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材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排查强化新人教版_第1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排查强化新人教版_第2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排查强化新人教版_第3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排查强化新人教版_第4页
新教材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单元排查强化新人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单元排查强化

【主干知识理脉络】

科学地解祥了生物进化的原因T过度繁殖K为进化提供原始材料

以及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先进性I

评是选择的手阂

对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自然选价

择如何起作用等方面存在片面的局限性卜

甚至错误的认识,对生物进化的

解释也局限于个体水平T遗传变异K是选择的内因1

达尔文自然T适者生存V是进化的赢]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的过程概念选择学说

|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获得性遗传和用进废退是

拉马克的生物不断进化的主要原因

由来进化学说

突变和基因重组

决定生物形

自然选择本

进化方向成不同物种之间,生物与无机环境之

的间,在相互影响中不断进化和发展

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三现代生物

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进化理论

含义-f协同进化J

地理隔离______________

类型

生殖隔离导致新物种形成基因多样性

物种多样性

r生物多样

一性的内涵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指生活在同种地方的

协同进化和

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

概念生物多样性

分子水平I

-种群的形成,生物多样性

形成的原因

O进化角度I

一个种群的全部个基因库」

体所含的全部基因J~O

O

j指某种基因在某个

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初4种辞币出现的比例

T调查方法h\抽样调查

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H基因频率卜

园、不断变化

^^)0。。T£

U基因频率的计算方法I

【易错易混早防范】

易错点1误以为环境的改变会使生物产生适应性的变异

点拨达尔文认为变异是不定向的,但环境对变异的选择是定向的,虽然随着环境的改变,适应环境

的变异也会改变,但这个变异是原来就有的,而不是环境改变后产生的。

易错点2将“生物进化”与“物种形成”混淆,分辨不清

点拨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区别

内容物种形成生物进化

标志生殖隔离出现基因频率改变

变化后的生物与原生物的关生物进化,基因频率定向改

新物种形成,生殖隔离,质变

系变,量变

①只有不同种群的基因库产生了明显差异,出现生殖隔离才

二者联系形成新物种;②进化不一定产生新物种,新物种产生一定存

在进化

易错警示物种形成与两种隔离的关系

物种的形成必须经过生殖隔离,但不一定要经过地理隔离。仅有地理隔离不能产生新的物种,生殖隔

离才是物种形成的标志。

易错点3对种群和物种的内涵与外延界定不清

点拨①物种是自然状态下能够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同种生物,一个物种可能在不同地点

和时间形成不同的种群。

②种群是同一种生物、同一地点、同一时间形成的一个群体。种群“小”,不同种群间有地理隔离;

物种“大”,不同物种间有生殖隔离。

③判断生物是不是同一物种,如果来历不明,形态结构相似,判断的可靠依据是:看是否存在生殖隔

离,若存在生殖隔离,则不是同一物种。

【基础排查过三关】

第一关:基础知识填一填

1.各种各样的抗生素对治疗细菌感染造成的疾病发挥着重要作用,一种抗生素使用一段时间后,杀

菌效果就会下降,其原因是细菌产生了抗药性。试用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解释细菌为什么产生抗药性?

答案:细菌在繁殖过程中会产生各种可遗传的变异,其中就有抗药性强的变异。在未使用抗生素时,

抗药性强的变异不是有利变异,这样的个体在生存斗争中不占优势,使用抗生素后,抗药性弱的个体大量

死亡,抗药性强的个体有机会产生更多的后代,一段时间后,抗生素的杀菌效果就会下降

2.一个种群,若要遵循遗传平衡定律。必须满足的条件有哪些?

答案:(1)种群数量足够大;(2)雌雄个体之间都能自由交配并且产生后代;(3)没有迁入和迁出;(4)

没有自然选择;(5)没有基因突变

3.在自然选择中,直接受选择的是基因型还是表现型?请举例说明?

答案:是表现型,比如,在桦尺蛾中,天敌看到的是桦尺蛾的体色而不是控制其体色的基因

4.a.发生在生物体内的基因突变,有可能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b.两个种群间的生殖隔离一

旦形成,这两个种群就属于两个物种。c.物种大都是经过长期的地理隔离,最后出现生殖隔离而形成的。

上述三个说法是否正确?

答案:全部正确

02/6

5突变的有利和有害是不是绝对的?

答案:并不是绝对的,往往取决于生物的生存环境,适应环境的变异才为有利变异

6.地球上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哪一类生物?它们生活在什么环境中?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还是动

物?为什么?

