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推断信息(解析版)_第1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推断信息(解析版)_第2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推断信息(解析版)_第3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推断信息(解析版)_第4页
2025年新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信息类文本阅读之理解推断信息(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信息类文本阅读专题二:理解推断信息

(解析版)

【复习目标】

1、在快速准确地把握非连续性文本整体的前提下,能够准确、全面地筛选、整合信息,并能

够依据信息予以合理推断。

2、掌握信息类阅读客观题(文本阅读第1、2题)的阅读与方法要点。

I知识导图】

精准J整体性阅读、把握

筛整真正读懂文本的观点、思路等

标题信f

论述类息

核心概念

类---1筛选信息题)

关键句子整体阅读,题

抓住主要读掌握比对词语与句子,识破

信息择

新闻:标题、导语实用类壬丁“曲解文意”等

科普:概念、技术、{推断结论题

意义、评价.

推断有据,推断合乎推断有理,

识破“于文逻辑,识识破“绝

无据”等破“逻辑对化”等

失当,,等

【真题演练】

(2024年新高考I卷)阅读下列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四五)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日本由优势到平衡到劣势,中国由防御到相持到反

攻,日本由进攻到保守到退却——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

(四六)于是问题和结论是: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中国能

够速胜吗?答复:不能速胜,必须是持久战。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

(四七)讲到这里,亡国论和妥协论者又将跑出来说:中国由劣势到平衡,需要有同日

本相等的军力和经济力;由平衡到优势,需要有超过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然而这是不可能

的,因此上述结论是不正确的。

(四八)这就是所谓“唯武器论”,是战争问题中的机械论,是主观地和片面地看问题

的意见。我们的意见与此相反,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武器是战争的重栗的因素,

但不是决定的因素,决定的因素是人不是物。

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军力和经济力是要人

去掌握的。如果中国人的大多数、日本人的大多数、世界各国人的大多数是站在抗日战争方

面的话,那末,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吗?它不是优势,

那么,掌握比较劣势的军力和经济力的中国,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中国只栗坚持抗

战和坚持统一战线,其军力和经济力是能够逐渐地加强的。而我们的敌人,经过长期战争和

内外矛盾的削弱,其军力和经济力又必然要起相反的变化。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

变成优势吗?还不止此,目前我们不能把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

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如果日本的敌人不止中国一个,如果将来有一国或几国以其相当

大量的军力和经济力公开地防御或攻击日本,公开地援助我们,那末,优势不更在我们一方

面吗?日本是小国,其战争是退步的和野蛮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孤立;中国是大国,其

战争是进步的和正义的,其国际地位将益处于多助。所有这些,经过长期发展,难道还不能

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

(摘自毛泽东《论持久战》

)材料二: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著名的《论持久战》,系统阐述了关于持久战的战略思想。

首先,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他说:“中日战争不是任何别的战争,

乃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和帝国主义的日本之间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进行的一个决死的战

争。”他列举了中日双方“互相反对”的四个特点。除战争的正义、非正义,以及与此相关

的寡助、多助问题外,他特别强调了敌强我弱和敌小我大的问题。日本的强,表现在它的军

力、经济力和政治组织力,这就决定了中国的抗日战争不能很快取得胜利。日本的小,表现

在国度小,其人力、军力、财力、物力均经不起长期战争的消耗,这就决定了中国可以通过

持久战而最终打败日本。

其次,毛泽东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这个条件是什么?简单地说,就是把

已经发动的抗战发展为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毛泽东以“兵民是胜利之本”为标题,专门论

述了全面抗战和全民族抗战的观点。关于军队,他强调要把政治精神贯注于军队之中,这样

才能激发官兵最大限度的抗战热忱。关于民众,他提出“战争的伟力之最深厚的根源,存在

于民众之中”。共产党一直把“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作为自己的抗战路线,人民

战争理论的科学性也得到了广泛印证。

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国共产党人,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

持久战的方法。毛泽东指出,在中国大而弱、日本小而强的情况下敌人可以占地甚广,却在

占领地留下很多空虚的地方,“因此抗日游击战争就主要地不是在内线配合正规军的战役作

战,而是在外线单独作战”。毛泽东还具体分析了游击战的战略内容、游击战与正规战的配

合等问题。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共产党领导的军队在敌后广泛展开游击战争,卓有成效地牵

制与消耗日军,发挥了巨大战略作用。

有一种说法,认为抗日持久战的思想不是毛泽东最早提出的。这种说法主要依据蒋百里、

陈诚等人的言论,蒋介石也有过“持久消耗战”的言论。这种认识都源于一个客观存在,即

中国是一个落后大国,日本是一个先进小国。承认这个客观存在的人,并不需栗特别的先见

之明,就会得出中日战争将是持久战的结论。

但是,仅仅看到由客观条件造成的抗日战争的持久性,还远远不是抗日持久战的战略思

想。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辩证思考,因此他们对所谓''持

久”的把握往往脱离实际,盲目地寄希望于西方国家的调停或干预。而中国共产党的持久战

思想,是建立在对与战争相关的一切外部与内部复杂因素进行深刻分析的基础之上的,对于

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

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

(摘编自荣维木《中国共产党抗日持久战的战略与实践》)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论持久战》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局势变化

的宏观把握。

B.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不可能速胜,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

持久战争过程。

C.“不但看到武器,而且看到人力”,指在承认军力和经济力差距的前提下,相信人力和人

心才是胜利之本。

D.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思想不只体现在判断抗战将会长久,更体现在对战争走向作出了

