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1页
【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2页
【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3页
【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4页
【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及优化建议15000字(论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及完善对策研究近年来,随着跨境电商平台消费模式逐渐成为社会主流,因此有必要对该领域相关的立法政策进行厘清。同时,跨境电商平台消费模式倾向于引起知识产权侵权的法律问题。并且因商标平行进口现象的发生导致侵权案件越来越多,使跨境电商平台对此类问题承担的责任条件难以衡量。本文根据新出台的《民法典》与《电子商务法》中相关规则为主线进行分类讨论,通过对相关案件的梳理与分析,明确了跨境电商平台应采取何种措施予以应对,并提出对未来跨境电商平台消费模式发展的建议。关键词:跨境电商平台;平行进口;商标侵权目录第1章引言 61.1导论 61.3研究方法 71.4论文架构 8第2章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 92.1平行进口问题概念与产生原因 92.2跨境电商平台与商标平行进口之法律问题 9第3章跨境电商平台在平行进口问题中的责任认定 133.1跨境电商平台经营概述 133.2跨境电商平台的侵权责任形式 143.3跨境电商平台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界定 153.4跨境电商平台的审查义务 17第4章应对机制与完善建议 194.1应对机制 194.2立法的建议 20第5章结论 205.1研究成果 205.2本文的改进之处 20参考文献 22第1章引言1.1导论首先,在全球增进各国贸易的同时,平台经济已经发展成广大消费者依赖的消费模式。由于跨境电商平台的虚拟性、无地域限制性等特点可以随时切换购物场景,并且能够让消费者购买到全球知名品牌的各类商品,直接替代线下购物的耗时过程。跨境电商的崛起无疑刺激我国经济增长,在互惠互利的经营模式下,整体上是趋于利好的情形。但是随着跨境电商平台业务面扩大,同时也产生许多知识产权相关的侵权行为。其次,平行进口问题作为本文分析的一部分,其主要涉及的当事人应是知识产权权利人、持有商标许可的个人或企业、以及具有排他权利的独占许可人或企业。其次,平行进口严格意义来说是一种现象。其原因在于各国并没有单独将平行进口问题纳入某一部法律中进行规定,我国亦然。个人理解是因各国法律、政府政策设定的差异从而产生的一种附随法律现象。但是由于实践中层出不穷的法律问题日益增多,引起了各国学者对该现象的深入探讨。再次,平行进口必然联系两个国家或以上之间的交涉才会发生。平行进口最大的特点在于争议商品的生产、制造和销路都是经过海关的正规检验、通过合法渠道流向进口国。通常指的是商标权人在本国进行商品制造后在出口国进行销售的情形。所谓的正规渠道,主要是指进口商获得了商标权人的许可,通过货运物流的方式进入他国;那么未经许可的情形,顾名思义即商品是在原商标权人不知情的情形下流入他国。平行进口最主要探讨后者的情形。针对平行进口问题,因为商标权以及商品的特性属于国际贸易知识产权保护的范围,所以当商品在未通过商标权人的许可进入到进口国进行销售的时候,通常会被字面意思所混淆,理解成一种侵权行为。因此,在涉及跨境电商平台的销售模式中,通常将平行进口问题按照侵权思路进行判定。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跨境电商平台的兴起将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推至风口浪尖。学界就此问题采取的侧重点各有千秋,大致总结出三种理论学说。原文:中性定义说、灰色市场说以及行为违法说。有学者较为支持中立原则,认为平行进口商品在进入第二独立市场的领域当后,只要该商品商标不会引起当地消费者在认知上的混淆,就不应当判定是违法的。此外,多数学者认为,要结合目前时代发展的变迁对固有的思维保持一定的开放性与灵活性。立法者、学界应当正视这个问题,也不能将该问题一概而论的认为应绝对支持何种立场。