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度计算.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计算方法_第1页
强度计算.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计算方法_第2页
强度计算.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计算方法_第3页
强度计算.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计算方法_第4页
强度计算.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计算方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强度计算.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理论:复合材料强度计算方法1复合材料基础理论1.1复合材料的定义与分类复合材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性质的材料,通过物理或化学方法组合而成的新型材料。这些材料在性能上互相取长补短,产生协同效应,使复合材料具有优于单一组分材料的特性。复合材料的分类主要依据其基体和增强体的性质,常见的分类有:基体分类:包括聚合物基复合材料、金属基复合材料、陶瓷基复合材料等。增强体分类:如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玻璃纤维、碳纤维、芳纶纤维等)、颗粒增强复合材料、晶须增强复合材料等。形态分类:如层压复合材料、颗粒复合材料、纤维复合材料等。1.2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复合材料的性能特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高强度与高模量:通过选择高强度、高模量的增强纤维,复合材料可以达到比单一材料更高的强度和模量。轻质:复合材料通常比传统材料轻,这对于航空航天、汽车等需要减轻重量的应用领域尤为重要。耐腐蚀性:许多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能,适用于恶劣环境下的应用。可设计性:复合材料的性能可以通过调整基体和增强体的种类、比例以及排列方式来定制,满足特定应用需求。热稳定性:某些复合材料(如陶瓷基复合材料)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适用于高温环境。1.2.1示例: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计算假设我们有以下数据样例,用于计算聚合物基复合材料的性能:基体材料:聚酰胺(PA),密度为1.15g/cm³,弹性模量为3.5GPa。增强材料:碳纤维,密度为1.75g/cm³,弹性模量为230GPa。体积分数:碳纤维占复合材料总体积的60%。我们可以使用复合材料的混合规则来计算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弹性模量。1.2.1.1密度计算复合材料的密度(ρ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ρ其中,ρm是基体材料的密度,ρf是增强材料的密度,Vm是基体材料的体积分数,Vf是增强材料的体积分数。#定义材料参数

rho_m=1.15#基体材料密度,单位:g/cm³

rho_f=1.75#增强材料密度,单位:g/cm³

V_f=0.60#增强材料体积分数

#计算基体材料体积分数

V_m=1-V_f

#计算复合材料密度

rho_c=rho_m*V_m+rho_f*V_f

print(f"复合材料的密度为:{rho_c:.2f}g/cm³")1.2.1.2弹性模量计算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Ec)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计算:E其中,Em是基体材料的弹性模量,Ef是增强材料的弹性模量。#定义材料参数

E_m=3.5#基体材料弹性模量,单位:GPa

E_f=230#增强材料弹性模量,单位:GPa

#使用混合规则计算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E_c=E_m*V_m+E_f*V_f

print(f"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_c:.2f}GPa")以上计算方法是复合材料性能预测的基础,实际应用中可能需要更复杂的模型来考虑界面效应、纤维取向等因素。2复合材料强度理论2.1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分析2.1.1引言复合材料由两种或更多种不同性质的材料组合而成,以获得单一材料无法达到的性能。其强度和失效模式分析是材料科学和工程中的关键领域,涉及对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响应进行预测和理解。2.1.2失效模式复合材料的失效模式多样,主要包括:-纤维断裂:在高拉伸载荷下,复合材料中的纤维可能断裂。-基体开裂:基体材料在承受剪切或压缩载荷时可能产生裂纹。-界面脱粘:纤维与基体之间的界面可能因载荷而脱粘,导致性能下降。-分层:层压复合材料中,层与层之间可能因剪切力而分层。2.1.3分析方法最大应力理论:基于材料中最大应力超过其强度时材料将失效的假设。最大应变理论:认为材料在最大应变超过其极限应变时失效。Tsai-Wu失效理论:这是一种更全面的理论,考虑了复合材料中应力和应变的相互作用。2.1.4示例:Tsai-Wu失效理论的应用假设我们有以下复合材料的强度参数:-ft=1000 MPa(纤维拉伸强度)-fc=500 MPa(纤维压缩强度)Tsai-Wu失效准则可以表示为:F其中,σ1和σ2是正交坐标系中的正应力,ϵ1和ϵ22.1.4.1Python代码示例#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numpyasnp

#定义Tsai-Wu失效准则的系数

a=1/(f_t**2)

b=1/(f_c**2)

c=1/(s_12**2)

d=-1/(f_t*m_t)

e=-1/(f_c*m_c)

f=1/(m_t**2)

g=1/(m_c**2)

h=0

#定义应力和应变

sigma_1=800#MPa

sigma_2=300#MPa

epsilon_1=0.001#无量纲

epsilon_2=0.0005#无量纲

#计算Tsai-Wu失效准则

F=a*sigma_1**2+b*sigma_2**2+c*sigma_1*sigma_2+d*sigma_1*epsilon_2+e*sigma_2*epsilon_1+f*epsilon_1**2+g*epsilon_2**2+h*epsilon_1*epsilon_2

