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二年级认真、规范、细致、用心第4页共4页组题人历史组审核人组题人历史组审核人历史组第四课限训完成时间:40分钟一、单选题1.下图为商鞅变法时县及以下户籍管理的组织结构示意图。这表明商鞅变法(
)A.激化了阶级矛盾 B.加强了地方统治C.瓦解了宗法制度 D.扩大了统治区域2.战国兼并战争日益剧烈,为富国强兵,各国掀起了变法革新的潮流。其中,秦国的商鞅变法顺应历史潮流,集列国变法之长,是战国时期持续时间最长、涉及面最广、改革最为彻底的一次变法。其中,对推动社会转型起根本作用的是(
)A.“僇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 B.“废井田,制阡陌,任其所耕,不限多少”C.“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 D.“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3.商鞅变法规定,“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始秦戎翟之教,父子无别,同室而居。今我更制其教,而为其男女之别”,“有父子兄弟之礼,夫妇妃匹之合”。其目的是(
)A.增加国家赋税收入 B.促进汉族和戎翟的融合C.推动小农经济发展 D.建立儒家的伦理秩序4.据研究,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以后建造的都城和被迫南迁的东晋、南朝建康都城一样,也是一座以太极殿为中心的居北居中的单一宫城,其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据此可知(
)A.南北政治文化相互借鉴 B.北魏意在彰显政权的正统地位C.北方各民族之间开始交融 D.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成效显著5.北魏孝文帝于太和元年、太和十一年两次修改律令旧文,"凡八百三十二章,门房之诛十有六,大辟之罪二百三十五,刑三百七十七。除群行剽劫首谋门诛,律重者止枭首",废除或降等了过去的车裂、腰斩、夷五族等残酷的刑律。这一做法客观上(
)A.整合政治认同以维护统治 B.缓和社会矛盾以加快融合C.开启了律令儒家化的进程 D.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6.有学者提出,北魏政府在实行均田制的过程中发现大量户口不实的问题,转而着手创立新制度,以收整齐户口之效。这一新制度是()A.大索貌阅 B.三长制 C.编户齐名 D.九品中正制7.王安石曾上书皇帝指出“内则不能无以社稷为忧,外则不能无惧于夷狄,天下之财力日以穷困,而风俗日以衰坏。”后来王安石为了解决“天下之财力日以穷困”所提出的办法是(
)①向农民提供商业贷款
②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③推行均输平准
④对农民进行军事训练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8.范仲淹变法时,身为副宰相,无法逾越宰相和其他执政官掌控改革大权。王安石变法首先不是颁布具体变法措施,而是设立了“制置三司条例司,掌经画邦计,议变旧法以通天下之利”。王安石这一做法(
)A.利于新法的实施和推广 B.破坏了北宋的中央集权制C.保证了改革的顺利推进 D.使北宋宰相制度名存实亡9.从北宋最后一位帝王宋钦宗,到南宋宋高宗之后的历代帝王,对王安石是负面评价。明朝和清朝的皇帝将王安石等人视为“奸臣”。直至进入近代,迎来“3000年未有之大变局”后,人们才重新评价王安石变法的正面意义,并给王安石以全面客观的评价。这表明(
)A.历史评价缺乏统一标准 B.史学方法决定历史观点C.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 D.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10.王安石在变法中“募饥民修水利”,以“赈救食力之农”“兴陂塘沟港之废”。与“煮粥赈灾”“开仓放粮”等赈灾方式相比,王安石此举力图A.尽量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 B.稳定灾区的社会秩序C.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生计问题 D.建立政府抗灾救荒体系11.1578年(万历六年),明政府下令清丈全国土地,凡庄田、民田、职田、荡地、牧地都要丈量,限三年完成。1581年,清丈基本完成,全国田亩总计7013976顷。这次清丈工作旨在(
)A.打击封建地主 B.开垦荒芜土地C.推行“一条鞭法” D.缓和民族矛盾12.张居正就任内阁首辅十年中,采取“考成法”考核各级官吏,“虽万里外,朝下而夕奉行”,政体为之肃然;经济上,推行一条鞭法,使明王朝“太仓粟可支十年,周寺积金,至四百余万”。据此可知,张居正的改革(
)A.挽救了统治的危机B.解决了财政危机C.完成了社会的转型D.缓和了社会矛盾13.1898年,某书商慨叹废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后来发现“经学书犹有人买”,其损失并不如以前估计之大,而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不久又面临亏损。这可以反映出该时期A.儒学地位颠覆 B.列强侵略加剧C.政局变化迅速 D.西学深入民心14.某论文将“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作为重要论据。该论文的主题最有可能是A.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 B.工业革命与民族解放运动C.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 D.君主立宪制度在亚洲确立15.有学者认为“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据此可知,戊戌变法(
