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大纲_第1页
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大纲_第2页
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大纲_第3页
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大纲_第4页
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专业教学大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03级

信息工程与网络技术

专业基础课程

专业技术课程教学大纲

专业选修课

目录

专业基础课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3

数据结构.......................................................6

网络原理.......................................................9

操作系统......................................................13

专业技术课

计算机系统维护................................................18

专业英语......................................................23

数据库技术(SQLServer2000)..........................................................................25

可视化程序设计................................................31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35

网页制作......................................................38

局域网........................................................42

专业选修课

图像处理......................................................45

单片机应用....................................................49

服务器安装配置管理............................................52

三维动画......................................................55

多媒体技术....................................................59

2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它是程序设计的入门语言,有很强的理论性,同

时也包含了一定的实践课程的成分。

(2)课程任务

由于到目前为止,C语言仍有许多用途,故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高级语言的语法

结构及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并能用它解决•定的实际问题(编制小型的应用系统)。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应重点掌握语法结构及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要的基础。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C++”、“VC++程序设计”、“网页制作”等。

2、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能掌握C语言的语法结构、流程图的用途及结构化的程序

设计方法、编程调试技巧,养成办事严谨的习惯。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C语言的基本概念、语法结构;

•理解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设计思路;

•了解如何高效地编程和调试。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儿方面的职业素质:

•严谨态度:解决问题要有科学的严谨态度,办事要认真;

•工作方法:遇到问题能进行全面分析、解决;

•创新精神:要能吸取别人的现成经验并有所创新,提高办事效率。

(3)能力与技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

•根据问题的需要画出流程图并根据流程图编制相应的程序;

•熟练调试程序;

•阅读程序并进行必要的修改;

•能编制小型的应用系统。

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与演示、课内实验两部分。

(1)课堂讲解

第一章C语言初步

1、概论;

2、简单C程序介绍;

3、TC集成环境的使用。

第二章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0、补充二、十、八、十六进制之间的转换及原、补码的知识;

1、基本数据类型,表示范围和存储特点;

2、常量和变量的表示、初始化和引用;

3

3、算术运算符,算术表达式;

4、赋值、逗号运算符及表达式;

5、不同类型数据的转换和数据的输入/输出。

第三章C程序的流程设计

1、C语句:表达式语句,控制语句,转向语句,复合语句;

2、关系运算和逻辑运算;

选择语句:IF...ELSEIF...结构,SWITCH结构;

3、循环语句:WHILE结构,DO...WHILE结构,FOR结构;

4、算法的概念,表示方法。

第四章数组

1、数组的概念,一、二、多维数组的定义、初始化、引用;

2、字符数组和字符串的定义、初始化、输入/输出。

第五章函数

1、函数的概念,声明、定义方法,各种调用方法;

2、变量的存储属性,编译预处理。

第六章指针

1、指针的概念,指针变量的定义、引用、作为函数参数方法;

2、指针与数组、字符串、函数的关系。

第七章结构体与共用体

1、结构体变量、数组的定义、引用、输入/出;

2、结构体变量作为函数参数的应用;

3、指向结构体变量的指针,链表的概念和简单应用;

4*、共用体的概念、变量的引用,枚举类型的概念;

5、TYPEDEF的用法。

第八章位运算

1、位运算符的使用方法,应用;

2*、位段的概念。

第九章文件

1、缓冲文件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函数;

2*、非缓冲文件的概念、操作方法以及相关函数。

(2)课内实验

本课程的实验是随课堂教学分步进行的,主要是练习C语言的编程和调试方法。对计算机单招

班还要求在短学期中完成一个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实验1TC集成环境的使用;

实验2C语言程序初步;

实验3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实验4输入与输出;

实验5选择结构(IF...ELSE...);

实验6选择结构(SWITCH);

实验7WHILE及DO...WHILE型循环结构;

实验8FOR型循环结构;

实验9-维数组;

实验10二维数组;

实验11字符数组;

实验12函数的定义及调用;

实验13变量的存储属性;

4

实验14指针1;

实验15指针2;

实验16指针3;

实验17结构体;

实验18位运算;

实验19文件操作。

4、实践教学环节

本实践性教学主要适用于计算机单招班。

主要内容: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如:学生管理系统)。

能力(技能)目标: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画出流程图并编制相应的程序;

