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5/39/wKhkGWbi8b-AV5niAAIyXgGReSs411.jp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5/39/wKhkGWbi8b-AV5niAAIyXgGReSs4112.jp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5/39/wKhkGWbi8b-AV5niAAIyXgGReSs4113.jp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5/39/wKhkGWbi8b-AV5niAAIyXgGReSs4114.jpg)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5/15/39/wKhkGWbi8b-AV5niAAIyXgGReSs411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第页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期末考试卷(含答案与解析)(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校: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飞复燃D.百炼成钢2、已知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6NaOH5NaCl+X+3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ClO B.NaClO2 C.NaClO3 D.ClO23、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A.金刚石 B.铁矿石 C.石墨 D.大理石5、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6、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物质分子个数体积0℃/101kPa20℃/101kPa0℃/202kPa17g氨气约6.02×1023个22.4L22.1L11.2L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7、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A. B. C. D.8、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A.氮气B.氢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10、钛合金具有记忆效应,下图为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C.钛的元素符号是TiD.钛元素的原子质量为47.8711、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A.无色无味 B.密度与空气接近C.熔沸点低 D.化学性质不活泼12、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医疗急救 B.易溶于水 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贮存在钢瓶中13、现有下列反应:①2KMn04K2Mn04+Mn02+02↑;②2KCl032KCl+302↑;③2NH4NO34H20+2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14、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肥皂水能鉴别软水和硬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C.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16、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17、“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下列有关碳循环、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18、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H、O原子个数比为2:1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C.蔗糖中含45种元素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19、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C.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20、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水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二、填空与理解(共4小题,每空2分,共34分。)21、自来水厂净水时常使用明矾做絮凝剂。明矾是硫酸铝钾(一种盐)的结晶水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明矾结构中含有的下列微粒:①两个硫原子______;②十二个水分子____;(2)明矾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钾离子,钾离子的符号为_____。(3)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氢氧化铝吸附悬浮杂质,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22、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中图1是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锶原子形成的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图1、图2中共有______种金属元素。(2)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______,锶原子与图2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23、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1)天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大力植树造林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24、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三、实验与探究(1小题,每空2分,共16分)25、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如图F,用制得的氧气做硫燃烧的实验,集气瓶要留少量水的作用是。(3)实验室制取CO2应选择的装置组合为______,选择此发生装置的突出优点是;检验CO2是否收集满的操作为。(4)上图G装置在化学中有“万能瓶”的美称。若用该装置收集H2,则H2从______端进入;若用排水法收集H2,将装置装满水,则H2从______端进入。四、分析与计算(1小题,每空2分,共10分)26、【拓展与应用】现有14.9克纯碱样品(含Na2CO3和NaC1的混合物),将其放入干净的烧杯中,加入89.5克水使其完全溶解,向所得溶液中缓慢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反应方程式为:)。