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重要历史概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1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重要历史概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2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重要历史概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3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重要历史概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4页
第二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重要历史概念 高一上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民族交融与隋唐统一多民族封建国家的发展(一)三国两晋南北朝的政权更迭与民族交融1.八王之乱西晋宗室诸王为争夺中央权力发起的动乱。290年晋武帝卒,嗣位的惠帝智力低下,无法理政,致使朝中变乱频发。291年,皇后贾氏与楚王司马玮合谋诛杀辅政外戚杨骏,推汝南王司马亮辅政。不久贾后唆使楚王玮杀亮,又以专杀之罪杀玮,自己掌握大权。299年,统领禁军的赵王司马伦发动政变杀死贾后,进而废黜惠帝,自即帝位。此举引起宗室诸王普遍反对,政变开始演化为内战。在外任都督的齐王司马冏、成都王司马颖、河间王司马颙起兵击败赵王伦,拥惠帝复位,随后三王又互相厮杀,长沙王司马乂、东海王司马越也先后加入。诸王各引效忠于自己的地方官乃至内迁少数民族参战,北方社会陷入严重的动荡和混乱。前后卷入政变和内战的主要为汝南、楚、赵、齐、成都、河间、长沙、东海八位宗王,故史书称这场动乱为“八王之乱”。至306年,前七王皆已败死,东海王越最终控制朝政,毒死惠帝,立其弟怀帝,八王之乱结束。2.少数民族内迁自东汉以来,西、北边陲的一些民族不断向内地迁徙,逐渐与汉族杂居。东汉末,北方各割据势力由于劳动力、兵源不足,也大量招引周边民族入塞。到西晋,迁入内地的少数民族主要有匈奴、羯、氐、羌四支,另一少数民族鲜卑则附塞而居。匈奴指东汉时已内附的南匈奴,自汉末起居于并州,人数累增至20余万。羯是早先出于西域的一批胡人,有高鼻深目多须的特征,曾被匈奴役属,史称“匈奴别部”。西晋时主要的一支居于上党郡武乡县(今山西榆社北),余地亦有分布。氐与羌都是古代西戎之裔,东汉以来陆续东迁至陇西、关中。至西晋,以氐、羌为主的内迁少数民族已占关中总人口的一半。鲜卑在东汉末分裂为一些小的部落集团,沿东北和北部边塞散居,较强大的部落有居于辽西的慕容、段、宇文部和居于代北的拓跋部。此外,很早就居住在川、鄂山区的古巴族后裔賨人在这一时期也很活跃。这些少数民族多受到统治者的沉重剥削,沦为佃客、奴婢,或被官府征发服役、当兵作战,民族矛盾和对立情绪积郁渐深。八王之乱期间,他们纷纷起兵,并且逐渐主导局势,最终推翻了西晋王朝。3.淝水之战东晋王朝与十六国中前秦政权的一次重要战役。前秦是氐族建立的政权,其君主苻坚统治时期,整饬吏治,发展经济,先后灭掉前燕、前凉等政权,统一北方,并从东晋手中夺取巴蜀,疆域之广,在十六国中居最。383年,苻坚自恃强盛,不听劝阻,大举进攻东晋。发兵号称百万,旗鼓相望,前后千里。十月,前秦前锋军队与东晋军队战于寿阳(今安徽寿县)附近的淝水,东晋以少胜多,击败秦军。由于秦军多系强征北方各族丁壮组成,本无斗志,前锋既败,后军也竞相奔逃,一溃不可收拾,自相践踏及冻饿而死者十之七八,南征遂以惨败告终。