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1页
【C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2页
【C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3页
【C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4页
【C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C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目录1绪论 12基础理论研究 12.1专利转化 12.2相关概念辨析 22.2.1专利实施 22.2.2专利转移 22.2.3专利产业化 33国外高校专利转化的经验及启示 33.1美国 33.2日本 53.4经验及启示 63.4.1经验 63.4.2启示 74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现状分析 84.1科研经费 84.2人才资源 94.3科研成果 104.3.1重庆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基本情况 104.3.2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率相关情况 115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原因分析 125.1政府角度 125.1.1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 135.1.2风险投资制度不健全 145.2高校角度 145.2.1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合理 145.2.2转化专项基金欠缺 155.3中介机构角度 155.3.1服务能力不强 165.3.2专业服务人才匮乏 166促进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策略思考 176.1政府角度 176.1.1完善法律政策体系 176.1.2加快风险投资制度建设 186.2高校角度 186.2.1健全激励机制 186.2.2设立专利运营基金 196.3中介机构角度 196.3.1提升专业服务能力 196.3.2培养知识产权人才 19结语 20参考文献 211绪论科学技术乃地区发展之重要资本,而高校又是科技研发的生力军,高校专利转化工作对地区竞争力发挥着直接的影响作用。当下,重庆市科技与经济不同步的问题仍然较为严重,技术创新能力较弱,渝高校的相关情况与东部高校有较大落差,政府、高校以及科研主体应当引起重视,高校专利转化工作问题的研究的开展刻不容缓。鉴于此,本文将从两个方面开展研究:理论研究方面,本文将辨析专利转化以及相关概念,厘清高校专利转化的基本特征、过程以及影响因素,拓宽研究思路,为后续实践研究提供理论支撑。实践研究方面,本文着力于探求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原因,在此基础上,借鉴国外先进经验和成熟做法,针对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的症结,提出系统性的对策建议,为政府部门、高校制定相关政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提升高校专利创造质量和转化水平,促进重庆创新型经济快速发展,助推我国知识产权强国建设。2基础理论研究明晰专利转化概念的内涵以及与相关概念的区别,对于促进专利创造、推动专利向现实生产力转化具有重要意义,并且有助于拓宽研究思路,为后续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2.1专利转化因为专利是科技成果的子概念,所以分析专利转化概念,首先应从科技成果转化概念入手。《科技成果转化法》对于科技成果转化给出了以下定义:本法所称科技成果转化,是指为提高生产力水平而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所产生的具有实用价值的科技成果所进行的后续试验、开发、应用、推广直至形成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发展新产业等活动。《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从法律定义中可以得出,科技成果转化是基于将潜在经济价值现实化之目的,通过后续试验、开发、应用和推广等一系列将科技成果从知识形式物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新产品、新工艺以及新材料的过程。专利属于科技成果的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科技成果转化法》第二条。