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1页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2页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3页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4页
第4课《观沧海》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历史上有名的事件:挟天子以令诸侯最成功的一次战役:官渡之战最失败的一次战役:赤壁之战他信奉的至理名言:“宁使我负天下人,勿使天下人负我”史书评论他:“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他是谁?观沧海古代诗歌(唐朝为分界)包括古体诗、乐府诗、律诗、绝句、词、曲等。古体诗(四言五言、七言)楚辞(离骚)乐府诗(观沧海)诗经(关雎)近体诗(57)律诗【八句的(首颔颈尾)】(次北固山下、七律长征)绝句【四句的(五言、七言)】

(江雪、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文体知识乐府搜集整理的诗歌,后世叫“乐府诗”,或简称“乐府”。它是继《诗经》《楚辞》而起的一种新诗体。汉乐府,指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初设于秦,是当时少府下辖的机构,正式成立于西汉汉武帝时期,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其中,《孔雀东南飞》与《木兰诗》合称“乐府双璧”。汉代《孔雀东南飞》、北朝《木兰诗》和唐代韦庄《秦妇吟》并称“乐府三绝”。文体知识曹操。东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在其死后被其子曹丕追封为魏武帝。他是建安时期的代表诗人之一。他的诗继承汉代乐府民歌反映现实的优良传统,风格悲凉慷慨。写出《短歌行》《蒿里行》《观沧海》《龟虽寿》等名篇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和求贤若渴之心,气魄雄伟,苍劲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与其子曹丕、曹植合称“三曹”。作者简介诗歌背景曹操取得官渡之战的胜利后,逐渐统一北方,但东北方的乌桓等少数民族经常骚扰边境。建安十二年,曹操毅然北征乌桓,并取得胜利,巩固了后方,为实现统一中国的宏愿奠定了基础。归途中,他登上当年秦始皇、汉武帝也曾登过的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一吟把握基调深情朗读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观

海曹

操jiédànsǒngzhìsèzāi一读,读准字音,读准二二节奏,齐读体会。二读,朗读指导:每行诗歌最后一个字读响亮,读饱满。男生读四言,女生读七言,你有什么发现?四言:二/二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七言:四/三东临碣石观沧海,水波动荡山岛耸。草木丛生洪波涌,日月星辰出其中。三读:改写比读:小结:四言诗音节短促,富于节奏感和平衡感。本诗刚健有力,音调铿锵。二译理解诗意掌握技巧借助课下注释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文章的大概意思。东行登上高高的碣石山,来观赏苍茫的大海。海水多么宽阔浩荡,海中山岛罗列,高耸挺立。周围树木葱茏,各种草植生长茂盛。萧瑟的风声传来,草木动摇,海中翻涌着巨大的海浪。太阳和月亮升起降落,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天河里的灿烂群星,也好像是从大海的怀抱里涌现出来的。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诗文翻译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什么字?2.这首诗写了几层意思?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3.这首诗描写了哪些景物?体现了诗人怎样的胸怀?4.诗中哪些句子最能体现作者博大的胸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思考、探究下列问题:小组在全班展示,其他同学评价。学生回答,其他同学补充、纠正并评价合作探究,理解诗歌1.诗中统领全篇的一个字是什么字?

开篇点题,交代观海的地点。“观”字统领全篇,是诗的线索,以下皆由“观”字展开,写登山观海所见。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①

总写:地点、方位②实景

③虚景

④附文2.哪些诗句是写现实的?哪些诗句是想象的?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是诗人从碣石山往下观看到的沧海的情形。在视觉上突出远观的景物,动静结合,海水动荡为动景,山岛耸立为静景。相互映衬,从大处落笔,着力渲染出大海那种雄浑辽阔的气势。实景

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作者借助奇特的想象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状观景象,委婉地表达了诗人开阔的胸襟和远大的政治抱负。3.最能体现作者博大胸襟的诗句是什么?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互文,也叫互辞,是古诗文中常采用的一种修辞方法。古文中对它的解释是:“参互成文,合而见义。”具体地说,它是这样一种互辞形式:上下两句或一句话中的两个部分,看似各说两件事,实则是互相呼应,互相阐发,互相补充,说的是一件事。由上下文意互相交错,互相渗透,互相补充来表达一个完整句子意思的修辞方法。举例:“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木兰辞》又名《木兰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