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作业1_第1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作业1_第2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作业1_第3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作业1_第4页
新高考一轮复习部编版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作业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选择性必修1国家制度与社会治理

第十三单元政治制度及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基础篇固本夯基

考点一中国古代至当代的政治制度

1.(2019课标I,24,4分)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

这反映出()

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

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

答案B

2.(2018浙江4月选考,1,2分)有学者在研究中国早期国家时注意到:周“克殷践奄,灭国数十,而新建之国

皆其功臣昆弟甥舅,本周之臣子;而鲁卫晋齐四国,又以王室至亲为东方大藩”.这表明()

A.官僚体制成为当时社会的主宰

B.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

C.以分封制构架国家垂直管理地方形式

D.国家制度受到宗族血缘关系的明显影响

答案D

3.(2015江苏单科,1,3分)《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咋阶

(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A.分封制B.三公九卿制

C.郡县制D.郡国并行制

答案A

4.(2022届北京师大附中期中,3)春秋战国时期,世卿世榻制逐渐被专职官僚制度所取代。在以下措施中体

现这一变化趋势的是()

①奖励军功②什伍连坐制

③推行县制④九品中正制

A.@<2)B.①③

C.(2X4)D.③④

答案B

5.(2020浙江7月选考,7,2分)论及有明一代的政府组织形式,有研究者认为“官府的正式组织与唐宋时期

几无差别。处于最高级别的是军事机构、监察机构和行政机构从行政机构的角度看,与唐宋“几无差别”

的是()

A.丞相B.内阁C.六部1).刺史

答案c

6.(2020北京,3,3分)六部是中国古代重要的行政机构。以下对于六部的描述,按时间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①各自分署,直接对皇帝负责

②隶属于中书省

③隶属于尚书省

④增设外务部等机构,六部之名渐废

A.③©①④B.①③②④

C.①④D.④②③①

答案A

7.(2014山东文综,14,4分)自秦汉至明清,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经历了由郡县两级制到州郡县三级制再到省

道府县四级制的演变。这体现了()

A.中枢权力体系日趋完备

B.中央对地方控制的加强

C.各地经济联系日益密切

D.经济发展区域化程度提高

答案B

8.(2022届北京海淀期中,12)1910年宣统皇帝发布上谕,北洋大学堂毕业生考列“最优等”的学生,“赏给

进士出身,授为翰林院编修”,其他“考列中等”的毕业生,则赏给进士出身,令各部“尽先补用”.这一材

料可以说明当时()

A.通过科举制选拔经世之才

B.新式教育与官员选拔相结合

C.北洋政府统治基础的形成

D.六部分别办学培养对口人才

答案B

9.(2020课标山,29.4分)清帝退位诏书稿由南京临时政府拟订,袁世凯收到后擅自在诏书稿上加入“由袁

世凯以全权组织临时共和政府”等内容发表。孙中山表示反对,致电袁世凯强调:“共和政府不能由清帝委

任组织。”他们分歧的实质体现在()

A.是否赞同共和体制

B.政府组建的主导权

C.是否进行社会革命

D.临时大总统的人选

答案B

10.(2020浙江1月选考,12,2分)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提出的,经中央人民政府委员会

通过的国徽图案具有丰富的象征意义,其中齿轮和麦稻穗象征着()

A.国家民主政治建设的内涵得到充分体现

B.人民民主统一战线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C.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长期压迫人民的历史结束

D.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新中国的诞生

答案I)

11.(2021福建漳州三模,11)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共中央大规模编译《斯大林全集》《列宁全集》《马克思

恩格斯全集》以及与此相关的著作文章,重视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此举()

A.增强人民对新制度的认同感

B.以苏联为学习目标

C.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D.推动“一五”计划实施

答案A

考点二中国历代变法和改革

12.(2016海南单科,16,2分)1898年6月11日清廷颁布《明定国是诏》,其中说:“以圣贤义理之学,植其

根本,又须博采西学之切于时务者,实力讲求,以救空疏迂谬之弊。”这说明戊戌变法()

A.侧重提倡务实之风

B.兼具改良与革命的色彩

C.试图通过妥协减少变革阻力

D.与洋务运动的宗旨并无不同

答案C

13.(2021湖南新高考适应卷,8)1898年,湖南率先建立培养新式官僚的课吏馆,其课程分学校、农工、工程、

刑名、缉捕、交涉六类,戊戌政变后被废止。清末新政时期,清廷下令各省设立课吏馆。据此可知()

