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江苏省泰兴市实验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五次调研考试历史试题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帝国议会有权对由皇帝任命的宰相与政府的法案与政策表示反对或支持,而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这些规定A.使资产阶级无法参与民主进程 B.体现了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C.使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 D.严重削弱代议制机构立法权限2.有学者指出,在西方多党选举制度下,由于不同政党的存在,整个国家的政治人才被政党切割成几个部分,并随政党共进退。一党获胜,哪怕原来的政务官再有能力,也需统统大换血。这揭示出西方政党政治A.导致了政治人才的匮乏B.实现了政治理念的多元化C.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D.扩大了政治人才的空间3.王阳明的《碧霞池夜坐》云:“一雨秋凉入夜新,池边孤月倍精神。潜鱼水底传心诀,栖鸟枝头说道真。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无端礼乐纷纷议,谁与青天扫宿尘?”这首诗作A.否定传统儒学正统地位 B.发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C.反映出程朱理学的精髓 D.体现出鲜明的心学色彩4.黄君(黄佐卿)于光绪七年(1881年)建丝厂于沪上。……各项机械均购自意、法等国。(开工后)斯时运用缫丝机械尚无相当人才。……乃延(请)意人麦登斯为工程师,指导厂务。……且所有出品须运往外国市场,向绸商兜售,输运需时,周转为难。自光绪八年至十三年,营业失败,资本耗损殆尽。对于丝厂发展,折射出的史实本质是A.技术人员主要依赖外国 B.产品销售不十分的顺畅C.因官督商办而走向衰败 D.近代中国社会转型艰难5.著名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指出:“由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同民国初年中国社会的黑暗之间形成一种巨大的落差,巨大的落差产生了巨大的波澜。”文中“巨大的波澜”当指:A.清末新政 B.二次革命 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6.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期,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西周中央集权削弱 B.宗法分封制完全崩溃C.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 D.中原文化逐渐扩展7.地图可以反映政治形势,如图是某时期的一幅世界地图这可以凸显出20世纪A.50年代两大阵营的形成B.60年代两大军事组织的对抗C.70年代南北对话的启动D.80年代第三世界的迅速壮大8.张载所开创的“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为宋代重新解释儒家礼教中关于天命、鬼神的经典,构建儒学宗教观发挥了重要作用。由此可知,张载的思想A.与传统儒学背道而驰 B.推动儒学的唯物倾向C.以阐释经书字句为主 D.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9.1935年开始,美国联邦法院先后宣判多部新政法律违宪,但在1937年后联邦法院判决支持了国会的每一项经济立法。联邦法院态度的转变表明美国A.制衡机制已经失灵 B.总统能够左右立法C.新政成为社会共识 D.逐步走出经济危机10.德国《前进报》在1900年6月的社论中指出:“中国人民运动的爆发,是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引起的。”这里的“中国人民运动”是指A.禁烟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洋务运动 D.义和团运动11.“西周以前所传的,只有后世认为共主之国一个国家的历史……东周以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这一变化反映了A.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 B.周王室力量弱化C.诸侯国力量强大 D.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12.“唐、宋时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有此名,初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材料中的“此”指的是A.枢密院 B.宣政院 C.理藩院 D.政事堂13.“轰轰烈烈的大革命,自由竞争的新局面,以及启蒙理想的破灭,使这一时期的人们处于憧憬和失望的波峰浪谷之中,释放并表现自我成为一股潮流。”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产生的艺术作品是()A.《人间喜剧》 B.《悲惨世界》 C.《格尔尼卡》 D.《天鹅湖》14.“一国两制”是中国政府为解决问题,恢复行使香港、澳门主权,以和平的方式实现祖国统一而制定的一项大胆的、创造性的战略构想。其获人大通过正式成为国家法律制度是在A.1980年,全国人大五届三次会议B.1982年,全国人大五届五次会议C.