#输出结果

ifF<=1:

print("材料未失效")

else:

print("材料已失效")2.2复合材料的强度预测理论2.2.1引言强度预测理论旨在通过数学模型预测复合材料在特定载荷条件下的强度,这对于设计和优化复合材料结构至关重要。2.2.2理论模型Hoffman理论:适用于预测层压复合材料的强度,考虑了层间应力和应变的分布。Hashin理论:专门用于预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的强度,考虑了纤维和基体的相互作用。2.2.3示例:Hashin理论的应用Hashin理论用于预测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在拉伸和压缩载荷下的失效。该理论基于纤维和基体的强度参数,以及载荷方向。2.2.3.1Python代码示例#导入必要的库

importnumpyasnp

#定义Hashin失效准则的参数

f_t=1000#纤维拉伸强度,MPa

f_c=500#纤维压缩强度,MPa

m_t=100#基体拉伸强度,MPa

m_c=80#基体压缩强度,MPa

s_12=100#剪切强度,MPa

#定义应力

sigma_1=800#沿纤维方向的应力,MPa

sigma_2=300#垂直于纤维方向的应力,MPa

tau_12=50#剪切应力,MPa

#计算Hashin失效准则

F_t=(sigma_1/f_t)**2+(sigma_2/m_t)**2+(tau_12/s_12)**2

F_c=(sigma_1/f_c)**2+(sigma_2/m_c)**2+(tau_12/s_12)**2

#输出结果

ifF_t<=1:

print("纤维方向未失效")

else:

print("纤维方向已失效")

ifF_c<=1:

print("基体方向未失效")

else:

print("基体方向已失效")2.2.4结论通过上述分析和示例,我们可以看到,复合材料的强度理论和失效模式分析是复杂但可预测的。利用Tsai-Wu和Hashin理论,工程师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条件下的行为,从而设计出更安全、更高效的复合材料结构。3复合材料强度计算方法3.1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3.1.1原理一维复合材料,通常指的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中的单向增强材料。其强度计算主要基于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包括纤维和基体的强度、弹性模量以及它们之间的界面强度。一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方法主要包括最大应力理论、最大应变理论和最大剪应力理论。3.1.1.1最大应力理论最大应力理论认为,复合材料的破坏是由纤维或基体中的最大应力引起的。对于一维复合材料,纤维和基体的强度是不同的,因此需要分别计算纤维和基体的最大应力,以确定复合材料的强度。3.1.1.2最大应变理论最大应变理论认为,复合材料的破坏是由纤维或基体中的最大应变引起的。在复合材料中,纤维和基体的弹性模量不同,因此在外力作用下,它们的应变也不同。最大应变理论通过计算纤维和基体的最大应变,来预测复合材料的破坏。3.1.1.3最大剪应力理论最大剪应力理论认为,复合材料的破坏是由纤维和基体界面处的最大剪应力引起的。在复合材料中,纤维和基体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影响复合材料整体性能的关键因素。最大剪应力理论通过计算界面处的剪应力,来预测复合材料的破坏。3.1.2示例假设我们有一维复合材料,纤维的弹性模量为Ef=200 GPa,纤维的抗拉强度为σ3.1.2.1最大应力理论计算#定义材料参数

E_f=200e9#纤维弹性模量,单位:Pa

sigma_f=2000e6#纤维抗拉强度,单位:Pa

E_m=3e9#基体弹性模量,单位:Pa

sigma_m=50e6#基体抗拉强度,单位:Pa

V_f=0.6#纤维体积分数

#计算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

E_c=V_f*E_f+(1-V_f)*E_m

#计算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

sigma_c=V_f*sigma_f+(1-V_f)*sigma_m

#输出结果

print(f"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为:{E_c/1e9:.2f}GPa")

print(f"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为:{sigma_c/1e6:.2f}MPa")3.2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3.2.1原理二维复合材料,如层压板,其强度计算需要考虑材料在平面内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层间剪切强度。计算方法包括经典层合板理论(CLT)和第一阶剪切变形理论(FSDT)。3.2.1.1经典层合板理论(CLT)CLT假设层间没有剪切变形,只考虑层板在平面内的弯曲和伸缩。通过层板的弹性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层板的厚度和层数,可以计算出层板的刚度矩阵,进而预测层板的强度。3.2.1.2第一阶剪切变形理论(FSDT)FSDT考虑了层间的剪切变形,因此可以更准确地预测层板的强度。通过层板的弹性模量、剪切模量和泊松比,以及层板的厚度和层数,可以计算出层板的刚度矩阵,进而预测层板的强度。3.2.2示例假设我们有二维复合材料层压板,由两层纤维增强材料组成,每层的厚度为0.1 mm,纤维的弹性模量为Ef=200 GP3.2.2.1经典层合板理论(CLT)计算importnumpyasnp

