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7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1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7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2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7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3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7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4页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 第3单元 因声求气 吟咏诗韵 17 苏幕遮教案 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2025学年高中语文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17苏幕遮教案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授课内容授课时数授课班级授课人数授课地点授课时间教材分析《苏幕遮》是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3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中的重点篇目。本课以宋代文学家范仲淹的词作为主要教学内容,旨在通过学习《苏幕遮》感受词的音韵美和意境深远。教材通过词的形式,展示了古典诗词的音乐性和表现力,同时反映出作者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及深厚的爱国情怀,与单元教学目标紧密相连,引领学生深入体会古代词人的艺术匠心。核心素养目标学习者分析1.学生已掌握了对古代诗歌的基本理解,熟悉了诗韵的节奏和韵律,能够分析诗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表达。

2.学生对诗词有一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文学鉴赏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但个别学生在吟咏和体会词的音韵美方面可能存在困难。他们对互动讨论和创意表达的学习风格较为偏好。

3.学生在欣赏《苏幕遮》时可能遇到的困难和挑战包括:理解词中的隐喻和象征意义,把握词作背后的历史文化背景,以及如何将自己的情感体验融入对作品的深入理解中。此外,对于词的音乐性特征,如声律、对仗等,也可能感到难以把握。教学资源1.硬件资源:多媒体教学设备、投影仪、音响系统、白板。

2.软件资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教材、诗词吟诵软件、古诗词鉴赏辅助资料。

3.课程平台:校园网络教学平台、数字化教室。

4.信息化资源:电子课件、古诗词配乐朗诵视频、历史文化背景资料库。

5.教学手段:分组讨论、角色扮演、诗词创作实践、互动问答、多媒体展示。教学实施过程1.课前自主探索

-教师活动:

发布预习任务:通过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发布《苏幕遮》的预习资料,包括词的背景资料、范仲淹生平介绍以及词的吟诵视频。

设计预习问题:围绕“因声求气吟咏诗韵”,设计问题如“《苏幕遮》中的音韵特点有哪些?”引导学生自主思考。

监控预习进度:通过平台跟踪学生的预习情况,确保学生能初步理解词的韵律美。

-学生活动:

自主阅读预习资料:按照预习要求,阅读资料,初步感受词的节奏和韵律。

思考预习问题:针对问题进行思考,记录自己的理解。

提交预习成果:通过平台提交预习笔记和疑问。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信息技术手段:利用校园网络教学平台,实现资源的共享和预习进度的监控。

-作用与目的:

为课堂学习做好准备,初步感知词的音乐性,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2.课中强化技能

-教师活动:

导入新课:通过播放《苏幕遮》的配乐朗诵视频,引发学生对词的兴趣。

讲解知识点:详细讲解《苏幕遮》的韵律特点、意象运用和文化背景。

组织课堂活动:分组讨论词中的意象和情感,进行诗词吟诵实践。

解答疑问:针对学生在学习中的疑问,进行解答和指导。

-学生活动:

听讲并思考:认真听讲,思考词的深层意蕴。

参与课堂活动:在小组讨论中积极发言,体验诗词吟诵的韵律美。

提问与讨论:对于不理解的部分,勇敢提问并参与讨论。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讲授法:通过讲解,帮助学生深入理解《苏幕遮》的知识点。

实践活动法:通过吟诵实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艺术鉴赏能力。

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作用与目的:

加深对《苏幕遮》的理解,掌握词的韵律特点,培养语言表达和艺术鉴赏能力。

3.课后拓展应用

-教师活动:

布置作业:根据课堂学习内容,布置相关的诗词创作或分析作业。

提供拓展资源:推荐与宋代词相关的拓展资料,如其他著名词人的作品。

反馈作业情况:及时批改作业,给予学生个性化的反馈和指导。

-学生活动:

完成作业:认真完成作业,巩固学习成果。

拓展学习:阅读拓展资料,了解更多宋词的魅力。

反思总结:总结学习过程,提出自我改进的方法。

-教学方法/手段/资源:

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完成作业,进行拓展学习。

反思总结法:帮助学生通过反思,提升自我学习能力。

-作用与目的:

巩固课堂所学,拓展知识视野,提升自我反思和自主学习能力。拓展与延伸1.拓展阅读材料:

-《宋词三百首》中收录的其他范仲淹词作品,如《渔家傲·秋思》、《御街行·秋日怀旧》等。

-宋代其他著名词人的作品,如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柳永的《雨霖铃·寒蝉凄切》等,以比较分析不同词人的风格特点。

-关于宋代词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及艺术特色的学术文章或书籍。

2.自主学习和探究:

-鼓励学生课后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宋代词人,深入研究其生平和作品,撰写研究性学习报告。

-探究宋代词的音韵特点与情感表达之间的关系,尝试创作一首具有个人风格的词作品,并在课堂上分享交流。

-组织学生参观博物馆或历史文化遗址,了解宋代社会风貌,将所学知识与实际情境相结合,增强文化体验。

-借助图书馆或网络资源,搜集不同版本的《苏幕遮》评析,对比分析各自的解读角度和鉴赏方法。板书设计1.主题:《苏幕遮》

-作者:范仲淹

-时代:宋代

2.音韵美

-韵脚:清新脱俗

-节奏:悠扬流畅

3.意象运用

-自然意象:描绘生动

-抒情意象:情感深沉

4.文化背景

-宋代词风:婉约豪放

-作者情怀:忧国忧民

5.重点词句

-“碧云天,黄叶地,北雁南飞。”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板书设计以简洁明了为原则,突出《苏幕遮》的教学重点,通过分类展示词的音韵美、意象运用和文化背景,同时精选两句重点词句,既展示了词的艺术魅力,又便于学生记忆和理解。整体板书结构清晰,条理分明,具有艺术性和趣味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课堂1.课堂评价:

-通过课堂提问,观察学生对《苏幕遮》词意、音韵、意象等方面的理解程度,及时把握学生的学习难点。

-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诗词吟诵等课堂活动中的参与度和表现,评估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设计随堂小测,测试学生对词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能的掌握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课堂互动,调整教学节奏和策略,确保教学效果。

2.作业评价:

-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认真批改,重点关注学生对《苏幕遮》词作的分析深度和创作实践的成果。

-给出具体、针对性的评语,肯定学生的优点,指出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在课堂上选取部分优秀作业进行展示和点评,鼓励学生的积极性和创作热情。

-定期对学生的学习进步进行总结,通过作业评价反映学生的学习效果,鼓励学生持续努力,不断提升。

-通过作业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为后续教学提供参考和调整依据。课后作业1.分析题:请从《苏幕遮》中选取两句你认为最具音韵美的诗句,分析其韵律特点和表达效果。

示例答案: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韵律特点:使用了平仄交替和押韵的手法,使诗句朗朗上口,节奏感强。

-表达效果: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营造出一幅壮阔的秋日景象,抒发了诗人对美好景色的赞美之情。

2.创作题:仿照《苏幕遮》的风格,创作一首描写自然景色的小令,要求运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意象。

示例答案:

-《秋夜思》

-明月悬高空,银光洒庭院。

-枫叶舞秋风,思绪随云远。

3.论述题:结合《苏幕遮》的内容,论述宋代词人如何通过自然意象来表达情感。

示例答案:

-宋代词人通过细腻描绘自然意象,将个人情感巧妙融入其中,以寓情于景的手法表达内心感受。

-例如,《苏幕遮》中“碧云天,黄叶地”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寓意着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和对远方亲人的思念。

4.比较题:比较《苏幕遮》与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在意象运用和情感表达上的异同。

示例答案:

-意象运用:《苏幕遮》多使用自然意象,如“碧云天,黄叶地”,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则结合历史意象,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

-情感表达:《苏幕遮》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赞美和对亲人的思念,而《念奴娇·赤壁怀古》则表达了诗人对历史兴衰的感慨和个人英雄主义情怀。

5.实践题:选择一种乐器,为《苏幕遮》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