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1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2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3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4页
《发现潜藏的逻辑谬误》课件 2024-2025学年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主讲教师: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

学校:册别:选择性必修上册学科:高中语文(统编版)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AB认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A教学目标B学会辨识逻辑的四种基本规律。耳熟能详广告语:1.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2.牙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3.买一赠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逻辑错误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初识逻辑的基本规律学习任务一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

任何真实的事物必须在任何方面与他自身一致。

——亚里士多德探究逻辑的基本规律活动1:认识同一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

概念和命题必须保持一致概念同一:概念的内涵和外延必须保持一致。命题同一:命题自身的意思和真假值必须保持一致。A是A体现同一律的文本示例《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3月14日下午两点三刻,当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停止思想了。让他一个人留在房里还不到两分钟,当我们进去的时候,便发现他在安乐椅上安静地睡着了——但已经永远地睡着了。

这个人的逝世,对于欧美战斗的无产阶级,对于历史科学,都是不可估量的损失。这位巨人逝世以后所形成的空白,不久就会使人感觉到。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最伟大的思想家、他、这个人、这位巨人——马克思同一律活动1:认识同一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示例:人是由猴进化而来的,张三是人,因此张三是猿猴进化而来的。人:①一个动物的种类;②每一个个体。违反同一律活动2:认识不矛盾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

同一事物不能在同一时间既是什么又不是什么,或者容许有其他类似的相反两端。

——亚里士多德在相互矛盾的命题里,不能肯定一方,又肯定另外一方。A不是非A活动2:认识不矛盾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体现不矛盾律的文本示例

《韩非子·难一》中有这样一个故事:楚人有鬻盾与矛者,誉之曰:“吾盾之坚,物莫能陷也。”又誉其矛曰:“吾矛之利,于物无不陷也。”或曰:“以子之矛陷子之盾,何如?”其人弗能应也。夫不可陷之盾与无不陷之矛,不可同世而立。思考:为什么楚人难以回答?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解析:因为一个人在同一判断中,对同一问题是不能作出截然相反的判断的。两个相互矛盾的命题不能同假,必有一真。A或者非A活动3:认识排中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体现排中律的文本示例

莎士比亚的名著《威尼斯商人》中有这样一个情节:贝尔蒙特城的富家少女鲍西娅,不仅姿容绝世,而且德性完美。许多王孙公子纷纷前来向她求婚。但是,鲍西娅并没有择婚的自由,她的亡父在遗嘱中规定要“猜匣为婚”,否则,家族要取消她的遗产继承权。鲍西娅是个非常孝顺的女儿,她坚决遵从父亲的遗言。鲍西娅家有三只匣子:金匣子、银匣子和铅匣子。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体现排中律的文本示例

在这三个匣子中,只有一个匣子里放着一张鲍西娅的肖像。三个匣子上分别刻着一句话:金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上刻的是“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上刻的是“肖像不在此匣中”。在三个匣子旁边的一张大纸上写着:“这三句话中只有一句是真话。”鲍西娅父亲的遗言是:如果有哪一个求婚者能通过以上四句话,猜中鲍西娅的肖像放在哪个匣子里,鲍西娅就嫁给谁。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体现排中律的文本示例金匣子:“肖像不在此匣中。”银匣子:“肖像在金匣中。”铅匣子:“肖像不在此匣中。”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矛盾关系活动4:认识充足理由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

任何一件事如果是真实的或实在的任何一个陈述,如果是真的,就必须有一个为什么这样,而不是那样的充足理由,虽然这些理由常常总是不能为我们所知道的。

——莱布尼茨在同一思维和论证过程中,一个思想被确定为真要有充足的理由。要点:1.对所要论证的观点必须给出理由;2.给出的理由必须真实;3.从给出的理由必须能够推出所要论证的论点。活动4:认识充足理由律学习任务二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体现充足理由律的文本示例

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朱熹商人重利轻别离。——白居易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违反充足理由律区分不矛盾律和排中律学习任务三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

金岳霖:矛盾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舍”。排中律最直接地体现了“逻辑之所取”。不矛盾律和排中律的差异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例1:在法国某地,一个耍戏法的人招揽观众:“快来快来,这里有拿破仑的头骨。”围观的一个人说:“奇怪,听说拿破仑的脑袋是很大的,这个头骨怎么和普通人的没有区别啊?”耍戏法的人解释道:“没错,这是拿破仑小时候的头骨。”例2:有人说《红楼梦》值得读,有人说不值得。两种意见我都不赞成。读,太花时间:不读,又有点儿可惜。违反不矛盾律违反排中律逻辑的基本规律同一律不矛盾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结合学习、生活中的例子思考与练习

发现潜藏的逻辑的谬误——抓住逻辑的规律开阔视野理性地分析提升逻辑思维能力辨识、分析逻辑基本规律有理有据地表达自己观点判别语言运用的正误课后作业案例分析与探究1.鲁迅的作品不是一天能读完的,《孔乙己》是鲁迅的作品,所以,《孔乙己》不是一天能读完的。2.庄子曰:“请循其本。子曰'汝安知鱼乐’云者,既已知吾知之而问我。我知之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