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板加热件工艺设计_第1页
铝板加热件工艺设计_第2页
铝板加热件工艺设计_第3页
铝板加热件工艺设计_第4页
铝板加热件工艺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本科论文目录TOC\o"1-3"\h\u26768摘要 I3316Abstract I1261引言 153841皮带硫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 2180021.1皮带硫化机的组成 2288171.2皮带硫化机的概述、用途 2201451.3皮带硫化机的规格、型号的介绍 661881.4本章小结 7247902铝加热板的加工方案的制定 8259742.1根据二维零件图纸,绘制三维立体零件图 845842.2确定毛坯种类、大小,绘制毛坯图 1069302.3选择工件加工设备 11234972.4刀具的选择 14117642.5选择定位基准 17163082.6选择加工表面 19251192.7确定加工尺寸 20252262.8计算加工时间 2177332.9本章小结 2363063铝加热板的加工程序的编制 24134403.1确定工艺路线 24177023.2加工程序的输出 2454793.3本章小结 2520794结论 2615979参考文献 2924966致谢 31本科论文摘要传送带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它可使我们的工作提高很多效率,但是传送带损坏会给生产带来很多麻烦,但是传送带的损坏又是不可避免的,所以我们需要快速修理传送带的机器——皮带硫化机。铝板加热件是皮带硫化机中的加热零件。根据输送带尺寸的不同,需要生产不同型号的硫化机,也就是不同型号的铝加热板。因此,有必要根据客户的生产要求来设计硫化机铝加热板的加工工艺,来保证产品的加工成本和实用价值。关键词:硫化机;铝加热板;加工工艺AbstractConveyorbeltisindispensableinproductionandlife,itcanmakeourworkimprovealotofefficiency,butconveyorbeltdamagewillbringalotoftroubletoproduction,butconveyorbeltdamageisinevitableagain,soweneedtoquicklyrepairtheconveyorbeltmachine——beltvulcanizingmachine.Aluminumplateheatingpartsareheatingpartsinbeltvulcanizingmachine.Accordingtothedifferentsizeofconveyorbelt,needtoproducedifferentmodelsofvulcanizingmachine,thatis,differentmodelsofaluminumheatingplate.Therefore,itisnecessarytodesigntheprocessingtechnologyofaluminumheatingplateofvulcanizingmachineaccordingtotheproductionrequirementsofcustomerstoensuretheprocessingcostandpracticalvalueofproducts.Keywords:vulcanizingmachine;aluminumheatingplate;processingtechnology本科论文引言传送带在使用前必须成环连接,因此,接头的质量将直接影响传送带的使用寿命和传输线能否顺利运行。传送带的最常见的三种接头方法分别是:机械接头法,冷胶接头法和热硫化接头法。传送带机械接头法:是指使用皮带扣的接头。虽然这种方便的机械连接头法相对经济,但是这种方法的连接效率很低。经过一系列的对比之后,发现热硫化接头效率更高一些。传送带热硫化机:主要通过加热,加压和保温过程,将传送带的两端加热硫化、接缝或修复连接在一起。皮带硫化机,又称电热式胶带硫化机,也就是传送带的热硫化机,是传送带的专用设备。因为硫化机的整体选用的材料大多数是轻质铝合金,这类硫化机的特点是:体积小,重量轻,拆装方便,可以人力搬运等。本文所设计的零件——铝板加热件(铝加热板)就是硫化机中重要的工作部位,所以本文就要它进行工艺的设计。

