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基础 第3版 课件 王英杰 项目7、8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_第1页
机械基础 第3版 课件 王英杰 项目7、8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_第2页
机械基础 第3版 课件 王英杰 项目7、8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_第3页
机械基础 第3版 课件 王英杰 项目7、8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_第4页
机械基础 第3版 课件 王英杰 项目7、8 零件图的识读与绘制、装配图的识读与绘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任务一识读零件图任务二应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知识链接:7.1零件图的内容7.2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7.3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分析7.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7.5读零件图7.1零件图的内容

7.1零件图的内容

一张完整的零件图一般应包括一组视图、完整的尺寸标注、技术要求和标题栏四个方面的内容,如图所示。7.1零件图的内容

1.一组图形用视图、剖视、断面及其他规定画法,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各部分形状结构。2.完整的尺寸零件图上的尺寸不仅要标注正确、完整、清晰,还要注得合理,要在能够满足设计要求的前提下便于加工制造和检验。7.1零件图的内容

3.技术要求标注或说明零件制造、检验、装配、调整过程中要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如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几何公差、热处理要求等。4.标题栏填写零件的名称、材料、数量、比例等各项内容。填写标题栏时应注意以下几点:7.1零件图的内容

零件名称:零件名称要精练,如“齿轮”、“泵盖”等,不必体现零件在机器中的具体作用。图样代号:图样可按产品系列进行编号,也可按零件类型综合编号。各行业、厂家及公司都规定了自己的编号方法,绘图时遵照执行即可。材料标记:零件的材料要用规定的代号表示,不得用自编的文字和代号表示,如图中的HT150表示该阀盖应使用灰铸铁材料进行制造。7.2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7.2零件上常见的工艺结构

零件的结构形状,主要是根据它在机器或部件中的功能决定的。但零件的毛坯制造和机械加工对零件的结构也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设计零件时,既要考虑功能方面的要求,又要便于加工制造。下面介绍一些常见的工艺结构。7.2.1铸件工艺结构

铸造是指将熔融的液态金属或合金浇入砂型型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形状和性能的铸造零件的方法。铸造的工艺结构包括铸件壁厚、铸造圆角和起模斜度等。7.2.1铸件工艺结构

1.拔模斜度在铸造工艺过程中,为了将木模从砂型中顺利取出,一般沿木模拔模方向设计出约1∶20的斜度,称为拔模斜度,如图a所示。拔模斜度在零件图上可以不标注,也可以不画,如图b所示。7.2.1铸件工艺结构

2.铸造圆角铸件上两表面相交处若设计成尖角,在进行浇铸时,砂型尖角会发生落砂和裂纹现象。因此,两表面相交处都应设计为圆角。铸件经机械加工的表面,其毛坯上的圆角被切削掉,转角处呈尖角或加工出倒角。铸造圆角的半径一般取壁厚的0.2~0.4倍,且在零件图上需画出并标注。但当圆角半径相同(或多数相同)时,也可将圆角尺寸在技术要求中统一说明。7.2.1铸件工艺结构

3.铸件壁厚铸件上各部分的壁厚应尽量均匀,不宜相差太大。若必需具有不同壁厚的结构,应使厚壁和薄壁逐渐过渡,以免铸件在冷却过程中,冷却速度不同而产生缩孔和裂纹等缺陷,如图所示。7.2.1铸件工艺结构

4.过渡线由于铸造表面的相交处用圆角过渡,所以两表面的交线变得不明显,在绘图时,如不绘制交线,零件的结构就会表述不清。因此,为了便于读图,图样中仍要画出理论交线,但两端不与轮廓线接触,这种交线称为过渡线。过渡线用细实线绘制。7.2.1铸件工艺结构

4.过渡线如图所示,当两个圆柱曲面相交时,主视图中的相贯线应按过渡线画出,但当两圆柱直径相等时,两过渡线相交处也应断开。7.2.1铸件工艺结构

又如,图(a)所示,三棱柱肋板的斜面与底板的上表面和右侧立板上表面的交线在俯视图上均按过渡线绘制;图(b)中,虽然底板的上表面(平面)与圆柱表面相交,由于铸造圆角的存在,其水平投影也按过渡线绘制。7.2.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1.倒角和倒圆为了去除机加工后的毛刺、锐边、便于装配和保护装配面,在零件的端部常加工成45°的倒角。7.2.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2.螺纹退刀槽和砂轮越程槽在切削加工中,特别是在车削螺纹和磨削时,为了便于退出刀具或使砂轮可以稍稍超过加工面而不碰坏端面,常在待加工面的轴肩处预先车出退刀槽或砂轮越程槽.7.2.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3.工艺凸台和凹坑。对两零件的接触面进行加工时,一要减少加工面积,二要使两零件接触良好,因此常在两接触面处设置凸台和凹坑,其结构和标注如图所示。7.2.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4.钻孔工艺结构。用钻头钻盲孔时,由于钻头顶部有一个近似于120°的圆锥面,所以盲孔底部总有一个同等大小孤圆锥面,其孔的深度仅为圆柱部分的深度,不包括锥坑,如图所示。7.2.2机械加工工艺结构