)A.挽救了当时的民族危机 B.使中国走上了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C.推动了中国社会的进步 D.推翻了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16.在袁世凯、张之洞等的奏请和立宪派的压力下,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责任内阁。内阁总共13人,满族占到9人,其中皇族7人,汉族有4人,被称为“皇族内阁”。此举(
)A.意在促进传统政治转型 B.根本上冲击了专制政治C.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 D.提高了内阁的运行效率17.山西举人刘大鹏在《退想斋日记》中写道:“昨日在县,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将如之何?吾邑学堂业立三年,而诸生月课尚未曾废,乃于本月停止,而寒唆无生路矣。事已至此,无可挽回。”据此可推知A.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 B.新式教育备受大众质疑C.儒家思想已丧失正统地位 D.科举废除带来吏治败坏18.1901年初,清廷发布诏书规定“嗣后乡会试,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诏书的发布表明教育“新政”A.满足了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B.实现了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C.制定了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D.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19.清末新政时期,清政府发布上谕禁止国民缠足,制定相关章程发展女学,并采取有步骤、分类别的方式来实现禁烟,除此之外还在禁毒和剪辫易服、婚姻习俗变革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这些改革(
)A.大大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 B.使清政府摆脱统治的困境C.源于鸦片走私后的白银外流 D.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近代化20.清朝新科进士任职意愿向来“以吏、户二部为优选”,而癸卯(1903)、甲辰(1904)两科进士的选择已大相径庭,最终仅有三人流入吏部,担任主事。这一变化(
)A.导致了科举制度废除 B.体现了统治集团的分裂C.改变了中枢决策机制 D.反映了官制改革的影响21.1905年,《东方杂志》的一篇文章说:“广东顺德李昂新,年已八十有二,向学之志,至老不衰,尚欲前赴东瀛考求工业,禀由学务处批准嘉奖”。这反映了当时(
)A.出洋留学受到社会的广泛支持 B.落第士人成为官派留学生主要来源C.新政改革加快了社会观念变动 D.科举停废改变了国人的中西体用观22.20世纪初,清廷正式宣布考察政治的决定后,获得了国内外社会各界广泛认同,舆论普遍认为这是朝廷对立宪政治认识的大转变。“纷纷革命颈流血,无非蛮动力。一人坐定大风潮,立宪及今朝。”一时间内国内外革命的风声也都消失。由此可见清末宪政(
)A.一定程度上缓和了社会矛盾 B.使得知识分子意见趋向统一C.是清廷通过改革自救的手段 D.符合其时代背景和政治需求23.有人认为:辛酉政变在晚清史上,影响深远,意义重大。清王朝从此进入了慈禧太后的时代。这是个不同于嘉道以来不思改革、墨守成规,在中世纪徘徊的新时代,这也是一个不同于以往自我封闭而力图面向世界的新时代其理由是,这个时代(
)A.有曾国藩、李鸿章等中兴名臣,挽救了清政府的统治B.慈禧太后推动改革变法开辟了晚清历史发展的新篇章C.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D.由于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等多次打断中国近代化24.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到1953年春,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3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获得约7亿亩土地。据此可知土地改革(
)A.推动了社会主义制度建立 B.推动了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C.为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 D.巩固了新生的社会主义政权25.1956年4月25日,毛泽东在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发表了《论十大关系》的讲话,讲话论述了在社会主义建设中应正确处理的十个方面关系,强调对苏联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暴露的缺点和错误,要引以为戒。毛泽东发表《论十大关系》的讲话(
)A.有利于指导中国式现代化的探索进程 B.进一步促进了中苏关系的巩固C.确保了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稳步推进 D.否定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模式26.有学者认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该学者意在强调(
