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_第1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_第2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_第3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_第4页
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

单元整体说课

课标要求

1.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了解易燃易爆物的安全知识,了解常用灭火原理和适用范围。

(2)知道化石燃料对人类生活起着重要作用,是人类重要的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

(3)知道石油炼制出的几种主要产品及其用途;了解石油和煤的主要成分和性质,了解石油和煤不仅是重要

的能源,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

(4)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5)了解化石燃料燃烧对环境的影响,认识使用和开发清洁燃料及各种能源的重要性。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活动与探究,学习对获得的事实进行分析得出结论的科学方法,能主动地与他人进行交流和讨论,

使学生在自主学习中,学会自己归纳、总结,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进行火灾事故调查,培养学生调查研究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掌握解决问题的科学方法。

(3)充分利用教材的现有资源(图片、资料、讨论),认识化石燃料的利与弊,以及开发和使用清洁燃料的重

要性和迫切性;通过图和文字介绍石油和煤综合利用的产品,知道煤和石油的重要性。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认识到燃烧和爆炸对人类既有有利的一面也有不利的一面,感受并赞赏化学对改善人类生活和促进社会

发展的积极作用,关注与化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形成主动参与社会决策的意识。

(2)通过对化石燃料的使用年限进行估算,培养珍惜资源、合理开发资源的意识。并激发学生为将来研究和

开发新的能源而努力学习。

教材分析

本单元从常见的燃烧现象入手,介绍燃烧的条件和灭火原理以及一些安全知识;利用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

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

对环境的影响等。本单元内容的学习,可巩固并深化对氧气化学性质、碳单质及碳的氧化物化学性质、水电解

等知识的认识与理解;还为今后学习金属和金属材料的知识、有机化合物、化学与生活等奠定了基础。

本单元在内容的安排上注意从学生的亲身体验出发,选择学生对熟悉和生活中常见的知识和现象,并配合

图像和绘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感受;在内容的安排上还注意通过活动与探究、调查研究、讨论和实验等形式,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中还适当编入与社会发展、新科技等相关的资料,以开阔学生的眼界,

体现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教育的思想。

本单元内容是前后呼应,层层递进的,旨在引导学生辩证地认识燃料燃烧对人类生存的影响,明白化石燃

料燃烧的利与弊。本课题运用大量感性图片,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自觉地关注环境污染问题;通过活动与探

究、调查研究等多种学习方式,让学生深切意识到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燃料和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了解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

认识燃料充分燃烧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燃烧条件的探究;化学反应中伴随着能量变化;甲烷、酒精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与方法、燃料和热量、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等知识点和现代社会、生活联系密

切,是近几年中考命题的重点和热点。命题趋向有:(1)联系生产、生活实际,研究燃烧的条件、灭火原理及防

火措施,考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2)依据课本知识进行迁移,考查对某些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的理解;(3)

各种燃料的使用以及由此带来的各种环境问题等;其中合理开发与节约使用资源、新能源的开发与环境保护将

是开放性试题及研究性学习题命题的热点,考查题型主要是选择题,填空题及简答题。

学情分析

在学习氧气性质时,学生对燃烧有了一定的认识;学习二氧化碳的性质和制法时,学生又知道了一些灭火

的方法。本单元从燃烧条件的实验入手,学生通过实验探究,得出燃烧需要的条件;再根据燃烧的条件推论灭

火的原理;然后介绍一些防火和防爆的安全知识。燃烧反应的实例很多,而生活中利用最多的是燃料的燃烧。

所以,在介绍了燃烧等知识之后,又介绍了燃料及其用途,以及使用燃料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建议

本单元的学习必须突破仅抓知识点教学的局限性,重视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从发散角度认识燃烧、燃料、

能源及环境这条教学主线。这样的设计,既可以对前六单元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进行新情境条件下的应用性归纳总结,又能与第十二单元呼应,启发并引导学生从化学走向社会。

课题1燃烧和灭火

教学案例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

(2)了解灭火器的使用方法、适用范围和一些易燃物、易爆物的安全常识。

(3)能运用燃烧的知识和灭火的原理解决日常生活中简单的防火、防爆问题。

过程与方法

通过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自主设计实验、动手实验、自己归纳现象和结论,使学生初步学会观察、类比等

科学探究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学生通过小组形式的合作与交流,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以及勤于思考、勇于创新和实践的精神。

(2)通过进行科学探究活动,体验探究的乐趣,并感受成功的喜悦。

重点难点

重点

探究燃烧的条件和灭火的原理,引导学生学习科学探究的方法。

难点

燃烧条件的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科学探究。

教学准备

1.多媒体准备:图片(见教学设计中的图片)。

2.实验准备;镶子、试管、橡皮塞、烧杯、导管、气球、白磷、红磷、热水、冷水。

教学流程

新课导入情境引入

实验探究,总结燃烧条件联系实际,明确灭火原理

合作探究

视频资料,获取安全知识实验探究.理解堤炸原因

课堂小结归纳总结收获体会

V

布置作业拓展性作业.提升学生思维

教学设计

一、新课导入

同学们,说到燃烧你会想到什么?(答:火)那么火给我们的生活都带来什么样的影响呢?