战后,被前秦征服的鲜卑等族纷纷起兵,各立旗号,北方重新陷入分裂。(二)从隋唐盛世到五代十国1.隋朝的义仓义仓是隋朝政府为备荒年而设置的粮仓。隋文帝开皇五年(585)工部尚书、襄阳县公长孙平鉴于“天下州县多罹水旱,百姓不给”的社会现实,奏请“诸州百姓及军人,劝课当社,共立义仓”。义仓是以民间传统组织社为单位,劝募当社成员捐助粮食而设置,其目的是备水旱赈灾时民间自救。义仓由该社头人负责管理。因为义仓是由社主办的,因此又称为“社仓”。义仓设置之初就在隋朝民间自救方面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隋朝平定江南战争的胜利,全国处于统一形势下,中央政府便逐渐将义仓或社仓纳入政府的统一管理体制之内。开皇十五年(595)以后,隋朝义仓的性质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由民间自发的一种救助组织变成由地方政府直接负责的赈灾防灾组织。开皇十六年(596)正月,中央政府又以诏令的形式进一步确定将义仓统一称之为社仓,并统一在县设置。义仓内的粮食也由劝募形式改为按户等定额征收。2.唐都长安唐朝的都城长安是在前朝隋大兴城的基础上建成的。隋朝初年在现在的西安建造了一座规模庞大的新城——大兴城。大建筑家宇文恺是这座新城的设计师。他的主要规划举措是将宫城、皇城、外城三部分明确分开。这在中国古代城市建设史上是个创举,改变了过去都城内中央官署和居民住宅混杂的布局。长安城的街道都是东西、南北走向,排列整齐,宽阔畅达,很像一个棋盘。长安城中纵横交错的25条大街将全城分为东西两市和108坊,是典型的坊市分离结构。长安城作为唐朝都城,是全国的政治、文化中心,吸引了周边民族和域外的各国人前来大唐朝贡、学习和经商,是一座名副其实的国际大都市,也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中心。3.东都洛阳洛阳地处中原,地势平坦,交通便利,农业生产比较发达。当时隋都大兴虽然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但地处西部,交通极不方便。随着隋王朝政治经济的发展,关中的产品特别是粮食已不能满足京城需要,若遇到灾年,便只好东迁洛阳就食。隋文帝就曾先后两次率领百官就食洛阳。所以洛阳在隋王朝初期就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为了加强统治,也为了满足个人享乐,大业元年(605),隋炀帝命尚书令杨素、纳言杨达、将作大匠宇文恺营建新都,由宇文恺负责设计。城分宫城、皇城和外郭城,外郭城也叫大城或罗城。洛水横穿全城,将城分为南北两大区。宫城、皇城居北,是行政区。南部是官民住宅区,街道非常整齐,街坊呈正方形,有正十字街道。城里有三个规模很大的国际性市场,分别设在外城的东、南、北三面。洛阳城因规划合理,设施完备,繁荣昌盛,成为全国政治、文化、经济中心。唐朝建立以后,虽以长安为京城,但洛阳的地位仍然十分重要,作为唐朝的东都依然繁盛。唐高宗与武则天久居洛阳,文化大家齐集洛阳,创造了辉煌的唐朝文化。安史之乱后,洛阳遭到巨大破坏,唐王朝很快便由盛转衰,洛阳的辉煌也随之暗淡下来。4.玄武门之变唐初高祖李渊次子李世民与长子李建成争夺皇位继承权的宫廷政变。李世民在唐王朝建立过程中,从首倡起义到驰骋战场,军功卓著,勋业克隆,觊觎皇位的政治野心日益增长。高祖称帝后,按照立嫡以长的原则,立长子李建成为太子。在李世民野心增长的同时,李建成的防范、妒忌之心也不断膨胀。双方各自培植势力,打击对方,终于酿成一场骨肉相残的流血事件。武德九年(626),双方已成水火不容之势。六月四日,李世民在与府僚房玄龄、杜如晦、长孙无忌等密议策划之后,采取先发制人的断然措施,率长孙无忌、尉迟敬德等伏兵玄武门(即长安宫城北门,是中央禁军屯守之所,地位至为重要)。李世民射杀太子李建成,尉迟敬德射死支持李建成的齐王李元吉(李世民弟),并奋力抗击和瓦解了东宫和齐王府的卫队,高祖遂被迫立李世民为太子,不久又传位于李世民。