)A.土地资源利用的科学性 B.保障国家粮食绝对安全的迫切性C.农业持续发展的必然性 D.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性27.1983年,安徽某濒临倒闭的国营制药厂被8个年轻人承包,实行有奖有罚的经济责任制,9个月就盈利12万元。后来安徽省委、省政府从中得到启示,下发通知明确提出,小型国营企业也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由此可以看出A.市场经济体制在全国逐步建立 B.政企职责不分弊端得到解决C.经济所有制结构开始发生变化 D.企业的经营自主权逐渐扩大28.下图所示为“市场”一词在党的历届三中全会报告中出现的频率统计情况,其中该词在1993年出现频率较高的直接原因是(
)A.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C.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 D.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9.1978年9月,李先念提出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的口号。陈云也认为“在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相结合,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是个补充,但不是小补充,而是大补充……要竞争一下”。以上相关主张表明(
)A.改革开放政策已经稳步推行 B.引进现代企业制度开始提上日程C.突破现有经济体制势在必行 D.建立市场竞争机制得到广泛认同30.改革开放40多年来,党中央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下图所示对外开放的进程中,▲处应填入的合适内容是(
)A.设立自由贸易试验区 B.加入世界贸易组织C.成功举办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 D.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二、材料分析题3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在商鞅的改革措施中,虽然大多数都和政治、军事和经济相关,但都达到了移风易俗的效果。通过改革,秦国社会上形成了“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的风气,秦军士兵的战斗力得到极大提高,成为名副其实的“虎狼之师”。而且民众以勤于农事为荣,民风趋于淳朴,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同时在社会习俗方面商鞅强制从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的小家庭,使政府掌握的户数大增加,其征收的户赋也随之提高。商鞅颁布法令禁止民众私斗,违反者视情节轻重依律处刑,使秦人“法于私斗而勇于公战"。商鞅确立的法令,成为了秦国崛起至关重要的因素。——摘编自张涛《移风易俗:商鞅变法的重要侧面》材料二:孝文帝推行改革鲜卑族生活方式政策的直接目标是要用儒家的札治与孝治思想来完成鲜卑族的文化变迁,继而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这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使鲜卑民族在婚姻丧葬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汉族一样,具有同一种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逐渐接受汉文化,与汉族相融合。——摘编自岳雪莲《从北魏孝文帝改革看拓跋鲜卑的文化变迁》材料三:(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商鞅为改变社会风气而采取的改革措施。(2)据材料二分析北魏孝文帝推动鲜卑族“文化变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孝文帝改革的积极作用。(3)综合材料二和三,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民族交融的特点。3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商鞅要求君主做到“言不中法者,不听也;行不中法者,不高也;事不中法者,不为也”,“明主之治天下也,缘法而治”。他主张颁布成文法,使法令成为判断功过行使赏罚的标准和上下都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人们“不可以须臾忘于法”,要求改变“刑不上大夫”的传统习惯。不管卿相、将军、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商鞅变法实施后,“秦民大悦,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摘编自段战平《商鞅变法及其在历史上的作用》材料二
自从清政府通令各省兴办学堂以后,“天下知朝意向西学,哄然改书院,卖积谷,加亩捐。凡天下有血气者,莫不以办学为先务矣”。到1911年改设、新建学堂达52500所,学生达156万人。科举制度的废除,在客观上为中国人民的思想解放扫除了一大障碍,1901年以前全国留日学生不过一、二百人;1903年达1300余人;1905-1906年又增至8000人到辛亥革命前夕“向日本、英国、美国、法、德国派遣留学生之多,达到了惊人的程度。”——邓亦兵《论清末“新政”的历史作用》材料三
