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1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4/wKhkGWbfgS6Ad242AAHedeqmWzs275.jpg)
![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2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4/wKhkGWbfgS6Ad242AAHedeqmWzs2752.jpg)
![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3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4/wKhkGWbfgS6Ad242AAHedeqmWzs2753.jpg)
![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4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4/wKhkGWbfgS6Ad242AAHedeqmWzs2754.jpg)
![2025年高考生物总复习知识梳理+训练:细胞的吸水和失水_第5页](http://file4.renrendoc.com/view14/M0B/0E/04/wKhkGWbfgS6Ad242AAHedeqmWzs2755.jpg)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3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____r,——,%_____________
11
课标要求核心考点五年考情核心素养对接
2022:湖南T10、全国甲T2;
渗透作用与动
2021:湖南T3、湖北T11;
植物细胞的吸1.科学思维一一模型与建模:
2020:全国HT5;
水和失水通过构建渗透装置模型探索水
2019:浙江4月T9
分进出细胞的条件。
2023:江苏T15D、北京T13A、
2.科学探究一一实验分析:通
全国甲T4;
过渗透实验、质壁分离和复原
阐明质膜具有2022:浙江6月T1K江苏
等实验培养考生科学探究的能
选择透过性T5B;
力。
探究植物细胞2021:广东T13、全国乙T2D、
3.7士江贝仕以生活头例为
的吸水和失水江苏T12、辽宁T5A、重庆
命题信息,培养学生运用所学
T20;
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落
2020:浙江7月T27(1)、江
实社会责任素养
苏T25B;
2019:江苏T22B
1.高考主要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细胞的吸水和失水,以及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
原,以非选择题的形式考查较少。
命题分析预测
2.预计2025年高考仍将延续这种考查模式,也有可能以实验装置图、曲线图,以
及教材之外的拓展知识为载体,考查渗透作用、质壁分离和复原等相关知识
考点1渗透作用与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融叁闻1^学生用书
P035
i.渗透作用
提醒(1)水分子的运输特点:无论细胞是吸水还是失水,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的移动都是双向的。
(2)渗透平衡的实质:渗透平衡只意味着半透膜两侧水分子移动达到平衡状态,既不可看作没有水分子
移动,也不可看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
(3)浓度的实质:渗透系统中的溶液浓度指物质的量浓度,而非质量浓度。
(4)渗透W扩散:渗透作用必须通过半透膜,扩散则不一定需要;扩散适用于各种物质,渗透仅指溶剂
分子。渗透是一种特殊的扩散。
2.动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教材补遗(1)[必修1P63“思考・讨论”]红细胞的细胞膜相当于半透膜,但细胞膜W半透膜。
I半透膜I—无生物活性的多孔性薄膜,决定物质进出的因素是分子的大小和形状
细胞膜I—有生物活性的生物膜,决定物质进出的因素包括物质自身性质、细胞膜上转运蛋白的种类和数目
等
(2)[必修1P63图4—2]原生质层力原生质体。
原生质体|---般为去除细胞壁的植物细胞
原生质层|一由细胞膜、液泡膜以及两层膜之间的细胞质组成,不包括细胞核和液泡内的细胞液,且仅存在
于成熟的植物细胞中
基础自测
1.在渗透作用中,当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相等时,水分子不再通过半透膜。(X)
2.虽然红细胞没有具膜细胞器,但将其放入一定浓度的外界溶液中,也能发生渗透作用。(Y)
3.少数水分子借助水通道蛋白进出细胞,更多的水分子以自由扩散方式进出细胞。(X)
4.渗透作用中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指的是质量浓度。(X)
5.探究人体红细胞因失水而发生的形态变化时,可用肉眼直接观察。(X)
6.叶片细胞吸水时,细胞液的渗透压降低[2022福建,TIA]。(Y)
情境应用
1.人在大量出汗或口渴时适合饮用白开水或低浓度的饮料,而不适合饮用高浓度的饮料,其原因是什么?
提示因为高浓度的饮料可能会使细胞进一步失水,不能达到补充体内水分的作用。
2.施肥是农业生产中常见的增产措施,但施肥过多,容易引起“烧苗”现象。引起“烧苗”现象的原因是
什么?
