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1页
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2页
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3页
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4页
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插秧歌》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秧田深处有歌声

——《插秧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以诗歌的音乐美、画面美、情感美为线索,通过叙述者视角的转换,深入理解诗歌内涵。

重构诗歌内容,掌握诗歌鉴赏的新方法。

与《芣苢》进行比对式阅读,强化借助细节研读深度理解诗歌意义的方法。

【教学重点】

通过诗歌韵律、画面、情感的全面解读,丰富阅读体验。

【教学难点】

通过对比式阅读,理解诗歌的精神内涵。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课堂导入:情境引入,播放李子柒视频《水稻的一生》,同学们是否了解传统种植水稻的过程?

说起培育水稻,咱们绝大部分的同学应该都没见过完整的过程。其实,种植水稻包括了育苗、抛秧、插秧、施肥杀虫、放补水、收获等几个环节。每个环节讲究精准精确,同时要付诸极大地耐心。尽管今天的农业技术已经非常发达,省去了许多人工种植的环节,但在遥远的古代农业社会,想有好的收成,无疑既要靠人力,也要看天时。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宋代诗人杨万里的一首有关田间劳作,种植水稻的诗作——《插秧歌》。

明确目标

语言目标:诵读这首诗,把握它们的朗读节奏,体会其形式特点。

审美目标:理解诗歌内容,赏析它们的表达技巧,并把握其中的思想情感。

重点学习:全面理解诗歌内容

“插秧之声"——正音断句,读其韵律

插秧歌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móu)/蓑(suō)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jiǎ)。唤渠朝(zhāo)餐/歇半霎(shà),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shì)未匝(zā),照管鹅儿/与雏鸭。

教师范读。PPT展示朗读节奏,重点字音标注。

诗题既然取名《插秧歌》,首先,就必然有其音韵之美。我们逐句细读,便可发现:

①重复用词,叠相呼应。“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一联两句,各出现两个“田"两个“儿”,相映成趣。

②一韵到底,富有韵律。整首诗,除首句“田夫抛秧田妇接"不押韵,其余7句皆押韵,音律和谐。

③入声用韵,音画和谐。《插秧歌》中的韵字有“接”“插"甲”“胛"霎”“答"“匝”“鸭”,这些字全部属于入声韵。入声字在我们的粤语中仍有保留,它的特点是“短促发音,一发就收”,给人短促而急切的感觉。那么为何杨万里如此钟情入声字?这就要从杨万里“诚斋体"诗歌的画面感说起了。

④通俗晓畅,节奏轻快。整首诗歌,用口语化、生活化的语言描绘劳作的场景,自然轻快,朴实畅达。从“插秧之声”的诗歌音律来看,全诗写的新、奇、快、恬,以诗歌韵律调动了劳动场面。

诚斋体是什么?你会联想到杨万里的哪些诗作呢?“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出一山拦。"

——《小池》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过松源晨炊漆公店(其五)》

杨万里作为南宋“诚斋体”的创始人,别转一路,自成一家,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诗风。诚斋体讲究所谓“活法”,即善于捕捉稍纵即逝的情趣,用幽默诙谐、平易浅近的语言表达出来。

“插秧之画”——概括内容,凸显画面

《插秧歌》的画面构造有何玄妙之处?首先源自于他摄影师般的慧眼和构图!

插秧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农忙插秧图)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雨中插秧图)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呼唤早饭图)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农夫应答图)

明确:

①远景与近景交替运用

杨万里具有摄影师般的慧眼,更是个运用镜头的高手——他开篇就用一个远景镜头,表现了插秧的繁忙。这个镜头描绘了一幅全家齐上阵的农忙插秧图:小儿拔出秧苗,田夫将秧苗抛给田妇,田妇很熟练地接住,再由大儿插进田地。为何是远景镜头呢“抛"接”“拔"“插”一气呵成,只有用稍远的景才能看出他们配合默契,且干得热火朝天。更何况,诗人接下来便交代了农忙的自然环境———雨天。雨一下,紧张热烈的氛围立刻有了。与天抢时间,哪有不快马加鞭之理?因而,值此时节,无论田夫田妇,小儿大儿,一齐来到田头,各有所司,不敢稍有懈怠。