2.2相关概念辨析2.2.1专利实施 我国《专利法》对专利实施给出了明确的定义,即专利实施指的是实施主体通过实施方式实现专利的市场价值,该法条开阔列举了其具体表现形式: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和进口,并未排除随着技术发展将产生新形式的专利实施方式。《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第十一条。专利实施和专利转化虽然存在部分包含的关系,但两者的差异也是十分明显的:专利实施涉及的是单个主体,而专利转化涉及的往往是多方主体。即专利实施关注的是单个实施主体的制造、使用、许诺销售、销售或进口的行为。而对于专利转化,如上文所述,其往往是持续性的、多阶段、多方介入的过程,关注点是各主体内部以及之间的复杂联系,各主体内部运行和主体间的配合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专利转化的结果。此外,鉴于专利实施之作用在于将通过实施方式实现专利的市场价值,专利实施对于一个成功的专利转化过程是必不可少的关键步骤。2.2.2专利转移对于专利转移的定义,欧洲科学技术转移职业联盟认为专利转移活动总体上包括与识别、记录、评估、保护、市场化、专利许可以及知识产权管理等相关的活动。英国大学研究与产业联合协会则强调“知识转移”的概念,认为知识转移是技术、技巧、经验、技能从一个机构向另一个机构的转移,从而促进创新、带来经济效益、推动社会发展。[1]因而可以得出专利转移主要指的是专利权主体的变化。专利转移和专利转化的概念不同。专利转移关注点在于技术从供方向受方转移,是否改变技术本身的性质则在所不问;对于专利转化而言,其为实现专利技术的经济价值的必经阶段,是转化主体将专利从知识形态逐步物化为具有经济价值的新产品、新工艺或新材料,强调的是载体变化,不一定改变主体。2.2.3专利产业化对于专利产业化概念的界定,我国学者对其有深入的研究,洪波、徐小钦等学者均给出了明确的定义,虽然略有不同,但其实质内涵大体是一致的,即专利产业化主要是指将专利技术转化为可工业生产的产品或者在生产建设实践中可实际运行的新工艺,并获得显著经济效益的活动,关注点在于专利技术的规模化生产的过程。专利产业化与专利转化具有以下区别:(1)从本质角度出发,专利转化体现在专利技术载体的变化,而专利产业化并不改变专利技术的载体,而是通过专利技术组合促进规模化生产,以此来获得经济效益。可以看出专利产业化发生于专利转化之后,专利产业化以专利转化的成功为前提;(2)从目的而论,专利产业化是专利转化的更深层次。专利转化旨在将专利潜在的价值变现,而专利产业化则追求获得更加显著的经济效益,关注专利技术的规模化生产。3国外高校专利转化的经验及启示美国和日本在高校专利转化方面建立了一套完善的制度和体系,其专利转化工作走在世界前列,而目前我国在该方面发展较为滞后。鉴于此,笔者通过对美国和日本高校专利转化进行分析,得出美日高校专利转化的经验及启示,为提出促进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的对策建议提供参考。3.1美国70年代日本快速崛起,美国逐步落后于日本。日本的工厂拥有比美国更先进、高效的设备,汽车产业己领先全球。日本的快速发展逐渐威胁到了美国的经济地位,促使其在1980年颁布了《拜杜法案》。这是美国科技成果转化的标志性法律,这部法律在全球影响极大,德、日、英、韩等国相继颁布了类似的法律。该项法案明确高校拥有对政府资助的专利的产权,高校有权将其专利许可转让给美国企业,同时专利许可所获得的收益由高校自由支配且该项专利的发明人享有专利的收益权。[2]随后,美国相继颁布了一系列与专利转化有关的法案:1980年的《史蒂文森·维德勒技术创新法》、1984年的《国家合作研究法》和1986年的《联邦技术转让法》。这些法案为美国高校开展专利转化工作提供了法律保障,极大地激发了美国高校和企业参与专利转化的热情,提高了美国各类院校的专利转换率。美国高校非常重视专利转化工作,将其知识产权工作明确地集中在寻求专利市场上,并使用专利转化收益来反哺专利产出。美国院校的普遍做法是限制专利申请的数量,只为具有转化前景和市场价值的成果申请专利,以确保成果最终进入市场并产生经济和社会效益。美国许多大学都设立了OTL办公室来负责上述的专利转化工作,其具体工作流程如图。图3-1OTL具体工作流程威斯康星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知名院校均设立了OTL并且取得显著的成功。斯坦福大学OTL的一项专利:PageRank,被谷歌公司收购,该项专利为斯坦福大学带来了3.36亿美元的回报。[2]OTL从专利转化的源头上对高质量的专利进行筛选,减少了高校维持低质量专利的不必要开支,促使专利转化工作的良性发展。为了激发高校发明人的专利创造主动性和商业转化的热情,美国建立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利益分配方法。首先,《拜杜法案》明确了被政府资助的高校的收益权,这使得收益得以按一定比例分配给发明人和相关单位。美国各大学于是制定规则对专利创造者收益分享机制予以细化。具体而言,主要有两种模式:固定比例制和累计递减制。首先,固定比例分配制,是指以固定不变的比例在学校、院系和发明人之间分配专利的收益。主要代表是斯坦福大学的“333制”,即三者按照各三分之一的比例分配专利收益。其次,累进递减制是指对专利的收益设定一个限额,收益达到这个数额以上,发明人的收益将递减,这一种方式有利于缓和高校部门和科研人员之间收益需求的冲突。