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级中学名校试卷PAGEPAGE2四川省成都市成实外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周易》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B.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C.《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D.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的生态思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B.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面的体现。C.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D.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B.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两者存在根本分歧。C.《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D.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答案〗1.C2.D3.C〖解析〗【1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一’”不正确。根据原文,《易经》中“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故选C。【2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分析不正确。从结尾看,本文的立足点是揭示“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不正确。原文为“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易经》;“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的是《易经》。B项,“两者存在根本分歧”不正确。两者只是“看上去有分歧”,其实相反相成。D项,“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您认为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存续的力量何在?伍德:简而言之,就是《论语》中孔子关于“斯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的著名论述。这个理念一直风雨无阻地伴随着中国人,即使有汉末或唐末那样的天下大乱。尽管文化和语言种类繁多,但人们相信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作为基石的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记者:杜甫在中国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您为何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呢?伍德: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画纸为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尽管杜甫寂然离世,但他以美妙的语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到今天。记者:您认为以杜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退去。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在当下的中国寻找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因为在这表面之下,所奔流的依然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深深的源泉,其中诗歌就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一大源泉。中国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要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今天人们依然公认,杜甫的言语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但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写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这位生活在8世纪之人的思索、关于友情的主题、唐诗的世俗视野、禅宗的宇宙人文主义,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然具有当代意义。因此,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追随杜甫当年的足迹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深意,愈加凸显其重要性。(摘编自《通过杜甫感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对话英国历史学家、制片人、作家迈克尔·伍德》)材料二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家人离散,在与妻子儿女分别三个年头后,杜甫终于可以去探望妻小,到家里写下著名的《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战争年代,死,也许是一种常态,而活着,哪怕苟且偷安,也不容易,反成偶然。夜深人静,这对饱受磨难的老夫老妻,执手相看泪眼,依然感觉像是梦一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这种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的礼乐文明传统,知行合一,家国一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魏晋时期王弼解释《周易》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这里强调一个“化”字,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强调真、善、美的完整统一,而不是刻意追求科学的“真”而忽略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合作理念。这种精神特质,与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信奉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文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刘跃进《文学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的作品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涉及的范围很广,他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他的诗作被广泛翻译,仍具有当代意义。B.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其中屈原、李白、杜甫、鲁迅等文学大家的作品是代表。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往往需要通过平凡的细节描写来完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文学力量。D.鲁迅所谓“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孔子认为他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5.