•能独立上机调试并最终得出正确结果;

•能评价程序的优劣并用较好的方法编程;

•能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成果。

实训时间:1周。安排在第1学期的短学期中进行。

5、学时分配

内容讲课实验合计

C语言初步347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12214

C程序的流程设计121022

数组8614

函数8412

指针10616

结构体与共用体426

位运算224

文件527

合计6438102

6、考核

本课程主要以理论考试为主。实验考核可结合课程设计进行。总评中实验成绩的确定由平时实

验考勤、动手能力进行综合评分。

总成绩=平时成绩(20)十实验考核(20)十卷面考试(60)。

鼓励学生参加国家二级或初级程序员水平考试(对计算机类专业)、省二级(对非计算机类专

业)考试,对取得证书者可以免考。

7、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C语言程序设计》,高等教育出版社,谭浩强编著,2001年第2版。

参考书:

[1]《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高等教育出版社,谭浩强等编,1998年7月第2版。

8、必要的说明

(1)力口*内容为选讲内容

(2)对于计算机单招班的学生,需完成为期1周的实践性教学。

(3)对于非计算机类专业的学生,理论学时可适当减少。

5

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职业基础课程,它是一门理论性强,但有一定的实践性和和较强实用性

的职业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

本课程主要讨论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关运算的算法。要求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

习,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出相应的算法,并能进行上机调试得出正确结

果,为今后学习程序设计打下一定的基础。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主要以C语言版为主进行讲授。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高级语言程序设计”。

2、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H标: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能根据实际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设计出相应

的算法,并能进行上机调试得出正确结果,为今后的工作打下必要的技术基础。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线性表、树、图等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

•掌握常用的一些算法;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的职业素质:

•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工作方法:遇到问题能进行全面分析、解决;

•合作精神:能够与他人进行合作,具有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3)能力与技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

•阅读基本算法程序;

•用常用算法编制程序;

•能进行算法评价;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算法编程;

•能上机调试得出结果;

•开发一个小型应用系统。

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与演示、课内实验两部分。

(1)课堂讲解

第一章概论

1、基本概念:数据、数据结构、数据处理、算法、时间空间复杂性

2、程序分析

3、算法描述

4、时间复杂性及空间复杂性的评价

6

第二章数组

1、一维及二维数组的表示法

2、稀疏矩阵的转置

3、数组的应用

第三章链接表

1、链接表的有关概念

2、单链表的各种运算算法

3、循环链表的插入、删除方法

第四章递归

1、递归概念

2、基本应用

第五章栈

1、栈的定义、顺序存储、链接存储

2、顺序存储下进出校运算算法

3、中序式与后序式相互转换的方法

第六章队列

1、队列的定义、顺序存储及链接存储时的操作

2、顺序存储下循环队列的插入、删除运算算法

第七章树

1、树的基本概念及常用表示法

2、二叉树的定义、性质、存储结构

3、二叉树的遍历运算算法及结点序列

4、二叉树的排序、查找、删除方法

5、哈夫曼树的定义、生成过程及哈夫曼编码

第八章排序

1、排序的有关概念

2、冒泡排序法的过程

3、线性选择排序的过程、算法

4、快速排序、二路归并排序的过程

5、二叉树排序的过程、算法

6、效益评估

第九章查找

1、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的过程及算法,效率分析

2、杂凑查找的有关概念,用除法构造杂凑函数、处理冲突的方法

3、折半查找树

(2)课内实验

本课程的实验是随课堂教学分步进行的,主要是练习用常用算法编程,并要求完成一个小型应

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1、算法的转换

2、稀疏矩阵

3、数组的应用

4、单链表的建立、遍历

5、单链表的插入、删除

6、循环链表的插入、删除

7、递归的应用

8、栈的应用

7

9、队列的插入与删除

10、循环队列的插入与删除

11、树的遍历

12、排序⑴

13、排序⑵

14、排序⑶

15、查找⑴

16、查找⑵

4、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内容:小型应用系统的设计与开发。

能力(技能)目标:

•能根据问题的需要画出流程图并编制相应的程序;

•能独立上机调试并最终得出正确结果;

•能评价程序的优劣并用较好的方法编程;

