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8篇(含答案)(2003-2022)_第1页
云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8篇(含答案)(2003-2022)_第2页
云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8篇(含答案)(2003-2022)_第3页
云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8篇(含答案)(2003-2022)_第4页
云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8篇(含答案)(2003-202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云南省历年中考语文现代文阅读真题28篇(2003-2022)目录2022年 3蟋蟀 3和谁走得近决定你是谁 52021年 7小雪将雪 7扫烟囱的孩子 82020年 10多读多写 10我所见的叶圣陶 122019年 14中国古代灯文化 14茶是家乡醇 162018年 18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 18刷子李 192017年 22给“理想”建个朋友圈 22寒不冻心跳,风不散笑容 232016年 24你要学着自己强大 24我的第一场戏 252015年 27朗读有助于记忆吗 27鲸落,深海中的温柔孤岛 29翠湖留下的心影 30别样山茶红 322014年 34苏州园林 34最初的温暖 352009年 37漫话溜索 37与植物相处 382008年 40哈欠声声 40飘舞一次,美丽一次 412007年 42动物也在全球化 43寻春 442006年 46千年古道 46你遗失了感动吗 47

2022年蟋蟀陆蠡①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图中甲儿拿一根线系住蜻蜓的尾,看它款款地飞。乙儿摇摇手劝他,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②我从来不曾用线系住蝉的细成一条缝似的头颈,让它鼓着薄翅团团转转地飞;我从来不曾用蛛网络缠在竹转上,来捉夏日停在墙壁上的双双叠在一起的牛虻;也从来不曾撕断蚱蜢的大腿,去喂给母鸡。③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偷偷跑上前去,用衣袋里的麦麸做了记认,次晨在黎明时觅得夜晚的原处,把可爱的虫捉在手里。露濡湿了赤脚穿着的鞋,衣襟有时被荆棘抓破,回家来告诉母亲说我去望了田水回来,不等她的盘诘,立刻便溜进房中,把捉来的蟋蟀放在瓦盘里,感到醉了般的喜悦,有时连拖泥带水的鞋子钻进床去,竟倒头睡去了……④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盘里放了在溪中洗净了的清沙,复在其中移植了有芥子园画意的细小的草,草的旁边放了两三洁白的石块,这是我的庭园了。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我在沙中用手指掏了一个小洞,在洞口放了两颗白米,一茎豆芽;白米给它当作干粮,豆芽给它作润喉的果品。我希望这小小的庭园会比石滩上更舒适,不致使它想要逃开。⑤在蒙蒙的雨天,我拿了这瓦盘到露天底下去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因为我没有看到露水是怎样落下来的,所以设想这便是它所喜爱的露了。当我看到乌碧的有美丽的皱纹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微微开翕着欲鸣不鸣似的,伴着一进一退地颤抖着三对细肢,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有时很久不下细雨,我使用喷衣服的水筒把水喷在蟋蟀的身上。⑥听说蟋蟀至久活不过白露。邻居的哥儿告诉我说。“为什么呢?”“那是因为太冷。”“只是因为太凉么?”“怕它的寿命只有这几天日子罢。”⑦于是我翻开面子撕烂了的旧黄的历本,去找白露的一天,几时几刻交节。我屈指计算着我的蟋蟀还可以多活几天,不能盼望它不死,只盼望它是最后死的一个。我希望我能够延长这小动物的生命。⑧我天天察看这小虫的生活。我时常见它头埋在洞里,屁股朝外。是避寒么,是畏光么?我便把这洞掏得更深一些。又在附近挖了一个较浅的洞。⑨“能有一年不死的蟋蟀吗?”我不只一次地问我的母亲。⑩我屈指在计算着白露的日期。终于在白露的前五天这可怜的虫便死了。天气并不很冷,只在早晨须得换上夹衣,白昼是热的。⑪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在园子的一角,一株芙蓉花脚下挖了一个小洞,用瓦片砌成了小小的坟,把匣子放进去,掩上了一把土,复在一张树叶上放了三粒白米和一根豆芽,暗暗地祭奠了一番。心里盼望着夜间会有黑衣的哥儿来入梦,说是在地下也平安的吧。⑫“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母亲这样说。(选自《大家小文》,汕头大学出版社2017版)(1)认真阅读全文,在下面图表的横线处填入恰当的内容。(2)阅读全文,请对下面的加点词语和句子作简要赏析。①那时我在深夜中和两三个淘伴蹑手蹑脚地跑到溪水对岸的石滩,把耳朵贴在地上,屏住气息。②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想来抖动我的身躯了。(3)文章的标题是《蟋蟀》,可第①②段却不直接写蟋蟀,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4)“你今天脸色不好。着了凉吗,孩子?”请结合全文,简析文章以这句话结尾所产生的表达效果。【答案】【分析】本文写了作者捉蟋蟀、养蟋蟀、葬蟋蟀的过程,表现出作者具有童心童趣、关爱动物的特点,表达了珍爱生命的主旨。【解答】(1)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梳理概括能力。①根据第④至⑨段内容,仿照示例,可概括为:养蟋蟀。②根据最后两段“暗暗地祭奠了一番”“你今天脸色不好”等语句可得出:伤心。③结合“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我爱蟋蟀,我把它养在瓦盘里”“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等内容可知,本文表达了珍爱生命的主旨。结合“在动物中,我偏爱蟋蟀,想起这小小的虫,那曾消磨了多美丽的我的童年的光阴哪”“我满足于自己手创的天地,所谓壶底洞天便是这般的园地更幻想化的罢了,我曾有时这样想”“我用一只火柴盒子装了这死了的虫的肢体,在园子的一角”等内容可知,本文还表现出作者的童心童趣。可据此得出答案:保持童心。(2)本题考查语句赏析。①“蹑手蹑脚”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结合“细辨在土碴的旁边或石块底下发出的瞿瞿的蟋蟀的声音所自来的方向”可知,这一词语写出“我们”小心翼翼探查蟋蟀位置的样子,表现出“我”对蟋蟀的喜爱。②此句可从侧面描写的角度考虑。作者写“我也感到微雨的凉意”,侧面想象蟋蟀“承受这微丝般的烟雨”时的舒适感受。作者以此写出对蟋蟀照料之细致,从而表现出他热爱动物、珍爱生命的特点。(3)本题考查段落的作用。此类题可从内容和结构等方面进行分析。内容上,“小的时候不知在什么书上看到一张图画,题的是‘爱护动物’”“说动物也有生命,也和人一样知道痛苦,不要残忍地虐杀它”等语句引出关于动物的话题,表明关爱动物的观点,点明了文章主旨,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结构上,第②段运用排比句,突出了“我”关爱动物的特点,为引出下文“我”喜爱蟋蟀的内容蓄势,顺理成章,使后文内容不突兀。(4)本题考查结尾句赏析。这一句写的是母亲对孩子的关心,“你今天脸色不好”从侧面写出“我”因蟋蟀死去而伤心的状况。母亲对孩子的关心,是关爱。“我”对蟋蟀的照料,是关爱。这一句与全文的感情基调是一致的,都营造了关爱的温馨氛围,从而使文章有余味悠长之感。答案:(1)①养蟋蟀②伤心③保持童心(2)①“蹑手蹑脚”本义是形容放轻脚步走的样子,这里写出“我”和淘伴们探查蟋蟀位置时小心翼翼的样子,生动地表现出“我们”喜爱蟋蟀的特点。②作者通过写自己的感受,侧面想象蟋蟀的鞘翅上蒙着细微的雾粒时的舒适,写出作者对蟋蟀照料之细致,表现出作者喜爱蟋蟀、珍爱生命,具有童心童趣的特点。(3)第①②段写有关动物的话题,表明了要关爱动物的观点,开宗明义,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第②段运用排比句写“我”不伤害小动物的内容,增强了语势,为下文写关于蟋蟀的内容蓄势,使下文内容顺理成章,不突兀。(4)这一句写母亲看到孩子脸色不好时对孩子关心地询问,侧面表现出“我”对蟋蟀死去的伤心之情,从而突出了“我”关爱动物、珍爱生命的特点,有利于刻画人物形象和表达文章主旨。这一句写母亲关心孩子,收束全文,与全文“关爱”的感情基调一致,营造了温馨的氛围,给读者以余味悠长之感。【点评】赏析词语的表达效果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1)修辞角度;表现手法;富有表现力的词语本身:如词语的感情色彩(贬词褒用、褒词贬用),词语的语体色彩(方言、口语、书面语),叠词的节奏韵律美,形容词的生动优美,动词的具体凝练传神……(2)答题模式:效果词(形象生动、准确传神等)+结合词语的语境义+作者的思想感情。(3)联系句子所涉及人物的深层感情,有时还要考虑作者的感情。(2022年云南)和谁走得近决定你是谁佚名①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荀子说:“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和谁在一起,将影响你未来的命运,换句话说,人这一辈子,和谁在一起决定你是谁。