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1页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2页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3页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4页
2024年黑龙江省龙东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〇二四年升学模拟大考卷(一)语文试卷考生注意:1.考试时间120分钟2.全卷共四道大题,总分120分一、知识积累及运用(第1~5题,共24分)1.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答题。2024,以奋斗起笔!当新年的阳光照耀中华大地,崭新的篇章呼唤奋斗者挥豪书写,梦想的征途召唤追梦人再启新程。实干奋斗,是成就事业的必由之路。中国奇迹的筑就,离不开每一个奋进的中国人。明天的中国,奋斗创造奇迹。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历史的画卷,总是在砥砺奋斗中展开;时代的华章,必定在接续奋斗中书写。(1)请将下面的句子用楷书准确、规范地抄写在田字格内。新时代是奋斗者的时代。(2)给加点的字注音。召唤______砥砺______(3)找出文中的两个错别字并加以改正。______改为____________改为______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A.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臧克家《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B.你那手指头一定是给小钉子弄破的,后来却天马行空,想得到一笔什么赔偿费了。(契诃夫《变色龙》)C.晚上我们通常把它关在屋里睡觉,早晨一放它出来,它总是迫不及待地来找我。(康拉德·劳伦兹《动物笑谈》)D.在这种入木三分的审视之下,谁都没法遮遮掩掩。(茨威格《列夫·托尔斯泰》)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劳动教育不仅是为了改变学生的精神面貌,更是为了提高他们的劳动技能水平。B.只有实现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大幅提升,就能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出中国力量。C.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D.一切创新成果都是由人做出来的,拥有一流的创新人才,决定了我们有没有科技创新的优势和主导权。4.古诗文默写。(1)日暮乡关何处是?________________。(崔颢《黄鹤楼》)(2)________________,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3)李白在《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把明月人格化,表达对友人不幸遭贬的深切同情与关怀的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扫离别千古愁云,给人以积极向上的力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更成为历代传唱的名句。(5)刘禹锡的《陋室铭》中表现主人交往之雅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春天是美丽的,处处生机勃勃。请你写出古诗词中含有“春”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走近名著。(4分)5.下列名著与作者对应有误的一项是()A.《骆驼祥子》——老舍 B.《昆虫记》——儒勒·凡尔纳C.《经典常谈》——朱自清 D.《简·爱》——夏洛蒂·勃朗特6.阅读下面的名著选段,回答问题。鞘内戒刀,藏春冰三尺;肩头禅杖,横铁蟒一条。鹭鸶腿紧系脚絣,蜘蛛肚牢拴衣钵。嘴缝边攒千条断头铁线,胸脯上露一带盖胆寒毛。生成食肉餐鱼脸,不是看经念佛人。选段中的“他”是谁?“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二、口语交际及综合性学习(第6~9题,共10分)你所在学校开展了以“家乡美·假日游”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7.