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_第1页
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_第2页
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_第3页
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_第4页
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汽车行业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方案TOC\o"1-2"\h\u24090第一章概述 2233861.1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背景 2274061.2研发与应用的意义 221385第二章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概述 324352.1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分类 3140262.2关键技术概述 3104972.3技术发展趋势 427942第三章感知与定位技术 4300953.1感知技术概述 5118313.2定位技术概述 5238763.3感知与定位技术的融合 56399第四章控制与决策技术 6203084.1控制技术概述 6253954.1.1纵向控制技术 6267974.1.2横向控制技术 691944.1.3综合控制技术 688024.2决策技术概述 773914.2.1路径规划 7308294.2.2行为决策 7160334.2.3任务分配 7295924.3控制与决策技术的集成 718281第五章无人驾驶汽车硬件系统 860245.1车载计算平台 865045.2传感器系统 8323175.3执行器系统 83282第六章软件系统开发与优化 8298336.1软件架构设计 8253286.1.1系统架构设计 9182526.1.2模块化设计 9273816.2算法研究与优化 9121476.2.1感知算法 9118986.2.2决策算法 9315026.2.3控制算法 9273336.3软件测试与验证 10174026.3.1单元测试 1013436.3.2集成测试 10186706.3.3系统测试 1023766第七章安全与隐私保护 10255877.1安全技术概述 10100007.2隐私保护措施 11126827.3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法规标准 1116159第八章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评估 11220268.1测试方法与流程 12159308.2评估指标体系 12314948.3测试与评估的法规标准 1212286第九章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 13114439.1商业模式分析 1327329.2市场前景预测 13162939.3政策法规与行业标准 144732第十章总结与展望 142697910.1项目总结 141852410.2存在问题与挑战 151909810.3未来发展趋势与建议 15第一章概述1.1无人驾驶汽车发展背景科技的不断进步,特别是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技术的飞速发展,无人驾驶汽车逐渐成为汽车行业发展的新趋势。无人驾驶汽车作为一种新型的交通工具,其发展背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政策扶持:我国对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给予了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鼓励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为产业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2)市场需求: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汽车的需求不断增长,但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等问题。无人驾驶汽车具有节能环保、提高道路通行效率等优点,有望缓解这些问题。(3)技术进步:无人驾驶汽车涉及多个技术领域,包括人工智能、传感器、通信、控制等。这些技术的不断成熟,无人驾驶汽车逐渐具备了商业化应用的条件。1.2研发与应用的意义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对于汽车行业乃至整个社会具有以下重要意义:(1)推动产业升级: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发展将引领汽车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方向转型,提高我国汽车产业的国际竞争力。(2)提高道路安全性:无人驾驶汽车能够降低交通发生的风险,减少人员伤亡,提高道路安全性。(3)优化交通出行:无人驾驶汽车可以实现高效、智能的出行方式,缓解交通拥堵,提高道路通行效率。(4)节能减排:无人驾驶汽车具有节能环保的特点,有助于减少汽车尾气排放,改善空气质量。(5)促进相关产业发展:无人驾驶汽车产业链较长,涉及多个领域,其发展将带动相关产业的快速发展。(6)提升城市形象:无人驾驶汽车作为新型交通工具,将提升城市智能化水平,展现现代化城市的魅力。在的章节中,我们将对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研发与应用的各个方面进行详细探讨。