我们干的是社会主义事业,最终目的是实现共产主义。这一点,我希望宣传方面任何时候都不要忽略。现在我们搞四个现代化,是搞社会主义的四个现代化,不是搞别的现代化。我们采取的所有开放、搞活、改革等方面的政策,目的都是为了发展社会主义经济。我们允许个体经济发展,还允许中外合资经营和外资独营的企业发展,但是始终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社会主义的目的就是要全国人民共同富裕,不是两极分化。如果我们的政策导致两极分化,我们就失败了;如果产生了什么新的资产阶级,那我们就真是走了邪路了。——邓小平在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摘要)(1985年3月7日)(1)根据材料一,概述商鞅的法治思想,并结合所学,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指出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及秦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的制度因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在教育上的改革举措,并分析上述举措实施的积极影响。(3)根据材料三,概括邓小平的经济思想。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至1985年我国经济改革的举措。
第四课限训答案1.B【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商鞅变法时期,县以下设乡,乡以下设亭,亭以下设邮,邮以下设里,里以下设什,什以下设伍,这有利于加强对地方的控制,B项正确;材料中的户籍管理组织结构加强了地方统治,与激化了阶级矛盾、瓦解了宗法制度、扩大了统治区域无关,排除ACD项。故选B项。2.B【详解】结合所学,商鞅变法的彻底性体现在其确立了封建土地私有制,奠定了封建社会的经济基础,根据唯物史观,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由此推动了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的转型,B项正确;奖励耕织、划小家庭、废除世卿世禄制,不是推动社会转型的根本措施,排除A项、C项、D项。故选B项。3.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战国时期(中国)。据题干“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句话的含义是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父子分家之后,征收赋税对象由一户变成多户,就能增加国家赋税收入,A项正确;父子分家跟不同民族间的融合没有关系,排除B项;推动小农经济发展的措施是废井田,开阡陌,授田于百姓,排除C项;商鞅变法的指导思想是法家思想,排除D项。故选A项。4.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本题是推断题。时空是北魏孝文帝改革时期。据题干可知,北魏迁都洛阳所建设的都城“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其目的是彰显其政权的正统地位,B项正确;题干强调北魏迁都洛阳所建设的都城“核心格局完全继承了中原正统王朝曹魏及西晋都城的模式”,而不是南北政治文化相互借鉴,排除A项;题干强调北魏政权都城的风格,未涉及民族交融,排除C项;材料主旨是强调北魏都城对中原都城模式的继承,而非凸显孝文帝迁都洛阳的改革成效,D项说法错误,排除D项。故选B项。5.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北魏(中国)。据材料可知,孝文帝两次修改旧有的法律律令,废除或降等了过去的严苛刑法。这一做法客观上适应了北魏封建化的历程,适应了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D项正确。整合政治认同以维护统治和缓和社会矛盾以加快融合都是孝文帝的主观目的,排除A和B项;律令儒家化的历程从汉代开启,排除C项。故选D项。6.B【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正向题。时空是:南北朝时期中国。均田制按人口分配土地,其顺利实施的前提条件是政府对户口数量有较为翔实的掌握。北魏政府为了遏止豪族荫占人口,增加小农数量,使均田制得以推行,每五户百姓置一邻长,合五邻置一里长,合五里置一党长,即所谓三长。三长的职责是检查户口,监督耕作,征收租调,征发徭役和兵役,因此能达到“整齐户口”之效,B项正确;大索貌阅是实行于隋朝的强化户口管理的措施,排除A项;汉代继承了秦朝的全民户口登记制度,将全国的地主、自耕农、雇农、佣工、商人,全部编入国家的户籍,这叫做“编户齐民”,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为强化对基层户口的控制而实行的新制度,九品中正制为选官制度,排除D项。故选B项。7.B【详解】本题是组合选择题。时空是宋朝时期。根据材料“天下之财力日以穷困”及所学可知,北宋面临着财政危机与边疆危机,王安石希望通过变法,富国强兵,解决危机,巩固北宋统治。由此可知,富国方面,官府通过向农民提供农业贷款、拨巨资从事商业经营等手段,力图在调控经济的同时开辟财源,①②符合题意;汉武帝时期推行了推行均输平准政策,意在维护市场秩序的稳定,③不符合题意;“对农民进行军事训练”与强兵有关,④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排除ACD项。故选B项。8.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是影响题。时空是:北宋中国。据材料,王安石变法期间设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作为变法的领导结构,负责筹划与制定新的财政经济政策,变更旧法,议定新法并颁布施行,有利于新法的实施和推广,A项正确;制置三司条例司是皇帝支持下设立的,听从皇帝指令,加强了对变法活动的领导,有一定的积极作用,而非破坏了中央集权,排除B项;王安石变法因为保守派的反对而失败,“保证改革顺利”说法不恰当,排除C项;制置三司条例司是临时机构,主要职责是领导变法,而非削弱宰相,并未取代宰相的地位,排除D项。