请分别从下面的两则材料中提取主要信息。材料一2024年元旦假期期间,黑龙江旅游人气火爆,热度屡创新高,多项数据突破历史,全省累计接待游客661.9万人次,同比增长173.7%,高出全国增幅18.4个百分点。旅游收入69.20亿元,同比增长364.7%,高出全国增幅164个百分点。(选自《黑龙江日报》2024年1月4日)材料二全省各地也在元旦假期期间纷纷端出文旅“大餐”:——在哈尔滨,多家企业携手推出“燃冬冰雪季·惠游哈尔滨”“这杯我请”等惠民活动。——齐齐哈尔推出了精彩活动和超值优惠,游客不仅可以去扎龙观仙鹤、观牧场、泡温泉、赏灯玩雪,还能搭配各种福利吃地道烤肉。——在牡丹江,冰雪嘉年华赏冰雕、逛市集、品美食,热闹非凡。滑雪、冰钓、雪地足球、冰上龙舟等活动让人热血沸腾。——在佳木斯,跨年篝火晚会、冰上马拉松等活动展现了中国东极的活力朝气,央视《朝闻天下》带全国人民一起迎接中国新年的第一场“日出”。(选自《黑龙江日报》2024年1月4日)8.为使活动丰富多彩,请你为本次主题活动设计三种活动形式。活动一:____________活动二:____________活动三:____________9.“五一”期间,各地都推出了具有本地特色的旅游项目。作为校报小记者,你想了解我市“五一”黄金旅游季的情况,于是你电话采访了市文旅局的李叔叔。电话接通后,你该怎么说?10.开心旅游,安全第一。请你为出行旅游的人们提两条安全建议。三、阅读理解及分析(第10~25题,共36分)(一)阅读古诗文,回答10~13题。(共10分)【诗词赏析】11.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两句。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古文阅读】【甲】水陆草木之花,可爱者甚蕃。晋陶渊明独爱菊。自李唐来,世人甚爱牡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予谓菊,花之隐逸者也;牡丹,花之富贵者也;莲,花之君子者也。噫!菊之爱,陶后鲜有闻。莲之爱,同予者何人?牡丹之爱,宜乎众矣。【乙】杨万里①为人刚而偏。韩侂胄②用事,欲网罗四方知名士相羽翼。尝筑南园,属万里为之记,许以掖垣③。万里曰:“官可弃,记不作可。”侂胄恚,改命他人。卧家十五年,皆其柄国④之日也。侂胄专僭⑤日益甚,万里忧愤怏怏成疾。家人知其忧国也,凡邸⑥吏之报时政者皆不以告。忽族子⑦自外至,遽言侂胄用兵事。万里恸哭失声,亟呼纸书曰:“韩侂胄奸臣,专权无上,动兵残民,谋危社稷,吾头颅如许⑧,报国无路,惟有孤愤!”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节选自《宋史·杨万里传》)【注释】①杨万里:南宋著名诗人,力主抗金。②韩侂(tuō)胄:南宋重臣,以外戚身份专政十多年,位在左右丞相之上。③掖垣:泛指高官。④柄国:掌管国家。⑤僭(jiàn):越礼。⑥邸(dǐ):此指官府。⑦族子:宗族里的年轻人。⑧吾头颅如许:意为我头发已白,年已老。1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1)亭亭净植植:______(2)属万里为之记属:______1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莲之爱,同予者何人?(2)又书十四言别妻子,落笔而逝。14.【甲】【乙】两文在做人方面给了你怎样的共同启示?(二)非连续性文本(共8分)材料一:作为华夏文明的创造物,龙的形象自诞生之日起便一直传承于中国人的生活之中:原始社会,先民崇信它的神力,塑其形以通天;阶级社会,帝王视其为祥瑞,皇家物用遍布龙形,民间也不乏龙的影子,民众祈雨有它,端午竞渡有它,节庆社火有它;现代社会,在与世界诸民族的文化交流中,中华儿女又以“龙的传人”自居……纵观中国历史,在迭代的文化延续中,华夏先民绘龙形、信龙灵、传龙事、冠龙名,龙被塑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民族文化标志物。(选自《百科知识》2024年第1期)材料二:中国人对龙的想象和崇拜,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存在。在中华大地上,龙的图腾崇拜悠久而广泛。河南濮阳西水坡遗址发现了6500多年前用蚌壳摆成的龙形,内蒙古赤峰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5000多年前的C形玉龙,山西襄汾陶寺遗址出土了4000多年前的陶制彩绘龙盘。就出土的铸造、绘画、雕刻文物来看,龙的形象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丰富,日渐丰满。