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期末考试思考题
考试思考题
第二章
(1)掌握地壳中的元素含量和地壳厚度及其结构答:地壳中已发现的化学元素:90多
种
地壳中主要元素的平均含量:(P79表3.1)
含量居前列的元素:
0占地壳总重量的1/2
Si占地壳总重量的1/4
A1占地壳总重量的1/13
(-)地壳厚度
全球地壳平均厚度:24.4km(变化于5-80km之间)大陆型地壳平均厚度:33km(变
化于35-80km之间)大洋型地壳平均厚度:7.3km(变化于5T5km之间)
(二)地壳层次及其组成物质
上层叫硅铝层,又称花岗岩层:化学成分以0、Si、Al为主,Na、K也较多。主要岩石
为沉积岩、花岗岩类岩石(如片麻岩)。
下层称硅镁层,又称玄武岩层:化学成分仍以0、Si、Al为主,但相对上部减少,Mg、
Fe、Ca成分相应增多。主要岩石为玄武岩类岩石。
1
(2)什么叫矿物、晶质矿物和非晶质矿物?并举例
说明
答:(1)矿物通过各种地质作用而自然形成的,具有比较均•的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
的单质或化合物,它是组成岩石和矿石的基本单位。
(2)
①每种矿物都有一定的化学组成。
②矿物一般都有晶体结构
(3)没有几何外形。
(4)
歹U,有几何外形。
①(举例:食盐的六面体和常见的方解石棱面体)
②举例:石英
具有六方柱和棱面体)
(3)掌握矿物的物理性质及其在鉴定矿物上的应
用
(1)矿物的物理性质
光学性质:颜色、条痕、透明度、光泽
力学性质:硬度、解理、断口、延展性、脆性、比重、2
磁性
1、颜色
(1)概念
矿物对可见光中不同波长光波选择性吸收和反射的物理性能的表征
(2)分类
♦自色:矿物自身固有的颜色,由矿物成分中所含色素离子和内部构造决定。
♦他色:矿物中混入某些杂质表现出的颜色。♦假色:矿物内部裂纹、表面氧化膜等
引起的光线干涉干扰作用的呈色现象
2、条痕
概念:条痕是指矿物在无釉瓷板上摩擦所留下的痕迹的颜色,即不透明矿物粉末的颜
色。
作用:鉴别矿物。条痕对鉴别不透明矿物比较有效,能够辨别自色,减弱他色,消除假
色。如黄铁矿、铜与黄金
3、透明度
(1)概念
矿物透光能力的大小称为透明度。透明度主要取决于矿物对光的吸收率。
(2)分类(依据矿物厚度为0.03mm时的透光能力3
分为三种)
透明如水晶、冰洲石。
半透明如浅色闪锌矿、辰砂。
不透明如黄铁矿、黄铜矿、磁铁矿
4、光泽
(1)概念
光泽是指矿物表面对光的反射能力)
(2)分类
金属光泽(如金、方铅矿、黄铁矿)
半金属光泽(如赤铁矿、辰砂、黑鸨矿)非金属光泽
金属光泽:反射最强,非常耀眼。
半金属光泽:反射稍差,暗淡有光。
非金属光泽:不具金属感的光泽。
5、硬度
(1)概念
矿物受到刻划、研磨等作用时所表现出来的机械强度,称硬度。
(2)硬度等级:莫氏硬度计
4
3)测定硬度的方法
♦与已知矿物比较
♦用指甲(硬度2~2.5)、铜钥匙(硬度约3)、小钢刀(硬度5.5~6)测试。
♦刻试硬度时一定要刻划在矿物新鲜的光面上。
6、解理与断口
(1)概念
矿物受力后沿着一定结晶方向断开,并产生光滑平面的性质称为解理,裂开的光滑平面
称解理面。矿物受力后并不是沿着一定结晶方向断开,而是沿任意方向破裂,并呈各种
凹凸不平的断面,这种断面称为断口。
2)分类
极完全解理:矿物晶体极易裂成薄片,解理面光滑平整。如云母、石墨
完全解理:晶体可裂成规则的解理块或薄板、解理面光滑,很难发生断口。如:方解
石、方铅矿、岩盐
5
中解理:晶体裂成的碎块上既有解理又有断口,解理面常具小阶梯状,或某一方向有
不太平滑的解理,如长石
不完全解理:晶体破裂时很难发现平坦解理面,常为不规则断口,如锡石
无解理:矿物碎块上都是断口,如黄铁矿、黄铜矿
7、比重
(1)概念
矿物在空气中的重量与4℃时同体积水重量之比,称为比重。
(2)分类
♦轻矿物(比重<2.5):石墨、石盐。
♦中等比重矿物(2.5~4):黄玉。
♦重矿物(4~7):黄铁矿。
♦极重矿物(>7):方铅矿、黑鸨矿。
8、磁性
物质能吸引铁、银等金属的性质叫磁性。为铁、银辂等高磁性矿物所具有。如磁铁矿
(Fe304)
(4)什么叫胶体和胶体矿物
(1)胶体是指直径为P10ym的微粒在另一些气6
体、液体和固体中分散而成的混合体。
(2)胶体矿物在形态上通常呈缅状、葡萄状、肾
状、结核状、钟乳状和皮壳状等。如蛋白石(SiO.nH20)、褐铁矿
(Fe203.nH20)、赤铁矿(Fe203)等。
(5)何谓类质同象和同质多象
1、类质同象
指化学成分不同但互相类似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组分,可以在一结晶构造中以各种比
例互相常换,但不破坏其结构的结晶格架的矿物,为类质同象。
如镁橄榄石(Mg2SiO4)和铁橄榄石(Fe2SiO4)的Mg2+、Fe2+就可以互相珞换。因此橄
榄石的分子式为(Mg,Fe)2SiO4
2、同质多象
指同一化学成分的物质在不同的外界条件下,可以结晶成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不同构造的
晶体,构成结晶形态和物理性质不同的矿物。如金刚石和石墨。
(6)了解常见的矿物的化学组成及其突出的特征
1、石英(Si02)7
(1)晶体晶体为六方柱及菱面体的聚形,柱面上有横纹,常形成晶簇。无色透明者
为“水晶紫色者为“紫水晶”,黑色的为“墨晶”。特点: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
硬度7,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断口系脂肪光泽,性脆,比重2.5-2.8。
(2)隐晶体主要由Si02胶体溶液沉淀而成。脂肪光泽或蜡状光泽,半透明,贝壳状
断口
2、磁铁矿(Fe304)
物理性质:晶体长呈八面体和菱形十二面体,通常呈粒状或块状。颜色和条痕,均为铁
黑色。硬度6,比重5.2,具有强磁
性,半金属光泽。
3、赤铁矿(Fe203)
物理性质:通常为块状、肾状、土状、钢灰色铁、黑色、红或褐红色。条痕樱红色,硬
度5.5,比重5-5.3,半金属或土状光泽
4、褐铁矿(Fe203"nH20)
物理性质:土状、块状、结核状;半金属至土状光泽;颜色和条痕均为黄褐色;硬度
5.5;比重3.6-4。5、软铳矿(MnO2)
物理性质:一般为烟灰状、土状、钟乳状;黑色、钢灰色、,条痕黑色;硬度『68
