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天气预报教学设计浙教版(2013)科学八年级上册_第1页
2.5天气预报教学设计浙教版(2013)科学八年级上册_第2页
2.5天气预报教学设计浙教版(2013)科学八年级上册_第3页
2.5天气预报教学设计浙教版(2013)科学八年级上册_第4页
2.5天气预报教学设计浙教版(2013)科学八年级上册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

课程基本信息学科(初中科学)年级(八年级)学期(秋季)课题(第5节天气预报)教科书书名:科学教材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教学目标1.科学观念:知道获取天气预报的常见方法;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并能做简单的天气预报。2.科学思维:发展筛选信息、分析归纳能力;知道天气预报信息的主要收集方法。3.探究实践:收集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通过小组合作交流,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能力。4.态度责任:了解天气预报技术发展与人类生活、生产的关系;激发学生探索关注天气预报技术发展的热情与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掌握天气图上重要的天气系统;

2.学会看简单的天气图。

教学难点:1.利用天气图判断天气状况。

2.调查当地的天气谚语,并能解释其中的科学道理。教学过程情境导入:(课件展示图片“亚会来了”)2023杭州亚运会将于9月23日至10月8日举行,亚运召开与天气预报有关吗?高尔夫比赛不能有雷电天气,马术比赛的气温不能超过32℃,帆船赛要求风速在3~20米/秒之间。。。。。。当前为保障比赛顺利进行,杭州的天气预报实现了“分钟级”的预报。那什么是“分钟级”预报呢?(比如哪个比赛场馆,未来几分钟会下雨,再过几分钟雨停。)“分钟级”这么精准的天气预报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天气预报到底预报了哪些信息?而这些信息又是怎样得到的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学习,来了解一下。新课教学:一、怎样获取天气预报信息思考讨论(P72):某地某日的天气预报:明天多云转阴,有时有小雨,降水概率15%,偏南风3级,气温15~23℃。你知道这些天气预报用语的含意吗?常见的天气用语:(1)云量:天气预报中表示云量的用语:阴、多云、少云、晴等。活动:下列四幅图分别对应阴、多云、少云、晴,请同学们进行相匹配。(2)降水量:天气预报中,降水量的等级有小雨、大雨、中雨和暴雨等。(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的可能性大小。降水概率预报一般情况是:0%,不可能出现降水;10%—20%,降水的可能性很小;30%—50%,有机会出现降水;60%—70%,降水的可能性比较大;80%时,降水的可能性很大;100%,肯定会出现降水。(4)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在气象观测中,使用最高温度计和最低温度计,分别测量一天中的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一天中,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一般出现在日出前后。思考讨论:1.上述的气象预报信息,我们有哪些途径可以获得?看电视、听广播、拨打气象预报、查看互联网等2.气象播报员播报的气象信息是怎么得到的?天气图天气图(课件展示)1854年11月,英法联军包围了克里米亚半岛并打算在黑海地区登陆,忽然狂风大作,强风浪袭击沉没了法国军舰。事后法国皇帝拿破仑三世命令巴黎天文台调查风暴起因。同年11月14日,在此背景下,由巴黎天文台台长勒维烈制作的世界上第一张天气图诞生了1、天气图:天气图是一种可以表现不同地方气象信息的地图。天气图可用于表示天气形势。2、等压线:天气图上的曲线叫做等压线,它是气压相等的地方的连线。思考讨论:右边天气图中的气象信息有哪些?分析:低压区:气流上升到高空,形成阴雨天气。高压区:高空中缺少水汽,形成晴朗干燥天气。冷锋:常带来降雨、大风、降温天气。暖锋:常带来降雨天气,气温升高。思考讨论:根据图248,找出当日影响我国的较大天气系统的位置,并分析当日我国的天气形势。分析:青海、西藏东部、四川西部受低压控制,以阴雨天气为特征。冷锋位于内蒙古上空,受冷锋云系的影响,内蒙古大部分地区以阴雨天为主。台风位于台湾省以东洋面。东北和华北的大部分,及我国东部、中部、南部各省受高压影响,天气晴好。过渡:1.天气预报员背后的天所图怎么来的?天气图表计算机处理气象数据2.获取气象数据的途径有哪些?地面观测站、气象卫星、气象雷达、气象探测火箭、气象探测气球、海洋气象数据自动收集装置、自动遥感和遥测装置等都能提供各种气象信息。归纳:气象工作者利用计算机来处理这些上千万个天气信息数据,模拟天气变化,从而准确地预报天气。目前杭州亚运会56个竞赛场馆以及个亚运村都设立了自动气象站,实时监测场馆周边的温度、湿度、雨量、气压、风向风速、能见度等气象要素。采集到的气象数据将自动传输到综合气象观测信息化平台,依托这些实时数据,实现“分钟级”的气象预报。思考讨论:应用天气系统知识分析,俗语“一场秋雨一场凉”背后的科学原理?秋天的雨,从气象系统分析,其实冷锋过境过境引起的。冷锋过后当地为冷空气控制,气温降低。天气谚语背后其实包含着科学原理。课后请同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