1皮带硫化机的重要组成部分1.1皮带硫化机的组成皮带硫化机的组成:(1)加紧装置。(2)铝合金材质上下夹紧板(3)铝加热板两块。铝加热板有加热工作面和非工作面。(4)水压板一块(铝合金材质)。(5)手动压力泵一个、连接水管一根。(6)数字显示电温控制箱一个、加热板电缆2根、主电源线1根。图1.1皮带硫化机皮带硫化机的主要作用就是硫化加热(胶接断裂的传送带),所以铝加热板作为硫化机中加热工作中所需要的重要零件,所有的加热塑形工作都是由加热板所提供的热量来完成的。1.2皮带硫化机的概述、用途概述:电热式皮带硫化机的横梁由铝合金制成,可塑性好,强度高。加热板(分为上下两部分,彼此对称)由高纯度和强导热性的铝合金板制成。由于高导热率,可以使铝加热板的温度保持均匀。除铝加热板外,还通过电动泵或手动泵为水压板提供均匀的压力,还配备了精确的数字显示自动电控箱。电气控制箱连接到主机,由集成插件和多芯电缆完成,因此操作简单可靠。数字显示自动电控箱具有简单的操作性,可改变铝加热板加热速度以及加热板表面温度,使其表面温度保持均匀。它是输送带接头的理想胶接设备。输送带的皮带接头质量可直接影响输送带的使用寿命、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目前加宽距离、加长距离、高强度运转的运输带尤其重要,所以也就产生了加长、加宽距离的硫化机。用途:皮带硫化机产品适用于冶金、化工,金属矿山、电厂、港口、码头等大型现场,用途十分广泛。按照生产厂家提供的使用说明书,正确进行接头,成品的强度可达到原皮带强度90%以上,不仅接缝平整,几乎与原带无差别,还能延长使用时间,延长输送机和皮带的寿命。这就极大的减少了传送带的消耗量,减少了传送带的生产数量,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图1.2数显电控箱电路图图1.3数显电控箱图图1.4皮带硫化机图片图1.5皮带硫化机加工图片1.3皮带硫化机的规格、型号的介绍皮带硫化机的型号和种类有很多,由于硫化机型号的不同,可加热硫化带的宽度也不相同,硫化同样带宽也有不同型号的硫化机,所以本文需要根据客户需求来进行设计,设计出不同客户所需要的不同型号的铝加热板(下表也标明了加热板尺寸),经过加工后再由后期整理和测试,然后装配成所需型号的硫化机。硫化机的型号如下表:表1.1硫化机的型号型号硫化带宽(mm)规格加热板尺寸(mm)预计加工时间(h)RLD-100010001200×8301200×830×22121200×10001200×1000×2216RLD-120012001400×8301400×830×22151400×10001400×1000×2219RLD-140014001600×8301600×830×22181600×10001600×1000×2224RLD-650650850×830850×830×228RLD-180018002130×12002130×1200×22301.4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硫化机的组成、材料和用途,然后还对硫化机的规格型号进行了列表。也对铝加热板的尺寸,进行了介绍,还对加工时间进行了估计。在硫化机中,铝加热板为主要工作零件,所以本文要对铝加热板进行良好的工艺设计,以保证整个硫化机的使用效果。