5.武则天唐高宗皇后,后为周则天皇帝。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名曌(即“照”),并州文水(今山西文水东)人,父武士彟(音yuē),木材商人。武则天14岁入宫,为太宗才人,太宗死后,入感业寺为尼。高宗即位,复召入宫,拜昭仪,进号宸妃。在内宫争宠中,武则天靠谋略与才华博得高宗欢心。永徽六年(655),高宗力排众议,废王氏而立武则天为后。高宗多病,武则天乘机专权用事。上元元年(674),高宗为“天皇”,武则天称“天后”,合称“二圣”。弘道元年(683)高宗去世,中宗即位,武则天临朝称制。次年,废中宗立睿宗,其代唐之心已昭然若揭。天授元年(690),武则天在平定叛乱和铲除异己势力后,正式称帝,国号周,以自造字“曌”为己名,取日月当空之意。武则天执政(包括高宗后期)期间,重修《贞观氏族志》,改为《姓氏录》,以后族为第一等,抑制旧门阀及李唐皇族,提高庶族地主的地位,科举制得到较大发展,不拘一格选拔人才。她重用文词之士,以分宰相之权。社会经济在这一时期呈明显发展趋势,人口由永徽三年(652)的380万户猛增至神龙元年(705)的615万户。武则天对边防的巩固与疆土的开拓亦颇有贡献,如设置北庭都护府和恢复安西四镇等。对武则天的弊政及消极行为,后人也多有抨击,她任用酷吏,滥杀无辜,宠信小人,封赏太滥,大兴土木,耗费民力,晚年尤甚。神龙元年正月,武则天患重病期间,大臣张柬之等乘机发动政变,逼她退位,拥中宗复位,复国号为唐。同年十一月,武则天去世,年82岁。6.突厥突厥是中国古代民族。原居地不详,以游牧狩猎为生,诸氏族中以阿史那氏最为显赫,诸可汗俱出于此氏。后迁徙到高昌(今新疆吐鲁番)的北山(今博格达山),以锻铁著名。5世纪中叶,被柔然征服,被迫迁居金山(今阿尔泰山)南麓。6世纪初,柔然衰落,突厥逐步摆脱其控制。西魏废帝元年(552),首领土门破柔然,建立突厥汗国,称伊利可汗。次年,木杆可汗立,屡兴征伐,领地“东自辽海以西至西海(今里海)万里,南自沙漠以北至北海(今贝加尔湖)五六千里”(《北史·突厥传》),达到全盛。北齐、北周对峙时期,突厥同时交通二国,从中取利,并不断骚扰北方边境。隋开皇二年(582),突厥因内讧分裂为东、西汗国。东突厥在隋、唐之际国力最强,役属众多部族,不断骚扰唐朝辖境。贞观四年(630),唐军与反叛实厥的薛延陀部联合夹击,灭东突厥,大批突厥人迁至大漠以南,东突厥贵族后又再建汗国,其毗伽可汗(716-734年在位)与唐一直保持友好关系,双方互市规模很大。天宝四年(745),东突厥为回纥所灭。西突厥的势力范围主要在西域,显庆三年(658),为唐所灭。突厥汗国属部落联盟国,部落各级首领世袭,有文字、刑法、税法,与唐有互市交往,玄宗开元时,每年用帛数十万匹换突厥的马。唐前期,突厥的袭扰构成唐北方、西北方的最大边患。7.吐蕃吐蕃是中国藏族祖先在青藏高原建立的边疆民族政权。藏族祖先部落众多,主要从事高原畜牧业与高原农业,能制造金、银、铜器,也能用铁制造精良的武器。隋末唐初,藏族祖先由部落联盟发展为奴隶制政权,君主称赞普。唐贞观三年(629),赞普松赞干布降服苏毗、羊同等部落,统一了青藏高原,吸收先进的封建文化,创立文字,制定法律,建立官制,统一度量衡,建都逻些(今西藏拉萨),确立了奴隶制中央集权国家。吐蕃赞普多次向唐朝遣使求婚,贞观十四年(640),太宗以宗室女文成公主许婚,结成和亲关系。中宗时,又以宗室女金城公主许婚。两位公主入藏时和入藏后,大量的手工业品、科技书籍、工匠、锦帛、蔬菜种子等被携带和陆续传入吐蕃。和亲期间,双方贸易、经济、文化往来逐渐增加,两族间的联系和团结得到加强,对吐蕃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唐中叶以后,吐蕃势力不断扩张,与唐多次发生冲突。安史之乱后,吐蕃乘虚占领唐陇右、河西之地。唐、蕃曾几次会盟,以解争端,划定边界。