产生气体的质量与加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图所示,试回答下列问题:(1)产生CO2的质量为______克。(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写出具体的解题过程,下同)(3)滴入稀盐酸至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______参考答案与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下列成语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A.星火燎原B.披荆斩棘C.死飞复燃D.百炼成钢【答案】B【解析】A.星火燎原涉及可燃物的燃烧,燃烧属于有新物质生成的化学变化,A错误;B.披荆斩棘不涉及新物质的生成,仅仅涉及物理变化,B正确;C.死飞复燃包括可燃物的燃烧,涉及化学变化,C错误;D.百炼成钢涉及可燃物的燃烧且产生高温,因此涉及化学变化,D错误。2、已知氯气与热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Cl2+6NaOH5NaCl+X+3H2O,则X的化学式是()A.NaClO B.NaClO2 C.NaClO3 D.ClO2【答案】C【解析】反应前氯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钠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1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氧原子是6个,反应后应该是6个,其中3个包含在未知物质中,反应前后氢原子都是6个,X的化学式是NaClO3。故选C。3、下列灭火方法正确的是()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 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 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灭火器扑灭【答案】B【解析】A、电器着火,用水浇灭容易触电,应先关闭电源,A错误。B、酒精灯打翻着火,用湿抹布扑灭,B正确。C、室内起火,开窗通风会加剧火势,C错误。D、炒菜时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D错误。故选:B。
4、天然存在的最硬的物质是()A.金刚石 B.铁矿石 C.石墨 D.大理石【答案】A【解答】金刚石是一种碳的单质,是天然存在的硬度大物质。故选:A。5、坚持低碳生活、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做法与这一理念不相符的是()A.限制燃放烟花 B.发展燃煤发电 C.分类处理垃圾 D.倡导公交出行【答案】B【解析】A、限制燃放烟花,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烟尘的产生,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B、发展燃煤发电,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同时产生更多的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和烟尘,不符合低碳生活、绿色发展的理念;C、分类处理垃圾,可以实现垃圾的减量化、资源化,还可以减少垃圾对环境的污染,不符合题意;D、倡导公交出行,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符合低碳生活理念。故选B。6、氨气有刺激性气味,结合表中信息,不能得出的是()物质分子个数体积0℃/101kPa20℃/101kPa0℃/202kPa17g氨气约6.02×1023个22.4L22.1L11.2LA.氨分子质量很小 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分子在运动C.温度升高,氨分子体积变大 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答案】C【解析】A、6.02×1023个氨气分子质量为17g,因此氨分子质量很小,正确;B、闻到氨水的气味是因为氨气分子在不停的做无规则运动,正确;C、温度升高,氨分子间隔变大,错误;D、压强变大,氨分子间的间隔变小,正确;故选C。7、高铁是中国一张靓丽的名片,车厢内禁止吸烟须张贴的标志是()A. B. C. D.【答案】B【解析】A、表示易燃物品,不符合题意;B、表示禁止吸烟,符合题意;C、表示节约用水,不符合题意;D、表示禁止带火种,不符合题意。故选B。8、烟对人体有害。香烟燃烧产生的烟气中含有一种能与血液中血红蛋白结合的有毒气体,它是()A.氮气B.氢气C.一氧化碳D.二氧化碳【答案】C【解析】一氧化碳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从而使血红蛋白不能再与氧气结合,造成生物体缺氧,故该气体是一氧化碳。故选C。9、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金刚石和石墨都具有良好的导电性B.金刚石、石墨和C60的化学性质有较大差异C.二氧化碳和一氧化碳都具有还原性D.二氧化碳可用于灭火,既利用了它的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它的化学性质【答案】D【解析】石墨具有良好的导电性,金刚石几乎不导电;金刚石、石墨和C60是碳元素形成的单质,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一氧化碳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不具有还原性;二氧化碳用于灭火,利用了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的大、不燃烧不能支持燃烧的性质,既利用了物理性质,也利用了化学性质。10、钛合金具有记忆效应,下图为钛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钛原子核内有22个质子C.钛的元素符号是TiD.钛元素的原子质量为47.87【答案】D【解析】A、由“金”字旁可知,钛元素属于金属元素,不符合题意;B、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原子序数=质子数=22,不符合题意;C、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右上角的符号表示元素符号,故钛的元素符号为Ti,不符合题意;D、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钛的相对原子质量为47.87,不是原子质量,符合题意。故选D。11、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A.无色无味 B.密度与空气接近C.熔沸点低 D.化学性质不活泼【答案】D【解析】生产生活中常用氮气作保护气,主要是因为氮气化学性质不活泼,不是因为无色无味、密度与空气接近、熔沸点低。故选D。12、2021年印度新冠疫情加剧,导致其国内氧气供应严重不足。下列关于氧气的说法错误的是()A.用于医疗急救 B.易溶于水 C.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 D.可贮存在钢瓶中【答案】B【解析】A、氧气是人体维持生命的必要物质,可以用于医疗急救,故选项正确;B、氧气不易溶于水,故选项错误;C、氧气具有助燃性,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故选项正确;D、氧气在低温、高压下可以转化为液体,可以贮存在钢瓶中,故选项正确。故选:B。13、现有下列反应:①2KMn04K2Mn04+Mn02+02↑;②2KCl032KCl+302↑;③2NH4NO34H20+2N2↑+O2↑。其中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的是()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②③【答案】A【解析】③反应生成两种气体,会使收集的气体不纯,不适用于实验室制取氧气。