故选A项。9.D【详解】由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在中国古代强调“天不变,道亦不变”,南宋以后的历代统治者对王安石评价较低,而进入近代以后,面对列强侵略,变法图强成为社会的强音,人们对王安石变法的评价趋于正面,反映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D项正确;历史评价是有一定的标准与原则的,排除A项;史学方法影响历史观点,但并非决定历史观点,排除B项;历史评价是否客观与时代久远没有必然关系,因此“时代越接近评价越客观”一说错误,排除C项。故选D项。10.C【详解】王安石通过招募饥民兴修水利的方式进行赈灾,一方面救济了灾民,另一方面也兴修了水利,同时通过兴修水利也能恢复和促进农业发展,一定程度上减少灾害再次出现的可能,有利于从长远上解决灾民的生计问题,故选C;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并不一定减轻政府的救灾负担,因为水利工程的修建,还有可能暂时增加政府的负担,排除A;招募灾民兴修水利和稳定灾区社会秩序之间没有必要联系,此举不一定有利于稳定灾区社会秩序,排除B;王安石的措施属于救灾措施,并没有建立和形成政府抗灾救荒体系,排除D。故选C。11.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结合所学内容可知,1578年是张居正当政时期,这一时期之所以要清丈全国的土地,是为了推行“一条鞭法”,改革赋税制度,C项正确;这次清丈全国土地是为了改革赋税制度,推行一条鞭法,并不是为了打击封建地主和缓和民族矛盾,排除AD项;清丈土地不等同于开垦荒芜土地,排除B项。故选C项。1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明朝时期(中国)。据题意可知,张居正改革解决了政治和经济问题,因此对于挽救明朝的统治危机发挥了积极作用,A项正确;张居正改革不仅仅解决了财政危机,B项以偏概全,排除;张居正改革属于封建王朝改革,没有完成社会转型,排除C项;材料反映的内容不能说明是否缓和了社会矛盾,排除D项。故选A项。13.C【详解】1898年是戊戌变法之时,此时维新派宣扬维新思想,主张废除传统的科举考试,所以书上慨叹废除八股将使自己损失惨重;但戊戌变法在很短的时间内就失败,维新思想受到打击,所以书商对新学书籍的投资又面临亏损。因此这种变化可以反映出当时政局的迅速变化,故选C;清末儒学的地位尚未被颠覆,排除A;根据该书商的经历并不足以说明列强的侵略加剧,排除B;清末西学尚未深入人心,D项说法过于夸张,排除。14.C【详解】依据材料“俄国在克里米亚战争中失败,开始农奴制改革”、“日本遭遇黑船来航冲击,继而明治维新”、“中国遭受列强的侵略,开展戊戌变法”可知,材料反映了俄国由于克里米亚战争战败,进行农奴制改革;日本受西方侵略而进行明治维新;中国由于遭到列强侵略而开展戊戌变法。因此主题是工业文明冲击下的近代化改革,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俄国、日本以及中国的近代化改革,与“新航路的开辟与世界市场形成”无关,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俄国、日本以及中国的近代化改革,不能体现“工业革命”,排除B项;俄国不属于亚洲,中国戊戌变法以失败告终,没有确立君主立宪制,排除D项。故选C项。15.C【详解】根据材料“戊戌变法是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由传统走向近代的系统方案,倡导博爱、平等、自由、人权。这些观念并没有因变法失败而消失,相反更加深入人心”,可以看出戊戌变法传播了近代民主自由的思想,推动了社会的进步,C项正确;变法失败了,并没有拯救民族危机,排除A项;变法失败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排除B项;变法失败了,并没有推翻以慈禧为首的顽固派的统治,排除D项。故选C项。16.C【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清末新政。从材料可以看出,在清政府于1911年5月成立的责任内阁中,13个内阁成员中皇族和满族都占据了半数以上,充分说明这个内阁绝不是民主内阁,而是“皇族内阁”,体现了专制的特点。显然这一内阁不仅很难得到革命派的支持,反而使过去支持清政府的一部分立宪派和旧官僚转而支持革命,从而壮大了革命反清的势力,C项正确;A项显然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A项;这一内阁旨在维护君主专制,排除B项;这一“皇族内阁”很难提升效率,排除D项。故选C项。17.A【详解】根据“同人皆言科考一废,吾辈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可知,1905年废科举制后,传统的士人阶层深受影响,欲图他业以谋生,即将被分流,A项正确;材料强调传统的士人阶层将被分流,不涉及学堂等新式教育,排除B项;1915年开始的新文化运动动摇了传统礼教的思想统治地位,此时儒家思想仍占正统地位,排除C项;根据材料不能推知科举废除带来吏治败坏,排除D项。故选A项。18.D【详解】根据材料里“头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可以看出,考试内容依然以中国传统的四书五经和中国中国政治史事为主,只有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道,这说明教育“新政”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D项正确;材料体现的是教育“新政”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所以不可能满足新式知识分子参与政治的愿望,排除A项;材料表明教育“新政”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没有实现教育制度由传统向近代的转变,排除B项;材料体现教育“新政”仍没有跳出“中体西用”的传统窠臼,所以并没有制定适应时代发展的人才选用标准,排除C项。