错。故选C。【点睛】鱼类洄游的原因有四种。第一个是生殖洄游,鱼类需要返回到出生地产卵,这是由于出生地适合幼鱼孵化和觅食。第二个是索饵洄游,目的是洄游到食物更丰富的水域中。第三个是越冬洄游,这主要和水温有关,水温越低,洄游的速度越快。第四个是水流量改变导致鱼儿洄游。15.B

16.C【分析】15.根据材料可知,该地区有参天大树、苔藓、藤萝等。生物群落的结构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在垂直方向上,大多数群落都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森林中自下而上分别有草本植物、灌木和乔木,形成群落的垂直结构。对于植物来讲,阳光对植物生理和分布起决定性的作用,所以决定植物分层的主要因素是光照,故B选项正确。与光照相比,森林内部的热量、水分和湿度差异较小,不是影响植被垂直分层的主要因素,故排除A、C、D选项。16.据材料描述,该区域应属于热带雨林气候区。热带雨林地区全年高温多雨,土壤淋溶作用强,有机质含量低,土壤贫瘠,A错误,C正确;全年降水量多,水分充足,含氧量高,B错误;热带雨林气候区,土壤发育程度较深,土层深厚,D错误。故C选项正确。【点睛】热带雨林系统中,土壤贫瘠的根本原因是:有机质分解和养分再循环旺盛,土壤缺少养分积累和补充;高温多雨的气候,地表径流和淋溶作用强,因此土壤很贫瘠。17.A

18.B【解析】17.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山林可以增加下渗水量,保持水土,减少水土流失,不是防风固沙,A正确,B错误。吸纳雨洪主要是河流,C错误。此处河流主要是发挥灌溉功能,不是发展航运,D错误。故选A。18.结合图示信息及所学知识可知,地势稍高的山坡距离山地更近,滑坡发生时不易躲避,A错误。夏季降水集中,河水水位上涨较多,建筑在较高的山坡,可以避免洪水淹没,B正确。暴雨范围大,无法躲避,C错误。同一地区地势高处与低处,海拔相差不大,寒潮影响范围广,同样无法躲避,D错误。故选B。【点睛】森林的主要功能有:①经济功能(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木材和其他林产品);②环境功能:防风固沙、净化空气、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稳定大气成分、繁衍物种,维护生活多样性等。19.A

20.C【解析】19.在自由河曲的发展过程中,当河曲弯到一定程度时,上下凹岸间的河曲颈逐渐被河流旁蚀而变窄,当水流冲溃河曲颈部后,就产生自然的裁弯取直;裁弯取直后废弃的河湾与河流隔绝,堵塞成湖形成牛轭湖(如图)。因此导致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作用是流水侵蚀作用。流水搬运、流水沉积、地壳下陷都不是牛轭湖跟原河道分离的主要原因,故选A。20.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其在弯道处滞留的时间,有利于洪水快速排泄,从而减弱洪水灾害,A、B说法正确;河流自然截弯取直会缩短航运距离,C说法错误;河流裁弯取直后,河水直接由取直后的河道流走,水流速度加快,减少河道淤积,D说法正确。本题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故选C。【点睛】牛轭湖,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二、综合题21.(1)

海浪侵蚀

北(2)

夏季

该地在7、8月份风暴潮发生次数较多,海水运动强烈,对海滩侵蚀严重(3)原因:岛屿面积较小,储存淡水资源有限;地势起伏较大,河流短小流急;生活生产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建议:合理利用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浪费和污染;实施海水淡化;修建水库,蓄积雨水【分析】本题以示意海岛概况、1956-2014年该岛出现大于50cm风暴潮的季节分布和该岛月平均风速变化为试题背景,涉及了外力作用形式、洋流流动方向,淡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及合理建议等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地理基本原理与规律,论证和探讨地理问题的能力,旨在培养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1)由图示意该海岛概况可知,该岛南部多为海崖,可知位于沿海地区,主要外力作用是海浪侵蚀;南侧海崖众多,侵蚀力强,北侧较少,侵蚀弱。由图中南侧海崖受侵蚀作用、北侧以海滩、沙堤受沉积作用为主,可以判断沿岸流的方向是由南向北为主。(2)由图“意1956-2014年该岛出现大于50cm风暴潮的季节分布和图示意该岛月平均风速变化”可知,该地在7、8月份风暴潮发生次数较多,风力强,即夏季海水运动强烈,对海滩侵蚀严重。(3)本题主要从淡水短缺的原因可从岛屿面积较小、地势起伏较大、生活生产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角度回答。淡水短缺的原因可从岛屿面积较小、地势起伏较大、生活生产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角度回答。读图可知,图中岛屿面积较小,储存淡水资源量少;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地势起伏较大,河流短小流急,流速快;工农业生产、生活需水量大;水资源污染和浪费严重,导致水资源短缺;建议:合理利用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加大对污水的处理,减少水污染;加大宣传教育,提高公众的环保意识;海水实施淡化工程;通过修建水库,蓄积雨水,调节水资源的季节变化。22.(1)地表径流