更重要的是具备一定程度的中国的问题意识作为思考的前提,会对我国未来包括法律制度与人们生活标准都更适宜。本文会探讨商标平行进口问题在电商发展背景下有何利弊,同时结合《商标法》明晰我国对此问题的政策导向。此外,本文会阐明对商标平行进口在跨境电商平台销售模式中的立场,最后阐明跨境电商平台在面临侵权行为时主要承担何种责任并如何应对。原文:中性定义说、灰色市场说以及行为违法说。1.2研究意义随着互联网消费模式不断的发展,有关商标平行进口问题需结合法律法规,国家政策导向进行分析;以及我国针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立法政策是否有更清晰的规定?跨境电商平台应承担何种民事责任?与此同时,跨境电商平台的消费体验与知识产权法领域有紧密的联系,就相关知识产权法范围内产生的商标平行进口等侵权行为,跨境电商平台应当采取何种思路应对?普遍而言,我国的法律规定中更多地侧重保护消费者的利益,而商标权人的利益保护问题在新型商业模式的变化下就显得较为被动。面对目前新型商业模式的发展现状,本文根据新出台的《民法典》与《电子商务法》中相关规则为主线进行分类讨论,以期通过本文能让大众对未来互联网消费模式在法律适用层面有更清晰的认识,并提出对跨境电商平台模式发展的实际建议。1.3研究方法法教义学是根据固有的法律文本,依据法律批判思维对各类规则的阐述与应用。如果是针对一个法律案例,则需要找到适合案件的请求权基础。因为请求权基础相当于是文章的焦点,所有的分析都围绕该案件事实进行法理学的延伸与分析。换言之,法教义学也代表着一种学说规范体系,代表了作者对整篇文章的观点与看法采取何种解释。我国由于是成文法系国家,所以得以沿袭德国的法教义学范式进行分析。赵一单赵一单.依法立法原则的法理阐释——基于法教义学的立场[J].法制与社会发展,2020,26(05):38-50.比较法研究是一种以选取两种或以上不同地区或国家的法律文本进行比对分析。结合我国的法律制度而言,我国更适合比较法的研究体系,而不是采取判例法。沈宗灵沈宗灵.当代中国的判例——一个比较法研究[J].中国法学,1992(03):32-36.最后一种为案例研究法。在网络服务商面临多重规则制度的选择时,只有结合实际案件发生的情形,才能更好的帮助法官对个案进行恰当的司法适用。由于网络服务商提供的服务种类非常繁多,不能仅仅依靠成文法规对不同案情进行统一的判定。这也是为何每一步法律出台后一定会伴随相应的司法解释。这也为法官提供了更多的法律解释空间,对案件当事人的责任分配也会更恰当。从理论层面而言,由于法律法规的行文思路与大众通常的思维认知有些许不同,故而会产生难以准确理解法律条文传达的信息。所以通过案例可以更加直观的让多数人对法律的适用进行理解。1.4论文架构第一章主要是引言部分,简要阐述本文将要重点探讨的两个问题的背景。第二章简单介绍平行进口问题的法律概念。结合跨境电商平台的发展与相关法律制度对平行进口问题进行符合国情的分析,以便探求适合当下时代的应对策略。第三章分析跨境电商平台在产生的平行进口问题时应当承担的责任,如何应对。主要结合《电子商务法》与《民法典》等规则进行分析。此外,通过案例分析补充对跨境电商平台应当承担的责任与义务,同时保障权利人的利益。第四章将对本文提出的问题进行总结与完善。第五章阐述本文的研究成果与需要改进之处。第2章互联网消费模式下的平行进口问题2.1平行进口问题概念与产生原因平行进口,一直被视为国际贸易当中的灰色市场加以对待。个人对其理解是商标权人将该商品授权许可给独立于商标权人或相关企业进行销售。授权经销商将产品进行转售到买受人手中后买受人(第三方)将商品通过合法渠道进口到进口国,但并没有获得商标权人的许可而为之。此外,从国外的角度来审视“灰色市场”这个现象,字面意思被理解为是进口商似乎通过一种非正规的渠道来避开制造商的授权,从而能够得到比商标所有权人要求更低的价格进行销售。秦元明,周波.浅析平行进口商标侵权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2020(26):12-18.以上是较为概括的表述,然而平行进口应当以如下理解更为精确。秦元明,周波.浅析平行进口商标侵权法律问题[J].人民司法,2020(26):12-18.2.2跨境电商平台与商标平行进口之法律问题近年来,电商消费模式背景下境外商品来源应当需要学界的持续关注。原因在于针对境外假冒伪劣、平行进口等各类商品流入我国境内进行不正当销售的现象越来越多。