如果你想做一个好人,就要和好人为伍;想变得优秀,就要亲近更优秀的人。②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孔子曰:“子欲为事,先为人圣。”学做事前,先学做人,有好的人品做底子,才配堂堂正正做个人,和人品好的人相处,你会常常得到善意的帮助,身边多一个人品好的人,就少一分被别人坑的风险。正所谓:“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交往观人品,人品好才能肝胆相照,相得益彰。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你也会变得人品出众,行高于人。③人品好的人,不会嫉妒你的优秀,只会在你成功时由表赞美;更不会在你受难时落井下石,踩着你的失败上位,忘恩负义、笑里藏刀的人,纵然对你表面客气,却防不住背地里捅你刀子,对这样的人,一定要尽早远离。④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古人讲的浩然之气,就是一种正能量,每个人的身上都自带一种磁场,其中有正能量,也有负能量,无论哪一种能量,都会传染,互相影响,改变我们的身心,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心态积极乐观,事情就会走向光明的一方,反之常常和负能量的人做伴,不知不觉就会变得焦虑和悲观,面对同样半杯水,正能量的人会感恩于还有半杯。负能量的人则抱怨怎么只剩半杯,一念之间。一喜一忧,高下立判,文天祥说:“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壮阔如山河大地,比肩日月星辰。和正能量的人共事,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增长自己的正能量,有正能量,才能一同乘长风破万里浪。⑤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人生。有诗云:“平生相交几知己,绿鬓红颜到白头.”人生苦短,最大的幸事,莫过于和相处舒服的人一生相伴,其实每个人的心里都清楚,和谁相处时舒服,和谁相处时别扭。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总有一种特别的默契,一举一动都明白彼此的心意。伯牙的琴因钟子期而绝响,李清照的词因赵明诚而婉约,生活就是要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共赏日出月落的欣喜,体味淡淡如水的清香。⑥开心与乐趣是人活着的重要目的之一,如果有人天天给你添堵,事事与你作对,每一句话都不投机,就不要再勉强相容,不是所有的人三观都能相合,不同圈子的对话,就像鸡同鸭讲,沟通不清,有的人,看似交友广泛,表面上和谁都能聊到一起,实际上却没好友可以交心。⑦古人说:“损友敬而远,益友敬而亲。结交择德义,岂论富与贫。”余生不长,愿你做出正确的选择。(节选自《青年文摘》2022年4月,有删改)(1)第②段划线句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在文段中的作用是什么?(2)请对文章第④段的论证思路作简要分析。(3)除文中提到的“谁”以外,你还可以和“谁”走得更近,请结合你的生活或阅读经历,举例加以论证。【答案】11.【分析】文章首先引用名言俗语引出话题“人这一辈子,和谁在一起决定你是谁”,然后从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和相处舒服的人在一起,是最好的人生三方面进行了论述。最后一段引用名言,深化论点,总结全文。【解答】(1)本题考查论据的作用。第②段划线句子“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是引用的一句名言,在这里作为道理论据存在,有力地证明了本段的观点: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2)本题考查论证思路的理解。分析作者论证思路,要在对文章内容整体把握的基础上,理清各部分所写的内容,分析出观点、论据、运用的论证方法,然后对内容概括作答。第④段首先提出观点: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然后引用孟子的名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进行分析论述,分别从“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和负能量的人做伴”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又引用文天祥的名言进行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和正能量的人共事,不仅会事半功倍,还会增长自己的正能量,有正能量,才能一同乘长风破万里浪。据此分析概括即可。(3)本题考查个性化阅读能力。除了文章提到的我们要和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们还可以和具有其他高尚品质的人在一起,比如学识渊博的人、道德高尚的人,身边的老师、朋友等具有这些品质的让你都是我们学习的对象,任选一人进行分析论述即可。答案:(1)运用道理论证,有力地论证了“人品好的人,是你最大的‘贵人’”这一观点。(2)首先提出本段观点:正能量的人,是你人生最大的“财富”。然后引用孟子的名言进行论述,分别从“与正能量的人共事”“和负能量的人做伴”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又引用文天祥的名言进行分析论述并得出结论。(3)示例:示例:除了和具有正能量的人在一起,我还会和能够给我带来知识的人在一起,因为“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比如我的老师,我要学习他们的优点,增长自己的见识,让自己成为一个知识渊博和思想道德高尚的人。【点评】所谓论证思路,就是证明中心论点正确的过程,也可以理解为作者的写作思路,议论文的论证思路一般是先引出中心论点,然后用各种论证方法从不同的方面对中心论点进行论证,最后总结得出结论。(2022年云南)2021年小雪将雪①天渐寒,雪将至,又是一年小雪时。小雪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二十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二个节气。明代王象晋所撰《群芳谱》里云:“小雪气寒而将雪矣,地寒未甚而雪未大也。”《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曰:“小雪,十月中,雨下而为寒气所薄,故凝而为雪,小者未盛之辞。”这时节,霜色满天,寒凝大地,降水形式由淅沥小雨而凝结成飘飘瑞雪。但此时还是“地寒未甚”,是那种料峭之寒,下雪的几率还小,即使下了,也多是那种飞扬的零星小雪,落到地面很快融化了,小孩子是堆不了雪人、打不成雪仗的。②古人对大自然善于观察和总结,以五日为候,三候为气,六气为时,四时为岁。其中小雪的候应为三候:“初候,虹藏不见;二候,天气上升地气下降;三候,闭塞而成冬。”这是说此时美丽的彩虹不见了,阳气下藏地中,阴气闭固而成冬,万物萧索,一片肃杀,冬季降雪即将拉开大幕。③小雪节气不一定下雪,而是指气温越来越低,降到了足以下雪的程度。农谚云:“小雪铲白菜,大雪收菠菜。”“小雪不砍菜、必定有一害。”此时,庄户人家开始砍收地里的大白菜,精心盘扎入窖储藏了。那一棵棵青青白白的大白菜透着清灵之气,那种清甜清香是寻常人家饭桌上的至美之味。农谚还说:“小雪腌菜,大雪腌肉。”过去,冬季来临,新鲜蔬菜少而又少,小雪前后家家户户开始腌菜了。小时候,母亲常带着我们,踏着薄薄一层小雪,到菜园里采收青青红红的雪里蕻、大头大脑的辣菜疙瘩。雪里蕻又叫“霜不老”“雪菜”,似乎它就是专为霜雪而生的,即使被打压得蔫巴巴的,一旦见了阳光照样挺立起来,精神抖擞。④“小雪卧羊,大雪杀猪。”“小雪飘,羊肉俏。”冬令进补,最美的莫过于吃羊,最好的形式是涮羊肉。围炉品羊是冬天里最惬意的事,五六至交围着一只咕嘟咕嘟作响的火锅,羊肉的鲜香一波波飘满温暖的小木屋,将各色食材投入翻滚着的白汤之中,大快朵颐起来。白居易说:“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当然要有酒了,围炉品酒夜话,推杯换盏间唠家常,守一窗寂寂雪影吟古诗,等待风雪夜归人望见此处温馨之光,前来叩响寂静的长夜。⑤小雪,是庄户人盼丰年的乐章。农谚道:“小雪雪满天,来年必丰年。”这里有三层意思:一是小雪节气落雪,来年雨水均匀,无大旱涝;二是下雪可冻死一些病菌和害虫,开春农作物少有病虫害发生;三是积雪有保暖作用,利于土壤的有机物分解,增强土壤肥力。⑥小雪,也是诗人的,那种轻盈飘逸、天马行空,那种晶莹剔透、白洁无瑕,总令古代文人墨客们吟诵赞美。盛唐的戴叔伦守着木格小窗读书,抬头望雪,吟道:“花雪随风不厌看,更多还肯失林峦。愁人正在书窗下,一片飞来一片寒。”晚唐的高骈被庭外的白雪映青竹所感染,诗云:“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如今好上高楼望,盖尽人间恶路岐。”五代的徐铉感叹又是一年将尽时,光阴如梭,韶华易逝,诵曰:“寂寥小雪闲中过,斑驳轻霜鬓上加。算得流年无奈处,莫将诗句祝苍华。”南宋的陆游则幻想乘着雪花轻盈的羽翼,在冬日的夜波里遨游,“匆匆身如梦,迢迢日似年。会当乘小雪,夜上剡溪船。”

(选自《科技日报》作者刘琪瑞,有删改)19.小雪这一节气有哪些特点?请结合文章内容加以概括。(3分)20.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③、⑤段中引用农谚的作用。(3分)21.说说⑥段在全文中的作用体现在哪些方面?(3分)【参考答案】19.