唐穆宗长庆元年至二年(821-822),双方再次会盟,并于长庆三年树立了“唐蕃会盟碑”。该碑至今屹立在拉萨的大昭寺门前,成为汉藏两族情谊的历史见证。9世纪中叶,吐蕃内乱,王朝遂瓦解。自松赞干布起,吐蕃共有9赞普,历时218年,另一说是214年。8.回纥回纥又作回鹘,中国古代民族名,维吾尔族祖先,后亦为以回纥族为核心建立于漠北的游牧汗国名。西汉前,回纥是个逐水草而居的游牧部落。隋至唐初,居住在娑陵水(今蒙古色楞格河)侧。隋大业元年(605)实行君长世袭制,势力渐强。隋末唐初,役属于突厥。唐贞观四年(630),唐灭东突厥汗国后,回纥遂与薛延陀族并称雄于漠北,势力逐渐向南发展,与唐接触较多。贞观二十年(646),回纥助唐灭薛延陀,并其部落,兼有其地。次年,唐册封回纥可汗吐迷度为瀚海都督府都督。8世纪中期,其君长骨力裴罗统一回纥各部,自为可汗,受唐册封,号“怀仁可汗”,控制着东到黑龙江上游、西到阿尔泰山的广大地区,一直到开成五年(840)前后,回鹘(788年更名)可汗被黠戛斯所杀,汗国瓦解,诸部离散,其中一部分南下降唐,其余西迁。西迁的一支迁到了西州(今新疆吐鲁番),一支迁到河西走廊一带,一支迁到葱岭及其以西的地方。唐安史之乱时,回纥曾两次派兵助唐平乱,唐先后三次把公主嫁与回纥可汗为妻。唐后期与回纥贸易往来较多,以绢茶易回纥的马匹与皮毛。不少回纥人滞留内地经商,仅长安城中就有千余人。在唐朝先进文明的影响下,回统的经济文化有很大发展,他们已从事农耕,并创制了回鹘文。9.宦官专权宦官专权是唐后期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特点。唐前期,宦官的品级和权势地位都有严格的限制,他们在政治生活中并不扮演重要角色。玄宗晚年深居后宫,宠信宦官高力士,宦官逐渐参政。代宗即位,宦官李辅国恃拥立之功,独揽军政大权,后因骄横太甚,被代宗所杀。代宗又先后起用宦官程元振、鱼朝恩典掌禁军。鱼朝恩被代宗杀死后,宦官不再典兵。德宗时,朱泚、李怀光叛乱被平定后,宦官再度专制禁兵。贞元十二年(796),德宗以窦文场、霍仙鸣两名宦官为左右神策军护军中尉,至此,宦官典掌禁军成为定制。神策军待遇优厚、兵员众多,实力在其他禁军之上,是中央唯一有较强战斗力的军队。宦官凭借典掌神策军,政治势力进一步膨胀。宪宗时,设枢密使两员,由宦官出任,于是,宦官正式参与机要。两中尉与两枢密合称“四贵”,权势熏天,炙手可热。宦官集团干预朝政,监临诸镇,进退朝官,任命节帅,甚至分为派系,互相攻杀,废立皇帝。唐后期有二帝为宦官所杀,七帝为宦官拥立。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宦官也代表腐朽的势力,他们广占良田,大兴园宅,勒索百姓,卖官鬻爵。宦官的专权与跋扈引起皇帝和官僚士大夫的强烈不满,他们曾发动几次剪除宦官势力的斗争,著名的有顺宗时的“永贞革新”,文宗时的“甘露之变”,都以失败告终。有识之士多次疾呼上言,抨击宦官专权,但无济于事。唐末,宦官与藩镇节帅内外勾结,攻杀不已,败坏朝纲。昭宗天复三年(903),汴宋节度使朱全忠拥兵迫使昭宗从凤翔还京,尽诛朝内外宦官。至此,宦官势力全部被铲除。宦官专权是唐后期社会矛盾激化的重要根源之一。10.牛李党争牛李党争是唐朝后期统治集团内部争权夺利的宗派斗争,也称“朋党之争”。“牛党”是指以牛僧孺、李宗闵为首的官僚集团;“李党”是指以李德裕为首的官僚集团。牛党大多是科举出身,属于庶族地主,门第卑微,靠寒窗苦读考取进士,获得官职。李党大多出身于世家大族,门第显赫。他们往往依靠父祖的高官地位而进入官场,称为“门荫”出身。从表面看,牛李党争似乎是庶族官僚与士族官僚之间的斗争,实际上两党在政治上也有深刻的分歧。两党分歧的焦点主要有两个。一是通过什么途径来选拔官僚。牛党多科举出身,主张通过科举取士;李党多门荫出身,主张通过门荫取士。李德裕认为,公卿子弟从小就熟悉官场,容易掌握做官的本领。二是如何对待藩镇。李党主张对不听朝廷命令的藩镇用兵,以加强唐朝中央的地位;牛党则主张姑息迁就。