#定义材料参数

E_f=200e9#纤维弹性模量,单位:Pa

G_f=80e9#纤维剪切模量,单位:Pa

E_m=3e9#基体弹性模量,单位:Pa

G_m=1.2e9#基体剪切模量,单位:Pa

V_f=0.6#纤维体积分数

t=0.1e-3#层厚,单位:m

n=2#层数

#计算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

E_c=V_f*E_f+(1-V_f)*E_m

G_c=V_f*G_f+(1-V_f)*G_m

#计算层压板的刚度矩阵

A=np.array([[E_c*t,0],[0,G_c*t]])

D=np.array([[E_c*t**3/12,0],[0,G_c*t**3/12]])

Q=np.array([[E_c,0],[0,G_c]])

#输出结果

print(f"层压板的刚度矩阵A为:\n{A}")

print(f"层压板的刚度矩阵D为:\n{D}")

print(f"层压板的刚度矩阵Q为:\n{Q}")3.3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3.3.1原理三维复合材料,如三维编织复合材料,其强度计算需要考虑材料在三个方向上的强度和刚度,以及层间剪切强度和层间拉伸强度。计算方法包括三维弹性理论和有限元分析。3.3.1.1维弹性理论三维弹性理论基于弹性力学的基本方程,考虑材料在三个方向上的应力和应变,以及层间剪切和拉伸。通过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剪切模量,可以计算出材料的刚度矩阵,进而预测材料的强度。3.3.1.2有限元分析有限元分析是一种数值计算方法,可以考虑材料的非线性、复杂几何和边界条件。通过将材料划分为有限的单元,计算每个单元的应力和应变,可以预测材料的强度和变形。3.3.2示例假设我们有三维复合材料,由纤维和基体组成,纤维的弹性模量为Ef=200 GPa,纤维的剪切模量为G3.3.2.1维弹性理论计算#定义材料参数

E_f=200e9#纤维弹性模量,单位:Pa

G_f=80e9#纤维剪切模量,单位:Pa

E_m=3e9#基体弹性模量,单位:Pa

G_m=1.2e9#基体剪切模量,单位:Pa

V_f=0.6#纤维体积分数

#计算复合材料的弹性模量和剪切模量

E_c=V_f*E_f+(1-V_f)*E_m

G_c=V_f*G_f+(1-V_f)*G_m

#计算复合材料的泊松比

nu_f=0.2#纤维泊松比

nu_m=0.3#基体泊松比

nu_c=V_f*nu_f+(1-V_f)*nu_m

#计算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

C=np.array([[E_c,nu_c*E_c,0,0,0,0],

[nu_c*E_c,E_c,0,0,0,0],

[0,0,E_c,0,0,0],

[0,0,0,G_c,0,0],

[0,0,0,0,G_c,0],

[0,0,0,0,0,G_c]])

#输出结果

print(f"复合材料的刚度矩阵C为:\n{C}")以上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Python进行一维、二维和三维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在实际应用中,这些计算通常需要更复杂的模型和算法,例如考虑材料的非线性、温度效应和疲劳效应等。4复合材料设计与应用4.1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复合材料的设计原则主要围绕其结构、性能和应用需求展开。设计复合材料时,需要考虑以下几个关键因素:材料选择:根据复合材料的最终用途,选择合适的基体材料和增强材料。例如,对于需要高耐热性的应用,可能选择陶瓷基体;对于需要轻质高强的应用,则可能选择碳纤维增强的聚合物基体。纤维布局:纤维的布局方式直接影响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常见的布局方式包括单向、双向、多向和随机分布。例如,单向纤维布局可以提供沿纤维方向的高强度,而多向布局则可以提高材料的各向同性。界面设计:基体与增强材料之间的界面强度是复合材料设计中的关键。良好的界面可以确保载荷的有效传递,避免界面处的应力集中。界面设计可能涉及使用特定的表面处理技术或添加界面剂。制造工艺:选择合适的制造工艺,如手糊成型、预浸料成型、拉挤成型等,以确保复合材料的性能和成本效益。性能优化:通过调整纤维含量、纤维长度、纤维直径和基体材料的性质,优化复合材料的性能,如强度、刚度、耐腐蚀性等。4.1.1示例:复合材料设计中的纤维布局优化假设我们正在设计一种用于航空航天的复合材料,需要在保证强度的同时,尽可能减轻重量。我们可以通过调整纤维的布局来实现这一目标。#示例代码:使用Python进行纤维布局优化