A.课吏馆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

B.近代学校教育制度在湖南确立

C.课吏馆是地方官制改革的标志

D.湖南率先引入了近代官僚制度

答案A

14.(2018海南单科,12,2分)1949年后很长一段时间,中国人出境多限于公务。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

旅游目的地逐步由东南亚扩大到世界各地,据统计2017年出境游超过1亿人次。这一变化主要反映的是我

国()

A.进出口贸易增长

B.改革开放成效显著

C.公务出境人数减少

D.人民文化水平提高

答案B

15.(2022届辽宁葫芦岛一模,10)1982年,深圳政府率先进行价格闯关,调高主要农副产品收购价格,扩大差

价,对企业下放定价权和实行一定幅度的浮动价格。这项制度()

A.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全面开启了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C.改变了所有制形式和分配制度

D.打破了计划经济管理体制束缚

答案I)

16.(2019海南单科,13,2分)1988年,来自全国各地的人才涌向海南,仅半年时间到海南求职的人数竟高达

20万,形成中国当代史上极为壮观的人才流动大潮。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自由贸易区在海南落地

B.海南经济发展成绩显著

C.中国加快对外开放步伐

D.国有企业改革全面铺开

答案C

考点三西方国家古代和近代的政治制度

17.(2020课标II,32,4分)有学者认为:“在政体形式这个关键问题上,只有完全的一致,或者多数派强大到

近乎全体一致的程度,即使那些不完全赞同的人也必须尊重这种政体,才能让政治激情不至于造成流血,同

时让国家所有权威部门受到人们充分而自如地平和批评。”这一论述可以用于说明()

A.雅典民主政治B.僭主政治

C.罗马共和政体D.寡头政治

答案A

18.(2018北京文综,20.4分)民主选举是古代雅典政治的特色。为确保参政机会均等,有些职位甚至通过抽

签产生。但对于三列桨战舰舰长和许多公共文化活动主管等职位,则指定由最富有阶层的人轮流担任,且自

己负担全部费用。雅典的这些举措()

A.引发了贫富之间的对立

B.说明其文化事业不发达

C.有助于社会及政治稳定

D.实现了绝对平等的理念

答案C

19.(2019北京文综,22,4分)1924年,英国保守党和自由党对工党政府提出了谴责动议,工党政府将它视为

不信任案。按照英国政治体制,政府接下来可以()

A.否决谴责动议,继续执政

B.要求解散议会,重新大选

C.将谴责动议提交国王裁决

D.向最高法院提起违宪诉讼

答案B

考点四中国官员的选拔与管理

20.(2017海南单科,3,2分)东汉实行察举制,“郡察孝廉,州举茂才”,州、郡都必须定期向朝廷举荐一定数

量的人才,而判断孝廉、茂才的标准包括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和道德声望的高低等。这客观上()

A.推动了独尊儒学局面的出现

B.促使社会阶层趋于固化

C.打破了世家大族对政权的垄断

D.动摇了郡县制的基础

答案B

21.(2014海南单科,5,2分)唐代否定了按门第选官的九品中正制及等额推荐的察举制,实行分科考试、差额

录取的科举制,这反映出唐代()

A.官员特权受到否定

B.君主集权得到强化

C.选才注重知识水平

D.选官重视思想品德

答案C

22.(2019海南单科,2,2分)五代时,有人赞扬科举制度说,无论贫寒之家还是王孙公子,“莫不理推画一,时

契大同”。他强调的是,科举考试()

A.实现王公子弟与百姓平等

B.改变了社会阶层结构

C.体现了公平的选拔原则

D.促成了国家统一

答案C

23.(2022届北京海淀期中,5)唐朝前期,“御史出都,若不动摇山岳,震慑州县,诚旷职耳”.但到唐朝后期,

出都的御史往往受到官员的怠慢乃至谩骂、殴打。这一变化表明()

A.以卑临尊无法进行有效监察

B.中央政府权威的削弱

C.宦官专权和朋党之争的加剧

D.台谏合一以强化皇权

答案B

24.(2022届福建期中,3)唐后期规定,没有任刺史、县令经历的人不得升任中书、门下两省要职;宋代强调

“举非州县之职,则毋以台谏(中央负责纠弹、监督官吏)选焉"。这反映了唐宋时期()

A.加强对官员的监督

B.官员升迁制度完善

C.京官选拔较为严格

D.重视要官基层历练

答案D

25.(2015山东文综,14,3分)唐宋时期,地方官任职避亲、避籍渐成定制。该制度旨在()