提示施肥过多会造成土壤溶液的浓度大于根毛细胞液的浓度,使根毛细胞液中的水分渗透到土壤溶液
中,这样根毛细胞会发生渗透失水,从而使植物萎落。
3.生病输液时,为什么要用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而不用无菌水?
提示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的浓度与人体细胞所处液体环境的浓度相当。因此,输入生理盐水或
用生理盐水作为药物的溶剂,可以保证人体细胞的生活环境维持在正常的状态。如果输入无菌水将会使细
胞吸水膨胀,不能维持细胞的正常形态,导致生命活动受到影响。
深度思考X
1.若某叶肉细胞在清水中吸水,一段时间内细胞体积增大,最终不会(填"会”“不会”)像动物细
胞一样涨破,原因是植物细胞的细胞壁有支持和保护作用。
2.温度会影响水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速率。如何设计实验方案进行验证?
提示实验方案设计:准备如图所示的渗透装置三套,第一组的烧杯外用酒精灯或水浴锅加热升温;第二
组在烧杯外加冰块降温;第三组作为对照。三组装置同时开始实验,并记录液面变化及时间。
f--------------------------加3gfi----------------------------------------------------------%学生用书
P036
命题点1渗透作用的原理和应用分析
1.[2024常州模拟]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玻璃槽中是蒸得水,半透膜只允许水和单糖透过。倒置的长颈漏斗
中先装入蔗糖溶液,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最可能的实验现象是(A)
rA—4-ftHI
A.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上升,加入蔗糖酶后,再上升后又下降
B.在玻璃槽中会检测出蔗糖和蔗糖酶
C.漏斗中液面开始时先下降,加入蔗糖酶后一直上升
D.在玻璃槽中会检测出葡萄糖、果糖和蔗糖酶
解析半透膜只允许水和单糖透过,蔗糖属于二糖,不能透过半透膜,因此漏斗内装入蔗糖溶液后,水分
子的运动整体上表现为进入漏斗,漏斗内液面上升;一定时间后再加入蔗糖酶,蔗糖酶能催化蔗糖水解为
葡萄糖和果糖,导致漏斗内溶液物质的量浓度增大,半透膜两侧溶液浓度差增大,故漏斗内液面再上升;
之后由于葡萄糖和果糖是单糖,能透过半透膜从漏斗到玻璃槽中,因此半透膜两侧溶液的浓度差减小,漏
斗内液面下降,故加入蔗糖酶后漏斗内液面先上升后下降,A正确、C错误。半透膜不允许蔗糖和蔗糖酶
透过,则在玻璃槽中不会出现蔗糖和蔗糖酶,B、D错误。
2.已知葡萄糖等小分子和离子可以通过透析膜,而大分子则无法通过。某小组做了下列模拟实验:A是葡
萄糖溶液,C是淀粉溶液,B和D是蒸储水,向D中加入适量碘一碘化钾溶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两端用砧七f两端用绳^^飞析膜
干系紧代工腐紧<压烧杯2
A.一段时间后B处取出的液体含有还原糖
B.静置12h后D处的颜色变化是棕色变蓝色
C.12h内C处的颜色变化是蓝色越来越浅
D.装置中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是碘无法通过透析膜
解析葡萄糖是还原糖,由于葡萄糖可以透过透析膜进入B,所以一段时间后B处取出的液体含有还原
糖,A正确;淀粉为大分子物质,无法通过透析膜,静置12h后,D处无淀粉,所以D处不能变为篮色,
B错误;碘一碘化钾可以通过透析膜,从D进入C,而淀粉遇碘变蓝色,所以12h内C处的颜色变化是蓝
色越来越深,C错误;碘可以通过透析膜,故装置中发生颜色变化的原因是碘能够通过透析膜,D错误。
命题点2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分析
3.[2021湖北]红细胞在高渗NaCl溶液(浓度高于生理盐水)中体积缩小,在低渗NaCl溶液(浓度低于生
理盐水)中体积增大。下列有关该渗透作用机制的叙述,正确的是(B)
A.细胞膜对Na+和C厂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B.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
C.细胞膜对Na+和的通透性远高于水分子,Na+和C「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D.细胞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和Cl,Na+和C「从高渗溶液扩散至低渗溶液
解析渗透压指的是溶液中溶质微粒对水的吸引力。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
目。水分子(或其他溶剂分子)通过半透膜的扩散叫渗透作用。水分子从低渗溶液扩散至高渗溶液,细胞
膜对水分子的通透性远高于Na卡和Cl,B正确。
4.[2021湖南]质壁分离和质壁分离复原是某些生物细胞响应外界水分变化而发生的渗透调节过程。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D)
A.施肥过多引起的“烧苗”现象与质壁分离有关