第二章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概述2.1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分类无人驾驶汽车技术是指利用先进的计算机、通信、传感器和控制系统,实现车辆自主行驶的技术。根据技术原理和功能特点,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可分为以下几类:(1)感知技术: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用于获取车辆周围环境信息。(2)定位与导航技术:通过卫星导航、车载传感器和地图数据,实现车辆的精确定位和路径规划。(3)决策与控制技术:根据感知和定位信息,对车辆行驶速度、方向等参数进行决策和控制。(4)通信技术:包括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用于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和协同控制。(5)安全技术:通过冗余设计、故障诊断和预警系统,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2.2关键技术概述(1)感知技术:感知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基石,其核心任务是实现对车辆周围环境的准确感知。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传感器在感知技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激光雷达通过发射激光脉冲,测量距离和角度信息,实现对周围环境的三维建模;摄像头用于获取车辆前方的图像信息,识别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毫米波雷达具有穿透能力强、抗干扰性好等特点,适用于恶劣天气和夜间行驶。(2)定位与导航技术:定位与导航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精确行驶的关键。卫星导航技术通过接收卫星信号,实现车辆在地球表面的精确定位;车载传感器和地图数据相结合,为车辆提供实时的行驶路径规划。(3)决策与控制技术:决策与控制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自主行驶的核心。根据感知和定位信息,决策系统对车辆的速度、方向等参数进行实时决策;控制系统则根据决策结果,对车辆进行精确控制。(4)通信技术:通信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中起着重要作用。车与车之间的通信可以实现车辆之间的信息交互,提高行驶安全性;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通信有助于实现智能交通管理。(5)安全技术:安全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关键保障。通过冗余设计,提高系统的可靠性;故障诊断和预警系统则可以在发生故障时及时采取措施,保证车辆安全行驶。2.3技术发展趋势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的发展,无人驾驶汽车技术呈现出以下发展趋势:(1)感知技术向多传感器融合方向发展,提高感知精度和抗干扰能力。(2)定位与导航技术向高精度、实时性方向发展,满足无人驾驶汽车精确行驶的需求。(3)决策与控制技术向智能化、自适应方向发展,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行驶功能。(4)通信技术向高速、大容量方向发展,满足车与车、车与基础设施之间的信息传输需求。(5)安全技术向多元化、智能化方向发展,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功能。第三章感知与定位技术3.1感知技术概述感知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研发中的核心技术之一,其作用是使汽车能够准确地获取周围环境信息,为后续决策提供依据。感知技术主要包括视觉、雷达、激光雷达、超声波等多种传感器。视觉传感器通过图像处理技术,识别道路、车辆、行人等目标,提取道路标志、车道线等关键信息。视觉传感器的优点是成本较低,但受光照、天气等因素影响较大,识别效果存在一定局限性。雷达传感器利用无线电波反射原理,通过发射和接收电磁波,获取目标的位置、速度等信息。雷达传感器具有穿透能力强、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分辨率相对较低,对小型目标识别效果较差。激光雷达传感器通过向目标发射激光,测量激光反射回来的时间,从而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激光雷达具有分辨率高、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成本较高,且在雨雾等恶劣天气条件下效果不佳。超声波传感器利用声波反射原理,测量声波从发射到接收的时间,获取目标的位置信息。超声波传感器具有成本低、安装方便等优点,但探测距离有限,适用于近距离目标检测。3.2定位技术概述定位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准确导航和行驶的基础。定位技术主要包括卫星导航、车载传感器、车载地图等。卫星导航系统通过接收卫星信号,计算汽车的位置信息。卫星导航具有全球覆盖、高精度等优点,但受城市高楼、隧道等遮挡影响较大,信号稳定性不足。车载传感器主要包括轮速传感器、加速度传感器、陀螺仪等,通过测量汽车的运动状态,推算汽车的位置。