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活页PAGE4——编号课题名称:“亚高原期”城镇小学实现二次发展的实践研究课题设计论证··本课题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本课题的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假设和创新之处·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限3000字内)本课题选题意义和研究价值。建德市实验小学作为建德市的龙头学校,经过了“起始期”、“发展期”、已经到达了“成就初期”,可以说即将达到“高成就期”,也就是“高原期”,如果顺势发展,到达高原期后就要下滑,直至进入衰败期。根据研究,学校发展中的这种高原期现象属于内含的高原期,它不是指学校发展的极限而是学校发展的困惑阶段,它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跨越的。鉴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并不敢说学校发展到了高原期,只是出现了高原期的某些症状,表现在:采用“常规”做法所取得的效果,已基本能在区域内相对领先;要实现在较高起点上的再发展,发展方向较难确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发展的步伐相对减缓;由于实验小学的优势不明显,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有一种落后感,觉得现在是处于学校发展的假性“高原”期。记得曾国藩在《教子书》中言:“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为了尽早走出“困惑之日”,走进“亨通精进之日”,我们未雨绸缪,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希望通过学校的整体改革,走出假性“高原期”,取得新的成绩,迎来新的辉煌,实现二次发展。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1、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如平博士创建了的“学校生命周期论”,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实现管理创新。2、教师成长中的“高原现象”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着“高原现象”已达成共识,徐州教育学院的钱兵、郑友训教授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克服》一文中指出: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笔者查阅了多种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较多,如专家教师特征、专业成长途径等,但是对教师高原期的研究不多;研究学校的管理方式、学校的特色发展也有很多,但对学校发展中的正常规律——高原现象的研究甚少,特别是亚高原现象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现实价值。三、本课题的研究目标和研究假设。我们意在找到一个“突破口”,实施整体改革,让我校的发展从平静走向不平静,实现二次发展;提供一个环境,使孩子在和谐的校园里享受优质的教育,促使孩子多元发展,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提供一个平台,让教师在对话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闪现思维盲点,自觉地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提供一种机制,让教师有不断产生的内驱力,突破困扰自身发展的桎梏,既发展了自己,也发展了学校;提供一种人文化的管理,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本课题试图通过二年的研究,达到以下目标:1、学校文化重构:让学校文化更具励师育生功效。多方筹措资金,使改建旧教学楼成为可能,改善办学条件,进行实小新形象工程,统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下,开发了办公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宣传系统、有利于师生和外界对学校的形象的识别。(张福华)2、重构学校运作模式:初步建成一套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效管理模式。学校管理方面,建立人文关管理模式,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探索突破学校“亚高原期”的管理机制。(叶浩清)3.重构教师激励机制:让教师在职业幸福感中各具风格。改革教师的聘任和评价机制,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感,促使处于亚高原期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张敏)4、重构学生发展路径:让学生才艺丰盈,多元发展、个性凸现。