B.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
C.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
D.lmol/LNaCl溶液和1mol/L蔗糖溶液的渗透压大小相等
解析施肥过多会导致土壤溶液浓度高于植物根细胞液泡中细胞液浓度,细胞失水,发生质壁分离,A正
确;细胞壁伸缩性较小,而原生质层伸缩性较大,质壁分离过程中,细胞膜可局部或全部脱离细胞壁,B
正确;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细胞不断吸水,细胞液的浓度下降,细胞的吸水能力逐渐降低,C正确;每
升1mol/L的NaCl溶液(NaCl在水中可电离出Na卡和C1)含有2moi的溶质微粒,而每升Imol/L的蔗
糖溶液(蔗糖在水中不电离)只含有1mol的溶质,渗透压的大小取决于单位体积溶液中溶质微粒的数
目,因此,1mol/L的NaCl溶液渗透压大于1mol/L的蔗糖溶液,D错误。
命题变式
[设问拓展型]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液泡体积的变化情况是(A)
解析当外界溶液浓度大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引起质壁分离,液泡体积逐渐变小;而质壁分离复原
过程与质壁分离相反,液泡体积逐渐变大。因此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液泡体积先变小后变
大,A正确。
考点2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
出学生用书
P037
1.实验的原理和过程
(1)实验原理
Pri«XTllt[仲・"小1—H前金时!
mI-[+<«1
-BM*1।WmilA>-----用
9H
州■液■奇佟微收量・■利・,通♦尔他夫火;
(2)实验过程
「双事[长信二•4巧MH央大藤就।:
;加JEi血■壁
方及一MSMeffW*Lr—1etm
厚滞—-♦的一怛*僖曜raT♦德:
~1—.修.<i中次■制付'*一小<.&7]WH1
[寸J工1m哂。(HW力育
JIMlR」T"••f
:I:中央・制用itai史大<■色更气
'一"I-';NM/iK断4抵♦♦壁
2.从内因和外因判断细胞能否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
「金簿是评・■*LWH,动*!N
汜卜a周口”壁
11.分牛MUI
4、R务it同条件
,喙<・俺・》小传进人・这娥
,0・分*
4<外界溶修侬it大J■***><
F・■分育£
3.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应用
(1)判断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待测成熟植物细胞)镜检[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一活细胞)
+-----►
(较高浓度的蔗糖溶液)(不发生质壁分离现象一死细叫
(2)测定细胞液的浓度范围
(不同植物的成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
统检,
液浓度12]越小;反之,细胞液
(同•适fl浓度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
(3)比较不同植物细胞的细胞液浓度的大小
(不同植物的成熟细胞)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细胞
镜;检
+液浓度[12]皿---二--;反之,细胞液
(同一适宜浓度的蔗糖溶液)浓度越大
(4)比较未知浓度溶液的浓度大小
(同一植物的相同成熟的细胞)
发生质壁分离所需时间越短,
+镜检
未知溶液的浓度[13]越大;
(若干未知浓度的溶液)反之,未知溶液的浓度越小
(5)检测溶质能否进行跨膜运输
在一定浓度的溶液中,只发生
[同种植物相同的成熟细胞),西」质壁分离一溶质不能通过膜
+
।不同种类溶液(适宜浓度))质壁分离后又自动复原一溶质
(如KNO—U4]能通过膜
基础自测
1.活的、成熟的植物细胞能发生质壁分离和复原。(Y)
2.质壁分离是指细胞质与细胞壁发生分离。(X)
3.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细胞壁与原生质层之间的液体是清水。(X)
4.观察植物细胞吸水和失水时,可用蔗糖溶液处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4)
5.质壁分离过程中,黑藻细胞绿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小。(X)
6.用质量浓度为0.3g/mL蔗糖溶液处理的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装片,紫色的液泡逐渐变小,颜色逐渐变
深。(Y)
7.需在高倍镜下才能观察到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X)
深度思考
L为什么质壁分离实验常选择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作为实验材料?