6、黄铁矿(FeS2)
物理性质:晶体呈立方体或五角十二面体,块状;金属光泽;淡铜黄色,条痕绿黑色;
硬度6-6.5;比重4.9-5.2
7、黄铜矿(CuFeS2)
物理性质:致密块状或粒状;金属光泽;黄铜黄色,条痕黑绿色;硬度3-4;比重4.1-
4.3。8、方铅矿(PbS)
物理性质:品体呈立方体,粒状或块状;铅灰色,条痕灰黑色;硬度2-3;比重7.4-
7.6;金属光泽;性脆;具立方解理。
9、闪锌矿(ZnS)
物理性质:常呈致密块状、粒状集合体;黄、褐、黑色,条痕棕黄至黑色;硬度3-4;
比重3.9-4.1;树脂或金属光泽;性脆;解理发育。
10、方解石(CaCO3)
物理性质:晶体呈菱面形,常呈晶粒状、块状;无色或乳白色;硬度3;比重2.6-2.8;
玻璃光泽;性脆;具菱面体解理。
11、白云石(CaMg(C03)2)
物理性质:晶体呈菱面形,常呈致密块状;灰白色,有时带浅黄色;硬度3.5-4;比重
2.8-2.9;玻璃光泽;
9
菱面体解理。
12、石膏(CaS04"2H20)
物理性质:晶体呈板状,集合体为纤维状、块状;无色或白色,透明或半
透明;硬度2;比重2.3-2.4;有解理;
玻璃光泽,解理面上呈珍珠光泽
13、磷灰石Ca[P04]3(F,Cl)
物理性质:品体呈柱状,常为致密块
状或结核状;白色、黄褐色或绿色;硬度5;比重3.2;玻璃或油脂光泽。
14、萤石(CaF2)
物理性质:晶体呈立方面或八面体,常为粒状或块状;具有绿、紫、玫瑰等色,无色透
明者少见;硬度4;比重3.2;玻璃光泽;解理四组完全
15、正长石(K[AlSi308])
物理性质:是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具有良好的厚板状或柱状晶体,常形成卡氏穿插
晶和卡氏接触双晶。在岩石中多呈晶形不全的短柱状颗粒,在伟晶岩中可以形成巨大的
晶体。颜色为肉红或浅黄白色;玻璃光泽,解理面呈珍珠光泽;半透明;硬度6;有两
组解理,彼此直交,一组完全,一组中等。
10
16、斜长石(K[AlSi308])
物理性质:是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为前已述及的钠长石和钙长石之间类质同象系列
矿物的总称。柱状或板状晶体,聚片双晶普遍,晶面或解理面上可见细而平行的双晶
纹,在岩石中多为柱状、板状细粒状颗粒。白色、灰白色,有时染成其它颜色;玻璃光
泽,半透明;硬度6;比重
2.16-2.76;两组解理,一组完全,一组中等,相交角为86°。
17、云母
是主要的造岩矿物之一。为云母族矿物的总称,即钾、镁、锂、铝等的铝硅酸盐。品
体常呈假六方片状或板状晶体,集合体通常为片状或鳞片状;颜色随成分而异;玻璃及
珍珠光泽;透明或半透明;硬度2-3;具有•组完全解理;比重2.7-3.1。根据成分和
颜色分为下列三种:
白云母(KA1云AlSi3010][0H]2)
金云母(KMg3[AlSi3010][0H]2)
黑云母(K(Mg,Fe)3[AlSi3010][0H]2)
18、高岭石A14(Si4010)(OH)2
物理性质:致密块状、土状。土状集合体又叫11
高岭土。硬度1;比重2.6。鳞片和薄片无色,致密块状为白色、浅黄、浅褐色;土状
光泽。
19、石榴子石
晶体为菱形十二面体,四角三八面体,常为粒状或块状;硬度6.7-7.5;比重3.5-4.3;油脂
光泽和玻璃光泽。
(1)钙铁石榴子石([Ca3Fe(SiO4)]3
褐红色、黑色
(2)钙铝石榴子石([Ca3A12(Si04)]3)浅黄、浅绿、黄褐色。
20、角闪石
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是角闪石族矿物的总称。普通角闪石的性质:晶体呈长柱状,集合
体呈放射状、粒状。绿黑至黑色。条痕浅灰绿色。玻璃光泽。硬度5-6。比重3.「3.3柱
面解理发育,两组解理夹角为124°。
21、辉石
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是辉石族矿物的总称,即镁、铁、钙、钠等的硅酸盐或铝硅酸盐。
性质:晶体一般呈短柱状;黑色至绿
黑色;玻璃光泽;硬度5-6;比重3.2-3.6。柱面解理发育,两组解理交角约87°。
22、橄榄石12
主要造岩矿物之一,是橄榄石族的总称。性质:晶体为扁柱状。岩石中呈分散颗粒或
粒状集合体。颜色为橄榄绿色或褐黄色。玻璃光泽,透明至半透明。硬度5-7。比重3.3-
3.5。解理中等或不清楚,断口常为贝壳状,性脆。
(7)掌握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的概念
(1)岩浆在地壳深处生成的、富含挥发性成分高温黏稠的硅酸盐熔浆流体称为岩浆。它
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及其矿床的母体。
(2)岩浆岩由地下深处的岩浆侵入地壳或喷出地表冷凝而成的岩石称为岩浆岩
(3)沉积岩地表或近地表的先成岩遭受风化剥蚀以及生物和火山作用的产物在原地或经
外力搬运沉积后又经成岩作用而成的岩石。
(4)变质岩浆岩、沉积岩或者先成变质岩在地壳运动、岩浆活动等作用下导致其物
理、化学条件的变化,并使之成分、结构、构造产生一系列改变,这种变化和改变的作用
称为变质作用,所形成的岩石称为变质岩
(8)说明岩浆活动的两种形式和结果
(1)侵入作用岩浆上升到一定位络,由于13
上覆岩层的外压力大于岩浆的内压力,迫使岩浆停留在地壳之中冷凝而结晶。由侵入作
用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
(2)喷出作用岩浆冲破上覆岩层喷出地表,喷出地表的岩浆称熔岩,熔岩在地表冷凝
而成的岩石称喷出岩(又称火山岩)
(9)岩浆岩的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是什么
1、化学成分
几乎包括地壳中所有的元素,但以0、Si、Al、Fe、Ca、Na、K、Mg、Ti等元素含量最
多。
以氧化物来计,则Si02含量最高,占59.14%,其次是A1203,占59.14%。因而可
以认为岩浆岩实际是一种硅酸盐岩石。依硅酸饱和程度(Si02含量)可以将岩浆岩分
为超基性(<45%)、基性(45%-52%)、中性(52%-65%)和酸性065%)四大类型。
2、矿物成分
主要矿物成分:长石、石英、云母、角闪石、辉石、橄榄石
(10)岩浆岩的构造类型
1、岩浆岩的结构
1)按结晶程度分14
全晶质结构(矿物全部结晶)