三四两句通过对雨具和雨势的刻画,我们可称之为:雨中插秧图。接着,诗人走近了,

向我们展现一幅雨中抢时插秧图,并进行了一个特写———湿漉漉的头发和肩胛。天公不甚作美,连连洒下雨水,正在插秧的农家夫妇只好戴上斗笠,披上蓑衣。头上有笠,身上有蓑,如何能看出劳作的人头发和肩胛都湿了,只有近距离观察。特写头发与肩胛的湿,既能看出雨水之大、密、急,连笠和蓑都无法挡住,又表现出插秧时间之久。再加上借助“笠是兜鍪蓑是甲"的比喻,将插秧比作战斗,紧张的气氛再次升级。

②快镜的使用炉火纯青。

除了镜头远近切换,杨万里的“快镜”也是有目共睹的,钱钟书《谈艺录》这样评价:“放翁如图画之工笔,诚斋则如摄影之快镜,兔起鹘落,鸢飞鱼跃,稍纵即逝而及其未逝,转瞬即改而当其未改,眼明手捷,踪矢蹑风,此诚斋之所独也。"简言之,杨万里善于“抓拍”,并用合适的方式表现出来。在诗歌中如何塑造快镜头,我们看第三幅场景。——呼唤早饭图。如果说,前四句以朴素的语言、白描的手法,向读者展示了一幅生动的画面;那么后四句,诗人给它配上了声声入耳的画外音。“唤渠朝餐歇半霎”,这是写农妇招呼农夫小憩片刻,且去用餐。“朝餐”,点出农夫起早出工,直到现在还水米未沾。说明农事已紧张到极点。“低头折腰只不答”,这是写农夫的反应:他仍然保持着插秧的姿势,手脚不停地忙着,仿佛连抬起头来望一眼的功夫也没有。这里,“只不答”,并不是说他对农妇的呼唤置若罔闻,一声不吭,而是说他没有答应农妇“歇半霎"的请求。

事实上,农夫用别的话题将农妇支吾了开去。“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便是农夫的答话。言外之意是,在这当口,农夫没有时间歇息。话虽简短,意实明了。同时农夫还嘱咐妻子:照管好家中饲养的雏鸭,提防它们来田里作践。真是时时尽力,事事操心。农家的勤劳、艰辛,全部凝聚在这朴实的答话中。

多幅图片的串联,让农家的勤劳和农事的紧张,被真实生动地呈现在眼前。这也回到了前面的问题,为什么《插秧歌》尽是以入声字结尾?为了让短促的音和紧张的画相映成趣,让画面的情绪与乐曲协调。

如果要让一首诗的画面感显得灵动十足,层次丰富,需要具备哪些技巧和手法呢?按照我们的认知,我们知道它可能需要丰富色彩的调度,可能需要动静结合的把控,可能需要虚实结合的调和,可能需要修辞手法的点缀···那么这首诗中,运用了哪些丰富艺术技巧呢?

明确:其一,便是一二句中,连续的动词的运用。“抛"接”“拔"插”,用的非常精彩,作者为什么要连用这四个动词,请尝试赏析。

这四个词既是写实,也是互文。四个动词,抓住了四种劳动的最经典的动作,画面感强。尤其是“抛"和“接”两个动作,在劳动之外,还写出了田夫田妇间因长期共同劳动而形成的默契。勾勒出一幅紧张繁忙的劳动场面:全家老少一齐出动,各尽所能,配合默契。农谚说“不误农时”,插秧关系到来年收成的好坏。因此,每逢插秧季节,不论男女老少都要起早贪黑,投入到劳动中去。诗中正是根据这一特点,用了四个动词“抛”、“接"、“拔”、“插"准确地刻画出这家老小低头插秧、全神贯注的神态。

三四句使用了比喻的修辞,诗人为什么要将斗笠和蓑衣比作“兜鍪”和“甲"?这样设喻妙在何处?