2铝加热板的加工方案的制定2.1根据二维零件图纸,绘制三维立体零件图如图下所示,根据实际零件物体(图4)以及零件的二维图纸(图2),才能画出三维立体图(图3)。根据本文所选的实物图可以看出,由于实物较大,经过简单的加工过后重量大约为60KG,但是根据工艺要求,加工过后槽间距分布均匀,所以本文必须进行计算,由于其它零件的长度不同,所以加工时的间隔的距离也不相同。本文就以实际尺寸为1600×830×22mm的零件为例进行工艺设计和计算。下面三个图片分别是零件的二维图纸、三维立体图和实物零件的图片。图2.1二维图纸图2.2三维立体图图2.3实物图2.2确定毛坯种类、大小,绘制毛坯图图2.4长度为4000×830的毛坯料图毛坯选择的原则:适用性原则(确保零件的使用要求):对零件的形状,尺寸和相关性能的要求。在一定的时间内和工作条件下,能满足正常设计要求的工作。一定的工作条件是指:(1)工作时零件的受力状况;(2)零件的工作介质和零件可能引起的内应力状态;(3)零件的工作温度由此导致零件性能的变化。根据实物要求材质为铝,首先我对毛坯料先进行简单的分解,由于毛坯料开始为长方形,宽度和厚度已经符合了本文所需要的尺寸,本文就不对其进行修整,所以本文只对长度和角度进行修整即可。因为零件过大,本文需要先对其进行初次加工,先把余量过大的斜角进行大概角度的加工,经过对实物测量得出角度为70°,斜度很大,所以本文需要在长度上单边各留10CM的余量,来保证第一次粗加工时斜度,不会造成由于斜度不够而继续加工使得整体长度缺失,使整个零件超出了公差允许的范围,导致整个零件因此作废。经过测量以及对图纸的了解,初次加工后毛坯的长度修整为零件所需长度1620mm,高度为830mm,厚度为22mm,公差都为±0.3mm。下面图2.5是经过粗加工后的毛坯件。以下本文开始了对整个毛坯件,加工工艺所需要的条件以及工具进行选择。图2.5经过粗加工的毛坯图2.3选择工件加工设备(1)选择加工夹具单件和小批量零件应首先使用各种通用夹具和机床配件,例如三爪卡盘、通用压板、用于机床的平口虎钳、分度头号;大批量的零件,为了提高效率应,应使用特殊的高效夹具;各种类型的中小批量零件可以使用可调夹具或成组夹具。(2)选择量具单件和小批量零件使用通用测量工具,例如游标卡尺,外径百分尺和百分表等;大批量零件应使用限位块和高效的专用检验夹具和测量仪器。测量工具的精度必须与加工精度兼容。图2.6常用的游标卡尺图图2.7带表头的游标卡尺图图2.8带磁力表座的百分表图根据零件尺寸本文可以得出,铝加热板进行平面加工,本文选择的夹具为压板,辅助工具为相同高度的垫块。由于本文零件过大,但根据其精度要求,本文使用游标卡尺和百分表。因为零件较大,所以本文可以选择三轴铣床或者大型数控加工中心进行加工。但是由于本文所选择的实际尺寸为1600×830×22mm的就是非常大的零件,所以采用的就是加工中心,型号较小的就是采用的三轴铣床。加工中心的图片如下图所示:图2.9加工中心图片图2.10三轴铣床图片本文下面还会对刀具的选择和定位基准的确定以及加工表面的选择进行具体的介绍。2.4刀具的选择刀具作为加工时主要使用的工具,对其选择的结果,就会直接影响到整个加工的方法,所以我们要多方面的考虑情况,反复比较,在所有情况在得出一个更换刀具最少的情况。数控铣床刀具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根据刀具结构可分为:(1)整体式(2)镶嵌式:其中的机夹式又可分为可转位和不可转位两种。(3)特殊型式:如复合式刀具,减震式刀具等。根据制造刀具所用的材料可分为:(1)高速钢刀具(2)硬质合金刀具(3)金刚石刀具(4)陶瓷刀片材料:如氮化硅陶瓷,立方氮化硼CBN。从切削工艺上可分为:铣削类刀具、孔加工类刀具。(1)根据工件的表面尺寸选择刀具(2)根据工件的表面形状选择刀具(3)合理安排刀具的使用顺序[11]