从而引发在判定进口商品合法性时会产生对法律适用的不确定性,同时可能造成法官、行政机构对此类行为缺乏恰当的界定。所以本文关注在平行进口问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的经营,我国未来的贸易政策应对哪一方的利益保护进行改善,也使得我国贸易能够更良性的发展。笔者认为,在互联网加速商品流通的驱使下,需要对个体利益的保护加大力度,不能对平行进口问题过于放松。所以笔者倾向以禁止平行进口为原则,允许例外情形发生的立场。海外替购的销售形式近年来备受我国消费者的青睐。海外代购通常都是满足个人消费为目的,进行有限的跨境线下交易。据笔者所知,代购人员的运输方式通常采取旅客携带的方式,将进口商品带回国内。首先其特点是代购通常以点对点形式为消费者购买货物,避免自己囤货,这样一来无需顾虑资金周转不开的情形。其次,由于代购携带货品的规模有限,通常少量商品为主。从法律层面而言,代购人通常自行对境外商品进行买卖,故而购买与销售地点都发生在境外,故而可以理解其行为并不涉及对商标使用、滥用的情形;所以可以推定海外代购模式是一种合法的行为,并非涉及侵权的可能。因此,本文在此不做过多的赘述。境外跨境电商。这类购物形式主要是经销商在境外成立销售点,且这类商户是在国外网站上注册的账户,然后服务全球的消费者。比如亚马逊、eBay网等知名跨境电商平台。这类模式的要点在于消费者交易地点、销售地点都是发生在国外,因此此类模式的消费只发生在同一国家,不涉及两个或以上国家的知识产权保护问题。融合境外采购,境内销售的购物体验。如我国的京东商城、淘宝等知名境内第三方跨境电商平台。由于此种电商平台的入驻商家几乎为境内商户,但是销售的商品在近年来已经非常丰富多样。其中不乏国际知名品牌的进口商品。此情形从而容易引起法官判决过程中的困境。最主要的就是有关平行进口商品进入我国境内其来源是否具有正当性。目前就我国跨境电商发展形势来看,电商平台缺乏专门对跨境商品进行来源的认定,仅仅要求商家提供经营许可及其相关的证明材料就可以进行网店的经营。小结:以上三种类型的互联网购物欲销售模式更有利弊,最后提及的这一种形式普遍上面临商品侵权的可能性,从不立场进行评价也会导致法律对不同主体利益的保护差距甚大。所以本文主要围绕此种类型并结合网络服务商的侵权行为进行全面的分析。通过文献梳理,学界对商标平行进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的介入是否应当加以制止形成了两派观点。其中,有的学者认为平行进口问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的销售,是值得鼓励的一种形式。同时如果过于限制商标平行进口,则会产生滥用商标侵权的行为,因此造成法律适用的混淆。与此同时,支持此观点是因为有些学者认为通过跨境电商平台销售,不仅能提升该品牌的知名度,还能吸引更多消费群体。此外,因跨境电商平台的崛起,让消费者实现了及时下单送货上门的消费便利。不可否认,保障和提高消费者生活质量确实符合我国立法目的,但需要考虑成就这些便利的前提。笔者不能苟同的是,平行进口商在平台上销售已经在消费者心中产生信赖的知名商品,实际上是利用了商标权人前期对其品牌进行大量的宣传,通过长时间商誉积攒才占有一定的市场份额。从此角度而言,跨境电商平台反而帮助平行进口商更快的实现“搭便车”的行为。此类实则类似投机行为,平行进口商实际上无需过多的成本投入,即可凌驾于他人的劳动成果获得既得利益,显然不符合我国立法导向。此外,还有学者认为只要消费者不会对平行进口商品产生认知上的混淆,参见《商标法》第五十七条参见《商标法》第五十七条第二款: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均属侵犯注册商标专用权:(二)未经商标注册人的许可,在同一种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近似的商标,或者在类似商品上使用与其注册商标相同或者近似的商标,容易导致混淆的;所以笔者认为,应当以国家主权原则为立法思路对平行进口问题的出发进行衡量。整体而言,应限制跨境电商平行进口销售的可能。因互联网与知识产权纠纷之间的无形性成为其特点,平行进口商品现象不能被完全杜绝,但是要有所限制。所以法律规则当中应预留出一定的解释空间。那么这个限制的程度就应当从上述范围进行考量,所以加强对互联网的监管是有必要的。此外,对于跨境电商平台背景下的平行进口问题,就需要通过认定商标侵权的路径进行限制。因为品牌权利人的利益不应当被忽视,不能因为跨境电商渠道的便利而忽视利益平衡原则的体现。