非品质(玻璃)结构(矿物全部为玻璃质)半品质结构(矿物部分结晶,部分
呈玻璃质)
2)按晶粒大小分
A.显晶质结构一用肉眼或放大镜即可看到矿物晶粒。
(1)粗粒结构(>5mm)
(2)中粒结构(2-5mm)
(3)细粒结构(0.2-2mm)
B.隐晶质结构一肉眼或放大镜不能辨别矿物颗粒的致
3)按颗粒相对大小分
A.等粒结构
B.斑状结构
C.似斑状结构
4)按晶体发育程度分
A.自形晶
B.半形晶
C.他形晶
5)按晶粒大小分
A.伟晶结构(矿物晶粒特别粗大,直径1cm左右15
至数米)
B.细晶结构(指石英和长石等所形成的一种他形的细粒等粒结构)
(11)什么叫层理构造、水平层理、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1.层理
沉积岩中由于不同成分、不同颜色、不同结构构造等的渐变,相互更替或沉积间断所形
成的成层性质,称为层理构造
层理可以分为水平层理、斜层理和交错层理。
水平层理一个岩层单位内水平和近水平相互平行的微细的成层物质。这种构造主要形
成于广阔的浅海、湖底等沉积坏境比较稳定的条件下
斜层理和交一个岩层单位内与层面斜交的微细层河流。河流和风力作用均可形成这种
层理。
交错层理如果不同方向发生的斜层理相互交织。其原因往往是由水或风的运动方向发
生明显改变所致。
(12)何谓层面构造、层面构造的主要表现在哪16
些方面
1.层面构造
沉积过程中由自然作用产生在沉积岩层面上的痕迹称为层面构造。
层面构造的主要特征:波痕、雨痕、干裂、盐的
(13)掌握沉积岩的结构
沉积岩的结构
1、碎屑结构
2、砾岩类
3、砂岩类
4、粉砂岩类
5、泥质结构
6、化学岩结构和生物岩结构
(14)说明使岩石产生变质作用的因素
1、变质作用的因素
1)温度
热力来源:
♦放射性元素蜕变产生的地热(地热)17晶体假象(
♦岩浆侵入对其围岩产生的热能(岩浆热)
♦构造运动产生的摩擦热(摩擦热)
♦重结晶作用在高温影响下,岩石质
点重新排列,晶粒变粗,发生重结晶作用。
♦化学反应高温促进原岩矿物成分间
的化学反应,产生新的高温变质矿物。
(2)压力
静压力:指岩石的荷重。愈往地壳深处,压力愈大。
定向压力:指有方向性的压力,主要由构造运动或岩浆活动所致。
变质作用:一是使岩石发生破碎和变形;二是在重结晶过程中可使岩石中片状或柱状,
矿物在垂直于压力的方向进行定向排列,从而使岩石具有片理构造。
(3)化学性质活泼的气体和溶液
这些物质主要从岩浆中分异出来的。当其渗入围岩之中,在适当的温度和压力条件下,
即可与围岩进行一系列化学反应产生各种新的变质矿物
归纳起来岩石的变质作用有两点:
一是岩石重结晶或产生了新矿物;
二是某些矿物在一定压力下常呈定向排列,产生了片理构造.
(15)变质岩的指示性矿物有哪些18
1、板岩
2、千枚岩(绢云母、石英、绿泥石)
3、片岩(石英、云母、绿泥石、滑石、石墨)
4、片麻岩(石英、长石、云母、角闪石、硅线石)
5、市麻岩(石英)
6、大理岩(方解石、白云石)
7、角闪岩及角闪片岩(角闪石、长石、石英)
8、硅卡岩(石榴子石、绿帘石、透辉石硅灰石)
第三章
(1)什么叫地壳运动、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造运动按时间分可以分哪些类型?
地壳运动——由内力作用引起的地壳结构改变和地壳内部物质变位的运动,叫地壳运
动,又称构造运动。水平运动——是指地壳物质大致平行地球表面,即沿着大地水准球
面切线方向进行的运动称。结果使岩石受到水平方向的挤压、拉张、平移,岩层发生巨大
而强烈的褶皱和断裂。因此,水平运动又叫造山运动垂直运动——是指地壳物质沿地球
半径方向进行缓慢升降运动。结果产生大规模的地壳隆起和凹陷,造成地势高低起伏和海
陆变迁。故又称造陆运动。(水平19
运动是主导,垂直运动为派生)
按时间先后地壳运动可以分为:
A.(古)构造运动(发生于晚第三纪末期以前的构造运动)
B.新构造运动(发生于晚第三纪末和第四纪的构造运动)
C.现代构造运动(距今五、六千年以来的构造运动)
(2)沉积岩相可以分哪几种类型?掌握沉积岩相的横向变化和垂直变化情况。
1、沉积岩相的分类
a.陆相
河流相湖相冰川相冰川相
b.海相
滨海相浅海相次深海相深海相
C.海陆过渡相
(2)横向变化
近海-----------------------------浅海
砾岩f砂岩f黏土岩f石灰岩
从近海过渡到浅海,沉积物依次是砾岩、砂岩、黏土岩和石灰岩。不仅沉积颗粒发生变
化,而且所含生20
物化石也不相同,反映出同一时期不同地区的自然条件、沉积环境的差异。
(3)垂直变化
岩层垂向上的变化标志着同一地区不同时期的自然环境的变化。有重大改变者,往往是
地壳运动的结果。
海侵层位——指海水向大陆方向侵入形成的地层及其位珞。其特点是沉积物颗粒自下而
上由粗变细。海退层位——(与海侵层位相反)
沉积旋回——(P120t6~4)
(3)掌握整合接解、不整合接解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的概念和特点。
1、整合接触
概念:地壳处于相对稳定下降的条件下,岩层沉积连续,且上新下老,这种接触关系叫
整合接触。特征:岩层互相平行,时代连续,岩性和古生物特征呈递变状态。
2、不整合接触
地壳运动使沉积中断,形成时代不连续的岩层,这种关系称不整合接触。
不整合接触可以分为平行不整合和角度不整合。
21
确定地壳运动的其它方法:
阶地、珊瑚、仪器观测
(4)什么叫活火山、休眠火山和死火山?掌握火山构造、火上喷发类型和火山分布情
况。
1.活火山:现在还处于周期性活动阶段的火山。
2.休眠火山:有历史记载以来曾经有过活动,但长期以来处于静止状态的火山。
3.死火山:史前曾经有过喷发活动,但历史时期以来不再活动的火山。
4.火山的构造:火山锥、火山口、火山通道。
5.火山的喷发物:气体喷发物、液体喷发物、固体喷发物。
6.火山喷发类型:裂隙式、中心式
7.火山的分布;环太平洋火山带、阿尔卑斯-喜马拉雅火山带、大西洋海底隆起带、东
非大裂谷火山带。
(5)掌握有关地震的概念及地震带的分布
1、有关概念
地震——大地的快速震动。
22
震源——地下发生地震的地方。
震中——震源在地面上的垂直投影。震中距——从观测点到震中的距离。震源深度一
一震中到震源的距离。震级——衡量地震释放能量大小的数量级。地震烈度一地震对地
面的影响和破坏程度。2分布:
A.环太平洋地震带
B.地中海-喜马拉雅-印度尼西亚地震带
C.大洋中脊地震带
D.大陆裂谷地震带
(6)什么叫走向、倾向和倾角?什么叫水平岩层、倾斜岩层。直立岩层和倒转岩层?