A.瓦解宗法体系

B.防止地方势力膨胀

C.健全地方行政机构

【).完善地方监察制度

答案B

26.(2022届鄂豫皖赣联考,5)有学者认为,明清时代的监察是“自上而下”的单向监督,是“单向的垂直领

导体制”。这一观点反映出明清监察机构()

A.内部存在权力制衡机制

B.成为地位最高的政务机构

C.运作具有绝对的独立性

D.服务于专制主义集权统治

答案D

27.(2018海南单科,7,2分)1853年,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正式建立了县试、省试、京试三级考试制度.考

试科目以诗、文为主,试题不取自“四书五经”,而出自太平天国颁布的诏令。由此可知,太平天国()

A.否定程朱理学的统治地位

B.照搬明清科举制度

C.用传统文化排除外来思想

D.获得士人广泛支持

答案A

28.[2022届T8联考(1),9]1913年底,袁世凯改革县官选任制度。规定科举出身、获得学堂文凭或具备实际

行政经验者有资格入选,笔试内容为现行法令、国际条约、策问、文牍等,面试注重经验及应对表现。考试

合格者在分发各省前须被大总统接见,分发应回避本籍。这一改革()

A.旨在改革传统的选官制度

B.顺应了地方自治需求

C.避免了各省长官徇私任亲

D.致力于恢复统治秩序

答案D

考点五西方的文官制度

29.(2021辽宁沈阳一模,13)19世纪中后期,以英美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陆续建立起文官制度。文官面向公民,

通过考试的办法择优录取,在政党间保持中立,完成自己的本职工作。西方文官制度()

A.提升了政府的管理水平

B.消除了政党政治的弊端

C.与中国科举制初衷一致

D.为工业化提供政治前提

答案A

综合篇知能转换

综合一中国古代中央行政制度的变化

1.(2020浙江1月选考,4,2分)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

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

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

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

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

答案A

2.(2022届福建期中,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汉«

«@®。

«废

-宰

上图是我国古代几个历史时期的政治体制沿革示意图。从图中任选两个时期,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这两个时期

中央政治体制的沿革情况,并说明其实质。(要求:明确列出两个时期,史实准确,论证充分,表述清晰.)

答案示例

时期:秦朝时期和两汉时期。(2分)

简析: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中央建立了三公九卿制度,其中的“三公”指的是丞相、太尉和御史大夫,丞相

虽然地位最高、权力较大,但受到御史大夫的监督,太尉掌管军事但不常设,这就形成了官员之间相互制约而

权力集中到皇帝手中的现象。(4分)

汉武帝时期,出现了中外朝制度,即让皇帝身边信任的侍中、尚书等中朝官员参与决策,以此来牵制丞相、御

史大夫等外朝官员,这就削弱了外朝官员的实权而加强了君主专制。(4分)

秦汉两个时期的这两项制度都是削弱相权而加强君权的有效措施,其实质是君主专制的建立和加强。(2分)

(“示例”仅供参考,不作为唯一标准答案,简析图中其他时段言之有理亦可)

综合二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区划的演变

3.(2017课标I,25,4分)

皇帝纪年公元纪年郡级政区

汉高帝十二年前195年15郡

汉文帝十六年前164年24郡

汉景帝中六年前144年68郡、国

汉武帝元封五年前106年108郡、国

上表为西汉朝廷直接管辖的郡级政区变化表。据此可知()

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渐趋激化

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

C.朝廷解决边患的条件更加成熟

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

答案C

4.[2022届T8联考(1),4]唐前期,关中261个军府拥兵26万人,约占全国军府总数和兵力总额的40%.唐玄

宗天宝年间,却设置了安西等九个节度使和一个岭南五府经略使,十镇兵力约49万人,约占当时全国总兵力

的86%。这一举措()

A.体现了唐内重外轻的布局

B.为唐朝衰落埋下隐患

C.遏制了边疆少数民族叛乱

D.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答案B

5.(2016课标1,27,4分)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

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

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

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

答案B

6.(2020江苏单科,21,13分)行政区划是国家为分级管理而对地方的划分。自先秦至隋代,中国行政区划制

度曾进行过多次改革。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春秋时代,郡县制开始萌芽。楚、秦、晋等国出现了县,最初设在边地,带有边防性质•郡的出现比

县稍晚,也多在边地。到战国时代,在边地的郡下分设若干县,产生了郡县两级制。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废封