此外,钻孔时,应尽量使钻头的轴线垂直于被加工孔的上下两端面,否则易将孔钻偏或使钻头折断。当被加工面倾斜时,应设置凸台或凹坑或先把该面铣平,然后再钻孔,如图所示。7.3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分析7.3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分析

零件的形状虽然千差万别,但根据它们在机器(或部件)中的作用和形状特征,通过比较和归纳可大体上划分为轴套类、轮盘盖类、叉架类和箱体类,同类零件具有相似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法。7.3.1零件的视图选择

要正确、完整、清晰地表达零件的全部结构形状,并且要考虑到有利于读图和画图,应先对零件进行结构分析,选定零件的主视图,再恰当地选择其他视图。表达时要恰当地选择基本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和其他各种表达方法。7.3.2零件图中的尺寸分析

在零件图上标注尺寸,除了要符合前述的正确、完整、清晰的要求外,还要求标注合理,即一方面要符合设计要求,另一方面还应便于制造、测量、检验和装配。7.3.3各类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示例

根据零件的结构形状,大致可分成以下四类零件。(1)轴套类零件轴、衬套等零件。(2)盘盖类零件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3)叉架类零件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4)箱体类零件阀体、泵体、减速箱体等零件。1.轴套类零件

在机器中,轴类零件一般起支承传动件和传递动力的作用,套类零件一般起支承、轴向定位、联接或传动作用。如图所示蜗轮轴的立体图和零件图,通过分析蜗轮轴的立体图和零件图,可以了解轴套类零件的结构和表达方法。1.轴套类零件

1.轴套类零件

1.结构特点轴套类零件大多数是由不同直径的同轴回转体组成,且轴向尺寸远大于径向尺寸,其上沿轴线方向通常设有轴肩(台阶)、倒角、螺纹、退刀槽、砂轮越程槽、键槽、销孔、凹坑和顶尖孔等结构。如图所示蜗杆轴,其由右向左依次设有螺纹、退刀槽、键槽、凹坑和砂轮越程槽。1.轴套类零件

2.表达方法轴套类零件主要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因此,为了加工时读图方便,此类零件主视图应选择其加工位置,即轴线水平放置且键槽朝前。此外,绘制轴套类零件时,还应注意以下几点:1.轴套类零件

(1)轴类零件一般为实心件,因此主视图一般选用视图而不选用全剖视图表达其形状;套类零件是中空件,主视图一般选用全剖视图。当零件上有键槽、凹坑、凹槽等结构时,轴类零件的主视图可根据情况选择局剖视图。如图主视图选择了两处局部剖,分别表达键槽和凹坑。(2)当零件上的部些细小结构需要进一步表达时,可以围绕主视图根据需要绘制局部剖视图、断面图和局部放大图来表达尚未清楚的结构。如图主视图上方选择了两处局部放大图、一处断面图和一处局部剖视图,分别表达砂轮越程槽、退刀槽和键槽的结构。1.轴套类零件

(3)对于较长的轴类零件而言,其主视图允许省略中间没有键槽、凹坑、凹槽等结构的部分,如图所示。轴类零件一般不画投影为圆的视图。2.轮盘盖类零件

轮盘盖类零件一般包括齿轮、手轮、带轮、法兰盘、端盖和压盖等。其中,轮盘类零件在机器中一般通过键、销与轴连接,主要传递扭矩,如图所示的手轮图形。2.轮盘盖类零件

2.轮盘盖类零件

盖类零件一般通过螺纹连接件与箱体连接,主要起支承、轴向定位及密封作用,如图所示的法兰盘图形。2.轮盘盖类零件

2.轮盘盖类零件

1.结构特点轮类零件一般由轮毂、轮辐和轮圈组成,轮毂上一般有键槽,如图所示。盘类零件与轴套类零件结构相似,一般也是由不同直径的同轴回转体组成,有时也有部分结构是方形或环形,与轴套类零件不同的是其轴向尺寸一般小于径向尺寸。2.轮盘盖类零件

2.轮盘盖类零件

1.结构特点盘类零件上常见的结构有凸台,以及均匀分布的阶梯孔、螺孔、槽等。如图中,法兰盘中心有带退刀槽的阶梯孔,周围有三个均布的螺钉孔。2.轮盘盖类零件

2.轮盘盖类零件

(1)由于轮盘盖类零件主要在车床或磨床上加工,因此为了加工时读图方便,该类零件的主视图一般选择其加工位置,即轴线应水平放置。(2)轮盘类零件一般为中空件,因此主视图一般采用全剖或半剖视图表达。如图主视图均选择全剖视图。2.轮盘盖类零件