介绍火与人类的发展,展示:课本图7—1〜7—3。

师:同学们,看了这些图片你有什么样的感想?请发表你的看法。

(学生发表看法,注意鼓励学生)

二、合作探究

师:既然燃烧对我们的生活产生这么大的影响,同学们,我们这节课就好好探究一下有关燃烧与灭火的问

题,以便好好地利用燃烧产生的火为我们人类服务。

师:同学们,你们见过很多燃烧的场面,你发现通常的燃烧一般有什么特点?

生:发光、放热等。

师:燃烧一般是可燃物跟什么物质的反应?

生:氧气。

师:对,燃烧就像你们所说,是一种发光、放热的剧烈的氧化反应。

(一)实验探究,总结燃烧条件

怎么样才能让燃烧顺利地进行?燃烧到底需要哪些条件呢?我们不妨先从下面的问题入手:

1.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

2.能燃烧的物质在什么条件下都可以燃烧吗?

探究一:

操作步骤

1用镜子取两小块白磷分别放入盛有热水和冷水的烧杯中,观察白磷有无变化。

用一支试管竖直插入盛热水的烧杯中,罩住白磷不松手,观察试管中有何现象。(实验

2

后不要取出试管)

3再用一支大试管竖直插入盛冷水的烧杯中,罩住白磷不松手,观察试管中有何现象。

物质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也叫物质的着火点。

同学们实验探究,然后交流讨论,分析得出燃烧的三个条件:

【板书】(1)可燃物(2)氧气(3)温度达到着火点

这三个条件需要同时具备还是只具其一即可呢?事例分析证明。

下面的现象如何解释?

演示:把分别盛有少量红磷、白磷的大试管同时放在热水中,观察现象。

请同学描述实验现象,分析原因。说明不同物质着火点不同。

下表给出的是一些常见物质的着火点:

可燃物白磷红磷硫木炭酒精无烟煤

着火点CC)40240260320〜370558700-750

一般来讲,着火点低的物质比较易燃,着火点高的物质比较难点燃。

展示教材如图所示,大家思考老师的实验与课本上的实验谁的更好呢?更体好在哪里?

练习:火炬燃烧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①有可燃物②有足够的氧气③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④使用铝合金作外壳

A.①②③B.(2X3)©C.(D©④D.①②④

答案:A

点评:燃烧需满足三个条件:可燃物、氧气(或空气)、温度达到着火点,与是否使用铝合金外壳无关,故

选A。注意:着火点是使可燃物能够持续燃烧所需的最低温度,是可燃物固有的性质,与可燃物的性质和颗粒大

小有关,一般不随外界条件的改变而改变。一般条件下,只能降低或升高温度,但却不能降低或升高着火点。

(二)联系实际,明确灭火原理

过渡引言:我们知道了燃烧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那么如果我们需要灭火应该怎么办?(答:破坏燃烧的

条件!)如何破坏?我们不妨以身边的事件为例来想想办法。

师:请同学们想想遇到下列情况怎么办?(要求学生说出方法及其运用的原理,体现从生活走进化学、用化

学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新理念。去掉对教材上P130的课上探究,作为课下家庭实验探究)

•一包炸药的导火线在远处被点燃了!

•家里油锅起火了,怎么办?

•堆放杂物的纸箱着火了,怎么办?

学生思考,小结归纳:依据燃烧的条件推出灭火的原理:破坏燃烧所要具备的条件之一,既可达到灭火的

目的,可采取:移走或隔离可燃物;隔绝空气或氧气;使温度降至可燃物的着火点以下。

【板书】(1)清除或隔绝可燃物(2)隔绝氧气(或空气)(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三)视频展示,获取安全常识

师:展示灭火常识,用视频展示逃生的方法,体现化学知识的应用。

生:观看幻灯片及视频资料并思考面对火灾时如何进行灭火或逃生,以了解火灾危害与防护方法。

【过渡引言】发生火灾我们首先想到灭火器,那么各种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是什么样的呢?