故选D项。19.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次题干的提示词,可知这是原因、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清末(中国)。清末新政期间推行的“禁止国民缠足”“禁烟”“禁毒和剪辫易服”等改革有利于中国社会习俗近代化,D项正确;发展女学、禁止缠足有利于女性解放,但“大大提高了女性的政治地位”说法有误,排除A项;社会风俗的改革无法使清政府摆脱政治困境,排除B项;材料中的现象与白银外流没有必然联系,排除C项。故选D项。20.D【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本质题、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晚清(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癸卯(1903)、甲辰(1904)进士群体,既是清朝历史上最后的两科进士,也是清季科举改制造就的两科进士,其在辛亥鼎革前后的出处浮沉至为不一。清朝厉行新政,改革官制,裁汰冗员,酌置散卿以议庶政,故出现材料所述现象,D项正确;1905年清末新政时期,废除科举制,材料所述变化并非科举制废除原因,排除A项;此时统治集团并未出现分裂,仍然是清政府,排除B项;材料所述是官制改革,中枢决策机制并未受到影响,排除C项。故选D项。21.C【详解】本题是多类型单项选择题。据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时空是1905年(中国)。据材料“年已八十有二,向学之志,至老不衰,尚欲前赴东瀛考求工业”,可知82岁高龄的李昂新,一心向学,到老不止,仍想去日本考察近代工业,结合所学可知,当时是清末新政时期,说明清末新政推动了社会观念变动,C项正确;材料不能体现“社会的广泛支持”,排除A项;仅从材料,无法得出留学生主要来源是落第士人,排除B项;李昂新去日本考察近代工业,不能说明他改变了中西体用观,且“国人”的表述存在以偏概全的错误,排除D项。故选C项。22.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题干的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20世纪初(中国)。据材料可知,晚清政府主动宣布考察宪政,该决定获得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同,甚至革命风声也消失了。因此清末宪政符合当时很多国人希望立宪改革的呼声,清政府在一定程度上与国内社会、立宪派、革命派缓和了矛盾,A项正确;“趋向统一”说法绝对,革命党人是不同意改良的,排除B项;新政的确是清廷通过改革自救的手段,但该表述不能表达材料主旨,排除C项。清末新政实质是一场骗局,不符合时代背景,且新政一些措施客观上培养了革命的因素,最终结束了自己的命运,可知新政并非符合清政府的政治要求,排除D项。故选A项。23.C【详解】根据所学,辛酉政变是1861年,因此慈禧太后的时代是从1861年开始,因此经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清末新政推动中国近代化,C项正确;洋务运动最后失败,没有挽救清政府的统治,排除A项;慈禧太后反对戊戌变法,排除B项;太平天国运动和甲午战争并没有打断中国近代化,排除D项。故选C项。24.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推断题。根据材料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现代中国。根据材料“新中国刚成立时,全国尚有约占总数2/3的农民被束缚在封建土地制度之下”和所学可知,1953年春,全国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土地改革都已完成,农民从封建土地关系的束缚中彻底解放出来,农村生产力得到大解放,为中国逐步实现工业化扫除了障碍,C项正确;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建立是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实现的,排除A项;农业合作化基本实现是1953年至1956的三大改造内容,排除B项;此时中国仍然处于新民主主义社会阶段,因此巩固社会主义政权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D项。故选C项。25.A【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影响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56年(中国)。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论十大关系》的讲话是要引导国人辩证地看待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不能照搬照抄苏联模式,而要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道路,A项正确;1956年苏共二十大后中苏关系开始恶化,排除B项;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兴起,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屡遭挫折,排除C项;根据材料可知,《论十大关系》强调要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经验教训引以为戒,放弃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迷信,排除D项。