提示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的细胞液中含有色素,使液泡呈现紫色,便于实验现象的观察。
2.本实验无另外设置的对照组,为什么还叫对照实验?
提示本实验中,实验组和对照组在同一装片中先后进行,属于自身对照。
3.质壁分离实验为什么要选用成熟植物细胞?
提示因为成熟植物细胞具有中央大液泡,质壁分离现象明显。
4.某同学用一定浓度的尿素、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进行质壁分离复原实验时,在显微镜下观察到了
明显的质壁分离现象,但是一直没有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最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尿素溶液的浓度过高,导致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失水过多而死亡。
5.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时,观察不到染色体的原因是什么?
提示因为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为高度分化的成熟细胞,已经不再进行分裂,所以看不到染色体。
6.为什么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在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生质壁分离后能自动复原?
提示因为K+、NO;都可被细胞主动运输到细胞内,使细胞液浓度升高,细胞渗透吸水而发生自动复
原。
t--------------------------g危----------------------------------------------,0学生用书
P039
命题点1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原理和过程分析
1.[2022浙江6月]“观察洋葱表皮细胞的质壁分离及质壁分离复原”实验中,用显微镜观察到的结果如图
所示。
甲乙丙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A.由实验结果推知,甲图细胞是有活性的
B.与甲图细胞相比,乙图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低
C,丙图细胞的体积将持续增大,最终涨破
D.若选用根尖分生区细胞为材料,质壁分离现象更明显
解析甲图细胞能够发生质壁分离及复原,因此其是活的植物细胞,A正确;乙图细胞已经发生失水,液
泡体积变小,其细胞液浓度高于甲图细胞的,B错误;植物细胞存在细胞壁,不会吸水涨破,C错误;根
尖分生区细胞还未成熟,既没有中央大液泡,也无颜色,质壁分离现象不明显,D错误。
命题变式
[图像改变型]若将观察到的其中某个细胞原生质体大小变化情况绘制成了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注:细胞原生质体的初始大小相对值记为1)(D)
A.b〜c段,由于失水过多,细胞可能已经死亡
B.c〜d段,水分子的运动方向是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
C.d〜e段,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D.e时液泡的颜色比a时浅
解析由图可知,6〜c段以后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增大,说明细胞没有死亡,A错误;c〜d段,细胞原生质
体体积增大,故水分子从细胞外进入细胞内的多于从细胞内运出细胞外的,B错误;[〜e段,细胞原生质
体的大小大于其初始大小,说明细胞吸水,外界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浓度,C错误;e时细胞原生质体大
小的相对值大于a时的,说明细胞吸水,则液泡的颜色比a时的浅,D正确。
2.[2023全国甲]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实验是高中学生常做的实验。某同学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
为材料进行实验,探究蔗糖溶液、清水处理外表皮后,外表皮细胞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及细胞液浓度的
变化。图中所提到的原生质体是指植物细胞不包括细胞壁的部分。下列示意图中能够正确表示实验结果的
是(C)
°戏*擀慢°债*梅)•维度
«-D
解析用30%蔗糖溶液处理之后,细胞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都会减小,细胞液浓度上升;用清水
处理之后,细胞吸水,原生质体和液泡体积会增大,细胞液浓度下降,A、B错误。随着所用蔗糖溶液的
浓度上升,当蔗糖溶液的浓度超过细胞液浓度之后,细胞就会开始失水,原生质体和液泡的体积下降,细
胞液浓度上升,C正确、D错误。
,---------------C--------------)
把握两点规避植物细胞质壁分离与复原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细胞吸水能力变化的判定
细胞吸水能力的增大或减小与外界溶液浓度没有直接关系,而与自身细胞液浓度变化有直接关系。细胞失
水后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吸水能力增强;细胞吸水后细胞液浓度减小,细胞吸水能力减弱。
2.细胞吸收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时间和方式判定
若细胞能吸收某种溶质分子或离子,则从其置于外界溶液后就开始吸收了,而不是到达平衡状态时才开