(钟黎明)学校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才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学生不再是批量生产的标准件,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四、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1、引领二次发展的办学理念设计及其内化。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的一大内容是建立继续发展的一个平台,构建学校发展的美丽蓝图。学校要发动全校师生参与,提出新的办学理念,打造实小新形象。我校的校训是陶行知说过的“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初步设想是进一步挖掘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实际,丰富其理念,提出“求真教育、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再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全校教职工的共识。2、促成二次发展的组织队伍建设研究学校要创建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制定一些策略,激励教师进入继续发展的下一个平台,促进教师主动发展。主要包括校本研修制度改革和教师成长评价制度研究。3、保障二次发展的制度重构研究建构各种制度,通过价值激励和导向发展,形成教师发展活力机制:构建发展性培训机制,鼓励自我超越。评定学校内部教师等级,细化级别,如教师分为十级,二年一评,让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都有可攀登的最近发展区;构建重新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专业水平倾斜:打破平均主义,在课时工资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价值。给予充分的专业自由: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如班科教师双选双聘制。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有:考核嘉奖制、免检制、教育风格申报制、教师成长迈进制、教师研修学分制、教师自我评价制、4、搭建学生持续多元发展的平台进行“十艺”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多元发展;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学生、家长满意度的百分点。五、本课题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技术路线和实施步骤。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参与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研究步骤如下:(一)课题第一阶段:时间:2006年2月——2007年6月主要工作:1、成立课题组、协商分工负责,撰写课题方案。2、邀请相关专家来校指导。3、购买相关书籍、查阅大量相关资料。4、通过课题论证,发动全体教师认清学校的实际情况,组织论坛,讨论学校的发展目标,在校内形成支持研究的氛围。5、对“亚高原期”教师的职业状态进行调查,分析教师现状,引发教师对自身发展的思考。6、教育管理制度改革:考核嘉奖制、免检制、教育风格申报制、教师成长迈进制。7、校本课程开发负责制,8、对第一阶段进行小结。(二)课题实施第二阶段:时间:2007年8月——2008年5月主要工作:1、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与改进对策,调整完善研究方案。2、明确课题第二阶段的内容与操作方法。学习最新相关研究动态,汇报交流课题进展,讨论实施中碰到的困惑与问题与行为跟进措施。3、班科教师双选双聘制的制定与实施。4、重点研究促进教师风格形成外部机制,教师研修学分制、教师自我评价制。5、课题组成员自我整理资料、各类制度。6、集中汇编有价值的案例(文字与声像),如访谈案例、培训案例、评价案例。7、写研究报告。完成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和主要参考文献(限填20项)·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职务、专业、年龄)·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如研究资料、实验仪器设备、研究经费、研究时间及所在单位条件等)主要参考文献。1.《教师专业化的理论与实践》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组织编写人民教育出版社2.《教学风格论》李如密著3.《把最宝贵的东西给予儿童》封莉蓉周卫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4.《学校管理心理学》熊川武著主要参加者的学术背景和人员结构。