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重点题型突破流程题_第1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重点题型突破流程题_第2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重点题型突破流程题_第3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重点题型突破流程题_第4页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重点题型突破流程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重点题型突破流程题一、填空题1.A~G是初中科学常见的七种物质,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图所示(“→”表示反应可一步实现,部分物质和反应条件已略去)。已知:A是一种紫黑色固体,F是相对分子质量最小的氧化物,G为具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1)A的化学式是;(2)B在反应②中的用途是;(3)从微观角度分析,F的化学性质不同于E的原因是。2.某废弃物中可能含有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便于回收利用,小龙取其样品进行成分确定实验。其流程图如下:(1)气体A的化学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步骤Ⅱ中产生的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3)小龙为确定是否存在,进一步检测发现溶液B中的溶质种类有3种,试分析能否直接得到废弃物中含有。____________________3.某氯化钠固体样品中可能含有硫酸钠、硝酸钡、氯化镁、硫酸铜和碳酸钙中的一种或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取40g固体样品,按下列流程进行实验。回答下列问题:(1)白色沉淀A的化学式为。(2)写出生成白色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3)固体样品中除氯化钠外,还一定存在。4.“九区黄河山东入海,水润齐鲁千里风情”,海水“晒盐”和海水“制碱”体现了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的智慧。(一)如图1为我国古代“布灰种盐”生产海盐的部分场景,其过程为“烧草为灰,布在滩场,然后以海水渍之,侯晒结浮白,扫而复淋”。(1)“晒结浮白”是指海水浸渍的草灰经日晒后出现白色海盐颗粒的过程,化学上称之为。(二)请根据粗盐“制碱”的流程图(如图2)回答问题:(2)如图2中,海水“制碱”的产物可用作氮肥的是。(3)步骤Ⅰ除杂中,操作步骤依次为:加水溶解→加过量试剂①→加过量试剂②→过滤→加适量盐酸,以下试剂①②组合选用合理的是。A.① ② B.①