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D.1999年,全国人大九届二次会议15.1961年5月25日,肯尼迪向国会建议美国在十年内实现登月,并要求国会为载人航天计划补充拨款5亿美元。国会几乎没有经过讨论就批准了肯尼迪的要求。这表明A.“分权与制衡”原则被破坏B.美国放弃了国家干预经济政策C.“冷战”局势助推了美国科技发展D.欧共体冲击了美国的霸主地位16.如图是以1957年为时间背景的一幅油画《长江的黎明》。该油画表明A.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开展 B.国家着手长江流域水患的治理C.知识青年踊跃赴农村艰苦创业 D.政府致力于对外贸易港口建设17.19世纪六七十年代开始,清政府的国防战略逐渐由原来的重“塞防”轻“海防”转变为“海防”和“塞防”并重,并最终形成了“三洋设防,北洋为重”的海防格局。这一变化是基于A.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B.海疆与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C.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与发展D.对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反应18.据记载,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等三部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这段材料反映的最主要问题是A.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B.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C.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D.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19.“通过条约‘合法’地剥夺榨取、管束控制中国,驱使中国社会脱出常轨,改道变形。”这种情形最早出现于A.鸦片战争后 B.中日甲午战争后C.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D.解放战争时期20.1938年,国民政府军委会发言人曾说,“保卫武汉之最重要意义,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以下理解正确的是A.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开发西北西南地区B.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并且准备长沙会战C.实行以空间换时间战略建设后方支援前线D.坚守武汉毫不退让以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21.从公元前6世纪开始,铁农具在中国骤然增加,铁犁、铁镐、铁镰刀和铁耙在乡村里成为日常用具。该现象产生的影响不包括A.“庶人食力,工商食官”B.“秋七月,初税田”C.“除井田,民得卖买”D.“昼出耘田夜绩麻”22.顾炎武在《日知录》中极力驳斥“有公而无私”,指出“人道就是对人私利与欲望的满足,道德就存在于人们的物质利益之中”。这一主张A.彻底否定了宋明理学 B.旨在批判君主专制统治C.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 D.开启了思想启蒙的先河23.与以往反对全球化力量来自民间社会不同,近年来英美等国的政府力量成为反全球化力量的主力,如2016年英国公投脱欧成功,美国总统特朗普宣布退出TPP、巴黎气候变化协定及奉行“美国优先”的策略等现象,引发了国际社会高度警觉。由此可见A.全球化发展受保护主义掣肘 B.英美是经济全球化主导者C.逆全球化逐渐变为世界潮流 D.经济全球化趋势不可逆转24.在周代,大宗是宗族成员共同宗庙的宗庙主。小宗也是各自范围内近亲的共同宗庙的宗庙主。普通族人祭祀祖先,一般须在大宗或小宗所主持的各级宗庙中进行,并由大宗或小宗主持祭祀仪式。这一体制A.保障了贵族在政治上的特权身份B.维护了周天子天下大宗的特殊地位C.确保了嫡长子对权力的合法继承D.保证了大宗独享对祖先的祭祀权力25.《申江百咏》描述某一景色为“火树千株照水明,终宵如在月中行。地埋铁管通街市,真个销魂不夜城。”此景最早应该出现于A.18世纪50、60年代B.19世纪40、50年代C.19世纪70、80年代D.20世纪30、40年代26.严格地说,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养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这说明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是A.意大利最早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B.意大利保留了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C.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淡薄D.意大利具有丰富的人才资源27.1780年,英国学者们“不再回避肮脏和臭气冲天的作坊,也不再为工人的头脑简单而鄙视他,……却是去访问他的作坊,与他讨论如何改进和采用何种方法改进他的工作。”这主要说明A.科学家们具有吃苦耐劳精神 B.生产需求为科技发展提供动力C.工业革命带来生态环境恶化 D.工人运动推动了工人地位改善28.鲁迅于20世纪初提出了改造国民性和“立人”两个相关的命题,认为中国“国民性”中存在的某些严重缺陷和弱点是由几千年的封建思想所造成。为此,他A.著文立说,批判传统道德B.倡导民主,反对封建专制C.弘扬科学,摒弃愚昧迷信D.领导革命,重建道德价值29.《放足歌》:“玉龄女子哭吞声,哭向床前问慈母。