在经济型数控机床的加工过程中,由于刀具长时间使用容易产生的磨损,而修整刀具和更换刀具大多是人工完成的,这个过程需要很长时间来完成,因此必须合理安排刀具的使用顺序。通常,应遵循以下原则:(1)流程集中一次,同一工具即可完成其所有处理步骤;(2)粗加工、精加工的刀具必须分开使用;(3)先加工面再加工孔;(4)先进行表面精加工,再进行二维轮廓精加工;(5)合理使用数控机床的自动换刀功能,来提高生产效率;(6)尽量减少刀具数量。因此,刀具选择的原则是:易于安装和调整,有良好的可靠性,有良好的刚性,耐用性高和精度高。根据实物、二维图纸、三维立体图,我们进行讨论分析,最终本文可以得出本文所使用的刀具,直径30MM的两刃硬质合金刀,来对直径为30MM的斜槽进行加工,直径20MM的四刃立铣刀两把,一把进行毛坯粗加工的光边,另一把进行上下两个横槽的加工,直径12MM的四刃立铣刀,来进行中间小横槽的加工,直径10MM的四刃立铣刀,来进行电线槽的加工。刀具也选择完毕,下面剩下对定位基准和加工表面的选择了。图2.11直径为12MM四刃铣刀图2.12直径为10MM四刃铣刀图2.13直径为20MM四刃铣刀图2.14直径为30MM两刃铣刀2.5选择定位基准加工坐标的零点也就是加工的基准点,它的选择可以直接影响加工程序的编辑,因为所有的加工坐标都是根据零点进行编辑的,如果零点改变位置所加工出来的形状也就改变了,所以零点的选择可以影响整个。本文也要重视它的选择。【1】建立加工坐标系可以简单地定义为下面这些步骤:(1)根据NC编程坐标系或加工坐标系确定零件零点的位置和坐标轴的方向。(2)使用零件和夹具上的定位面建立加工坐标系。(3)修正零件所需的坐标系,使建立的加工坐标系能满足数控加工的要求[14]。【2】建立加工坐标系的要三个素(1)确定加工平面(2)确定坐标轴方向(3)确定坐标系原点几何元素的点、线和面对于对齐和校正加工坐标系非常有用。关键因素是可以确定零件在夹具上的特征位置。然后确定加工坐标系的位置。在实际操作中,零件和固定装置上的定位面和定位孔通常被用作对准和校正加工坐标系的主要手段。这样可以通过简单的操作将机床坐标系和零件坐标系连接起来。根据实际零件,我们经过讨论后,本文先选择经过初加工零件的左上角为毛坯料的零点,本文选择直径20CM的四刃立铣刀进行对刀,找零件零点,然后把毛坯料的长度进行修整,本文先对左侧进行粗加工修整,使左侧全部光亮,然后再次进行对刀,然后把右侧剩余的余量全部去掉,完成粗加工步骤。定位基准选择在毛坯件的左上点为零点,因为初次加工时两边表面都不为光滑平面,所以本文就以定位基准的一侧,先进行光滑平面的加工,由于加工过后毛坯件长度改变,所有本文要重新定位零点的位置。2.6选择加工表面图2.15所需的加工表面加工表面也就是需要加工的面,由于本文做的都是平面加工,所以加工表面的选择也是重要的,加工表面的平整度,影响到加工出来的零件的尺寸的测量,所以加工表面需要选择相对平整的面。因为铝板两侧材质相同,但由于铝板的毛坯料为长方形,经过一次加工后,加工出大概需要的角度,一块毛坯料可以加工出两块相同方向、相同角度的零件。由于铝加热板为上下两块,所以加工表面是不相同的,本文以图2.11为例,左侧上角为锐角,下角为钝角,前面为正面,也就是本文需要的加工表面。在装夹的过程中,千万不要装夹反了,因为另一块的如果也是这样放置的,那它的后面就是加工表面。它们是相对应的两块,本文需要加工的是一整套零件,如果加工错误,那么这一套就都不能使用了。以上本文都完成了刀具,定位基准和加工表面的选择。本文还需要对刀具的使用顺序进行具体的选择。本文根据所选择的刀具进行一次集中性加工,然后再更换刀具,以此来减少频繁更换刀具所浪费的时间。2.7确定加工尺寸图2.16加工的半成品零件如上图所示,本文已经加工完零件的外形尺寸的加工,本文还要继续加工零件,所有加工工序都为槽,但是因为大小深度不同,使用的刀具也不同,所以本文要统一刀具,放到一个工序进行加工。首先本文先加工上下两个长横槽,然后本文再进行加工斜的加热槽,本文再加工电线槽,最后本文加工放置电线和输出接口。根据二维图纸,本文可以看出上下两个横槽的宽度为35mm,距离上、下边的距离都为为25mm,其长度为距离两边为30mm,根据上下两个横槽本文就可以得出本文大致的加工范围,斜槽的两边与电线槽都在横槽的长度范围之内。所以本文根据横槽长度和电线槽宽度,来计算加热槽的距离,来保证加热槽分布均匀。由三维立体图可以看出,一共有34个加热槽,所以本文要均匀分布加热槽的距离,所以本文计算得出:剩余需要加工的距离:(2-1)每个加热槽的间距:(2-2)根据二维图纸,本文得出加工加热槽所剩余的距离为11.5~13.5mm,本文进行三维立体图中进行实际测量,看本文的计算是否准确。2.8计算加工时间根据三维立体图本文可以看出需要加工的深度,由于加工深度的不同,所用的加工时间也不相同。加工时间是由转速和进给速率决定的,转速的不同可以一次加工的深度也就不同,进给速率可以决定一次加工深度所用的时间,所以本文可以得出所用的时间。这是由机器加工所用的实际时间,本文下面要进行理论时间的计算。由于零件为铝件,所以切削速度为:(2-3)式中:为切削速度,单位是(m/min);D为刀具直径,单位是(mm);N为主轴转速,单位是(rpm)。每齿进给量:(2-4)式中:为每齿进给量,单位为(mm/z);F为工件的进给量,单位为(mm/min);Z为刀具齿数。所以单次加工长度的时间为:(2-5)式中:T为加工时间,单位为(min)。加工一个横槽的总时间为:(2-6)加热斜槽的距离为:(2-7)式中:为加热槽的距离,单位为mm。单次加工的时间为:(2-8)加工一个斜槽的总时间为:(2-9)所以整体的加工时间为:(2-10)(2-11)下图为本文加工过后的实物,以此本文来验证本文理论计算的正确性。图2.17实物图2.9本章小结本章对铝加热板的加工方法进行了详细的说明,从毛坯的选择、加工所需要其它工具以及加工设备的选择、定位基准的选择、刀具的选择和加工表面的选择都进行了说明,加工尺寸的计算和说明,也对加工时间所需要的进行了计算。在完成了加工工艺的设计后,本文需要对零件进行了一次按照本文所设计的工艺进行加工,加工出来的零件与原零件进行对比和测量,以此来验证本文工艺设计的合理性。经过验证后,本文需要修改不足,逐渐完善,最后做出最好的工艺方案。