走向: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的交线为走向线,走向线两端的指向称岩层走向。
倾向:在岩层层面上垂直于走向线并沿斜面向下的直线为倾斜线,它在水平面上的投影
所指的方向称为倾向。倾向代表岩层的倾斜方向。
倾角:岩层层面倾斜线与其在水平面上投影线的夹角23
称为倾角。倾角表示岩层的倾斜程度
(-)水平岩层:层面水平或基本水平(倾角0~5。)的岩层称为水平岩层。
(二)倾斜岩层:层面与水平面有一定交角(5。~85°)的岩层称为倾斜岩层。
(三)直立岩层:层面与水平面直交或近似直交(85°~90°)的岩层称为直立岩
层。
(四)倒转岩层:岩层翻转,老岩层在上而新岩层在下,主要是在强烈的挤压作用下岩
层褶皱倒转形成的岩层称倒转岩层。
(7)什么叫褶皱、褶曲?掌握褶曲的几何要素。岩层的弯曲现象称为褶皱。单个弯曲
称为褶曲。两个以上褶曲的组合称为褶皱。
(-)褶曲要素;(P128图3.56)核部:褶曲的中心部位。
翼部:位于核部的两侧。
轴面:平分褶曲两翼的假设对称面。轴:轴面与水平面的交线
枢纽:褶曲岩层的同一层面与轴面相交的连24
线。
转折端:褶曲两翼的汇合部分,即从褶曲的一翼转到另一翼的过渡部分,可以为一点,
也可以是一段曲线。
(8)什么叫背斜、向斜、背斜山、向斜谷、背斜谷、向斜山、穹隆构造和构造盆地?
背斜:受侵蚀后核部出露的岩层老,两翼的岩层新,岩层一般向上弯曲。
向斜:核部岩层新,两翼岩层老,岩层一般向下弯曲。
若形成的背斜或向斜与地形起伏基本一致,可分别称为背斜山和向斜谷;若地形上背斜
部位侵蚀成谷,向斜部位发育成山,则可称为背斜谷和向斜山。
褶曲的平面形态呈椭圆形或圆形,其长宽之比约小于3/1。若核部为老岩层,周围翼部
为较新岩层,岩层自中心向四周倾斜的浑圆形构造称为穹隆构造。若核部为新岩层,周
围翼部为较老岩层,岩层自四周向中心倾斜的浑圆形构造称为构造盆地。
25
(9)掌握褶皱类型的分类情况?
(-)按轴面及两翼产状分的褶皱类型对称褶曲:轴面直立或近直立,两翼倾向相
反、对称,翼角大致相等。
倾斜褶曲:轴面倾斜,两翼倾斜向相反、翼角不等倒转褶曲:轴面倾斜,轴倾角变
小,两翼相同一个方向倾斜,其中一翼岩层形成倒转,两翼相等或不等平卧褶曲:也叫
横卧褶曲,轴面水平或近于水平,两翼岩层也近似水平。一翼层位正常,另一翼发生倒转
翻卷褶曲:指轴面向下弯曲的平卧的褶曲
(三)按平面形态分类的褶皱类型
短轴褶曲:褶曲的平面呈长圆形,其长宽之比约为3/no/i。
线状(梳状)褶曲:褶曲的长宽之比一般大于10/1。浑圆形(穹隆构造、构造盆地)
褶曲:褶曲的平面形态呈椭圆形或圆形,其长宽之比约小于3/1。若核部为老岩层,周围
翼部为较新岩层,岩层自中心向四周倾斜的浑圆形构造称为穹隆构造。若核部为新岩
层,周围翼部为较老岩层,岩层自四周向中心倾斜的浑圆形构造称为构造盆地。
26
复式褶皱:一个大褶皱的两翼又含次一级的褶皱,此称为复式褶皱。若一个巨大背斜的
两翼被次一级的褶皱复杂化则称为复背斜。反之称复向斜
(10)什么叫断层?掌握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岩层断裂后,岩块沿着断裂面发生明显位移的断裂构造
(-)断层的几何要素
断层面——岩层发生相对位移的断裂面。
断层线——断层面与地面的交线。
断盘——沿断层面发生相对滑动的岩块。
上盘——位于倾斜断层面上方的岩块。
下盘——位于倾斜断层面下方的岩块。
断层带——断层两盘之间的地带。
断层位移——断层两侧相当点之间滑动的距离。
(11)掌握下列概念:正断层、逆断层、冲断层、逆掩断层、平推断层、枢纽断层、纵
断层、斜方断层、地垒、地堑。
正断层一上盘相对下降,下盘相对上升的断层。
27
逆断层一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的断层。平移断层一断层两盘沿断层面走向作
水平相对移动的断层。
枢纽断层——具有旋转性质的断层,断层上盘似乎绕一个轴旋转。
纵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基本平行的断层。
横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或区域构造线方向大致垂直的断层。
斜交断层——断层走向与褶皱轴斜交的断层地堑——如果地壳被两组大致平行的断层
切割,中间的断盘为共同的下降盘,两侧为上升盘,这样的断层组合叫做地堑。
地垒——中间的断盘相对上升,两侧断盘相对下降的断层组合
(12)什么叫节理?掌握节理的分类。节理:岩层断裂后,岩块沿着断裂面没有或没有
明显发生位移的断裂构造。
构造节理:由于构造运动而形成于岩石中的节理称为;
非构造节理:由风化、冰川等外力作用引起的节理为28
第四章
(1)什么叫地槽、地台?地槽一地台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地槽是地壳中强烈活动的地带,多呈狭长带状。地台是地槽经回返上升后转化而成的
相对稳定的地区,或者说是褶皱带经准平原化以后转变而成基本观点:地壳运动主要受
垂直运动所控制,水平运动是次要的。地壳运动的动力来源是地球内部物质的重力分异作
用。物质受热变轻向上流动造成地表上升隆起,物质冷却变重下沉则造成地表下降凹陷。
地球上的海陆变迁和地质构造,主要就是由这样的升降运动所造成。
(2)地质力学是怎样解析地壳运动的
由于地壳不断地运动变化,地壳内部必然有地应力的存在和作用。当地应力作用超过了
岩石的强度以后,岩石就会产生变形,造成了褶皱、断层、节理等一系列的构造现象,地
质力学称之为构造形迹。对现在保留在地壳岩石中的这些构造形迹的研究,特别是分析其
力学作用方式,就可推断地质历史时期地壳运动的29
方式和方向,进而探索地壳运动的起源。这种研究不是简单地对构造形迹进行几何形态
的描述和分析,而是把它们分成不同的力学结构面来进行研究。若是由压应力作用形成的