据宋代罗愿的《尔雅翼》,龙形有九似:“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甲】(选自《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三:中华文明多元一体,星光璀璨。从考古发现看,早在距今6000年左右,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西水坡遗址就有了龙的造型。这条龙用蚌壳砌成,昂首弓背,前爪扒,后腿蹬,尾巴像在摆动,考古专家形容这架势如同飞龙遨游沧海。中原在造龙,东北也在造龙,距今5000多年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了一只“猪龙”。猪龙模样与蚌龙差异很大,是用玉石雕刻成的,也称玉猪龙。那时能将玉器制作得如此精美,着实令人感佩。【乙】(选自《光明日报》)材料四: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具有刚健威武的雄姿、勇猛无畏的气概、福泽四海的情怀、强大无比的力量,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甲辰龙年,希望全国人民振奋龙马精神,以龙腾虎跃、鱼跃龙门的干劲闯劲,开拓创新、拼搏奉献,共同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新篇章。(选自《习近平:在二○二四年春节团拜会上的讲话》)15.对上述四则材料的理解与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龙被塑造成了中国文化中最具象征意义的民族文化标志物。B.在中华大地上,龙的图腾崇拜悠久而广泛。C.河南省濮阳市濮阳县西水坡遗址出土的龙是用玉石雕刻成的,辽宁牛河梁红山文化遗址出土的“猪龙”是用蚌壳砌成的。D.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既象征着五千年来中华民族自强不息、奋斗进取的精神血脉,更承载着新时代新征程亿万中华儿女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坚定意志和美好愿望。16.材料二中画横线的句子主要运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17.下面的句子放在【甲】【乙】两处的哪一处最合适?为什么?此时的龙已然成了自然界动物的“集大成者”。与此相应,记录龙的文字形体同样源远流长。18.材料三中加点的词语“左右”能否删去?为什么?(三)(共9分)阅读《名词解读:讲信修睦》,完成下面小题。名词解读:讲信修睦①“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礼记》中的这句话,大意是说,在大道施行的时候,天下是人们所共有的,人们把品德高尚、能力过硬的人选拔出来,人人讲究诚信,谋求和睦。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始终将讲信修睦、与人为善当作一条重要原则。因此,我们应自觉守诚信,尚和合。②不管岁月如何变迁,环境如何变化,诚信始终是景行行止的道德品质,是安身立命的道德标尺。《后汉书》中记载了一个小故事,发人深省。当时的并州牧郭伋勤政爱民,讲信守诺。有一次,郭伋出城之后许多儿童骑着竹马前来相送,儿童们问郭伋什么时候回来,郭伋让随从计算好回来的行程并坦诚相告。儿童们说,等州牧回来的那一天,我们一定到这里相迎。然而,计划赶不上变化,郭伋回来的日子比原定日程提前了一天。为了不爽约,郭伋就在城外野亭住了一宿,等到第二天再进城。③诚信,是一种品质,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诚信,也是一种责任,言出必行,行必有果。一个人以诚信为本,就能立身社会,亦可成就事业。对于诚信的执着与坚守,可以说已深深熔铸于国人的精神血脉,诚信已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基因。千百年来,商鞅“徙木立信”的故事妇孺皆知,季布“一诺千金”的佳话广为流传,人们心向往之、行践履之。以诚待人、以信做事,就能建立个人的口碑和信誉,长此以往积累的诚信红利,也会帮助自己获得更多认可和机遇。④和合,是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宇宙万物基本秩序的朴素理解,也是国人用以处理人我关系的基本法则。古人讲“睦乃四邻”,倡导邻里之间要和睦相处,说话做事应设身处地替他人着想。此外,“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天下兼相爱则治,交相恶则乱”“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等传统智慧,也无不蕴含着以和为贵、与人为善的价值理念,体现着中华民族对和平、和合的珍视。