母亲爱儿自孩提,如何缚儿如缚鸡。儿足骨折儿心碎,昼不能行夜不寐。邻家有女已放足,走向学堂去读书。”这种现象出现于()A.鸦片战争之后 B.洋务运动之后 C.戊戌变法之后 D.辛亥革命之后30.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北宋诗人宋庠面对落花显得十分坦然:“先落后开应定分,一般迟日一般风。”这种情怀,完全洗却了以往“落花”诗中所寓的伤感情绪而自出新意。这一材料可以用来说明A.儒者实现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理想B.儒者通过诗词以期提高政治素养C.理学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D.理学研究方式影响着诗词的创作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左宗棠是洋务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860年,左宗棠在为曾国藩“捉刀”而作《复陈洋人助剿及采米远津折》:“驭夷之道,贵识夷情……此次款议虽成,中国岂可一日而忘备?河道既改海运,岂可一岁而不行?如能将此两事妥为经通,无论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曾文正公全集》奏稿。卷一二,页五七至五八材料二:1863年,左宗棠《上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就局势而言,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至自造轮机成船……外国多方阻挠,乃意中必有之事,见在英国领事等屡以造船费大难成,不如买见成船为便宜,此即暗中使坏之一端……惟赖朝廷坚持定见,不为浮言所惑,则事可有成,彼族无所挟以傲我,一切皆自将敛抑。自强之道,此其一端。”——《左文襄公全集·书牍》第9卷,第59页材料三:1884年,左宗棠听说广东某些乡绅聘请“深明艺事者”来教育子弟时,大加赞扬说:“此风一开,则西人之长皆吾人之长,不但船坚炮利,可以制海寇,即分吾华一郡一邑之聪明才智物力,敌彼一国而有余。行之数年,各海口船炮罗行,并可随时分拨,协济人力物力,互相通融,处处铜墙铁壁,以守则固,以战则克,尚何外侮之足虑乎?”——左宗棠《艺学说帖》(1)由材料一可见,左宗棠、曾国藩等人因何而产生洋务思想的?(2)归纳上述材料中左宗棠的思想主张。(3)综合上述材料,你怎么看待左宗棠的洋务思想?32.西方世界的挑战材料一:第三十四款和约一经议定,两国各宜遵守,不得轻有更改;至各口情形不一,所有贸易及海面各款恐不无稍有变通之处,应俟十二年后,两国派员公平酌办。又和约既经批准后,两国官民人等均应恪遵;至合众国中各国均不得遣员到来,另有异议。——《望厦条约》材料二:鸦片战争后的中英贸易(此表所列为正常商品贸易额,不含鸦片贸易。单位:万英镑)年份1840年1842年1845年1850年1851年1853年输华商品总值52.496.6239.0140.0216.0100.0材料三:外国人始终想将贸易从五个口岸扩展到全中国,在北京设立常驻使节以绕开顽固的广州当局,以及由于战后商品价格普遍下降而产生的降低关税要求。这些问题汇合到一起,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1856年,三国公使再次提出修约要求。朝廷告知可允许作一些合理的小变动,但重大条款不予考虑,以免万年和约《南京条约》失去其意义。——徐中约《中国近代史》问题:(1)材料一中《望厦条约》第三十四款规定了什么原则?(2)材料二中的数据说明了什么问题?(3)材料三中所述的“在外国人中间引发了一种要求修约的强烈冲动”的原因是什么?当时中国内部正面临怎样的统治危机?(4)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清政府应对西方世界挑战态度的看法。3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20世纪以来,甘肃成批出土简牍10余次,总数达到7万多枚。简牍的内容以秦汉行政文书为主,各种簿籍和通行公文系统性很强。簿、籍内容包括边塞军事机构对兵器、廪、食、俸钱等物资的流水账目及会计报告和关于各种人员的名单。通过簿籍,可以管窥各类机构对文书的书写、审核、校对、存档等细节。通行公文是各级机构间上传下达的文书,有涉及人事升迁、任免、调动的,也有关于日常管理值班的。甘肃简牍中还包含大量的律令,涉及军事、治安、边疆、土地、吏治、养老、赋役等多方面。司法实践中的各类文书透露出执法重要环节的各种信息,生动反映了西汉中后期至东汉的诉讼程序和司法情况:——黄兆宏《“经国之枢机”一甘肃简牍与秦汉时期行政体系研究》材料二晚清时期,清朝长期实行的谕旨奏折制度悄然发生变化,新型谕旨奏折逐渐形成自身的寄发程式与管理制度。通过电寄寄发的谕旨称“电旨”,上行文书出现电奏,电奏由臣工拟定,交电报局寄至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再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送军机处进呈。历次钦奉电旨、电奏、电信,按月分缮清折咨呈军机处、总理衙门查核。1906年10月,皖北遭遇严重水灾,安徽巡抚恩铭向清廷电奏此情,并请求“拨发藩库银十万两,以资赈抚”,清廷闻后立即寄出电旨允准。——夏维奇《晚清电旨电奏发展述论》(1)根据材料一及所学知识,分析甘肃简牍所反映秦汉政治的基本特点,说明甘肃简牍的史料价值。(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概括晚清时期行政公文出现的变化,分析变化原因及影响。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根据材料“帝国议会……无权选举或任命宰相及政府”说明议会无法有效监督行政机构,故选C;帝国议会有一定权力,说明资产阶级有机会参与民主进程,A错误;材料没有体现军国主义色彩,B错误;材料并未涉及帝国议会的立法权限问题,排除D。2、C【解析】