师:播放视频,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适用范围及使用方法。

生:了解几种常用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过渡引言】可燃物在具备了燃烧的条件后,就能急剧地燃烧,如果发生在有限的空间内就会给生命和财

产造成严重的损害。为了使警钟长鸣,大家在一些易燃、易爆场合经常看到下面的一些图标,同学们讨论讨论,

这些图标向人们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

【投影】

瓜®A

"i心火灾一易燃物质禁止放功出物当心火灾一M化物

®

禁止烟火禁止带火仲禁止啜州

师:同学们想想,这些图标在哪些场合最容易出现呢?

生:油库、面粉加工厂、纺织厂、煤矿等等。

师:为什么在这些场合容易出现呢?下面我们来做一个演示实验,同学们注意观察实验现象并分析其原因。

(四)实验探究,理解爆炸原因

【演示实验】教师按照教材P132实验7—2做实验,用投影打出实验装置。

生:观察实验现象,讨论爆炸原因。

师:总结归纳要点,面粉颗粒是可燃物,面粉颗粒弥漫开与空气充分接触,遇到明火达到着火点,燃烧迅

速并处在有限空间内。

练习:下列做法合理的是()

A.爆竹集中在一个市场出售以便于管理

B.面粉厂、纺织厂、加油站均要严禁烟火

C.在实验室点燃氢气前首先检验氢气纯度,而一氧化碳、甲烷则不需要验纯

D.发现煤气泄漏马上打开排风扇

【解析】若爆竹集中销售,一处爆竹爆炸,则整个市场都存在危险。面粉、棉花、汽油都属于易燃物,故

要求严禁烟火。CO和甲烷都具有可燃性,在使用前都必须验纯。发现煤气泄漏时,不能应用任何电器设备,以

免产生火花而导致爆炸。

【答案】B

三、课堂小结

组织学生畅谈本节课的体会,并鼓励学生提出新的问题。激励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热情,并使学生带着问

题走出课堂。

四、布置作业

【作业】调查你的家庭、学校或一些大商场的防火措施,通过调查让学生走出课堂,深入社会生活实际去

获得第一手信息,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

板书设计

课题1燃烧和灭火

一、燃烧需要的三个条件

(1)可燃物

(2)与氧气(或空气)接触卜者缺一不可

(3)达到燃烧时需要的最低温度(着火点)।

二、灭火原理:

(1)清除或隔绝可燃物

(2)隔绝氧气(或空气),三者选其一

(3)降低温度至着火点以下।

:易燃物和易爆物的安全知识

教师随笔

备课资料

1.化学识卡片

提高警惕,时时注意防火防爆

一、处处留心,做安全防火的有心人。

1.用液化气做饭时,要有人看管,防止饭液溢出,扑灭炉火,造成煤气泄漏,使人中毒,或遇火引起爆炸。

2.外出乘车、乘船,不要携带易燃易爆物,杜绝爆炸隐患。

3.夜间液化气泄漏,千万不要开灯,应立即打开门窗,疏散室内人员,此时要杜绝一切火源,不要开启任

何电源开关,以免发生爆炸。

4.夜间行驶的汽车,发现汽油泄漏时,也应立即杜绝一切火源,疏散乘客。

5.春节燃放烟花爆竹,要远离可燃物,防止发生火灾,鞭炮千万不要独出心裁地放入玻璃瓶或其他有限的

空间内点燃,以防爆炸伤人。

二、处惊不变,随时灭火小窍门。

1.发现火灾迅速拨打火警电话119。报警时要讲清详细地址、起火部位,着火物质,火势大小,报警人姓

名及电话号码,并派人到路口迎候消防车。

2.家中一旦起火,不要惊慌失措,如果火势不大,应迅速利用家中备有的简易灭火器材,采取有效措施控

制和扑救火灾。

3.油锅着火,不能泼水灭火,应关闭炉灶燃气阀门,直接盖上锅盖或用湿抹布覆盖,令火窒息,还可向锅

内放入切好的蔬菜冷却灭火。

4.燃气罐着火,要用浸湿的被褥、衣物捂盖灭火,并迅速关闭阀门。

5.家用电器或线路着火,要先切断电源,再用干粉或气体灭火器灭火。不可直接泼水灭火,以防触电或电

器爆炸伤人。

6.救火时不要贸然开门窗,以免空气对流,加速火势蔓延。

7.如果火势严重无法控制,生命受到威胁时,身上披上湿棉被,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弯腰迅速逃离火灾现场,

向逆风处跑。

2.趣味化学资料

谁是纵火犯?