国,将郡县制推向全国。郡县制为汉代沿用。汉武帝分境内为十三刺史部,简称“十三部”或“十三州”。

这时的州还只是一种监察区,各州置刺史一人,代表中央巡查郡县吏治。到东汉时,刺史已有固定治所,并掌

握了地方行政权,对所部郡县官吏实行管理,州正式成为地方行政区。州郡县三级制历两晋南北朝不变。

——摘编自薛明扬主编

《中国传统文化概论》等

材料二隋初沿用州郡县三级制。但南1潮以来,行政区划变化纷繁,反映出地方分权的特点。开皇三年

(583),兵部尚书杨尚希上表说:“窃见当今郡县,倍多于古,或地无百里,数县并置;或户不满干,二郡分

领……所谓民少官多,十羊九牧……今存要去闲,并小为大,国家则不亏粟帛,选举则易得贤才.”隋文帝采

用此建议,罢去郡一级,改为州县两级制,并且合并了一些州县,清除了过去层次、机构过多的弊端,进一步加

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

摘编自朱绍侯等主编《中国古代史》

完成下列要求:

⑴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隋以前中国行政区划制度的演变。(5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隋文帝行政区划制度改革的原因及措施。(4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秦、隋行政区划制度改革共同的积极作用。(4分)

答案(D演变:周朝实行分封制;战国时在边地出现郡县制(春秋战国时期在边地设置郡县);秦统一后在全

国推行郡县制;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东汉至南北朝实行州郡县制.

(2)原因:地方出现分权倾向;机构设置混乱(郡县过多)。

措施:改州郡县制为州县制;合并州县.

⑶积极作用:有利于中央集权(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巩固国家统一;提高了行政效率(减少了管理层次):

确立了中国古代行政区划的基本模式。

7.(2020天津,16,20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为加强边防,唐在沿边重镇设立节度使。节度使最初只掌兵权,后来总揽军、政、财、监之权,权重势

雄,独霸一方。安史之乱后,藩镇“相望于内地”,“屯重兵,多以赋入自赡”,“喜则连衡(横)而叛上,怒则

以力而相并”。

宋太祖即位后,革除前朝之弊,“申命诸州,度支经费外,凡金帛以助军实,悉送都下,无得占留”,并采

取派遣官员监察地方等多项措施,“由是利归公上而外权削矣”。宋太宗时,节度使掌控的支郡也被收回,

从此“无复领支郡者”.

元朝变革地方行政制度,设立行省。行省官员常以“藩大臣”和封疆大吏自居,替朝廷镇守地方;凡行政

号令和公文申禀,“不敢专决大政,咨中书(省)而后行”.

摘编自白寿彝总主编《中国通史》等

(1)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唐、宋、元时期中央政权对地方的治理措施。(12分)

(2)依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总结从唐朝至元朝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的规律和发展趋势.(8分)

答案⑴唐朝:设置节度使,加强边防力量:赋予节度使较大权力。

节度使最终形成尾大不掉,违背了初衷,削弱中央集权。

宋朝:宋初实行改革,削夺节度使权力,弱化地方军力;监督地方行政,文臣执掌地方,加强对地方财政掌控。

吸取前朝教训,多措并举,削弱地方权力,维护了中央集权;但也形成强干弱枝以及“三冗”局面。

元朝:设置行省,执掌地方经济、军事大权;行省权力受中央节制。

开创了行省制度;对地方权力管理宽严并举:巩固了中央集权和国家统一。

(2)中央和地方之间权力之争长期存在,相互影响;双方权力此消彼长,在动态平衡中变化发展。

通过变革与创新,中央对地方权力的分配趋于合理;中央集权不断加强。

8.(2021湖北,17,14分)[财税体制与国家治理〕

材料一北宋前期实行高度集权的财政体制,原则上一切财赋都属于中央。但实际上国家财赋分为以两税收

入为主的直属中央的“上供”部分和以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经费为主的拨留于地方的“留州”部分。

自北宋中期起,由于中央征调额度的持续增长与地方开支的扩大,加之中央收缴原属州县的大部分盐茶之利,

地方财政入不敷出,至南宋更趋困窘。为解决财政困难,地方州县巧立名目,新增税费,赋敛于民。对于这种

制度之外的税费征收,朝廷只得默许。

——摘编自包伟民《宋代地方财政史研究》

材料二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以“起运”“存留”的方式,将征收的钱粮按比例划分。太平天国运

动时期,为解决军费紧缺的问题,清廷认可地方督抚抽取厘金等“就地筹款”的措施。到匕,财权下移。其

后,“无论田赋、盐茶,一切征榷悉归地方督抚”。1906年清廷改户部为度支部,旨在“综理全国财政”.