(3)轮盘盖类零件一般不画俯视图,但必须绘制投影为圆的左视图,用以表达零件上阶梯孔、凹槽等结构的分布情况。左视图表达了均布的轮辐及其形状;图表达了阶梯孔的分布情况和缺槽的位置和形状。(4)当零件上的局部结构需要进一步表达时,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局部放大图、断面图来表达尚未清楚的结构。如图采用两处移出断面图表达轮辐的渐变情况。3.箱体类零件

箱体类零件多数是由铸造的毛坯再经过机械加工而形成的,对其他零件主要起支承、包容、保护、定位和密封等作用,如图所示。3.箱体类零件

此类零件的结构形状比较复杂,常有内腔、轴承孔、凸台、肋、安装板、光孔和螺纹孔等结构,各种泵体、阀体、减速器箱体都属于此类零件。图所示为该减速器箱体的内部结构,通过分析该减速器箱体,可以了解箱体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法。3.箱体类零件

3.箱体类零件

1.结构特点根据传动需要,箱壁四周加工多个用于支承和安装传动件的带圆柱孔的凸台,凸台上有时根据安装端盖的需要加工螺纹孔。凸台四周用多个肋板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箱壁上方在需要安装箱盖处加工安装孔,以便安装箱盖。3.箱体类零件

1.结构特点根据传动需要,箱壁四周加工多个用于支承和安装传动件的带圆柱孔的凸台,凸台上有时根据安装端盖的需要加工螺纹孔。凸台四周用多个肋板起到辅助支撑的作用。箱壁上方在需要安装箱盖处加工安装孔,以便安装箱盖。3.箱体类零件

1.结构特点如图所示的减速器箱体,其结构比较复杂,基础形体由底板、箱壁、“T”字形肋板、水平方向的蜗杆轴孔和竖直方向的蜗轮轴孔系组成。蜗轮轴孔在底板和箱壳之间,其轴线与蜗杆轴孔的轴线垂直异面,“T”字形肋板将底板、箱壳和蜗轮轴孔连接成一个整体。3.箱体类零件

(1)由于箱体类零件的结构比较复杂,加工位置多变,因此一般按工作位置摆放,并选择反映形状特征最明显的方向作为主视图的投射方向。(2)箱体类零件一般为中空件,因此主视图一般选择全剖视图表达其内部结构。如图所示,主视图选择了全剖视图,主要表达蜗杆轴孔、箱壁和肋板的形状和关系,且在左上方和右下方分别采用局部剖视图来表达螺纹孔和安装孔的形状及尺寸。3.箱体类零件

3.箱体类零件

(3)由于箱体类零件结构较复杂,因此除主视图外,一般还需要采用其他视图来表达其主体结构。如图左视图采用全剖视图,主要表达蜗轮轴孔、箱壳的形状和位置关系;俯视图绘制成视图,主要表达箱壁和底板、蜗轮轴孔和蜗杆轴孔的位置关系和形状;采用C—C剖视图表达底板和肋板的断面形状。(4)当零件上的某些局部结构需要进一步表达时,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和断面图来表达。如图中,分别用D向和E向两个局部视图表达两个凸台的形状。3.箱体类零件

通过以上典型零件的表达方案分析可知,零件的主视图方向是按照零件的形状特征、加工方法,以及它在机器(或部件)中所处位置这三个原则来综合分析来确定的。其中:3.箱体类零件

形状特征:是指主视图的投影方向应选择最能反映零件结构形状及各形体间的相对位置关系的方向。加工位置:是指零件在机床上加工时主要加工工序的装夹位置。在选择零件主视图时,应尽量使零件的主视图能直接反映零件的加工位置,这样在加工时可以直接进行图物对照,既便于看图和测量尺寸,又可减少差错。工作位置:是指零件在机器或部件中工作时的位置。对于加工位置多变的零件,应尽量使零件的主视图能直接表示零件的工作位置,这样便于了解零件在机器中的工作情况。3.箱体类零件

主视图确定后,其他视图要配合主视图在完整、清晰地表达出零件的形状结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视图的数量。所以,配置其他视图时应注意以下两点:3.箱体类零件

(1)优先考虑采用基本视图,当有内部结构时应尽量在基本视图上作剖视;对尚未表达清楚的局部结构和倾斜部分结构,可增加必要的局部剖视图和斜视图;相关的视图应尽量保持直接投影关系,并配置在相关视图附近。3.箱体类零件

(2)根据零件复杂程度不同和内外结构特点,综合考虑所需要的其他视图,使得每个视图都要有明确的表达重点,各个视图相互配合、相互补充,表达内容不应重复。此外,视图的数量与零件的复杂程度有关,选用时尽量采用较少的视图,使表达方案简洁、合理。4.叉架类零件

叉架类零件多为铸造或锻造成毛坯后,经机械加工而成,一般包括拨叉、连杆、支座、支架等。其中,拨叉和连杆主要用于机器的操纵机构,起操纵或调速作用;支座和支架主要起支承和连接作用。如图所示的支架立体图和零件图,通过分析支架的立体图和零件图,可以了解叉架类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表达方法。4.叉架类零件