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孙犁《荷花淀》中约水生嫂探望丈夫的一个女人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B.《雷雨》中鲁大海:“你们这些混账的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们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姓周的,你发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C.沈从文《边城》翠翠成熟的生命觉得好像缺点什么,于是胡思乱想“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点了灯笼火把去找”。D.茹志鹃《百合花》中新媳妇明知道小战士已经牺牲,“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6.孙犁小说《嘱咐》描写水生在参加战争八年之后回家时的情景。有人曾质疑这种描写过于小气,不能体现民族性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二阐述你的理由。水生的家在白洋淀边上。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的家就住在村边上。他看见房屋并没有烧,街里很安静,这正是人们吃晚饭,准备上门的时候了。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的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节选自孙犁《嘱咐》)〖答案〗4.D5.B6.①刻画出了水生与女人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特点。水生只是简单地喊了一声“你!”和女人“无声”的回应,都蕴含着这对夫妻虽因战争长期分离但都满含对对方的思念与牵挂的丰富而深厚的情感,这正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
②对女人面对水生的呼唤时的神态与动作的细节刻画,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这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的真实体现。〖解析〗【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孔子认为他们……”错误,原文是“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是作者用孔子的话阐释,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孔子认为。故选D。【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可知,材料二第二段通过杜甫诗歌论证的是文学作品能表现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B.鲁大海对周朴园等人的指斥是一种强烈情感的宣泄,是控诉,所表现出的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故选B。【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首先回答:不同意这种说法。夫妻相见在生活中本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但作品中的夫妻因战争而长期分离,好不容易见面了“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一个“你!”就是水生此刻最富有感情的表达,蕴含了对对方的思念与牵挂,这正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是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和谐共生科学的“真”、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的完整统一。“女人一怔”是对女人神态的描写,“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是对女人动作的描写。结合材料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可知,女人一怔,睁开眼睛,咧开嘴,抽抽搭搭地哭,反映了女人惊讶、不敢置信、高兴、喜极而泣、委屈……但是都没有说话,这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展示出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沙堆里的城隍梁衡2021年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全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在榆林一带被当地人轻松地叫作“边墙”,听起来就像两户人家之间的一堵短墙。沿长城的县都被冠以“边”字靖边、安边、定边。远在天边有人家,墙里墙外胡汉两大家。边墙战时为军事工程,平时为通商口岸,类似现在的海关。亦军亦民,忽战忽和,千百年来恩恩怨怨,可谓一道奇异的风景。为适应这种状况,明代沿榆林一线的边墙修了36个堡子,既是藏兵御敌的工事,又是开关互市的场子。慢慢地,堡子里聚集了人口,变成了一个小城镇,于是要请一尊神来主事,最实用的神就是城隍。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一般古墓、古城的挖掘是平地挖坑,考古人员要十分小心地沿台阶层层下探。遇有重要处为防踏毁文物,还要搭吊板俯身悬空作业。这次只需将沙堆层层剥开,就渐渐露出了庙墙、院落、廊房、殿宇,就像意大利从火山灰中挖出了一个庞贝古城。我们从容地迈步进院,穿堂入室。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这些塑像,或坐或立,并没有全部露出沙外,考古人员只是大概地清扫出他们的轮廓,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作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作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一般都是品学兼优、政绩卓著、可以信赖的人物。比如杭州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其天地正气足以保民永远平安。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线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宋仁宗说,有范仲淹在前线,我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为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至今还坐在这个小庙里。我仔细端详眼前的这尊城隍。他方脸圆腮,一个冬瓜式的面型,还真像史上留下的范公画像。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设官,以治于治之所及;设神,以治于治之所不及。生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治之所及”是什么呢?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现实的方方面面。“治之所不及”是什么呢?就是各人心中所想,他们的世界观。这才是一片无边的天地,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一念之善,春风化雨;一念之恶,翻江倒海。所以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不能不说这是古人的伟大发明,且能寓教于美,托人塑形,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于民,流传于后。你看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在中国96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这个周长两公里的堡子只是小小的一个点,但它是长城、塞外、沙漠的交集,代表着一种地貌,一种气候,一段自然生态的轮回。你只要看看脚下被深埋着的这一座城、一座庙、一个神,就知道这里曾经是怎样的沙尘肆虐。