蒸发

水汽输送

降水(2)印度洋

孟加拉湾(3)由南向北(或向北或向西北)

喜马拉雅山(4)降水增多,温差减小;地表、地下径流增大;植被覆盖率提高等。【分析】本题以科幻小说《圆圆的肥皂泡》和孟加拉湾向西北地区调水路线的剖面示意图为背景,考查了水循环的主要环节、人类对水循环的影响。考查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调动和运用地理知识、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详解】(1)据所学知识可知,人类跨流域调水改变的环节是地表径流;分析图文信息可知,“肥皂泡”上升为蒸发环节,飘向大西北上空为水汽输送环节,播撒在干旱的天空中为降水环节,所以调水工程改变的水循环环节有蒸发、水汽输送、降水。(2)根据材料可知,“肥皂泡”包裹的潮湿空气来源地是南海(印度洋)和孟加拉湾。(3)根据剖面图信息可知,图中“肥皂泡”的移动方向是自南向北。剖面图中①是喜马拉雅山,②是青藏高原,③是塔里木盆地,④是天山。(4)肥皂泡调水工程能够实施能够增加西北地区的降水,调节西北的气候,降水增多,温差减小;增加径流,提高植被的覆盖率,改善西北生态环境。23.(1)红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气温高,土壤有机质分解比较快,有机质积累少;降水量大,地表水丰富,土壤中的有机质会随水流失。(3)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生物的生长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岩石的风化,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分析】本题以土壤野外实习为情境,识别土壤的类型,分析气候、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考查学生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的能力,训练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详解】(1)通过对土壤剖面的观察,发现土壤“呈均匀的土红色,腐殖质少,质地较黏重”,可判断为红壤,该区域地带性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2)考查气温、降水等气候条件对土壤形成的影响,从气温上看,该地纬度较低,气温高,土壤有机质分解比较快,有机质积累少,土壤肥力较低;从降水上看,该地降水量较大,地表水丰富,土壤淋溶作用强烈,有机质随水流失多,所以该地土壤有机质含量少。(3)考查生物对土壤形成的影响。植物可以把分散在成土母质、水和大气中的氮、磷等营养元素选择性地吸收储存在生物体内,随生物残体分解释放到土壤表层,使营养元素在土壤表层富集。所以生物在生长过程中与土壤之间进行着物质的交换,是土壤中有机质的来源,决定了土壤肥力的高低。生物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还可以加快岩石风化,促进土壤的形成。24.(1)

旱涝

关联性(2)

环太平洋

地中海--喜马拉雅

纵波(3)台风会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旱情,同时阴雨天气,有助于降温解暑。(4)原因:城市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排水能力。解决措施:增加绿地面积;增加透水砖;改善城市排水系统。【分析】本题以“我国自然灾害区划图”和“我国某市某年城市中心区与郊外平原区的相关数据比较”(表)为材料,涉及中国主要的自然灾害和城市内涝问题等相关知识,旨在考查信息获取能力和阐释能力等地理核心素养。(1)由图可知,I地区主要位于我国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地区,夏季风不稳定,最严重的自然灾害是旱涝灾害;与其他地区相比,IV地区位于西南地区,地质条件复杂,多地震,地表破碎;多暴雨滑波、泥石流频发;各种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关联性的特点。(2)地震灾害是破坏极强的一种自然灾害,世界上主要的两个地震带是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震带。当地震发生时,在陆地上的人们首先感受到的地震波是纵波,纵波是推进波,传播速度快,最先到达震中,它使地面发生上下振动,破坏性较弱。横波是剪切波:在地壳中的传播速度较慢,第二个到达震中,它使地面发生前后、左右抖动,破坏性较强。(3)我国受台风影响的主要是东南沿海地区,夏半年南方地区受副高的影响,气温高,降水少,特别是长江中下游地区形成的伏旱天气,台风影响可带来丰富的降水,有利于缓解早情,同时阴雨天气,有助于降温解暑。(4)城市内涝形成的原因应从地表径流大、排水不畅角度分析。据表格信息可知,城市土地硬化面积大,雨水下渗量少,使地表积水量增大,超过了排水能力。解决城市内涝的措施应从原因角度分析。如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等,具体如增加城市绿地;增加透水砖;改善城市排水系统等。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测试卷高一地理(满分:100分时间:90分钟)题号一二总分分数一、单选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北京时间2021年10月27日14时19分,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用快舟一号甲运载火箭,成功将“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完成下面小题。1.“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所属的最低级别天体系统是(