钟芝兰中学高级教师校长,课题组组长,负责课题的整体协调工作。陈学农 小学高级教师,书记兼付校长,课题组副组长,负责课题的整体协调 。 仇卫芳 小学高级教师,教科室主任,课题执笔人。 邵小珍 小学高级教师,教科研组长,负责教师激励机制重构。 叶浩清 小学高级教师,办公室主任,负责学校管理模式重构。 张敏 中学高级教师,教务处主任,负责教师激励机制重构。 张富华 小学高级教师,总务处主任,负责学校文化重构 。 钟黎明 小学高级教师,工会主席,负责学生发展路径重构。 三、完成课题的保障条件。1、时间:每月固定1——2次课题组研讨时间,每次2小时左右。两年不变。2、经费:(1)设立课题专项经费。(2)设立教师专业成长基金。3、组织:组建“实小整体改革领导小组”;聘任“十艺专业指导教师”。4、基础:学校已有的大课题《以艺育人、发展学生潜能》和《城镇小学课堂民主制度的研究》均获杭州市教科研成果二等奖,校内具有浓厚的研究氛围;出台了相应的保障机制,初步建立了可以触摸的研究共同体。因此,本课题具有坚实的研究基础。5、人员:课题组成员均为市级以上骨干教师,其中有2位中学高级教师,6位小学高级教师。100%的教师具有教育科研能力,并在市教育科研成果中获奖,研究实力较强。6、指导:本课题由杭州市教科所施光明所长和建德市教科室夏喜成主任具体指导。“亚高原期”城镇小学实现二次发展的实践研究■研究背景:我校是一所有46年历史的学校,也是建德市唯一的实验小学,位于新安江市中心,占地面积12亩。学校有教职工62人,其中小学高级职称的老师有37人,占全校教师的60%左右;中学高级职称的老师4人,占全校教师的6%左右。经过近半个世纪的发展,我校取得许多成绩,如先后被评为浙江省文明学校、省绿色学校、省现代教育技术学校,省家庭教育先进集体,省级传统体育运动项目学校;杭州市文明学校、杭州市教育科研先进集体,校本教研先进单位,示范家长学校;学生参加杭州市艺术节先后获舞蹈一等奖,绘画一等奖,合唱二等奖。建德市级的荣誉更是数不胜数。如今的实验小学作为一所三级(省级、杭州市级、建德市级)的文明学校,不仅是建德市民信任、学生喜欢的窗口学校,还是杭州市小有名气的特色学校。随着政府对教育投入的加大,各个学校的环境建设都得到了极大的改善,只有我校由于地理位置限制,校舍陈旧,地少人多,在硬件设施上与周边学校有些差距。我校是建德市最早实施教师“聘任制”的学校,从2000年开始,学校制定出一系列的考核制度,对教师进行考核,经过几年的实施,老师们熟悉了考核制度,现有的管理方式对教师来说,引领作用不明显,提升到质量层次上的作用更不明显,学校的发展日趋“平静”。我校虽然“硬件不足”,但“软件可补”,最引以为豪的就是拥有一批高素质的教师,目前,我校有省优秀教师2名,省教坛新秀1名,杭州市教坛新秀12名。省名师培养对象4人,建德市级学科带头人9名,这个群体可以说正值事业成长期,曾经取得了较为辉煌的成绩,如论文、公开课在省市获奖、已经评上了小学高级职称,然而成绩似乎阻碍了他们的发展,大部分人不明后续的努力方向,不知如何向更高的目标攀升,对工作前景较为茫然。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和家庭的压力加大,心态归于平和,逐渐产生了倦怠心理。在他们的影响和“覆盖”下,年轻教师很难“冒出来”,也容易产生浮躁的心理,教学工作上缺乏冲劲。基于以上的分析,这些占60%左右的教师群体的再发展问题已迫在眉睫,他们的困扰将会演变成整个学校机构的困扰。由于地处城关,学生家长的素质相对较高,生源也相对较好,“天时、地利、人和”的优势使我校的教学质量一贯较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普遍较好,但是随着城市建设的飞速发展,社会对孩子教育的重视程度加深,实验小学的生源优势已经不明显。而且我校毕竟是农村的实验小学,要与大城市的学生去竞争,还有一定的难度。不可否认,实验小学作为建德市的龙头学校,经过了“起始期”、“发展期”、已经到达了“成就初期”,可以说即将达到“高成就期”,也就是“高原期”,如果顺势发展,到达高原期后就要下滑,直至进入衰败期。根据研究,学校发展中的这种高原期现象属于内含的高原期,它不是指学校发展的极限而是学校发展的困惑阶段,它是客观存在的,是可以跨越的。鉴于我校的实际情况,我们并不敢说学校发展到了高原期,只是出现了高原期的某些症状,表现在:采用“常规”做法所取得的效果,已基本能在区域内相对领先;要实现在较高起点上的再发展,发展方向较难确定;持续发展的动力不足,发展的步伐相对减缓;由于实验小学的优势不明显,学校领导和教师都有一种危机感,觉得现在是处于学校发展的假性“高原”期。记得曾国藩在《教子书》中言:“困时切莫间断,熬过此关,便可少进。再进再困、再熬再奋,自有亨通精进之日”。为了尽早走出“困惑之日”,走进“亨通精进之日”,我们未雨绸缪,提出了本课题的研究。希望通过学校的整体改革,走出假性“高原期”,取得新的成绩,迎来新的辉煌,实现二次发展。■文献资料综述:1、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陈如平博士创建了的“学校生命周期论”,(如图)明确提出了要实现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走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实现管理创新。2、OECD的多元学校质量观世界经济与合作组织(OECD)在20世纪六十年代成立了教育研究与创新中心,专门研究发达国家教育发展的的问题和路向,不少研究热点和研究思路值得我们关注。中心认为:一个高质量的学校,要关注产品(毕业生)或产出(升学率);关注教学过程,如教师的教,学生的学;提供优良的办学设施,以投入为主;学校资源的有效利用,关注办学成本;满足外部需求,关注社会期望;达到学校预定目标和标准,关注学校的有效发展。