哈佛大学是这种利益分配机制的典型代表,其规定:专利许可净收入在5万美元以下时,学校和院系得65%,发明人得35%;净收入达到5万美元以上时,学校和院系可得75%,个人得25%。[3]3.2日本20世纪末,在“泡沫经济”后,日本经济严重萧条,为扭转逆境,日本政府着手改变科技发展模式,其确立了“科技创新立国”的战略,大力推动科技创新。作为法治国家,日本为保证国家战略的实施,自然是要制定法律予以保障的。于是以《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为基础,日本相继制定了1999年《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1999年《技术转移法》、2000年《产业技术力强化法》以及2004年《国立大学法人法》等相关的专利技术转移法律政策,构建了一套兼具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专利转化法律法规体系。具体而言,《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和《技术转移法》两部法律为之后日本高校技术转移机构(TLO)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制度基础;《产业活力再生特别措施法》明确了高校对利用国家财政经费创造的知识产权可享有所有权;《国立大学法人法》使得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的国立高校不再受制于政府,其自此可以自主设立技术转移机构、实施技术转移活动并自主支配知识产权收益。[4]2004年,日本借鉴了美国高校设立OTL的成功经验,大部分高校相继建立TLO机构。虽然其发展的时间不到20年,但日本政府为此制定的法律政策比较完善,在实践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促进了日本高校专利转化,为推动日本的产业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虽然日本TLO的组织类型有所区别,但其开展的工作流程是基本相同,具体工作流程如图。图3-2TLO具体工作流程从图中可以看出,TLO机构的业务范围包括成果收集登记和评估、市场前景分析、转化开发、专利申请、技术转移与转让、转化效果反馈等。为了解决机构间交流不畅的问题,促成高校和企业达成以实现专利经济价值的研发合作,结合本国高校专利转化存在的问题,日本建立了知识产权策划人派遣制度。有别于高校专利转化机构中的知识产权管理人员,知识产权策划人更专注于知识产权的战略布局。知识产权策划人在参与派遣业务时主要通过下列途径促成高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1)协助高校建立知识产权运营和管理的基本框架。结合大学自身情况,优化院校内部知识产权运营和管理流程;(2)定期邀请高校与企业举行交流会议,将高校的研发工作与相关行业的前沿科研信息、企业的研发需求联系起来,促进高校与企业之间达成研发合作。3.3经验及启示3.3.1经验3.3.1.1完备的专利转化法律政策作保障美国《拜杜法案》的颁布阐明了高校专利权属,简化了专利转化程序。日本颁布的以《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为基础的一系列法律也加速了其高校专利转化体系的建立。这些法律法规都极大地促进了两国的高校专利转化。3.3.1.2专门的专利转化机构作支撑专门化的专利转化机构可以为高校的专利转化提供支撑和便利。美日均设立了转化机构,虽各具特色,但这些机构都有准确的功能定位和明确的组织目标,并有效地统一了美日高校的专利成果的转化需求对接企业的实际技术需求,为各方带来效率和效益的提升。同时还使高校教师得以专心于研发,不必身兼数职,解决了高校教师直接参与专利转化而影响本职工作的问题。3.3.1.3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作引领美国在利益分配制度方面建立了一系列灵活多样的利益分配方式,极大地激发了高校科研人员的专利创造主动性,且协调了专利转化过程中的利益分配关系,缓和了利益冲突,促成了多赢的局面。3.3.1.4有效的主体间交流机制作桥梁为应对主体间交流不畅的问题,日本提出知识产权策划人派遣计划。知识产权策划人派遣计划旨在促进高校和企业合作并形成共同研发团体。其在研究方向和成果转化方面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并从全局上进行知识产权管理。日本近些年推行的知识产权策划人派遣制度已经初见成效,其经验对我国高校专利转化工作的开展有启示意义。知识产权规划师派遣计划旨在促进高校和企业合作并形成共同研发团体。它在研究方向和成果转化方面为高校和企业提供了一定的指导,并从全局上进行知识产权管理。3.3.2启示首先,加快完善法律政策体系。强有力的法律政策的支持是美国和日本高校专利转化取得成果的基础条件。两国分别以《拜杜法案》和《大学等技术转移促进法》为核心,建立了一套具有实践性和操作性的专利转化的法律政策体系,为高校专利转化工作的开展提供了必要的法律保障。因此,重庆乃至全国可以借鉴美日的这种正确的做法,完善地方和全国的法律政策体系,提高其实践性和操作性,增加相关法律政策之间的融合度,对奖惩机制、分配机制以及专利的产权归属等予以细化规定,与实践接轨。