两党除了政治上的分歧外,还牵扯个人的恩怨。牛僧孺、李宗闵因评论时政,得罪了宰相李吉甫,曾遭到贬斥,而李德裕是李吉甫的儿子,因此双方结怨甚深,一旦大权在握,就排挤打击对方。唐穆宗长庆年间(821-824)牛僧孺做宰相,就把李德裕排挤出朝廷。李德裕任西川节度使时,接受吐蕃将领的投降,收复了重镇维州(今四川理县)。牛僧孺却意气用事,强令把降将和城池交还吐蕃。唐武宗时(841-846),李德裕做宰相,又把牛僧孺、李宗闵放逐到南方。唐武宗死后,唐宣宗即位,牛党成员白敏中任宰相,牛党又纷纷被重新启用,李党全遭罢斥。李德裕被赶到遥远的崖州(今海南三亚西北),不久忧郁而死。这场统治阶级内部的宗派斗争,加深了唐朝后期的统治危机。(三)隋唐制度的变化与创新1.九品中正制魏晋南北朝的选官制度,又称九品官人法。西汉选官主要由朝廷征辟和州郡察举,征辟察举例由地方官吏听取当地名士的评议并加以考察,此所谓乡举里选。东汉末年,战争频仍,许多士大夫避难迁徙,流移异乡,乡举里选已不可能,朝廷选官无从考察与核实。延康元年(220),曹丕乃采纳吏部尚书陈群的建议,制定九品官人法。这一制度是在中央选择“贤有识鉴”的官吏,兼任其原籍所在郡的“中正”官,负责考察同籍贯流散在各地的士人,评定等第。等第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即九品。中正将评定结果申报吏部,作为吏部铨选官吏的依据。后来,州又设大中正,亦由籍隶本州的中央官兼任。九品中正制本为区别士人优劣,选拔人才,初行时确有利于改变大族名士操纵选官的局面,能够选任一些比较有用的人才。但九品中正制很快就蜕化为门阀士族维护其特权的工具,中正之职通常把持在士族官僚的手中,而中正评定品第则只问门第,不看才能。门第高的子弟品第就高,门第低的子弟品第就低,故至西晋时,经中正评定的九品人士中,“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势族”,只有门阀子弟才能经过中正评定品第获得较高的官职。2.科举制隋朝建立、唐朝完善并为后代沿用的选拔官吏的制度。魏晋实行九品中正制,高门士族拥有政治特权,世代垄断高官显位。南北朝时士族门阀已日趋腐朽。隋朝废除了九品中正制,采取科举取士的办法,隋初规定原有的秀才、明经两科,由州县学送生徒到中央参加考试。炀帝时又置进士科,科举制逐渐形成。唐朝前期,科举制进一步得到完善和发展。科举分为制举和常举两种,制举由皇帝特旨召试,应举科目广泛,应试者身份不限,中第者可获出身或官职。常举每年举行,科目比隋有所增加,但考生主要集中在明经、进士两科,应考者主要是各级学馆学成的生徒和不在学的士子。中第者可获得出身,通过吏部铨选,才能正式做官。明经科考试以帖经为主,进士科始以试策为主,后又加试帖经、杂文,天宝年间始试诗赋。进士科应举人多,而录取人数少,士人举子将考中进士比喻为“登龙门”,一旦登第,声名大振,往往宦途便捷,飞黄腾达。进士科在选官中的独重地位,日益为士林举子所重视,进士出身者在唐后期高官人选中所占比例明显增加。武则天时创立武举,但地位不甚重要。唐朝科举制在应举资格、考试内容、录取原则、审核手续、放榜期限、等第评定、获取出身等方面都有较严格的规定,形成一套比较完备的制度。它通过考试方法体现了平等竞争精神,有利于广大普通地主步入仕途,扩大了统治基础,成为唐以及后世选官的主要方式。3.隋唐时期的三省六部制581年,隋文帝因北周官制混乱而接受崔仲方的建议,改定官制,设三公、三师,不掌实权,而以三省为中央真正权力机关。三省指内史省(唐称中书省)、门下省、尚书省;尚书省下设吏、户、礼、兵、刑、工六部,为具体事务执行机构。三省六部制由此确立。唐朝又对这一制度做了进一步完善。三省为中央最高中枢政务机构,一般为中书决策,门下审核,尚书执行。三省长官中书令、门下侍中、尚书令共行宰相之职。六部分掌各方面的政务及政令的贯彻执行,并对中央担任具体事务的九寺五监及地方上的府、州、县有领导、监督之权。