始;细胞吸收溶质分子或离子的方式可能不同,如甘油、尿素等物质以自由扩散的方式被吸收,K+、NO;
等一般以主动运输的方式被吸收。
命题点2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的拓展和应用分析
3.[2022全国甲]植物成熟叶肉细胞的细胞液浓度可以不同。现将a、b、c三种细胞液浓度不同的某种植物
成熟叶肉细胞,分别放入三个装有相同浓度蔗糖溶液的试管中,当水分交换达到平衡时观察到:①细胞a
未发生变化;②细胞b体积增大;③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离。若在水分交换期间细胞与蔗糖溶液没有溶质
的交换,下列关于这一实验的叙述,不合理的是(C)
A.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B.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
C.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大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
D.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等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
解析由“①细胞a未发生变化”可推出细胞a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吸水量等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
胞a的细胞液浓度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由“②细胞b体积增大”可推出细胞b在该蔗糖溶液中的
吸水量大于失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由“③细胞c发生了
质壁分离”可推出细胞c在该蔗糖溶液中的失水量大于吸水量,即水分交换前,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
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综合上述分析可以推出,水分交换前,细胞b的细胞液浓度大于外界蔗糖溶液的浓
度,A项合理;水分交换前,细胞液浓度大小关系为细胞b>细胞a>细胞c,B项合理;水分交换平衡
时,细胞a和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都与各自所处的外界蔗糖溶液的浓度相等,由于细胞c发生了质壁分
离,有水进入蔗糖溶液中,故水分交换平衡时,细胞c的细胞液浓度小于细胞a的细胞液浓度,C项不合
理、D项合理。
命题变式
[条件改变型]若要探究该植物不同部位的成熟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是否存在差异,某学习小组分别从该植物
三个不同部位(甲、乙、丙)取出少量成熟细胞,同时浸入0.3g/mL的蔗糖溶液中,测定实验时间T内细
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曲线最后一段均水平)。下列分析错误的是(D)
A.同一植物不同部位细胞的细胞液的浓度存在差异,且其细胞液浓度的大小为丙>乙>甲
B.甲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失水,而丙、乙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水且丙细胞的吸水量大于乙细胞
C.在时间T时,甲、乙、丙细胞的水分进出达到平衡状态
D.甲细胞因失水过多死亡,乙、丙细胞则保持生命活力
解析由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乙、丙细胞原生质体体积增大,所以其细胞液浓度大于蔗糖溶液浓度,丙
细胞原生质体体积的增大量稍大于乙细胞原生质体,可推知丙细胞的细胞液浓度较大;甲细胞原生质体体
积减小,所以其细胞液浓度小于蔗糖浓度,可判断甲细胞液浓度〈乙细胞液浓度〈丙细胞液的浓度,A正
确;根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随时间的变化可知,丙和乙细胞是吸水膨胀,乙细胞吸水量较丙少,甲细胞是
渗透失水,B正确;在时间T时,甲、乙、丙细胞原生质体的体积处于相对恒定状态,说明水分进出达到
平衡状态,C正确;因蔗糖溶液浓度大于甲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使细胞失水,导致原生质体体积减小,但
不能确定甲细胞发生渗透失水而死亡,D错误。
(敦■一学•—里)
1.[2022湖南]原生质体(细胞除细胞壁以外的部分)表面积大小的变化可作为质壁分离实验的检测指标。
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某假单抱菌,其原生质体表面积的测定结果如图所示。下列叙
述错误的是(A)
A.甲组NaCl处理不能引起细胞发生质壁分离,表明细胞中NaCl浓度20.3mol/L
B.乙、丙组NaCl处理皆使细胞质壁分离,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C.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导致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
D.若将该菌先65℃水浴灭活后,再用NaCl溶液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无变化
解析甲组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和NaCl溶液交替处理,原生质体的表面积在一直增大,未引起细胞的质