4.叉架类零件

1.结构特点叉架类零件的结构形状复杂且不规则,但大体可分为支承部分、连接部分和工作部分。连接部分通常是倾斜或弯曲的、断面有规律变化的肋板结构,用以连接零件的工作部分与支承部分。支承部分和工作部分常有圆孔、螺孔、沉孔、油槽、油孔、凸台、凹坑等。4.叉架类零件

1.结构特点如图所示的支架零件图,下部为支承部分,有两个安装沉孔;上部为工作部分,中间有圆孔,左面用夹紧螺孔;中间是连接部分,其断面为渐变的肋板。4.叉架类零件

(1)由于叉架类零件的加工方法和加工位置不止一个,所以主视图的投影方向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如图主视图的形状特征最明显。(2)叉架类零件的两端一般有内部结构,中间是实心肋板,因此主视图一般采用局部剖视图表达其两端的内部结构。如图主视图采用两处局部剖,分别表达上面夹紧螺孔和下面的安装孔的形状和位置。4.叉架类零件

(3)由于叉架类零件的结构较复杂,一般除主视图外,还需要选择1~2个基本视图来表达零件部分端面的主体结构。如图左视图下部表达了安装板的形状和安装孔的位置,上部采用局部剖表达了工作部分的内部结构。(4)当零件上的某些局部结构或某些不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结构需要进一步表达时,可采用局部视图、局部剖视图、斜视图、断面图来表达。如图中,采用A向局部视图表达零件工作部分的凸台及夹紧螺孔的结构,主视图右方采用移出断面图表达了连接部分倾斜肋板的断面形状。7.3.4零件上常见结构要素的尺寸标注法

7.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7.4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

零件图除了要表达零件形状和标注尺寸外,还必须标注和说明制造零件时应达到的一些技术要求。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主要包括表面粗糙度、极限与配合、几何公差、热处理和表面处理等内容。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如公差、表面粗糙度、热处理要求等,应按国家标准规定的各种符号、代号、文字标注在图形上。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为保证零件装配后的使用要求,需要对零件的表面结构给出要求。表面结构是表面粗糙度、表面波纹度、表面缺陷、表面纹理和表面几何形状的总称。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1.表面粗糙度的概念在零件加工时,由于切削变形和机床振动等因素,使得零件的实际加工表面存在着微观的高低不平的凸峰和凹谷,这种微观的几何形状特征称为表面粗糙度,如图所示。对于零件表面结构的状况,可以由三个参数组加以评定:轮廓参数(由GB/T3505—2000定义)、图形参数(由GB/T18618—2002定义)、支承率曲线参数(由GB/T18777.2—2003和GB/T18777.3—2003定义)。其中,轮廓参数是我国机械图样中目前最常用的评定参数。本节仅介绍轮廓参数中评定粗糙度轮廓(R轮廓)的两个高度参数Ra和Rz。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1)轮廓算数平均偏差Ra是指在一个取样长度内,沿测量方向的轮廓线上的点与基准线间距离绝对值的算数平均值,如图所示。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2)轮廓的最大高度Rz是指在同一取样长度内,最大轮廓峰高与最大轮廓谷深之间的距离,如图所示。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表面粗糙度的选用应该既满足零件表面的功能要求,又要考虑经济合理。一般情况下,凡是零件上有配合要求或有相对运动的表面,粗糙度参数值要小。参数值越小,表面质量越高,但加工成本也越高。因此,在满足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应尽量选用较大的粗糙度参数值,以降低成本。表列出了国家标准推荐的Ra优先选用系列。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2.表面粗糙度符号标注表面结构要求时的图形符号及尺寸见表。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3.表面粗糙度要求在图形符号上的注写位置为了明确表面粗糙度要求,除了标注表面粗糙度参数和数值外,必要时应标注补充要求,包括传输带、取样长度、加工工艺、表面纹理及方向、加工余量等。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4.表面粗糙度代号表面粗糙度代号由表面粗糙度符号和其他特征要求(如取样长度、加工工艺、表面纹理、加工余量等)组成。这些要求在图形符号中的注写位置如图所示。一般在图样上,只标记粗糙度值。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5.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标注方法为避免误解,在标注表面粗糙度时,在参数代号和极限值之间应插入空格,如“Ra6.3”。在标注表面粗糙度时应注意以下几点:6.表面粗糙度代号的简化注法(1)有相同表面粗糙度代号的注法。如果工件的多数(包括全部)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代号时,可先将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直接标注在视图上,然后将相同的表面粗糙度代号统一标注在标题栏附近。此时,该表面粗糙度代号后面应加圆括号,且圆括号内应给出基本符号或标出不同的表面粗糙度符号,具体的意义如下: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如果圆括号内给出基本符号,表示除了图上标注出来的表面粗糙度外,其余表面的表面粗糙度均与标题栏附近的那个表面粗糙度相同,如图所示。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如果圆括号内给出不同的表面粗糙度代号,表示与大多数表面的表面粗糙度要求不同的几个表面的表面粗糙度,但是同时也必须在图形的对应位置处注出括号内的表面粗糙度数值,如图(b)所示。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2)多个表面具有共同表面粗糙度要求的注法。当多个表面具有相同的表面粗糙度要求,或图纸的标注空间较小时,可以采用简化注法。简化标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用带字母的完整符号进行区分标注,如图所示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另一种是用表面粗糙度符号进行区分标注,如图所示。无论采用哪一种简化注法,都必须在标题栏附近以等式的形式写出其具体表示的粗糙度值。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7.4.2极限与配合