14、如图是几种微粒的结构示意图,根据图示判断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A.B元素属于金属元素B.A与C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C.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D.B、C、D元素位于同一周期【答案】B【解析】A、B质子数为11,属于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A正确。B、A为稀有气体氦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性质稳定,C最外层2个电子,容易失去两个电子,A与C元素不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B错误。C、C原子最外层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失去两个电子形成阳离子,C正确。D、B、C、D元素原子都是核外三个电子层,位于同一周期,D正确。故选:B。15、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肥皂水能鉴别软水和硬水 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C.蒸馏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 D.电解水实验中,正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答案】D【解析】A、通常用肥皂水来区分硬水和软水,肥皂水在硬水中易起浮渣,在软水中泡沫较多,不符合题意;B、农业上,改漫灌为滴灌可以节约水资源,保护水源,不符合题意;C、蒸馏可除去所有杂质,对水的净化程度最高,不符合题意;D、在电解水实验中,“正氧负氢”,负极产生的气体可以燃烧,符合题意。故选D。16、有关粉尘爆炸实验说法正确的是()A.剧烈燃烧一定会引起爆炸B.燃着的蜡烛可升高面粉着火点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氧气的含量D.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答案】D【解析】A、剧烈燃烧发生在有限空间会引起爆炸,A错误。B、面粉着火点没有升高,B错误。C、鼓空气是为了增大面粉和空气接触面积,C错误。D、面粉容易发生爆炸,面粉加工厂必须严禁烟火,D正确。故选:D。17、“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碳“零排放”,下列有关碳循环、碳中和的说法,错误的是()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单质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D.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答案】A【解析】A.每个人都在参与碳循环,碳循环中的“碳”是指碳元素,选项说法错误;B.开发可再生能源,降低化石燃料的需求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有利于实现碳“零排放”,选项说法正确;C.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森林,增大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以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量,选项说法正确;D.大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较高会导致温室效应,所以碳中和能有效维持碳循环的相对稳定,控制日趋严重的温室效应,选项说法正确。故选:A。18、蔗糖的分子式为C12H22O11,下列关于蔗糖的说法正确的是()A.H、O原子个数比为2:1 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16)C.蔗糖中含45种元素 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答案】A【解析】A、H、O原子个数比为22:11,即2:1,符合题意;B、相对分子质量为(12×12+22×1+11×16)=342,不符合题意;C、蔗糖中含有C、H、O三种元素,不符合题意;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氢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小,不符合题意。故选A。19、工业生产硫酸的过程中,SO2催化氧化反应前后的微观示意图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B.反应后催化剂质量减少C.示意图中共有2种单质D.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1:1【答案】A【解析】由微观反应示意图可知,该反应是由二氧化硫和氧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生成三氧化硫,化学方程式为2SO2+O22SO3。A.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反应后分子数目减少,故A正确;B.由催化剂的概念可知,反应后催化剂的质量不变,故B错误;C.由分子结构模型可知,示意图中只有一种分子是由同种原子构成的,也就是只有一种单质,故C错误;D.由化学方程式可知,参加反应的两种分子个数比为2:1(或1:2),故D错误。故选:A。20、2020年5月5日,配置有氢氧发动机的长征五号B火箭,搭载我国新一代载人试验飞船顺利升空,飞船成功返回。从变化观念和平衡思想认识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氢气和氧气混合生成水B.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化合价改变C.2g氢气和1g氧气反应生成3g水D.氢气和氧气反应吸收热量【答案】B【解析】A、氢气和氧气在点燃的条件下才能生成水,不符合题意;B、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不变,氢、氧元素由游离态变为化合态,化合价一定发生了改变,符合题意;C、设2g氢气消耗氧气的质量为x,参加反应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比为:4:32=2g:x,x=16g,故氢气剩余,不可能生成3g水,不符合题意;D、氢气燃烧,放出大量的热,不符合题意。故选B。二、填空与理解(共4小题,每空2分,共34分。)21、自来水厂净水时常使用明矾做絮凝剂。明矾是硫酸铝钾(一种盐)的结晶水合物,回答下列问题:(1)请用化学符号表示明矾结构中含有的下列微粒:①两个硫原子______;②十二个水分子____;(2)明矾溶于水可以电离出钾离子,钾离子的符号为_____。(3)明矾溶于水后生成胶状氢氧化铝吸附悬浮杂质,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______。【答案】(1).2S;12H2O(2).K+(3).Al(OH)3【解析】(1)①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多个原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两个硫原子表示为:2S;②分子用化学式表示,多个分子就是在化学式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十二个水分子表示为:12H2O;(2)离子的表示方法:在该离子元素符号的右上角标上该离子所带的正负电荷数,数字在前,正负号在后,带一个电荷时,1通常省略,多个离子,就是在元素符号前面加上相应的数字;故钾离子为:K+;(3)氢氧化铝是由铝离子和氢氧根离子构成,铝离子显+3价,氢氧根离子显-1价,故氢氧化铝的化学式为:Al(OH)3。