全面科学的分析。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它们仅仅掌握在日本少数人的手中。

B.抗日游击战要更多承担外线单独作战的任务,这是当时战争的客观形势决定的。

C.抗战整体进程是持久的,不过具体到某一场战役,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速战速决。

D.中国共产党提出的抗日持久战相信得道多助,也愿意接受国际力量的援助。

3.下列选项符合材料二中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的一项是()

A.敌虽强,但敌之强已为其他不利的因素所减杀。

B.除东三省等地外,敌人实际只能占领大城市、大道和某些平地。

C.中国的短处是战争力量之弱,而其长处则在其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

D.动员了全国老百姓,就造成了陷敌于灭顶之灾的汪洋大海。

4.材料一多处使用了设问句和反问句,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效果。

5.习近平总书记曾以《论持久战》为例,指出要“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请根据

材料谈谈《论持久战》对我们“看问题、想问题”有什么启示。

【答案】1.B2.A3.D

4.①使用设问句,如“这个结论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能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

者思考,强调了结论的正确性;②使用反问句,如''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

势吗?”增强语气,更加鲜明有力地表达观点,强调了中国可以通过持久战扭转劣势的观点。

5.①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

②要客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

③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物质因素的重要性;

④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

⑤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必然要经历由劣势到平衡、由平衡到优势的持久战争过程”错误,以偏概全,由材料

一第一段“中国由劣势到平衡到优势……这就是中日战争的过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可

知,“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不代表所有“落后大国面对先进小国的侵略”的必然趋势。

故选B。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证思路、整合信息的能力。

A.“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因为……”错误,材料一第五段提出日本劣势的理由

是“力量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对比”,并进一步提出一个观点“军力和经济力是要

人去掌握的”,并进行假使假设“如果中国……,那么,日本少数人……”,在删掉大前提

的情况下,分析“日本的军力和经济力并不占优势”,属于断章取义、强加因果。

故选Ao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重要概念的能力。

材料二第三段”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即“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包括“官

兵”“民众”。

A.“其他不利的因素”是外部条件。

B.“敌人实际只能占领”是客观局势,属于外部条件。

C.“战争本质的进步性和正义性”是“实施持久战的外部原因”。

D.”动员了全国的老百姓”属于“全面的全民族的抗战”,符合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

件”。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修辞手法的论证效果的能力。

设问是一种常见的修辞手法,常用于表示强调作用。为了强调某部分内容,故意先提出问题,

明知故问,自问自答。正确的运用设问,能引人注意,启发思考,有助于层次分明,结构紧

凑。材料一中的设问句有:“中国会亡吗?答复:不会亡,最后胜利是中国的”“这个结论

是正确的吗?我以为是正确的”“日本少数人强制地掌握着的军力和经济力,还能算是优势

吗?它不是优势”“……不就成了优势吗?没有疑义……”作答时,举出一个即可。分析时,

指出设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引起读者注意,启发读者思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反问句的标志除了''难道”外,还可以包括“不是”“怎么”“哪”“凭什么”等,这些标

志帮助构成反问句的语用功能,如加强语势、强调陈述、激发读者感情、加深读者印象等。

材料一中的反问句有:“在这种情况下,难道中国也不能变成优势吗?”“目前我们不能把

别国的军力和经济力大量地公开地算作自己方面的力量,难道将来也不能吗?”“优势不更

在我们一方面吗?”“难道还不能使敌我优劣的形势确定地发生变化吗?”作答时,举出一

个例子即可。分析时,指出反问句强调的内容,并分析其效果:增强必胜信心,有无可辩驳

的力量等。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分析概括作者观点的能力。

作答时,要围绕题干“善于从战略上看问题、想问题”进行信息筛选。

①从全局视野看,材料一在分析抗战走势时,并未局限于中日两国,而是展现出对世界整体

局势变化的宏观把握;材料二批判“蒋介石等人缺乏对中国与世界关系以及世界格局演变的

辩证思考”。可以得出:要有全面、宏观的视角,不局限于一时一地,要考虑到各种相关因

素和世界局势的变化。或:要从世界整体局势出发考虑问题,不仅仅局限于眼前的局部利益

或冲突,而是要看到长远的、全球的联系和影响。

②从辩证思维看,材料一分析日本在全世界的力量对比下及持久作战下的劣势和中国“坚持

抗战和坚持统一战线”的优势,批判了“速胜”论和“亡国论和妥协论”。可以得出:要客

观分析敌我双方的优势与劣势,不盲目乐观或悲观。或:分析问题时,应运用辩证法,既要

看到表面的强弱对比,也要深入分析背后的人心向背、正义非正义等因素,以及这些因素随

时间推移可能发生的变化。

③从人民立场看,材料一指出“力量对比不但是军力和经济力的对比,而且是人力和人心的

对比”;材料二”分析了中国实施持久战的内部条件”。可以得出:要看到人力、人心等非

物质因素的重要性。或:认识到人民群众的力量是根本,无论是在军事斗争还是社会发展中,

都要依靠和发动群众,实现真正的全民动员和参与。

④从动态评估看,根据材料二最后一段“对于战争不同阶段的关系、战略持久与战役速决的

关系等,都有完整的科学分析。因此它的持久战战略,既不会因为一时顺利而幻想‘速胜',

也不会因为一时挫折而失去必胜的信心”进行整合,可以得出:要对战争的不同阶段有清晰

认识和科学分析,既不幻想速胜,也不失去信心。或:事物是不断发展变化的,对局势的判

断不应静态不变,而要考虑到各种变量和趋势,预测未来可能的变化,做出灵活应对。

⑤从科学预见看,材料一预测“中日战争的必然趋势”,认为这场战争“不能速胜,必须是

持久战”;材料二“不仅提出了抗日持久战战略,而且具体阐释了实施抗日持久战的方法”。

可以得出:要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问题,把握战争的整体走势和发展规律。或:基于对现实