其后,三省长官成为荣誉之职,其决策权逐渐被剥夺,宰相一职为他官参加议政所替代。唐中叶以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成为真宰相,其后,地位尊崇的翰林学士,因拥有起草诏敕权,被称为“内相”。尚书省六部及下属各司的职权,在安史之乱后,逐渐被分割,故三省六部制在唐中叶以后,趋向名存实亡。(四)三国至隋唐的文化1.隋代大儒王通及其“三教合一”思想王通,字仲淹,生于隋文帝开皇四年(584),卒于隋炀帝大业十三年(617),隋河东郡龙门县通化镇(今山西万荣)人。王通是隋代的大儒,死后被门人弟子私谥为“文中子”。反映其思想的主要著作是《中说》。隋唐之际,由于受到玄学和佛教的冲击,自汉武帝以来形成的“天人感应论”地位日渐衰落,儒学的主导地位也不再稳固。王通正是生活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他出生于一个世代为官的家庭,祖辈们都有很深的学术功底,王通自幼受到影响,自觉地站在儒学的立场上,以重振儒学的主导地位为自己的一生追求。在处理儒释道三者之间的关系时,王通提出了“三教合一”的主张。其实质是在以儒为主的条件下实现三教合一,其本质是弘扬儒学。因此,“三教合一”,也就是“儒、道、佛三教合归儒”。2.“三武灭佛”“三武灭佛”又称“三武之祸”,是北魏太武帝灭佛、北周武帝灭佛、唐武宗灭佛这三次事件的合称。这些皇帝的谥号或庙号都带有个武字。若加上后周世宗时的灭佛则合称为“三武一宗之厄”。这些毁灭佛法的事件,使佛教在中国的发展受到很大打击,因此在佛教史上又被称为“法难”。3.魏晋玄学与魏晋风度玄学,又称形而上学,凡涉及超物理的或超经验的某些事物,如深奥难懂的哲学、科学都可以称为“玄学”。在此特指魏晋时期出现的一种崇尚老庄的思潮,被称为“魏晋玄学”。“玄”这一概念,最早见于《老子》“玄之又玄,众妙之门”。玄学即研究幽深玄远问题的学问。魏晋人重视《老子》《庄子》和《易经》,初称为“三玄”。这一思潮的产生与当时儒学呈衰落之势和黄老思想进一步发展有关。当时是士庶分明的社会,门阀士族占据政治优势地位,庶族普通百姓很少有改变社会地位的机会,他们只能在老庄思想中寻求安慰。另外,此时战争不断,政权更迭频繁,每次上台的统治者都需要用“名教”思想为自己的行为做解释。同时险恶的政治斗争,也促使官员们用玄学来缓解压力。士族上层也用玄学来掩饰其荒淫腐化的生活。魏晋风度指在魏晋玄学的影响下,形成的一种人生观,它影响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作为一种文人的心态和时代的精神来看待。主要表现为:在人格上追求独立、自由,反对礼教,追求隐逸;在交往中喜好清谈;喜好服食药、酒;在服饰上追求酒脱。魏晋风度反映出魏晋士人追求酒脱的背后,实有一种无法排解的忧愁和痛苦,显现出他们矛盾的心态。4.建安文学东汉末年,社会动荡不安。曹操靠收降青州兵起家,挟持汉献帝到许昌,初步统一了黄河流域,北方社会开始有相对比较安定的环境。曹操父子都具有很高的文学修养,由于他们的积极倡导,一度衰微的文学出现了新的生机。在当时的邺城(今河北省临漳),聚集了一大批文学家,他们在汉献帝建安年间创作的文学作品,被后世称为建安文学。建安是汉献帝的年号,文学史上所说的建安文学,是从184年黄巾起义到魏明帝景初末年,前后大约五十年时间。这实际上是曹氏势力统治下的文学,其创作主要是在建安年间。建安文学的代表人物是“三曹”(曹操、曹丕、曹植)、“七子”(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和蔡琰等,以“三曹”为核心。建安文学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词情并茂,真实艺术地再现了东汉末的社会现实以及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