当地传统说书中有一个代表作《刮大风》“风婆娘娘放出一股风,刮得天昏地暗怕死个人。刮得那个大山没顶顶,刮得那个小山平又平。千年的大树连根拔,万年的顽石乱翻滚。刮得碾盘掼烧饼,刮得那个辗转辘滚流星,哎呀呀好大的风。”远的不说,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下乡采访,起风时一片昏暗要开车灯。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来前,我曾拜访已70多岁的治沙英雄牛玉琴。她一嫁到这沙窝深处,便在家门口一棵棵地栽树,直到栽出一片绿洲,因此被请去联合国作报告。当地人戏称她“种树种到联合国”。这样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他蒙昵中看星汉摇落,旭日东升,浩浩乎绿海无垠。(2022年1月14日《光明日报》,有删减)7.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篇点明作者闻讯赶赴城隍庙发掘现场一事,接着宕开一笔,写了“边墙”和堡子的由来以及城隍的设置,增强了历史的厚重感。B.清平堡地处北宋与西夏对峙的前线,既可藏兵御敌,又能开关互市。当地百姓之所以选范仲淹来任城隍,是因为他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C.作者善于细节描写,“握拳支膝”“作狰狞状”“金腰带上的云纹”等描写,使城隍爷和众文武形象鲜明生动。D.作者引用《渔家傲》一词的目的是,再现范仲淹驻守边关的生活情景,渲染出战争给北宋白姓带来了极大痛苦。8.在古代,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这种现象的原因。9.梁衡在《梁衡理性散文选》自序中说:“散文美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描写叙述的美,第二层是抒情的美,第三层是哲理的美。”请结合文本,从情感的丰富性、真挚性和深刻性这三个角度分析本文的抒情美。〖答案〗7.D8.①城隍庙承载了百姓美好的治理思想。百姓认为城隍是一个城镇的主事,可以造福一方。②城隍庙是百姓劝人行善,遵从心中的道德的体现。文中城隍碑文讲,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③城隍庙也是导人审美的艺术的形式。城隍的泥塑人物生动,衣带如水,神清目明,是典型的艺术作品。9.①美在情感丰富。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范仲淹身上具有的“先忧后乐”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当代人治理沙漠的赞美。②美在情感真挚。无论是对古人的赞美,还是对当今考古留下的遗憾,作者都是由衷而发,淳朴自然。③美在情感深刻。文章由一次考古,既展开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追溯,又展现了对当今环境、考古等问题的思考。〖解析〗【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的能力。D.“渲染出战争给北宋白姓带来了极大痛苦”错误。根据原文“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为证”可知,文章引用《渔家傲》是为了表现范仲淹勤政,践行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故选D。【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分析鉴赏的能力。由“堡子里聚集了人口,变成了一个小城镇,于是要请一尊神来主事,最实用的神就是城隍”概括:百姓认为城隍是一个城镇的主事,可以造福一方。所以,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是因为它承载了百姓美好的治理思想。由“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出土的碑文,‘设官,以治于治之所及;设神,以治于治之所不及。生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概括:文中城隍碑文讲,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所以,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是因为它是百姓劝人行善,遵从心中的道德的体现。由“那些泥塑人物多么生动,600年仍衣带如水,神清目明。城隍不只是劝人行善,还导人审美,亦是一尊美神”概括:城隍的泥塑人物生动,衣带如水,神清目明,是典型的艺术作品。所以,城隍庙遍及全国各地是因为它是导人审美的艺术的形式。【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作者表现出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的能力。(1)美在情感丰富由“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宋仁宗说,有范仲淹在前线,我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已70多岁的治沙英雄牛玉琴。她一嫁到这沙窝深处,便在家门口一棵棵地栽树,直到栽出一片绿洲……这样的治沙人,一代一代数不清有多少”分析,既有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对范仲淹身上具有的“先忧后乐”精神的歌颂,又有对当代人治理沙漠的赞美。(2)美在情感真挚由“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这些塑像,或坐或立,并没有全部露出沙外,考古人员只是大概地清扫出他们的轮廓,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600年啊,城隍在深深的沙土下做了好长一个梦,直到有一天考古队员把他轻轻推醒”分析,无论是对古人的赞美,还是对当今考古留下的遗憾,作者都是由衷而发,淳朴自然。(3)美在情感深刻由“明代沿榆林一线的边墙修了36个堡子,既是藏兵御敌的工事,又是开关互市的场子。慢慢地,堡子里聚集了人口,变成了一个小城镇,于是要请一尊神来主事,最实用的神就是城隍”“考古人员只是大概地清扫出他们的轮廓,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40年前我在这一带工作时,一夜醒来,风刮沙壅都推不开门。下乡采访,起风时一片昏暗要开车灯。可是现在呢?高处一望,绿满天涯,蓝天如镜。新华社2020年发文,宣布横跨长城内外的毛乌素沙漠已经消失”分析,文章由一次考古,既展开了对中国古代文化的追溯,又展现了对当今环境、考古等问题的思考。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材料一:僖公二十二年冬十有一月,己巳,朔,宋公与楚人期,战于泓之阳。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厄人。吾虽丧国之余,寡人不忍行也。”既济,未毕陈,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陈而击之。”宋公曰:“不可。吾闻之也。君子不鼓不成列。”已陈,然后襄公鼓之,宋师大败。故君子大其不鼓不成列,临大事而不忘大礼,有君而无臣,以为虽文王之战,亦不过此也。(节选自《公羊传》)材料二:“宋公及楚人战于泓,宋师败绩。”苏子曰:《春秋》书战,未有若此之严而尽也。宋公,天子之上公。以天子之上公,宋,先代之后,于周为客,天子有事膰焉,有丧拜焉,非列国诸侯之所敢敌也。而曰“及楚人战于泓”。楚,夷狄之国;人,微者之称。以天子之上公,而当夷狄之微者,至于败绩,宋公之罪,盖可见矣。而《公羊传》以为文王之战不过此,学者疑焉,故不可不辩。宋襄公非独行仁义而不终者也,以不仁之资,盗仁者之名尔。齐宣有牵牛而过堂下者,曰:“牛何之?”曰:“将以衅钟。”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所谓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三代之所共也。而宋襄公执鄫子①,用于次睢之社。君子杀一牛犹不忍而宋公戕一国君若犬豕然此而忍为之天下孰有不忍者耶!泓之役,身败国组,乃欲以不重伤②、不禽二毛③欺诸侯。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襄公以诸侯为可以名得,王莽以天下为可以文取也。其得丧小大不同,其不能欺天下则同也。其不鼓不成列,不能损襄公之虐;其抱孺子而泣,不能盖王莽之篡。使莽无成则宋襄公,使襄公之得志,亦一莽也。自古失道之君,如是者多矣,死而论定,未有如宋襄公之欺于后世者也。(节选自苏轼《宋襄公论》)〖备注〗①鄫子:鄫国国君,参加诸侯会盟时,被宋襄公杀害以供奉神庙。