壁分离,表明此时细胞内物质的浓度20.3mol/L,而非细胞中NaCl浓度。0.3mol/L,A错误。由题图可
知,乙、丙组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处理时,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大,换用NaCl溶液处理后,原生质体表面
积减小,说明细胞发生了质壁分离;再次换用葡萄糖基本培养基处理时,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大,说明乙、
丙组细胞仍具活性,NaCl处理解除后细胞即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B正确。该菌的正常生长和吸水都可使
原生质体表面积增加,C正确。将该菌用65℃水浴灭活后,其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再用NaCl溶液
处理,原生质体表面积不会发生变化,D正确。
2.[2021重庆]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处理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观察其质壁分离,再
用清水处理后观察其质壁分离复原,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B)
A.T1组经蔗糖溶液处理后,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
B.各组蔗糖溶液中,水分子不能从蔗糖溶液进入细胞液
C.Ti和T2组经清水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
D.T3和T4组若持续用清水处理,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可能下降
解析分析题图,Ti组用蔗糖溶液处理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为52%,说明有52%的细胞原生质层
的收缩程度大于细胞壁,A正确;在渗透作用过程中,水分子双向进出细胞,水分子可以从蔗糖溶液进入
细胞液,也可以从细胞液进入蔗糖溶液,B错误;Ti和T2组经清水处理后,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为0,说
明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复原,C正确;若T3和T4组发生质壁分离的细胞均存活,则持续用清水处理,
质壁分离的细胞比例下降,D正确。
3.[2020全国II]取某植物的成熟叶片,用打孔器获取叶圆片,等分成两份,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
g/mL)相
同的甲糖溶液和乙糖溶液中,得到甲、乙两个实验组(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约为乙糖的2倍)。水分交换
达到平衡时,检测甲、乙两组的溶液浓度,发现甲组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在此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
有溶质交换。据此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D)
A.甲组叶细胞吸收了甲糖溶液中的水使甲糖溶液浓度升高
B.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则乙组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为零
C.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组叶肉细胞可能发生了质壁分离
D.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则叶细胞的净吸水量乙组大于甲组
解析由题意可知,在实验期间叶细胞和溶液之间没有溶质交换,两者之间只发生了水分的交换,因甲组
中甲糖溶液浓度升高,可推测甲组叶细胞从甲糖溶液中吸收了水分,A正确;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不变,
则乙糖溶液浓度等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水分子进出乙组叶细胞的量相等,叶细胞净吸水量为零,B正
确;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降低,则乙糖溶液浓度高于叶细胞的细胞液浓度,乙组叶肉细胞可能会发生渗透
失水而表现为质壁分离,C正确;题中甲、乙两组糖溶液的浓度相等,但甲糖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乙糖,
因此甲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小于乙糖溶液的,所以甲组叶细胞与甲糖溶液间的物质的量浓度差大于乙组
叶细胞与乙糖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差,若测得乙糖溶液浓度升高,说明两组细胞均吸水,则叶细胞的净吸
水量甲组大于乙组,D错误。
/------------------------------,练习帮:练透好题精准分层-----------------------------1学生用书•练工
帮P389