因为跨境电商渠道的虚拟性,实际上让很多平行进口商获得了更大的利润。而正是因为跨境电商平台的出现,让权利人原本的利益受到更大损害。同时,如果此现象不得到严格的把控,那些持有正式授权许可的经销商,也就显得微不足道。或者说,这份正式授权就如同一张无效契约,无法体现其特权。如此种种现象的产生,需要得到法律法规的限制。从实务当中可以发现,跨境电商平台相当于是平行进口商品的销售渠道,主要发挥管理的角色。或许可以在针对跨境电商平台的相关法规当中对平行进口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例如对某些特殊类别商品可以通过监管渠道平行进口到进口国。结合商标地域性的特点,在处理国际贸易等问题上就需要我国立法加强这方面的重视。商标平行进口问题是造成原商标权人利益受损的根本原因,而平行进口同样属于知识产权范围内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未形成一项完全适合平行进口问题的处理路径之前,应倾向于采取国内权利穷竭原则的态度,即遵循商标地域性之原则限制商标平行进口通过跨境电商平台进行销售。孔祥俊.新修订商标法适用的几个问题(上)[N].人民法院报,2014-06-18(007).孔祥俊.新修订商标法适用的几个问题(上)[N].人民法院报,2014-06-18(007).第3章跨境电商平台在平行进口问题中的责任认定3.1跨境电商平台经营概述本文将分析思路聚焦在网络服务商这个范围,其中跨境电商平台属于其中一个子概念。根据世贸组织的定义,认为电子商务是通过网络提供商品的销售与服务;有学者认为网络电商平台是一种依据互联网的交易模式进行商品的流通。通过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梳理,其中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刑法司法解释当中对网络服务商有明确的功能定义,即跨境电商平台可以满足网络购物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提供下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一)网络接入、域名注册解析等信息网络接入、计算、存储、传输服务;(二)信息发布、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网络支付、网络预约、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站建设、安全防护、广告推广、应用商店等信息网络应用服务;(三)利用信息网络提供的电子政务、通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的责任主体。而近两年颁布的《电子商务法》可以理解是具有针对性的一部综合性法律。换言之,目前已有的境内电商平台、跨境电商平台以及自营电商都属于《电子商务法》的适用范围。事实上,《电子商务法》扩大了管辖范围内,任何自然人只要借助互联网进行交易行为,都应当属于使用网络展开经营性活动的范畴。参见《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办理非法利用信息网络、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一条:提供下列服务的单位和个人,应当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之一第一款规定的“网络服务提供者”:(一)网络接入、域名注册解析等信息网络接入、计算、存储、传输服务;(二)信息发布、搜索引擎、即时通讯、网络支付、网络预约、网络购物、网络游戏、网络直播、网站建设、安全防护、广告推广、应用商店等信息网络应用服务;(三)利用信息网络提供的电子政务、通信、能源、交通、水利、金融、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徐卓斌.《电子商务法》对知识产权法的影响[J].知识产权,2019(03):31-40.跨境平台经营的特点与一般境内网络服务商有些许不同,前者主要涉足于跨国贸易的交易行为,所以涵盖的商家更具多样性。进一步而言,跨境电商平台的建立缩短了消费者在时间、空间上的距离,同时提升对世界范围内零售商品的购买力度,让消费者能够体会到优质的消费体验。