②重伤: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③二毛:指头发黑白相间,引申为老人。10.材料二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把应断开处对应的字母写在答题卡上。君子A杀一牛B犹不忍C而宋公D戕一国君E若犬豕F然G此而忍为之H天下孰有不忍者耶!11.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期,文中指约定,与《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期”字读音、意思都不同。B.陈,通“阵”,列阵,与《过秦论》中“陈利兵而谁何”的“陈”用法不相同。C.鼓,击鼓进军,意为进攻,与《曹刿论战》中“公将鼓之”的“鼓”词义相同。D.当,文中是“抵挡”的意思,和《蜀道难》中“一夫当关”的“当”词义相同。12.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僖公二十二年十一月初一,宋国和楚国约定在泓水北面交战,宋国官员两次提醒宋襄公抓住有利时机攻打敌人,但是宋襄公都没有同意,结果宋军大败。B.宋国和楚国地位悬殊,通过“宋公”和“楚人”两个称呼就可见一斑。苏轼认为高高在上的宋国反而败给了地位低下的楚国,宋襄公的罪过是显而易见的。C.《宋襄公论》用《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舍牛”的行为,与宋襄公在泓水之战中“不重伤、不禽二毛”的做法作比较,说明宋襄公与齐宣王本质相同都无怜悯仁义之心。D.在苏轼看来,宋襄公和王莽都是同一类人,宋襄公“不攻击还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并不能减损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着孺子哭泣,并不能掩盖他篡夺权位的野心。13.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楚人济泓而来,有司复曰:“请迨其未毕济而击之。”(2)夫舍一牛,于德未有所损益者,而孟子与之以王。〖答案〗10.CGH11.D12.C13.(1)楚国军队渡过泓水到北岸来,有关官吏请示宋公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时攻击他们。”
(2)舍弃一头牛,对个人的品德不会有什么影响(或:减损或提升),而孟子却用王道来赞许他。〖解析〗【1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句意: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不忍心干的呢!“宋公”作主语,“而”表示转折,一般用于句首,之前应断开,即C处断开;“此”作主语,主语前断句,即G处断开;“之”作“为”的宾语,宾语后断句,即H处断开。故在CGH处断开。【1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常用字字音和对文言词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的理解能力。A.正确。qī,约定;/jī,穿一周年孝服的人。句意:宋襄公与楚军约定。/在外面没有什么亲近。B.正确。通“阵”,列阵;/拿着。句意:还没有摆成阵势。/拿着锋利的兵器,盘问过往行人。C.正确。句意:君子不进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鲁庄公准备进攻。D.错误。词义不同。抵挡;/把守。句意:以天子尊敬上公身份去抵挡夷狄这样的卑微者。/一人把守关口。故选D。【12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文中信息、归纳内容要点的能力。C.“说明宋襄公与齐宣王本质相同都无怜悯仁义之心”错误。《齐桓晋文之事》中“齐宣王舍牛”的行为可以看出齐宣王有怜悯之心,实行的是“仁政”。本文“乃欲以不重伤、不禽二毛欺诸侯。襄公能忍于鄫子,而不忍于重伤二毛,此岂可谓其情也哉?以愚观之,宋襄公,王莽之流。”意思是“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在我看来,宋襄公就是王莽这类人。”可知宋襄公杀害国君鄫子,毫无仁义之心,虚伪残暴,与齐宣王本质完全不相同。故选C。【13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1)“济”,渡过;“有司”,有关官吏;“迨”,趁着。(2)“舍”,舍弃;“损益”,减损或提升;“与”,赞许。参考译文:材料一:鲁僖公二十二年冬十一月,已巳,初一。宋襄公与楚军约定,在弘水北面交战。楚国军队渡过泓水到北岸来,有关官吏请示宋公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完全渡过泓水时攻击他们。”宋公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使人陷入困境。我虽然是亡国的殷商的后人,我还是不忍心这样做。”楚国军队已经渡过泓水,但还未排列成阵,官吏又请示说:“请趁着楚军还没有摆好阵势攻打他们吧!”宋公说:“不行,我听说,君子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楚军已经列好阵势,宋襄公这才击鼓进攻,宋国军队大败。所以君子很推崇宋襄公不攻击没有摆好阵势的军队,在大事面前不忘大礼的做法。只可惜他是有德行的君主却没有辅佐他的贤能的臣子,认为即使是周文王发动的战争,也不过如此。(节选自《公羊传》)材料二:“宋襄公与楚人在泓水交战,宋国军队战败。”苏轼认为:《春秋》记载战争,没有像这样严谨而且全面的了。宋襄公,是周朝天子最为敬重的上公。宋,是殷商的后裔,对周朝来说是贵客。周朝天子有祭事时会送祭肉给宋国,宋国有丧事,周朝天子会派人吊丧拜祭,不是各国诸侯所能比的。而这里说“与楚人在泓水交战”。楚,是夷狄之国;人,是对卑贱者的称呼。以天子尊敬的上公身份去抵挡夷狄这样的卑微者,最终打了败仗,宋公的罪过显而易见了。而《公羊传》认为文王之战不过如此。学者们对此有怀疑,所以我不能不加以辨明。宋襄公不仅仅是行仁义而不能善终的人。他是以不仁的本质,窃取“仁者”的美名罢了。齐宣王看见有人牵着牛走过堂下,问:“这牛要(牵)到哪里去啊?”牵牛人回答说:“(杀了以后)准备把它的血涂在钟上行祭。”齐宣王说:“把它放了,我不忍心看它恐惧战栗的样子,这样没有罪过却走向死地。”舍弃一头牛,于个人的德行不会有什么影响。而孟子用王道来赞许他。所谓“以仁慈宽厚之心,行仁慈宽厚之政”,正是夏、商、周共有的特点。而宋襄公捉拿鄫国的国君鄫子,并将他杀害用来祭祀睢水的神庙。君子杀一头牛尚且不忍心,而宋襄公杀害一国的君主就像屠杀猪狗一样。这样的事情都忍心干得出来,天下的事情还有什么不忍心干的呢!泓水之战,宋襄公负伤,宋国受到重创,竟然想以“不使受伤的敌人再次受伤,不捉拿白发老人”为借口来欺骗各国诸侯。宋襄公能够忍心杀害鄫子,却不忍心攻击受伤之人和老年人,这难道可以说是合情合理吗?在我看来,宋襄公就是王莽这类人。宋襄公以为诸侯的霸主地位可以通过名声取得,王莽以为天下可以凭文诏获取。他们得失大小不同,但不能欺骗天下则是相同的。宋襄公不攻击还未列好阵势的敌人,并不能减损他本性暴虐的程度;王莽抱着孺子哭泣,并不能掩盖他篡夺权位的野心。假如王莽篡位不成功,他就是一个宋襄公;假如宋襄公成功了,他就是一个王莽。自古以来,昏庸无能的君主,像这样的很多,但死后才盖棺论定的,却未有能像宋襄公这样欺骗后世的了。(节选自苏轼《宋襄公论》)(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小题。次韵和杨伯子主簿见赠陆游文章最忌百家衣,火龙黼黻①世不知。谁能养气塞天地,吐出自足成虹霓。予使江西时以诗投政府丐湖湘一麾会召还不果偶读旧稿有感陆游文字尘埃我自知,向来诸老误相期。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备注〗①火龙黼黻[fǔfú],《左传·桓公二年》:“火龙黼黻,昭其文也。”原指火形和龙形的文采,后用以比喻作文只知雕章琢句,犹如补缀百家之衣。14.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两首诗的标题中“次韵”“见赠”“以诗投”等用语体现了古代诗歌的交际功能。B.“养气塞天地”中“养气”,与孟子“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有大致相同的文化含义。C.第一首前两句直击为文之弊,写诗作文不要一味因袭拼凑,不要刻意雕琢字句。D.第二首前两句,诗人自知自己文章价值不高,以致诸位前辈向来对自己不抱希望。15.古人常以诗歌的形式论诗,陆游的这两首诗阐发了怎样的诗歌创作主张?请结合两首诗的三、四句简要分析。〖答案〗14.D15.①第一首诗强调创作者要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养好心中浩然之气,这样自能写出佳作。