车载传感器具有响应速度快、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但定位精度相对较低。车载地图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路径规划和导航的重要依据。车载地图通过实时采集道路、交通、地形等信息,为汽车提供准确的导航数据。车载地图具有数据丰富、更新及时等优点,但受地图数据质量、更新频率等因素影响,存在一定误差。3.3感知与定位技术的融合感知与定位技术的融合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精确感知和定位的关键。在感知技术方面,多传感器数据融合能够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识别能力,减少单一传感器带来的局限性。例如,将视觉传感器与雷达、激光雷达等传感器相结合,可以实现全天候、全方位的目标识别。在定位技术方面,多源数据融合能够提高无人驾驶汽车的定位精度。例如,将卫星导航、车载传感器和车载地图数据进行融合,可以实现高精度、高稳定性的定位效果。感知与定位技术的融合还可以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更丰富的环境信息,为路径规划、决策控制等环节提供有力支持。在实际应用中,感知与定位技术的融合需要考虑数据采集、处理、传输等方面的技术难题,以实现高效、准确的环境感知和定位。第四章控制与决策技术4.1控制技术概述控制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其作用在于保证汽车在行驶过程中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控制技术主要包括对车辆的纵向控制、横向控制以及综合控制。纵向控制主要涉及汽车的加减速控制,横向控制则是对汽车行驶轨迹的控制。综合控制则是在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同时实现动力系统的优化控制。4.1.1纵向控制技术纵向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ACC)和自动紧急制动(AEB)等功能。ACC通过雷达、摄像头等传感器获取前方车辆的速度和距离信息,根据预设的行驶速度和车间距离,自动调整车辆的加减速状态。AEB则是在前方出现障碍物时,系统自动判断并实施制动,避免碰撞。4.1.2横向控制技术横向控制技术主要包括车道保持辅助(LKA)和车道偏离预警(LDW)等功能。LKA通过摄像头获取车辆在车道中的位置信息,通过调整转向系统实现车道保持。LDW则是在车辆即将偏离车道时,发出预警提示驾驶员注意。4.1.3综合控制技术综合控制技术是在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动力系统的优化控制。主要包括发动机控制、变速器控制、驱动防滑控制等功能。发动机控制通过对喷油量、点火时机等参数的调整,实现动力输出和排放功能的优化。变速器控制则是对变速器进行智能调控,实现最佳的动力输出和燃油经济性。驱动防滑控制则是通过控制车轮间的差速,防止车轮打滑,提高车辆的行驶稳定性。4.2决策技术概述决策技术是无人驾驶汽车技术体系中的关键环节,其作用在于根据环境信息和车辆状态,制定合适的行驶策略。决策技术主要包括路径规划、行为决策和任务分配等内容。4.2.1路径规划路径规划是根据车辆当前位置、目的地以及道路状况等信息,规划出一条最优的行驶路径。路径规划技术主要包括基于图论的最短路径算法、基于遗传算法的优化路径规划以及基于强化学习的自适应路径规划等。4.2.2行为决策行为决策是根据车辆周围的环境信息和自身状态,对车辆的行为进行决策。主要包括跟车、变道、超车等行为。行为决策技术需要考虑安全、舒适、节能等多方面的因素,实现合理的行驶策略。4.2.3任务分配任务分配是指根据车辆的任务需求,合理分配车辆的动力、制动、转向等资源。任务分配技术需要考虑车辆的负载、能耗、行驶速度等因素,实现高效的任务完成。4.3控制与决策技术的集成控制与决策技术在无人驾驶汽车中相互关联,共同实现车辆的稳定行驶和高效决策。集成控制与决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与决策的集成:通过传感器获取的环境信息,为决策技术提供实时、准确的数据支持。2)控制与决策的协同:在保证车辆稳定性的基础上,实现决策技术在行驶过程中的实时调整。3)硬件与软件的融合:将控制算法、决策算法与车辆硬件相结合,实现高效、可靠的无人驾驶控制系统。4)多源信息融合:通过多源信息融合技术,提高决策技术在复杂环境下的适应性。5)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利用深度学习、强化学习等人工智能技术,实现控制与决策的智能化。通过控制与决策技术的集成,无人驾驶汽车能够在各种道路条件下实现稳定、安全的行驶,为我国无人驾驶汽车产业的发展奠定基础。第五章无人驾驶汽车硬件系统5.1车载计算平台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在于车载计算平台,其功能直接决定了无人驾驶汽车的决策速度和准确性。车载计算平台主要由高功能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等组成。在硬件方面,目前主流的车载计算平台采用多核处理器,以满足无人驾驶汽车对计算功能的高要求。同时为保障系统的实时性和稳定性,车载计算平台还需具备良好的散热功能和抗干扰能力。5.2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是无人驾驶汽车感知外部环境的关键部件,主要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超声波传感器等。激光雷达能够实时获取周围环境的三维信息,为无人驾驶汽车提供精确的地形数据和障碍物检测;摄像头则用于识别道路标志、行人、车辆等目标,为车辆提供视觉信息;毫米波雷达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在恶劣天气条件下检测前方障碍物;超声波传感器主要用于近距离探测,如泊车辅助等。