其次,建立类似OTL和TLO的机构引导高校专利转化的管理工作。重庆可以吸收采用美日两种不同的机构类型。在校外,政府、高校和企业相互配合,设立由精通法律、商业、管理的人才组成的类TLO机构,负责专利许可授权、专利转化中介服务、专利转化收益分配等工作,这有利于解决高校专利转化各主体之间信息不对等以及交流不畅通的问题。在校内设立类OTL机构,从专利转化的源头上对高质量的专利进行筛选,并促使高校专利科研人员专心于专利研发,知识产权专业人员致力于专利转化,有利于更有效的利用人力和财力。最后,结合国情以及地方特色,探索建立适合的高校专利转化模式。不同国家、地区的高校专利转化存在的障碍和影响因素是多元化的,生搬硬抄外国的经验有时并不能解决问题,反而可能与目的背道而驰。因此应当探索适合本地区、本国的专利转化模式,比如美国独特的利益分配机制以及日本的知识产权策划人制度。因此,重庆在合理吸收国外先进的高校专利转化的经验之上,还必须针对重庆特殊的地理与社会经济背景,探索具有重庆特色的高校专利转化模式。例如,由于重庆属于我国老重工业基地,历史形成了一批与当地经济发展密切关系的支柱产业,如汽车、摩托、机械等,具有政府、资金、市场等方面的优势,重庆政府可以引导专业对口的高校参与企业的技术改造,技术开发及新产品研制开发工作。[5]这可以一举两得,其一,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欠缺场地和资金的问题,促进了高校专利成果的转化;其二,帮助传统企业提高消化新技术和后续开发能力,提高产品的技术含量,增加企业市场竞争力。4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现状分析4.1科研经费科研经费作为科研活动的基础,同时也是科技成果成功转化的前提。为避免对实施单位和委托单位的重复计算,本文对科研经费的统计和计算方法是实施单位开展R&D活动的内部支出。为了解重庆科研经费支出基本情况,本文利用上述方法整理出了2013-2018年之间重庆R&D经费内部总支出与重庆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的变化。(表1、图4-1)201320142015201620172018总支出(万元)176491120185282470012302183036463094102094高等学校(万元)175320168264265356189929340854396315表1重庆R&D经费内部总支出与重庆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的变化表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2019年《重庆科技年鉴》数据整理图4-1重庆R&D经费内部总支出与重庆高校R&D经费内部支出的变化图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2019年《重庆科技年鉴》数据整理从图中可以看出,重庆科研经费的总支出逐年增长,且增长速度逐年加快,从2013年的1764911万元增长至2018年的4102094万元,同比增长132.4%;对于重庆高校的科研经费投入,其总体上也呈现出了增长的态势,从2013年的175320万元到2018年的396315万元,同比增长126.1%。高校经费投入总体上增长,占重庆市的研发经费投入比重数值稳定,5年基本在9%到10%之间浮动。可以看出,目前重庆市科研经费投入结构良好,对高校的科研经费支出虽然占比较低,但是稳中有升。因此下文对重庆高校专利转化问题的分析可以将重心移向其他方面。4.2人才资源从2010年到2018年,重庆市高校由87所激增至124所,R&D人员规模由总体1.59万人增长至2.5万人。目前重庆市已经是我国高等院校众多的省级行政区之一,其科技、人力实力逐年增长,为高校专利转化打牢了基础。2015201620172018R&D人员全时当量(人年)6912781585169589重庆高校专利申请数(件年)2641393549125606比值2.617191.9860231.7337131.710489此外,利用重庆高校年专利申请总数与高校R&D全时人员数进行比较,发现R&D全时人员数与专利数之比正逐年降低。(表2)表2重庆高校年专利申请总数与高校R&D全时人员数比较情况数据来源:根据2014年-2019年《重庆科技年鉴》数据整理这一方面表明重庆市高校的人力资源利用率越来越高,逐步发挥出了人力资源优势。而另一方面,根据比值,在重庆专利申请授权数持续上升的背景下,科技人才数量并没有以相同的幅度增长,这表明重庆存在科研人才资源吃紧的隐患。同时据统计,2019年高校专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在2人以下占比为80.5%,同时高校兼职知识产权管理人员在2人以下的占比高达76.9%,这体现出了目前重庆乃至我国存在着知识产权人才不足的问题。[6]4.3科研成果4.3.1重庆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基本情况近年来,重庆高校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均大幅度提升,重庆知识产权水平明显提高。