气温降低,地寒未甚,即将降雪

20.③、⑤段中引用农谚说明了小雪节气的特点,气温降低,开始降雪。

21.第⑥段写小雪得到诗人吟诵和赞美;此段丰富了文章内容,增强了文章的文化底蕴;起到了升华情感的作用。(2021云南)扫烟囱的孩子昨天晚上我到附近的女子学校去,因为我的姐姐西尔维亚的老师想看看“帕多瓦的爱国少年”这个故事。这个学校一共有七百多个女生。我去的时候,正好碰上她们放学,一个个兴高采烈的,因为明天是大家祈盼的节日,学校会放假。就在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将令我终生难忘的事。就在学校的对面、街的另一边,一个扫烟囱的孩子正在哭。他的身材很瘦小,整个脸都被烟熏黑了,肩上挎着一个包,手里拿着一柄刮刀,他一个手臂靠在墙上,他的头紧贴在手臂上,他正在放声哭泣。有两个三年级的女生走了上去,对他说:“发生了什么事?你为什么哭得这么伤心呢?”他不答话,只是一个劲儿地哭。“你到底怎么了?”女孩子们问,他这才抬起头,原来还是一个稚气未脱的孩子。他抽抽噎噎地对她们说,他今天给几家人家扫烟囱,赚了三十个小钱,放在口袋里,但是口袋里有一个破洞,这样,不知不觉地,三十个小钱都从破洞里漏掉了。他边说边给大家看他口袋里的破洞。没有钱,他是不敢回家见他的主人的。“主人一定会打我的。”他一边哭泣,一边又把头埋在了手臂上,一副绝望的表情。女孩子们全都望着他,满脸的严肃。就在这个时候,又有几个女学生走了过来。她们中有的年龄大些,有的还很小;其中有穷苦人家的孩子,也有阔小姐。她们的右臂下都夹着书包。其中有一个稍年长的,帽子上插了一根蓝色的羽毛。只见她从口袋里掏出两枚小钱来,说:“我身边只有这两个小钱了,我们凑一下吧。”“我身上也有两个小钱,”另一个穿红色衣服的女孩子说。“但是你不要着急,我们一定能够给你凑够三十个的!”于是她们开始喊另外一些女生的名字:“阿马利娅!路易吉娅!安尼娜!你们身边有小钱吗?”“谁还有一个小钱啊?”另一个女生问。“钱在这里!”不少女孩子的身边都有几个小钱,那是父母们给她们买花和作业本的。有几个小女孩还拿出了身上仅有的几个分币,那个帽子上插了蓝羽毛的女孩子把所有的钱都收集起来,一五一十地数起来:“八个,十个,十五个!”但是,还不够,就在这时,一个看起来像小老师的大女生,她拿出了价值半个里拉的一个银币。大家都欢呼起来,这样,就只缺五个小钱了。“五年级的女生来了,她们一定有的!”一个女孩说。一些五年级的女生走了过来,钱币聚集得更多了。不知不觉中,男孩身边聚集的女孩子越来越多。她们穿着五颜六色的衣服,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鬈发上系着鲜艳的绸带,把那个可怜的扫烟囱的男孩围在中央。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三十个小钱早就凑够了,可是女孩们还在把钱往小男孩这边塞。就连那些最小的女生们也想贡献一点什么东西。没有钱,她们就拨开人群给他送来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突然,学校的女看门人来了。她冲着她们嚷道:“校长来啦!”女孩们听了,惊慌失措,一下子向四面跑开了,就像是一群麻雀一样。这下,只留下那个扫烟囱的男孩儿站在马路的中央,他高兴地擦着眼泪,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他的上衣纽扣里、口袋上、帽子上都插满了一小束、一小束的鲜花,有一些落了下来,散落在他的脚边。(选自亚米契斯《爱的教育》,有删改)22.按要求回答下列问题。(4分)(1)请分析“他高兴地擦着眼泪,手里攥着满满的一捧钱”中“攥”字的含义。(2)结合文章内容,对文中画线句子“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作简要赏析。23.文中两次写到帽子上插蓝色羽毛的女孩,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这个人物形象。(3分)24.这篇小说在叙事上有什么特点?(3分)25.结合文章内容,说说本文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3分)【参考答案】22.(1)“攥”是对男孩的动作描写,生动描绘了男孩把钱护在手心时内心的激动,既表现他的贫穷,又刻画出他对这捧来之不易小钱的珍惜,和对给他凑钱的女孩的感激之情。(2)“那情景真是美丽极了”,首先是场面美:五颜六色的衣服、头上插着各色的羽毛,鬈发上系着鲜艳的绸带,再加上一群美丽的女孩,这种场景非常漂亮;二是场景体现的情感温馨而充满爱意,是一群女学生对一个贫穷而可怜的男孩帮助和关爱。23.富有爱心、乐于助人;能理解人安慰人;有领导力、组织力和号召力的人。24.小说以“我”的视角来叙事,故事显得真实可信;以“男孩丢钱”为话题,引入凑钱助人的故事,行文自然流畅;多用对话形式,以男孩与众人的对话,表现大家为何凑钱,怎样凑钱,使叙事更加集中;同时以回忆按倒叙的方式叙述,让故事充满悬念,唤起读者的阅读兴趣。25.示例:一个本来应该和同龄的孩子一样上学的孩子,却因为贫穷小小年纪就要以扫烟囱为生。当他因不慎而把一天劳动所得的三十个小钱统统丢光而伤心痛哭时,幸运地遇到一群陌生的女生,给予了他热情的帮助,让这个可怜的男孩子感受到了世间的温暖与真情,那一刻他感受到自己也是幸福的,并不是孤独无助的。女子学校的同学们用善良和真诚使男孩子感受到了无限的关爱和温情。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付出真情的关爱,世界就会变得更美好。在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像扫烟囱孩子的人,需要人们的关心和帮助,让我们献出爱心和真情,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和幸福,也让他们感到更自信!(2021云南)2020年多读多写①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读多写,长期积累,不能速战速决。②俗传一句玩笑话,“千古文章一大抄”,就读他人文章以学习表达方法说,这句话却有相当的道理,一种意思,可用的表达方式(词语及其组织)不只一种,但不管其中的哪一种,都是由前人习用的框架描画或脱化而来。你不读,或读而不熟,有了意思,可用的表达框架茫茫然,拿起笔就难于得心应手。反之,多读,熟了,笔未着纸,可用的多种表达方式早已蜂拥而至,你自然可以随手拈来,不费思索而顺理成章。这是多读作用的初步,因而笔能达意。③进一步,多读,熟悉各种表达方式,领会不同笔调的短长轻重,融会贯通,还可以推陈出新,把意思表达得更圆通,更生动。④多读,所学又不只是表达方面,还有内客方面。这包括两种情况。一种是吸收“思想”。学作文,由不会而变为会,由不好而变为好,既要能写,既顺利达意,又要有所写,即有值得研究的内容。这内容,说是思想也好,知识也好,至少就初期说,面壁自然悟不出,自己观察研究也所得有限。要有,就不能不吸收别人的,吸收的方法,主要当然是“读”。还有一种是学“思路”。思想,知识,其出现,其存在,都是有条理的,作文的内容必须合乎这个条理,这条理,成文之前就要有,那就是思路的条理,也就是想得头头是道,才能写得头头是道。这思路的条理也是渐渐培养成的,而培养之道,我个人的经验,就一般人说,主要是来自“学”,即读他人的。其次才是“思”,因为思,至少就早期说,绝大部分是顺着他人(所读之文)的路子走的。⑤多读,熟了,积蓄在两方面增多,既有内容可写,又熟悉如何表达,作文的困难自然就没有了。这样,专靠多读,不多写是不是可以呢?据我所知,有的人,读的方面修养很高;却不轻易动笔,间或动笔,像是功夫还是相当纯熟。这或许就是俗语说的,“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或者引杜甫的诗句,“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吧?我想这意思并不完全对,或者说,话说得过于简略,以致我们理解得不全面,事实是,就是不轻易动笔的人,以及“读书破万卷”的杜甫,至少在学习的时期,也是既勤读又勤写的,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多写的作用也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由读来得熟悉,必通过自已的笔才能明朗、巩固,成为熟练,另一方面,写不只随着思路走,还是整理思路的过程,必须常写,内容才可以精粹,更有条理。⑥生而好之者也许没有,培养而成为书淫、诗癖的却所在多有。我还记得老师行辈中的一些人,他们亲口说,“多年了,工作之暇,如果眼前没有书,手里没有笔,总觉得没着没落。”