材料显示,西方多党制选举造成政治人才的政党化和闲置,这不利于政治人才的整合和作用的发挥,影响了国家治理的质量,故C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多党选举制度下政党对政治人才的争夺和政治人才的闲置,不是缺乏政治人才,A项错误;多党制下,不同党派秉承不同的政治理念,体现出政治理念的多元性,但与材料主旨不符,B项错误;不同政党的政治人才随政党共进退,在野党政治人才无法参与国家管理,缩小了政治人才的空间,D项错误。3、D【解析】

材料“莫谓天机非嗜欲,须知万物是吾身”体现了天地万物皆在吾心的思想,体现的是心是万物的本源,即体现了鲜明的心学色彩,D项正确;心学属于儒学的组成部分,是对传统儒学的发展,而不是否定,A项错误;明清之际的新儒学发出近代进步思想先声,B项错误;理学的精髓是理是万物的本源,材料体现的是心学,C项错误。4、D【解析】

近代史上,由于受到列强的侵略,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一开始就受到列强的挤压和剥削,发展困难。材料正体现了这一现象,这一现象的根源在于中国社会的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故选D【详解】5、C【解析】

“辛亥革命所唤起的中国社会的希望”是指民主共和的思想。民国初年,陈独秀等人掀起了新文化运动,解放了人们的思想。故C正确;清末新政是1905年,辛亥革命之前,排除A;二次革命是反对袁世凯的革命,排除B;五四运动主要是反对巴黎和会外交的失败,排除D。故选C。6、D【解析】

根据“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可知,当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文化相对中原落后;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楚、吴、越等国认同中原文化,说明中原文化圈逐渐向外扩展,故选D;西周实行分封制,不属于集权统治,排除A;宗法分封制完全崩溃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统一多民族国家建立在秦朝,排除C。7、B【解析】

地图中信息反映的政治形势是以美国为代表的“北约”和以苏联为代表的“华约”两大军事对峙集团的国家组成及分布形势,故B与材料相符;两大阵营对峙初步形成于二战结束后,A说法不准确;C、D与材料无关。【点睛】材料中的关键信息是“政治形式”,考查的是学生对20世纪两大阵营对峙的特点及时间的掌握,1955年华约的建立,两大阵营对峙局面形成。8、D【解析】

关学以“躬行礼教”为宗旨,促进儒学宗教观的构建,反映了张载强调学术为现实服务的思想特点,D项正确;张载等人解释儒家礼教,构建儒学宗教观,是对传统儒学的继承与发展,A项错误;构建“儒学宗教观”和关学“躬行礼教”的宗旨,与唯物倾向不符,也不是对经书的字句阐释,BC两项错误。9、C【解析】