在装配机器时,把同样规格大小的零件中的任一零件,不经挑选或修配,便可装到机器上去,并能保持机器的原有性能,零件的这种性质称为互换性。零件具有互换性,不但给机器装配、修理带来方便,更重要的是为机器的现代化大量生产提供可能性。7.4.2极限与配合

零件之间具有的互换性,有利于实现产品质量标准化、品种规格系列化和零部件通用化,还可以缩短生产周期、降低成本、保证质量、便于维修等。7.4.2极限与配合

1.极限的基本术语和定义零件在制造过程中,由于加工或测量等因素的影响,完工后的实际尺寸总存在一定程度的误差。为保证零件的互换性,必须将零件的实际尺寸控制在允许变动的范围内,这个允许的尺寸变动量称为尺寸公差;允许的两个极端界限称为极限尺寸。7.4.2极限与配合

下面,我们将以图为例,来介绍与极限有关的基本术语。7.4.2极限与配合

(1)基本尺寸:是指根据零件的强度和结构要求在设计时给定的尺寸,如图(a)中孔、轴的尺寸Φ50。7.4.2极限与配合

(2)实际尺寸:是指零件加工之后,实际测量所得的尺寸。7.4.2极限与配合

(3)极限尺寸:是指允许零件实际尺寸变化的两个极限值,分最大极限尺寸和最小极限尺寸两种,实际尺寸在这两个尺寸之间才算合格。7.4.2极限与配合

最大极限尺寸(上极限尺寸):零件实际尺寸所允许的最大值。7.4.2极限与配合

最小极限尺寸(下极限尺寸):零件实际尺寸所允许的最小值。7.4.2极限与配合

(4)极限偏差:简称偏差,是指零件的极限尺寸减去其基本尺寸后所得的代数差。极限偏差分为上极限偏差和下极限偏差两种,简称上偏差和下偏差。7.4.2极限与配合

上偏差=最大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下偏差=最小极限尺寸-基本尺寸上偏差和下偏差可以是正值、负值或零。国家标准规定,孔的上、下偏差代号分别用大写字母ES、EI表示;轴的上、下偏差代号分别用小写字母es、ei表示。7.4.2极限与配合

(5)尺寸公差:简称公差,是指允许尺寸的变动量。尺寸公差=最大极限尺寸-最小极限尺寸=上偏差-下偏差公差仅表示尺寸允许变动的范围,为正值。孔和轴的公差分别用Th和Ts表示。由此可知,公差用于限制尺寸误差的范围,公差越小,零件的精度越高,实际尺寸允许的变动量也越小;反之,公差越大,尺寸精度越低。7.4.2极限与配合

(6)公差带:在分析公差时,为了形象地表示基本尺寸、偏差和公差的关系,常用公差带图来表示。在公差带图解中,用零线表示基本尺寸。以该线为基准,上方为正,下方为负,用矩形的高表示尺寸的变化范围(公差),矩形的上边代表上极限(最大极限)偏差,矩形的下边代表下极限(最小极限)偏差,矩形的长度无实际意义,这样的图形叫公差带图,如图所示。可以看出,决定公差带的因素有两个,一个是公差带的大小,二是公差带的位置。国家标准规定用标准公差和基本偏差来表达公差带。7.4.2极限与配合

(1)标准公差。标准公差是由国家标准规定的公差值,用于确定公差带的大小,用符号IT表示。标准公差代号由符号IT和数字组成,其中,数字表示公差等级。标准公差等级分为20个等级,即IT01,IT0,IT1,…,IT18。其中,IT01级的精度最高,然后依次降低,IT18级的精度最低。根据基本尺寸和公差等级,可从标准“GB/T1800.3-1998极限与配合基础”中查出其具体的偏差值。7.4.2极限与配合

(2)基本偏差。基本偏差用于确定公差带的位置,是指在极限与配合制中,确定公差带相对零线位置的那个极限偏差。它可以是上极限偏差或下极限偏差,一般为靠近零线的那个偏差,如图所示。7.4.2极限与配合

