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8单元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1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8单元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2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8单元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3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8单元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4页
人教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 第8单元 好的故事(课堂实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好的故事

一、导入。

师:(出示投影,一组照片)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一个好的故事,我的故事

从一条老街开始。老街上有一家历史悠久的小酒店,有一间名叫跨湖的书

院,有一座总有游客端着相机去拍照的老房子。老街的旁边是一条宽阔的

河,对岸也都是老房子。老街的出口是一座桥,站在桥上眺望,可以望见远

处的亭子,传说站在这个亭子上可以望见远处的大海。出了老街向右转,

宽阔的河道一直陪伴在马路边,河上有桥,河边有塔,还有广袤的田野,河

上有金色的倒影。最后我到了这里。请问,有谁知道我的行走路线?

生1:兰亭。

师:没错,终点是兰亭。那前面呢?

生2:前面我感觉是鉴湖。

师:没错,绍兴的每一条河流都是鉴湖,可惜还是没有具体路线。

(学生都面露迷惘的神色)

师:太遗憾了。我们身处象牙塔,却忽略了很多身边的美景。这条老街

就是我们一中前面的偏门老街。(学生作恍然大悟状)出了老街往右拐的马

路叫“山阴路”,沿着“山阴路”一直往前走,经过娄宫镇,最后到达兰亭。

这就是我的“好的故事”,这也是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在先生的日记

里,我找到了这样一条记载:

(投影:1913年6月26日“同三弟至大路浙东旅馆偕伍仲文乘舟游兰

亭,又游禹陵,归路经东郭门登陆,步归”。一一《鲁迅日记》)

师:我们刚才领略的就是当年先生的行船路线。今天,让我们一起感知

先生的《好的故事》。请大家翻开课本。

二、初品课文。

师:请大家在预习的基础上,再次细细品读课文,注意其中的字词。

(默读3分钟左右)

师:我们先来解决一下课文的字词问题。

(请一组学生逐一朗读,纠正错误)

师:我们常常说,看人有第一印象,其实看文也是一样的。请大家说说,

你对《好的故事》的第一印象是怎样的?

生3: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他写的景物很美。他写到的乌柏啊、野花

啊,都写得很美丽,同时也很细腻。

师:又美丽又细腻,这是你对“好的故事”的第一印象。

生4:我的第一感觉这是一篇很悠闲的小品文。

生5:我的第一印象是这篇文章很有一种画面感,在读的时候脑子里

会印出这个画面。但同时,我也看不懂他为什么要这么写。

师:那可以问问前面两位同学为什么这么写,他们都说了,这文章很美,

很悠闲之类的。

(生3、生4摇头)

师:原来你们也不是很懂。我想告诉大家,其实这篇貌似又美又悠闲的

文章,看不懂是正常的,你要一下子能看懂,那反而是不正常的。因为它选

自鲁迅先生的《野草》散文集。我们都知道《野草》是非常难读的。但总

的来说,《好的故事》可以给我们留下一个比较亮、比较美的感性的印象。

三、细品课文。

师:我们可以先来看看,鲁迅先生写“好的故事”主要集中在哪几节?

生6:从第三节到第八节,“现在我所见的故事清楚起来了,美丽,幽雅,

有趣,而且分明”。

师:那么,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出来,所谓的“好的故事”不过是鲁迅

先生的一个梦。(“梦”字由学生与教师共同说出)先生从“昏沉的夜”开

始,做了一个梦,最后又回到了“昏沉的夜”。这就是整篇《好的故事》的

结构,这样的圆形结构,让我想到了我们曾经学过的另一篇课文。

生(众):《荷塘月色》。

师:这个《好的故事》是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你觉得它与一般的

“好的故事”有没有不一样的地方?

生7:我觉得鲁迅先生的“好的故事”好像并没有具体的情节。他只

是把他所经过的地方绘成一幅图画,而这个“好的故事”就在这幅图画里

面°

师:画面感很强,但是没有具体的情节。还有其他特殊的地方吗?比如,

这个画面都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呈现?如果你去写山阴道边的景物你会怎么

写?现在先生是怎么写?

生8:我可能会用一些比较长的句子,会用一些修辞,比如比喻什么的。

而先生好像就用一些词语,感觉就像是把一些意象拼起来,像诗一样。

师:意象的拼接。这个说法好。除了意象的拼接之外,我们可以看看,

这些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枯树、茅屋、塔和伽蓝等等,都

以一种怎样的形式呈现?