的深刻分析,做出科学合理的预见,制定相应的战略计划,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保持

战略定力和战术灵活性。

I关键点拨】信息类选择题的阅读与方法要点

(一升阅读一整体性阅读与把握

不少考生答信息类阅读选择题凭借局部的比对来判断选项的正误,这固然不错,可是,

从选项内容的高度综合特点来看,特别需要加强对材料的整体性阅读。如果没有真正读懂文

章的意思,明确其观点是什么,思路怎样,拿什么论据来证明什么样的观点,只是简单比对,

既耗时又难保正确。而如果真正读懂了文章,有些题目不需要比对,也能迅速判断选项的正

误。因此,在平时的备考与训练中,要强化自己的整体阅读意识,避免过于纠结个别字句,

陷在局部当中不能自拔。要养成梳理文章脉络,给文章列大纲的阅读习惯。因为是非连续性

文本,阅读时要关照材料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形成较强的关联意识。(如何阅读与把握详见本

学案“活动一”)

(二)方法——找准比“狠”,识破陷阱

1.针对第1题,用好比对法,识破“曲解文意”等主要陷阱。

运用理解性比对,其核心是找准、比“狠”,分为三步:

第一步:阅读选项,切分层次,标出关键。实用类阅读选择题文字大都很多,表述很长,

应先把选项切分出若干小层次(一般以逗号为一个单位),再将各小层次的主干词或重要的修

饰语、限制词标出。

第二步:抓住选项中的关键词语,回到原文,找到、找准并找全对应区域,进行精细阅

读。

第三步:两相比对,确定正误。

比对要从词语与句子两个角度展开,要识破命题者所用的主要设误陷阱一曲解文意。

所谓曲解文意,就是选项在对原文内容的转述中未能准确、全面地理解。

(1)比对词语。看在词语的理解上有无曲解文意,即看选项与原文在词语(概念)的内涵、

范围、程度、时态等方面有无曲解(偷换概念、以偏概全、张冠李戴、颠倒时态等)。

(2)比对句子。看选项与原文在句间关系理解方面有无曲解(并列变主要、条件绝对、因果

失当等)。

2.针对第2题,用好比对法,识破“于文无据”等三种陷阱。

第2题是一种依据信息内容进行推断的题,答题时尤其要立足文本,用好比对法,识破

这类题“于文无据”“逻辑失当”“说法绝对”三种主要陷阱。

(1)看推断前提是否有据,识破“于文无据”等陷阱

看选项的前提时思考:①前提是否混淆范围,如原文内容是涉及局部的或整体的,而选

项则相反。②前提是否混淆语气,注意前提中表示或然语气的限制语,如“可能”“大

概”“也许”“差不多”“将会”——推断可能成立;前提中表示必然语气的限制语,如“一

定”“必定”“肯定”一推断不能成立;有时则是相反的。这就需要考生仔细比对选项中

的前提与原文信息是否一致。③前提条件在文中是否有依据。

⑵看推断过程是否符合逻辑,识破“逻辑失当”陷阱

比对关系,就是比对选项与原文语句时注意信息间的联系,既要注意选项句与句之间、

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系,也要注意原文在表述相关意思时句与句之间、分句与分句之间的关

系,看这种关系是否符合原文意思。

首先,逐项审查每一个选项有几个分句,分句与分句之间是什么关系(重点抓关联词);

其次,比对每一分句的含意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每一分句与分句之间的逻辑关系在原文中

是否有依据。特别要看因果关系是否有强加、倒置等现象。

关系

意义解说关注关键词设误方式

类型

因果“因为……所以”“因因果颠倒、强加因

原因产生结果

关系此”等果、遗漏多因

“只要……把充分条件换成

条件事件发生所需要

就……”"只有……必要条件,或者相

关系具备的条件

才”等反

假设两者之间是假想把假设当事实或

“如果……就……”等

关系的情况把事实当假设

并列句与句之间是横“同时””既……把并列关系变成

关系向存在的又……”等其他关系

选择按照目的进行选“不是……就是……”把选择关系变成

关系择等并列关系

承接事件发生有先后把选择关系变成

“然后”“于是”等

关系的顺序并列关系

把转折关系的前

转折先肯定,然后部

“但是”“可是”等后语句转换成其

关系分否定

他关系

I专项训练】

一'(2020•新高考H)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题目。

巴巴看起来一点儿也不害怕。它不怕把它团团围住的兴奋的小孩,而是十分镇定地接受

着加州夏日烈阳的炙烤。这种漫不经心的态度是能说得通的,因为它就生活在既安全又轻松

的环境中。巴巴是一只肚皮雪白的穿山甲,这种惹人喜爱的动物约莫一只小猫那么大。它脸

颊边缘的一圈毛好似山羊胡,粉色的脸颊下方是一截尖尖的、没有牙齿的口鼻——十分适合

吸食蚂蚁和白蚁。它最具特色的是覆满头、身、四肢和尾巴的鳞片,这些浅橙色的鳞片层层

叠叠,形成了一件防御力极强的外套。构成这些鳞片的成分和你的指甲一样,都是角蛋白。

巴巴是圣迭戈动物园的形象大使,它性格温顺,训练得当,能参与各类公众活动。动物园的

工作人员常常把巴巴带到福利院、儿童医院等地方,为患病的孩子带去快乐,并向他们普及

关于各类珍稀动物的科学知识。

此时,罗布・奈特正用棉签轻轻擦拭它的脸部边缘,奈特是一名研究微观生命的学者,他

研究细菌和其他微生物,特别着迷存在于动物体内或体表的微生物。开展研究前,他首先得

收集它们,收集蝴蝶的人会用网兜和罐子,奈特的工具则是棉签。他把棉签伸进巴巴的鼻孔,

仅仅转上几秒钟,就足以让白色棉签头上沾满来自穿山甲体内的微生物。巴巴不仅是一只穿

山甲,也是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一些微生物生活在它的体内,绝大多数分布在肠

道内,还有一些附着在它的脸部、肚子、爪子和鳞片表面。其实人类身上也寄宿着微生物,

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一样——唯一的例外,是科学家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极其小心地培育出