就这样,他们有的未及上寿,一生却读了古今中外无数著作,写了上百万字。他们没觉得烦腻,反以为乐,原因就是多年如此,成了难于改变的习惯。准此理,多读多写并非难事,办法是养成习惯,使之成为乐趣。(选自张中行《作文杂读》,有删改。)请根据文章内容将下面空白处补充完整。(4分)20.第⑤段引用“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目的是什么?(2分)21.结合自己的读写经历,说说多读多写的好处。(3分)【参考答案】19.(4分)(1)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读多写,长期积累(不能速战速决)。(2分)(只答到关键词“多读多写”得1分,漏答“长期积累”扣0.5分。学生答“多读多写并非难事,办法是养成习惯,使之成为乐趣”,给1分。)(2)吸收“思想”(1分)(引号可写可不写。)(3)整理思路(1分)(答到“常写使内容精粹”或“常写使内容更有条理”也可得1分。)【解析】本题考查内容理解与概括。题干已经给出思维导图,答题时要结合思维导图快速把握文章内容,组织答案时,要仿照题干中已经给出的示例。(1)论点是首段:语文能力的提高要靠多读多写,长期积累,不能速战速决。(2)可结合关键语句“一种是吸收‘思想’”提取答案。(3)可结合关键语句“另一方面,写不只随着思路走,还是整理思路的过程,必须常写,内容才可以精粹,更有条理”提取答案。20.(2分)目的是证明“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既要多读,又要多写,才能真正会写)。(可以用原文回答,也可以归纳概括,意对即可,只答到“多读多写”给1分。)【解析】本题考查论证方法的作用。引用论证了什么内容,要在该句的上下文去寻找作者的观点。从“我想这意思并不完全对”,可以往下寻找作者的观点:“事实是,……读而不写,读多了,自然会写的事是没有的”,整理概括即可。21.(3分)示例:我读了《哈利·波特》,尝试写了几篇魔幻小故事,这些故事得到同学们的喜爱和称赞,我的读写能力也得到了很大提高(我享受了读写的快乐)。(叙述经历2分;好处可以是具体指向,也可以是感受、体会,1分。)【解析】本题考查拓展延伸。要把握住题干的重点:(1)自己的读写经历,(2)多读多写的好处。不要脱离题干要求,漫无目的答题。(2020云南)我所见的叶圣陶①第一次与圣陶见面是在民国十年的秋天。②我看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他却并不是喜欢孤独,他似乎老是那么有味地听着。至于与人独对的时候,自然多少要说些话;但辩论是不来的。他觉得辩论要开始了,往往微笑着说:“这个弄不大清楚了。”这样就过去了。③他又是个极和易的人,轻易看不见他的怒色。他辛辛苦苦保存着的《晨报》副刊,上面有他自己的文字的,特地从家里捎来给我看;让我随便放在一个书架上,给散失了,当他和我同时发现这件事时,他只略露惋惜的颜色,随即说:“由他去末哉,由他去末哉!”我是至今惭愧着,因为我知道他作文是不留稿的。他的和易出于天性,并非阅历世故,娇揉造作而成。④我到杭州教书,那边学校当局要我约圣陶去。圣陶来信说:“我们要痛痛快快游西湖,不管这是冬天。”他来了,教我上车站去接。我知道他到了车站这一类地方,是会觉得寂寞的。他的家实在太好了,他的衣着,一向都是家里管。我常想,他好像一个小孩子;像小孩子的天真,也像小孩子的离不开家里人,必须离开家里人时,他也得找些熟朋友伴着;孤独在他简直是有些可怕的。所以他到校时,本来是独住一屋的,却愿意将那间屋做我们两人的卧室,而将我那间做书室。这样可以常常相伴;我自然也乐意,我们不时到西湖边去;有时下湖,有时只喝喝酒。在校时各据一桌,我只预备功课,他却老是写小说和童话。初到时,学校当局来看过他,第二天,我问他,“要不要去看看他们?”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后来始终没有去,他是最反对形式主义的。⑤那时他小说的材料,是旧日的储积;童话的材料有时却是片刻的感兴。如《稻草人》中《大喉咙》一篇便是。那天早上,我们都醒在床上,听见工厂的汽笛;他便说:“今天又有一篇了,我已经想好了,来的真快呵。”那篇的艺术很巧,谁想他只是片刻的构思呢!他写文字时,往往拈笔伸纸,便手不停挥地写下去;开始及中间,停笔踌躇时绝少。他的稿子极清楚,每页至多只有三五个涂改的字,他说他从来是这样的。每篇写毕,我自然先睹为快;他往往称述结尾的适宜,他说对于结尾是有些把握的。看完,他立即封寄《小说月报》;照例用平信寄。我总劝他挂号;但他说:“我老是这样的。”他在杭州不过两个月,写得真不少,教人羡慕不已。《火灾》里从《饭》起到《风潮》这七篇,还有《稻草人》中一部分,都是那时我亲眼看他写的。⑥十六年一月,我路过上海,许多熟朋友和我饯行,圣陶也在,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酒喝完了,又去乱走,他也跟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圣陶不是个浪漫的人,但他能了解别人,能谅解别人。那晚快夜半了,走过爱多亚路,他向我诵周美成的词,“酒已都醒,如何消夜永!”我没有说什么;那时的心情,大约也不能说什么的。我们到一品香又消磨了半夜,这一回特别对不起圣陶;他是不能少睡觉的人。他家虽住在上海,而起居还依着乡居的日子;早七点起,晚九点睡。有一回我九点十分去,他家已熄了灯,关好了门。这种自然的,有秩序的生活是对的。那晚上伯祥说:“圣兄明天要不舒服了。”想起来真是不知要怎样感谢才好。⑦第二天我便上船走了,一眨眼三年半,没有上南方去。信也很少,却全是我的懒。我只能从圣陶的小说里看由他心境的迁变;这个我要留在一文中说。(选自朱自清散文集《背影》,有删改。)22.文中哪些地方表现出“圣陶始终是个寡言的人”?(3分)23.说说你对第④段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他皱眉道:“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24.文章第⑤⑥段详写了什么内容?作者为什么要详写这两部分内容?(4分)25.为什么本文的标题是“我所见的叶圣陶”,而不是“我所知道的叶圣陶”?(3分)【参考答案】22.(3分)大家聚谈时他总是在听;不参与辩论;大家喝酒发议论时,他照例沉默;朋友和他开玩笑,他仍微笑沉默。(答出三点即可满分。)【解析】本题考查内容概括。概括时可按照“答案在文中,答题有依据”的原则,结合题干要求,从文中寻找关键语句作答。找出关键语句:“大家聚谈的时候,他总是坐在那里听着”,“辩论是不来的”,“那晚我们痛快地喝酒,发议论;他是照例地默着”,“到了一处,朋友们和他开了个小玩笑;他脸上略露窘意,但仍微笑地默着”,提取概括即可。23.(3分)句中“皱眉”表现叶圣陶心中不情愿(1分);他心里已经有了决定,但又不愿直接拒绝朋友的建议,因而用了较为委婉(设问)的语气(1分);表现出他反对形式主义(清高、天真、纯真、孤傲、任性)的性格特点(1分)。【解析】本题考查句子理解。句子的理解,要放在具体的语言情景去分析,学校当局来看他,作者想也回访一下,“皱眉”可见叶圣陶不愿意,“一定要去么?等一天吧”设问句,比较委婉,但也是拒绝,也可见其反对形式主义的特点。结合分值,分点作答。24.(4分)第⑤段详写叶圣陶的创作过程(1分),表达作者对他出众写作才华的赞赏和羡慕(1分);第⑥段详写叶圣陶与朋友为“我”饯行时的情形(1分),表达作者对他珍视友情的感激怀念之情(1分)。(结合文意,言之成理即可。)【解析】本题考查写作手法。首先分析详写了什么内容,然后分析作用。第⑤段详写叶圣陶《稻草人》的创作过程,表达作者对他出众写作才华的赞赏;第⑥段详写叶圣陶违背自己坚持的休息时间,和朋友一起为“我”饯行,表达作者对他珍视友情的感激怀念之情。25.(3分)因为本文始终都在写作者亲眼所见、亲自接触的叶圣陶(2分),“见”比“知道”更直接,因而作者笔下的叶圣陶更真实客观(作者的情感更为真切可信)(1分)。(结合文意,言之成理可酌情给分。)【解析】本题考查叙述视角。“我所见”是写自己亲眼所见的叶圣陶,“知道”可能是从别处听说的,“所见”更真实亲切。(2020云南)2019年中国古代灯文化高蒙河①2019年元宵节,故宫举办了“紫禁城上元之夜”元宵灯会治动。灯会上既有现代高科技射灯,也有传统红灯笼灯彩,一时间引发国内外亿万人的关注。②灯彩不是日常的实用性灯具,而是元宵节上专门使用的一种以装饰性为主的观赏灯具,它始于汉代,至隋唐宋元时期渐成社会风俗,广为流行于民间和宫廷之中。到了明清乃至近现代,各地仍保留着这一古老传统风俗,成为人们节庆期间的重要治动内容,形成了灯节文化现象。③灯彩是在节庆时才短时间使用的观赏灯,而在日常生活中,更多的则是实用性更强的照明灯具。