1.哺乳动物细胞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仍能保持其正常形态。将兔红细胞置于不同浓度NaCl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制作临时装片,用显微镜观察并比较其形态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
A.在高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并发生质壁分离
B.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是由于此时没有水分子进出细胞
C.在低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有的破裂
D.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高处向溶液浓度较低处进行的扩散
解析在高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失水皱缩,但其没有细胞壁,不会发生
质壁分离,A错误;在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形态未变,此时水分子进出细胞达到动态
平衡,B错误;在低于质量分数为0.9%的NaCl溶液中,红细胞因渗透作用吸水膨胀甚至破裂,C正确;
渗透作用是指水分子从溶液浓度较低处向溶液浓度较高处进行的扩散,D错误。
2.[2024江西部分学校联考]某同学将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放入某浓度的KNO3溶液中,发现该细胞
先发生质壁分离,然后自动复原。假设该细胞不吸收蔗糖分子,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C)
A.完全复原后的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其初始浓度
B.使用呼吸抑制剂可能会影响细胞的自动复原
C.若将KN03溶液换成等浓度蔗糖溶液,则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的时间会延长
D.若某浓度KN0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长期未自动复原,说明细胞可能已死亡
解析完全复原后,由于洋葱细胞从溶液中吸收了KNCh,细胞液的浓度大于其初始浓度,A正确;K+和
NC)3一可能会通过主动运输进入细胞,使用呼吸抑制剂会抑制能量的供应,可能会影响细胞的自动复原,B
正确;若将KNC>3溶液换成等浓度蔗糖溶液,该细胞不吸收蔗糖分子,其不会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错
误;若某浓度KN03溶液中的细胞质壁分离后长期未自动复原,说明细胞可能因失水过多而死亡,D正
确。
3.[2024湖北重点高中联考]制作无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用于“观察植物细胞吸水与失水”实
验,用高浓度(质量浓度为0.075g/mL)的胭脂红(一种水溶性的人工合成色素,呈红色)溶液作为外界
溶液进行引流处理后,观察细胞的变化。下列有关实验操作和结果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时,细胞仍具正常生理功能
B.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内的红色区域变小
C.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内的无色区域变大
D.用不同浓度的胭脂红溶液处理细胞后,均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和复原现象
解析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液泡为红色时,说明胭脂红进入了液泡,则细胞膜失去了选择透过性,细胞
已死亡,A错误;发生细胞质壁分离现象时,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细胞壁和细胞膜之间的红色区域变大,
B错误;发生细胞质壁分离复原现象时,由于细胞渗透吸水,液泡体积变大,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内的无
色区域变大,C正确;胭脂红溶液浓度低于细胞液时,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现象,而胭脂红溶液浓度过高
时,细胞会因失水过多而死亡,不能观察到质壁分离复原现象,D错误。
4.[角度创新/2024徐州部分学校联考]为了测定白萝卜细胞液的浓度,某同学在同一根白萝卜上间隔相同
的距离处挖出体积相同的4个凹槽,取等量(小于凹槽体积量)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加入凹槽内,液面初
始高度均为过一段时间后测得凹槽内液面高度为M该同学对4个凹槽内N、M值测量后的处理结果
如表所示,其中原始凹槽内蔗糖溶液浓度最大、原始凹槽内蔗糖溶液浓度与白萝卜细胞液浓度最接近的分
别是(C)
白萝卜凹槽凹槽1凹槽2凹槽3凹槽4
比值(N/M)1.251.181.010.91
A.凹槽4、凹槽1B.凹槽4、凹槽2
C.凹槽1、凹槽3D.凹槽1、凹槽4
解析将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放入白萝卜上间隔相同距离的凹槽内,白萝卜细胞可能会发生渗透吸水或失
水。当蔗糖溶液浓度高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失水导致凹槽内液面上升,N/M>\-,当蔗糖溶液浓度低于细
胞液浓度时,细胞吸水导致凹槽内液面下降,N/M<\-,当蔗糖溶液浓度等于细胞液浓度时,细胞处于等渗
环境下,凹槽内液面保持不变,N/M=l。由上述分析可知,AW的值最接近1的原始凹槽3内的蔗糖溶液