生(众):倒影。

师:这一点非常特殊。如果我去写山阴道上的景物,可能我也没有具体

的情节,可能我也只是一些意象的拼接,可是我会不会把所有山阴道上的

景物都放到倒影中去写?也许,这是属于鲁迅非常独特的地方。所以,我觉

得,这个“倒影”倒是一个非常值得讨论的东西。

我们不妨来看看,这个“倒影”究竟有哪些独特之处。鲁迅先生写景

的段落主要集中在第五节和第七节,我们就把第五节到第七节这三段来读

一遍。大家慢慢读。

(学生朗读“我仿佛记得曾坐小船经过山阴道……”)

四、深入文本,共析“倒影”,通过“倒影”来进一步了解“好的故事”

的丰富内涵与象征意义。

1.初步感知“倒影”特点。

师:大家看看,这些倒影都有些怎样的特点?读读这些句子,“摇动,扩

大,互相融和;刚一融和,却又退缩,复近于原形”等等,全部都在讲倒影。

生9:我觉得他写的倒影就像人的记忆的碎片一样,都在不停地动

着。

师:好,我把你说的这个“动”字写下来。

(板书:动)

生9:像村里比较和睦、比较安详的情景,有许多杂的东西在那里。

师:我注意到了你的这句话“有许多杂的东西”。

生10:他所描绘的故事仿佛时刻处于动态。而且先生所描写的都是那

些很普通很常见的景色。很多很杂。

师:又普通,又杂,东西特别的多。

(板书:杂)

两位同学都提到了“动”,它从来都没有平稳下来过,这个“动”会给

你怎样的感觉?大家可以思考一下,如果一样东西始终处在“动”的状态,

它没有安静,没有安宁,不稳定,它会给你一种怎样的感觉?

生n:感觉美好的东西会忽然消失,有担心与不安。

师:你有过这样的体验吗?

生11:在梦境中。

师:有点担心、不安、犹豫与害怕。

生12:比较斑驳。

师:这个词语用得好,我也把这个写下来。

(板书:斑驳)

生13:感觉像在放连环画般的绚烂。

师:你可以结合前面两个男生的回答,东西很杂,又杂又斑驳。

生13:非常丰富,充斥的东西比较多。

师:具体充斥的都是哪些东西?

生13:乌柏、新禾、野花、鸡、狗、丛树和枯树、茅屋、塔、伽蓝、

农夫和村妇、村女、晒着的衣裳、和尚、蓑笠、天、云、竹,又朴素又常

见。

师:大家有没有发现,这些又朴素又常见的景物组合在一起,却有着很

不寻常的意味在里面。我们来咀嚼一下。乌柏是苍老的,新禾却是稚嫩的;

丛树是郁郁葱葱的,枯树却是老态颓现的;塔和伽蓝是佛教中的东西,茅屋

却是民间生活中的东西;村妇、村女和农夫是俗人,而和尚却是僧人。大家

有没有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

生(众):好像是对立的,两个对立的概念放在一起。

师:这也是鲁迅先生一个很常见的写作习惯。比如先生有一篇很著名

的文章,叫《为了忘却的记念》,还有一句很著名的诗,叫“于无声处听惊

雷”。我们常常说,人除了有意识之外,还有潜意识,我们能不能这样理解,

这也是先生的一种潜意识的表现呢?他不自觉地就把两个矛盾的东西放到

了一块儿。我们也可以借此窥探一下先生的内心。

前面同学们也提到,整篇《好的故事》颜色非常的斑驳与绚烂,那么大

家有没有注意到,第二段景色描写中,颜色开始变得单一起来了。它以怎样

的颜色呈现给我们?