该联中的“兜鍪”与“甲"这两个喻体,并非取其坚硬的本性,而是取其能够发出的声响设喻。当雨打在斗笠和蓑衣之上,竟然发出类似于敲击“兜鍪”与“铁甲"的响声时,雨便绝不会是牛毛细雨,只能是大暴雨。这样的雨,砸在身上时必然伴随着无法避开的疼痛。更重要的是,“兜鍪”与“甲"是战场上最重要的防护装置,进入到本诗中,这防护却丝毫发挥不了作用,只能听任“雨从头上湿到胛”。

值此农忙季节,偏又遇到阴雨连绵,这使得本来就紧张繁忙的插秧劳动更增添了几分艰辛。尽管雨水倾洒,农家老小戴草笠,披蓑衣,但仍然被雨水淋得浑身湿透。然而,此时他们却仍然插秧不止,这就更加衬托出一个“忙"字:即使下雨也不能停歇。也许这种场面感动了诗人,诗人才把这个“龙口夺食”的场面,与一场紧张激烈的战斗联系起来,巧妙的叠用两个比喻,把草笠比作头盔,把蓑衣比作铠甲,化静为动,造成一种紧张的,似乎生命攸关的气势,从而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插秧之情"——体会情感,品味内蕴

这首诗创作于淳熙六年(1179)春,杨万里常州任满,西归故乡吉水;途经衢州(今浙江衢州市),时值农田大忙季节,诗人目睹一户农家插秧之辛劳,作该诗。后人评价:“这首诗,通篇用口语、俗语连缀成句,用毫不卖弄甚至毫不修饰的白描手法,写出农家插秧的情景,那么浅显,那么真实,又是那么生动,那么形象,只觉一股活泼泼的生活气息从诗中溢出,向人扑来。”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选取日常劳动场景,用朴素的手法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拓展提升,比较阅读

同样是描写劳动的场景,《芣苢》和《插秧歌》有什么不同?

表现手法不同:《芣苢》句式整齐,节奏明朗、轻快,自然流露出劳动的喜悦;“采"有”“掇"等一系列动词的变换,细腻地描绘出劳动的过程,富于诗情和画意。清代方玉润在《诗经原始》中说,这首诗读来好似“田家妇女,三三五五,于平原绣野、风和日丽中,群歌互答,余音袅袅,若远若近,忽断忽续,不知其情之何以移而神之何以旷”。

《插秧歌》运用民歌手法,乔勇比喻,选取日常劳动场景,描绘一家四口趁着农时冒雨插秧的紧张生活,他们齐心协力,分工合作,干得热火朝天而秩序井然。诗作表现出农家生活的辛苦与农事的繁忙,富于生活情趣,字里行间洋溢着吃苦耐劳、勤奋乐观的精神。

思想主旨上:①《芣苢》这首诗让我们了解了远古太平盛世时期人们生活的一个场景、精神状态,同时也让我们了解到了古代人的生活理念:没有战争、暴政、苛捐杂税,内心安宁平静,生活上能够丰衣足食。②《插秧歌》这首诗是诗人对生活的真实观察和体验,歌颂的是浓浓的亲情和劳动的欢乐。

语言艺术上:两首诗各具不同的艺术魅力。《芣苢》重章叠唱,回环往复,令人神往;《插秧歌》善用口语,浅白流畅。富有自然、新鲜的意趣。

让我们再读一读那些流传下来的歌颂劳动的不朽诗篇吧!

《秋浦歌》唐李白

炉火照天地,红星乱紫烟。赧郎明月夜,歌曲动寒川。

《小园》宋陆游

小园烟草接邻家,桑柘阴阴一径斜。卧读陶诗未终卷,又乘微雨去锄瓜。

《望江南》宋苏轼

春已老,春服几时成?

曲水浪低蕉叶稳,舞雩风软纻罗轻。酣咏乐升平。

微雨过,何处不催耕?

百舌无言,桃李尽,柘林深处鹁鸪鸣。春色属芜菁。

总结巩固

《插秧歌》从内容上来看,直接从现实生活中撷取生活场景,因而既形象自然,又新鲜风趣,富有生活趣味。从语言形式来说,想象奇特,但是不用奇奥生僻的字句,却用浅近明白的语言和流畅直至的章法,近于口语,生动活泼。从感情来看,诗人把自己的主观情感最大程度地投射在客观事物上。

总的来看,在杨万里“诚斋体"的诗歌中,在整体的诗歌内容上,通达晓畅,既无矫情也无矫饰,朴素坦率自然。虽然没有奇特的意象和华丽的辞藻,却依然很美,是他经历细心体察生活之后内心所归的自然状态,以及对个体内蕴的丰富追求。

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无论是古人插秧之辛,还是袁隆平院士的“喜看稻菽千重浪”。我们都应牢记每一粒粮食里蕴含的劳动的价值。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对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作出指示要求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