1935年时美国联邦法院宣布新政法律违宪,但是在1937年支持了国会立法,结合时间可知,这一时期的新政成为社会共识,C正确;联邦法院的做法本身体现了制衡作用有效,A正确;美国实行三权分立,总统不能左右立法,排除B;D与题无关,排除。10、D【解析】

由材料信息“1900年6月”、“中国人民运动的爆发,是几年前宣布对中国的铁拳政策引起的”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中国人民运动”是指1899年爆发的义和团运动,故D正确;禁烟运动是在1839年,太平天国运动是在1851年,洋务运动是在19世纪六十年代,故ABC错误。11、A【解析】

据材料可知,由西周时期的“天下共主”的历史,转为东周以后的“天子之国无足重轻”,这体现了周天子势力衰落,诸侯国强大,反映了分封宗法制趋向衰落,A正确;据材料“……东周以后则不然,斯时所传者,以各强国和文化较发达的地方的事迹为多,所谓天子之国,转若在无足重轻之列。”可知,材料不仅反映了周王室力量弱化,还体现了东周时期诸侯国强大及文化的发达,B、C不是材料主旨;确立了贵族世袭特权是在西周时期分封制就已确立,D错误。12、D【解析】

政事堂是唐宋时期宰相的总办公处,唐初始设在门下省,后迁到中书省,宰相们平时在政事堂讨论军国大事,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最高决策机关,故答案为D;枢密院在宋朝时候分管军事,起到分割宰相的军事权力的作用,不符合题意,排除A;宣政院是元朝管理佛教和藏族事务的中央官署,不符合题意,排除B;理藩院是清朝主管边疆事务的机构,不符合题意,C错误。13、B【解析】

依据材料中信息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上半叶,在法国革命的冲击下,欧洲各国的民族、民主运动迅速发展,世界处于剧烈的变革与震荡之中。启蒙思想家所倡导的社会理想与当时的现实之间产生了强烈的反差,一种对社会现状强烈不满,强调抒发个人情感,积极追寻理想世界的新思潮——浪漫主义应运而生,分析选项内容可知,《悲惨世界》是法国作家雨果的浪漫主义文学作品,符合题意,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人间喜剧》是19世纪法国作家巴尔扎克的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不符合题意;C选项错误,《格尔尼卡》是20世纪西班牙画家毕加索的现代主义立体派绘画作品,不符合题意;D选项错误,《天鹅湖》是19世纪俄国作曲家柴可夫斯基的代表作品,是古典芭蕾舞剧的典范,不符合题意。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4、C【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84年全国人大六届二次会议的《政府工作报告》阐述了“一国两制”这一伟大构想,获得大会通过,“一国两制”成为具有法律效力的国家基本政策,故C选项正确;排除A、B、D选项。15、C【解析】本题考查调用所学知识解读材料的能力,抓住题干中的时间“1961年”,联系时代背景可知,国会之所以很快批准肯尼迪的要求,也是从美国的国家利益出发的,而当时国家利益的主要表现就是对苏冷战,遏制苏联,故C项正确;A项在材料中不能体现,故排除;50—70年代,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迅速发展,故B项错误;1967年,欧共体成立,故D项错误。16、A【解析】

《长江的黎明》背景中有桥墩,结合时间可知,这是建设长江大桥的油画,表明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蓬勃开展,A正确;画面内容与水患无关,排除B;画面内容是建设长江大桥,属于工业建设,不属于农村创业,排除C;长江大桥建设不属于外贸港口,而属于交通设施,排除D。17、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察的是对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材料中变化是第二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而不是第一次鸦片战争的深刻教训,故A项错误;1875年重视海防和塞防是基于海疆和京畿地区的安全考虑,故B项正确;近代军事工业的创建和发展与清政府的海防和塞防无关,故C项错误;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是在甲午战后,与此题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考点: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1840至1900年间西方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第二次鸦片战争18、D【解析】