来的极少数动物。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展品统称为微生物组。它们

生活在我们的皮肤表面、身体内部,甚至是细胞内部。其中大部分是细菌,也有一些是其他

的微小生命体,例如真菌(比如酵母菌)和古菌——后者的身份至今保持神秘,还有数量多到

难以估量的病毒。

海绵是结构很简单的动物,其静态的身体从来不超过几个细胞那么厚,即使如此,它们

的周围也寄宿着活跃的微生物。有时候,通过显微镜都几乎看不到海绵的本体,因为它的上

面覆满了微生物。北极熊漫步在北极的冰原之上,举目四周除了冰块别无其他,可实际上,

它们身上仍紧紧簇拥着微生物。当尼尔・阿姆斯特朗和巴兹・奥尔德林登上月球时,他们踏出的

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奥逊・威尔斯曾经说过:“我们孤独地出生,

孤独地活着,又孤独地死去。”这句话并不正确。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

我们与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一些动物在还是未受精的卵子时就被微生物占据并在其

中繁衍,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在我们的生命历程中,微生物从未缺

席:我们吃东西时,它们也吃;我们旅行时,它们也结伴而行;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

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人体都自成一个动物园。

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

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珊瑚礁里的微生物因为经历污染和过度捕捞而变得杀气腾腾,人

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老鼠肠道中的

微生物会左右它们的行为,而我们自己肠道内的伙伴也可能潜移默化地影响我们的大脑。没

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微生

物也会在动物之间迁移,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跋涉,它们使

我们彼此相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

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看到的都是由无数细胞组成的个体: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

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这只是一个便于理解的假想系统。事实上,我们每个人

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

忘记奥逊・威尔斯口中的“孤独”吧,请听从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我辽阔博大,我包

罗万象。”(摘编自埃德•扬《我包罗万象》,郑李译)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层层叠叠的鳞片是巴巴的明显特征,这种由角蛋白构成的鳞片让它拥有了一件防御力极

强的浅橙色“外套”。

B.除了科学家们在实验室无菌环境下培育出的极少数动物,地球上所有生物的体表、体内,

甚至细胞内部都聚集着微生物。

C.我们肉眼很难直接看见细菌,却可以感受到它们带来的影响,比如当你腹泻时,可能就

是你肠道菌群的稳定性遭到了破坏。

D.以前我们认为个体是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但是微生

物的研究证明了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用可爱的动物园形象大使巴巴开篇,这种行文方式有助于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达

到科学普及的目的。

B.为了说明自然界中的动物身上都寄宿着微生物这一观点,作者使用了结构简单的海绵和

结构复杂的北极熊这两个例证。

C.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

全新的观点:人类与微生物是共同生活的。

D.“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我们身上仿佛在举办一场盛大的微生物展览”“人体都

自成一个动物园”,这三句话在本文中都表达了同一种观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他们踏出的一小步既是人类的一大步,也是微生物的一大步”,这说明在人类登上月

球之前,月球上可能还没有地球上的微生物。

B.“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当我们出生时,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

生,同理,当我们死亡后,微生物也会立即消亡。

C.我们观察动物时,会发现某些动物身上的微生物与人类身上的微生物遵循着相同的生存

规律,这些遵循相同规律的应该属于同一种微生物。

D.微生物在人体与土地、水、空气、建筑以及周围的环境之间不断迁移时,会影响人体各

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

4.下列选项,最能够支持第三、四段中心论点的一项是()

A.古生物学家安德鲁・诺尔曾经说过:“动物就像整个演化蛋糕上的糖霜,细菌才是糖霜下

的蛋糕本体。”

B.生物学家玛格丽特・麦克福尔―恩盖表示:“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动物的生命活

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

C.微生物学家们开展过“如果没有微生物,地球会怎样”的思维实验,并得出结论:“地

球上的大多数物种会灭绝,而幸存下来的物种,其数量也将大大减少。”

D.生物学家勒内・杜博写道:“鼠疫、霍乱、黄热病都被写成了故事,排成了戏剧,拍成了

电影,但却没有人漂亮地讲出肠道和胃部微生物发挥有益作用的故事。”