笔者整理出了2014-2018年重庆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的变化,如下图。(图4-2)图4-22014年-2018年重庆高校专利申请、授权量变化数据来源:根据2015年-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数据整理从图中可以看出,从2014年到2018年,重庆高校的专利申请量和专利授权量提高了一倍有余,重庆高校专利的形势一片大好。然而,不可忽略的一点是,重庆高校的专利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的差值逐渐扩大,并且有愈演愈烈的趋势。为纠正近年“重数量轻质量、重申请轻实施”的不良导向,国家提高了专利申请的门槛,在此背景下重庆高校申请量与专利授权量的差值扩大似乎可以理解,但这表明当下重庆高校部分专利的质量仍存在问题,被驳回的专利数量增加意味着本就不足的高校科研资金被浪费,没有被充分利用。4.3.2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率相关情况 根据上文对专利转化的定义,其为实现专利技术的经济价值的必经阶段。高校实现专利技术的经济价值无非是通过专利转让、专利许可以及高校自行实施专利等方式。于是专利转让数(专利合同出售数)、专利许可数以及高校自行实施专利数可以作为高校专利转化好坏的直接衡量标准。本文采取的专利转化率的计算方法是:专利转化率 将年专利转让数、年专利许可数和年高校自行实施数作为分子,仍不能包括该年全部的转化专利的数量,会产生误差,导致专利转化率偏小,但有三方面的好处:(1)三者是年转化专利数量的绝大数,其余的比如专利质押融资只占极少数;(2)运用该方法得到的专利转化率用途是比较分析全国和重庆的专利转化情况,两者均以三者作为分子,误差不会影响结论。于是,本文整理出了2014-2018年全国和重庆高校专利授权数、专利转让数、专利许可数+高校自行实施专利数的变化对比表格(表3),并通过上述方法计算出了2014-2018年全国高校和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率。(图4-3)地区类别20142015201620172018全国专利授权数(件年)82369121981144375163157184934专利转让数(件年)22572695480358996115专利许可数+高校自行实施专利数(件年)815514760183362006825521重庆专利授权数(件年)16223087356144614542专利转让数(件年)5210183111123专利许可数+高校自行实施专利数(件年)132297412491525表32014-2018年全国和重庆高校专利授权数和专利合同出售数的变化对比数据来源:根据2015-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及2020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整理图4-32014-2018年全国和重庆高校专利转化水平变化及对比数据来源:根据2015-2019年《高等学校科技统计资料汇编》及2020年《重庆统计年鉴》数据整理从图中可以看出,2014-2018年五年中,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率均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虽然在这五年中,全国和重庆的高校专利转化率均稳步提升,但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率增速较缓,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正逐年扩大。重庆高校的专利出售数量、专利许可数量以及高校的自行实施数量增长缓慢,增幅较小,与重庆高校飞速增长的专利年申请量和授权量不相匹配,这一定程度反映出了重庆高校专利转化存在问题和障碍。5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及原因分析上文对重庆专利转化的现状分析表明,尽管重庆高校开展了有益探索和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效,但重庆高校的专利转化率低下,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准,重庆高校专利转化工作任重道远。考虑到高校专利转化涉及到政府、高校、专利中介机构等主体,本文将从高校专利转化中的政府、高校及中介机构的三大主体出发,对目前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问题和原因予以分析。5.1政府角度政府在专利转化的流程中起到统筹指挥的作用,对高校、企业、专利转化服务机构和科研人员在法律、政策以及政策等方面给予引导、支持和监管,目的就是追求社会整体的科技创新与发展。但政府的投入并没有带来应有的效率。5.1.1法律政策体系不完善长期以来,我国的科技创新活动不是由市场自发组织的,而是一直在政府的主导下进行,深深地打上了政策的烙印。