称为压性结构面,张应力作用形成的称为张性结构面,扭应力(或称剪应力)作用形成的
称为扭性结构面。
(3)什么叫构造体系?构造体系有哪些类型?1构造体系——由许多不同形态、不同性
质、不同级别、不同序次,但具有成生联系的各项结构要素组成的构造带以及它们之间所
夹的岩块或地块组合而成的总体称为构造体系
2、构造体系的主要类型:
(1)纬向构造体系
♦阴山一天山构造带
♦秦岭一昆仑构造带
♦南岭构造带
(2)经向构造体系
♦横断山
♦东非大裂谷
♦大西洋海岭裂谷30
♦莱茵河谷
(3)扭动构造体系
主要构造类型有:帚状构造、莲花构造、歹字形构造、S形构造、反S形构造、涡轮状
构造。
(4)大陆漂移说是谁提出来的?它对地壳运动是如何解析的
板块构造学说
时间:1912年
人物:德国学者魏格纳
基本观点:P144-145
依据:大西洋两岸大陆轮廓、地层、地质结构、古生物、古气候等方面的相似性和连续
性缺点:驱动力无法解释
(5)海底扩张说诞生于什么时间?它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海底扩张说
时间:20世纪60年代
人物:美国学者赫斯和迪次
基本观点:P147
依据:洋脊、中央裂谷、深海沟、洋壳年龄差异。
31
(6)板块构造学说的基本观点是什么?板块构造学说
时间:1968年
人物:伊萨克斯等
基本观点:P148
(7)掌握六大板块的划分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
板块边界的基本类型
(1)分离型(张性)板块边界上升。大洋中脊、大洋中脊
2)汇聚型(挤压)板块边界俯冲-海沟;碰撞-山脉。
(3)平错形(剪切)板块边界
(8)地球板块的驱动力是什么
板块划分
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欧亚板块、
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美州板块、南极洲板块。
32
板块的驱动力
地幔热对流
重力驱动
第五章
(1)掌握下列概念:化石、标准化石、指相化石、绝对地质年代、相对地质年代。化
石保存在地层中的古代生物遗体或活动遗迹称为化石。
标准化石是指生存时间短、演化快、分布地区广、个体数目多的生物种类形成的化
石。如只生存在早古生代的三叶虫,奥陶、志留纪的笔石等
指相化石是指能指示古地理环境的化石。如珊瑚化石表示当时该区是温暖浅海
绝对地质年代通过对岩石放射性同位素含量的测定,并据其蜕变规律而计算出该岩石
的绝对年龄。相对地质年代是指地层的生成顺序和相对的新老关系。
(2)化石对研究地质历史有什么作用?
33
1、划分地层年代
2、指示古地理环境
(3)记住不同地质年代的代表动植物?
-)植物界的演化与发展
元古代:藻类植物时代
古生代
早古生代:水生一陆生
晚古生代:泡子植物时代
石炭、二叠纪:森林密布,是地史上重要的成煤时代。
中生代:裸子植物时代。如苏铁、银杏和松柏类
新生代:被子植物时代。
到第四纪植物的种类和分布已和现代非常相近。
(二)动物界的演化与发展
元古代:低等无脊椎动物。
古生代
早古生代:海生无脊椎动物繁盛时代。如三叶虫、腕足类、笔石、珊瑚、头足类等。
34
晚古生代:脊椎动物。泥盆纪称鱼类时代。二叠纪为两栖时代。
中生代:爬行动物时代。最重要的一类是恐龙。恐龙在中生代时盛极一时,在中生代末
就灭绝了。中生代中晚期出现了鸟类和哺乳动物。
新生代:哺乳动物时代。人类出现
第六章
(1)了解内、外营力对地貌的作用及其结果。
(-)内营力(内力):来自地球内部的力。如内部放射能、重力能等。它使地壳发生
垂直运动、水平运动、褶皱运动、断裂运动、岩浆活动、地震活动及重力作用等。
(二)外营力(内力):来自地球外部的力。如太阳能、流水作用、风力作用、冰川
作用、海洋作用、生物作用等。它对地貌起雕塑作用。
内、外营力共同塑造地貌。在地壳稳定时期,以外营力为主导,结果使高地夷平,低
地填高。在地壳激烈活动时则以内营力为主导,使地貌高差增大。
35
(2)什么叫大陆架、大陆坡、大洋中脊?
1、大陆架大陆向海自然延伸的浅海部分,又称陆棚。水深在200m以内,坡度只有
0.1°左右。
2、大陆坡连接大陆架与大洋底的海底大斜坡,平均坡度为4°17',水深在200-
2500m左右3大洋中脊位于大洋中部绵延数万米的海底隆起,称为大洋中脊。总长8万
多公里,高度高出两侧洋底l-3km0
(3)掌握方山、单斜山、猪背山、断层崖、方山一又称“平顶山”、“桌状山”,指
山顶平展,山坡陡峻的山体。如丹霞山。
单面山:又称“单斜山”。指两坡不对称的单斜构造山地。其形态是顺岩层倾向的后
坡长而缓,反岩层倾向的前坡短而陡。猪背山:指岩层倾角较大,前后两侧坡度大致
相同的单斜构造山地。
断层崖断层发生后,由出露的断层面形成的陡崖,称为断层崖
(4)断层三角面、断层谷等概念。
36
断层三角面断层崖经流水侵蚀容易形成一个个三角形的断层面,称为断层三角面。
断层谷在断层带上,岩石破碎,容易受到风化和侵蚀,由此生成的谷地称为断层谷
第七章
(1)掌握侵蚀作用、搬运作用的概念及其作用方式。
侵蚀作用流水破坏地表物质,使它脱离原位的作用,称为侵蚀作用
流水侵蚀:
1.机械侵蚀
A.片状侵蚀
B.线状侵蚀
(5)下切侵蚀
⑸侧向侵蚀
(5)溯源侵蚀
2.化学溶蚀
3.片状(面状)侵蚀:降雨或冰雪融水在倾斜地面上产生的薄层流水对地面的侵蚀。
线状侵蚀:降雨或冰雪融水在固定的沟谷或河谷中37
对沟床或河床进行的侵蚀。
下切侵蚀(下蚀):指流水对河(沟)谷底部进行的侵蚀。
溯源侵蚀:指流水对河(沟)谷源头进行的侵蚀。侧向侵蚀(侧蚀):指流水对河
(沟)谷两侧进行的侵蚀。
搬运作用流水将侵蚀下来的物质向下游搬运的过程。搬运方式
推移颗粒粗大的沙粒,在水力推动下,沿着床底滑动或滚动
跃移颗粒中等大小的沙粒,在床底与流水之间跳跃前进
悬移颗粒细小的泥沙,以悬浮的方式移动溶解质搬运可溶性的矿物或岩石被水溶解
后,成为溶解质被水带走
(2)掌握片流对山地的侵蚀和堆积作用所形成的地貌特征。什么叫坡积裙?