)A.地月系 B.太阳系 C.银河系 D.河外星系2.下列关于“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的说法,正确的是(

)A.飞行中穿过小行星带 B.与月球、火星天体类型相同C.发射前属于人造天体 D.进入预定轨道后成为天体2020年10月,英国古生物学家在蒙古的戈壁沙漠中发现一组保存完好的新品种恐龙化石。它是杂食性动物,生活在6800万年前,身长可达两米,长有羽毛。下图为其复原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3.该恐龙生活的地质年代及生物发展阶段是(

)A.新生代、爬行动物时代 B.中生代、哺乳动物时代C.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 D.古生代、蕨类植物时代4.关于该地质年代发生的地质事件,叙述正确的是(

)A.联合古陆形成 B.95%的生物灭绝 C.金属矿产成矿 D.重要的成煤期北京时间2021年10月16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3名航天员顺利进入太空,开启为期6个月的飞行任务。下图为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5.飞船发射过程中经历气温变化的规律可能是(

)A.递减→递增→递减→递增 B.递增→递减一→递增→递减C.递增→递减→不变一→递增 D.递减→不变→递增→递减6.对图中各层大气特点的正确叙述是(

)A.①层高度随着纬度增加而增高 B.①层复杂的天气利于航空飞行C.②层含有绝大部分的水汽和尘埃 D.③层中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短波每年到了某季节,某市主要行道树老叶一边掉落,新叶一边抽出,为该市增添亮丽风景的同时也给环卫工作带来压力。下图为某市该季节落叶景观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7.推测该季节是(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8.该景观图可能拍摄于(

)A.乌鲁木齐 B.南京 C.北京 D.哈尔滨牛轭湖是河流变迁或改道,曲形河道取直后留下的旧河道所形成的湖泊,多月形。下图为牛轭湖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9.牛轭湖形成的先后顺序依次是(

)A.①②③④ B.④③①② C.①④③② D.②③④①10.牛轭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

)A.水文 B.地形 C.气候 D.植被2021年11月21日,我国中东部地区经历了大范围寒潮天气,出现大幅度降温、雨雪天气。下图为11月21日某时亚洲局部地区海平面等压线分布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图示时刻南京的风向为(

)A.西北风 B.东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12.图中四城市风速最大的是(

)A.郑州 B.南京 C.大连 D.北京我国海洋专家对东海中部海域沿30°N纬线的海水性质进行了垂直采样研究,研究发现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比甲海域大,且甲、己海域表层盐度也有一定差异。读图完成下面小题。13.关于流经甲乙两海域洋流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海域洋流具有增温增湿作用 B.乙海域洋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C.甲海域洋流会加快航行速度 D.乙海域洋流会扩大污染物范围14.导致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比甲海域大的主要因素是(

)①纬度位置

②海域深度

③洋流性质

④太阳辐射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下图为夏季某日塔里木盆地某绿洲与附近沙漠气温日变化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5.风由绿洲吹向沙漠的时间段为(

)A.00:00~03:00 B.03:00~06:00 C.12:00~15:00 D.21:00~24:0016.与沙漠和绿洲风向转换成因不同的是(

)A.山谷风 B.湖陆风 C.海陆风 D.台风下图为植被对河流流量的影响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7.植被对河流流量影响的主要表现为(