跨境电商平台打造的是一个虚拟交易空间,供应商借助该平台能够接触到全球范围的消费者并扩大经营范围,有利可图的宗旨让商家源源不断加入电商行业。然而,任何事物应当从两面性角度进行考量。由于跨境电商平台交易的虚拟性,网络用户通常无法当场验货,从而产生商品质量、来源不明等现象。换言之,跨境电商平台在满足市场供给与需求的同时,也增加了商品流通的风险。随着平台规模化经济逐渐成为社会主流,不论人们身在何处,只要能够进入互联网平台,就可以浏览并获取到人们想要关心的信息。笔者认为,现代人们依靠获取信息来感知这个世界,是没有异议的。但信息的真实性是否可靠?平台是否应当保证上传至共享网络中的信息是真实无误的?此外,由于跨境电商平台内部群体是扁平化的,消费者与供应商并不知道对方的真实身份,只是单纯进行交易才建立起联系。因此,不透露真实身份的后果即会产生侵犯商品商标权的风险。换言之,网络平台的难题在于平台难以对内部经营者进行直接监管,所以加大了避免侵权行为的难度。在我国《电子商务法》与《民法典》未出台之前,互联网服务商提供的能力主要是基于2006年的信息网络传播条例(以下称《条例》)。但该《条例》实际上适用范围比较狭窄,仅针对侵犯网络著作权的行为而适用。徐伟.徐伟.《民法典》中网络侵权制度的新发展[J].法治研究,2020(04):97-110.3.2跨境电商平台的侵权责任形式网络服务商侵权行为的认定一般要考虑该平台经营者是否在知道网络用户存在销售未经权利人许可的品牌商品。第一种情形是针对收到权利人的合理通知,但是电商平台并未及时阻止侵权商品继续销售的事实,则该平台有可能认定为继续帮助侵权网络用户实施侵权行为,但是具体情况需要根据个案来分析,因为有些情形下即使电商平台没有采取措施也不应当判定为侵权行为参见《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五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另一情形是根据《电子商务法》“知道规则参见《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五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平台内经营者侵犯知识产权的,应当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终止交易和服务等必要措施;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参见《电子商务法》第四十四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及时公示收到的本法第四十二条、第四十三条规定的通知、声明及处理结果。此外,还有一种界定侵权行为的思路即判定跨境平台是直接侵权还是间接侵权行为。间接侵权行为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共同侵权。后者主要适用于美国法的判例,但大体上二者的理解不会有过多偏差。此外,对网络服务商侵权责任的判定依据则要看平台经营的形式。就目前市场而言,跨境电商平台分为自我管理经营与提供网络技术服务的中间商。后者的特点在于该电商平台仅提供类似信息储存空间式的网络服务,不直接将商品销售给需求方,而是通过商家入驻平台的形式进行商品交易。针对自营型电子商务平台的业务模式,通常是精准定位,对特定群体的行为方式与行为偏好进行记录,通常为不同群体提供资讯类信息的服务。本文重点探讨后者所涵盖的情形,从而会更加注重对间接侵权行为内容的探讨。3.3跨境电商平台与知识产权侵权责任的界定笔者认为应当加强对跨境电商平台的责任限制,通过商标权纠纷案件阐明跨境电商平台应当承担帮助侵权的责任。将从以下方面分析:目前学界总结出大多数电商平台侵权纠纷的案件类型主要围绕注册商标权与侵犯著作权两种形式。由此可以看出网络电商服务与知识产权领之间域产生的案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通过《电子商务法》第41条规定可以明确的是近几年来国家非常重视因全球贸易的流通,对知识产权领域加大了保护范围,并提倡跨境电商平台内的经营者建立更完善的解决机制。参见《电子商务法》第四十一条:电子商务平台经营者应当建立知识产权保护规则,与知识产权权利人加强合作,依法保护知识产权。本文通过侵害商标权纠纷案参见(2012)高民终字第3969号。参见(2012)高民终字第3969号。