•能用一定的语言文字表达自己的成果。

实训时间:1周。

5、学时分配

内容讲课实验合计

概论224

数组448

链接表6612

递归224

栈224

队列224

树448

排序6612

查找448

合计323264

6、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以卷面考试进行。

总成绩=平时成绩(30)十卷面考试(70)

7、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数据结构》中国铁道出版社,杨正宏主编,2001年6月第1版。

参考书:

[1]《数据结构》,清华大学出版社,严蔚敏等编,1997年4月第1版。

[2]《数据结构》中央电大出版社,许卓群编,2001年1月第1版。

8、必要的说明

本课程在教学时应着重于基本方法、常用算法、实际应用的讲解。

8

网络原理

《网络原理》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既是计算机网络及计算机应用等相关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又是一门理论性强并有一

定的实践性的专业必修课。

(2)课程任务

使学生系统学习并掌握计算机网络的主要技术,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原理,学会网络全程的

日常操作、维护和管理,具有独立构建中小型局域网的能力。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应包括:《计算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操作系统》。

2、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掌握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设计方法,并能设计、搭

建和维护好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应用系统。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网络基本原理。

•理解网络的重要概念,包括层、协议、实体、服务等。

•了解最新的网络技术如IPv6、ATM技术、千兆以太网等。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职业素质:

•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工程规范意识:工作中严格遵守工程规范,不以个人的好恶任意操作。

•团队精神:具有合作精神、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快速跟踪网络的新技术及市场应用动态。

(3)能力与技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

•计算机网络的基本知识。

•网络的设计方法,并能设计、搭建好一个小型的局域网应用系统。

•网络的日常管理利维护。

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本课程共有三种教学形式,即:授课、实验和自学。授课主要以面授为主,主要讲授理论;实

验需要使用专用的实验设备,配合相关的授课内容进行:自学是在老师的安排下由学生自己进行学

习,然后老师根据学生自学情况进行必要的讲解和答疑,自学的内容包括指定教材的某一部分和其

它参考书。

(1)课堂讲解

第1章网络基础

1-1网络基本概念

1-2网络类型

1-3对等式网络与主从式网络

1-4网络操作系统

1-5OSI模型

1-6Dol)模型

9

第2章数据通信

2-1数字与模拟

2-2基带传输与宽带传输

2-3基带编码技术

2-4宽带调制技术

2-5同步化

2-6单工与双工

2-7带宽

2-8结束语

第3章网络的组成元件

3-1传输介质

3-2网络拓扑

3-3网络设备

第4章动手架设局域网——以以太网为例

4-1以太网简介

4-2以双绞线架设以太网

第5章局域网原理

5-1以太网的基本原理

5-2交换式以太网的原理

5-3令牌环网络简介

5-4Appletalk简介

5-5小结

第6章广域网

6-1广域网剖析

6-2广域网主干传输技术的物理层标准

6-3广域网主干传输技术的数据链路层标准

6-4综合服务数字网络

6-5远程控制与远程访问服务

6-6虚拟专用网络(VPN)

第7章无线网络

7-1无线传输技术介绍

7-2IEEE802.11

7-3HomeRF

7-4蓝牙技术(Bluetooth)

7-5GSM&GPRS

7-6WAP

第8章IP基础与定址

8-1IP基础

8-2IP信息包的传递模式

8-3IP地址表示法

8-4IP地址的等级

8-5子网

8-6无等级的IP地址

8-7网络地址翻译

第9章ARP与ICMP

9-1ARP简介

1()

9-2ARP工具程序

9-3ICMP简介

9-4ICMP工具程序

第10章IP路由

10-1什么是IP路由

10-2路由表简介

10-3Windows98路由表

10-4静态与动态路由

第11章UDP与TCP

11-1UDP

11-2TCP的特性

11-3TCP传送机制

11-4TCP连接

11-5TCP信息包

第12章DNS与DIICP

12-1DNS基础

12-2DNS的结构

12-3DNS查询流程

12-4DNS资源记录

12-5DHCP基础

12-6DHCP运作流程

第13章互联网

13-1互联网的结构

13-2上网的方式

13-3万维网

13-4文件传输服务

13-5电子邮件

13-6网络论坛

第14章网络管理与安全

14-1概论

14-2管理机制

14-3管理标准

14-4帐号与权限管理

14-5数据加密与身份认证

14-6防火墙

第15章网络规划

15-1以交叉双绞线连接两个节点

15-2以集线器或交换机连接多个节点

15-3以集线器连接多个局域网

15-4以交换机连接多个局域网

15-5以路由器分割网络

15-6LAN与WAN的连接

(2)课内实验

本课程的实验是随课堂教学进程练习所学到的知识。

实验内容:

实验一、用虚拟局域网(VLAN)隔离计算机

II

实验二、为VLAN配置中继

实验三、为VLAN配置管理域

实验四、静态路由实验

实验五、动态路由实验

实验六、双绞线网线制作

4、实践教学环节

共安排实验16课时。

5、学时分配

内容讲课课时

第1章网络基础3

第2章数据通信3

第3章网络的组成元件6

第4章动手架设局域网——以以太网为例3

第5章局域网原理3

第6章广域网3

第7章无线网络3

第8章IP基础与定址6

第9章ARP与ICMP3

第10章IP路由3

第11章UDP与TCP3

第12章DNS与DHCP3

第13章互联网3

第14章网络管理与安全

3

第15章网络规划

合计48

内容实验课时

实验一、用虚拟局域网(VLAN)隔离计算机3

实验二、为VLAN配置中继3

实验三、为VLAN配置管理域3

实验四、静态路由实验3

实验五、动态路由实验3

实验六、双绞线网线制作1

合计16

6、考核

本课程的考核以理论考试为主的方法进行。

总成绩=平时成绩(30)十卷面考试(70)

7、教材与参考书

教材:《网络概论》中国铁道出版社,施威铭研究室编著,2003年2月

参考书:无

8、必要的说明

12

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及相关专业的职业技术课程。同时它还包含了很多必要的知识和技能,是一门

实用性很强、面向MicrosoftWindows2000操作系统管理员的重要的职业基础课程。

(2)课程任务

在网络应用过程中,系统管理员一直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本课程就是完成计算机专业学生此

部分的专业基础知识的学习。鉴于当前Windows产品占领网络操作系统大部分市场,本课程以

Windows2000SERVER为例,使学生掌握必要的知识和技能,用于安装和配置Windows2000Server。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鉴于Windows2000Server是网络操作系统,建议学生学此门课前先要了解网络及网络操作系统的

原理。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网络原理》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2153A》、《2154A》

2、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能够安装和配置Windows2000Server。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Windows2000Server基本工作原理。

,了解Windows2000Server中的••些专用缩略语.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下几方面职业素质:

•质量意识:重视质量,意识到质量是企业生存的前提和保障。

•工程规范意识:工作中严格遵守工程规范,不以个人的好恶任意操作。

•团队精神:具有合作精神、协调工作能力和组织管理能力。

•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快速跟踪Windows网络系统软件的新技术及市场应用动

态。

(3)能力与技能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

•在独立的计算机和Windows2000网络的客户机上安装和配置Windows2000Professional;

•在网络服务器上安装和配置Windows2000Server,包括创建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利终端服

务器;

­故障处理和恢复。

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与演示、实验两部分。本课程共分为16个单元,分别在课堂讲解中