1854年5月30日,英国战舰“欧罗巴”号起航了,除水兵外,舰上还有60名骑兵和60匹战马,在一个不

大的船舱内结结实实塞满了战马吃的草料。“不好,船舱着火了!“随着一声惊叫,熊熊烈焰就像着了魔似的

从船舱里扑出来,水兵还没来得及提起水桶整个战舰已成为一片火海,片刻间战舰“欧罗巴”就沉入海底,舰

上的人员和战马无一生还。

无独有偶。美国的一个煤栈在一个盛夏突然起火了,把煤栈里堆积如山的煤烧了个精光。外人根本不可能

进入搞破坏,怎么会突然着火呢?法院判定是看门人纵火,判了看门老人15年徒刑。可过了几年,发现这是一

起冤案。

你知道这两起案件的纵火犯是谁吗?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关于溶液的说法正确的是()

A.将硫酸钠和汽油放入水中,充分搅拌后都能形成溶液

B.把20%的硝酸钠溶液均分成两份,每份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0%

C.向20℃时的蔗糖饱和溶液中加入食盐,食盐不再溶解

D.配制100g10%的氯化钠溶液一般经过计算、称量(或量取)、溶解、装瓶等步骤

2.下列实验中,能够达到实验目的是()

实验目的目的

A制备Cu(0H)2将CuO与七0混合,过滤、洗涤、干燥

B鉴别稀硫酸和N&SO,溶液取样,分别加入NazCOs溶液

C除去CaO中的CaCOs加入足量稀盐酸,过滤、洗涤、干燥

D分离AgN()3和NaN03溶液加入适量的NaCl溶液,过滤、蒸发

A.AB.BC.CD.D

3.在厨房里发生的下列变化中,属于物理变化的是

A.天然气燃烧B.把水烧开沸腾C.铁锅生锈D.蔬菜腐烂

4.实现下列变化后,溶液的pH值变小的是()

A.蒸发海水析出食盐

B.稀硫酸跟铁片反应

C.向氢氧化钢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

D.向硫酸钠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领

5.下列物质在给定条件下的转化均能一步实现的是()

CO盐酸

A.Fe0-FeCL

34-o-jB

[ojinn

A_

B.H0H-----H0

222点燃2

C29

C.CaCl2MM°-CaC03-^^-'C02

-Fe02

D.C11SO4溶液-----CuH-CuO

加热

6.下列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打开浓盐酸的瓶塞,瓶口有白雾产生

B.铁丝在空气中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固体

C.灼烧棉线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D.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出白光,生成二氧化碳

7.水是日常生活必不可少的物质,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电解水产生的气体的质量比是2:1

B.通过过滤可以使硬水变成软水

C.纯净水不含有任何化学物质

D.农药、化肥的不合理使用会造成水体污染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点燃

A.镁在空气中燃烧:Mg+Oz'—=MgOz

B.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NaOH+CO2—Na2C03+H20

C.硫酸的制备:Na2S04+2HCl—2NaCl+H2S04

A

D.氧化汞受热分解:2Hg0=2Hg+02f

9.25C时,下列物质在pH>7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NaCl、Na2s0«、AgN03B.ASO,、KN03,CuCl2

C."SO,、NH4CKNa2cO3D.Na2c6、KNO3、NaOH

10.今年世界环境日的中国主题是“绿色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下列做法不符合该主题要求的是()

A.不乱扔废旧电池B.不在水源附近堆放垃圾

C.农田里大量焚烧秸秆D.实时对企业的排气监测

11.下列有关碳和碳的化合物说法错误的是()

A.金刚石、石墨、Go都是碳元素组成的单质

B.在加热或高温的条件下,C0能与许多金属氧化物反应

C.二氧化碳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说明二氧化碳具有酸性

D.水墨画可长久保存不变色是因为在常温下碳的化学性质不活泼

12.甲、乙两种固体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A.M所表示的乙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是20%

B.t「C时,甲、乙饱和溶液降低温度,甲先析出晶体

C.t3℃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降温至t」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D.t」C时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升温至t3°C,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相等

13.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使用“--”后的试剂,其中不正确的是()

A.02(SOD--NaOH溶液

B.C(CuO)--稀硫酸

C.NaCl(Na2SO4)--硝酸预溶液

D.CuO(KNO3)--水

14.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合理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方案