②第二首诗强调诗歌来源于生活。挥毫作诗应有潇湘山水相助,感悟生活、远游览胜有助于激荡诗情。〖解析〗【1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诗歌内容的能力。D.“以致诸位前辈向来对自己不抱希望”错误。“文字尘埃我自知”,是说自己有自知之明,知道自己的诗写得不怎么好,像尘埃一样没有分量,没有价值。这是诗人的自谦之词。“向来诸老误相期”意思是:一直以来,蒙诸位前辈谬奖,认为我能够成为优秀的诗人。可是,我让他们失望了。这也是诗人的自谦之词。故选D。【1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诗人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天地合气,万物自生。气,无处不在。人诞于世必吸纳自然之气,稍长求知必吸纳人文之气,然后学会养气。文人的气或许就养在“经国之大业”的文章里。养浩然之气,才当得上大气。陆游强调创作者要注重提升个人修养,养好心中浩然之气,才能写出佳作;"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诗意:我自己挥毫写作,应当得到江山的帮助,如果不到潇湘(湖南)去,哪里会有这些诗呢?“挥毫当得江山助,不到潇湘岂有诗”,画龙『点石成金』,突出中心,揭示主题。这是千古名句,不但高度赞扬了潇湘山水的美丽,而且总结了历代诗人成功的秘诀,提出了文学创作应该深入实际、反映现实的理论。(三)名篇名句默写(每空1分,共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琵琶行》中,作者谪居浔阳,虽有山歌村笛,但总觉“____________”,欣赏了琵琶女的演奏后,感觉“____________”,于是要求琵琶女再弹一曲。(2)《使至塞上》中王维感觉自己像飘飞的蓬草离开了汉塞,像北飞的归雁进入胡地的直接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成语“鹏程万里”常用来比喻前途不可限量,也寓意一个人有才华、有能力。作为古代传说中最大的鸟,“鹏”这一意象在古诗文中经常出现,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1)呕哑嘲哳难为听如听仙乐耳暂明(2)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3)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溟海不振荡,何由纵鹏鲲/图南未可料,变化有鲲鹏/鹏北海,凤朝阳/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春节前,由哈尔滨旅游热引发的各地文旅“内卷大赛”持续进行,多个话题霸占热搜。各地文旅局有多“卷”?1月14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山河四省”联动旅游宣传片,喊话网友到山东、河北、山西、河南四省旅游做客。表面“梦幻联动”,暗地“卷到飞起”。为了接住这场“泼天的富贵”,四省文旅在周末也没闲着:扬言要当“卷王”的河北文旅,周日连更50多条抖音。面对“键盘要冒烟了”的网络调侃,河北文旅的剪辑师在工位偷偷抹泪称“好消息:没有冒烟;坏消息:剪辑师哭啦”。而山西文旅也表示“晋宝没有午休”,之后疯狂发布旅游宣传片,来回应河北文旅的“宣战”。河南文旅部门也开展“题海战术”,一天发数十条短视频,吸引近百万新粉丝,不少网友自发“监工”。山东文旅则“蹭”上了东北的热点,发布《都是东,同根生》视频,“你姓东,东三省,你们那边嘎嘎冷;我姓东,大山东,俺们这边很响晴,东,东三省,人参貂皮和鹿茸;东,大山东,黄河泰山和三孔……”,魔性风格让人“一看一个不吱声”。在河南文旅的视频里,韩愈、白居易、花木兰、岳飞等河南籍历史人物和少林寺、豫剧、汝瓷等轮番上阵,展示起当地的历史和文化。被网友戏称为“西南F4”的云贵川渝“坐不住了”,纷纷开始“抄作业”。四川文旅率先发布《我姓川》的视频“我姓川,吃玩川,天府男儿赛潘安,昔日草鞋出四川,英雄气概振云端……”。接着,“我姓丰,FENG,想要成功快来疯(丰),天下名山中国风……”重庆方言版《我姓丰》的喊麦让网友戏称“听得我汗毛竖起”。云南、贵州紧随其后,用魔性音乐和洗脑歌词“刷屏”短视频平台。2024年的第一份快乐,是各地文旅给的!这个春节,你去哪里旅游了呢?17.下列句子中的“蹭”和文中加点的“蹭”,含义相同的一项()A.要是不能把握时机,就要终身蹭蹬,一事无成。B.美食领域的UP主,可以结合自身特长,以更新奇的方式蹭一波流量。C.他浑身无力地蹭到杨树旁,漫不经心地拿下钩子,任由绳子从树上脱落。D.那个男孩摔倒时把膝盖蹭破了,流了很多的血。18.下列诗句和文中的“题海战术”所用修辞手法相同的一项是()A.小山重叠金明灭,鬓云欲度香腮雪。(温庭筠《菩萨蛮》)B.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C.小园岂是春来晚?四月花飞入酒杯。(黄庶《饮张承制园亭》)D.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辛弃疾《青玉案·元夕》)19.山东文旅凭借接地气的宣传视频,并配以魔性的背景音乐,成功收获流量,引发全国各地效仿。请简要分析划横线句的效果。〖答案〗17.B18.A19.①使用整句,句式整齐,节奏感强、有感染力和表现力。②东北地区方言和山东特色词汇的使用,通俗易懂、形象鲜明地概括出山东与东北地区地理气候和文化差异。③人称代词“你”“我”交替呼告使用,摒弃“高高在上”的宣传套路,放下架子,成功消除与网友之间的距离感。④注重押韵,增强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解析〗【17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和理解一般词语词义的能力。原文“蹭”,是指在当下时代有在他人不知情的情况下无报酬地使用别人东西的意思。比如:蹭WIFI,蹭热点。蹭热点是借用别人在互联网上的热度进行自我或自我相关内容的推广运营,以达到获取更多互联网流量的目的。A.“蹭”,路途险阻难行,比喻困顿不顺利。B.“蹭”,意思是就着某种机会不付出代价而跟着得到好处。C.“蹭”,慢腾腾地行走。D.“蹭”,磨;擦。故选B。【18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例句“题海战术”为比喻。A.比喻,将眉喻为山,将鬓喻为云,将腮喻为雪。B.拟人,“护”“排闼”分别赋予水和山以人的动作行为。C.设问,“小园岂是春来晚”是问,“四月花飞入酒杯”是答,自问自答。D.借代,“蛾儿”“雪柳”“黄金缕”,都是古代妇女元宵节时头上佩戴的各种装饰品,这里代指盛装的妇女。故选A。【19题详析】本题考查学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的能力。“你姓东,东三省,你们那边嘎嘎冷;我姓东,大山东,俺们这边很响晴”“东,东三省,人参貂皮和鹿茸;东,大山东,黄河泰山和三孔”,都是整句,句式整齐对称,节奏感强、有感染力和表现力。“嘎嘎冷”是东北地区方言,“俺们”是山东特色词汇,两者联合的使用,通俗易懂、形象鲜明地概括出山东与东北地区地理气候和文化差异。“你姓东,东三省,你们那边嘎嘎冷”用第二人称代词“你”,“我姓东,大山东,俺们这边很响晴”用第一人称代词“我”,两种人称交替呼告宣传,放下了高高在上是架子,消除与网友之间的距离感。“省”“冷”“东”“茸”“孔”等押韵,增强韵律美,读起来朗朗上口。(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8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记得在小学里读书的时候,班上有一位“能文”的大师兄,在一篇作文的开头写下这么两句:“鹦鹉能言,不离于禽;猩猩能言,不离于兽。”我们看了都非常佩服。后来知道这两句是有来历的,只是字句有些出入。又过了若干年,才知道这两句话都有问题.鹦鹉能学人说话,可只是作为现成的公式来说,不会加以变化,所以我们管人云亦云的说话叫鹦鹉学舌。①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出发(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情况一变,话也跟着一变。至于猩猩,西方学者根据拿黑猩猩做实验的结果,它们能学会极其有限的一点符号语言,可是学不会把它变成有声语言。A,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当然是不自觉地),又把这些音素组合成音节,再把音节连缀起来,——音素数目有限,各种语言一般都只有几十个音素,可是组成音节就可以成百上千,再组成双音节、三音节,就能有几十万、几百万。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配以语音,然后综合运用,表达各种复杂的意思。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这是任何其他动物办不到的。