5.如何理解文中画横线句子的作用?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

1、D解析由原文倒数第二段“我们在观察父母与朋友时……由一颗独立的大脑指导行为,

通过基因组调控生命活动”可知,D项前半句话属实,但原文中并没有后半句的相关信息。

2、C解析“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搜索信息可知,原文并未出

现“疾病”这一概念,唯一与“疾病”有关的信息是“人类肠道中的菌群在不健康的食物或

抗生素的侵袭下也会让人发生奔涌的腹泻”,但此句及前后文均无“日常生活中人们常把微

生物与疾病联系在一起”的相关论述。“作者针对这种看法,给读者普及了一种全新的观

点”,这个观点是不是“全新”,原文并没有说明,因此,总体上看C项表述有误。

3、A解析B项”还有一些动物在出生的那一瞬间就有了伙伴”来自原文,“当我们出生时,

微生物会伴随我们而生”是对这句话的解释,表述无误;“同理”一词后面的内容为命题者

的推断,但与上句并不存在类比关系,“出生”和“死亡”属于发生在不同时间有不同规律

的事项,不能作同理推断,且与原文“我们死后,它们消化我们”的内容不相符,因此B项

不正确。C项前半句来自原文第四段“我们观察白蚁、海绵时,也相当于在观察自身。它们

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但是都遵循相同的生存规律”,而后半句“应该”后面的内

容是命题者的推理结论,原文”它们身上的微生物或许与我们不同”虽未表明微生物种类一

定不同,但也存在不同的可能性,且“相同的生存规律”与是否为“同一种微生物”无关,

故本推理不成立,因此C项不正确。D项前半句的表述来自第四段最后一句,作者这里的写

作意图是要告诉读者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进而得出“它们使我们彼此相

连,也使我们与世界相连”的结论,但人类与微生物在往来、互动的过程中,是否会“影响

人体各器官的内部协调,进而损害人体的健康”,这是无法确定的,需要分具体情况而定,

文中并未对此展开分析,因此D项推断不准确。

4、B解析根据原文内容分析概括可知,“纵使我们‘孑然一身',也绝对不孤独,我们与

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为第三段中心句;“没有一个物种独自生存着,所有生命都居

于布满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为第四段中心句。两段统一考量,中心论点

应当是“所有生命都与许多微生物生活在一起,并持久往来、互动”。A项古生物学家安德

鲁・诺尔强调微生物的主体地位,认为在生命演化过程中动物远不如微生物重要,此观点与本

文内容没有太大关联,且不相符。B项“它们(微生物)与动物紧密共生”与中心论点表述近似,

且“动物的生命活动是通过与微生物的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与第四段“所有生命都居于布满

微生物的环境之中,持久地往来、互动”的表述也类似,因此B项正确。C项学者们开展思

维实验的结论说明了微生物对自然界中的生物非常重要,但这与第三、四段的中心论点无关。

D项生物学家勒内・杜博表述的核心思想是某些细菌对人体有益,并希望微生物能够引起更多

人的关注,同样与第三、四段的中心论点无关。

5、①作者借用沃尔特•惠特曼的诗句与奥逊・威尔斯“我们孤独地出生,孤独地活着,又孤独

地死去”这句话遥相呼应,使文章结构严谨;②强调了本文的核心观点——所有的生命都是

一个携带丰富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突出了文本主题;③作者引用两句观点对立

的名言,旨在用轻松诙谐的方式表达观点、总结全文,让读者获得愉悦的阅读体验。

解析要想知道画横线句子的作用,首先要理解这句话的含意。“奥逊・威尔斯”这个名字和

他所说的“孤独”相关内容在第三段中出现过,作者以此句作为批评的靶子,引出“我们与

许多生命体共同生活在一起”的观点,两个意思相反的句子在此遥相呼应。其次,由原文“事

实上,我们每个人都是一支军团,从来都是‘我们‘,而不是‘我'”可知,这里的“我”

指代所有人类,而纵览全文可知,这里的“包罗万象”喻指包含丰富的微生物,作者借沃尔

特・惠特曼的诗句表达的就是本文反复强调的核心观点: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是一个携带丰富

微生物的聚合体,人类也不例外。后是分析作用。一是作者这样说(引用)的目的,二是结构

作用,文末句有总结上文的作用。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方式。与动物的交流方式相比,人类的语言不但可以传达更加丰

富的信息,还能支持高级的思维活动。虽然人类的语言非常复杂,但是人却不需要通过刻意

的学习便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仿佛语言是人类与生俱来的天赋,这种天赋从何而来一直

是科学界的未解之谜。近年来,脑科学的进展为揭开人类语言能力的奥秘带来了新的曙光。

早期的语言学理论认为,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通过条件反射机制完成的,即人通过刺

激—反应——强化的循环过程逐步掌握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最终学会使用语言。例如,

咿呀学语的婴儿偶然发出类似成人讲话的声音,大人便会给予微笑、赘美等正面反馈;随着

孩子的话语愈加复杂,周围的人则会纠正他的错误用语,鼓励他运用合适的词汇和语法。

然而,这种条件反射式的语言学习,要求人们对每句话进行逐一学习,这与人类语言的

创造性相矛盾。这种创造性体现在人类可以通过不同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组合,形成无数新话

语。例如,“我吃米饭”可以通过主语、谓语和宾语的替换变为“你吃米饭”“他吃面

条”“爸爸喝水”等等。年仅几岁的孩童便具备这种语言创造能力,能够理解从未接触过的

语言变化并加以运用。显然,早期条件反射式的语言学习观点,无法解释人类的语言创造能

力。

上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否定了条件反射机制,提出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语言机能,这种机能就像人体的一个器官,刚降生时便已预设于

大脑中了。乔姆斯基将这一“器官”称为“语言获得装置”,在这一装置中存储着某种人类

语言所共有的规律性信息,即“普遍语法”。

“普遍语法”是被先天赋予的知识,人类可以通过“普遍语法”和有限的外界语言刺

激,在短时间内学会理解和使用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表达形式。乔姆斯基将这一语言的创造性

特征称为“转换生成语法”。这一点极具影响力——在主观上,它满足了人自诩为“万物之

灵”的心理需求;在客观上,大量相关研究都发现了支持人类语言先天性假说的证据。

然而,基于“普遍语法”的学习模型,虽在解释句法结构等高级语言能力的创造性时具

有说服力,但是却在解释基础语言能力的获得上捉襟见肘。那么人类是否也像通过“普遍语

法”学习句法结构一样,通过某种先天性的知识在短时间内获得基础语言能力?