importnumpyasnp

#定义纤维和基体的性质

fiber_density=1.8#纤维密度,g/cm^3

matrix_density=1.2#基体密度,g/cm^3

fiber_strength=3000#纤维强度,MPa

matrix_strength=100#基体强度,MPa

#定义复合材料的纤维体积分数

fiber_volume_fraction=0.6

#计算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强度

composite_density=fiber_density*fiber_volume_fraction+matrix_density*(1-fiber_volume_fraction)

composite_strength=fiber_strength*fiber_volume_fraction+matrix_strength*(1-fiber_volume_fraction)

#输出结果

print(f"复合材料的密度为:{composite_density}g/cm^3")

print(f"复合材料的强度为:{composite_strength}MPa")在这个例子中,我们通过调整纤维的体积分数,计算了复合材料的密度和强度。通过这种方式,可以探索不同的纤维布局对复合材料性能的影响,从而找到最优的设计方案。4.2复合材料在工程中的应用案例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在多个工程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包括航空航天、汽车、建筑和体育用品等。下面通过几个具体案例来说明复合材料的应用。4.2.1航空航天在航空航天领域,复合材料被广泛用于制造飞机和火箭的结构件,如机翼、机身和发动机部件。这些材料的轻质高强特性,有助于减少飞行器的重量,提高燃油效率和载荷能力。4.2.2汽车工业复合材料在汽车工业中的应用主要集中在车身和内饰件上,以减轻车辆重量,提高燃油经济性和减少排放。例如,使用碳纤维复合材料制造的汽车车身,可以比传统钢材轻50%以上,同时保持足够的强度和刚度。4.2.3建筑行业复合材料在建筑行业中的应用包括制造桥梁、塔架和建筑结构的加固件。这些材料的高耐腐蚀性和耐久性,使其在恶劣环境中也能保持良好的性能。4.2.4体育用品复合材料在体育用品中的应用非常广泛,如高尔夫球杆、网球拍和滑雪板等。这些材料的轻质高强特性,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性能,同时减少运动装备的重量和提高耐用性。通过这些案例,我们可以看到复合材料在工程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广泛的应用前景。随着材料科学的不断进步,复合材料的设计和应用将更加多样化和高效。5强度计算软件与工具5.1常用复合材料强度计算软件介绍在复合材料的强度计算领域,有多种软件工具被广泛使用,它们提供了从基础分析到高级预测的全面解决方案。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复合材料强度计算软件:ANSYSCompositePrepPost(ACP)ANSYSACP是一个强大的前处理工具,用于复合材料结构的建模和分析。它能够处理复杂的复合材料层压板和结构,包括纤维方向、材料属性和层叠顺序的定义。AbaqusAbaqus是一个通用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它提供了专门的复合材料模块,能够进行非线性分析、损伤预测和失效分析。SAMCEFCompositeSAMCEFComposite是一个专注于复合材料结构分析的软件,它能够处理复合材料的多尺度分析,包括微观和宏观层次的性能预测。AltairHyperWorksAltairHyperWorks包含多个模块,如OptiStruct和Radioss,用于复合材料的结构优化和动态分析。MSCNastranMSCNastran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有限元分析软件,它提供了复合材料分析的高级功能,如疲劳分析和热分析。LAMINALAMINA是一个专门用于复合材料层压板分析的软件,它能够进行层压板的稳定性分析和损伤预测。5.2软件操作与案例分析5.2.1ANSYSCompositePrepPost(ACP)示例5.2.1.1案例描述假设我们有一个由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制成的层压板,需要分析其在特定载荷下的强度和变形。层压板由四层组成,每层的纤维方向不同。5.2.1.2数据样例材料属性:碳纤维增强塑料(CFRP)的弹性模量为150GPa,泊松比为0.3,厚度为0.125mm。层叠顺序:第一层:纤维方向0°第二层:纤维方向90°第三层:纤维方向45°第四层:纤维方向-45°载荷:均匀分布的垂直载荷为100N/m²。5.2.1.3操作步骤创建模型:在ANSYSACP中,首先创建一个平面模型,定义层压板的几何尺寸。定义材料属性:使用*MATERIAL,TYPE=COMPOSITE命令定义CFRP的材料属性。*MATERIAL,TYPE=COMPOSITE,NAME=CFRP