在推进专利成果转化的过程中,政府的调控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因此,寻找专利成果转化的症结所在,首先应当对当下法律政策体系进行分析。5.1.1.1国家层面总的而言,我国关于高校专利转化的法律欠缺系统性和衔接性。有关法律法规包括:《科技进步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专利法》、《合同法》等。这些法律法规关于高校专利转化的条款大多是指导性、原则性的,对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的具体细节并无明确条文。相较美日等发达国家及地区,我国的专利转化立法显得较为薄弱。5.1.1.2地方层面笔者通过对近十年重庆政府发布的数十份科技成果转化相关政策文本进行分析研究,发现重庆的政策体系存在以下问题:部分政策可操作性和可实施性低。首先,部分政策没有明确落实方式。从“鼓励”和“奖励”之类的政策文本中可以发现,如何实施此类政策没有清晰的规定,实施起来很困难。例如,“重点奖励在市内实施转化且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行业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产学研协同创新成果。”节选自重庆市《关于2018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在后续的实施过程中,缺少相应的奖励标准和具体的奖励方法,这降低了实施此类的奖励制度的可能性;其次,部分政策的实施有很强的的专业性并且申请程序较为复杂。例如重庆市对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的相关规定中,创新主体要获得成果分红的激励,依次要履行科技成果评估、企业资本或股权变更、企业工资管理、盈利核算、分红缴税五大流程,并接受市、区(县)两级跨部门协调工作管理机构的监督。节选自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的若干规定》。整个程序涉及知识产权、工商、企业财务、税务等部门,甚至还需要支付高额的费用节选自重庆市《关于2018年度重庆市科学技术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节选自重庆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股权和分红激励的若干规定》。大部分现行政策影响力小。根据笔者收集到的82份政策文本,其中74份为意见、办法或通知等权威性和约束力较弱的红头文件,只有3份是由重庆市政府、人大及人常颁布的条例等权威性较高的政策文本。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政策对重庆地方专利转化工作的影响力度。5.1.2风险投资制度不健全我国关于风险投资存在立法空白。在重庆市已经成功转化的高校专利成果中,采用的风险投融资的仅为3.8%。一项专利技术的转化实施包括基础研发、中试、投入生产等一系列的流程。按照惯例,基础研发—中试—投入生产,三个环节中,所投入的资金比例为1:10:100。高校所完成仅仅是第一步,后续的转化过程还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基于专利投产获得回报的不确定性,高校专利转化具有相当的风险,约定风险如何承担一直是校企合作中最容易产生的纠纷。此外,对于高校这类特殊的主体,经济实力十分薄弱,其风险承担能力显著不足,往往是实施专利的企业承担大头的风险。但是,我国至今没有《风险投资法》,有关风险投资行为只能靠现行的《公司法》、《保险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加以规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法》中只规定科技成果转化财政经费可用于转化的风险投资,并没有更进一步对风险投资相关内容进行规定。《公司法》虽规定了股东可以以专利技术等知识产权入股,但在具体操作中却难以对专利成果作价入股。当下,这些法律规范并不能适应我国风险投资市场的需要,内容宽泛,相互之间缺乏统一且衔接性差,极大的阻碍了重庆风险投资的发展,致使中小企业怯于专利转化的风险,进而使得其参加专利成果转化的积极性和能动性大幅降低。5.2高校角度目前重庆高校的考核机制、转化基金等方面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问题。高校在专利转化流程中,对科研主体的研发积极性有最直接的影响,同时也是储备专利的主体,因此对高校自身原因进行剖析是很有必要的。5.2.1科研人员的激励机制不合理在数年前,重庆高校对教师类的科研人员的激励的主义依据是专利的申请和授权量,畸形地侧重于“前端激励”。比如2009年重庆理工大学制定的《重庆理工大学优秀科研工作者评选及奖励办法》,其以科研项目经费累计到款以及科研工作量等形式标准作为评价的重点;再比如2013年重庆大学制定的《重庆大学科技奖励办法》中规定:“重庆大学作为专利申请人或专利权人申请或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学校给予奖励。