②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而不采用手势或图画,也不是偶然。人类的视觉最发达,可是语言诉之于听觉。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黑暗的地方或者有障碍物的地方也不成;B,也不容易受阻碍。手势之类,距离大了看不清,声音的有效距离大得多。③打手势或者画画儿要用手,手就不能同时做别的事;说话用嘴,可以一边儿说话,一边儿劳动。④论快慢,说话赶不上打手势,画画儿更不用说。声音唯一不如形象的地方在于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但在原始社会的交际情况下,这方面的要求是次要的,是可以用图形来补充的。总之,正是由于采用了声音作为手段,人类语言才得到前程万里的发展。(选自吕叔湘《人类的语言》,有删改)20.请在文中横线处填上恰当的语句,使前后关联,逻辑严密,表意完整,每处不超过15个字。21.文中①~④处波浪线的句子有两处存在语病或标点使用的错误,请标出序号并作修改。〖答案〗20.A.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B.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声音则没有光线也可以/声音则不需要光线21.第①句:只有人们的说话是从具体情况(包括外界情况和本人意图)出发或括号应放在“具体情况”后面;第④句:打手势赶不上说话或“说话”和“打手势”互换。〖解析〗【20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A处,结合后文的阐述“在于一方面能够把语音分析成若干音素……另一方面,人们又能分析外界事物及其变化,形成无数的‘意念’”可知,这是对人类语言变化多端的解释,可想到“随机应变”“千变万化”,又由下文“一句话,人类语言的特点就在于能用变化无穷的语音,表达变化无穷的意义”可知,此处应是引入本段话题“人类语言”,提出其善变的原因,可填“人类的语言之所以能够随机应变(千变万化)”。B处,结合前文“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这是因为一切倚赖视觉的手段,要发挥作用,离不开光线,夜里不成”以及表并列的分号可知,此处内容是在解释人类语言采用声音作为手段的原因,原因是不受光线的影响,所以可填“声音则白天黑夜都可以(发挥作用)”,或者“声音则没有光线也可以”“声音则不需要光线”。【21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标点及辨析并修改病句的能力。第①句:解释的内容应该在相关词句的后面,所以括号应放在“具体情况”后面。第④句:“说话赶不上打手势”语序不当或者不合逻辑,应是说话更快,“说话”和“打手势”互换。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提示〗写作。退出朋友圈,卸载社交视频软件、新闻推送软件、智能搜索引擎……这使人们离这个世界更远了还是更近了?你对这一问题有怎样思考?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略四川省成都市成实外教育集团高三下学期二诊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钱穆先生曾从地理生态学角度对人类文明进行了考察。通过对比他得出一个结论,农耕文明所孕育的和平、包容、中庸、多样性等文化特征将是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的选择方向。农耕文明即以中华文明为标志。所以,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中华文明的第一缕曙光是从伏羲仰观天象、俯察大地而画八卦肇始,天水的伏羲庙里立着他的塑像,这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一个人矗立于高山之巅,头顶是浩瀚无穷、神秘莫测的星空,眼前是广阔无垠、连绵不绝的大地、山川,人是其中一个既渺小又伟大的存在。它说明中国文化一开始就是道法自然,是人在广阔的生态环境中确立自身的存在,而不是像亚伯拉罕那样在旷野里仰望星空只倾听神的安排。因此可以说,中国文化是人类最早的生态文化。八卦是天地变化的八种景象,理解了这一点,人类便可以顺应自然稼穑、收获、生养。后来周文王将其演变为六十四卦。六十四卦就是一年中各种气象的循环,是自然规律。这便是《周易》的思想。根据这样一种思想,商朝时中国人确立了四季,周朝时发展为八节,秦汉时演变为二十四节。现在来看,《易经》不单是中国最早的生态哲学著作,也是人类最完备的生态文化的元典。孔子在编纂《易经》的各种文献后加入“道”“仁”“君子”“礼”等关键词,犹如在大河里扔下一块块巨石,使一部自然主义道术拥有了人道主义思想,也使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老子的《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应当是《易经》之后的第二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儒家试图树立人的伦理形象,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道家则从天地万物的变化中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观察,一正一反正好说明了人的存在的多维性。这种看上去有分歧的思想在董仲舒时得到了统一,他集百家之长,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形成了“天人感应”之观念,并依循阴阳五行学说确立了三纲五常的伦理思想,这是道法自然的社会应用。正是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逐渐形成。后世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相区别的一个最大特点是其整体观,即在天地之中确立人的关系,一方面根据自然生态的伦理构建人类社会的伦理,将人伦确立;另一方面,又常常将人重新放置于浩茫的宇宙之中,使人在理解天地、效法天地的过程中与天地浑然一体,忘却自己的主体性。中国人关于生态哲学的观念,不仅仅停留在人类与自然天人合一的和谐关系以及应用在社会治理和日常生活方面,而且还深刻地体现在个体生命的本体世界。《黄帝内经》是黄帝与岐伯关于养生的对话著作。表面上看,它是一部医学著作,究其实质,仍然讲的是人如何道法自然、延年益寿,因此,也是中国人关于个体生命的生态哲学。阴阳调和、道法自然是其基本原理。雅斯贝尔斯在考察人类轴心时期的大哲学家时发现,其他的哲学家基本都是与神交往进行思想,只有中国的老子和孔子是在道法自然的基础上创立了自己的思想。而这正是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摘编自徐兆寿《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2018年6月16日《光明日报》)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钱穆认为,处于文明冲突中的人类未来选择方向是农耕文明所孕育的某些文化特征。B.天水伏羲庙里的伏羲塑像是中国人最早的文化形象,也是中国生态文化的生动体现。C.《易经》和《道德经》是两部生态文化的元典;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D.董仲舒将旧儒家发展为新儒家,其思想对于天人合—的生态思想的形成有促进作用。2.下列对原文的论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从钱穆先生的研究结论说起,自然引出“重新阐述中华文明的生态思想便具有重要意义”的观点。B.文章不仅分析了中华文明生态思想的形成过程,也阐述了它在社会治理、本体世界等方面的体现。C.文章多次运用对比的论证手法,既有中国生态文化内部的对比,也有中国文化与西洋文化之间的对比。D.文章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文明冲突为立足点,来探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文明智慧的现实意义。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B.儒家将人从自然界中区别开来,而道家则将人重新放置于自然界中;两者存在根本分歧。C.《黄帝内经》既是医学著作,也是哲学著作,蕴含了阴阳调和,道法自然的基本原理。D.雅斯贝尔斯认为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答案〗1.C2.D3.C〖解析〗【1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一般先浏览选项,然后到文中找到与选项相关的语句,进行比较、辨析。