1.侵蚀坡面
山的中上部
2.浅凹地和深凹地38
3.坡积裙
山麓地带
(3)什么叫洪积扇?洪积扇堆积物的分布规律如何?
洪积扇它是沟谷出口处的扇形堆积体
(1)扇顶相:位于扇形地的上部。该带堆积物为巨大的砾石,其间空隙填充砂和黏
土。砾石磨圆度差,略具厚薄不均的透镜状原理。
(2)扇形相位于扇形地的中部。以亚砂土及亚黏土为主,夹砾石及砂的透镜体。砾石
向上游倾斜和叠瓦状排列。磨圆度较扇顶相稍好。
(3)边缘相(滞水相)位于扇形地的边缘。堆积物最细,以亚砂土及亚粘黏土为主,
偶夹砂及细砾的透镜体。具有斜层理。地下水在此带溢出。在干旱地则为绿洲所在地。
(4)掌握河谷的组成要素。什么叫岩槛和瓯穴?
1.河谷由谷坡和谷底两部分组成。
39
2.河谷的主要地貌有阶地、河床和河漫滩等3.河谷的主要形态有嶂谷、峡谷、河漫
滩河谷和成形河谷。岩槛:由坚硬岩石形成的横亘于河底的突起。常形成瀑布和急滩。
瓯穴:河床中的深潭,多发育在瀑布的下方。
(5)了解顺直河床水流特征及其对河床地貌的作用。
1、顺直河床(弯曲率为11.2)水流状况:双向环流环流模式洪水期和平枯水时期不
同。以平枯水时期为主。
地貌形态:河心以冲刷为主,成为深槽;两岸以堆积为主,形成边滩。
(6)为什么弯曲河段会形成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弯曲河床(弯曲率>1.2)
水流状况:单向环流
流水作用:凹岸侵蚀,凸岸堆积。
地貌形态:
40
深槽——位于河流凹岸,经下沉水流侵蚀而成的深度较大的河床地貌。
浅滩——位于河流凸岸,经上升水流带来的物质堆积而成的深度较小的河床地貌。
(7)何谓裁弯取直?什么叫牛扼湖和离堆山?裁弯取直——曲流河段的曲流颈被切
穿,形成新的顺直河床的现象
牛扼湖(月亮湖)——曲流河段经裁弯取直后,河水经新河道流动,原弯曲河段变成湖
泊,这样的湖泊叫做牛扼湖或月亮湖。
离堆山——山区曲流裁弯取直后被新河床和原曲流河道包围的基岩残丘。
(8)什么叫河漫滩?掌握河漫滩堆积物的垂直变化和水平变化规律
河漫滩——平水期淹不到,洪水期被淹没的河床侧旁的谷底部分
1、垂直结构
河漫滩的物质结构:上层为颗粒较细的悬移质沉积物(河漫滩相沉积物);下层为颗粒
较粗的推移质沉41
积物(河床相沉积物)
2、平面形态
(1)天然堤:分布在岸边且与河岸平
行排列,由洪水漫滩时堆积而成的颗粒较粗的堤状堆积体。
成因:它是在特大洪水漫滩时,因岸
边流速骤减,大量较粗的砂粒首先停滞堆积而成。
(2)平原带:分布在天然堤带内侧,由洪水越过天然堤后沉积而成,堆积物以粉沙和
黏土为主,滩面平坦且向内微微倾斜的地带。
成因:它是洪水越过天然堤带之后,在流速减慢和堆积物数量减少的情况下堆积而成
的。
(3)洼地沼泽带:分布在距岸最远的平原带边缘区,另一侧与谷坡相邻
(9)什么叫河流阶地?掌握河流阶地的成因与类型。
河流阶地位于河谷两侧,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以上的阶梯状地形称为河流阶
地。
高出河漫滩的最低一级阶地称为第一级阶地,由此向上依次为第二级阶地、第三级阶
地……
42
成因:侧蚀一河漫滩一下切一河流阶地
1、地壳上升
2、气候干湿变化
3、侵蚀基准面下降
阶地类型
1、侵蚀阶地:由基岩组成,个别也覆盖有薄层的河流堆积物。
2、堆积阶地:全部由河流堆积物组成。
3、基座阶地:下部是基岩,上部为河流堆积层。
4、埋藏阶地:早期形成的阶地因地壳下降或海面上升,被后期的堆积物所覆盖而不显
露的阶地。
(10)了解三角洲的形成条件及其沉积结构。三角洲的形成条
1、河流动力减弱。
2、河流输沙量大,泥沙来源丰富。若以S表示年输沙量,以W表示年径流量。经研究
当S/W20.24时,可形成三角洲;当S/WV0.24时,不能形成三角洲,只能成为河口
弯。
43
3、海洋动力较弱。波浪、潮汐、沿岸流较弱,则有利于泥沙堆积。
4、口外滨海区水浅。水浅对波浪和潮汐有消能作用形成较为安静的沉积环境,有利于
三角洲的形成三角洲类型
1、河流型三角洲
扇形三角洲:沙洲(拦门沙)一分汉
鸟足形三角洲:
2、波浪型三角洲
3、潮汐型三角洲
三角洲沉积结构
1、三角洲平原相。它是三角洲的成陆部分,以河流作用为主,堆积物具有陆相特
征。岩相复杂,沉积物下粗上细。
2、三角洲前缘相。三角洲的水下斜坡部分。河海交互作用带。
3、前三角洲相。位于坡基面以下,距河口最远。以海相沉积为主。
第八章44
(1)什么叫喀斯特作用(岩溶作用)?理解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
喀斯特作用水对可溶性岩石进行的以化学过程(溶解和沉积)为主,机械过程(崩
塌、侵蚀及堆积)为辅的破坏和改造作用称为喀斯特作用。它包括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作
用。
主要作用:化学溶解和沉淀
次要作用:机械崩塌、侵蚀及堆积-、喀斯特作用的化学过程(以石灰岩为例)
当水中含有C02时,它与H20合成为碳酸H2c03,电解出H+离子,而H+离子与
CaC03(石灰石)化合后产生HC03-离子,同时分解出Ca2+离子。化学反应方程式如下:
C02+H20H2C03H++HC03-H++CaC03HC03-+Ca2+综合反应方程式:
H2C03+CaC03Ca2++2(HC03-)石灰岩溶解后产生的离子在水中成为溶解质随水带
走。但上述反应是可逆的。当水中游离的C02减少时,则会引起水中CaC03重45
新沉淀堆积。
(2)影响喀斯特作用的因素有哪些?它们是如何影响的?