分次完成.实验跟随课堂内容分步进行Windows2000Server实验。

课堂讲解

单元1:安装Windows2000或升级到装ndows2000

1>安装Windows2000Professional和Server的准备工作。

2、安装(或升级)过程。

3、对潜在的安装错误的解决方法。

单元2:配置Windows2000环境

1、如何配置和管理硬件。

2、如何配置显示器设置值,以及如何支持多个显示器,用以扩充可用的桌面区域。

3、配置操作系统设置,包括如何设置环境变量以及改变启动和恢复选项。

4、如何配置桌面环境。

单元3:将基于Windows2000的客户机连接到网络

1、介绍有关连接到Windows网络的信息,包括怎样由人工配置TCP/IP,以及怎样自动获取

13

设置值。

2、如何连接到运行Netware的网络,包括针对Netware安装和配置NWLink以及客户服务。

单元4:创建和管理用户帐号

1、用户帐号的概念以及它们的用途。

2、本地用户帐号的需求条件和创建过程。

3、解释了怎样创建和配置用户帐号。

4、为用户帐号设置属性的步骤。

5、怎样利用用户配置文件自定义用户设置值。

单元5:利用组管理对资源的访问

1、组的含义。

2、如何开发组策略。

3、在一个域中创建组的过程,以及创建本地组的过程。

4、与组相关的最佳惯例。

单元6:利用NTFS管理数据

1、描述NTFS文件和文件夹权限目的。

2、Windows2000中怎样利用权限

3、为文件和文件夹授予NTFS权限的过程,以及控制权限继承性的过程。

4、NTFS数据压缩技术和怎样配置磁盘限额,用于管理用户存储限度。

5、利用加密文件系统保护数据。

单元7:通过网络访问文件资源

1、共享文件夹的定义以及创建共享文件夹的过程。

2、如何联合使用NTFS权限以及共享的文件夹。

3、如何使用日常管理用的共享文件夹。

4、利用分布式文件系统配置共享的文件夹。

单元8:在Windows2000中监测和优化性能

1、如何监测事件日志。

2、如何利用任务管理器监测系统性能。

3、如何利用报警功能。

4、如何优化系统性能。

单元9:在Windows2000中实现安全性

1、如何实现安全性政策,包括如何创建安全性模板,以及如何分析安全性。

2、演示如何配置审计策略。

单元10:配置打印功能

1、添加打印机的步骤。

2、如何配置网络打印机及基于WEB的打印机支持。

单元11:为移动计算环境配置Windows2000

1、如何针对可移动的计算环境配置硬件。

2、如何配置电源管理选项。

3、如何按脱机方式使用文件和文件夹。

4、如何将可移动的用户连接到网络和其他的计算机。

5、可移动计算的计算环境中常见的问题,以及针对这些问题的解决方法。

单元12:配置和管理硬盘

1、理解Windows2000中磁盘存储的类型。

2、创建基本的磁盘分区。

3、动态存储和动态卷类型;将基本磁盘转换为动态磁盘的过程;配置动态卷的方法。

4、用于其他公共磁盘管理任务的过程。

5、磁盘配置和存储建议。

单元13:实现灾难保护

1>Windows2000灾难保护概述。

2、如何配置不间断电源。

3、容错卷的目的和功能。如何利用备份实用程序来备份并恢复文件和系统状态数据,以及对

14

备份工作进行调度。

4、从计算机灾难中进行恢复的过程,以及如何识别和解决与灾难保护有关的问题。

单元14:安装和配置终端服务

1、终端服务的概念。

2、如何计划终端服务的安装过程。

3、安装和配置终端服务。

4、建立终端会话,配置会话设置值。

5、在终端服务器上安装应用程序。

单元15:实现Windows2000客户端

1、解释如何部署Windows2000Professionals

2、如何进行人工安装。

3、如何利用开关进行自定义安装和升级安装。

4、如何使用安装管理器向导。

5、如何使用磁盘复制功能。

6、有关远程安装Windows2000的问题。

7.Windows2000出错诊断。

单元16:实现基于Windows2000的服务器

1>解释通常实现的Windows2000Server功能。

2、如何实现文件服务器、打印服务器、应用程序服务器和WEB服务器。

3、解释公共的管理任务。

(2)课内实验

本课程的实验是随课堂教学进程练习所学到的知识来配置和管理Windows2000Server,逐步

建立一个完整的可供管理的网络环境。

实验内容:

1、安装或者升级到Windows2000

实验A:安装Windows2000

2、配置Windows2000环境

实验A:创建和利用硬件配置文件

实验B:修改启动和故障恢复选项

实验C:配置Internet选项

3、将基于Windows2000的客户机连接到网络

实验A:配置和测试IP地址

实验B:安装和配置Gateway(andClient)ServiceforNetWare

4、创建和管理用户帐号

实验A:创建本地用户帐号

实验B:创建和修改域用户帐号

5、利用组管理对资源的访问

实验A:创建全局组

6、利用NTFS管理数据

实验A:利用NTFS权限

实验B:配置磁盘压缩状态和限额

实验C:利用EFS保护文件的安全

7、通过网络访问文件资源

实验A:共享和保护网络资源

实验B:配置基于域的Dfs

8、在Windows2000中监测和优化性能

实验A:利用“任务管理器”和“事件查看器”