案例概述:原告,是国外一个赫赫有名的运动服装制造商。原告先前在中国注册了“乐卡克公鸡”商标并取得合法使用权利。原告随后设立乐卡克服饰有限公司,花费大量资金进行推广与社会宣传并获得了消费者普遍认可。被告在相关销售平台网站上发布信息,让消费者团购原告公司旗下的正品服饰。本案的另一位被告(以下称为“走秀公司”),为提供涉案商品的商家。原告认为二被告侵犯其商标专用权,要求停止被告的侵权行为。经过查明,被告平台销售的商品系原告品牌的正品,但是从原告授权阿根廷的一个分销商处购得。原告并不知晓该信息,而是被告未经原商标权人的授权许可,在大陆地区进行销售。本章重点围绕跨境电商平台在网络用户与权利人之间应当承担什么样的责任、承担责任的范围边界以及应如何应付相应的共同责任问题。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应回归法律本身,对法律法规进行分析。从《通知》可以了解到政府对每一个责任主体都分别确立各自的权利义务,其中包括电商平台经营者。但问题是笔者并没有从该规范性文件中找到责任承担的标准。所以需要用法解释学的理论方法,结合案例发生的情形来判断。侵权法当中,对构成共同侵权责任存在前提。即双方之间要有明示的合意或产生实质关联,原文:根据大陆法系侵权法的基本逻辑,除非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意思联络或者特殊的法律上的关系,才得以让二者承担连带责任。从而形成双方后续承担责任的可能性。因此首先要看走秀公司是否通过今日都市公司提供网络服务的交易平台销售侵犯原告商标权的商品。从案件中可以了解到被告通过合法渠道掌握原告该知名品牌服饰的供货来源,同时从本案当中可以推定被告获得的是知名品牌的正品。换言之,被告没有对涉案服装进行重新包装,没有对第三国消费者造成视觉上的混淆,商品本身不存在瑕疵,所以可以认定,被告在没有获得原商标权人对商标专用权的授权许可就通过“团购”的网络营销方式将平行商品擅自扩大经营。至此,本案可以确定的是:被告在跨境电商平台上销售的平行商品低于原本该知名品牌服饰在市场当中的价格,存在扰乱市场经营秩序的现象。此外本案另一个细节需要注意,即本案的平行商品品牌在世界各国享有极高声誉,属于国际知名品牌。而被告又通过跨境电商平台拓展了平行商品的销售范围,同时也扩大了传播途径。换言之,跨境电商平台在本案中相当于是一个有利的传播媒介,借助网络的力量首先可以获得大批忠实的消费群体,同时还可以引入更多新流量。本案被告依靠互联网+的消费模式获得了更大的利润。那么带来的后果也是相对的,即犯罪行为同时会扩大传播规模,被告获得的“不法利润”也因互联网平台的加持而收获巨大。从权利人利益考量出发,本案原告的知名品牌因大量的平行进口商品涌入导致在市场良性经营受到损害,利润方面同样受影响;且商标使用权利同样受到损害。如果没有跨境电商平台的参与,在利益受损程度上会小于通过网络平台销售的损害程度。对于消费者来说,以低于平均知名品牌价格购入正品,是一笔划算的买卖。所以消费者在本案中实际上没有受到过多的利益损害。综上,原文:根据大陆法系侵权法的基本逻辑,除非二者之间存在某种形式的意思联络或者特殊的法律上的关系,才得以让二者承担连带责任。3.4跨境电商平台的审查义务跨境电商平台应重视先前审查商家入驻资格的义务。毫无疑问,任何企业、部门在招聘前都会对申请人资格进行审查,跨境电商平台也应当对招募过程进行必要的审核。就事先审查义务的程度,与互联网近年来发展的程度息息相关。但不可否认的是,该“看门环节”是阻挡侵权行为发生的重要节点。《侵权责任法》中,学界对其规定的“知道”参见《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三款: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参见《侵权责任法》第三十六条三款: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笔者认为,互联网发展进程可以《电子商务法》与《民法典》的出台作为一个分水岭,体现出对电商平台的责任义务也有了较为清晰的分层。在实务当中,可将跨境电商平台的责任承担分为事前义务与事后救济措施。因《电子商务法》第45条提出了“知道”或“应当知道”的规定,即希望跨境电商平台具备“一般理性人”的认知能力,崔国斌崔国斌.网络服务商共同侵权制度之重塑[J].法学研究,2013,35(04):138-159.跨境电商平台事后的过错责任。