在人类的语言能力中,“听”是第一属性。支持“听”的语音感知能力是最基础的,也

是出生后最先获得的语言能力。语音感知指的是分辨属于语言声音(即语音)和不属于语言

声音的过程。为揭开人类语言能力起源的谜题,研究者以新生儿为研究对象,采用功能性近

红外光谱技术等先进的脑科学实验方法,研究了新生儿的语音感知能力和语音学习的过程。

研究发现,虽然人类刚降生时不能分辨语音和非语音,但是仅仅通过短暂的学习,新生

儿便可以获得语音感知能力。这说明语音感知能力与语法学习一样具有很强的先天性。然而,

人类的语言天赋比之前认识到的更加复杂——与句法结构不同,人类需要通过接触外界语音

刺激,逐个学习组成人类语言的语音,从而获得完整的语音感知能力。高级语言能力的学习

有“普遍语法”的规律性知识起指导作用,而基础语言能力则是通过“点对点式”的逐一学

习掌握的。更重要的是,由于研究对象是出生当天的新生儿,这就把人类语言学习的起点拉

回到了生命的最开端。这个结论挑战了当前主流的语言学观点。例如,美国语言学家帕特里

夏•库尔认为,婴儿出生后6至8个月才具备语音感知能力。

另外,根据乔姆斯基的观点,“普遍语法”的存储场所——“语言获得装置”,是存在

于人脑中的一个“器官”。那么它的物理基础,即负责学习语言的神经机制,是怎样的呢?

脑科学技术也对这一问题进行了解答。研究者在实验中运用了功能性近红外光谱技术,不仅

观测到了新生儿语音感知信号的强度变化,也发现了这些信号的神经来源,从而揭示了负责

新生儿语音学习的脑机制。这个脑机制由一个复杂的神经网络组成,其核心部分是一个称为

“感知运动环路”的系统。在成年人的大脑中,“感知运动环路”负责在对话过程中协调

“听”和“说”;对于正在学习讲话的小孩,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语言学习中的语音模仿过

程。

众所周知,模仿大人说话是孩子学习说话的重要方法。从发育阶段来看,出生当天的新

生儿显然不具备语言模仿能力,但是他们会下意识地尝试重复所听到的声音,研究者将这种

现象命名为“沉默性模仿”。通过反复的“沉默性模仿”,新生儿逐渐学会了区分可能重复

的声音和不可能重复的声音,最终获得了区分语音和非语音的感知能力。从基础语言能力的

学习机制来看,负责语音模仿的“感知运动环路”系统,就是乔姆斯基理论中“语言获得装

置”在人类大脑中的物理坐标。

脑科学的发展为人们一点点拨开迷雾,解释了人类在生命伊始便具备的语言能力的物理

机制,佐证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填补了从理论假设到科学依据的空白。未来的语言学研究

将会以主观的概念性思考为引导,以客观的实证研究为基础,进一步解开人类语言的奥秘。

(摘编自吴燕京《人类语言“超能力”是否与生俱来?》)

1.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是人类独有的交流方式,人类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语言能力,这也是与动物相比

在交流方面的优势。

B.基于“普遍语法”的学习模型在解释语言创造性上得到了认可,却无法解释人类如何获得

基础语言能力。

C.“这个结论挑战了当前主流的语言学观点"中的"这个结论”是指人类语音感知能力具有很

强的先天性。

D.在幼儿学习语言时,"感知运动环路”能支持语音模仿过程,这与其在成年人大脑中起

的作用截然不同。

2.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即使是从未接触过的语言表达形式,人类也能通过已经掌握的

知识理解和使用。

B.语言先天性的假说满足了人类的某种心理需求,运用这一理论,语言学家将会揭开人

类语言产生的奥秘。

C.“听〃在人类语言能力中是第一属性,新生儿如果没有听力,就无法感知到语音,难以形

成语言能力。

D.新生儿能下意识地尝试重复所听到的声音,这是他们能够获得区分语音和非语音感知

能力的重要原因。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乔姆斯基“普遍语法”理论的一项是()

A.马建忠在《马氏文通》中指出:“其种之或黄、或白、或紫、或黑之均是人也,天皆赋

之以此心之所以能意,此意之所以能达之理。”

B.《庄子•外物篇》中“婴儿生无硕师而能言,与能言者处也",指婴儿生下来没有高明的老

师指教也能学会说话,是因为跟会说话的人相处。

C.上世纪六十年代,美国一些心理学家对黑猩猩进行过多次实验,试图以教儿童说话的

方式教会它们人类的语言,但都以失败告终。

D.语言学家斯金纳认为,当儿童说出“牛奶"这个词时,母亲会将牛奶递给他,这对儿童

来说是一种奖赏,会促进儿童的语言发展。

4.下列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一项是()

A.为了说明人类语言具有创造性,作者以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为事例,既增强了说服力,

又使文章通俗易懂。

B.第三段中“我吃米饭”等四处使用引号,起到了强调的作用,与第四段中"普遍语法”引号

的作用相同。

C.文章引人“沉默性模仿”"感知运动环路”等学术概念,既有利于学术研究,也有助于读者

把握关键信息

D.虽然脑科学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作者认为这还不能回答人类语言能力是否与生

俱来这一问题。

5.语言学家对人类语言能力的认识是如何不断深化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答案】1.C2.B3.A4.B