3铝加热板的加工程序的编制3.1确定工艺路线零件机械加工工艺路线是指零件在生产过程中从毛坯到成品的过程。在制定工艺路线时,除了要选择工件定位基准外,还要选择工件每个表面不相同的加工方法,工艺集中程度和分散程度,加工阶段的划分以及工艺顺序安排。迄今为止,还没有通用而完善的方法来制定工艺路线,只能概括一些通用原理。当具体应用这些原理时,应根据特定条件进行详细的分析。在选择时,首选的加工表面:通常根据表面精度和粗糙度的要求进行选择,然后在最终加工前确定剩余工艺的加工方法,并确定总体加工方法。由于有许多获得相同精度和粗糙度的加工方法,因此在选择加工方案时应考虑生产率要求和经济效益[20]。原则上的加工顺序是:从左到右、从粗到精、从近到远,在一次装夹过程中尽可能加工出较多的工作面。3.2加工程序的输出本文已经根据二维图纸,使用UG软件画出了三维立体零件图。根据本文所设计的工艺路线,本文进入UG软件的加工界面就可以生成本文所需要的加工程序了,先进行整体长度的修整,输出了A1一个程序,然后在对上下两个横槽进行加工,输出了A2、A3两个程序,由于斜槽的加工方式都相同,所以本文就输出了A4一个程序,剩下的所有槽都根据A4的坐标进行槽宽间距的更改(本文已经在上面做过计算了)为44.6mm,然后生成一个底角槽的程序A5,最后生成电线槽的程序A6。所以然后本文再对输出的加工程序,进行与机器匹配的代码格式的转换,本文就完成了代码的输出。以下是输出的代码文件的截图。本文按照代码的顺序依次进行加工即可。剩下的B代码是相对应的另一块铝加热板的程序。下面这些程序都是时间长操作复杂的加工程序,还有一些简单的加工就可以人工手动来完成了。不需要程序加工,因为这样费时也费力,不如手动加工简单。图3.1加工程序的列表3.3本章小结本章主要介绍了加工工艺路线以及加工程序的输出过程,按照输出的程序的顺序加工(也就是本文所设计的工艺路线),本文就可以加工出本文所需要的铝板加热件了。最后再与实物进行一下对比,就知道本文设计的是否合理。因为已经修改完成了工艺路线,所以本文3.1中的程序就是本文最终完善过后的程序了。具体程序代码见附录。