*ELASTIC

150e3,0.3设置层叠顺序:使用*COMPOSITELAYUP命令定义层压板的层叠顺序和纤维方向。*COMPOSITELAYUP,ELSET=Layer1

0.125,0,CFRP

*COMPOSITELAYUP,ELSET=Layer2

0.125,90,CFRP

*COMPOSITELAYUP,ELSET=Layer3

0.125,45,CFRP

*COMPOSITELAYUP,ELSET=Layer4

0.125,-45,CFRP施加载荷:使用*DLOAD命令施加垂直载荷。*DLOAD,SURF,P,100运行分析:设置求解器参数,运行分析。结果分析:分析层压板的应力分布、应变和位移,以评估其强度和稳定性。5.2.2Abaqus示例5.2.2.1案例描述分析一个由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制成的复合材料梁在弯曲载荷下的强度和变形。5.2.2.2数据样例材料属性:玻璃纤维增强塑料(GFRP)的弹性模量为70GPa,泊松比为0.25,厚度为2mm。梁的尺寸:长度为1m,宽度为0.1m。载荷:在梁的一端施加一个垂直向下的力,大小为500N。5.2.2.3操作步骤创建模型:在Abaqus中创建一个梁的模型,定义其几何尺寸。定义材料属性:使用*MATERIAL和*ELASTIC命令定义GFRP的材料属性。*MATERIAL,NAME=GFRP

*ELASTIC

70e3,0.25设置截面属性:使用*SECTION,TYPE=COMPOSITE命令定义梁的截面属性。*SECTION,TYPE=COMPOSITE,ELSET=BeamSection

2,0.1,0.1施加载荷:使用*CLOAD命令施加垂直载荷。*CLOAD

1,500运行分析:设置求解器参数,运行分析。结果分析:分析梁的应力分布、应变和位移,以评估其强度和稳定性。5.2.3SAMCEFComposite示例5.2.3.1案例描述分析一个由多种复合材料层叠而成的飞机机翼的强度和稳定性。5.2.3.2数据样例材料属性:多种复合材料,包括CFRP、GFRP和Kevlar,每种材料的弹性模量、泊松比和厚度不同。机翼的尺寸:长度为15m,宽度为2m,厚度随位置变化。载荷:飞机在飞行中机翼受到的气动载荷和重力载荷。5.2.3.3操作步骤创建模型:在SAMCEFComposite中,创建一个机翼的三维模型,定义其几何尺寸和复合材料层的分布。定义材料属性:使用软件的材料库或自定义材料属性,为每种复合材料定义其物理特性。设置层叠顺序:根据机翼的设计,定义每种复合材料层的厚度和纤维方向。施加载荷:使用软件的载荷定义工具,施加气动载荷和重力载荷。运行分析:设置求解器参数,运行多尺度分析,包括微观和宏观层次的性能预测。结果分析:分析机翼的应力分布、应变和位移,评估其在飞行条件下的强度和稳定性。通过以上软件和案例分析,我们可以深入了解复合材料在不同载荷和环境条件下的行为,从而优化设计,确保结构的安全性和可靠性。6实验验证与数据处理6.1复合材料强度实验方法复合材料因其独特的性能和广泛的应用,在航空航天、汽车工业、建筑领域等发挥着重要作用。强度实验是评估复合材料性能的关键步骤,通过实验可以获取复合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力学性能数据,如拉伸强度、压缩强度、弯曲强度和剪切强度等。实验方法通常包括:拉伸实验: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试样施加轴向拉力,直至试样断裂,记录最大拉力和试样断裂时的应变,计算拉伸强度和弹性模量。压缩实验:同样使用万能材料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试样施加轴向压力,直至试样破坏,记录最大压力和试样破坏时的应变,计算压缩强度和压缩模量。弯曲实验:采用三点弯曲或四点弯曲测试,测量复合材料试样在弯曲载荷下的应力-应变曲线,从而计算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剪切实验:通过剪切试验机,对复合材料试样施加剪切力,记录试样破坏时的最大剪切力,计算剪切强度。6.1.1示例:拉伸实验数据处理假设我们有一组复合材料拉伸实验的数据,包括试样的原始截面积、原始长度、断裂时的载荷和断裂时的伸长量。下面是一个使用Python进行数据处理的示例代码:importnumpyasnp

#实验数据

original_area=100#试样的原始截面积,单位:mm^2

original_length=100#试样的原始长度,单位:mm

load_at_break=5000#断裂时的载荷,单位:N

elongation_at_break=10#断裂时的伸长量,单位:mm

#计算拉伸强度

tensi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