22、用氢、锶(Sr)等材料制成的原子钟精准度极高,常被用于卫星的精准计时。如图中图1是锶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1)锶原子形成的离子可用符号表示为______,图1、图2中共有______种金属元素。(2)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______,锶原子与图2中C代表的微粒形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答案】(1)Sr2+;2(2)Mg;SrCl2【解析】(1)由图1可知,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2个电子,形成带有两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Sr2+;图1为锶元素,A是氦元素,B是镁元素,C是氯元素,所以图1、图2中共有2种金属元素;故填:Sr2+;2;(2)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A是氦原子,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层,该层有2个电子,化学性质稳定;B是镁原子,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C是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因此图2中与锶原子化学性质相似的微粒符号是Mg;锶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最外层的2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2价,C表示氯原子,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1个电子,在化合物中显﹣1价,则锶元素与氯元素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SrCl2;故填:Mg;SrCl2。23、2021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碳达峰”、“碳中和”成为热词,旨在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积极参与生态文明建设,携手行动,共建天蓝、地绿、水清的美丽中国。请回答:(1)天气中CO2的含量不断上升,从而导致的环境问题是______增强,全球气候变暖。(2)大气中CO2的产生主要来自化石燃料的燃烧,化石燃料属于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3)随着全球能源使用的增长,化石燃料日趋枯竭,科学家正在开发利用新能源,请列举一种新能源______。(4)“碳中和”主要是指抵消温室气体的排放量,实现正负抵消,达到相对“零排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A.大力植树造林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答案】(1)温室效应(2)不可再生(3)太阳能(4)C【解析】(1)二氧化碳会导致温室效应,使全球气候变暖,故填:温室效应;(2)化石燃料是不可再生能源,故填:不可再生;(3)常见的新能源有: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4)A、大力植树造林,可以使绿色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改善空气质量,故A不符合题意;B、捕集、利用和封存CO2也可以起到控制二氧化碳排放的目的,故B不符合题意;C、提倡使用一次性餐具不利于环保,故C符合题意;故选C。24、能源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1)化石燃料包括煤、_______、天然气等,是_______(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能源。目前居民生活中常用的气体燃料主要是天然气、煤气、液化石油气。有时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此时应_______(填“调大”或“调小”)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为解决化石燃料面临枯竭的问题,目前,中科院研制出一种将二氧化碳成功转化为汽油的方法,其反应过程如下图所示。请从原理或产品的角度分析该成果的意义是_______(答一点即可)。【答案】(1)石油;不可再生;调大;CH4+2O2CO2+2H2O(2)缓解温室效应加剧(或减缓能源危机)【解析】(1)化石燃料包括煤、石油、天然气等,是不可再生能源;燃气灶的火焰会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说明氧气不足,所以应调大灶具的进风口,使燃料充分燃烧。天然气主要成分是甲烷,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化学方程式为:CH4+2O2CO2+2H2O。(2)由二氧化碳转化为汽油的流程图,二氧化碳与氢气最终的产物是汽油,能减缓温室效应、缓解能源危机等;故填:减缓温室效应(或缓解能源危机等)。三、实验与探究(1小题,每空2分,共16分)25、下图是初中化学常用的实验装置,请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2)实验室里可选择装置A用于制备氧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2025年荆州市沙市区事业单位人才引进30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4年12月湖南省衡阳县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人才引进29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发电企业安全工器具管理标准
- 荷叶母亲课件、教案、音频朗读
- 《椰树海滨风景》课件
- 借哪吒精神燃开学斗志 开学主题班会课件
- 2025年初中主题班会课件:好习惯成就好人生
- 2025至2031年中国12英寸吊装球机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阿伦磷酸钠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至2030年中国铝材氧化着色钛碟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新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 5《这些事我来做》(说课稿)-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四年级上册
- 2025年福建福州市仓山区国有投资发展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广东省深圳法院招聘书记员招聘144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人教版新教材数学一年级下册教学计划(含进度表)
- GB/T 45107-2024表土剥离及其再利用技术要求
- 2025长江航道工程局招聘101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一年级家长会课件2024-2025学年
- 五年级上册脱式计算100题及答案
- 新版北师大版小学3三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完整(新教材)
- 【说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