)A.洪峰流量显著变大 B.洪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增加C.洪峰出现时间推迟 D.枯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减少18.植被对水循环环节的主要影响是(

)A.加快水循环速度 B.减少雨水下渗 C.增加水汽输送 D.减少地表径流土壤中有机质的含量与气候密切相关。图为土壤有机质含量随温度变化图。读图完成下列各题。19.东北平原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于南方低山丘陵区最主要的原因是(

)A.植被生长迅速 B.地形平坦,土层深厚C.微生物分解缓慢 D.成土母质矿物质多20.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有(

)A.成土母质 B.地质条件 C.岩石性质 D.生物种群图为我国40°N~45°N植被水平分布与降水、土壤关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21.按照图中植被分布规律,甲地植被类型为(

)A.落叶阔叶林 B.针叶林 C.荒漠 D.草原22.导致该区域植被呈东西向变化的主要因素是(

)A.热量 B.地形 C.水分 D.土壤23.有机质含量最高的土壤是(

)A.棕漠土 B.灰漠土 C.栗钙土 D.黑钙土在“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的引领下,我国可再生能源大规模开发利用的时代即将到来,太阳能热发电是一种清洁的可再生能源发电方式,对构建新能源电力系统至关重要。下图为某地连续两天太阳辐射强度变化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4.与第1天相比,第2天(

)A.太阳辐射强 B.晴天概率小 C.大气保温作用弱 D.昼夜温差大25.下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的有(

)A.1个 B.2个 C.3个 D.4个非洲纳米比亚南部几乎不下雨,全年降水量不足60mm,极为炎热。但这里仍有一种树木在不屈的生长,它就是箭袋树。箭袋树是一种非常高大的乔木,一般可以长到15~20米高,树干有2米粗。叶片肥厚,有着厚厚的外皮,上面皮孔数量极少,树枝上覆盖着一层明亮的白色粉末。左图为箭袋树分布图,右图为箭袋树景观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6.推测箭袋树所在地区的植被类型是(

)A.热带雨林 B.热带荒漠 C.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D.温带荒漠27.关于箭袋树树枝上覆盖明亮白色粉末的作用叙述不正确的是(

)A.降低树枝的温度 B.增强反射阳光的能力C.吸引昆虫授粉 D.减少植物蒸腾“八百里秦川黄土飞扬,三千万人民吼叫秦腔”。秦腔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演唱高亢激昂,穿透力强。据此完成下面小题。28.与秦腔演唱特点的形成关联度最大的是(

)A.日照长度 B.地形地貌 C.生产方式 D.人口数量29.秦腔主要分布区的传统民居是(

)A. B.C. D.30.该传统民居的突出优点是(

)A.防风固沙 B.温差较小 C.避风采光 D.通风散热二、综合题(本大题共4小题,第31题7分,第32题10分,第33题11分,第34题12分,共40分)31.(7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长江源于青藏高原的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峰,注入东海,全长约6300千米,流域面积为180万平方千米。下图为长江流域示意图。材料二下图为长江流域的三种地貌景观图(1)材料二中甲、乙、丙三处地貌分别为甲________;乙________;丙________(填图中的相应序号)(2)下图是某学习小组成员在长江流域某处观察地貌的示意图,一般地貌观察的内容有高度、坡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2.(1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穿堂风”是气象学中一种空气流动的现象,是流动于建筑物内部空间的风。我国许多地区民居设计都充分考虑了“穿堂风”。材料二:下图为我国四川省某山区利用穿堂风原理设计建造的传统民居示意图。(1)请在图中的实线上标出箭头,示意穿堂风的形成过程。(3分)(2)有同学研究发现,晴朗的白天“穿堂风”的风力比阴天大得多,简析其原因。(3分)(3)该地区房屋后的山林夏遮荫、冬挡风,试推测该山林的植被类型,并说明理由。(4分)33.(11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亚马孙河流域面积691.5万km2,地处热带雨林区,年降水量在2000m以上,河流径流量季节差异较大,最大流量22.5万m3/s、最小流量9万m3/s,分别出现在5~6月和11~12月。材料二:涌潮是由于外海的潮水进入窄而浅的河口后,波涛激荡堆积而成。亚马孙河河口涌潮之势甚为壮观,在离岸1~2km处可闻其声,其河口潮流流速为2.5m/s,潮高约1~2m。材料三:左图为8月亚马孙河河口附近海域海洋表层盐废分布图,右图为亚马孙河河口位置图。(1)比较亚马孙河和奥里诺科河8月河口附近海域表层盐度分布特征的异同。(4分)(2)依据图例,在下图中绘制12月亚马孙河河口35‰等海水盐度线,并说明理由。(4分)(3)分析亚马孙河河口涌潮壮观的原因。(3分)34.(12分)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英国是世界上最早进行新城建设的国家。哈罗新城和米尔顿·凯恩斯新城是伦敦市郊的两座卫星城,两座新城通过市郊铁路与伦敦市区连接。下表为哈罗新城和米尔顿·凯思斯新城规划建设基本信息统计表。城市规划人口(万人)新城占地面积(公顷)距伦敦的距离(千米)车站距新城中心距离(米)哈罗新城(1947年)8250037900米尔顿·凯恩斯新城(1967年)25887080<300材料二:下图为哈罗新城和米尔顿·凯思斯新城市郊铁路车站周边500米范围用地功能及占地面积比例演变图。(1)说出伦敦建设两座新城的主要目的。(4分)(2)自规划建设时至2015年,两座新城市郊铁路车站周边用地功能有较大变化,归纳其共同的变化特点。(4分)(3)与哈罗新城相比,米尔顿·凯恩斯新城车站周边原先的工业用地和居住用地几乎都转变为商业用地,分析产生该变化的主要原因。(4分)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选题1.A