排名第一的按100%进行奖励,排名第二的按50%进行奖励,排名第三及以后的按20%进行奖励。”然而,专利的经济价值是必须经过转化才能实现的,其本质上是一种“后端激励”。因此,高校的激励机制与专利本质背道而驰,这不能激发科研人员转化专利的积极性。但在近几年,专利质量的良莠不齐引起了政府的重视,于是教育部等三部门联合发文明确指出高校要停止对专利申请的资助奖励,提升专利质量并促进专利转化。重庆高校激励机制因此发生改变。这在2019年的《重庆大学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管理办法(试行)》和《重庆大学高水平学术成果(自然科学类)奖励办法(试行)》中得以体现,前者指出要建立科技成果转化绩效评价机制,后者则具体地将奖惩与科研成果的质量水平和转化效益挂钩。但其共性是不再对专利申请和授权进行奖励。这存在一定的问题:将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的激励一刀切将会影响高校科研人员研发的积极性。当下在部分高校取消了对专利申请和授权的激励,而在后续的专利市场、商业化的工作中,科研人员需要投入许多精力和财力,然而转化失败的可能性很大,可能导致科研人员徒劳无获,科研人员将会承担了更大的风险,其研发的积极性因此而降低。5.2.2转化专项基金欠缺无论是在研发和实施阶段,专利转化都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在重庆市已经成功转化的高校专利成果中,转化资金靠高校自筹的约占58.2%,靠国家财政拨款的约占34.5%,其他方式投融资占7.3%。[8]可以得出,目前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的资金来源渠道狭窄,以学校、教师自筹为主,政府项目以及投融资等金融机构的资金支持相对匮乏。比如,在2015年底,四川和江苏成立了政府背景的规模近10亿元的知识产权运营基金,其专门用于推动高校专利转化,而反观重庆,其未被列入国家“1+2+20”计划,无法通过此计划争取中央财政资金支持。可见,资金匮乏已经成为困扰重庆高校科研人员开展专利转化的主要问题。5.3中介机构角度中介机构在企业和高校的对接中发挥着不可忽视的作用:(1)弥补双方信息的偏差、不对等;(2)转移风险承担。而当下重庆的中介机构存在一定的问题,这必然对高校专利转化效率产生影响。5.3.1服务能力不强 重庆校外的中介机构作为重庆高校与市场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却存在严重脱位的问题,主要体现有三点:(1)普遍规模较小。目前重庆市5人以下的中介机构占比高达80%,从业人数限制了中介机构的规模,规模则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机构的服务能力。即专利转化服务的开展缺乏自身硬件条件,导致其所能够提供的服务品种单一,只能应对较为低端的专利申请业务,而无法涉足专利转化;(2)市场信誉危机问题。近年来,重庆中介机构收费不规范、不合理的问题大量存在,如部分中介按照有形资产评估方式来对无形资产进行评估并收取费用,导致评估值虚高。同时也存在部分中介为招揽客户,不适当地压低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这些都直接影响了中介机构的信誉,使得高校、企业不愿意将实质性的业务交由中介机构来做。(3)专门开展专利转化业务的中介机构数量少。目前重庆大部分中介机构主要业务范围是申请、复审和无效等程序性的法律代理事务。截止2018年,重庆的年专利申请量和授权量分别达到了6809件和4542件,而重庆依法登记注册的专利代理机构仅有34家,火热的专利代理市场让其无暇顾及转化业务。5.3.2专业服务人才匮乏据统计,目前重庆市5人以下的中介机构占比高达80%,还有数量不少的个人公司,这提示了重庆存在知识产权人才吃紧的问题。[9]然而,从专利教育到专利成果产生、申请、审核再到评估和转化,每一步都不能缺少知识产权人才的参与,知识产权人才几乎影响到了事关知识产权的方方面面,尤其是专利转化服务这种具有强烈人才依托性的行业。目前具有代表性的专利转化服务机构是上文所提及的美国的OTL、日本的TLO,在这类机构的运营下,美国、日本的大学在高校专利转化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麻省理工学院、东京大学的总专利转化率分别达到了33.5%和23.67%。[10]无论是OTL还是TLO,它们的工作开展以及机构运行体现了对人才的强烈依托性,其工作划分十分精细,要求工作人员精通特定工科领域和知识产权领域的知识,也就是说对于高校宽泛的研究领域,其能确保每个领域能有一名工作人员与之对位。而当下重庆的情况,先不说将知识产权人才按照专利转化类型精细化分类,其中介机构基本的人才需求都很难满足。此外,重庆知识产权信息中心副主任洪昶估计,重庆60%以上的中介机构从业人员是从研究所、设计院、大学或信息分析部门等剥离或转化而来。因此虽有这类从业人员具有一定的科学技术方面的背景和知识,但缺乏与市场打交道、掌握市场运营规律的经验和专业应用技能,难以应对当下中介市场之需。6促进重庆市高校专利转化策略思考通过对高校专利转化过程中各个主体的分析得出,目前四大主体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问题和隐患制约了重庆高校专利转化活动的开展。