实验B:监测系统性能

9、在Windows2000中实现安全性

实验A:配置Windows2000的安全性设置值

实验B:配置审核功能

15

10、配置打印功能

实验A:在打印服务器上安装打印机

实验B:安装客户打印机和管理打印机

11、为可移动计算功能配置Windows2000

实验A:配置电源管理选项

实验B:配置脱机文件

12、配置和管理磁盘

实验A:使用动态磁盘

实验B:创建和挂接新卷

13、实现灾难保护

实验A:实现容错卷

实验B:备份和还原系统状态数据

14、安装和配置“终端服务”

实验A:安装“终端服务”

实验B:安装应用程序

15、实现Windows2000客户端

实验A:为无值守安装创建应答文件

实验B:运行"系统准备工具”

16、实现基于Windows2000的服务器

实验A:实现Web服务器

4、实践教学环节

每周安排一次上机实验,每次3课时,共16周。

5、学时分配

单元内容讲课课时实验课时

1安装或升级到Windows200023

2配置Windows2000环境23

3将基于Windows2000的客户机连接到网络23

4创建和管理用户帐号23

5利用组管理对资源的访问23

6利用NTFS管理数据23

7通过网络访问文件资源23

8在Windows2000中监测和优化性能23

9在Windows2000中实现安全性23

10配置打印功能23

11为移动计算环境配置Windows200023

12配置和管理硬盘23

13实现灾难保护23

14安装和配置终端服务23

15实现Windows2000客户端23

16实现基于Windows2000的服务器23

合计3248

6、考核

16

本课程的考核以上机考试的方法进行。

7、教材与参考书…L-

教材:(Windows2000Professional和Server》[美]微软公司者。1999年9月第1版。

参考书:无

8、必要的说明

(无)

17

计算机系统维护

《计算机系统维护》教学大纲

1、课程性质与任务

(1)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职业基础课程,也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一门课程。通过该课程的

学习,要求能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维护和维修,并能够掌握计算机系统维护中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

(2)课程任务

计算机系统维护是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必须具备的技能。因此该课程在计算机专业的学习中具有

相当重要的地位。本课程以实践为主体,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开展教学。让学生掌握计算机系统故障

的判断,系统维护和维修的方法以及•些常用的计算机系统维护的软件的使用。

(3)与其它课程的分工与联系

计算机系统维护课程是一门相当综合的课程,需要开设较多的理论课程。

本课程的先行课程为:《计算机基础》、《计算机网络》、《汇编语言》。

2、课程目标与基本要求

课程目标:本课程学习结束后,学生应该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方法,能进行计算机的维护、

熟练使用计算机外设、诊断计算机系统的故障、对常见故障进行排除和维修。

本课程对学生在知识、素质和能力方面的基本要求如下:

(1)知识要求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组装方法

•掌握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掌握计算机系统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

•掌握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

•理解计算机系统及其部件的工作原理

•了解最新的科技发展动态和方向

(2)素质要求

本课程将培养学生以卜.几个方面的职业素质:

•细致、耐心与吃苦耐劳的意识(工作中要细致、耐心,要有较好的观察与判断能力并且要

有吃苦耐劳的精神)

•较强的自我知识、技术更新能力

•快速跟踪计算机发展的新技术及市场动态

(3)能力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能掌握:

•计算机系统的组装

•计算机系统的维护

•计算机系统的故障诊断方法

•计算机系统故障排除的一般方法

•计算机维护过程中一些常用软件的操作

3、课程的教学内容与体系

本课程的教学环节包括课堂讲解与演示、课内实验两部分。

(1)课堂讲解

第1章计算机基础知识

1.1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2计算机系统的组成

1.3计算机硬件的构成

1.4品牌机与组装机

1.5配置计算机系统

第2章中央处理器

18

2.1CPU简介

2.2CPU的性能指标

2.3CPU的架构和封装的方式

2.4主要CPU生产厂家目前的主流产品

2.5CPU选购指南

2.6CPU风扇的选购

第3章主板

3.1认识主板

3.2主板使用的芯片组

3.3主板的选购指南

第4章内存

4.1认识内存

4.2内存条的物理结构

4.3内存的种类

4.4内存的选购指南

第5章外存储设备

5.1硬盘

5.2软盘驱动器

5.3光盘驱动器

第6章显示器

6.1显示器的分类

6.2显示器的技术指标

6.3显示器的选购指南

第7章显卡

7.1认识显卡

7.2显卡的基本结构

7.3显卡的技术指标

7.4显卡的选购指南

第8章输入设备

8.1键盘

8.2鼠标

第9章声卡和机箱

9.1声卡

9.2音箱的选购指南

第10章机箱与电源

10.1机箱

10.2电源

第11章组装计算机

11.1组装前的注意事项

11.2组装计算机的基本流程

11.3计算机的硬件安装

第12章BIOS设置与升级

12.1认识BIOS

12.2BIOS设置部析

12.3BIOS的升级

第13章硬盘初始化

19

13.1硬盘分区基础

13.2硬盘分区实践

13.3硬盘的格式化

13.4大容量硬盘的快速分区与格式化

13.5硬盘分区调整实践

第14章安装操作系统

14.1中文WINDOWSXP的安装

14.2安装驱动程序

第15章安装应用软件

15.1应用软件的发布与安装方式

15.2软件安装的6种类型

15.3安装OFFICEXP

15.4软件安装常见问题处理

第16章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16.1计算机的工作环境

16.2计算机的日常维护

第17章计算机维修的基本知识

17.1计算机常见故障分类

17.2计算机故障的处理原则

17.3计算机常见故障的诊断方法

17.4常用维修工具

第18章主机系统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18.1电源故障

18.2主板故障及处理

18.3内存故障

18.4常见扩充卡故障

第19章外存储设备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19.1硬盘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19.2软驱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19.3光驱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第20章常见外设故障及处理

20.1键盘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20.2鼠标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20.3显示器常见故障分析与处理

20.4典型网卡疑难杂症排除二例

(2)课内实验

本课程的实验是根据课堂教学中的演示和讲解来进行实验的,要求在完成教师上课演示的

基础上,适当进行一些改动,让学生更进步的掌握所学的理论知识。

实验内容有:

1.硬盘的低级格式化、高级格式化、硬盘的分区(使用Fdisk和Sfdisk)。

2.GHOST软件的使用、双硬盘的安装、硬盘对拷。

3.CMOS设置的讲解和实验。

4.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驱动程序的安装。

5.操作系统的优化(使用软件进行优化)。

6.Windows注册表介绍和操作。

7.多媒体操作练习和常用媒体软件练习。

8.计算机的部件介绍和计算机的组装。

20

9.CPU的超频实验和CPU降温。

10.BIOS的刷新和升级。

11.合理升级计算机。

12.常见计算机故障的判断与检修(硬件)。

13.常见软件故障的解决与分析。

14.网络常见故障的分析与解决(客户端)。

4、实践教学环节

主要内容:系统维护岗位技能训练。岗位技能训练的内容包括所有的实验内容。

能力(技能)目标:

•能够对硬盘进行熟练的分区、低级和高级格式化,并了解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种操作以及该操

作可以达到的效果。

•熟练掌握GHOST软件的使用,包括从不同硬盘上拷贝数据的能力。

•掌握从裸机到WINDOWS操作系统的安装和驱动程序的安装过程。

•掌握CMOS的作用,以及CMOS操作对于计算机的重要作用、掌握常用的CMOS操作的方法。

•能够用一些优化软件来优化操作系统和计算机。

•了解注册表的结构,能对注册表进行常规的备份,恢复和检测。

•掌握常用的多媒体工具的使用、安装,掌握多媒体软件的设置和使用。

•能组装计算机。

•熟悉计算机的性能与机器配置的要求,然后根据计算机使用要求合理的升级原来的计算机。

•掌握CPU的超频技能,了解CPU超频的方法,并将CPU超频使用,下载和安装CPU制冷软

件。

•掌握BIOS的刷新方法,对计算机进行合理的升级。

•掌握常见的计算机故障的诊断和检修方法并能排除计算机系统出现的常见的故障。

5、学时分配

内容讲课实验合计

微型机系统概述;微型计算机的

发展;微型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325

微型机系统的硬件资源管理;微

型机配置的一般原则.

主板;主板的组成与结构;主板

的参数与测试;主板的芯片组;

主板上的接口;主板的总线;主325

板的技术发展;主板的选用和故

障诊断.

CMOS设置的讲解和实验325

CPU;CPU的发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