7.4.2极限与配合

轴和孔的基本偏差系列代号各有28个,用字母或字母组合表示,孔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大写字母表示,轴的基本偏差代号用小写字母表示,如图所示。H的基本偏差是下偏差,EI=0;h的基本偏差是上偏差,es=0。7.4.2极限与配合

由图图中可以看出,孔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下偏差,从J~ZC为上偏差。JS的公差带对称地分布于零线两侧,表明其上、下偏差各为标准公差的一半,即ES=+IT/2,EI=-IT/2。轴的基本偏差从a~h为上偏差,从j~zc为下偏差。(3)公差带代号。公差带代号由表示公差带位置的基本偏差代号和表示公差带大小的标准公差等级组成。7.4.2极限与配合

(4)查极限偏差表。每一组公差带代号都对应唯一一组极限尺寸,根据基本尺寸、偏差代号和公差等级,可从附表中查出其上、下偏差值。7.4.2极限与配合

7.4.2极限与配合

2.配合的种类按照孔和轴公差带之间相对位置关系,配合可分为间隙配合、过盈配合和过渡配合三种。3.基准制为便于设计、制造和实现配合标准化,国家标准规定了两种配合制度,即基孔制和基轴制。7.4.2极限与配合

7.4.2极限与配合

7.4.1表面结构的表示法

4.配合制度的选择在选择配合制度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原则:5.极限与配合的标注(1)在零件图中的标注。在零件图中,线性尺寸的偏差有以下三种标注形式:7.4.2极限与配合

7.4.2极限与配合

7.4.2极限与配合

当上、下偏差值相同时,偏差值只需标注一次,并应在偏差数字与基本尺寸之间注写符号“±”,此时,偏差数字与基本尺寸数字高度相同。7.4.2极限与配合

7.4.3几何公差

我们已经知道,零件尺寸不可能制造得绝对准确,同样也不可能制造出绝对准确的形状和表面间的相对位置。为了满足使用要求,零件尺寸是由尺寸公差加以限制;而零件的表面形状和表面间的相对位置,则由几何公差加以限制。7.4.3几何公差

1.几何公差的概念和符号几何公差包括形状、方向、位置和跳动公差,通常简称形位公差。几何公差是用于限制实际要素的形状或位置的变动区域。国家标准规定的几何公差特征符号有14种,各几何特征名称和符号见表,其中线轮廓度和面轮廓度有基准要求时为位置公差,无基准要求时为形状公差。7.4.3几何公差

7.4.3几何公差

2.几何公差代号与基准代号几何公差代号一般是由带箭头的引线、公差框格、几何特征符号、公差值及基准代号的字母(只有有基准的几何特征才有基准代号字母)组成;基准代号由正方形线框、字母和带黑三角(或白三角)的引线组成,如图所示,h字体高度。几何公差代号和基准代号均可垂直或水平放置;字母和公差值的注写方向与尺寸标注相同;所有引线、框格和线框均为细实线。7.4.3几何公差

3.几何公差的公差带形状和标注当被测要素为零件的轮廓线或表面时,指引线的箭头应指向该要素的轮廓线或其延长线上,并明显与尺寸线错开;当被测要素为回转曲面的轴线时,指引线的箭头应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当基准要素为轴线时,应将基准符号与该要素的尺寸线对齐;当基准要素为零件的平面时,基准符号应与该平面的投影线对齐。常见几何公差的含义及标注如表所示。7.4.3几何公差

7.4.3几何公差

7.4.3几何公差

7.4.3几何公差

7.5读零件图

7.5读零件图

读零件图的目的就是要根据零件图想象出零件的结构形状,了解零件的尺寸和技术要求,以便在制造时采用适当的加工方法,或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研究零件结构的合理性,以得到不断的改进和创新。7.5.1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1.概括了解从标题栏里可以了解零件的名称、材料、比例和重量等。2.表达分析先了解零件图上各个视图的配置以及各视图之间的关系,从主视图入手,应用投影规律,结合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以及对零件常见结构的了解,逐个弄清各部分结构,然后想象出整个零件的形状。7.5.1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

3.尺寸和技术要求分析通过对零件的结构分析,了解在长度、宽度和高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找出零件的主要尺寸;根据对零件的形体分析,了解零件各部分的定形、定位尺寸,以及零件的总体尺寸。根据图上标注的表面粗糙度、尺寸公差、几何公差及其他技术要求,进一步了解零件的结构特点和设计意图。4.综合归纳7.5.2读图举例

读如图所示的拖板零件图任务实施任务一识读零件图任务二

应用AutoCAD绘制零件图绘制零件图时,有许多图形是需要经常使用的,如各种规格的螺栓、螺母、螺钉、轴承和表面粗糙度符号等。为了减少重复工作.在AutoCAD中,我们可将这类需要经常使用的图形制作为块,使用时直接插入即可。本节中,我们以创建表面粗糙度和基准符号为例,来讲解块的创建方法及零件图中表面粗糙度、几何公差及基准符号的标注方法。案例结合教材内容完成如下工程图纸的绘制。案例Thanks任务一识读装配图任务二应用AutoCAD绘制装配图(企业案例)知识链接:8.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8.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8.3装配图的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8.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8.6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8.7部件测绘和装配图的画法8.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1.1装配图的作用