2.D【分析】1.“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后,它将围绕地球转,因此它成为地球的人造卫星,属于最低的天体系统应是地月系,A正确;“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属于太阳系和银河系,但太阳系和银河系不是最低级别的天体系统,BC错误;人造卫星不属于河外星系,D错误;故选:A。2.“航天星云·常熟一号”卫星进入预定轨道,并没有脱离地球的引力进入小行星带,A错误;该卫星是人造卫星,与月球、火星天体类型不同,B错误;它在发射前还没有离开地球,不属于人造天体,C错误;只有当它进入预定轨道后,围绕地球转动才成为天体,D正确。故选:D。【点睛】天体系统,是宇宙各星系的统称。宇宙间的天体都在运动着,运动着的天体因互相吸引和互相绕转,从而形成天体系统。万有引力和天体的永恒运动维系着它们之间的关系,组成了多层次的天体系统。天体系统有不同的级别,按从低到高的级别,依次为地月系,太阳系,银河系,和总星系。3.C

4.D【分析】3.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恐龙是生活在中生代时,中生代是爬行动物(恐龙类、色龙类、翼龙类等)空前繁盛,故有爬行动物时代之称,或称恐龙时代,裸子植物繁盛,C对,A、D错;哺乳动物繁盛的地质年代是新生代,B错。故选C。4.由上题分析可知:该地质年代为中生代,联合古陆形成于古生代末期,A错;95%的生物灭绝发生在古生代二叠纪,B错;金属矿产成矿主要在前寒武纪,C错;古生代和中生代都是地球重要的成煤期,D对。故选D。【点睛】中生代的下界限是二叠纪-三叠纪大灭绝事件,灭绝了当时的90%到96%的海大洋生物,与70%的陆生生物,也是生物演化史中最严重的生物灭绝事件。中生代的上界限是白垩纪-第三纪大灭绝事件,可能是由犹加敦半岛的希克苏鲁伯撞击事件造成,此次灭绝事件造成当时50%物种消失,包含所有的非鸟类恐龙。5.A

6.D【分析】5.根据材料信息可知,该飞船上升过程中经过了对流层、平流层和高层大气,在对流层,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逐渐递减。在平流层随海拔升高,气温递增。在高层大气,气温随海拔升高先递减后递增。A符合题意,故选A。6.①层为对流层,一般而言,在低纬度对流层较厚,在高纬度对流层较薄,A错误。对流层复杂的天气不利于航空飞行,B错误。②层为平流层,水汽和尘埃含量很少,C错误。③层中存在电层,能够反射无线电短波,D正确。故选D。【点睛】对流层主要有四个特征。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由于对流层主要是从地面得到热量,因此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降低);②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的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对流运动的强度随纬度和季节变化而不同);③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由于对流层受地表的影响最大,而地表面有海陆分域,地形起伏等差异,因此在对流层中温度、湿度等水平分布是不均匀的);④不同纬度其厚度不均(低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17-18km;中纬度对流平均厚度;10-12km;高纬度对流层平均厚度:8-9km)。7.A