A除去氮气中混有的少量氧气通过灼热的炭粉

鉴别氢氧化镁、氢氧化钠、氯化钠、硝酸铁四种固

B加入适量的水,观察并感知温度变化

C分离氯化钙和碳酸钙混合物溶解、过滤、洗涤、烘干

D探究稀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恰好完全反应向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硝酸领溶液,观察现象

A.AB.BC.CD.D

15.在氯化铜和氯化镁混合溶液中,加入过量的锌粉,充分反应后过滤,留在滤纸上的物质是()

A.ZnB.Mg、CuC.Zn、CuD.Cu

二、填空题

16.痕检是公安机关提取犯罪嫌疑人指纹的一种重要方法,硝酸银显现法就是其中的一种:人的手上有汗迹,

用手动用白纸后,手指纹线就留在纸上.如果将硝酸银溶液小心地涂到纸上,硝酸银溶液就跟汗迹中的氯化钠

作用,生成氯化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该反应属于基本反应类型中的,氯化银在光照条件下

分解生成银粒和另一种单质.银粒呈灰褐色,随着反应的进行,银粒逐渐增多,由灰褐色逐渐变成黑色,从而

显现出黑色的指纹线.

17.为了从废弃黑色铜丝(表面有黑色氧化铜)中回收金属铜,现制定甲、乙两种实验方案。如图所示:

甲方看圈触生上丽河

[鼎色铜战—

乙力筌型用LM裕破酸.丽网

他热

(1)甲方案的硬质玻璃管中可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是氢氧化钠溶液的作用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乙方案中稀硫酸的作用是(用文字叙述),反应后烧杯内溶液的溶质有硫酸,一定还有»

(3)理论上,方案(填“甲”或“乙”)最终所得铜的质量较大。

18.用化学方程式解释下列变化:

(1)正常雨水的pH约为5.6.

(2)氨气(NHJ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和一种常见的液体—.

三、简答题

19.被称为“生命之源”的水(氏0)和被称为“绿色氧化剂”的双氧水(H202),都是由氢、氧两种元素组成的

化合物,通常情况下均为无色液体。在化学实验开放日,实验小组的同学用下面的方法鉴别水和双氧水两瓶无

色液体,请填写有关内容:

实验步骤实险现象实蛤结论

①将等体积的两种无色液体分别加入A、B两个试管中。

②分别向A、B两个试管中同时加入等质量(少量)的

二氧化镒,观察现象。A试管中无明显A试管中的无色港体

现象是:____________;

上肛\|

B试管中有气泡B试管中的无色液体

产生是:____________•

⑴写出B试管内产生气体的化学符号表达式:,该反应是(选填“吸热”

或“放热”)反应

⑵如何检验B试管中产生的气体(写出操作步骤、实验现象和实验结论)o

20.工业上将氯化钠转化为氯酸钾(KClOs)晶体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

(1)步骤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⑵步骤II析出晶体后的溶液是KC103的(填“饱和溶液”或“不饱和溶液”).

⑶下图分别为固体氯化钠和氯化钾的溶解度曲线。

溶解度/g

①医用生理盐水为0.9%的氯化钠溶液,该溶液可为人体补充的营养素有.

②60C时,10g水中最多溶解氯化钾的质量为g»氯化钠和氯化钾在某一温度时,具有相同的溶解度,据图

11所示,则该温度(t)的范围是O

③若采用某氯化钠溶液来选种,氯化钠与水的质量比为9:41。将配制好的溶液装入试剂瓶,贴上标签,在下

图中注明标签上的内容。

四、实验题

21.实验室常用下列装置来制取气体:

D

(2)实验室制取上和CO2时,都可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填序号,下同)。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写一个)。

(3)氨气是一种密度比空气小且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可用加热氯化核和氢氧化钙的固体混合物来制取,收集氨

气的装置是

(4)小杰想探究H2CO2具有酸性,而CO?不具有酸性,他设计了如下实验。请写出观察到的现象:

五、流程题

22.某种矿石由氧化镁、氧化铁、氧化铜和二氧化硅组成,用它制备氢氧化镁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已知:二

氧化硅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盐酸反应)。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液A中共含有种阳离子;写出矿石中的任意一种金属氧化物与稀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只

写一个)。

②在溶液A中加入熟石灰调节溶液的pH,可以使溶液中的金属阳离子转化为沉淀,该实验条件下,使金属阳离

子沉淀的相关pH数据见表。为保证产品纯度、减少产品损失,并便于操作,溶液B的pH可允许的范围是。

氢氧化物

Fe(OH)3Cu(OH)aMg(OH%

开始沉淀的pH1.54.28.6

完全沉淀的pH3.26.711.1

③写出沉淀D的化学式,从物质分类看它属于(选填“单质”“氧化物”“酸”“碱”“盐”)