答案:最早出现的生物是厌氧型的单细胞生物,它们生活在海洋中。最早登陆的生物是植物,否则动

物登陆后就会被饿死

7.论述捕食者的存在是否对被捕食者有害无利?

答案:实际上,捕食者所吃掉的大多是被捕食者中年老、病弱或者年幼的个体,客观上起到了促进种

群发展的作用,此外,捕食者一般不能将所有的猎物吃掉,否则自己也无法生存,这就是所谓的“精明的

捕食者策略”

8.关于捕食者在进化中的作用,请简述“收割理论”的内容及意义。

答案:捕食者往往捕食个体数量多的物种,这样就会避免出现一种或少数几种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占据

绝对优势的局面,为其他物种的形成腾出空间。捕食者的存在有利于增加生物的多样性

9.在下图中空白框和问号处填写适当的名词

答案:自然选择导致导致物种形成

第二关:切入高考判一判

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不仅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也能很好地解释生物界的适应性与多样性,但

不能解释遗传与变异的本质,且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限于个体水平。(6

2.种群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也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J)

3.一个符合遗传平衡的群体,无论是自交还是相互交配,其基因频率及基因型频率都不再发生改变。

(X)

4.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

3

5.隔离是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生殖隔离的形成必须要有地理隔离,地理隔离必然导致生殖隔离。(X)

6.进化过程一定伴随着基因频率的改变。(J)

7.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都会直接导致基因频率的改变。(X)

8.长期使用农药后,害虫会产生很强的抗药性,这种抗药性的产生是因为农药诱导害虫产生了抗药

性突变之故。(X)

9.某校学生(男女各半)中,有红绿色盲患者3.5%(均为男生),色盲携带者占5%,则该校学生中的色

盲基因频率为5.67虬(J)

10.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但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的改变,从而使生

物向着一定的方向进化。(J)

第三关:做高考攀顶峰

1.[2018•江苏卷]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群体中近亲繁殖可提高纯合体的比例

B.有害突变不能成为生物进化的原材料

C.某种生物产生新基因并稳定遗传后,则形成了新物种

D.若没有其他因素影响,一个随机交配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保持不变

解析:群体中的近亲携带相同基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近亲繁殖可以提高后代纯合子的比例,A正确;

突变包括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突变大多数是有害的,但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大量的选择材料,B错误;

某种群生物产生新基因后改变了种群的基因频率,说明生物进化了,而新物种形成的标志是生殖隔离,C

错误;虽然没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但是由于群体数量较少,因此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在各代可能会发生改变,

D错误。

答案:A

2.[2019•天津卷]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若毛色与环境差异大则易被天敌捕食。调

查不同区域囊鼠深色表现型频率,检测并计算基因频率,结果如图。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04/6

A.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

B.与浅色岩P区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低

C.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

D.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

解析:据图分析可知,深色囊鼠在深色熔岩床区表现型频率高,而在浅色岩P区和浅色岩Q区频率较

低,因此,深色囊鼠与浅色囊鼠在不同区域的分布现状受自然选择影响,A正确;浅色岩P区,囊鼠的杂

合体频率(Dd)=2X0.1X0.9=0.18,而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Dd)频率=2X0.7X0.3=0.42,与浅

色岩P相比,深色熔岩床区囊鼠的杂合体频率高,B错误;囊鼠的体毛深色(D)对浅色(d)为显性,因此,

浅色岩Q区的深色囊鼠的基因型为DD、Dd,C正确;浅色岩Q区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7X0.7=0.49,

而浅色岩P区囊鼠的隐性纯合体(dd)的频率=0.9X0.9=0.81,因此,与浅色岩Q区相比,浅色岩P区囊

鼠的隐性纯合体频率高,D正确。

答案:B

3.[2018•浙江卷]下列关于自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

A.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

B.自然选择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

C.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都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

D.自然选择作用于对个体存活和繁殖有影响的变异性状

解析:自然选择是指在生存斗争中适者生存、不适应者被淘汰的过程,自然选择可使种群基因频率发

生定向改变,导致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基因库出现差异,当这种差异变得显着时可导致种群间产生生殖

隔离,进而形成新物种,由此可见,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动力,加速了种群生殖隔离的进程,A、B

正确;自然选择获得的性状,若为可遗传的变异,则可以通过遗传进行积累,C错误;自然选择直接作用

的是生物个体,而且是生物个体的表现型,使具有有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