8.B【解析】7.依据题中材料可知,每年到了某季节,行道树老叶一边掉落,新叶一边抽出的景观,新芽大量长出,长新叶,应发生在每年春季气温回暖时,降水增多,树开始新芽换树叶,老叶生长周期结束进而脱落,凋落量大。A正确;夏季、秋季、冬季都不会出现大量新叶集中长出的现象,BCD错误。故选A。8.每年春季气温回暖,会集中出现落老叶、出嫩芽、长新叶同时进行的现象。这些树种在秋冬季可不通过落叶等凋落形式减少水热损耗。当春季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树开始新芽换树叶,老叶生长周期结束进而脱落,凋落量大,此树种在我国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京市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区,生长亚热带常绿阔叶林,B正确;乌鲁木齐、北京、哈尔滨三个城市位于温带季风气候区,生长温带落叶阔叶林,不会出现此现象,ACD错误。故选B。【点睛】常绿阔叶林的落叶现象其实一年四季都有,只不过每年春季气温回暖,常绿林会集中出现落老叶、出嫩芽、长新叶同时进行的现象。这些树种在秋冬季可不通过落叶等凋落形式减少水热损耗。当春季气温回升,降水增多,树开始新芽换树叶,老叶生长周期结束进而脱落,凋落量大。9.C

10.B【解析】9.牛轭湖的形成过程中,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使得河流越来越弯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原有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牛轭湖,结合材料信息,牛轭湖的形成先后顺序依次是①④③②。故选C。10.牛轭湖的形成主要与平坦的地形有关,在平原地区由于地转偏向力和其他一些因素,河道发生弯曲,在流水的作用下,河曲现象越来越明显,最终使得河流截弯取直,以前弯曲的河道废弃,形成牛轭湖,故牛轭湖形成的主导因素是地形,B正确,ACD错误。故选B。【点睛】在平原地区流淌的河流,河曲发育,随着流水对河面的冲刷与侵蚀,河流愈来愈曲,最后导致河流自然截弯取直,河水由取直部位径直流去,原来弯曲的河道被废弃,形成湖泊,因这种湖泊的形状恰似牛轭,故称之为牛轭湖。11.A

12.D【解析】11.右图中等压线数值及分布状况可以确定:图示时刻南京的水平气压梯度力方向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为西北方向;地处北半球近地面,实际风向向右偏转,可知南京此时吹西北风。A正确,BCD错误。故选A。12.同一幅等压线图中,等压线越密集风速越大,对比可知此时北京的等压线最为密集,风速最大。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1)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阅读等压线分布图,判断气压高低,并按照垂直于等压线、由高压指向低压的原理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2)定地转偏向力——分清图示是哪个半球,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的方向。若是北半球,风向向右偏;若是南半球,风向向左偏;(3)定偏转角度——分清是高空还是近地面的气流,若是近地面受三个力的作用,最终风向与等压线有一定的角度(30°~45°);若是高空,风向与等压线平行,按照以上方法即可绘出风向。13.D

14.C【解析】13.读图可知,甲海域洋流自北向南流,为寒流,具有降温减湿作用,A错误;乙海域洋流自南向北流,为暖流,有增温增湿作用,B错误;甲海域洋流会使自北向南行驶的船只顺流航行加快航行速度,自南向北行驶的船只逆流航行,减慢航行速度,C错误;洋流对海洋污染的作用是加快净化速度,但同时也会扩大污染范围,D正确。故选D。14.读图可知,甲、乙两海域纬度位置都是北纬30度,因此纬度位置和太阳辐射量不是影响两个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的主要因素,①④错误;海洋水温垂直变化规律是由表层向下随深度增加而迅速递减,到1000米以下水深低于5℃以下,变化较小。甲海域表层为寒流,表层水温较低,且甲海域等深线数值较小,位于沿海大陆架,海域比较浅,因此阳光能够透入,底层水温较高,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较小;乙海域表层为暖流,表层水温较高,且乙海域等深线数值较大,水深,底层阳光不能透入,越向底层海水温度迅速降低,因此表层和底层海水温度差异大。所以导致乙海域表层、底层海水温度差异比甲海域大的主要因素是海域深度和洋流性质。②③正确。综上所述,C正确,ABD错误。故选C。【点睛】海水温度分布规律:1、水平分布:(1)不同纬度海区:纬度较低处水温较高,纬度较高处水温较低;(2)纬度相当海区:暖流经过海区水温较高;寒流经过海区水温较低;2、垂直分布:(1)总趋势:水温由表层向深层递减,1000m以下水温差别不大;(2)特殊地区:水温随深度增加而缓升(逆温现象),影响因素是地热作用。15.C