④写出溶液B中加入熟石灰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六、计算题

23.在实验室里加热氯酸钾(KC103)和二氧化镒的混合物制取氧气,实验测得试管中固体的质量随时间变化的

相关数据见下表:请通过计算回答:

加热时间/min0tit2t3t4

固体质量/g28.025.423.218.418.4

请请通过计算回答:

(1)实验过程中共制得氧气g;

(2)当完全反应后,二氧化镭的质量为g;

(3)原混合物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_?(写出计算过程)

24.小苏打(主要成分为NaHCCW中常含有少量氯化钠。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了测定某品牌小苏打中NaHCOs

的质量分数。进行了以下实验:称量样品置于烧杯中,向其中慢慢滴加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测得的

有关数据如下表所示。

物质样品消耗稀盐酸质量反应后溶液质量

质量(g)975.480

试计算:(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

(1)样品中的NaHCO3质量分数;

(2)所得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

七、探究题

25.某学校“我与化学”学习小组发现,铜绿[CU2(0H)2C0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0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

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于是他们就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固体的组成,并验证产生的气体。请你参与一起分析

探讨:

(1)试管中的黑色团体可能是炭粉,也可能是氧化铜,还可能是o

(2)经查阅资料可知炭粉不能与酸反应,也不溶于酸,而氧化铜则可与酸反应而溶解。于是他们先向试管中的

黑色固体里加入一种溶液来检验黑色固体究竟是什么?你认为他们可加的溶液是(填化学式)

(3)具体分析如下:假如黑色固体是炭粉,应该看到的现象是;如果发

现,该黑色固体则是氧化铜;假如现象

为,才证明第三种可能成立。

(4)若用右图装置验证两种气体生成物,

B

应将生成的混合气体先通过(填“A"或“B''")装置,不然就会有影响,原因

是.当将气体通入装置A进行验证时,气流应从通入。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23456789101112131415

DBBCDADDDCCDCBC

二、填空题

16.AgN03+NaCl—AgCl1+NaN03复分解反应

17.黑色的铜丝变红2Na0H+C0z=Na2cOs+HzO氧化铜和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除去氧化铜硫酸铜

18.C02+H20—H2C034阳+302竺6HzO+2Nz

三、简答题

一氧北镉

19.水双氧水HA2H2O+O2放热将带火星的小木条伸入试管,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

氧气

800c通电

20.NaCl+3H20NaC103+3H21NaC103+3H21饱和溶液水、无机盐(或矿物质)4.5520℃<t<

氯比M溶淞

IM

40℃

四、实验题

21.(1)长颈漏斗,锥形瓶,(2)B,Zn+H2S04=ZnS04+H21,CaC03+2HCl—€aCl2+H2O+CO21

(3)D(4)A中干燥的紫色石蕊试纸不变色,B中湿润的紫色石蕊试纸变为红色

五、流程题

22.Fe2O3+6HQ=2FeCl3+3H2O6.7〜8.6SiO2氧化物Mg"+Ca(OH)2=Mg(OH)2J+CaQ2

六、计算题

23.63.587.5%

24.解: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得CO?的质量=9+75.4—80="=4.4"g(1分)

设NaHCOs质量为X,生成的NaCl的质量为Y。贝!]:

NaHCO3+HCl=*=*NaCl+H2O+CO21(1分)

8458.544

XY4.4g

84:44="="X:4.4g

X==84X4.4+44

="二8・4'g(1分)

样品中NaHCO3的质量分数==8.4+9X100%==93.3%(1分)

,58.5:44="="Y:4.4

Y==58.5X4.4+44

—5.85g(1分)

样品中NaCl的质量="=9g"-8.4g="=0.6〃g(1分)

NaCl的总质量=0.6g+5.85gg=6.45g(1分)

NaCl溶液中NaCl的质量分数=6.45g4-80X100%=8.1%(1分)

答:(略)

(注:其他解法只要合理,过程清楚,结果正确均应给分)

七、探究题

25.(1)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1分)

(2)H2S04(HCKHNO3也可)(1分)

(3)黑色固体不溶解,溶液呈无色;(1分)黑色固体完全溶解,溶液呈蓝色;

(1分)黑色固体部分溶解,溶液呈蓝色。(1分)