目前,上级、学校教师、家长和社会对学校质量的认识与评价存在多元化的倾向,这种状况与他们利益选择密切相关,反映他们的价值观与实际需要。尽管对学校质量的评价有时存在不确定性,但核心问题就是,学校和教师能否最大限度地通过教育服务来满足社会和家庭对优质教育的需求,学校能否形成和建立科学的质量评价观。3、教师成长中的“高原现象”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存在着“高原现象”已达成共识,徐州教育学院的钱兵、郑友训教授在《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克服》一文中指出: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影响教师专业的成长。克服教师专业成长中“高原现象”的基本对策有:(1)优化的社会心理环境是基础。为了形成良好的教师专业成长的社会心理环境,应该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全社会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同时,我们还应该呼吁整个社会给教师“减压”、“减负”。(2)学校领导的远见卓识是关键。努力营造一个开放、宽松、支持性的成长氛围,实行民主的管理,激发教师的自我发展需求。通过多种渠道,关注教师的成长,对处于不同年龄阶段、不同成长阶段的教师有针对性地采取学习、培训、提高的方式,帮助教师克服“高原现象”。(3)教师的自主实践活动是根本。克服教师专业成长中的“高原现象”,最终还要取决于教师自身的努力。笔者查阅了多种资料,发现目前国内外研究教师的专业发展问题较多,如专家教师特征、专业成长途径等,但是对教师高原期的研究不多;研究学校的管理方式、学校的特色发展也有很多,但对学校发展中的正常规律——高原现象的研究甚少,特别是亚高原现象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本项研究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高的现实价值。■研究设计:一、概念界定:1、高原期:心理学的“高原期”:指学习或工作过程中出现的一种工作成绩与工作效率停止不前的现状,即工作曲线呈水平线的不进步状态。通常用“高原期”这个词汇阐释这么一种现象:向上行进、攀登到一定高度,因为生理或心理的不适反应,不得不放缓或者停止前进的步伐。学校发展中的“高原期”:这里还是引用陈如平博士的研究。(见文献资料综述1)学校的发展如同人体的生命周期一样,会经历“起始期”、“发展期”、“成就初期”,“高成就期”,也就是“高原期”,到达高原期后就要下滑到衰败期,这是学校发展的第一条曲线;如果在成就初期就意识到危机,通过一系列的干预对策,进行整体改革,也可能经过较短的时间突破高原期,走进学校发展的第二曲线,实现二次发展。2、亚高原期:本文中的“亚”应该作“次一等”的意思,它来源于“亚健康”的定义,医学家把健康称为人体“第一状态”,把身患疾病称为“第二状态”。亚健康状态也称“第三状态”,是指处与健康和疾病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如果把学校的“高原期”作为第一状态,“发展期”作为第二状态,那么“亚高原期”也就是“第三状态”,是处于“发展期”和“高原期”两者之间的一种状态。严格的说,实验小学的发展处于“亚高原期”,属于假性高原现象,是实小教师的自我感觉和谦虚的说法,我们发现学校有高原期的一些症兆,但又不敢说就是到了高原期,就提出了这个说法。见下图:亚高原期亚高原期3、亚高原期教师处于亚高原期的教师有如下几个比较大的特点:1、拥有一定的行业资历与经验。2、经过若干的开发锻炼,渐渐从繁琐的工作中养成了一定的(心理)习惯。3、比较务实并干练,注重实践的可操作性与其完成度的可能性。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认为吃“老本”够了,教学上随便做做都不会落后,缺乏进一步发展的意识和锐气,居安思进的意愿不强,找不到前进的动力,专业发展缓慢,好象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影响他们的专业成长。二、研究目标:我们意在找到一个“突破口”,实施整体改革,让我校的发展从平静走向不平静,实现二次发展;提供一个环境,使孩子在和谐的校园里享受优质的教育,促使孩子多元发展,为每个孩子创造美好未来;提供一个平台,让教师在对话中反思,在教学中反思,闪现思维盲点,自觉地解决现实的教学问题;提供一种机制,让教师有不断产生的内驱力,突破困扰自身发展的桎梏,既发展了自己,也发展了学校;提供一种人文化的管理,营造一种支持性的人力资源环境,设定具有挑战性的目标,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提供服务。本课题试图通过二年的研究,预期达到以下目标:1、重构学校文化:让学校文化更具励师育生功效。多方筹措资金,使改建旧教学楼成为可能,改善办学条件,进行实小新形象工程,统一在学校的办学理念下,开发了办公系统、校园环境系统、宣传系统、有利于师生和外界对学校的形象的识别。(张福华)2、重构学校运作模式:初步建成一套以人文关怀为核心的高效管理模式。学校管理方面,建立人文关管理模式,完善教师考核制度和评价机制。探索突破学校“亚高原期”的管理机制。(叶浩清)3.重构教师激励机制:让教师在职业幸福感中各具风格。改革教师的聘任和评价机制,让教师享受职业幸福感,促使处于亚高原期的教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张敏)4、重构学生发展路径:让学生才艺丰盈,多元发展、个性凸现。学校开发艺术教育校本课程,发展学生才艺,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使学生不再是批量生产的标准件,全面提高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钟黎明)三、研究原则:1、科学规划,理念引领原则