浓度最接近白萝卜的细胞液浓度,7W的值大于1且与1相差最大的原始凹槽1内蔗糖溶液浓度最大,C
正确。
5.[2023贵阳模拟]某同学在探究“植物细胞的吸水和失水”的实验过程中,在光学显微镜下观察到如图所
示结果。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B)
图甲图乙
A.从图甲一图乙的过程中,细胞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减弱
B.实验结果说明原生质层的伸缩性大于细胞壁的伸缩性
C.图乙中①处的液体浓度等于实验中所配制的蔗糖溶液浓度
D.将图乙所示细胞放入清水中,细胞可恢复到图甲的状态直至破裂
解析从图甲1图乙的过程中,细胞发生渗透失水,细胞液浓度增大,细胞的颜色加深,吸水能力增强,
A错误;由于从图甲一图乙过程中细胞发生渗透失水,故图乙中①处的液体浓度比实验中配制的蔗糖溶液
浓度低,C错误;植物细胞外面有细胞壁的保护,将植物细胞放入清水中,植物细胞不会吸水涨破,D错
、口
沃。
6.[2023周口一调]如图为植物细胞质壁分离及复原实验模式图,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号而Q.3近味
①②
A.质壁分离过程中,①是②的对照组;复原过程中,②是①的对照组
B.实验可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不能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
C.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进行实验时,若观察到b处变为紫色,说明细胞膜破裂
D.用黑藻叶细胞进行实验时,可观察到a、b、c处分别为无色、无色、绿色
解析质壁分离实验过程中,利用的是自身对照,故①是②的对照组;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②是①的对
照组,A正确。实验一般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一般不选用紫色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因为
内表皮细胞没有紫色的大液泡,不易观察质壁分离和复原的状态,但并不是不可用,B错误。用紫色洋葱
鳞片叶外表皮进行实验时,若观察到b处变为紫色,说明液泡膜破裂,C错误。用黑藻叶细胞进行实验
时,由于叶肉细胞内含有叶绿体,即b处有叶绿体,故b处为绿色;a处为外界蔗糖溶液,为无色;c处为
细胞液,为无色,D错误。
篇力城
一、选择题
7.[2024浙江大联考]将洋葱鳞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某浓度的KNO3溶液中,测得细胞的吸水力随质壁分离
程度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B)
B.a点时,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小于KNCh溶液浓度
C.c点时,表皮细胞原生质体体积最小,随后可发生质壁分离复原
D.b点时水分的渗透方向与K+、NO;的主动运输方向相同
解析a点到c点的过程中细胞不断失水,细胞液浓度不断变大,液泡的紫色持续变深,A错误;a点时,
表皮细胞有失水的趋势,故此时的表皮细胞细胞液浓度小于KNO3溶液浓度,B正确;c点时,质壁分离程
度达到最大,此时表皮细胞的原生质体体积最小,随后不一定能发生质壁分离复原,c点时细胞可能因失
水过多而死亡,C错误;b点时表皮细胞仍表现为失水,此时整体而言水分的渗透方向与K+、NO;的主动
运输方向相反,D错误。
8.[2024宜昌联考]某研究小组为探索“观察质壁分离实验”的理想实验材料,挑选了3种颜色鲜艳的材料
进行实验观察,质壁分离实验材料的比较结果如下:
30%蔗糖溶液
10%KNCh溶液处
材料取材部位颜色细胞重叠度处理后
理后效果
效果
二下
紫甘蓝叶片蓝紫色低很明显很明显
表皮
紫色洋葱
外表皮紫红色中很明显很明显
鳞片叶
小叶片接
黑藻小叶片绿色高明显明显
观察)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
A.40%和30%蔗糖溶液引起质壁分离所需的时间相同
B.细胞质壁分离和复原的过程中,水分子进出细胞的方式均是被动运输
C.用适宜浓度的KNO3溶液代替蔗糖溶液,细胞质壁分离后会发生自动复原
D.分析实验数据可知,观察质壁分离最理想的材料是紫甘蓝叶片
解析植物细胞液与外界溶液之间的浓度差越大,细胞内的水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财务报表分析G》课件2
- 企业培训师复习试题附答案
- 《非均相物系分离》课件
- 高中物理项目化学习路径探究
- 《高空作业操作规范》课件
- 《专题数列》课件
- 绿色农业产业合作协议
- 九年级语文愚公移山课件教案
- 服装设计行业服装样品制作合同
- 11 白桦 第一课时 说课稿 -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 2025年道路货运驾驶员从业资格证模拟考试题
- 数学-安徽省皖南八校2025届高三上学期12月第二次大联考试题和答案
- 退市新规解读-上海证券交易所、大同证券
- 教育部中国特色学徒制课题: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背景下中国特色学徒制治理体系与资源配置研究
- 融资报告范文模板
- 桃李面包盈利能力探析案例11000字
- GB/Z 30966.71-2024风能发电系统风力发电场监控系统通信第71部分:配置描述语言
- 脑梗死的护理查房
- 2025高考数学专项复习:概率与统计的综合应用(十八大题型)含答案
- 产后抑郁症讲课课件
- 2024-2030年中国紫苏市场深度局势分析及未来5发展趋势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