1909年初,清廷颁布《清理财政章程》,在度支部设立清理财政处,在各省设立清理财政局以统一财权,并划

分国家税与地方税。

——摘编自陈锋《清代中央

财政与地方财政的调整》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两宋时地方财政的主要来源。(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纳宋代至晚清不同时期中央和地方财政关系的特征。(8分)

答案⑴来源:盐茶专卖、酒利、商税等,(3分,一点1分)制度外的税费。(3分答新增税费只给2分)(全

抄材料给1分)

(2)特征:北宋前期,财权高度集中,但中央拨留部分经费给地方;北宋中期至南宋,州对地方税费征收的控制

有所松弛;明代至清代前期,中央和地方按比例划分税赋收入;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清廷认可地方自筹经费,

财权下移;清末新政加强对地方财政的监管,并划分国家税和地方税。

(任意一点3分,两点6分,三点8分,若答出元代财政高度集权等相关特征,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综合三西欧君主制度的演变及对近代西方民主政治制度的认识

9.(2020浙江7月选考,17,2分)历经多次流血和动荡后,“政治上成熟的英国人决意尝试一下新政体的实

验”。托利党和辉格党议员联合起来,进行了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政治选择”。詹姆士二世的女婿、捍卫

欧洲新教思想的荷兰的威廉亲王受邀前往英国,经过“一场几乎未流血的战斗,信仰天主教的詹姆士二世不

得不放弃王国”。从英国政治文明演进的角度看,这个“选择”更大的意义在于()

A.推翻了君主制度

B.促进了君主立宪制度的形成

C.催生了民主共和政体

D.否定了教会高于国家的主张

答案B

10.(2018海南单科,18,2分)1874年美国选举之后,民主党控制了众议院,立即开始搜集关于执政的共和党

腐败的资料,总统格兰特的许多内阁成员因此被迫辞职。由此可知,当时美国()

A.总统享有的权力受到限制

B.两党秉持不同阶级立场

C.议会开始成为权力的中心

D.两党制体现了制衡原则

答案D

11.(2018江苏单科,23,14分)美国最高法院建立于1790年,它在政治体制的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阅读

下列材料:

材料一经济危机为罗斯福扩充总统权力扫清了障碍。为了制止危机,此时的国会对总统要求的立法都一

应允。根据司法审查权的原则,一个法律是否合乎宪法是由最高法院来作最终的裁决,而新政的政治理想没

有得到最高法院的支持.从1935年开始,最高法院相继将《全国工业复兴法》《农业调整法》等宣布为违

宪。罗斯福决定改组最高法院,用增加法官人数的办法将支持他的人安排进最高法院,但他的改组计划在国

会遭到挫折。

——摘编自王希《原则与妥协一一

美国宪法的精神与实践》

材料二在公共教育领域美国一直存在种族隔离。南方各州中小学实行黑人、白人学生分校。1896年最高

法院判决的普莱西案确立了“隔离但平等”的原则,确认种族隔离制合法。二战期间,大批黑人从军参战,

投身于国防工业和其他产业部门,平等意识提高。战后他们纷纷投入争取平等权利的斗争。黑人牧师布朗向

最高法院上诉,要求结束黑白分校状况。1951年最高法院受理了布朗案。1954年最高法院判决,隔离使黑人

学童“痛感社会地位低贱,进而摧折其身心至于无法弥补”,因此公共教育事业决不容许“隔离但平等”原

则存在.布朗案吹响了结束种族隔离制度的号角。

——摘编自任东来等《美国宪政历程:

影响美国的25个司法大案》

完成下列要求: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最高法院与罗斯福之间的矛盾及其产生的背景。(5分)

⑵据材料二,指出最高法院对种族隔离制的两次判决有何变化及变化的原因,说明这两次判决的不同目的。

(6分)

(3)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最高法院在美国政治运行中的作用。(3分)

答案(1)矛盾:最高法院否定新政的部分法令;罗斯福对最高法院的判决不满(司法权与行政权的冲突兀

背景:美国爆发经济危机;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政策(行政权过度扩张);最高法院行使司法审查权。

(2)变化:由肯定变为否定(由合法变为违法)。

原因:黑人力量(平等意识)的增强;黑人争取权利的斗争;法官不再固守传统。

目的:

第一次:维护种族主义者利益;第二次:缓和种族矛盾。

(3)作用:完善分权与制衡的机制;有利于社会稳定;有时也有碍民主公正。

综合四全面认识中国古代官员的考核、监察制度

12.(2022届湖北联考,3)秦汉时期,每年岁末各县、侯国将一年来的户口垦田、钱谷入出、盗贼多少等情况

汇集到郡国,再由郡国汇总,制成计簿,上报中央,史称“上计”.御史参与审核计簿,防止造假,上计的结果

是官员赏罚的依据。这反映出秦汉时期()

A.考核和监察制度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控

B.官员的选拔方式和流程已经匕匕较成熟

C.监察制度杜绝了官吏的贪腐及渎职行为

D.察举制度加强了被选拔官员的责任感

答案A

13.(2021全国甲,25,4分)汉代,中央各部门长官与地方各郡太守自行辟召属官,曾一度出现“名公巨卿,以

能致贤才为高;而英才俊士,以得所依秉为重”的现象。能够保障辟召制度有效运作的是()

A.分科考试选官制建立

B.监察体系的改进

C.郡国并行制度的完善

D.察举制度的实施

答案B

14.[2022届T8联考(2),2]两汉时期,御史大夫“位次丞相,典正法度,以职相参,总领百官,上下相监临”.

《唐六典》规定:监察御史“若在京都,则分察尚书六司,纠其过失”,监察御史有权监察地方的考课、户口、

籍帐、赋役、农桑、仓库、屯田、铸钱、财政收支和判决囚徒等。止矽卜,还加强了对礼仪、军队、治安、馆

驿、选举等方面的监察。汉唐时期的行政监察制度()

A.有利于国家由人治走向法治

B.体现了监察制度走向了完善

C.可以有效消除贪污腐败现象

D.有利于保频务的有序运行

答案D

15.(2022届湖北九师联盟10月调研.4)宋朝之前,中国监察制度都是台谏分立的。台院御史的主要职权是

监察百官的违法行为,打击贪污渎职;谏院谏官掌管规谏讽喻,监督君主。宋朝,御史和谏官开始合一,都以弹

劾官员为主要职责.这一变化()

A.形成了严密的监督体系

B.提高了行政效率

C.造成了巨大的财政负担

D.有利于加强皇权

答案D

16.(2021辽宁新高考适应卷,5)明万历十四年(1586年),礼部主事卢洪春上疏劝谏皇帝勤政。皇帝大怒,传

谕内阁,命拟旨治其罪。阁臣拟夺其官,“帝不从,廷杖六十,斥为民”。诸给事中申救,忤逆帝意。“诸御史

疏继之,帝怒,夺俸有差。”这一过程中()

A.礼部削弱了内阁权力

B.内阁行使了决策的权力

C.御史制约了皇帝权力

D.给事中行使了言谏权力

答案D

17.[2022届1-8联考(1),20]【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

材料雍正元年(1723年)正月,规定“奏销钱粮米石,物价工料,必须详查核实,开造清册具奏,毋得虚开浮

估”。随后命亲信怡亲王、隆科多等四大臣主事,下辖左右两司,设满汉郎中各二员,员外郎各二员,主事各

二员,笔帖式十员。“凡一切钱粮奏销事务,均由会考府审核。”会考府可审查新案件,也可对积年旧案,调

取有关档案或根据具体情况进行查核。会考府不属于任1可部门,也非部院管辖,独自承担案件审查,即使如怡

亲王允祥所辖户部、允禳所管工部,也会不时被会考府抽查。会考府直接受命于皇帝,亦可直接上呈奏本或

请旨,在往来函件行文上均属平行文,其中不乏对所查部门的批评指责之词。雍正三年八月,皇帝上谕:“会

考府本属有益,但恐设立日久,多一衙门即多一事端。”将会考府裁撤。

一摘编自张建斌《雍正朝

经济审查机构:会考府》

(1)根据材料,概括雍正朝会考府的特点。(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雍正朝设置会考府的影响。(4分)

答案(D特点:①机构简单、人员皆为皇帝亲信;②纠察时间跨度长、范围广、力度大;③服务于皇权需要,

具有独立性、权威性;④存在时间短,具有临时性、短暂性。(任答3点,6分)

(2)影响:①加大了监察审核力度,打击了官场腐败,有利于财政节流;②打压了皇族势力等政敌,加强了皇权.