)气候因素
1、降水量
水是喀斯特作用的必要条件。
降水量大,水分循环加快,则溶蚀速度快,溶蚀时间长。
2、温度
温度与水中C02含量或反比关系。但温度却能加速水分子的离解度使水中H+离子增
多,溶解力得到加强。
3、气压
水中C02含量与气压成正比关系。
(二)生物因素
有机物的燃烧及分解、动植物的呼吸及微生物的作用等可增加C02的含量。
(三)岩石因素
1、岩石的可溶性:必要条件46
2、岩石的结构:岩石的透水性影响溶蚀速度。
(3)掌握溶沟、石芽、落水洞、溶蚀洼地、溶蚀盆地、溶蚀平原、干谷、盲谷、峰丛、
峰林、孤峰的概念及其成因。
溶沟地表水沿着可溶性岩石的裂隙进行不断的溶蚀和侵蚀而形成的沟槽称为溶沟。
石芽沟槽之间突起的岩石叫做石芽。石林沟槽切割较深,面积较大的众多石芽的集
合称为石林。
溶斗——岩溶地区呈漏斗状或碗碟状的封闭型洼地。落水洞——岩溶地区地表水流入
地下河,孔径较大的竖直通道。
溶蚀洼地——由漏斗扩大或相邻漏斗合并而形成的面积达几平方千米的小型封闭洼
地。溶蚀盆地——在岩溶地区,中低周高,由溶蚀洼地扩大而成的地貌。
溶蚀平原——在岩溶地区,由溶蚀盆地扩大而成、面积较大的平坦地貌。
干谷——干涸的河谷。昔日曾经是河谷,但现在无水,成为干涸谷地。
47
1、峰丛山体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为分离的山峰,下部连结成基座。
2、峰林峰丛继续发展,溶蚀下切至饱水带时,把基座蚀去,成为没有基座的峰群
3、孤峰指零星分布于溶蚀平原上的低矮石山。
盲谷——死胡同式河谷。河流前方被石山陡崖阻挡,河谷消失,河水从崖下溶洞进入石
山内变成伏流。
(4)掌握溶洞的发育过程及水平溶洞的共同特征。
(-)水平溶洞
1、概念:可溶性岩石被水溶蚀而成的洞穴称为溶洞。水平溶洞发育于饱水带中,延
伸方向与地下河的水流方向•致,呈水平状。
2、水平溶洞的发育过程:
(1)溶隙期
(2)地下河发育期
(3)干溶洞期
干溶洞的发展方向:
48
-是洞内CC03重新沉淀,形成各种石灰华地形,最后把溶洞堆塞,或者溶洞被洪积、
坡积物填塞。二是洞顶崩塌,出露成为峡谷,溶洞消亡。如果溶洞内还残留着未崩塌的
洞顶时,则成为天声桥。
(5)说明石钟乳、石笋、石柱、石幔、石旗、边石坝和钙华板的特点和原因。
石钟乳——由岩溶水中的碳酸钙重新结品而形成,悬挂于溶洞顶部,向下增长的圆锥形
碳酸钙堆积体。石笋——指岩溶水从洞顶滴落,而在洞底形成向上增长的笋状堆积体。
石柱——钟乳石和石笋相向增长,最后连接起来便形成石柱。
石幔——水溶液沿洞壁漫流时产生的碳酸钙层状堆积,光滑如布幔,故名。
石旗——水溶液沿一条凸棱向下流动时所产生突出在洞壁上薄片状的碳酸钙堆积体边
石坝——由洞壁流下的水溶液到达洞底有起伏的斜面时,在凸起处因流速加快,引起
C02的迅速溢出及碳酸钙堆积,形成弧形弯曲的石填,称为边石坝。
49
石池——边石坝内积水,形如梯田,称为石池,又称石田。
钙华板——由洞壁流下的水溶液到达洞底时,如果洞底平整,坡度又较大时,碳酸钙
的堆积只成为平缓的层状,称为钙华板。
第九章
(1)风蚀作用、搬运作用有哪几种形式?风蚀作用
吹蚀:风把地表松散的风化物质吹走,使地表受到破坏。当上升力>重力时,则沙粒被
起动脱离
地面,即所谓吹起。沙粒的起动风速与沙粒大小、沙粒含水率和地表性质等有关。干旱
沙漠区沙粒的起动风速为4m/s左右。
磨蚀:风夹带起的沙粒对地表物质冲击、摩擦。(遇到岩石表面有裂隙风沙还可以钻进
缝隙中旋磨)被吹起的沙粒对岩石进行冲击和摩擦时,岩石表面会受到磨损,这种作用称
为磨蚀。磨蚀作用最强的地方是距地表23cm处。
风的搬运作用形式:
50
悬移——粒径小于0.05mm的粉砂和粘土被风吹起后,其沉降速度小于风的紊动向上分
速(相当于平均风速的1/5)时,就能使泥沙悬浮于空气中。如我国北方的黄土就主要是
由沙漠地区搬来的。
跃移——粒径较大的细砂和中砂(0.05~0.5mm),一般在地面作跳跃式的移动。由于空
气密度比水的密度小800多倍,故不容易跃起而且跃得高、跳得快。蠕移——粒径大于
0.5mm的粗砂及细砾,重量较大,只能沿地面缓慢的滚动或滑动,即所谓的蠕动。蠕动速
度一般为每秒l'2cm。蠕移的动力,-是风力,二是受跃移沙粒冲击力。
(2)掌握书中所讲的五种风蚀地貌的概念及其成因。
风蚀地貌
1、风蚀谷及风蚀残丘
风蚀谷——由基岩组成的丘陵或台地,受暴雨冲刷后开始产生沟谷,以后经过长期的风
蚀,扩大成为风蚀谷。无一定形状,时宽时窄,底部崎岖不平,蜿蜒曲折,长度可达数十
公里。
残丘——由于风蚀谷的扩大,风蚀谷之间的地面便日益缩小,最后成了残丘。
51
2、风蚀柱和蘑菇石
风蚀柱——垂直裂隙发达的基岩,风蚀后切割成破碎的孤立状的石柱。
蘑菇石——石柱的下部由于磨蚀作用很强,特别是具有水平层理和不甚坚硬的岩石,磨
蚀就更加剧烈,结果往往造成上部大、下部小的形状,即所谓的蘑菇石。
3、石窝及石檐
石窝——是一种小的孔洞,直径约20cm,深10~15cm,孔洞之间由石条隔开,密集分布
如蜂窝或窗格,故称石窝或石格窗。是由岩石的物理风化和风蚀共同作用而成。
石檐——风蚀作用在软硬相间的岩层上进行时,由于岩层的抗蚀力不同,其中软弱岩层
受强烈破坏,凹入成槽状,而硬岩层破坏较少,相对突出呈檐状,称为石檐。
4、风蚀洼地
风蚀洼地一平坦的基岩地面,经过长期的风蚀作用可形成大小不等的洼地,平面成圆
或椭圆形,顺风52
向延伸。
5、雅丹
雅丹——维吾尔语意即陡壁小丘。现泛指垄、槽相间所组合的地貌。它只发育在已干涸
的湖泊或河床上,由沙及沙黏土堆积层形成,结构疏松。堆积层一旦被风侵蚀,便很快出
现沟垄相间的雅丹地貌。
(3)风积地貌主要有哪几种?