我国《民法典》的规则当中明确提出了适用于网络电商平台过错责任的法律规定。第1169条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明确了如果网络服务商存在帮助网络用户实施侵权行为的话应被认定存在主观上的过错。在实务当中,法院通常依靠成文法给出判决,但还需要考量多种因素从而促成该判决结果。也就是说法院还会结合特定场景下当事人侵权行为对社会的影响、侵权责任的预防等因素进行权衡。比如上述案件当中,被侵犯的商标权系国际知名品牌,因此可以认定该品牌的商标价值非常高。所以这一点我们可以理解为如果没有给予适当的法律保护,该品牌市场价值会在全球范围受到牵连。所以法院会必然会将该因素纳入考量范围。可以说各类社会影响因素也是能够间接帮助法院判定电商平台承担责任,体现其公正性。与此同时,如第1195条所述,该规定强调了跨境电商平台在实施原有的措施来预防侵权行为之外,还特别将该规则的适用进行扩展,帮助跨境电商平台降低侵权的几率。笔者认为该规定意在体现对侵权行为的控制以及防止侵权行为扩大到不可控的地步。总结而言,如果电商平台在收到权利人的通知后没有对侵权用户进行阻止,则存在一定程度上的过错。比如在衣念(上海)时装贸易有限公司诉钱某、淘宝网络有限公司案,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沪一中民五(知)终字第40号民事判决书。法院认定跨境电商平台存在过错原因是,权利持有者已经发布7次通知,要求网络电商公司停止侵权行为的产生。但是该公司就删了链接,却还是在明知的情况下,也没有采取其他有效措施。尽管学界一直对如何界定侵权行为的程度有争议,笔者认为可以借鉴经济学角度来思考对于侵权成本预防的措施。其中著名案件UnitedStatesv.CarrollTowingCo.,159F.2d169,(1947).提出的“汉德公式”不妨可以作为法官判定双方应当就案件的发生承担如何程度的责任。如果跨境电商平台经营者在预期损害发生之前投入大于损害赔偿的预防措施,或者说电商平台经过必要的措施将事后发生损害的损失降到最低。参见《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六十九条:教唆、帮助他人实施侵权行为的,应当与行为人承担连带责任。参见: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2011)沪一中民五(知)终字第40号民事判决书。UnitedStatesv.CarrollTowingCo.,159F.2d169,(1947).合理预防原则的第一个要求是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的预防措施必须是必要的、合理的、基于效率的考虑;第二个要求是,无论是权利人还是网络技术服务提供者,如果能够以更低的预防成本预防具体案件中的特定侵权行为,则应当将不利后果分配给该行为人,从而有利于激励该行为人采取社会成本最小的预防措施。第4章应对机制与完善建议4.1应对机制就跨境电商平台面对事前审查义务而言,笔者认为应当提高且鼓励平台经营者进行主动审查。无论是从立法层面还是实务中法院对案件判决的倾向,都体现出对互联网消费模式的重视。顾名思义,立法的导向加强了对电商平台业务的监管,因此有必要在“看门环节”加大预防侵权行为的措施。就跨境电商平台而言,①增加技术手段的设置自动过滤侵权行为的信息。如提升技术算法的功能,对特定的侵权信息设为标记词,让系统能够识别并直接剔除。比如阿里巴巴集团的电商平台就已经开始采用算法治理的方式遏制侵权行为。原文: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披露《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要求“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内部管理”。随后,阿里巴巴集团打通“Aliprotect”和“Taoprotect”两个平台,成立阿里巴巴知识产权平台(IPP),开发“知产保护科技大脑”算法系统,主动拦截侵权商品。原文:2014年国家工商总局披露《关于对阿里巴巴集团进行行政指导工作情况的白皮书》,要求“充分运用信息网络技术进行内部管理”。随后,阿里巴巴集团打通“Aliprotect”和“Taoprotect”两个平台,成立阿里巴巴知识产权平台(IPP),开发“知产保护科技大脑”算法系统,主动拦截侵权商品。