16.D【分析】15.结合图可知,沙漠气温比绿洲高的时间段是6点到晚上21点,此时段绿洲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沙漠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绿洲吹向沙漠;12:00~15:00符合题意,C正确;21点至次日6点左右,沙漠气温较低,气压较高,绿洲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沙漠向绿洲;00:00~03:00,03:00~06:00,21:00~24:00,不符合题意,ABD错误。故选C。16.由第1题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由于地面冷热不均或者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形成了沙漠绿洲局地环流,6点到晚上21点,此时段绿洲气温较低,气压较高,沙漠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绿洲吹向沙漠;21点至次日6点左右,沙漠气温较低,气压较高,绿洲气温较高,气压较低,风从沙漠向绿洲,形成环流系统。山谷风发生在山谷地区,白天,山坡接受太阳光热较多,气温较高,而山谷因地形阻挡,获得的太阳辐射少,气温较低,则山坡气流上升,山谷气流下沉,夜晚,山坡上的空气受山坡辐射冷却影响,空气降温较多,而谷地地形封闭,散热不畅,气温较高,山坡气流下沉、谷地气流上升,图中丙处气流下沉,形成昼夜交替的环流系统,A正确;在滨海地区,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比热容不同,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所以陆地白天升温比海洋快,夜晚降温也比海洋快,白天陆地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夜晚海洋气温高,盛行上升气流,呈现出白天吹海风,夜晚吹陆风的环流系统;湖陆风形成原理与海陆风相似,符合题意,BC正确;台风属于热带气旋的一种,热带气旋是发生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的低压涡旋,是一种强大而深厚的“热带天气系统”,不符合题意,D错误。故选D。【点睛】海陆风:在滨海地区,由于海洋和陆地之间热力性质差异不同,海洋比热容比陆地大,所以陆地白天升温比海洋快,夜晚降温也比海洋快,白天陆地气温高,形成低压,海洋气温低,形成高压,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反之,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17.C

18.D【分析】17.读图可知,有植被的流域,对河流流量具有调节作用:左图中洪峰流量减小,洪峰出现的时间滞后;右图中丰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减小,枯水季节月平均流量增加;综上所述,ABD错误,C正确。故选C。18.由所学知识可知,植被能够截留降水,涵养水源,具有蒸腾作用,所以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增加下渗,减少地表径流,增加地下径流,增加蒸腾,ABC错误,D正确。故选D。【点睛】植被(水库等)对河流流量的影响:调节径流,削峰补枯;使丰水期流量减少,枯水流量增加;洪峰流量减小,洪峰出现的时间滞后。19.C

20.D【分析】19.根据材料可知,土壤有机质含量与气温密切相关,相比于南方低山丘陵地区而言,东北平原地区纬度较高,气温相对较低,微生物分解缓慢,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C正确。南方低山丘陵地区水热条件更好,植物生长量更大,A错误。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其含量的高低主要看这些残体积累量的大小,地形平坦不是主要影响因素,与成土母质关系不大,B、D错误。故选C。20.根据上题可知,土壤有机质主要来源于植物、动物以及微生物残体,因此影响土壤有机质含量高低的主导因素除了气候外,还与生物种群有关,D正确。与成土母质、地质条件和岩石性质等关系不大,ABC错误,故选D。【点睛】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相部分的重要组成成分,尽管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只占土壤总量的很小一部分,但它对土壤形成、土壤肥力、环境保护及农林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都有着极其重要作用的意义。21.D