结论本次设计,我充分的了解了硫化机的作用,对其中的铝板加热件,进行工艺设计,在设计的过程中,我对铝板加热件的毛坯的选择、加工量具、加工设备、加工所使用的刀具,加工表面的选择,以及加工时间的计算。也输出了加工程序。所以本次毕业设计,我做出了加工工艺规程一份,二维图纸,三维立体图一套,数控加工程序一套,这些都是我认真研究以及其他人帮助我一起完成的。我对铝加热板的整体结构的分布进行了设计,对上下两个横槽的宽度进行了适当的调整,加热槽间隔的距离进行了平均的分布,左底角的角槽可容纳的宽度进行了调整。经过以上的设计我得出了一个结论,不是每一件事都是可以一次成功的,都是需要反复进行实验,经过多次失败之后才能得到一个合理的结果,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距离我毕业的时间越来越短,我的毕业设计也即将完成。经过半年多的不懈努力我的毕业设计最终完成了。以前也没有做过这样的设计,在我看来:毕业设计仅仅是对我这些年来所学知识的应用程度,但是我通过这次毕业设计发现,自己的看法还是有些太片面了。所以我希望自己以后可以多进行设计工作,设计出来的图纸再进行实际加工,以此来证明设计的合理性。毕业设计不仅仅是对我过去些年所学知识的检验,也是对我应用能力的提高。在完成这个设计之后,我了解到我的知识仍然非常缺乏。我还需要学习很多知识。我曾经以为我了解一切与专业相关的知识,但是我突然发现这是错误的。尽管我对专业知识的掌握还不够彻底,但我仍然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设计。当我最终完成了论文排版时,我虽然很累,但同时看着在计算机屏幕上毕业设计论文时,我付出的一切都值得。毕业设计的过程就是我学习和提高的过程。这篇文章经历了漫长的过程。在这段时间里,我总结了以下经验:第一,我们必须掌握时间。由于我是在学校外找到了实习工作,所以我大部分时间都需要在公司里工作。但是撰写论文也需要花费大量精力和时间。因此,有必要合理安排时间,注意安排,使工作和论文两不误。。第二,我们必须充分利用资源。收集信息时,您需要进行有目的的搜索,阅读大量与论文相关的文献,仔细阅读,做笔记,并为本文奠定坚实的基础。经过大量阅读,我还需要借鉴一些好的理论,并对论文提出自己的看法。第三,严谨认真的态度是很重要的。只有采用良好的态度,事情才能做好。在论文的开始的时候,我认为它是一项艰巨也不好完成的任务。但是在导师的帮助下,我逐渐找到了一种写作方式并逐步完善最终方案的方法。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论文一度被要求多次修改。但是我知道我只有谦虚地接受它并不断改进它,老师才能最终肯定它。最后,脚踏实地,认真。我在设计中的好处是勤于学习,不怕困难,持之以恒和勤奋工作。我认为这将是对意志的训练,是对我实际能力的提高,对我的未来学习和工作也将有很大的帮助。我有很多经验。简而言之,无论是否会,都有解决该问题的方法。这次,设计确实感到更加困难。但是当我最终完成时,我感到放心了。此外,得出一个结论:必须应用知识来实现其价值!我学到了一些东西,但是我发现它们在实际使用时是两种不同的东西。