5.①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早期语言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机制理论;

②基于对条件反射机制理论的质疑,乔姆斯基进行了概念性思考,提出了语言先天性的假说;

③采用先进的脑科学技术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人类语言能力的形成既有先天的生理机制,也

需要后天的模仿学习。

【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A.”人类不需要学习就能获得语言能力"错,结合”虽然人类的语言非常复杂,但是人却不需要

通过刻意的学习便能自然而然地掌握语言”可知,文中说的是不需要通过“刻意”的学习。

B."却无法解释人类如何获得基础语言能力〃错,结合“在解释基础语言能力的获得上捉襟见肘”

可知,文中说的是捉襟见肘,并不能说成却无法解释。

D."这与其在成年人大脑中起的作用截然不同〃错,结合”在成年人的大脑中,‘感知运动环路’

负责在对话过程中协调'听'和'说';对于正在学习讲话的小孩,它的主要作用是支持语言学习

中的语音模仿过程"可知,"作用截然不同"太绝对化。

故选C。

2.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B."语言先天性的假说……运用这一理论,语言学家将会揭开人类语言产生的奥秘”错,文中说

的是“未来的语言学研究将会以主观的概念性思考为引导,以客观的实证研究为基础,进一步

解开人类语言的奥秘",并不是语言先天性的假说这一理论。

故选Bo

3.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和论据的能力。

B.是外部环境对语言学习的影响。

C.是动物不具有学习人类语言能力。

D.是支持条件反射机制。

故选A。

4.本题考查学生对原文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

B.“引号的作用相同〃错,第四段中"普遍语法''引号的作用是引用。

故选Bo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①结合”早期的语言学理论认为,人类学习语言的过程是通过条件反射机制完成的,即人通过

刺激一一反应一一强化的循环过程逐步掌握语音、词汇和句法结构,最终学会使用语言"可知,

通过观察生活现象,早期语言学家提出了条件反射机制理论。

②结合"上世纪50年代,语言学家乔姆斯基否定了条件反射机制,提出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

他认为,人类具有一种先天语言机能,这种机能就像人体的一个器官,刚降生时便已预设于

大脑中了,,可知,基于对条件反射机制理论的质疑,乔姆斯基进行了概念性思考,提出了语言

先天性的假说。

③结合"脑科学的发展为人们一点点拨开迷雾,解释了人类在生命伊始便具备的语言能力的物

理机制,佐证了语言先天性的观点,填补了从理论假设到科学依据的空白”“通过反复的‘沉默

性模仿',新生儿逐渐学会了区分可能重复的声音和不可能重复的声音,最终获得了区分语音

和非语音的感知能力”可知,采用先进的脑科学技术进行实证研究,指出人类语言能力的形成

既有先天的生理机制,也需要后天的模仿学习。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将游牧草原与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关联的世界联系在一起的进程,因中国雄心的不断增