故选A项。26.D【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目的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近代、现代(中国)。据材料“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国农业大体经历了四次革命”“第一次是土地改革;第二次是合作化;第三次是联产承包责任制;第四次是以‘土地流转’为发端的现代化农业”及所学知识可知,土地改革、合作化、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都是对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或调整,在不同时期推动了农村经济的发展,体现了适时调整农业生产关系的重要性,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生产关系调整,并非土地资源的利用,排除A项;土地改革主要涉及恢复经济、合作化主要涉及向社会主义过度,与保障粮食安全没有必然联系,排除B项;农业发展的必然性体现在生产力的进步,材料反映的是生产关系的调整,排除C项。故选D项。27.D【详解】政府允许小型企业可以实行承包经营,说明政府一定程度上减少了对企业的控制,反映出企业经营自主权的扩大,故D项正确;发展市场经济是从1992年开始,排除A项;材料只涉及到小型企业,因此其它大型企业并没有“得到解决”,因此B项说法过夸张,排除B项;企业承包给个人经营,但是所有权仍然是国家的,因此所有制结构并没有变化,故排除C项。28.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据本题主题干的设问词,可知这是原因题。据本题时间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93年(中国)。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1992年10月,中共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因此,“市场”一词在1993年出现频率较高,C项正确;1978年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与材料不符,排除A项;“设立经济特区和沿海开放城市”属于对外开放的内容,与材料不符,排除B项;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与材料时间不符,排除D项。故选C项。29.C【详解】本题是单类型单项选择题。根据题干设问词,可知是本质题。根据题干关键信息可知准确时空是:1978年的中国。根据材料“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相结合”“计划经济的前提下,搞点市场经济作为补充”可知,在1978年9月,也就是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党内已有领导人认识到对经济体制调整的必要性,尽管此时尚不能确定此后的经济体制改革最终目标,C项正确;此时改革开放尚未开始,排除A项;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是在20世纪90年代,排除B项;此时市场经济竞争机制尚未得到广泛认同,排除D项。故选C项。30.B【详解】根据所学可知,1980年,党中央决定设立深圳等经济特区,1984年后,逐步开放沿海沿江和内陆中心城市,形成了多层次、多渠道、多种形式的全方位对外开放的格局。2001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使中国更深层次地参与经济全球化进程。2013年,习主席提出“一带一路”的倡议。这一进程体现了对外开放的逐步深化,每项举措都具有重大意义,B项正确;设立自由贸易区、成功举办世博会都是在“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进行的,排除A项、C项;深化国资企业改革,不属于对外开放的进程,排除D项。故选B项。31.(1)措施: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奖励军功;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废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2)目的:巩固北魏政权积极作用:顺应了民族大融合的历史趋势,促进民族大交融,缓和民族矛盾;推动了北魏封建化(经济发展)社会繁荣;为北方统一南方和隋唐盛世奠定基础。(3)特点:相互学习,彼此交融;涉及面多。【详解】(1)本题是特点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秦国(中国)。由材料一“民众以勤于农事为荣,民风趋于淳朴,农业生产得到了极大发展”和所学可知,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由材料一“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可知,奖励军功;由材料一“商鞅强制从大家庭中析分出大量的小家庭”可知,强制大家庭拆散为个体小家庭;由所学可知,“废井田,开阡陌”;实行什伍连坐;推行县制。(2)本题是目的类和影响类材料分析题,时空是北魏(中国)。第一小问主要目的,由材料二“确立北魏政权的正统地位”可知,巩固北魏政权。材料二“在婚姻丧葬习俗、发式服饰、生活习惯等方面同汉族一样,具有同一种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