解答理解和分析题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要死抠字眼。C项,“前者重‘人道’,而后者重‘天道一’”不正确。根据原文,《易经》中“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在一起”,“《道德经》通篇讲了一个道理,即道法自然的治世理念”。故选C。【2题详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此类试题解答时,第一步,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一般的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等关系。第二步,比对每一分句的意义在原文是否有依据,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D项,“以解决当今人类社会的文明冲突为立足点”分析不正确。从结尾看,本文的立足点是揭示“今天人类生态文明时期苦苦寻找的生态思想”。故选D。【3题详析】本题考查对作者观点的理解。此类试题解答时,命题的手段为改变文章的表述和概括文章的内容,此题主要从概念的内涵的方面考核,概括文章的内容较难,答题时首先阅读题干,在文中找到题干对应的区位,然后仔细分析。A项,“四季、八节、二十四节都是从《易经》中发展而来”不正确。原文为“根据这样一种思想”而不是《易经》;“体现了天道与人道有机地结合”的是《易经》。B项,“两者存在根本分歧”不正确。两者只是“看上去有分歧”,其实相反相成。D项,“老子和孔子在道法自然基础上创立的思想正是今天人类苦寻的生态思想”是作者的观点,而非雅斯贝尔斯的观点。故选C。(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材料一《中国社会科学报》记者对话英国历史学家迈克尔·伍德记者:您刚刚提到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中国是世界现存最古老的文明。您认为中华文明得以长期存续的力量何在?伍德:简而言之,就是《论语》中孔子关于“斯文”(礼乐教化、典章制度等)的著名论述。这个理念一直风雨无阻地伴随着中国人,即使有汉末或唐末那样的天下大乱。尽管文化和语言种类繁多,但人们相信汉文化和文明,尤其是作为基石的文字及包含中华价值观的核心文本。记者:杜甫在中国被称为“诗圣”,与“诗仙”李白齐名。您为何认为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呢?伍德:我之所以要说杜甫是中国最伟大的诗人,原因就在于杜甫的作品所涉及的范围极广。其诗作既有关于战争的宏大叙事,也有他在三峡对于人与自然、风景以及宇宙之间关系的思考,还有关于亲情、友情的亲切描述,聚餐、画纸为棋局等生活场景的再现。杜甫广阔的想象力,不仅表现在他写下了“中文最伟大的词语”,而且创造了“中国文化的道德和情感词汇”。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杜甫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这些在今天的中国社会运行及人际交往中仍然具有基础性的地位。我们说,这些因素“使社会运转”。尽管杜甫寂然离世,但他以美妙的语言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这些价值观一直流传到今天。记者:您认为以杜诗为代表的中国古诗在全球化的今天有何特殊意义?伍德:在我们这个时代,过去正在以越来越快的速度从我们身边退去。但是,人们依然可以在当下的中国寻找中国古代文化的含义。因为在这表面之下,所奔流的依然是所有中国人共同拥有的深深的源泉,其中诗歌就是中华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一大源泉。中国有地球上最古老的诗歌传统。《诗经》中最古老的诗歌要早于《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今天人们依然公认,杜甫的言语从某些角度告诉我们,何为中国人。但杜甫的诗作不仅仅是为中国人而写的——在我们这个动荡的时代,这位生活在8世纪之人的思索、关于友情的主题、唐诗的世俗视野、禅宗的宇宙人文主义,即使是通过翻译,也仍然具有当代意义。因此,随着我们越来越清晰地认识到我们确实生活在同一个世界,我们今天追随杜甫当年的足迹并且了解其背后的深意,愈加凸显其重要性。(摘编自《通过杜甫感受中华文明精神特质——对话英国历史学家、制片人、作家迈克尔·伍德》)材料二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中国文学,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时代、一个民族的精神写照。古代文学史上的屈原、陶渊明、李白、杜甫、苏轼、曹雪芹,现代文学史上的“鲁、郭、茅、巴、老、曹”等,他们所以赢得后人的尊重,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在安史之乱中,杜甫与家人离散,在与妻子儿女分别三个年头后,杜甫终于可以去探望妻小,到家里写下著名的《羌村三首》。第一首写道:“妻孥怪我在,惊定还拭泪。”战争年代,死,也许是一种常态,而活着,哪怕苟且偷安,也不容易,反成偶然。夜深人静,这对饱受磨难的老夫老妻,执手相看泪眼,依然感觉像是梦一样。“夜阑更秉烛,相对如梦寐。”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让读者深切地感受到一种力量,并由此得到升华。鲁迅说:“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这种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和坚强乐观的民族精神,源于我们的礼乐文明传统,知行合一,家国一体,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魏晋时期王弼解释《周易》说:“止物不以威武,而以文明,人之文也。”这里强调一个“化”字,上善若水,润物无声,以文化人,以文化天下。它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要和谐共生,强调真、善、美的完整统一,而不是刻意追求科学的“真”而忽略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从中国文学作品中不难发现,我们的文化重视个人修养,强调责任意识,倡导奉献精神,坚持合作理念。这种精神特质,与西方文化以利益为核心价值,强调天赋人权,崇尚个人主义,信奉丛林法则有着本质区别。当今世界正处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各种矛盾错综复杂。解决这些时代难题,中华文明必将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摘编自刘跃进《文学视野中的中华文明精神特质》)4.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杜甫的作品凝聚了中华文明的价值观,涉及的范围很广,他信奉儒家的仁义道德,他的诗作被广泛翻译,仍具有当代意义。B.中华文明具有独特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其中屈原、李白、杜甫、鲁迅等文学大家的作品是代表。C.从材料二可以看出,文学艺术给我们带来的心灵的震撼和精神的洗礼往往需要通过平凡的细节描写来完成,这就是以小见大的文学力量。D.鲁迅所谓“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孔子认为他们“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这很好地诠释了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5.下列选项,不能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二第二段观点的一项是()A.孙犁《荷花淀》中约水生嫂探望丈夫的一个女人说:“听说他们还在这里没走。我不拖尾巴,可是忘下了一件衣裳。”B.《雷雨》中鲁大海:“你们这些混账的东西,放开我,我要说,你们故意淹死了两千二百个小工,……姓周的,你发的是断子绝孙的昧心财!”C.沈从文《边城》翠翠成熟的生命觉得好像缺点什么,于是胡思乱想“要坐船下桃源县过洞庭湖”“让爷爷满城打锣去叫,点了灯笼火把去找”。D.茹志鹃《百合花》中新媳妇明知道小战士已经牺牲,“却像什么也没看见,什么也没听到,依然拿着针,细细地、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6.孙犁小说《嘱咐》描写水生在参加战争八年之后回家时的情景。有人曾质疑这种描写过于小气,不能体现民族性格,你同意这种说法吗?请结合材料二阐述你的理由。水生的家在白洋淀边上。黄昏时候,他走到了自己的村边,他的家就住在村边上。他看见房屋并没有烧,街里很安静,这正是人们吃晚饭,准备上门的时候了。他在门口遇见了自己的女人。她正在那里悄悄的关闭那外面的梢门。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女人一怔,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节选自孙犁《嘱咐》)〖答案〗4.D5.B6.①刻画出了水生与女人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特点。水生只是简单地喊了一声“你!”和女人“无声”的回应,都蕴含着这对夫妻虽因战争长期分离但都满含对对方的思念与牵挂的丰富而深厚的情感,这正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