长和贸易的发展而加快。在汉朝,扩张的浪潮将中国的边界推进到更为广阔的疆土,并逐渐

抵达西域。这地方在甘肃的河西走廊------条将中国腹地和坐落在塔克拉玛干沙漠边缘的绿

洲敦煌郡连接在一起600英里长的通道以西。

此前,前往西域曾受到匈奴人的阻碍。匈奴是中亚地区的游牧民族,一些历史学家将这

些部落人群描述为蒙昧无知、茹毛饮血的野人。他们是汉朝重栗的牲畜贸易伙伴,汉朝每年

要从草原民族购买成千上万头牲口,同时,也要应对他们的进攻和偷袭。汉人常常派大使造

访这些从小就擅长捕捉耗子、小鸟甚至狐狸和兔子的游牧民;皇帝还会恭敬地问候匈奴大单

于“无恙”。在一套正式的朝贡体系下,汉人要给游牧部落送去许多奢侈的礼品——包括大

米、美酒和纺织品——只求换得和平。中国最重要的贡品是丝绸,因为它质地好、分量轻,

铺床做衣都用得上。丝绸同时是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的象征。

为换取和平而付出的物资总量十分巨大,这不仅是经济上的负担,也显出政治上的软弱。

所以汉帝国决定一劳永逸地解决与匈奴的纠缠。首先夺取河西走廊,控制农业富庶的西域地

区,接着经过近十年的多次征战(结束于公元前119年),将游牧部落赶回到他们原来的地方。

河西走廊通向西部的帕米尔高原,高原以西就是一个崭新的世界。中国为一条横跨大陆的交

流通道打开了大门——“丝绸之路”就此诞生。

然而,对于戈壁滩边缘的通道,特别是玉门关以西通道的开拓并不顺利。从一个绿洲到

下一个绿洲,极端的高温、致命性沙漠风暴,让路途异常艰辛。在这种恶劣的气候条件下,

巴克特里亚骆驼变得弥足珍贵:这些动物能忍受极其恶劣的气候环境,对致命性沙漠风暴的

到来非常敏感。它们在预感到风暴来临时会“立即嚎叫着聚成一团”,商人和商队见到后会马

上用毡布将自己的鼻口包裹起来。骆驼的使用让商旅跨越沙漠成为可能。

在艰难的环境下,必须有丰厚的回报才值得人们去冒巨大的风险。尽管四川的竹子和布

匹可以出现在几千英里以外的巴克特里亚市场,但贸易的主要产品是价格高昂的珍贵物品丝

绸。丝绸在古代扮演着诸多重栗的角色。在汉朝,丝绸与钱币、粮食一样可以用作支付军饷。

铸造足够数量的钱币是个难题,在饱受战火的边疆地区铜钱一文不值,而粮食也会随着时间

腐烂。于是,成匹的丝绸经常被用作货币,或作为军饷。丝绸作为一种奢侈品的同时,还成

为了一种国际货币。

中国还为来自域外的商人制定了贸易规则,创立了一套正规的管理体系。进入中国的客

商必须按规定的路线行走,他们将拿到通关文牒,也常常会被官员询问。像当代旅店的顾客

注册制度一样,这些来客的信息均被仔细记录:他们来自哪个国家,什么身份,下一个目的

地是哪里,特别是(考虑到关税)他们所携带的货物及其价值。所有这些复杂的行政措施都为

我们展示出都城长安是如何面对一个似乎正变得越来越小的世界。我们通常把全球化看作是

当代社会独有的现象,但早在2000年前,全球化就已经是事实,它提供着机遇,带来了问题,

也推动着技术的进步,促进着经济的发展,

(节选自【英】彼得•弗兰科潘《丝绸之路》)

材料二:

在丝绸之路开通之前,不论是欧亚大陆公元前两千纪印欧民族的南下与东进,还是以斯

基泰人为代表的草原游牧民族的迁徙,都带来了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的碰撞与交融。

公元前一千纪中期在伊朗高原崛起的波斯帝国是世界上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大洲的大

帝国,西起埃及、爱琴海和多瑙河,东至中亚、印度河,北抵黑海、里海、咸海,南濒红海、

波斯湾、阿拉伯海。几乎将古代除中国和西地中海地区之外的所有古代文明都联系在了一起。

随后的亚历山大帝国几乎取代了波斯帝国的全部领土,还增加了巴尔干半岛的希腊本土,其

中就包括其发祥地——马其顿王国。虽然亚历山大帝国昙花一现,但他开创的希腊化世界却

奠定了未来丝绸之路西段的基础。希腊化世界的主体就是亚历山大的部将们瓜分其帝国遗产

后形成的三大希腊化王国:埃及的托勒密王国、安提柯王朝统治下的马其顿王国和亚洲的塞

琉古王国。后者的地盘最大,也最难控制。塞琉古王国前三任国王与亚历山大一样,致力于

希腊式城市的建立,以此来巩固对当地民族的统治,同时加强对交通要道的掌控,这就无形

中拓展了波斯帝国留下的道路系统,从而使得张骞一旦进入中亚,也就意味着踏上了通往地

中海和印度的道路。那些分布于印度西北部、中亚、伊朗高原和两河——叙利亚地区的希腊

化城市,后来之所以有相当一部分转化为丝路重镇,它们之间的路线能够成

为后来丝路的主干道或支线,正是由于此前希腊化世界的存在以及这个世界内外各地之间联

系的扩大与深入。

(节选自杨巨平《文明互动视野下的丝绸之路》)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汉朝皇帝对待匈奴的态度具有两面性,一方面认为匈奴蒙昧无知,一方面恭敬地问候

大单于,缴纳贡品。

B.丝绸是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除具有实用价值外,还象征政治权力和社会地位,并成

为一种国际货币。

C.汉朝对进入中国的客商实施了旅店顾客注册制度,在面对越来越繁盛的世界贸易时显

示出了从容与自信。

D.两千年前,丝路贸易就实现了事实上的"全球化”,提供了更多机遇,推动了技术的进

步,可谓百利而无一害。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彼得・弗兰科潘在记述汉朝和匈奴关系时,对汉朝的表述,与一些史书上“天朝大国”形

象有所不同,有助于我们客观认识历史。

B.丝绸与竹子、布匹等物品相比,分量轻、易于携带,更适合恶劣气候条件下的运输,

因此成为丝路贸易的主要产品。

C.汉朝对匈奴展开军事行动,目的之一是减轻贡品带来的经济负担,这印证了恩格斯“经

济关系是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观点。

D.丝绸之路开通前,民族的扩张与迁徙让游牧文明与定居文明之间产生了碰撞与交融,

这是丝绸之路开通的前提与基础。

3.下列选项,不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第六段观点的一项是()

A.据司马迁的《史记》记载,汉武帝时西域都护府对过境的中外客商,给予安全保护和

生活上的照顾;对一般商品货物检验后,发给许可证。

B.据汉代《九章算术》记载,如有商人将大米出口西域,出三关(内关、中关、外关)后

的累进关税税率为三关税率之和,关税税率达到68%。

C.据班固的《汉书》记载,汉朝在阳关、玉门等丝绸之路主要城市设置关都尉或关令尹

及下属官吏,负责稽查商旅和通关文牒,征收关税和市租。

D.在敦煌附近悬泉置遗址出土的汉简记载:公元前52年3月6日驿站安置康居王使团

从使者、贵人到随从商人,一共76人,随行大牲畜78头。

4.下列表述与原文内容不一致的一项是()

A.波斯帝国玲(崛起于”希腊本土玲(联系)好诸多古代文明

B.亚历山大帝国玲(取代)玲波斯帝国玲(增加)好希腊本土

C.亚历山大部将玲(瓜分)玲帝国土地玲(形成)玲三大希腊化王国

D.塞琉古王国玲(开创)玲希腊式城市玲(转化为)玲丝路重镇

5.丝绸之路是怎样打通的?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概括。

【答案】1.B2.B3.B4.D

5.①汉朝通过战争夺取河西走廊,赶走游牧部落,打通了中国通往西域的道路。(东段)

②骆驼的使用开拓了戈壁滩边缘的通道,特别是玉门关以西的通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