⑤对和平、和合的珍视和追求,决定了国人在对待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人与自身等各个层次关系时,始终秉持以和为贵的原则。比如,在人与自然关系上,和合思想体现为“天人合一”观念;在人与社会关系上,和合思想嬗变为“和为贵”观念;在人与人关系上,和合思想具象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观念;在人与自身关系上,和合思想浓缩为“正心诚意”观念。这些思想观念在实践中不断深化、由近及远,逐渐演化成亲仁善邻、协和万邦的思想,成为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处理对外关系的基本法则和愿景理想。⑥不忘本来才能开辟未来,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只有坚持从历史走向未来,从延续民族文化血脉中开拓前进,才能做好今天的事业。当前,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更加需要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将讲信修睦等价值观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自觉守诚信、尚和合,更好构筑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让中华文明影响力、凝聚力、感召力充分展现。(选自《思维与智慧》,有删改)19.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0.文章第③段中的画线句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21.文章④⑤两段的顺序能否调换?为什么?22.请分别写出一个我国古代关于“守诚信”和“尚和合”的故事名称。(本文涉及的除外)(四)(共9分)阅读《特殊的“接头暗号”》,完成下面小题。特殊的“接头暗号”①一个普通的乡村客车司机程林,一直驾驶着班车往来于万州罗田到五桥南站之间。这辆客车,有时候一天只有一趟,进山极不容易。因为一个小小的善举,他赢得了无数人的认可,大家亲切地称他“重庆好司机”。②事情还要从2020年说起。男孩陈是非正在读初中一年级,家里只有奶奶和他相依为命。虽然家境贫寒,但他是个懂事的孩子,做梦都想考上大学,见识外面的广阔世界。每天早上,他会往土灶里添柴火,煮好稀饭,为自己和奶奶各煎一个鸡蛋,然后帮着奶奶喂鸡。③一个星期五的清晨,陈是非像往常一样,亲切地和鸡说着悄悄话,不知不觉忘记了时间。等他慌里慌张地抓起书包跑出门,发现唯一的一趟客车已经绝尘而去。他在后面气喘吁吁地跑着,呼喊着,却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车的影子消失在路的尽头。④那天,陈是非走了将近两个小时的路,才风尘仆仆来到学校。因为错过了不少课,他只得找同桌帮他补课。最让他记忆深刻的是,那一次“散步”让脚生疼,甚至磨出了茧子。为此,陈是非苦苦思索着办法,怎样才能不重蹈覆辙呢?他想到了司机叔叔,那个大高个、大嗓门的程林师傅能不能提醒自己呢?可是,程林师傅要如何提醒自己呢?他想起了书包。有了!直接把书包挂在门把手上。⑤“车辆起步,请拉好扶手,给需要帮助的人让个座,谢谢。下一站……”车里依旧响起这个熟悉且亲切的声音,客车穿梭在山间,全年无歇。又是一个星期一,陈是非早早地蹲在屋门口等车。他背着书包,轻快地走上车,微笑着对程林师傅打招呼。⑥陈是非羞赧地摸摸脑袋,请求道:“程师傅,上个星期五,我不小心错过了您的车。我走了好久才到学校,脚都磨破了,还落下了不少功课。我有个小小的请求,希望您能答应我。”⑦程林笑了笑,说:“你说。”⑧“以后我把书包挂在门把手上。您经过的时候,只要看到这个书包,就代表我没有上车。”陈是非说道。⑨看着这个求知若渴的孩子,程林心里很感动。他觉得,这个办法可以推广出去,因为沿途有很多留守孩子,一旦错过这趟客车,他们上学就很难了。于是,程林告诉沿途的留守孩子,如果不能在门口等,就在门把手上挂一个书包。从此,这个门把手上的书包成了他们特殊的“接头暗号”。⑩整整三年过去了,在一千多个清晨,程林没有忘记探出头来,扫视一下熟悉的门把手。看看书包在不在。如果在,他总会按响喇叭,如果之后那些活泼的少年还没有跑出来,他就会探出头去,大声吆喝着:“该上学啦!”⑪外出打工的陈先生牵挂着自己的孩子。2023年9月的一天清晨,当他打开视频,发现了这暖心的一幕。儿子陈是非的书包挂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