(4)B(1分)会干扰对混合气体中水蒸气的验证(1分)a(1分)

2020年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一、选择题

1.甲、乙、丙三种物质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一”表示反应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下列选

项不能实现图示转化的是()

选项甲乙丙

ACaCl2CaCO3co2

BFeCl2FeS04Fe

CNa白O4Na£03NaOH

DCuOo2H2O

A.AB.BC.CD.D

2.某兴趣小组设计了下列四个实验装置,其中合理且实验能够成功的是()

5%H2O2

A.比较等量MnOz和FezOs的催化效果

\fnChFM

蒲铜片白磷1

B.探究燃烧的三个条件

开水

-白磷

3.推理和归纳是化学学习和研究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稀有气体可做保护气,可做保护气的一定是稀有气体

B.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C.厨房洗涤剂对油污有乳化作用,汽油去油污利用的也是乳化作用

D.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则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不是化合物

4.豆浆被称为“植物奶”,其中的异黄酮(Cl5HloO2)具有防癌功能,下列关于异黄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异黄酮是由分子构成的

B.异黄酮中碳、氢、氧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15:10:2

C.异黄酮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

D.异黄酮的相对分子质量为222

5.下列实验设计能达到目的是()

选项ABCD

实验设计油

---二氧

化碳

e

证明二氧化碳不可证明铁生锈是水和

证明二氧化碳与水证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氧

实验目的燃、不助燃、密度大氧气共同作用的结

反应生成碳酸气和温度达到着火点

A.AB.BC.CD.D

6.如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B.tJC时,甲、乙各25g加到50g水中,均得70g溶液

C.tJC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D.t2°C时,将溶剂均为100g的甲、乙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JC时,析出晶体的质量甲〉乙

7.在弗0,NO、N2O3、N2O5、NQ五种物质中,当它们所含氮元素质量相等时,所含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A.1:1:1:1:1B.1:2:3:5:4

C.1:2:1:4:5D.5:4:3:1:2

8.下列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

占燃

/

A.镁在空气中燃烧:Mg+02=^Mg02

B.氢氧化钠溶液在空气中变质:NaOH+CO2-Na2C03+H20

C.硫酸的制备:Na2S04+2HCl—2NaCl+H2SO4

A

D.氧化汞受热分解:2Hg0=2Hg+02f

9.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选项应用和相应的原理基本反应类型

A加热氢氧化铜制氧化铜:Cu(OH)2△CuO+H2分解反应

B用天然气作燃料:2C0+02^1_2C02化合反应

用氢氧化钠溶液吸收二氧化硫气体:

C复分解反应

2NaOH+SO2—Na2SO3+H2O

D用铁桶配制农药波尔多液:Fe+CuSO<-FeSO4+Cu置换反应

A.AB.BC.CD.D

10.如图是某元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和该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单元格,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

B.m=10

C.该原子的大小主要决定于核外电子的运动空间

D.该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g

11.在一密闭的容器中,一定质量的碳粉与过量的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充分反应,容器内各相关量与时间(从反

应开始计时)的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A.

12.下列各组物质中,按照混合物、氧化物、碱的顺序排列的是()

A.稀盐酸、干冰、熟石灰

B.冰水共存物、液氧、火碱

C.碘酒、高镒酸钾、氢氧化镁

D.清新的空气、过氧化氢、纯碱

13.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操作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物质操作方法

AC02混有HC1气体将气体通过足量NaOH溶液

BCuO混有碳粉加入适量稀HC1,过滤、洗涤、干燥

CNaCl溶液混有CaCL加入过量Na2c溶液、过滤

DCu(N03)2溶液混有CuCk加入适量AgNOs溶液、过滤

A.AB.BC.CD.D

14.下列应用和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A.金属铝放置在空气中形成氧化膜4A1+302—2A1B氧化反应

B.用氢氧化铝治疗胃酸过多症Al(OH)3+3HC1=A1C13+HZO复分解反应

C.比较铜和银的活动性强弱Cu+2AgCl=CuCl2+2Ag置换反应

D.用盐酸除铁锈Fe203+6HCl=2FeCl3+3H20复分解反应

15.下列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A.氢氧化钠固体久置于表面皿上,无明显现象

B.生石灰溶于水后,溶液的温度几乎不变

C.小木棍蘸取浓硫酸一段时间后,小木棍变黑

D.浓硫酸有挥发性,在试剂瓶口有白雾现象

二、填空题

16.在实验室里配制60g溶质的质量分数为6%的KC1溶液,回答下列问题.