22.C

23.D【解析】21.读图可知,自东向西,由针阔混交林到森林草原,再到甲,再到半荒漠、荒漠带,且降水量逐渐减少,体现出了水分的差异,甲地降水量在250~350之间,降水少,属于我国半干旱地区,处于森林草原和半荒漠、荒漠之间的过渡地带,应是草原植被类型,D正确,ABD错误。故选D。22.读图可知,年降水量的东西变化和植被分布的东西变化紧密相关,说明植被分布呈东西向变化主要受水分分布的影响,C正确;东西向的热量条件没有明显变化,东西向的地形差别不大,土壤是受植被分布影响,不是植被发生变化的主要因素,热量、地形、土壤不是东西差异形成的主要因素,ABD错误。故选C。23.据图可知,四种土壤中黑钙土是生长在森林草原植被下的土壤,水分条件最好,生物量最多,兼有森林和草原土壤的共同特点,因此有机质含量最高,D正确;栗钙土是半干旱环境条件下的草原土壤,由于降水较少,生物量较黑钙土少,因此有机质含量较黑钙土低,棕漠土和灰漠土分布区降水量稀少,生物量更少,因此有机质含量更少,ABC错误。故选D。【点睛】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在寒冷的气候条件下,土壤冻结时间长,微生物分解作用缓慢,使有机质积累起来,土壤肥沃;在常年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下,微生物活动旺盛,全年都能分解有机质,使有机质含量趋于减少,土壤贫瘠。地形平坦的地区,土壤侵蚀作用弱,以堆积作用为主,土层深厚肥沃。在热带雨林气候区,全年高温多雨,雨水对土壤的淋滤作用强,使土壤有机质减少,土壤肥力低。24.B

25.D【解析】24.读图可知,第1天白天时太阳辐射强度在300以上,第二天中午时太阳辐射强度还不到250。说明与第1天相比,第2天晴天概率小,太阳辐射弱,夜晚大气保温作用强,昼夜温差小。B正确,ACD错误。故选B。25.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源分别是风能、太阳能、水能和化石能源。它们能量来源最终都是太阳辐射,所以图中人类活动所利用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辐射的有4个,D正确,ABC错误。故选D。【点睛】太阳辐射对地球的影响:(1)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直接为地球提供了光热资源,地球上生物的生长发育均离不开太阳。②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体运动、大气运动和生物活动的主要动力。③是地质作用中外力作用的主要能量来源。④太阳辐射从低纬向高纬递减,形成了自然带纬度地带性分异规律。(2)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①作为工业生产主要能源的煤、石油、天然气等,是地质历史时期生物固定积累的太阳能。②太阳辐射能是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主要能量来源。26.B

27.C【解析】26.由材料“非洲纳米比亚南部几乎不下雨,全年降水量不足60mm,极为炎热”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非洲纳米比亚南部为热带沙漠气候,植被类型为热带荒漠,B正确,ACD错误。故选B。27.箭袋树所在地区,全年降水量不足60mm,极为炎热,降水稀少,蒸发极为旺盛。箭袋树树枝上覆盖白色粉末的作用是增强反射阳光的能力,从而可以降低树枝的温度,减少植物蒸腾消耗水分,保证树木生长。ABD说法正确;反光作用强,不利于吸引昆虫授粉,吸引昆虫授粉条件是颜色鲜艳。C说法不正确。根据题意要求选择说法不正确的选项,故选C。【点睛】纳米比亚热带沙漠气候的形成原因:受副热带高气压带控制,东南信风的离风岸,以及沿岸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降水极其稀少。纬度较低,气温高,蒸发旺盛。形成热带沙漠气候。28.B

29.A

30.B【解析】28.黄土高原地表植被稀少,视野开阔,表面千沟万壑,交通不便,虽然可以近距离看见,但实际上要走很长时间的路才能见到,因此在高原上就需要高亢的声音(大声吼叫)进行交流,B正确;秦腔演唱特点的形成和日照、生产方式、人口数量关系不大,ACD错。故选B。29.A图中有窑洞,应是陕北黄土高原地区,A正确;B图是华北地区四合院,B错误;C图为云南省傣家竹楼;D图为内蒙古高原地区的蒙古包。故选A。30.黄土高原气候的大陆性较强,夏季高温,冬季寒冷,而窑洞冬暖夏凉,温差较小,B正确;黄土高原的窑洞并不能防风固沙,可以避风,但不利于采光,也不能通风散热,ACD错误;故选B。【点睛】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1、自然环境从气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