②C.①KOH

② D.①NaOH

②(4)写出步骤Ⅱ反应的化学方程式。5.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CaO和固体NaOH的混合物,极易与空气中水蒸气和CO2反应而变质。(1)取少量碱石灰固体放入水中,滴加酚酞试液,所得溶液的颜色为________。(2)请写出氢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3)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作了如下实验:由上述实验现象可知:该久置的碱石灰样品中一定含有________。(写化学式)6.某科学兴趣小组调查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经检测该厂废水中含有大量的,而阳离子则为、、等重金属离子,对环境有污染。针对该废水,科学兴趣小组同学设计了一种从废水中除去重金属离子的方案,(已知白色的沉淀在氧气和水的存在下会转化成红褐色沉淀;假设能发生化学反应的物质均恰好完全反应),其方案流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X固体为。(2)写出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7.硼(B)是制造火箭耐热合金的原料。镁还原法生产硼的主要工艺流程如图。(1)脱水炉中,硼酸分解生成两种氧化物,反应过程中元素化合价不变,则脱水炉中硼酸分解后的产物为B2O3和(填化学式)。(2)酸煮罐中加入盐酸的目的是。(3)为从酸煮罐中分离得到硼,可采取方法初步得到硼固体。8.氯化镁粉末中混有少量杂质,项目化学习小组同学为除去氯化镁粉末中混有的少量氯化钡、氯化钠和硫酸钾,根据将所需物质先转化为中间物质,再将中间物质转化为所需物质的方法,设计流程如下。(1)写出滤渣A的物质名称。(2)滤液B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3)步骤③中乙溶液是。9.现有Ca(OH)2、Cu、CaO、CO、CaCl2、CuO、CO2、CaCO3八种物质,平均分成A.B二组(即每组4种物质不重复),“→”表示一步即能发生物质转化,根据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图中反应条件均已略去),请回答:(1)A组的甲为CO2,写出将丁加入稀盐酸中产生的实验现象:。(2)B组的丁为CaCl2,写出丙加入FeCl3溶液中,与FeCl3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0.从盐湖中提取的某种矿物主要含有KCl,还有少量MgSO4、CaCl2及不溶性杂质SiO2。从该矿物质中提取KCl的流程如图,回答下列问题:(1)滤渣Ⅰ的主要成分是(填化学式)。(2)Y溶液中溶质为(填物质名称)。(3)向滤液Ⅱ中加入过量盐酸的目的是。(4)蒸发溶液得到KCl固体的过程中,要用玻璃棒不断搅拌,目的是。11.北宋沈括在《梦溪笔谈》中记载了用“苦泉水”制取铜的方法,其主要生产流程如图所示。(1)步骤①获得晶体的操作为__________(2)②过程变化的方程式为CuSO₄+C=Cu+X+CO↑,则x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3)④过程中化学变化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A.分解反应 B.化合反应 C.复分解反应 D.置换反应12.纳米碳酸钙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如图是某厂生产纳米碳酸钙的工艺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1)沉淀池中发生的主要化学反应为:,完成方程式配平。(2)在实验室里进行操作Ⅰ需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玻璃棒、烧杯和。(3)上述生产工艺中得到的晶体中可能会有杂质,请设计实验证明晶体中是否含有。答:。13.古代曾用硝土和草木灰为原料来制取硝酸钾。硝土中含有硝酸镁、硝酸钙、氯化钠等物质。草木灰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钾,其水溶液性质与纯碱相似。制作过程可用如图表示:(1)写出硝土成分中能与草木灰发生化学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2)实验过程测得滤液a的pH7(填“<”、“>”或“=”),则表明草木灰已过量。14.某工厂排放的废液中含有CuSO₄、ZnSO₄、FeSO4。小宁研究废液的处理方案,欲回收部分金属。设计的实验流程如图所示,请回答:(1)该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中,固体B是__________。(2)在上述实验流程中,能证明操作①中锌粉过量的现象是__________(3)滤液A和滤液B均含有的溶质为__________(填化学式)。15.有一包固体粉末A,可能含有碳酸钠、氧化铁、硫酸钠、硫酸铜中的一种或几种。为了确定其成分,小金进行了如下实验,现象如图所示(部分生成物未标出,假设每步反应都充分反应)。(1)写出红褐色沉淀B的化学式______。(2)固体粉末A中存在的物质是______(写化学式)。(3)写出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______。16.某白色粉末中可能含有硝酸钡、氯化锌、碳酸钾,现进行如下实验:(1)写出加过量稀硝酸后产生的现象:________(2)根据以上实验,一定含有________(写化学式),另一种不确定的物质的鉴定方法________17.某兴趣小组想从含有氯化亚铁、氯化铜的废液中回收金属铜和氯化亚铁晶体,设计了如下实验方案。结合实验方案回答下列问题:(1)固体A的成分是________。(2)操作③的操作方法:________。(3)从分类角度出发,氯化亚铁属于________。(4)试剂B是________。

2024年浙江省中考科学重点题型突破流程题(参考答案)一、填空题1.(1)KMnO4(2)催化(催化剂)(3)分子(的构成)不同或者构成物质的分子不同2.(1)H₂(2)有红色固体析出,溶液由蓝色变无色,有气泡产生(3)不能,因为锌和镁均能和硫酸发生反应。3.(1)CaCO3(2)BaC(3)CaCO4.(1)蒸发结晶(2)氯化铵/NH4Cl(3)AD(4)NH3+CO2+NaCl+H2O=NaHCO3↓+NH4Cl5.(1)红色(2)CO2+2NaOH=Na2CO3+H2O(3)Na2CO3、CaCO36.(1)铁/Fe(2)Ba(NO3)2+Na2SO4═BaSO4↓+2NaNO37.(1)H2O (2)除去硼中的氧化镁 (3)过滤8.(1)硫酸钡(2)氯离子/Cl(3)稀盐酸/HCl9.(1)黑色固体逐渐溶解,溶液由无色变成蓝色(2)3Ca(OH)2+2FeCl3=2Fe(OH)3↓+3CaCl210.(1)Mg(OH)2、BaSO4(2)碳酸钾(3)除去过量碳酸钾和氢氧化钠(4)使液体受热均匀,防止局部过热飞溅11.(1)蒸发溶剂(或蒸发结晶或先蒸发溶剂再冷却热饱和溶液)(2)SO3(3)D12.(1)(2)漏斗(3)取样品,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然后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中,溶液变浑浊,说明样品中含有碳酸铵13.(1)Mg(NO3)2+K2CO3═MgCO3↓+2KNO3或Ca(NO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