生(众):红色。

师:先生在第二段景色描写中,出现了一个中心意象,大红花和斑红花,

并且所有的意象都被夹杂了红色。

(板书:红)

2.点明“象征”。

师:我前面讲到,《好的故事》选自先生的《野草》,而对于《野草》,

先生自己是这样形容的:“我所有的哲学都包括在《野草》里面”,自然,

也包括在他的《好的故事》里面。这种借非常具体的事物,来表达一种非

常抽象的思想与情感的手法,叫做象征。举个例子说明一下,比如我们绍兴

的市花是兰花,有很多的文人墨客都喜欢在自己家里放上一盆兰花,这其

实也是一种象征。因为文人墨客给人的感觉往往是幽静而优雅的,而兰花

给人的感觉也是幽静而优雅的。有的时候,文人墨客希望借这盆兰花告诉

来拜访他的人,我就是一个如兰花般的人,富贵于我如浮云。这其实就是象

征。借具体的事物,来表达抽象的思想与感情。所以,我们在讨论《好的故

事》的种种时,必然离不开对这种手法的审视。

3.深入探讨“倒影”特点,体味先生情感,以文字形式呈现。

师:先生的文章,就好比是一粒茴香豆,它不好嚼,因为太硬,但用劲嚼

了,便会发现真是回味无穷。我们不妨试着来嚼嚼看。

(投影:请结合文中的具体语句和“倒影”的某个特点来尝试诠释“倒

影”的背后藏着先生怎样的思想感情。)

师:“倒影”的特点前面大家都已经讲至%我也已经写在了黑板上,大

家在这些特点中选择一个,我们尝试着结合具体的语句来体味一下先生藏

于背后的情感。大家可以写在课文上。(板书:倒影一一动杂斑驳红)

(学生独立写作约10分钟)

生14:画面毕竟是水中的倒影,亦真亦幻,交融扩散。一滴水珠落下,

这画面便像水晕一样层层地荡开,起起伏伏,穿梭于现实与梦境中。或许先

生当时生活的年代很动荡,他怕失去这些安宁的生活,这些美好,就像水中

的倒影一样,可以看出先生当时起起伏伏的心境,怕失去这个美丽的梦。

师:最后一句是点睛句。

生15:这个梦给我的感觉是内心被温暖明媚的水包围着,让我不免去

猜想,先生当时的心中充满着怎样温柔明媚的风景,但他的内心却又像这

倒影一样是动摇的,担心着好的东西会离开他。那些斑驳的事物可以象征

着他生活中遇到过的许许多多美好的事情,这些东西融在水里,就像交织

在他的心间一样,让他总记得,支撑着他在黑暗中不断地前行。

师:你的文字很漂亮,你的理解也非常有自己的想法。我注意到你这一

句话“内心被温暖明媚的水包围着”,同时,这水又是动荡的,又是让人害

怕失去的。

生16:这个好的故事不过是先生的梦。梦中的新禾、乌柏等等景物的

描写,也体现出梦中景物的杂,同时也体现出先生对故乡种种细小事物的

怀念与喜爱,对于美好梦境的追求。

师:你谈到了他对故乡的怀念,这种情感肯定有,因为当时先生离开家

乡很多年了。

生17:我想说的是昏沉的夜。它给我的感觉是作者想要描写的是现实

的黑暗,后来写到很多美丽的东西,这其实是黑暗现实之下对美好生活与

和平的向往。他的描写之所以如此细腻与纷杂,其中也有他对故乡的怀念

和深深的眷恋。

师:你结合了前面所有同学的回答,还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昏沉的

夜”。能这样比较起来阅读很有想法。

(教师板书:昏沉的夜)

五、体味“昏沉的夜”。

师:既然这位同学提到了昏沉的夜,我们不妨来看看,昏沉的夜是个怎

样的夜。

(板书:昏沉的夜一一是个怎样的夜?)

前面同学们都提到,“好的故事”虽然虚幻,但可能象征着先生心中的

希望、美好。(板书:好的故事一一美好虚幻希望)

那么“昏沉的夜”又象征着什么?前面有同学提到,它可能象征着社会

的黑暗。我们可以先来看看,这个“昏沉的夜”除了黑之外,还有着一些怎

样的特征。

要真正理解这个“昏沉的夜”的精髓,离不开一个标点,请大家注意第

一节倒数第二个标点,是一个冒号。冒号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前面那两句话

绝对是解释冒号后面的“昏沉的夜”的关键的句子。我们来看看这个句子:

“鞭爆的繁响在四近,烟草的烟雾在身边:是昏沉的夜。”体味一下,这是个

怎样的夜。

生18:孤单的。“鞭爆的繁响在四近”再加上文章最后的时间是2月

24日,提示我们,这应该是个过年的时候。

师:你这个点找得真准。

生18:鞭炮在响,而他却独自一个人抽着烟拿着书听着鞭炮的声响享

受着夜的黑暗,我觉得他非常孤独。

师:我觉得你很感性。大家有没有过这样的体会,过年的时候鞭炮的响

声并不是连着响的,而是响一声,停一下,再响一声,再停一下,而在响声与

响声的中间,在那空白里,却比较容易让人伤感孤独。所以说,喧嚣之后的

孤独更容易让人心生凉意。你还提到了烟草,那我们不如把这个烟草留给

后面那位同学讲吧,她已经很想讲了。

生19:我想的跟她也差不多。“昏沉的夜”是个很寂寞的夜。另外,一

个人会抽烟,往往是因为他比较烦或者比较忧愁,并且这种情绪难以排遣,

所以选择抽烟来遮掩或逃避。这里,鲁迅先生也是一样,在过年的时候,别

人在喧嚣,他却很寂寥,用抽烟来排遣自己的情绪,他是孤独而寂寞的。

师:你提到的,一个人在很寂寞很孤独的时候会抽烟。让我想到了曾经

读到过的一个句子,叫“寂寞是一支烟”。大家可以想想,烟雾在什么样的

情况下可以包围着你。如果我走近你,我对你说一句话,对你打一个手势,

这个时候你身边还会有烟雾吗?烟雾也好,鞭炮也好,都是很虚幻的东西,

当我走近你的时候,你的身边便只有我,而没有烟雾了。先生为什么会被烟

雾包围,因为他身边没有人,只有他自己孤独地坐着。所以,这个昏沉的夜,

不仅仅黑暗,也是个寂寞而孤独的夜晚。

(板书:昏沉的夜一一黑寂寞)

六、深入探讨“昏沉的夜”,探究背景,体味鲁迅的寂寞心情。

师:那么,先生为什么会如此的寂寞?

读文章有一点非常重要,知人论世,还要了解文章写就之前的背景以

及作者的心情,只有了解了这些,才有可能真正地读懂一篇文章。那我们就

来了解一下,当时,先生的寂寞,缘何而来。

(投影:后来《新青年》的团体散掉了,有的高升,有的退隐,有的前进,

我又经验了一回同一战阵中的伙伴还是会这么变化,并且落得一“作家”

的头衔,依然在沙漠中走来走去,不过已经逃不出在散漫的刊物上做文字,

叫做随便谈谈。有了小感触,就写些短文,夸大点说,就是散文诗,以后印成

一本,谓之《野草》。

——鲁迅)

师:在沙漠中走来走去的鲁迅,失掉了同伴的鲁迅,显然是十分寂寞的。

如果说“好的故事”是明媚而美好的,它象征着鲁迅的希望;那么“昏沉的

夜”便是黑暗的,孤独的,与希望相对,它是一一

生(众):绝望的。

(板书:昏沉的夜一一黑寂寞绝望)

七、继续深入文本探究先生面对绝望的人生态度。

师:我们再次来回顾一下课文的结构,它从一个昏沉的夜开始,做了一

个关于“好的故事”的梦,然后又回到了昏沉的夜。也就是说,先生从绝望

开始,进入虚幻而美好的希望,最后又回到了绝望,你可以想象,先生心中

的绝望有多么重。但是如果只有绝望,那么他便不是伟大的鲁迅了。所以,

先生在文章的结尾,还有一句话:“但我总记得见过这一篇好的故事,在昏

沉的夜……”绝望是无法避免的,但“我”的心里却总是记着这个“好的

故事”,这又是怎样的一种人生态度呢?

生20:这是鲁迅的一种积极而乐观的精神。即便现实再怎样的绝望,

可是他对这美好却有着积极的向往。他对美好的东西积极地追求着。

师:他有着对美好的向往。整个故事的结构从绝望开始,经由希望,再

入绝望,你觉得先生对待绝望的态度是怎样的?这个绝望在先生心中的分

量是怎样的?

生20:应该还是比较重的。在现实与梦境之间,先生存着一种矛盾的

心情。

师:我们在前面讲倒影的时候说,先生会自然而然地把两个互相矛盾

的东西放在一起。能不能说,其实先生自己本身的思想也是很挣扎、很矛

盾的,对吧?

生21:我觉得他在绝望中还是存在着一丝的希望。他希望用自己的力

量可以去影响现实。

师:一丝希望。说到这里,我想给大家推荐先生的一篇文章,《〈呐喊〉

自序》,从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