笔者将在下文探索解决问题和隐患的方法并提出提升重庆高校专利转化率的相关建议。6.1政府角度6.1.1完善法律政策体系首先是国家层面。为提高我国专利转化立法的系统性和衔接性,完善我国高校专利转化现行法律法规,可以借鉴美日两国专利转化的立法,出台新的法律,例如《国家科技成果转移法》,建立起专门的专利转化法律体系,明确各主体的职责、定位、任务以及相应的法律关系。在加强立法工作的同时,还要增添与之匹配的辅助性法律法规,如《专利成果投入法》、《成果推广法》以及《产学研合作法》等。其次,国务院应当对法律法规的实施细节、流程规定制定配套政策,全力构建系统化的科技成果转化辅助性法规政策体系,保障高校职务发明人的权益,激发高校的研发热情和积极性,推动高校科技成果的有效转化。其次,对于重庆地方层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当下的政策体系进行完善:(1)提高政策的可操作性。重庆政府应当多颁布操作性较强的“细则”类的政策,杜绝“喊空话”的政策;(2)降低政策实施难度。一方面,要明确政策的落实和执行的部门,清晰地划分职责和任务,确保将具体条款落实到具体的部门,从而避免争权诿责、难以实施的现象的出现。另一方面,对于政策中规定的复杂流程,应当结合重庆实际,尽可能的予以简化,降低政策的实施成本,此外相关部门可以对政策涉及的主体予以指导,使之知晓操作流程,降低实施难度;(3)提高现行政策的权威性和影响力。根据重庆专利转化工作开展之需要,优先制定条例等效力层级较高的政策;对当下繁杂的政策进行清理,对与法律冲突、相互矛盾的政策以及没有实际操作性可言的政策可以废止,对于使用频率高、应用范围广的办法、意见、通知等权威性低的政策文件,可使之上升为效力层级更高、操作性更强的政策文件,从而切实地加强政策权威性与可落实的力度。6.1.2加快风险投资制度建设健全高校专利成果风险投资机制,应从相关法律政策入手。首先,如上文所述,我国至今没有《风险投资法》,有关风险投资的行为只能靠现行的《公司法》、《保险法》、《合伙企业法》等相关法律加以规定,且只是对风险投资做了基础性规定,导致这些规定并不能在风险投资实践中起到有效作用。因此,国家层面可制定专门的法律明确投资双方的权利义务,规范风险投资的相关行为以此来保障各方合法权益,还可通过完善和细化其他法律、政策中涉及风险投资的相关规定协助解决高校科技成果转化风险投资的相关问题。其次,重庆层面,应在能力所及的范围内完善风险投资优惠政策,结合重庆风险投资的现状和发展规划,出台行业监管、税收优惠、融资政策、投资运作和退出机制等一系列配套政策,争取有实质性突破。完善风险投资相关法律政策,旨在给风险投资公司提供一个较为安全的投资环境,进而弥补高校在校企合作中的风险承担能力弱的问题,缓解企业在转化过程中的承担风险的压力。6.2高校角度6.2.1健全激励机制 激励机制的适用不能只着眼于专利转化活动的某个环节,其应当分布在专利转化活动的各个阶段。上文所分析的高校科研人员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在于没有找到一条“中庸之道”,一味地重视专利数量或专利转化效益都会导致严重的后果。因此,鉴于专利转化的研发阶段具有风险性高、收益不明显等特点,应当保留“前端激励”机制,即仍对专利申请和专利授权进行奖励,这虽然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专利质量,但该机制也存在益处:是高校科研人员最基本的科研热情的保障,不能因为前些年的专利数量恶性竞争而矫枉过正。本文认为,可以通过限制“前端激励”的奖励幅度的方法在保障科研热情的同时,降低专利数量恶性竞争。此外,规范“后端激励”。“后端激励”即对专利转化效果进行激励。当下重庆高校可以规定“后端激励”的模式,可以借鉴上文所提及的美国高校所采用的固定比例制和累计递减制。这样可以保障高校科研人员对获得转化奖励的可预测性进而确保其进行转化的积极性。6.2.2设立专利运营基金 针对转化专项基金欠缺的问题,本文认为可以通过设立专利运营基金来解决。具体而言,是在政府的财政支持下,通过引导社会资本投资而建立。该项基金主要投资于高校优势学科的核心专利及其专利组合,旨在积累社会资本力量和各种专利金融服务资源,并以市场为导向,挖掘、培育、储备和运营高校的高水平专利,以此解决高校专利转化经费不足的问题。尽管该基金由政府指导,但政府不任命人员,也不参与该基金的管理和运营,其完全由参与投资的企业运营。目前存在的一种可行的方法是:基于各方自愿,不转让产权,将高校现有专利委托托管方进行托管,由托管方支付专利维持费,并积极促进专利转让和转化。[11]6.3中介机构角度6.3.1提升专业服务能力对于重庆中介机构专利服务能力不足的问题,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1)政府设置优惠措施,吸引国内外知识产权中介机构来渝开办业务。这有利于在更短的时间内提升重庆中介机构的专业服务能力,同时在市场良性竞争的作用下,可以鞭策重庆本土中介机构提升其专业服务能力;(2)中介机构可以与高校积极展开合作,共创双赢的局面。中介机构与高校的紧密结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机构与高校之间的信息不对等的问题,降低机构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