装配图是设计、制造和使用机器或部件的重要技术文件。它在以下几个方面起着重要作用:(1)在机器生产过程中,根据装配图将零件装配成机器或部件。(2)在机器使用过程中,装配图可帮助使用者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结构、性能和使用方法等。(3)在交流生产经验,采用先进技术时,也经常参考先前的装配图。8.1.2装配图的内容

装配图要反映设计者的设计意图、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性能要求、零件间的装配关系和零件的主要结构形状,以及在装配、检验、安装时所需要的尺寸数据和技术要求等。8.1.2装配图的内容

8.1.2装配图的内容

1.一组视图画装配图时,要用一组恰当的视图表达出机器或部件的结构形状、工作原理,以及各零件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装配关系、连接方式和重要零件的结构形状等内容。8.1.2装配图的内容

由于组成装配体的各零件往往都集中在一起,使用视图不可能将其内部结构及装配关系表达清楚。因此,装配图一般都采用剖视或局部剖视作为主要表达方法。8.1.2装配图的内容

按剖视绘制的装配图,各零件的断面都展示在同一平面内,目的是将装配图上的不同零件(特别是有连接、配合关系的零件)一一分清,使看图者能较顺利地了解各零件在装配图中的相对位置和装配关系。8.1.2装配图的内容

2.必要的尺寸零件是根据零件图制造的,因此,在装配图上不需要标出各零件的所有尺寸。装配图上一般只需标注机器或部件的性能(规格)尺寸、配合尺寸、安装尺寸、外形尺寸,以及其他重要尺寸等。8.1.2装配图的内容

3.技术要求在装配图中,技术要求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在装配、调整、测试和使用等方面所必须满足的技术条件,一般标注在明细栏的上方或左方空白处。装配图上一般不需要标注表面粗糙度代号和形位公差代号。8.1.2装配图的内容

4.序号、标题栏和明细栏明细栏说明机器或部件上的各个零件的名称、序号、数量、材料以及备注等。图上标注序号的作用是将明细栏和装配图联系起来,使看图时便于找到零件的位置。标题栏说明机器或部件的名称、数量、图号、图样比例、设计单位和人员、日期等。8.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8.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但由于机器或部件是由若干零件所组成的,而装配图主要用来表达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连接关系,以及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因此,国家标准还提出了一些规定画法和特殊表达方法。8.2.1规定画法

(1)两零件的接触表面或基本尺寸相同且相互配合的工作面只画一条线表示公共轮廓。若两零件表面不接触或基本尺寸不相同,即使间隙很小,也必须画成两条线,如图所示。8.2.1规定画法

(2)相邻两个或多个零件的剖面线应有区别,或者方向相反,或者方向一致但间隔不等,或相互错开,如图所示。8.2.1规定画法

(3)为简化作图,对于标准件(如螺栓、螺母、键、销等)和实心件(如球、手柄、连杆、拉杆、键、销等)零件,若纵向剖切且剖切平面通过其对称平面或基本轴线时,则这些零件均按不剖绘制,如图所示。8.2.2特殊表达方法

(1)假想画法。为了表达与本部件(或机器)有装配关系,但又不属于本部件的相邻零、部件时,可用双点画线画出其轮廓形状,且假想轮廓的剖切面内不画剖面线,如图所示。在装配图中,当需要表达运动零件的运动范围或极限位置时,也可用双点画线画出该零件在极限位置处的轮廓。8.2.2特殊表达方法

(2)拆卸画法。在装配图中,或某些零件的结构、位置和装配关系已经表达清楚,或当某些零件遮住了其后需要表达的零件时,可将这类零件拆卸不画,但需在拆卸后的视图上方注明“拆去××”字样。8.2.2特殊表达方法

此外,装配图还可以沿着零件的接合面进行剖切。在这种情况下,零件的结合面上不用画剖面线,但若有零件被剖切到,则仍应画出被剖切部分的剖面线。如图所示,俯视图和左视图是拆去了油杯、轴承盖等零件后绘制的,俯视图采用沿轴承座和轴承盖的结合面剖切的。8.2.2特殊表达方法

(3)简化画法。对于装配图中若干相同的零件或部件,可只详细地画出一组,其余用点画线表示其位置即可,如图中的螺钉;对于薄片等不易绘制剖面线的零件,可将其截面涂黑表示,如图中的垫片;装配图中零件的工艺结构,如小圆角、倒角、退刀槽、起模斜度等,可不画出。8.2.3简化画法