“从宋朝到清朝农具的品种没有增加”,这种说法过于绝对,本身就是错误的,该项不符合题意,故A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并没有材料印证“从明朝到清朝农书编写水平停滞不前”,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B错误;题目材料主要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没有提及“从元朝到清朝农具的性能没有变化”,该选项不符合题意,故C错误;根据材料“王祯的《农书》……后两部书中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是前一本书的重复”,说明这段材料反映了从元到清农业生产技术几乎停滞不前,该选项符合题意,故D正确。【点睛】中国科技16C以后滞后的原因:①经济上: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的限制

②政治上:封建专制统治不断强化

③文化上:科举制度、思想专制

④对外关系上:闭关锁国

⑤科技缺陷:中国古代科技过分强调实用性,未能向近代理论科学转变19、A【解析】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通过条约榨取中国,使中国社会改道变形的情况最早出现于鸦片战争以后,《南京条约》的签订使中国的社会性质开始发生改变,故选A项;BCD项都是在鸦片战争以后,不符合“最早”说法,排除。故选A。20、C【解析】

“不仅在保守武汉城市本身,而在掩护我东南及中部人力物力向西南西北转移,以建立长期抗战基础”说明保卫武汉的目的是以空间换取时间,为长期抗战奠定基础,故C正确;1935年实施国民经济建设运动,不符合题意,排除A;材料信息无法体现联合中共实行持久抗战,排除B;材料信息不能体现“争取美英等国的支持”,排除D。21、A【解析】

题目要求答出不是铁农具产生的影响。A项是奴隶社会的现象,指奴隶主控制奴隶劳动和官府垄断工商业,因此A项不是铁农具使用带来的影响,故正确答案为A。B项指初税亩,C项指废井田,私田出现,D项指牛耕出现,此三顼都是由铁农具的使用带来的影响。排除BCD。【点睛】春秋战国时期,铁农具广泛使用,形成铁犁牛耕的农业耕作模式,畜力代替人力,引发了中国古代第一次重大的农业动力革命,进一步推动了我国封建生产关系产生发展。22、C【解析】

顾炎武对人私利与欲望的肯定,也就肯定了工商业经济下人们对利益的追求,从而也就适应了工商业的发展,故C正确;顾炎武的观点虽在一-定程度上否定了宋明理学“灭人欲”的思想,但并非是彻底的否定,排除A;材料中并没有涉及政治上的专制,不能说明目的是批判君主专制,排除B;顾炎武的主张虽具有思想启蒙的作用,但不能定位为开启,排除D。故选C。23、A【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英美发达国家逆全球化行为反映其对当前全球化背景下的利益分配的不满,英国公投脱欧、“美国优先”的策略都是从本国国家利益出来。故答案为A。英美成为反全球化的主力说明它们不再是全球化的主导者,排除B项;世界的主要潮流依旧是全球化,排除C项;D项说法正确,但与题意主旨不符,排除。故选A。24、B【解析】

根据材料“大宗是宗族成员共同宗庙的宗庙主”“并由大宗或小宗主持祭祀仪式”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时期这种宗庙祭祀制度有利于维护大宗的地位,最终是维护周天子天下共主地位,B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大宗和小宗作为宗庙主的地位,没有强调贵族在政治上特权身份,A项错误;材料通过大宗小宗作为各自范围内的共同宗庙的宗庙主,体现了周天子天下大宗的特殊地位,与嫡长子的合法继承无关,C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大宗对祖先的祭祀具有优先权力,但不能表述为“独享”,D项错误。25、C【解析】

根据“《申江百咏》”描述的应该是上海,材料中的情景最早应该出现在19世纪的70、80年代,上海作为通商口岸得到了较快发展,故选C项;18世纪50、60年代上海尚未对外开放,排除A项;19世纪40、50年代上海刚刚作为通商口岸开放,不可能出现材料中描述的情景,排除B项;20世纪30、40年代与“最早”不符,排除D项。故选C。26、A【解析】

材料认为“是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而不是“达芬奇的绘画作坊”培育了文艺复兴人文主义,一定的思想文化是一定政治经济的反映,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根源应从经济角度上去分析,“威尼斯和佛罗伦萨的纺纱作坊”反映了当时意大利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结合所学可知,十四五世纪,意大利出现了佛罗伦萨和威尼斯等著名的工商业城市,这些城市纷纷采取鼓励发展工商业的政策,促进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故A项正确;BD两项是文艺复兴运动最早在意大利兴起的原因之一,但不是经济上的根源,故排除;意大利的中世纪神学思想并不淡薄,故C项错误。27、B【解析】