所以,中国的灯文化自古以来就形成了日常实用灯和节庆观赏灯两个系统,并行演化,相映生辉,极大地丰富了我国灯具种类和体系,为我国乃至世界灯具史写下了独具特色的辉煌篇章。④说起来,中国是世界上最先发明灯具的国家之一,比如宁夏海原新石器时代洞遗址里,就发现了用来照明的松枝遗存,距今已有4000多年历史。据考古发现报道,在窑壁距居住面5-130厘米的范图内,分布着50⑤研究人员通过实验复原发现,在插孔中斜插上松枝,点燃后即可取亮,一根长20厘米的松枝可燃烧近1小时,若将50多处插孔内的松枝全部点燃,差不多就能达到100⑥灯具是人类不断改善生活,生产条件的产物,它的发明和创新,无不凝聚着人类的技术和智慧。中国传统灯具素有设计合理、功能完善、结构科学、造型生动、装饰瑰丽等特点。⑦河北满城汉墓出土的汉代皇室贵族使用的长信宫灯,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这件取宫女执灯之意而造型的铜质鎏金灯具,不但把人与灯融为一体,还设计出能调亮挡风的灯罩,并安装了能消烟除尘的排烟导管,在灯具发展史上最早解决了灯烟所带来的室内环境污染问题。⑧无须讳言,在几千年中一直以自身特色著称的中国古代灯具,在近代以来的灯具创新发明中,有些落伍了。当以电光源为标志的电灯从西方进入中国之初,人们一时还不能接受这一新鲜事物。⑨据《清稞类钞》记载,清光光绪八年(1882年),英国人李德立提出在上海安装电灯。“创议之初,华人闻者以为奇事,一时谣诼纷传,谓为将遭雷击,人心汹汹,不可抑制”。后来,经过多方协调,才得以试装15盏英制弧光灯。据当时的《申报》报道,是年7月26日下午7时,15盏电灯同时发光,“其光明竟可夺日”,“内外各物历历可见,无异白昼”⑩时光荏苒,岁月如梭。而今,社会早已发展到了采用光声电等高科技于段举办灯会装饰家居的阶段。近年来,让建筑物亮起来的灯光景观工程,美化了城市的人文环境。各地推陈出新,举行各种灯会,灯节活动,也权大地丰富了人们的节假日生活,又把古老的灯文化推向了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新高度。(选自《科学画报》2019年第4期,原文有删改)18.根据文章内容完成下列表格。(2分)年代汉代隋唐宋元明清到近现代当代灯节文化的发展过程开使用灯彩形成使用灯彩的社会风俗AB第⑦段为什么要专门介绍长信宫灯?(3分)在第⑨段横线上补写恰当的语句,使之与上下文内容衔接。(2分)21.怎样传承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成为当今的时尚?请根据选文内容和链接材料谈谈你的看法。(3分)链接一:近些年,“故宫年轻了”的印象深入人心,无论是火爆一时的综艺节目《国家宝藏》,还是深受年轻观众喜欢的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抑或是“故宫淘宝”上那些“萌前”的“段子”……进入网络时代,故宫仿佛开始了“逆生长”,不断以新的方式,走进公众尤其是年轻人的生活。(摘自《人民日报》)链接二:在节日里,许多传统的年俗和文化元素换个形式、换个空间,成了人们热捧的对象,在国家图书馆,小读者们可以参与写“福”字、画门神、换脸谱,做画灯,剪纸等体验活动,在南京的一些老茶馆,不少人饶有兴致地欣赏着“苏州评弹”“扬剧折子戏”等传统节目,这些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烘托出浓浓的节日氛围,更让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在当代社会活动中放射出新的光芒。(摘自人民网)【参考答案】18.(2分)A.形成灯节文化现象B.将灯节文化推向新高度19.(3分)示例:长信宫灯是中国传统灯具的典型代表;(1分)它身上集中体现了传统灯具的特点;(1分)写长信宫灯使文章的说明更加具体、真实。(1分)(从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这一角度作答亦可)20.(2分)示例一: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无害,反而有益。示例二:人们发现电灯非但没有引来雷击,反而与日光一样明亮。21.(3分)示例:现代高科技和传统文化相结合,以创新技术助推文化传承。(1分)②将传统文化与现代人的生活和体验相契合。(1分)③以新形式、新创意提供更高质量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1分)(2019云南)茶是家乡醇段伟①清明至谷雨,是家乡茶叶采收的黄金时节。这二十天左右的茶谓之“明前茶”或“谷两茶”,一天一个味。②家乡有二十五万余亩茶园,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连山连水地翻涌,接天接地地浪漫。春林初盛,漫山荼树吐绿,纤毫未染,通透深邃,一条条茶带随山势蜿蜒一条有一条的风景,一带有一带的韵味。层层叠叠的曲线间,采茶人似天女散花,没有队形没有组合,看似随意,却又是那样和谐自然。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双于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③老屋位于一个小山村,翠竹满崖,树木成林。这阵子三嫂每天天蒙蒙亮就上山了。我回老家体验提筐摘茶的乐趣时,三嫂已将满满一背篓茶叶搁在厅堂里。阳光透过晨雾,一缕缕地洒进厅堂,满脸汗珠的她立住休息一会,就躬身把茶叶倾倒在篾晒垫上,摊匀开来,一边又细细把其中的老叶和碎枝拣起丢掉。④“肥壮嫩绿的芽子,成片成片的呢!”三嫂立起身,嘟哝这么一句。“真正的无公害,只是人手不够,兄弟回来的真是时候,我们上山吧。”三嫂笑着招呼我。⑤“雾锁千树茶,云开万壑葱。”我们村里的茶园经过祖辈汗水的浸泡,多年代谢,酝酿出赏心悦目的模样。清明前后,晴雨交替,山坡上积蓄了一冬养分的茶芽,焕发活力,存储着春光,或清朗明洁,或云雾缭绕。大自然馈赠的阳光和雨露,封存在一枚枚圆润饱满的茶芽里。此时,上山一派繁忙,茶园里到处晃动着茶菜人的身影。⑥记忆里,茶叶是当地庄稼人收入的主要来源,小孩学杂费、家庭开支皆巴望在茶叶上。一到采茶季节,起早摸黑的采茶人,脸被太阳晒得通红,手被叶汁染得乌黑,但她们把脆亮的歌声留在了茶山上:“温泉泡开绿春蕊,翩翩起舞味道佳,淡淡茗香醉远客,浓浓深情敬爹妈。”歌声如溪水般清激透亮,在高低浓密的茶树中,冲过来,撞过去,有一种生命原始的力量,荡人心魄。⑦午饭过后,三哥说,该炒茶了吧,三坡便洗刷铁锅,灶膛里火烧得很旺,铁锅热烫起来,就把茶叶倒入。三哥双手不断翻动着,传来茶叶啪爆响的声音,待到叶质如绵、清香初露,三哥将茶叶起锅,放到簸箕里,不停地揉捻,茶叶成条后由三嫂摊放到火塘上的竹罩子里烘烤,如此反复两次,至细秀卷曲,白毫显露,茶叶才幽香沁鼻。⑧傍晚时分,三嫂端坐庭院,将做好的成茶置于簸其里摊凉,再次拣去杂物,茶梗,然后挑选条索均匀的茶叶分装到锡箔袋里,一溜地排过去,像整齐的城垛,颇有成就感。看我入神的样子,三嫂说:“兄弟,你来一杯啊!”⑨我抓起一小撮茶叶放到玻璃杯里,开水冲下,茶叶升腾,细啜轻品,入口亲和,舌上粒粒滚动,滑润清甜,儿时那摄人心魂的茶香顺喉而入,让人通体舒畅。我脱口说:“好茶啊!一点也不比名茶差,”三嫂答道:“是啊,纯天然的呢!有机会,你也帮着宣传宣传。”⑩半个多月茶叶采摘,三嫂显得有些疲意,三哥叫三嫂不要太累。他说,精准扶贫这几年,村里分了一块茶园给他家,采摘的茶叶大部分卖给茶商,吃“茶叶饭”就足够了,但三嫂闲不住:“总是靠扶持像什么话?得攒点小钱找机会生大钱。”⑪吃罢晚饭,我准备回城,三煌递给我一包茶叶,笑着说:“这是给你的!”我接过来茶叶似乎还有炭火的余温,让人暖心暖肺,入骨入髓。⑫“香飘千里外,味酽一杯中。”看到哥嫂今日的生活光景,喝过家乡的茶,我感到血液里有了新的重量。(选自《人民日报》2019年3月日,原文有改)22.揣摩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品味其表达效果。(4分)(1)身在现场,才能真正体会茶山的壮观——连山连水地翻涌,接天接地地浪漫。(2)她们身挎不同的篮子或提篓,双手在翠绿的嫩叶上翻飞。第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三嫂身上具有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文章内容简要分析。(3分)中国名茶有很多,如福建的铁观音,浙江的龙井,云南的普洱茶等,作者为什么认为“茶是家乡醇”?(2分)请谈谈对文中画线句子的理解。(3分)看到哥嫂今日的生活光景,喝过家乡的茶,我感到血液里有了新的重量。【参考答案】22.(4分)(1)(2分)翻涌:多指云、水等上下滚动翻腾。