5.3执行器系统执行器系统是无人驾驶汽车实现动作的核心部件,主要包括电机、转向系统、制动系统等。电机负责驱动车辆行驶,转向系统用于控制车辆方向,制动系统则负责减速和停车。在无人驾驶汽车中,执行器系统需要具备较高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以满足车辆在不同工况下的控制需求。执行器系统还需具备良好的可靠性和抗干扰能力,以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行驶。第六章软件系统开发与优化6.1软件架构设计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软件系统在其中的作用愈发重要。本章将重点讨论无人驾驶汽车软件系统的开发与优化。我们需要关注软件架构设计。6.1.1系统架构设计无人驾驶汽车软件系统应采用分层架构,主要包括以下层次:(1)驱动层:负责与硬件设备的交互,如传感器、执行器等。(2)数据处理层:对原始数据进行预处理、融合和解析。(3)功能层:实现无人驾驶的核心功能,如感知、决策、控制等。(4)应用层:为用户提供各类应用服务,如导航、监控等。6.1.2模块化设计模块化设计是无人驾驶汽车软件系统的重要特点。通过将系统划分为多个模块,可以提高开发效率、降低维护成本。以下为几个关键模块:(1)感知模块:负责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包括雷达、摄像头、激光雷达等。(2)决策模块:根据感知数据,进行路径规划、障碍物避让等决策。(3)控制模块:实现对车辆的控制,如速度、方向等。(4)通信模块: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等进行通信。6.2算法研究与优化算法是无人驾驶汽车软件系统的核心,以下是几个关键算法的研究与优化方向:6.2.1感知算法感知算法主要包括目标检测、跟踪、分类等。当前研究的热点包括:(1)深度学习算法:如卷积神经网络(CNN)、循环神经网络(RNN)等。(2)基于激光雷达的3D感知算法:如点云处理、三维重建等。(3)多传感器融合算法:如卡尔曼滤波、粒子滤波等。6.2.2决策算法决策算法主要包括路径规划、障碍物避让等。以下为几个研究方向:(1)基于规则的决策算法:如有限状态机、模糊逻辑等。(2)基于深度学习的决策算法:如强化学习、对抗网络等。(3)多目标优化算法:如多目标粒子群优化、多目标遗传算法等。6.2.3控制算法控制算法主要包括速度、方向等控制。以下为几个研究方向:(1)模型预测控制:如线性二次调节器(LQR)、模型预测控制(MPC)等。(2)自适应控制:如自适应模糊控制、自适应神经网络控制等。(3)智能控制:如滑模控制、反演控制等。6.3软件测试与验证软件测试与验证是保证无人驾驶汽车软件系统可靠性和安全性的关键环节。以下为几个测试与验证方向:6.3.1单元测试单元测试主要针对单个模块进行,验证其功能正确性。包括:(1)功能测试:验证模块是否满足设计需求。(2)功能测试:评估模块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表现。(3)异常测试:验证模块在异常情况下的处理能力。6.3.2集成测试集成测试主要针对多个模块的组合进行,验证系统级功能正确性。包括:(1)功能集成测试:验证系统级功能是否满足需求。(2)功能集成测试:评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表现。(3)稳定性测试:验证系统在长时间运行下的稳定性。6.3.3系统测试系统测试主要针对整个无人驾驶汽车软件系统进行,验证其可靠性、安全性等。包括:(1)功能测试:验证系统级功能是否满足需求。(2)功能测试:评估系统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表现。(3)安全性测试:验证系统在危险情况下的应急处理能力。第七章安全与隐私保护7.1安全技术概述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安全问题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感知系统安全:感知系统是无人驾驶汽车的核心部分,其主要任务是对周围环境进行感知,包括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等多种传感器。为了保证感知系统的安全,需要对传感器进行冗余设计,提高其抗干扰能力和准确性。(2)决策系统安全:决策系统负责对感知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制定合适的行驶策略。为保障决策系统的安全,需采用多层次、多冗余的决策机制,保证在各种情况下都能作出正确的决策。(3)控制系统安全:控制系统负责将决策结果转化为具体的车辆行动。为了提高控制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多级控制系统,实现硬件和软件的冗余设计。(4)通信系统安全:无人驾驶汽车需要与其他车辆、基础设施进行通信,因此通信系统的安全性。可以采用加密、认证等手段,保证通信数据的安全。7.2隐私保护措施无人驾驶汽车在行驶过程中,会收集大量用户个人信息,如行驶轨迹、个人习惯等。为保护用户隐私,以下措施应得到重视:(1)数据加密:对收集到的用户数据进行加密处理,保证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泄露。(2)匿名处理:在处理用户数据时,尽量对个人信息进行匿名处理,避免泄露用户身份。(3)权限控制:建立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控制机制,保证授权人员才能访问用户数据。(4)数据存储与删除:在车辆停止使用后,对存储的用户数据进行安全删除,避免数据被非法获取。