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基于网络环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李慧
《基于网络环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开题报告北京市丰台区丰台第一小学李慧一、课题的提出在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人类的知识系统发生了两个重要的变化:一是知识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数量越来越多;二是知识传播的速度越来越快、途径越来越多。这两个方面的变化对人的学习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一方面,知识更新的速度和数量不允许人们只靠简单的记忆来积累知识,批判性思考成为辨别变化的“法宝”;另一方面,知识传播的速度和途径不允许人们只在教室里获取知识,媒体和社会成为人们的“第二课堂”。在这两个挑战中,前者要求变革学习方式,后者要求拓展学习空间。在这一背景下,如何改进教师的教学方法,为学生变革学习方式、拓展学习空间提供有效的支持呢?面对这一任务我们提出的策略是:倡导基于网络的跨学科主题单元的综合课程学习。长期以来,我们习惯于在一门一门的学科中学习系统的知识。每门学科就是一个知识系统,并且不同学科的知识系统之间较少关联。从表面上看,这种做法对于高效率地获取学科知识具有优势。然而,在遇到实际问题时,这些互相分离的知识很难发挥作用。我们所要倡导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实质是一种综合课程。从理论上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课程是整合不同学科知识的课程形态,与分科课程相对应;从实践上看,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综合课程既是一种组织教学内容的方式,也是一种组织教学活动的方式:目的是将分散的学科知识整合在一个有机的整体中。二、课题的界定网络环境即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中国基础教育司彭绍东认为:信息技术是指利用计算机、网络、广播电视等各种硬件设备及软件工具与科学方法,对文图声像各种信息进行获取、加工、存储、传输与使用的技术之和。信息技术学习环境是指集成了学习材料、支持系统的以计算机为核心的多媒体计算机、教室网络、校园网和因特网等网络化教学系统。学习环境观表明它不只是指教学过程发生的地点,更重要的是指学习者与教学材料、支持系统之间在进行交流的过程中所形成的氛围,其最主要的特征在于交互方式以及由此带来的交流效果。跨学科主题学习:指的是学生是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或任务,学习多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学习者综合运用学科知识参与研究,强调尊重不同观点和交流合作。最根本的是学生能够通过在跨学科主题学习中的深入探究,学会从多个不同角度看待某一个问题,并且探寻这些不同角度对生活、对社会、对世界具有怎样的意义。基于网络环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其主要理念就是以建构主义理论为基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平台,学生围绕一个特定的问题或任务,学习多个相关学科领域的知识和技能,并利用它们解决问题、完成任务。通过信息技术学习环境为学生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提供充分的空间,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有意义的学习当中去,并且促进学生对有关知识和技能进行批判性思考。三、课题的研究理论依据1.建构主义学习模式的心理学基础,源于瑞士认知心理学家皮亚杰提出的儿童认知发展学说。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建构主义的学习观提出,知识不能简单地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每个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同学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依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主动地加以意义建构。因此,建构主义理论强调的是以学生为中心,在一定的情境下,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索,主动发现,小组协作,相互会话等学习方式,达到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2.芝加哥大学的莫里逊创导的著名的“莫里逊单元教学法”,得到迅速推广,并发展成了各种不同的单元教学法,如“黎世法六课型单元教学法”等。以某一主题或单元内容为单元整体开发,设计教学形式,教学活动通过几课时共同完成一个教学主题,合理分配教学内容、重点、练习,有的课侧重学生研究、讨论、构思,有的侧重材料运用、作业制作,有的侧重学生对自己作业分析、评价、反思形成系列课程,既有连贯性,又各有侧重,形成不同教学特点、节奏,使学生知识掌握更系统、深入,充分发挥教学整体优势。