此处化静为动,赋予静态的茶山以动感,生动形象地描绘出茶山的连绵壮观。(2)(2分)翻飞:忽上忽下地来回飞。生动传神地写出采茶人动作轻快、娴熟。23.(2分)此段为插叙(1分),补充交代茶叶对家乡人的重要性,突出了人们的勤劳,使文章内容更丰富。(1分)24.(3分)示例:①吃苦耐劳,勤快能干。起早贪黑忙着采茶制茶。(1分)②自力更生努力致富。不愿光靠扶持,希望凭双手改变现状。(1分)③热爱生活,乐观向上。热情开朗,积极追求幸福生活。(1分)25.(2分)家乡的茶是乡情、亲情的记忆和寄托,只有家乡茶的味道最真实、最美好、最厚重。26.(3分)示例:“我”对哥嫂的美好生活充满信心;(1分)“我”感受到了国家“精准扶贫”对家乡、亲人的那份恩情;(1分)“我”对家乡发展、亲人致富多了一份使命感和责任感。(1分)(2019云南)2018年港珠澳大桥的“科技密码”①远眺,全长55公里双向六车道的港珠澳大桥宛若蛟龙,蜿蜒腾越于蔚蓝色的海面上,大桥将珠三角地区连成一片,珠海,澳门同香港间的车程由3②这是世界上最长的跨海桥梁工程,也是一座名副其实的科技大桥。根据规划,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要穿越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航道,同时毗邻香港国际机场,大桥要满足30万吨级巨轮通行的需求就得建高,要满足附近机场航班降落的限高需求又得建矮,经过综合考量大桥的最合理方案确定为“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即在航道海域大桥沉入海底,搭建深埋深管同时在海道两端建起人工道连接桥生。③外海人工建岛和海底沉管隧道,是港珠大桥建设的难中之难。④从上空俯瞰港珠奥大桥,巨龙在离岸20多公里处倏忽隐没,再在6公里外腾空而起,隧道两端的小岛批似蚝贝,工作人员都亲切地称其为“贝壳岛”,这是在外海“无中生有”造出的两座面积10万平方米的小岛。科研人员设计了多个方案,最后探索出外海快速筑岛技术,即采用120个巨型钢圈筒直接固定在海床上插入海底,再在中间填上形成人工岛。“每个圆简直径有22米,大概和篮球场一般大;最高达51米,相当于18层楼高;重达550吨,与架A380‘空中客车’⑤海底沉管隧道,同样也是庞然大物,5.6公里的沉管隧道由33个巨型混凝土管节组成,每个管节长180米、宽38米、高11.4米,重量达8万吨。要让3节巨型管节在水下近50米⑥这是世界最大的钢结构桥梁,能抗16级台风7级地震,设计使用寿命长达120年,大桥仅主梁钢板用量就高达42万吨,相当于10座鸟巢或50座埃菲尔铁塔的重量,这在我国桥梁史上是从未有过的大桥的钢桥面铺装面积达到50万平方米,也创造了世界纪录。⑦施工现场紧邻航道,每天来往航船多达4000余艘。另外,这片海域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华白海豚的自然保护区,也对建设者提出了严峻桃战。为了满足工程质量、工期和安全的需要,也为了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这座大桥全部采用了“搭积木”的方式来建道。港珠澳大桥的所有构件,不论大小,都是在岸上工厂整件制造,然后运至海上,像“搭积木”一般拼装在一起,实现了精密制造、精安装,体现了我国的整体科研水平和装备实力。⑧在施工过程中如何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白海豚的干扰?工程团队与多家科研院所合作,300多次出海跟踪,拍摄30多万张照片,标识了海域内的白海豚数量,并摸清白海豚生活习性,在施工时采取了针对性保护措施。大桥主体工程完工后,白海豚的数量,由施工之初的约1400头,增加到了约1800头。⑨港珠澳大桥工程项目,从可研阶段到开工建设,科技创新的理念贯穿始终,这个超级工程集结了我国在桥梁设计和施工、材料研发、工程装备乃至生态环保领域的上千名科技工作者,在关键技术、关键装备、关键材料领域取得全面突破,为我国交通建设行业的自主创新、技术进步起到引领作用。18.港珠奥大桥的“科技密码”有哪些?请根据文章内容饰要概括(3分)19.文章第②段画线句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何作用?(3分)20.第⑦段中加点词语“全部”和“无论……都”之间有什么关系?请结合内容简要分析。(2分)21.港珠澳大桥是一项科技创新工程请你再简要介绍一项能体现我国科技创新实力的工程项目。(2分)【参考答案】18.⑴探索出外海快速筑鸟技术,建成人工岛:⑵创造性运用半刚性沉管新结构技术;⑶采用“搭积木”的方式建造。然后拼装成桥。19.运用了作诠释的说明方法,对“桥、鸟、隧交通集群工程”加以具体的解释,使说明对象“桥、岛、隧交通集群工程”概念清晰、通俗易懂。20.“无论……都”对“全部”进行进一步的限制,表明桥梁的大大小小部分,全部使用“搭积木”方式完成,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21.C919大型客机采用先进气动布局和新一代超临界机翼等先进气动力设计技术、结构设计技术和较大比例的先进金属材料和复合材料,减轻飞机的结构重量:采用先进的电传操纵和主动控制技术,提高飞机综合性能,改善人为因素和舒适性,采用先进客舱综合设计技术,提高客舱舒适性;采用先进的维修理论、技术和方法,降低维修成本。(2018云南)刷子李冯骥才天津卫的人,全是硬碰硬。手艺人靠的是手,手上就必得有绝活。有绝活的,吃荤,亮堂,站在大街中央;没能耐的,吃素,发蔫,靠边呆着。这一套可不是谁家定的,它地地道道是码头上的一种活法。自来唱大戏的,都讲究闯天津码头。天津人迷戏也懂戏,眼刁耳尖,褒贬分明。戏唱得好,下边叫好捧场,像见到皇上,不少名角便打天津唱红唱紫、大红大紫;可要是稀松平常,要哪没哪,戏唱砸了,下边一准起哄喝倒彩,弄不好茶碗扔上去,茶叶沫子沾满戏袍和胡须上。天下看戏,哪儿也没天津倒好叫得厉害。您别说不好,这一来也就练出不少能人来。各行各业,全有几个本领齐天的活神仙。刻砖刘、泥人张、风筝魏、机器王、刷子李等等。天津人好把这种人的姓,和他们拿手擅长的行当连在一起称呼。刷子李是河北大街一家营造厂的师傅。专干粉刷一行,别的不干。他要是给您刷好一间屋子,屋里任嘛甭放,单坐着,就赛升天一般美。最叫人叫绝的是,他刷浆时必穿一身黑,干完活,身上绝没有一个白点。别不信!他还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只要身上有白点,白刷不要钱。倘若没这本事,他不早饿成干儿了?这等传说,你说神不神!这一年的一天,刷子李收个徒弟叫曹小三。当徒弟的开头都是端茶、点烟、跟在屁股后边提东西。曹小三当然早就听说过师傅那手绝活,一直半信半疑,这回非要亲眼瞧瞧。那天,头一次跟师傅出去干活,到英租界镇南道给李善人新造的洋房刷浆。到了那儿,刷子李跟管事的人一谈,才知道师傅派头十足。照他的规矩一天只刷一间屋子。这洋楼大小九间屋,得刷九天。干活前,他把随身带的一个四四方方的小包袱打开,果然一身黑衣黑裤,一双黑布鞋。穿上这身黑,就赛跟地上一桶白浆较上了劲。一间屋子,一个屋顶四面墙,先刷屋顶后刷墙。顶子尤其难刷,蘸了稀溜溜粉浆的板刷往上一举,谁能一滴不掉?一掉准掉在身上。可刷子李一举刷子,就赛没有蘸浆。但刷子划过屋顶,立时匀匀实实一道白,白得透亮,白得清爽。有人说这蘸浆的手法有高招,有人说这调浆的配料有秘方。曹小三哪里看得出来?只见师傅的手臂悠然摆来,悠然摆去,好赛伴着鼓点,和着琴音,每一摆刷,那长长的带浆的毛刷便在墙面“啪”地清脆一响,极是好听。啪啪声里,一道道浆,衔接得天衣无缝,刷过去的墙面,真好比平平整整打开一面雪白的屏障。可是曹小三最关心的还是刷子李身上到底有没有白点?刷子李干活还有个规矩。每刷完一面墙,必得在凳子上坐一大会儿,抽一袋烟,喝一碗茶,再刷下一面墙。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傅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每一面墙刷完,他搜索一遍。居然连一个芝麻大小的粉点也没发现。他真觉得这身黑色的衣服有种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可是,当刷子李刷完最后一面墙,坐下来,曹小三给他点烟时,竟然瞧见刷子李裤子上出现一个白点,黄豆大小。黑中白,比白中黑更扎眼。完了!师傅露馅了,他不是神仙,往日传说中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但他怕师父难堪,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住还要扫一眼。这时候,刷子李忽然朝他说话:“小三,你瞧见我裤子上的白点了吧。