7.3安全与隐私保护的法规标准为保证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与隐私保护,国家和行业应制定相应的法规标准:(1)安全标准:制定无人驾驶汽车的安全标准,包括感知系统、决策系统、控制系统和通信系统的安全要求,以保证车辆在各种情况下都能安全行驶。(2)隐私保护标准:制定无人驾驶汽车隐私保护标准,明确数据收集、处理、存储和删除的规范,保证用户隐私不受侵犯。(3)合规性评估:建立无人驾驶汽车合规性评估机制,对车辆的安全功能和隐私保护措施进行评估,保证车辆符合法规要求。(4)监管机制:建立健全无人驾驶汽车安全与隐私保护的监管机制,对车辆制造商、服务商进行监管,保证法规标准的落实。第八章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评估8.1测试方法与流程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方法主要包括实车测试和仿真测试。实车测试是指在真实交通环境中,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各种工况的测试;仿真测试则是利用计算机模拟交通环境,对无人驾驶汽车的各项功能进行评估。测试流程如下:(1)测试准备:包括测试车辆的准备、测试场地的选择、测试设备的调试等。(2)测试执行:按照测试计划,对无人驾驶汽车进行各项功能测试,包括感知、决策、控制等模块。(3)数据收集:在测试过程中,实时收集车辆运行数据、环境数据等。(4)数据分析: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评估无人驾驶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功能。(5)测试报告:整理测试数据和分析结果,形成测试报告。8.2评估指标体系无人驾驶汽车评估指标体系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安全性:包括交通率、碰撞预警次数、紧急制动次数等指标。(2)驾驶功能:包括车辆行驶速度、加速度、车道保持能力等指标。(3)舒适性:包括车内噪声、振动、乘坐舒适度等指标。(4)环境适应性:包括雨雾天气、夜间行驶、复杂交通环境等指标。(5)智能化水平:包括自动驾驶功能、人机交互系统、故障诊断与处理等指标。(6)经济性:包括燃油消耗、续航里程、充电时间等指标。8.3测试与评估的法规标准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评估的法规标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国家标准:我国已发布《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管理规范》和《无人驾驶汽车道路测试安全管理规定》等国家标准,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和评估进行了规定。(2)地方政策:各地根据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政策,如测试区域、测试时间、测试车辆等。(3)行业标准:汽车行业协会、科研机构等制定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评估行业标准,如测试方法、评估指标等。(4)国际法规:联合国欧洲经济委员会(UNECE)发布的《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法规框架》,对无人驾驶汽车的测试与评估提出了要求。(5)企业标准:企业根据自身产品特点,制定的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评估标准,如测试流程、评估指标等。在无人驾驶汽车测试与评估过程中,应遵循相关法规标准,保证测试与评估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可靠性。同时不断优化测试与评估方法,为无人驾驶汽车的商业化应用提供有力支持。第九章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应用9.1商业模式分析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逐渐成熟,商业模式的分析成为推动其商业化进程的关键环节。以下是无人驾驶汽车商业化过程中的几种主要商业模式:(1)出行服务提供商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作为一种新型出行服务,为用户提供点到点的出行服务。这种模式类似于现有的出租车和网约车服务,但具有更高的效率和安全性。企业可以通过收取出行费用,实现盈利。(2)车辆共享平台无人驾驶汽车可以融入车辆共享平台,为用户提供短租、长租等多样化服务。用户可以根据需求,随时租用无人驾驶汽车,减少购车成本,同时降低车辆闲置率。(3)物流配送服务无人驾驶汽车在物流配送领域具有广泛应用前景。企业可以利用无人驾驶汽车进行货物配送,提高物流效率,降低人力成本。(4)定制化解决方案针对不同行业和场景需求,企业可以提供定制化的无人驾驶汽车解决方案,如自动驾驶环卫车、自动驾驶公交车等。通过为特定场景提供解决方案,实现盈利。9.2市场前景预测无人驾驶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其市场前景十分广阔。以下是对无人驾驶汽车市场前景的预测:(1)市场规模预计未来几年,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呈现快速增长态势。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到2025年,全球无人驾驶汽车市场规模将达到数千亿美元。(2)行业竞争众多企业纷纷布局无人驾驶汽车领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