1.横向沙丘——横向沙丘:指沙丘走向与方向垂直或作60°以上交角的沙丘。如新月
形沙丘、新月形沙丘链和复合新月形沙丘链等。
A.新月形沙丘——平面形态呈新月形,两侧前端有顺风向伸出的沙角(翼),两沙角
之间为一马蹄形洼地。纵剖面两坡不对称,迎风坡凸而缓,坡度约5°~20。,背风坡凹入
而陡,坡度约28°~34。。相当于沙粒的休止角。两坡之间的交接处为一弧形沙脊。
B.新月形沙丘链——在来沙供应丰富的情况下,密集的新月形沙丘便可能互相连接,
形成新月形沙丘链,高度10、30m,长数百米至1km。
53
2.纵向沙丘——是长条形的沙丘,延伸方向与风向一致。高度一般为10~25m,长数百
米至数公里,更长的可达数十公里。横坡面有较对称的两坡和穹形的顶部,有的两坡不很
对称,尚有摆动的脊线存在。世界沙漠中半数以上为纵向沙丘所分布。
A.成因
a)由草丛沙堆发展而成
b)由新月形沙丘演变而成
c)由大气卷轴涡流(水平轴)的作用而成
(4)了解岩漠、砾漠、沙漠、泥漠的物质组成和特征。、
岩漠——主要是指干旱区岩石裸露的低山、丘陵及山麓地区景观。
砾漠——主要是指山麓地带由大小砾石所覆盖的洪积扇或洪积倾斜平原的地貌景观。
沙漠——主要发育于干旱区山地丘陵外围的平原上或盆地中部。地貌上是地表覆盖着大
片沙丘或“沙54
地”的沙质平原
泥漠——是干旱区由黏土组成的平原荒漠,主要分布于干旱区的低洼地带或封闭盆地的
中心。
黏土物质主要由山地河流或暴流搬运而来,堆积后干涸而成。地面平坦,泥层裸露且有
龟裂纹,亦常有盐渍化现象。这是含有大量盐分(氯化物、硫酸盐、碳酸盐)地下水,被
带到低地后,水分蒸发,盐分析出,形成盐土、盐壳或盐层,此时的泥漠称为盐沼漠或盐
漠
(5)了解黄土的特性与成因。
1.特性
A.黄土是—种灰黄色或棕黄色的土状堆积物,颗粒细小,质地均匀。
B.结构疏松,透水性较强。
C.黄土成分中碳酸钙含量较高。
D.黄土无层理,但垂直节理发育。
2.成因:有残积说、水成说和风成说等,但以风成说为主55
风成说的证据
1、黄土的颗粒由西北向东南逐渐变细,厚度逐渐变薄。
2、黄土的矿物成分具有高度的一致性,与当地的下覆基岩成分无关。
3、黄土披覆在高度不一的各种地貌上,在同一地区均保持相近的厚度,且无层理,颗
粒均匀。
4、黄土中含陆生草原动植物化石,并埋藏在古土壤层,表示非水成产物。
以上证据说明黄土是风成的,非水成和风化残积的,但局部地区具有水平层理和夹砾
石的黄土堆积,属一种次生黄土,又称黄土状岩石。非本节所述的原生黄土。
(6)掌握各种沟间地貌和潜蚀地貌的概念和特征。
1.沟间地貌
1、黄土埸i:指面积广阔,地面平坦而很少受沟谷侵蚀的黄土区高原。
2、黄土梁:指长条形的黄土岭。
3、黄土血:是一种孤立的黄土丘陵。
56
2.潜蚀地貌
地表水沿黄土孔隙和裂隙下渗,然后又在土内进行溶解和侵蚀作用,称为潜蚀作用。由
此产生的地貌有:
1、黄土碟:由于黄土孔隙多,黄土被浸湿后,重量增加,体积压缩减小,地面下陷
(湿陷)所成的碟状洼地。直径10-20m,深数米。
2、黄土陷穴:由黄土湿陷作用而成的漏斗状或竖井状洞穴。多分布在沟头附近或谷坡
上部。
3、黄土桥:邻近的陷穴或沟谷之间地下互相连通,剩下狭窄地面相连,便形成黄土
桥。
4、黄土柱:残留在谷坡上的柱状土体。
第十章
(1)掌握冰蚀作用的方式及其侵蚀特征。
-)冰蚀作用
冰蚀作用包括挖蚀(拔蚀)和磨蚀(刨蚀)两种。1、挖蚀(拔蚀)作用
概念:指冰川运动时,一方面以自身的推力将冰床上的碎屑物挖起,另一方面又把与冰
川
冻结在一切的冰床上的岩石拔起,带向下游。
特征:侵蚀面参差不齐
2、磨蚀作用57
概念:指冰川中所夹带的岩块,以巨大的动压力研磨冰床基岩。
特征:冰床加深,岩石表面被磨光和刻划,出现磨光面、刻槽和擦痕
(2)掌握冰碱物、漂砾、表磺、侧碳、中破、底磺、里债、终横等概念。
被冰川搬运的物质统称为冰磺物。其中巨大的砾石称为漂砾。
表磺:出露在冰面上的冰碱物
侧磺:冰床两侧侵蚀的冰硬物。
中磺:由两条冰川侧横汇合而成的冰磺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毕业旅行回忆模板
- 20XX财务年度汇报模板
- 生物学概述与方法模板
- 人体系统协作讲座模板
- 年度房产业绩报告
- 骨干幼儿教师个人学习计划
- 二零二五版农业合伙人合作入股协议书3篇
- 二零二五年管道配件及阀门购销合同协议2篇
- 二零二五版合伙人收益共享及利润分配协议范本9篇
- 盐城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外国电影史》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雾化吸入疗法合理用药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寒假作业(试题)2024-2025学年五年级上册数学 人教版(十二)
- 银行信息安全保密培训
- 市政道路工程交通疏解施工方案
- 2024年部编版初中七年级上册历史:部分练习题含答案
- 床旁超声监测胃残余量
- 上海市松江区市级名校2025届数学高一上期末达标检测试题含解析
- 综合实践活动教案三上
- 《新能源汽车电气设备构造与维修》项目三 新能源汽车照明与信号系统检修
- 2024年新课标《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测试题(附含答案)
- 医院培训课件:《静脉中等长度导管临床应用专家共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