你以为师傅的能耐有假,名气有诈,是吧。傻小子,你再细瞧瞧吧——”说着,刷子李手指捏着裤子轻轻往上一提,那白点即刻没了,再一松手,白点又出现,奇了!他凑上脸用神再瞧,那白点原是一个小洞!刚才抽烟时不小心烧的。里边的白衬裤打小洞透出来,看上去就跟粉浆落上去的白点一模一样!刷子李看着曹小三发怔发傻的模样,笑道:“你以为人家的名气全是虚的?那你是在骗自己。好好学本事吧!”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22.第①段在文中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2分)23.品味下列句中的加点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4分)⑴此刻,曹小三借着给师父倒水点烟的机会,拿目光仔细搜索刷子李的全身。⑵但他怕师傅难堪,既不敢说,也不敢看,可忍不柱还要扫一眼。24.文章的主人公是刷子李,作者为什么要用大量的笔墨来写曹小三?(2分)25.刷子李是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章内容做简要分析。(3分)26.“曹小三学徒头一天,见到听到学到的,恐怕别人一辈子也未准明白呢”读了文章,你明白了什么?请简要谈谈。(3分)【参考答案】22.⑴总领全文,通过写天津的世俗民风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最;⑵为刷子李的出场做铺垫;⑶设置悬念吸以读者的阅读兴趣。23.⑴“搜索”的意思是仔细寻找,在文中写出了曹小三对刷子李高超技术的惊奇、佩服及对证明刷子李墙神功是否属实的期待。⑵“扫一眼”写出曹小三发现师傅身上有一个白点,对师博手艺高超的质疑,师傳那如山般的形象轰然倒去。为下文“刷子李”最后掲开谜底:那白点原来是黑裤烧了个小洞造成的!一波三祈的叙事,使“刷子李”的“奇”得到了一次次的渲染,紧紧抓住了读者,起到引人入胜的艺术效果。24.采用对比、烘托的手法,通过曹小三对师傅“半信半疑”的态度和主人公“艺高胆大”的自信进行对比,充分表达了作者对“刷子李”这个超凡技艺的“奇人”由衷的赞叹和肯定。25.⑴通过写刷子李刷墙时只穿黑衣黑裤,如果身上有白点就不收钱等写出刷子李的技艺高超。⑵对徒弟细微的内心活动体察入微心细如发。⑶和李管事谈事时的派头十足体现刷子李的大胆自信。26.明白了“打铁还靠本身硬”的道埋,手艺的高超不是吹出来的,要脚踏实地。(2018云南)2017年给“理想”建个朋友圈陈焱①“你长大了想干什么?”“你的理想是什么?”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都回答过许多次类似的问题。我的答案始终都是“科学家”。那么,年轻人,你的答案是什么?你将怎样实现理想呢?②我的秘诀是给“理想”创建一个朋友圈。③第一位好友是“赤子之心”。孟子说:“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即有大成就的人都有一颗婴儿般单纯、善良、天真的心。但是,社会上,许多人的理想是从功利的角度出发的。年轻人选择职业时,往往只看到行业的光鲜和较高的收入,但却看不到背后的辛苦和巨大的压力。这种基于功利的理想一旦遇到困难往往就会灰飞烟灭了,而赤子之心则能赋予我们建立理想的基石和追求理想的执着。④第二位好友是“兴趣激情”。我们知道,兴趣与理想是相辅相成的,对理想的事业感兴趣,就算困难重重,也不觉得多苦,反而更能充满激情地去努力。假如你想成为一名科学家,你将面对的是未知的科学问题或未解的技术难题,这样的创新工作不会一帆风顺,注定是一个反反复复不断探索的过程,一个失败与成功交替前行的过程。只有保持兴趣与激情,才能在充满挑战的工作中坚持理想。⑤第三位好友是“踏实合作”。实现理想的过程是一条漫长的道路,其间布满了各种各样不可预期的的困难。抱着“一切从零开始”“细节决定成败”的心态,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做好手中的每一件事,才能始终朝目标不断迈进。 。⑥最后一位好友是“责任使命”。当今对于青年人来说是最好的时代,祖国给了我们很大的舞台,年轻人在唱主角,前辈们在默默支持、推动我们进步,祖国给予我们厚望。年轻人的奋斗承载着国家的未来,年轻人应乘势而为,树立起远大的志向抱负,担当起历史的责任使命,秉持立身养德的坚守、立志报国的追求、胸怀天下的担当,才能不辱时代赋予的使命。⑦有了这四位好友,“理想”的朋友圈就会吸引和聚集更多的正能量,托举起我们的理想信念,也托举起我们的“中国梦”。(选自《人民日报》2017年5月,有删改。作者系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教授)18.文章以“给‘理想’建个朋友圈”为标题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2分)19.第③段中画线句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20.第⑤段作者只谈了“务实”,而未谈“合作”,请你在横线上为其补充一个论述“合作”重要性句子。(2分)21.请结合自身实际,简要谈谈文中哪一位“好友”对你实现理想最重要。(3分)(2017云南)寒不冻心跳,风不散笑容包利民①十月,便已下了雪,小兴安岭的冬天早早的来了。这最初的冷,往往在感觉上要比腊月三九难熬。可能是冷的比较突然,没有了过渡。②每一年由初冷入深冷的过程,我天天都会到河边散步,看一河流水在寒冷的侵蚀中渐渐凝固。有时会想,如果说流淌是河流的心跳,难道就这样被寒冷冻结了?记起儿时同亲人一起去冬天的河里捕鱼,当凿透厚厚的冰层,却见冰下流水依然。原来,那一层坚冰只是一种保护。③少年时代,就曾问过家人这样的问题:是不是所有的水都不会被彻底地冻结?是不是所有的水都能在冰层下流淌?其实并不是这样。我们曾刨开过甸子里的一些水塘,冰层竟是一冻到底,下面并无流水。我便明白,被冻透的,只是那些死水。不流动的水,或许在夏日里也是盈然,或许四周也是花草繁茂,或许偶尔也承接雨水泛起涟漪,但从根本上也是没有了心跳的。所以,冬季来临,它们就死了。或者说他们早就死了。④就像有那么一个人,他就在我们身边,日复一日过着不变的生活,他偶尔也笑,也沉默,似乎就要这样度过一辈子。就算遇上艰难坎坷,他也是一样的状态,不谈得失,不论悲喜。有人说,这是一种淡然,或者一种超然,而我却觉得,这是一种失去了希望的麻木。笑也麻木,沉默也麻木,平常时麻木,艰难时也麻木。实际上他的生命也如同一潭死水。⑤而冬天依然流淌的河,到了春天就冲破了桎梏,把清澈的笑容写在我们的眼睛里。河流的笑容来自不停地流淌,而非偶尔路过的风。只有那一汪汪死水,才会在风来的时候,麻木地笑。⑥对于我们来说,笑由心生,只要心中有美好的希望在葱茏,哪怕外面是无边的风雪,也冻结不了如花绽放的笑容。风再大也吹不散笑容,再深重的苦难,也挡不住朝着梦想前行的脚步。风越大,就越应像河流一样,笑容越灿烂。给生活一个微笑,生活便会回报以花开。⑦小的时候,问祖父,你的脸上怎么会有那么多深深的皱纹?祖父一生经历坎坷,命运无常,可是无论在城里还是乡下,他都走得坚实而有力,从不曾在生活面前弯腰,总是露出真心的笑容。他这样说,我脸上的皱纹是笑出来的,比别人笑得多,所以皱纹就比别人的多,比别人的深。多少年间,每想起祖父的答案,我心里就会濡湿,仿佛一种美好在涌动着,就要拔节开花。⑧寒冷能冻结万物,却冻结不了澎湃的心跳,也冻结不了在苦难中露出的笑容;而苦难能在脸上刻下沧桑,却不能抹去笑纹里荡漾的温暖。那么,就用澎湃的心跳,去迎向正走来的冬天,面对渐渐强烈的北风,就准备好最美丽的笑容吧!(选自《思维与智慧》2017年5期,有删改)2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⑴看一河流水在寒冷的侵蚀中渐渐凝固。⑵每想起祖父的答案,我心里就会濡湿,仿佛一钟美好在涌动着,就要拔节开花。23.请对第⑤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而冬天依然流淌的河,到了春天就冲破了桎梏,把清澈的笑容写在我们的眼睛里。24.第④段和第⑦段都写到了“笑”,这两种“笑”含义有何不同?(2分)25.最后一段主要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该段在文中有何作用?(3分)26.本文给了你怎样的启示?请简要谈谈。(2分)(2017云南)2016年你要学着自己强大毕淑敏小时候学古诗,杜甫的这几句背得熟。“挽弓当挽强,用箭当用长。射人先射马,擒贼先擒王。”主要它像童谣,或者说简直是句顺口溜。问过大人,“挽强”是什么意思。大人说,强就是指弓很硬,拉这种弓要用大力气,好处是射得远。从此把“强”和弓联系起来。渐渐年长,才知这个“强”字的根源,