8.3装配图的尺寸注法和技术要求8.3.1装配图的尺寸注法

装配图不是制造零件的直接依据,因此,装配图中不需注出零件的全部尺寸,而只需标注出一些必要的尺寸。8.3.2装配图的技术要求

装配图的技术要求是指机器或部件在装配、安装、调试过程中有关数据和性能指标,以及在使用、维护和保养等方面的要求。这些内容应在标题栏附近以“技术要求”为标题逐条书写出。8.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8.4装配图中的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在生产中,为便于图纸管理、生产准备、机器装配和看懂装配图,对装配图上各零、部件都要编注序号。序号是为了方便看图编制的。8.4.1零、部件编号

1.一般规定(1)装配图中所有的零、部件都必须编注序号。规格相同的零件只编一个序号,标准化组件如滚动轴承、电动机等,可看作一个整体编注一个序号。(2)装配图中零件序号应与明细栏中的序号一致。(3)同一装配图中序号编注形式应一致。8.4.1零、部件编号

2.序号的组成装配图中的序号一般由指引线、圆点、横线(或圆圈)和序号数字组成。8.4.1零、部件编号

3.零件组序号对紧固件组或装配关系清楚的零件组,允许采用公共指引线,8.4.1零、部件编号

4.序号的排列零件的序号应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在整个一组图形外围顺次整齐排列,并尽量使序号间隔相等。8.4.2标题栏及明细栏

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在设计和绘制装配图时,首先应考虑装配机构的合理性,要确保每个零件连接可靠,装拆方便,保证产品的性能。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1)当轴和孔配合,且轴肩与孔的端面相互接触时,应在孔的接触端面制成倒角或在轴肩的根部切槽,以保证两零件接触良好,如图所示。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2)当两个零件接触时,在同一个方向上的接触面,最好只有一个。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3)当零件用螺纹紧固件联接时,应考虑到在装、拆过程中紧固件及其工具所需的空间。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4)为了保证两零件在装拆前后不致降低装配精度,通常用圆柱销或圆锥销将两零件定位。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5)在用轴肩或孔肩定位滚动轴承时,应注意到维修时拆卸的方便与可能。8.5常见的装配结构和装置

(6)为了防止机器或部件内部的流体向外渗漏和外界灰尘进入内部,需采用防漏密封装置。8.6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8.6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在机器的设计、装配、使用、维修及进行技术交流时,都需要读装配图,有时还需要根据装配图拆画零件图。因此,作为工程技术人员,必须掌握读装配图以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方法。读装配图时,应假想从机器或部件中分离出每个零件,并分析其主要结构形状、作用,以及同其他零件的关系,然后再将各个零件按照装配关系结合在一起分析机器或部件的作用、工作原理及防松、润滑、密封等结构的作用,必要时还应查阅有关的专业资料。8.6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下面,我们以图所示的阀装配图为例,来讲解读装配图和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的步骤和方法。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不同的工作岗位看装配图的目的是不同的,有的是仅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用途和工作原理;有的要了解零件的连接方法和拆卸顺序;有的要拆画零件图等。一般来说,应按以下方法和步骤读装配图。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1)概括了解。从标题栏和有关的说明书中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名称和大致用途,从明细栏和图中的序号了解机器或部件的组成。(2)对视图进行初步分析,明确装配图的表达方法、投影关系和剖切位置,并结合标注的尺寸想象出主要零件的结构形状。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如图所示的装配图,该图形采用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和B向局部视图来表达装配体,其中,主视图和俯视图均采用全剖视图。由主视图可知,该装配体仅有一条水平装配轴线。装配体通过阀体3上的G1/2螺纹孔、Φ12螺栓孔和管接头6上的G3/4螺纹孔装入机器中。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3)分析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在概括了解的基础上,对照各视图进一步研究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从最能反映各零件的连接方式和装配关系的视图入手,分析机器或部件中零件的运动情况,从而了解机器或部件的工作原理,然后结合其他视图分析各装配轴线上的零件,弄清零件间的配合要求、定位和连接方式等。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图中,各零件的装配关系从主视图上看最清楚,其工作原理是:当旋转塞子2向左移动,将杆1从管接头6的孔中退出,此时管路的通与不通由从阀体3下端孔中流出的液体的压力决定。当作用在钢珠4右端的压力大于弹簧的压力时,弹簧被压缩,管路接通。当作用在钢珠右端的压力小于弹簧压力时,钢珠堵住管路,管路闭合。当依靠管路右端液体的压力不能将管路接通时,还可以手动将塞子2和杆1向左移动,从而接通管路。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此外,从装配图还可以看出各零、部件的装配过程。装配阀时,先将钢球和弹簧装入管接头6中,然后旋入旋塞7,通过旋塞调整弹簧的压力,调整好压力后,再将管接头旋入阀体左侧M30×1.5的螺孔中,右侧将杆1装入塞子2中,再将塞子旋入阀体右侧M30×1.5的螺孔中。8.6.1读装配图的方法和步骤

(4)分析零件结构,对主要的复杂零件进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