参考文献[1]丛娟,丛树林.基于数控仿真软件的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课程改革[J].辽宁高职学报,2011(3):52-53,57[2]王芊.有效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途径——仿真软件在数控技术专业教学中的应用[J].包头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1):267[3]王丹,陈存银.数控仿真软件在数控编程与加工项目化教学中的应用[J].机械工程师,2014(2):193,316[4]郑贞平,黄云林,黎胜容.VERICUT7.0中文版数控仿真技术与应用实例详解[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5]王明红.数控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6]王道宏.数控技术[M].浙江:工业大学出版社,2008

[7](印)S.K.Sinha.FANUC

数控宏程序编程技术--本通[M].北京:科学出版社,2011

[8]杜君文,邓广敏.数控技术[M].天津大学出版社,2002

[9]董玉红.数控技术[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10]徐元昌.数控技术[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4.

[11]倪祥明.数控机床及数控加工技术[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12]孙志孔,张义民.数控机床性能分析及可靠性设计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3]文怀兴,夏田.数控机床系统设计(第2版)[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2[14]张亚力.数控铣床/加工中心编程与零件加工[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3[15]陈学翔.数控铣(中级)加工与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6]肖军民.

UG数控加工自动编程经典实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17]周晓红.数控铣削工艺与技能训练(含加工中心).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18]陈炳光,陈昆.模具数控加工及编程技术[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11

[19]朱勇.数控机床编程与加工[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

[20]关雄飞.数控加工工艺与编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1]刘虹.数控加工编程及操作[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2]叶俊.数控切削加工[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3]顾德仁.

CAD/CAM与数控机床加工实训教程.[M]北京:中国人事出版社,2011[24]李柱.数控加工工艺及实施[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5]张若锋,邓建平.数控加工实训[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26]卢万强.数控加工技术(第2版)[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27]鲍海龙.数控铣削加工中级[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

致谢大学生活一晃而过,回首走过的岁月,心中倍感充实,四年的求学生涯中陪伴在我身边的同学、朋友,感谢他们为我提出的有益的建议和意见,有了他们的支持、鼓励和帮助,我才能充实的度过了四年的学习生活,在老师的支持下,我走得辛苦但却也收获颇丰。在论文即将完成之际,我思绪万千,心情久久不能平静。从开始写作至论文最终定稿,总共花费了我半年的时间,虽然要完成这样一篇论文,的确不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我内心深处却满含深深的激动。感谢老师们,是你们让我能够静静地坐下来,在知识的海洋里吸取更多的营养,从而能够为自己进一步的加油、充电。在设计过程中,我通过寻找许多相关材料并向老师寻求建议,并且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历了许多艰辛,但是收获巨大。并对自己的以后工作建立了信心。我相信这将对我未来的工作和学习生活产生非常重要的影响。同时,它极大地提高了我的动手能力,使我充分意识到在探索的困难和成功的喜悦。在设计过程中,我学到的东西是这次毕业设计的最大收获和财富,这对我来说将是一生受用。通过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意识到:学习是一个长期的积累过程,不能一触而就,应当不断学习,坚持不懈。在我未来的工作和生活中,应继续学习,并努力提高我的知识和综合素质。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仍然必须不断充实自己,并努力在自己的领域中有所作为。在本次论文设计过程中,感谢我的学校,给了我这次学习的机会。在学习中,老师从选题指导、论文框架到细节修改,都给予了正确的指导,提出了很多宝贵的意见与建议,老师以其严谨求实的治学态度、高度的敬业精神、兢兢业业、孜孜以求的工作作风和大胆创新的进取精神对我产生重要影响。诚挚的感谢我的指导老师。他在忙碌的教学工作中挤出时间来审查、修改我的论文。还有教过我的所有老师们,你们严谨细致、一丝不苟的作风一直是我工作、学习中的榜样;他们循循善诱的教导和不拘一格的思路给予我无尽的启迪。没有这些年知识的积淀,我没有这么大的动力和信心完成这篇论文。感谢之余,诚恳地请各位老师对我的论文多加指正,使我及时完善论文的不足之处。