四、课题研究的目标基于网络环境跨学科主题学习,实现课程的整合,形成综合课程,其主要目的是:1.通过个别化和人性化教学,帮助学生选择有利于他们的方式学习,促使学生直接地、有目的地、有意义地参与到学习中,为学生提供学习知识的空间,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而不是让他们仅仅学习教材上讲授的特定的内容,从而形成具有特色的跨学科主题学习模式。2.通过课题的研究,使传统教师成长为学者型、具有探索创新精神的教师,形成一种跨学科主题教研方式。3.通过课题的研究,开发的新教学内容即校本课程,增强课程的综合性和探究性,并能构建主题学习的资源库拓展学习的空间。五、课题的研究方法我们对基于网络环境的跨学科主题学习的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法,学者卡尔与凯米斯(carr,&Kemmis,1986)所界定的定义:“行动研究是在社会情境中(包括教育情境),自我反省探究的一种形式,参与者包括教师、学生、校长等人,其目的在促发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合理性及正义性、帮助研究者对实践工作的了解、情境(或组织内)之实践工作能够付之实施而有成效。”行动研究法认为行动研究的根本目的不是为了理论的发现以及推广普及,而是为了实践本身的改进。它把解决问题放在第一位,强调问题来自实践中,在实践中解决问题。行动研究强调解决问题的实践者必须意识到所进行研究的重要性,这种研究的动力来自实践者本人。通过实践者的研究和对自己实际工作的反思,不断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六、研究内容(一)基于网络环境跨学科主题学习研究:挖掘已有学科间相融合的学习内容,有机整合,形成系列学习主题,发挥不同学科学习的作用,多学科配合,以信息技术为基础进行学习。探索构建有利于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开展主题学习的教学模式。(二)开发校本课程群,校本课程主题学习研究:即:开发《中华文化》校本课程,建设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获取多元发展的课程。(三)通过课题的研究,尝试形成一种跨学科主题教研方式(四)建设主题学习网站资源库。七、研究步骤与实施计划研究对象:三——六年级研究步骤:第一阶段:方案确定与初步探索阶段1.学习理论,完善研究方案,确立研究思路。2.以《基于网络环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之一:风筝》为主题,开展多学科间知识融合教学思路的实践与反思。3.开发以中华文化为主题,涵盖中国旅游、华夏古韵、中国京剧、中华民族游四大板块的校本课程群,并进行部分课程内容的实践与反思。4.完成相关教材、内容、教学资源、教学设计的开发与设计,并开展相关内容的论证活动。第二阶段:深入研究与开发主题阶段。1.继续开发《基于网络环境下跨学科主题学习系列活动》新的主题,并最终形成一门以动手实践为主要特征的校本课程,并开展多学科间知识融合教学思路的实践与反思。2.在充分论证的基础上,全面实践《中华文化》(《中国旅游》、《华夏古韵》、《中国京剧》、《中华民族游》)校本课程群,检验课程的实效性。3.信息技术教师与各学科教师协作进行教学,解决、分析研究中遇到的困难问题。每两周课题组成员召开集体备课会,共同准备跨学科内容。第三阶段:归纳与总结阶段。完成课题总结、整理,完善研究成果。(归纳总结基于网络环境跨学科主题学习的成效;撰写研究报告;整理研究论文、教学课件、录像等资料刻录成光盘。)八、参考文献:1.《外国中小学教育》、《中小学信息技术》、《信息技术》、《中小学电教》、《教育信息技术》、《中国电化教育》2.何克抗、郑永柏、谢幼如《教学系统设计》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版3.施良方著《课程理论》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版4.李其龙编《德国教学论流派》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版5.霍益萍《研究性学习实验研究与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南通货运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下载安装
- 2025年盘锦考货运资格证考试内容
- 2024年旅游风景区开发架子工劳务分包合同
- 2025建设工程专业分包合同范本(通过公司审核)
- 单位人力资源管理制度集锦大合集
- 高端酒店售楼部施工合同
- 2024年桉树种植与城乡绿化合同2篇
- 眼镜店噪声污染控制管理规定
- 停车场耐磨地面施工合同
- 冷链货物托管合同
- DZ∕T 0211-2020 矿产地质勘查规范 重晶石、毒重石、萤石、硼(正式版)
- 启航计划培训总结与反思
- 《电力工程电缆防火封堵施工工艺导则》
- 变电站隐患排查治理总结报告
- 车辆救援及维修服务方案
- 三体读书分享
- 《肾内科品管圈》
- 空气预热器市场前景调研数据分析报告
- 2024年南平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PLC在变电站自动化控制中的应用案例
- 2024版国开电大法学本科《合同法》历年期末考试案例分析题题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