学校的整体改革要在市教育局的领导下,正确分析“十一五”期间杭州市教育发展背景、趋势走向及建德社会、经济发展对教育的战略期望的基础上,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编制《实验小学“十一五”发展规划》;要逐步明晰内涵发展理念,即用现代办学理念引领教育发展;依教育规律办学,创造一流教育质量;按各项法律法规厚实常规管理基础;要走科学规划之路,优化整合资源。2、上下齐动,全员参与的原则学校的管理核心是人的管理,“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在学校各项工作的管理中要高度重视和充分发挥人的主体性作用,上下齐动,全员参与,最广泛地调动一切积极因素,最大限度地发挥人的聪明才智、人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校的全面发展。3、稳步改革,持续改进原则持续改进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在学校管理体系中,改进指教学体系的有效提高,持续改进包括:了解现状;建立目标;寻找、评价和实施解决办法;测量、验证和分析结果,把更改纳入文件等活动。本课题作为一个学校的整体改革研究,工作量大、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和风险性,不能急于求成,搞“一刀切”,要处理好改革的力度和教师的可接受程度之间的关系。4、人文关怀、民主管理原则学校的管理人文化,给以自主工作的环境,唤醒教师的主体意识;合作性,建立合作研究的模式,共享教师的群体智慧;发展性,激活工作的动力机制,促进教师的持续发展。■研究内容:引领二次发展的办学理念设计及其内化。学校进行整体改革的一大内容是建立继续发展的一个平台,构建学校发展的美丽蓝图。学校要发动全校师生参与,提出新的办学理念,打造实小新形象。我校的校训是陶行知说过的“学做真人,教人求真”。初步设想是进一步挖掘陶行知的教育思想,结合学校实际,丰富其理念,提出“求真教育、多元发展”的办学理念,再将学校的办学理念内化为全校教职工的共识。促成二次发展的组织队伍建设研究学校要创建民主、开放、和谐的团队氛围,创建学习型组织,指导团队学习,构建学习网络,制定一些策略,激励教师进入继续发展的下一个平台,促进教师主动发展。1、校本研修制度改革:建立优秀教师工作室设定教师风格运用各种活动,激活研修形式运用适度激励(与教师自我评价研究相结合)2、教师成长评价(1)运用“资料包”法创建教师个人专业成长档案。(2)推行诊断性个案研究。三、保障二次发展的制度重构研究建构各种制度,通过价值激励和导向发展,形成教师发展活力机制:构建发展性培训机制,鼓励自我超越。评定学校内部教师等级,细化级别,如教师分为十级,二年一评,让教师的职业生涯中一直都有可攀登的最近发展区;构建重新分配制度,收入分配向专业水平倾斜:打破平均主义,在课时工资中充分体现教师的专业价值。给予充分的专业自由:完善教职工聘任制度,如班科教师双选双聘制。教育管理制度改革主要有:考核嘉奖制、免检制、教育风格申报制、教师成长迈进制、教师研修学分制、教师自我评价制、管理干部聘任制。四、搭建学生持续多元发展的平台1、全面质量管理,提升学生、家长满意度的百分点。让学生在优质教育的教育环境中快乐成长。2、进行“十艺”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多元发展■研究方法与步骤:一、研究方法以行动研究法为主,辅之以参与观察法、访谈法、调查法、案例研究法二、研究步骤(一)课题第一阶段:时间:2006年2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股票配资数据保密合同模板
- 工程砌墙临边防护合同
- 砌体工程总承包合同范本
- 多功能会议室设备租赁合同
- 网站开发协议
- 2024至2030年中国芝麻粉香精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饭店加盟合同书范本
- 北京师范大学《算法设计与分析》2023-2024学年期末试卷
- 医疗设备租赁服务协议范例
- 2024至2030年磨圈绒面料项目投资价值分析报告
- 2024年广西高考生物试卷真题(含答案)
- 期货基础知识真题汇编5
- (新版)装订技能竞赛理论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电子政务概论-形考任务5(在线测试权重20%)-国开-参考资料
-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2-国开-参考资料
- (完整)中医症候积分量表
- 上海市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五套附参考答案
- 退场通知单范本
- 宋蜀华《民族学理论与方法》考研复习资料
- 四柱八字五行旺衰量化分析方法
- 等级医院评审院长表态发言(共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