附页1600-830-A1-D20的程序如下:1600-830-A2-D20的程序如下:1600-830-A3-D20的程序如下:1600-830-A4-D20的程序如下:1600-830-A5-D20的程序如下:1600-830-A6-D10的程序如下: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有哪些

(1)调查法

调查法是科学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系统地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现实状况或历史状况的材料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书面或口头回答问题的方式获得大量数据,进而对调查中收集的大量数据进行分析、比较、总结归纳,为人们提供规律性的知识。

(一)典型例子

调查法中最典型的例子是问卷调查法。它是通过书面提问收集信息的一种方法,即调查人员编制调查项目表,分发或邮寄给相关人员,询问答案,然后收集、整理、统计和研究。

(二)研究步骤

1.确定调查课题

确定题目时要注意选题是否具有研究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同时要注意选题切忌太大,也要避免无意义的重复劳动。

2.制定调查计划

要明确调查课题、调查目的、调查对象、调查范围、调查手段、调查步骤、时间安排。

3.收集材料

收集材料时要尽可能保持材料的客观性,尽可能采取多种手段或途径。

4.整理材料

将收集到的材料进行整理,以便后续总结归纳、形成结论。

5.总结研究

对整理完的材料进行分析、总结、归纳,得出一般性的结论。

(三)特点

调查法相对其他研究方法来说较为耗时耗力,但也有其优势,即获得的一手资料信息真实具体,能够对研究对象有更加准确、清晰的认识。

(2)观察法

观察法是指人们有目的、有计划地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对处于自然状态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考察,从而获取经验事实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

(一)典型例子

皮亚杰的儿童认知发展理论就是通过观察法提炼总结出来的;儿童心理学创始人——普莱尔,也是在一次次地使用观察法后,提出了儿童心理学领域中的诸多理论。

(二)研究步骤

1.明确观察对象

在选择和确定研究问题的基础上确定观察者与观察对象。

2.制定观察计划

在观察计划中要规定明确的观察目的、重点、范围以及要搜集的材料。

3.做好观察准备

观察准备是否充分,往往影响观察的成败。

4.做好记录

在观察过程中要时时记录,不放掉任何一个关键信息。

(三)特点

观察法具有拓展人们的感性知识、启发思想等优点,但是由于其强调研究要在自然环境下进行,且不允许掺杂个人的偏见,确为实际操作带来了一定困难。

(3)实验法

实验法是指经过精心设计,在高度控制的条件下,通过操纵某些因素,从而发现变量间因果关系以验证预定假设的研究方法。核心在于对所要研究的对象在条件方面加以适当的控制,排除自然状态下无关因素的干扰。

(一)典型例子

采取实验法的一个典例是罗森塔尔效应的提出,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L.雅各布森通过对小学生进行“未来发展趋势测验”,发现人们对他人行为的期望通常可以导致他人向期望方向改变。

(二)研究步骤

1.发现并提出问题

2.收集与问题相关的信息

3.作出假设

4.设计实验方案

5.实施实验并记录

6.分析实验现象

7.得出结论

(三)特点

1、主动变革性

观察法与调查法都是在不干预研究对象的前提下去认识研究对象,发现其中的问题。而实验却要求主动操纵实验条件,人为地改变对象的存在方式、变化过程,使它服从于科学认识的需要。

2、控制性

根据科学实验要求、研究的需要,借助各种方法技术,减少或消除各种可能影响科学的无关因素的干扰,在简化、纯化的状态下认识研究对象。

3、因果性

实验是发现、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联系的有效工具和必要途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