本意居然说的是一枚虫。这要从“强”的繁体“強”说起,它原本的模样是在“弘”字右下角嵌进了个“虫”字组成。“虫”指代的是单一的卑微生命。不过若这小虫把体内的精神弘扬出来,就构成了坚强雄厚的力量。“强”字像个微电影,描绘了一条卑微小虫的奋斗史。而“大”的本

意,其实就是非常单纯地独指一个人。在甲骨文里,这个“大”字伸胳膊撂腿,就是一个人的体态临摹。“强大”是把“强”和“大”组成的一个铿锵有力的词。你看到它,不由得会挺起胸膛浑身充满能量。但倘若问某人,你觉得自己强大吗?大多数都会说,我还不够强大,我希望自己有一天会强大起来。然而,错了。我们每个人,本身就是强大的,强大的原意指的就是一个卑微如虫的生命,只要将精神弘扬出来,

它就有力量。只要你是一个人,天然就强大。爱因斯坦说过:有百折不挠的信念的所支持的人的意志,比那些似乎是无敌的物质力量有更强大的威力。我们孜孜以求的强大,以为远在天边的强大,以为要靠什么人赐予或是襄助才能达到的境界,其实原驻自己身上。一个再弱小的人,也比一条虫子要有力量。所以,强大并不难,难的是我们不自知自己的强大。这真是天下第一悲剧。我们四处寻找的东西,我们以为自己的一生也不可能具备的东西,其实从未须臾离开过我们。我们要和命运厮杀,哪里能不受伤。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强大也会受伤,只不过修复的能力比较强,速度比较快,能够在更短的时间内重上战场。据说每个人每天都会和自己进行5000次对话,其中极大多数话语都是在否定自己。“你生而有翼,为何竟愿一生匍匐前进,形如虫蚁?”这是贾拉尔·阿德丁·鲁米的诗,每当读起,我都心生痛楚的觉醒。希望从今天开始,我们对自己说的第5001次话是——我已学会了自己强大。(摘自2015年8月

期《人民日报》)17.本文的观点是什么?(2分)答:

18.第①段在文中有何作用?(2分)答:

19.第⑩段画线句子有何含义?结合上下文简要谈谈你的理解。(3分)受伤不是羞辱,而是勋章。答:

20.结合选文思考并回答:一个人怎样才能学着强大?(3分)答:

【参考答案】17.(2分)你要学着自己强大。18.(2分〉以杜甫的诗开头,引出话题;吸引读者,激发读者阅读兴趣。19.(3分)示例:不仅弱小者会受伤,强大者也会受伤。人在奋斗过程中难免会受伤,受伤能让人积累经验,磨炼意志,并成为未来成功路上的宝贵财富。由此看来,受伤不是羞辱,而应得到勋章。20.(3分)相信自己是强大的:有百折不挠的信念:具备较强的修复能力。(2016云南)我的第一场戏周星驰①记忆中总有一些让我们心动落泪的东西,在岁月的荡涤中,它们都变成晶莹璀璨的琥珀。②母亲与父亲离异那一年,我才7岁。我和姐姐周文姬、妹妹周星霞一同被判给了母亲凌宝儿。在1968年的香港,母亲带着我们三个孩子讨生活,其艰难可想而知。为了维持生活,母亲一人打了两份工。我们几个都特别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尤其是我,由于成绩十分优秀,最得母亲宠爱。③那时我们三个孩子都正是长身体的时候,所以不管多么困难,每个星期,母亲都要称点肉或买尾鱼给我们加餐。每当吃这些丰盛的“大餐”,菜一上桌,我就把菜端到自己的身边,专挑好的吃。姐姐妹妹却懂事得很,从不和我争。但是我的饭量很小,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然后,我就开始胡闹,总还要拣两块,放到嘴里嚼两下,再吐到碟子里。我嚼过了的,姐姐妹妹哪还肯吃啊!这让母亲非常烦心。④为了不浪费,母亲只好自己吃。为这事母亲没少批评我,但是一点作用都没有。好在我别的方面表现都很好,日子久了,母亲就由着我了——小孩子嘛,哪有不顽皮的呢?⑤可是有一次,母亲真的生气了,狠狠地教训了我一顿。那一次,母亲两个月没发工资了,好不容易从娘家弄来了一点钱,买了几只鸡腿,烧得金黄喷香。菜刚上桌,我就小猴似的爬上桌,用手抓起一只鸡腿就啃,还一边冲着姐姐

妹妹做鬼脸,一不小心,手一滑,鸡腿掉地上了,沾满了尘土,落在了一堆鸡屎旁边。⑥母亲又是生气又是心疼,买这几只鸡腿容易吗?再想想我平时的顽皮表现,母亲决定这次要好好教训我,她取过一根桑树条,狠狠地抽了我十几下:“让你顽皮,让你不知珍惜!”直到姐姐妹妹扑过来把我护在身体下面,母亲才放下桑树条,接着我们三个抱头痛哭。⑦哭了好一会儿,才开始吃饭。母亲把鸡腿捡了起来,用开水冲洗一下,舍不得扔就自己吃了,那天晚上,母亲抚着我身上的伤痕问:“还疼吗?”“不疼了。”“下次还调皮吗?”黑暗中,我眨着亮晶晶的眼睛,并嘻嘻地笑着:“睡吧,妈,明天我还要上课呢。”2001年,我和母亲做客凤凰卫视时,说起了这件往事。⑨“是的,那时他可真顽皮啊!全不知道,这饭菜来得多不容易,一点也不珍惜。”母亲笑容慈祥。⑩“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咽,“您想想,要不是我把鸡腿弄到地上,您会舍得吃吗?那几年里,有什么好吃的,您全给了我们姐弟,您成

天就吃咸菜啊!于是我们才想出这办法,我把几块肉嚼得不像样后,我们就有借口不吃了,只有这样,您才会吃啊!”11

听着这话,母亲情绪变得激动起来:“其实,我早该想到,你样样乖巧懂事,怎么偏偏吃饭这么顽皮呢?”母亲哽咽着掏出手绢擦眼睛。[来源:Z&xx&k.Com]12

我挂着两行泪水,满面微笑,在亿万电视观众面前,我们母子抱在了一起。无数的观众也在这一刻,流下泪来。13

虽然我演戏无数,精品众多,但是我要说,我最好的戏,是在7岁那年,演绎的是一份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唯一的观众,是我的母亲。(选自《人民文摘》)21.请对第①段画线句子作简要赏析。(3分)

记忆中总有一些让我们心动落泪的东西,在岁月的荡涤中,它们都变成晶莹璀璨的琥珀。答:

22.结合语境,理解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含义。(4分)(1)“不,妈妈,我懂得珍惜,”我接过话茬,声音开始哽咽。答:

(2)母亲哽咽着掏出手绢擦眼睛。答:

23.第⑧段中“这件往事”具体指什么?请简要概括。(3分)答:

24.文章哪些地方用了伏笔,暗示这是一场“戏”?请简要回答。(3分)答:

25.“观看”了作者演绎的第一场戏,你有何感想?请简要谈谈。(3分)答:

【参考答案】21.(3

分)示例一: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记忆中有些东西”比作“晶莹璀璨的琥珀”,突出了它的珍贵。示例二:这句话中“涤荡”用得好,“涤荡”是洗涤、除去的意思,表明“我的第一场戏”是经历了漫长岁月的淘洗后留下来的宝贵记忆。22.(2分)(1)妈妈误解了我的“戏”,我些许的委屈和对妈妈深深的感激交织,心情激动而说不出话来。(2分)(2)自己的孩子7岁就那么懂事,妈妈却错怪他,知晓真相后,百感交集.

说不出话来。23.(3分)母亲从娘家弄来点钱,买了几只鸡腿,烧给我们吃,我却把它掉在地上。24.(3分)①我们几个都特别乖巧懂事,这让母亲很宽慰;②我挑好的吃,但姐姐妹妹从不和我争;③正是长身体时,但我的饭量却很小,吃了两块就吃不下去了;④我一边抓鸡腿,一边冲姐姐妹妹做鬼脸;⑤母亲用桑树条打我,姐姐妹妹扑过来保护我;⑥母亲问我还调不调皮,我却岔话说明天还要上课。(答出三点即可)25.(3

分)示例一:作者很有孝心。艰苦年代,作者的母亲把好吃的全给了儿女,她自己只吃咸菜,于是作者故意把鱼、肉嚼了吐在碟子里,把鸡腿弄掉在地,就是要让母亲无奈地吃掉,体现了作者对母亲的体贴。示例二:母爱是伟大的。艰苦年代,作者的母亲为了养活三个子女,宁肯自己不吃,也要把最好吃的让给子女。这种爱是无私的,是高尚的,是伟大的。示例三:作者自小表现出演戏的天分,7岁的时候,就和姐姐妹妹真情演绎了一场戏,演绎的是一份血浓于水、骨肉连心的挚爱亲情。(2016云南)2015年朗读有助于记忆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