(1)按下列实验步骤进行:①计算;②称量;③量取;④;⑤装瓶贴标签;

(2)计算所需KC1的质量为g;称量时,应先;(5g以下用游码)

A添加KC1B添加祛码C调节游码

(3)装瓶过程中,少量溶液外溅,但其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减小,因为溶液具有性.

17.网购、高铁、共享单车和扫码支付被称为中国“新四大发明”。

(1)网购离不开光纤宽带,光纤的主要成分是Si。?,碳与SiOz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反应生成单质硅和一种可燃性气

体,请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反应前后硅元素的化合价分别为

(2)高铁车体的外壳由铝合金制成,用铝合金制作外壳的优点是_(答一条即可),高铁在行驶过程中的能量转

化为_。

(3)扫描二维码可以租用共享单车,共享单车的手柄是由合成橡胶制成的,合成橡胶属于—材料,二维码的制

作材料一般是PVC(聚氯乙烯)不干胶贴纸,PVC具有—性(填“热塑”或“热固”),

(4)采用钛合金车架的共享单车质量轻便,承重强度高,钛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颔》^,其中x为一。

18.野炊活动的过程中涉及许多化学知识的运用.某次野炊活动中同学们携带了铁锅、牛肉、面条、西红柿、

食用油、食盐、味精、食醋、洗涤剂、水等物品.

品名:504双吸剂

成分:铁粉、NaCk炭粉等

(D同学们携带的牛肉采用真空包装,延长了食品的保质期,原理是—

(2)负责烧饭的同学引燃枯枝后,迅速往灶里塞满枯枝,结果燃烧不旺,并产生了很多浓烟,原因是

(3)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一包“双吸剂”.如图是某食品包装袋中的“504双吸剂”,此双吸剂

中铁粉的作用是此双吸剂中使用铁粉不使用铁块的原因是NaCl的作用可能是—.

(4)使用铁锅有利于人体健康,主要是因为—.野炊结束时,小辉同学用洗涤剂清洗了沾满油污的铁锅,洗涤

剂所起的作用是其他同学提醒小辉用干布抹去铁锅表面的水珠,这样做的目的是

三、简答题

19.在宏观、微观和符号之间建立联系,是化学学科的特点。下图是碳在氧气中燃烧微观过程示意图,请回答

相关问题。

O一氧原子

•—碳原子

ABC

(1)通过上述变化可知:在化学变化中,可分,不可分。

(2)请在B框内将相关粒子的图形补充完整。

(3)C框内物质属于(填“混合物”或“纯净物

20.哈尔滨啤酒博物馆是目前全国最大的啤酒体验馆,是继哈尔滨国际冰雪节后,冰城的又一张“城市名片”.

生产啤酒的原料小麦、大米富含的营养物质在人体内经与水反应,最终生成的物质在人体内发生化学反应

的方程式为—,反应同时放出能量,供—的需要.为促进小麦生长,提高小麦的蛋白质含量,增强小麦的抗

寒、抗旱能力,可适度施用的化肥的化学式是此化肥与草木灰混合施用的后果是

四、实验题

21.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受热容易分解,生成水、二氧化碳气体和一种常见的固体物质。

(进行实验)为验证碳酸氢钠受热时会分解,兴趣小组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碳酸氢钠放在铜片上加热,如下图

所示。

(1)加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烧杯内壁有

(2)充分加热后,将烧杯迅速倒转过来,倒入适量的澄清石灰水,振荡,观察到石灰水变浑浊。写出该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

(3)兴趣小组的同学认为充分加热后的固体产物可能是NaOH或Na2CO3»

①他们猜想的依据是.

②设计实验,检验反应后的固体产物是NazCOs而不是NaOH,并填入下表

实验操作预期实验现象结论

固体产物是Na2c。3,而不是NaOH。

五、流程题

22.二氧化氯(C1OJ可用于自来水消毒。以粗盐为原料生产C10?的工艺主要包括:①粗盐精制;②电解微酸性

NaCl溶液;③CIO?的制取。工艺流程如下图,其中反应HI制取CIO2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C103+4HCl=2C1021+C121+2NaCl+2H2Oo

Mg(OH):,CaCOaH:物质Y的水涔液

(1)试剂X是(填化学式);操作A的名称是;加入适量HC1除为了满足电解时的微酸性外,

还能除去溶液中的杂质离子,请写出其中所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分析完成反应n的化学方程式:。

(3)为提高经济效益,生产过程中除将上和Ch制成HC1充分利用外,还可循环使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