维护了雍正朝政权稳定;③为后来军机处的设置和财政经济管理等提供了制度借鉴。(任答2点,共4分)

综合五西方文官制与中国古代科举制的比较及启示

18.(2016课标11,25,4分)两汉实行州郡推荐、朝廷考试任用的察举制;经魏晋九品中正制,至隋唐演变为自

由投考、差额录用的科举制。科举制更有利于()

A.选拔最优秀的官吏

B.鉴别官员道德水平

C.排除世家子弟入仕

D.提升社会文化水平

答案D

19.(2019江苏单科,3,3分)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

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

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

民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

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

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

答案D

20.(2016江苏单科,4,3分)“宋沿唐制,亦贵进士科。然唐时犹兼采誉望,不专辞章。宋则糊名考校,一决文

字而已。”由此可见,与唐代科举相比,宋代()

A.考试程序更加公正

B.取士科目有所减少

C.进士及第尤为尊贵

D.录取人数大大增加

答案A

21.(2020课标11,26,4分)宋太祖开宝六年(973年)省试后,主考官李昉徇私录取“材质最陋”的同乡武济

川一事被告发,太祖在讲武殿出题重试,殿试遂成常制.经此事后,宋代科举()

A.否定了世家大族特权

B.确立了省试考试权威

C.完善了考试录取程序

D.提高了人才选拔标准

答案C

22.(2021全国甲,27,4分)明代,在浙江桐乡县,地方官员若出身进士,当地的秀才就“不胜谄事”,若出身

举人,便随意提出要求,“苟不如意,便加词色犯之”.这现象反映出()

A.官员士绅之间关系紧张

B.士人舆论左右地方政事

C.出身等级决定行政能力

D.科考功名影响官员威望

答案I)

23.(2021湖北5月模拟,12)1870年6月,英国首相格拉斯顿颁布了文官体制改革的枢密院命令,明确文官制

度奉行“政治中立”原则,规定在任文官不得参与任何党派的政治活动,不能介入党派间的政治斗争。这一

举措()

A.保证了英国文官群体的素质

B.体现政府对政党的监督制衡

C.表明英国政党之间斗争激烈

D.有利于维护政局的稳定有序

答案I)

24.(2012江苏单科,21,13分)著名学者余英时指出:科举不是一个单纯的考试制度,它将社会结构紧密地联

系了起来,形成一个多面互动的整体,一直发挥着无形的统合功能。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科举之善,在能破朋党之私。……前此选举,皆权在举之之人,士有应举之才,而举不之及,夫固无如

之何。即可(科举)……不能应试者,有司虽欲徇私举之而不得;苟能应试,终必有若干人可以获举也。此实选

举之官徇私舞弊之限制。

——吕思勉《中国制度史》

材料二渐渐地,这些考试(指科举)开始集中于文学体裁和儒家正统观念,最后的结果是形成一种制度,为

中国提供了一种赢得欧洲人尊敬和羡慕的、有效稳定的行政管理。……只要中国仍相对地孤立在东亚,它就

会继续提供稳定性和连续性.

——[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作为一种上千年的文化存在,科举显然有其客观的历史合理性,否则我们就无法解释其存在的持久

性。……科举的创新之处就在不仅为社会底层的知识分子提供了持续流动的可能,而且将其制度化。……科

举制度的最大合理性在于它那“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式的“机会均等”……的机制,对知识分子的社

会心理是一种塑造,客观上激励了个人的奋斗精神。

一一薛明扬《中国传统文化概论》

请回答:

⑴据材料一,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晋时期的选官制度,并通过与上述选官制度的比较,说明科举制的历史

进步性。(7分)

(2)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所具有的政治、思想以及整体的统合功能。(3分)

(3)据材料三,说明科举制对于现代人才选拔的历史借鉴价值。(3分)

答案(D选官制度:察举制;九品中正制。

进步性:有利于破除结党营私之弊;限制了徇私舞弊的发生;打破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特权;扩大了官员的

来源;提高了从政人员的文化素质。

⑵功能:加强中央集权;保证儒家思想成为主流(正统);维护文明的稳定性和连续性。

(3)借鉴价值:人才流动机制;客观公平理念:人才激励机制。

应用篇知行合一

1.(2022届北京海淀期中,17I学习情境)希罗多德在《历史》中虚构了几位君主关于政体的辩论。其中一

位君主说道:“逃过了傲慢的僭主(非法篡权的独裁者),却遇到一群傲慢的群氓,也无法忍受……我们可以

在优秀分子中挑选一批人,让他们来掌权,这是因为我们也是其中的一分子。”这位君主认可的政治制度是

()