②对女人面对水生的呼唤时的神态与动作的细节刻画,充分展示了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这是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文化底蕴的真实体现。〖解析〗【4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D.“孔子认为他们……”错误,原文是“用孔子的话说,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坚强乐观,充满理想”,是作者用孔子的话阐释,是作者的观点,不是孔子认为。故选D。【5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根据“简单的十个字,蕴藏着多么深厚的情感。这不正是我们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吗”可知,材料二第二段通过杜甫诗歌论证的是文学作品能表现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B.鲁大海对周朴园等人的指斥是一种强烈情感的宣泄,是控诉,所表现出的是坚强不屈的民族性格。所以不能作为论据。故选B。【6题详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中信息进行分析、运用的能力。首先回答:不同意这种说法。夫妻相见在生活中本可以有多种表现方式,但作品中的夫妻因战争而长期分离,好不容易见面了“水生亲热地喊了一声:‘你!’”,一个“你!”就是水生此刻最富有感情的表达,蕴含了对对方的思念与牵挂,这正是中华民族含蓄内敛的民族性格的生动写照,是中华人文精神强调人与人和谐共生科学的“真”、人伦的“善”和艺术的“美”的完整统一。“女人一怔”是对女人神态的描写,“睁开大眼睛,咧开嘴笑了笑,就转过身抽抽搭搭地哭了”是对女人动作的描写。结合材料二“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他们的作品深刻地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渊源有自,历久弥新”“我们的文学艺术,就是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充分展现中国人的美好心灵、崇高情感和不屈性格”“他们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生动地诠释着中华民族的精神特质”可知,女人一怔,睁开眼睛,咧开嘴,抽抽搭搭地哭,反映了女人惊讶、不敢置信、高兴、喜极而泣、委屈……但是都没有说话,这揭示了中华文明独有的精神特质和丰富的文化底蕴“含蓄内敛,坚强乐观”“没有豪言壮语,没有高头讲章,在朴素平凡的生活中,苦干实干,勇敢顽强”,在这些平凡的细节描写中,展示出中国人所特有的美好心灵和崇高情感。(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沙堆里的城隍梁衡2021年9月,我到陕北采风,听说靖边县正在出土一座城隍庙,便立马赶到现场。全世界闻名的万里长城在榆林一带被当地人轻松地叫作“边墙”,听起来就像两户人家之间的一堵短墙。沿长城的县都被冠以“边”字靖边、安边、定边。远在天边有人家,墙里墙外胡汉两大家。边墙战时为军事工程,平时为通商口岸,类似现在的海关。亦军亦民,忽战忽和,千百年来恩恩怨怨,可谓一道奇异的风景。为适应这种状况,明代沿榆林一线的边墙修了36个堡子,既是藏兵御敌的工事,又是开关互市的场子。慢慢地,堡子里聚集了人口,变成了一个小城镇,于是要请一尊神来主事,最实用的神就是城隍。现在正挖掘的这个堡子名“清平堡”,始建于明成化年间,周长不到两公里,里面也设了个城隍。随着历史的变迁,整个堡子渐为风沙所埋,现沙面上已固化为耕地、草坡、灌木林,间有大树,城隍爷就埋在下面。一般古墓、古城的挖掘是平地挖坑,考古人员要十分小心地沿台阶层层下探。遇有重要处为防踏毁文物,还要搭吊板俯身悬空作业。这次只需将沙堆层层剥开,就渐渐露出了庙墙、院落、廊房、殿宇,就像意大利从火山灰中挖出了一个庞贝古城。我们从容地迈步进院,穿堂入室。最可看的是北边的正殿,城隍爷端坐高台之上,文人而一身戎装,双耳垂肩,白脸红唇,身威而面慈。他宽袍大袖,右手握拳支膝,左手微张成接物状,目视前方。廊下的武士则高鼻深目,昂然挺身,一看就是个胡人,作狰狞状以驱恶鬼。这些塑像,或坐或立,并没有全部露出沙外,考古人员只是大概地清扫出他们的轮廓,为防风化正准备以塑料蒙面处理。我们正赶上将蒙未蒙之时,难得一见的佛光乍现的这一刻。凡神都是人造的,因此习惯上总要拿一个现实的人来做躯壳,就像写小说要有个原型。比如关公被推举来作财神,秦琼、尉迟恭被选来作门神。至于城隍的替身,并无统一规定,由当地百姓自己选举产生,一般都是品学兼优、政绩卓著、可以信赖的人物。比如杭州城隍就是宋代的民族英雄文天祥,其天地正气足以保民永远平安。那么,这座长城脚下的明代小城堡,该选谁来任城隍呢?这一线史上最出名的人物要数范仲淹。北宋与长城外的西夏长年对峙,屡遭败绩,守边武将已畏敌如虎,皇帝就把文臣范仲淹派去带兵。范保家卫国真是赤子忠心,他带着自己16岁的长子,亲自上阵,一夜之间筑起了一座土城。又大刀阔斧地改革兵役制度,重用本土将领,连打了几个胜仗,终于使边防巩固,人民安居。宋仁宗说,有范仲淹在前线,我可以睡一个安稳觉了。范长年在这里风餐露宿,枕戈待旦,有他那首著名的《渔家傲》为证“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他彻底实践了自己“先忧后乐”的思想,至今还坐在这个小庙里。我仔细端详眼前的这尊城隍。他方脸圆腮,一个冬瓜式的面型,还真像史上留下的范公画像。我仔细研读出土的碑文,“设官,以治于治之所及;设神,以治于治之所不及。生上天为民虑者深且切也!”“治之所及”是什么呢?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现实的方方面面。“治之所不及”是什么呢?就是各人心中所想,他们的世界观。这才是一片无边的天地,一股巨大的潜在力量。一念之善,春风化雨;一念之恶,翻江倒海。所以康德说有两种东西总是让人敬畏,那就是头上的星空和心中的道德。而在古代中国,遍布于城乡的城隍,就是这种道德普及的最后一公里。你不能不说这是古人的伟大发明,且能寓教于美,托人塑形,以艺术的方式呈现于民,流传于后。你看那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面向智能制造专业领域的多模态内容资源分类与编码标准规范
- 包头2024年09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英语第3单元寒假试卷
- 2023年过热蒸汽干燥设备资金申请报告
- 2023年环氧丙烷资金申请报告
- 2024年电源适配器项目资金需求报告代可行性研究报告
- 强化品德修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原因-措施
- 三维数字内容制作-三维动画材质师工作流程
- 【上海54】期中模拟卷01【24-25章】
- 质量月代表的发言稿(3篇)
- 校园招聘宣讲会演讲稿【汇编五篇】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3-2024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中地理试题
- 建设工程消防验收技术服务项目方案(技术标 )
- MOOC创新创业与管理基础(东南大学)
- 脑梗死恢复期康复临床路径表单
- 拆除桥梁专项施工方案范本
- 【基于活动理论的信息技术课程教学研究8300字(论文)】
- 年产15万吨PET的生产工艺设计-毕业论文
- 品管圈(QCC)降低ICU护士床头交接班缺陷率课件
- 烟气含氧量计算公式
- 光的反射(课件)五年级科学上册(苏教版)
- 《左道:中国宗教文化中的神与魔》读书笔记模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