就事后的救济措施而言,《通知》当中规定电商平台可以采取先行赔付的办法,此举措的目的在于保护消费者,防止网络用户其失去对该电商平台的消费粘性,将损失降到最低。针对网络用户通过跨境平台销售平行进口商品的问题。可以将平台内商品来源进行分类,然后对消费者在下单前进行风险提示。相当于跨境电商平台履行其注意义务的方式。此外,对于专门销售进口商品的商家进行单独数据库的分类,尽量及时更新这类商家销售商品的信息。因此平台可以掌握这些商品的来源,以便能尽可能预防大量平行进口商平涌入平台内的结果。4.2立法的建议整体而言,应当限制跨境电商平台的知识产权侵权行为。随着《电子商务法》网络平台涉及的适用范围囊括了商品与服务,这意味着必然涵盖知识产权范围中许多权利客体,并且大部分生产的商品都具有相应的知识产权属性。换言之,大多数经过创造发明或具有独创性的作品都应受到法律保护。随着近年来有关电商平台知识产权纠纷案件数量越来越多,应允许跨境电商平台承担较以往更严格的责任。此外,未来的发展趋势定然会依托跨境电商带来新的消费热潮,因此需要搭建成熟的跨境网络服务的立法环境,保证未来商业模式的存续。第5章结论5.1研究成果本文通过对新出台的《电子商务法》与《民法典》进行系统的梳理,对跨境电商平台消费模式相关的法律适用有了清晰的认识。与此同时,针对平行进口问题,结合《商标法》进行来源合法性认定的分析。在这过程中,笔者发现这种新兴的虚拟式购物体验更符合现代人的消费习惯,并且也符合我国未来经济增长的趋势。但是,针对平行进口商品销售渠道而言,目前笔者赞同跨境电商平台通常承担着帮助侵权的责任。具体是指帮助平行进口商实施网络侵权行为,对权利人造成利益的损害。与此同时,通过对大量案件、书籍、文献的检索,跨境电商平台与知识产权纠纷案件在实务中交叉紧密,超乎原本的预期。笔者认为是因为知识产权法领域涵盖多种民事权利客体,随着各类商品的全球范围内流通,针对知识产权法领域的案件纠纷自然不会少。本文针对知识产权范围内的平行进口问题进行了的梳理。因为该问题的特殊性在实际生活中的确让权利人利益受到损害,同时由于跨境电商平台模式的日趋成熟,通过网络销售平行进口商品的现象越来越多,笔者提出了自己的立场并结合自己的思考进行讨论。5.2本文的改进之处笔者认为本文在判定跨境电商平台承担侵权责任的路径过于单一。同时对于判定侵权责任的大小、如何把握必要有效的措施等因素还有待深入分析。应当采纳更多国外侵权责任判定的研究,对国外的实证案例掌握较少。原因是检索的结果并不符合自己的预期,以至于没有将过多分析的重点放在这部分内容。但是国外有很多先例应当是可以为我国所借鉴的,所以此部分有待研究。就平行进口问题与跨进电商平台的结合问题而言,由于该问题在学界的探讨也相对较少,笔者多的依靠现有法律、国家的贸易政策作为探讨的背景进行分析,但缺乏一定的实证研究。由于该问题会随着时代变迁一直变化,所以笔者认为该问题目前还没有找到一个绝对适合的法律解决路径,而是需依照特定案件发生的主体与利益平衡原则相结合给出适当可行性的方案。整体而言,笔者深感从一开始对文章构思的不足与理论的欠缺。到不断发现很多理论具有前瞻性和值得研究的价值。这是一个非常值得体验和深度学习的过程。最后,笔者通过大量的书籍、文章、报刊、学者著作以及各类核心期刊等材料的阅读与梳理,对前期该领域产生的问题与困惑也都逐一得到了解答,实现了从理论框架到实务界定完整的思考链条。参考文献外文期刊/书籍:[1]Heath,C.

ExhaustionandPatentRights[M].NewYork:OxfordUniversityPress,2014.[2]Ho,C.M.Alimitationonthepatentrighttoexclude:anintroductiontointernationalexhaustion[J].ScienceElectronicPublishing,2011,20:67-80.[3]Hughey,R.C.Impliedlicensesbylegalestoppel[J].Alb.l.j.sci.&Tech,2003,14:59-61.[4]Ragavan,S.

TheInternationalTradeRegimeinPerspective[M].Oxford:OxfordUniversityPress,2012.国外判决:[1]AMP,Inc.v.UnitedStates,182Ct.Cl.86,389F.2d448(1968)[2]ZapatAIndus.,Inc.v.W.R.Gr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