A.古希腊的直接民主

B.古希腊的寡头政治

C.古希腊的僭主政治

D.古罗马的元首制度

答案B

2.[2022届T8联考(2),11I学习情境]据统计,雅典在一年之中,有大大小小的各种祭典和节日60余个。对

戏剧比赛中的优胜者,雅典政府不但要给予他们在下次比赛中上演新作的优先权,而且还要把他们的名字铭

刻在大理石上,晓示天下。这一现象()

A.激发了公民参政的热情

B.奠定了雅典民主的基《出

C.扩大了城邦统治的范围

D.推动了思想文化的统一

答案A

3.(2020山东,4,3分I学习情境)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

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

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

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

答案C

4.(2022届天津五校联考,7I学习情境)历史课上,讨论中国古代的官制演变,同学们征引史料,各抒己见。

甲说:方镇太重,君弱臣强……,惟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

乙说:天下之兵本于枢密,有发兵之权而无握兵之重。

丙说:置中书省以治内,分行省以治外……而天下万方如指诸掌矣。

丁说:……青海军兴,始设军机房,领以亲王大臣。

其中涉及宋代文官体制的史料是()

A.乙说、丙说

B.甲说、丙说

C.甲说、丁说

D.甲说、乙说

答案D

5.(2022届湖南邵阳期中,1I学术情境)当代学者刘建军说:天子传子,宰相传贤,权在宫中,能在府中.这样

的一种制度安排,其实并不失完美,但“宫府分离制”最终被“宫府合一制”所替代。这一变化反映出

()

A.对皇权的监督限制趋向制度化

B.中枢机构行政效率相对下降

C.政治开明程度降低

D.中央集权的趋势加强

答案C

6.(2013课标I,12,12分I学习情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历史地图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等多种信息.

图I东汉十四州示意图

图2唐开元十五道示意图

比较图1、图2,提取两项有关汉唐间历史变迁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

答案评分标准及示例:

必须是在解读并比较材料基础上得出的正确信息,并能予以说明,罗列无关史实无效。

示例一:

信息:汉代的州集中于黄河中下游地区,唐代的道南北分布大体平衡。

说明:汉唐间南方社会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

示例二:

信息:汉代州名与唐代道名有很大不同。

说明:唐代“道”的划分更注重山川地理形势。

7.[2022届T8联考(2),19I社会情境〕[社会问题与福利政策](16分)

材料一英国第一个睦邻馆是1884年由巴涅特在东伦敦创建的汤恩比馆。汤恩比是牛津大学的一名讲师,

他非常关注贫民生活,通过在贫民区里讲课来了解贫民的需要。慈善组织会社倾向于将贫穷问题进行个体归

因,睦邻运动认为社会结构的不平等才是社会问题的根源.巴涅特把睦邻馆视作一种教育的工具,他号召公

立学校和大学的学生与贫民一起生活,并利用知识分子的教育和道德模范作用协助社会发展。睦邻运动的活

动包括个人发展教育(如儿童夏令营、艺术展览、青年俱乐部等)、济贫活动、社会问题研究以及社会政策

辩论等。……到1922年,英国睦邻馆的数量已超过了60间,并建立起英国睦邻及社会行动中心协会。

——摘编自雷杰、蔡天《国家、社会与市场的

交织:英国社会工作专业化发展回顾》

材料二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社区睦邻运动的影响慢慢减弱,取而代之的是福利国家思潮的兴起。政府开始

干预社会问题的解决,社会工作从自发的慈善事业阶段走向政府参与组织管理阶段。随着行业性社会工作的

发展和行业协会的成立,作为行业的社会工作与关心社会福利的志愿群体开始区分开来,社区睦邻运动也被

更系统、更有计划的社区工作所替代。作为现代社区工作的雏形,睦邻运动……对我国社区治理和社会工作

提供了诸多启示。

——徐富海《从汤恩比馆到赫尔大厦

——社区睦邻运动发展过程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睦邻运动”兴起的原因,并归纳其主要表现。(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社区“睦邻运动”影响减|昌的原因,并简析西方“睦邻运动”的兴衰

对我国社区治理的启示.(8分)

答案(D兴起的原因:工业革命;英国社会贫富分化加剧;知识分子致力于解决英国的社会问题;知识分子

对英国社会问题根源的认识。(每点2分,任答2点共4分)

主要表现:设置睦邻馆,号召学生与贫民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