材料主要体现了工业革命期间,英国学者改变态度,深入工场作坊,解决工人工作面临的技术问题,以提高生产效率,从而使科技研究逐渐服务于工业生产,故选B;材料反映了学者对工人态度的变化,但科学家吃苦耐劳精神不符合题目主要意图,故排除A;生态环境恶化是工业革命带来的消极影响,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C;材料未涉及工人运动的信息,排除D。28、A【解析】

根据材料鲁迅认为中国的“国民性”出了问题,故他通过文学革命批判传统道德,因此A选项正确;根据材料无法体现政治上的问题和诉求,故B选项错误;根据材料问题的症结是封建思想而非迷信思想,故C选项错误;D选项鲁迅并非革命的领袖,故错误。29、D【解析】

材料“邻家有女已放足”反映的就是放足,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曾颁布废止缠足的法令,故D正确。鸦片战争之后和洋务运动之后尚未没有提及放足事宜,故A项和B项错误。戊戌变法之后是提出,并没有强制执行,故C项错误。30、D【解析】

由“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可知,宋庠的诗作,表现出典型的“即物观理”式的人生思考,这与理学家“格物致知”探寻天理的方式一致,将理学的思维方式引入其诗歌创作领域,故选D;材料强调的是诗词体现出的鲜明的理学倾向,材料均未体现“实现了积极参与政治的理想”“整合了社会不同的价值观念”“以期提高政治素养”,排除AB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正是因洞穿了花开花落的自然规律,基于对生命状态的理性认识”,联系理学的影响分析解答。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内忧外患: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太平天国运动仍在发展,威胁清王朝的统治。(2)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对西方势力有所提防;不仅引进现成的装备,也要学会自己制造;重视、鼓励洋务人才的培养。(3)最高层次:能够辩证综合分析。左宗棠的洋务思想产生于内忧外患背景之下。其主张“师夷长技”,重视人才培养,强调自主制造,这些思想及随后而来的举措对中国社会的转变产生积极影响。但左宗棠的思想及其变革的重心放在器物层面上,且根本目的是维护清王朝的专制统治,体现了其时代局限性。【解析】

(1)原因:根据材料“目前资夷力以助剿济运,得纾一时之忧,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可知,左宗棠、曾国藩等人因内忧外患产生了洋务思想。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清政府被迫签订《北京条约》,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加深;当时长江流域太平天国运动仍在发展,威胁清王朝的统治,在此背景下洋务运动兴起。(2)思想主张:根据材料“将来师夷以造炮制船,尤可期永远之利”“事可有成,彼族无所挟以傲我”可知,左宗棠主张向西方学习(“师夷长技以自强”),但对西方势力有所提防;根据材料“就局势而言,借不如雇,雇不如买,买不如自造。至自造轮机成船”可知,左宗棠主张不仅引进现成的装备,也要学会自己制造;根据材料“左宗棠听说广东某些乡绅聘请‘深明艺事者’来教育子弟时,大加赞扬”可知,左宗棠重视、鼓励洋务人才的培养。(3)评价:从正反两方面评价。积极方面,结合左宗棠洋务思想产生的背景,对前两问总结概括,即左宗棠主张“师夷长技”,重视人才培养,强调自主制造,这些思想及随后而来的举措对中国社会的转变产生积极影响。局限性方面侧重左宗棠学习西方的方向是器物,学习的目的是维护专制统治。32、(1)条约一经签订,双方应遵守;如确因情况变化,须经双方协商而定。(2)中国人民购买力低下;自然经济的抵制作用;英国打开中国大门的目的没有实现;(3)对华商品倾销额远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与中国方面打交道不顺畅;战后商品价格下降造成经济损失等太平天国运动爆发,威胁清政府统治。(4)本题从观点、史实、论述、组织四方面合成评分。要求:1、观点新颖、深刻;与材料关系紧密;2、用核心史实进行完整论证;3、论述过程具有逻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