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议论文题目-设置形式_第1页
高考议论文题目-设置形式_第2页
高考议论文题目-设置形式_第3页
高考议论文题目-设置形式_第4页
高考议论文题目-设置形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高考议论文题目-设置形式

从高考作文设置形式来看,可以分为命题作文、材料作文、漫画作文等。我们只有吃透材

料才能巧立意。材料作文一般由两部分组成:一是材料,二是要求。

了解材料类型,便于分析把握材料的内涵和含意,为确定立意打下基础。从材料数量上看,

有一则材料与多则材料;从材料文体上看,有记叙性的、说明性的和议论性的;从材料内容上

看,有文字材料和图画材料。

一、命题作文

命题作文是指出题者给出一个既定的题目,要求应试者根据这个给定题目进行写作。立意

要根据题目或话题的要求,确定一个明确的中心。

从形式上来说,命题作文有三种类型:

1、全命题作文

题目前没有导入或解说性的材料,题目本身是完整的。如:

2007年高考安徽省的作文题是:

以《提篮春光看妈妈》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2009年高考湖南卷的作文是:

请以《踮起脚尖》为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或记叙文。

2、半命题作文

题目不完整,需要写作者进行补充。如:

2009年高考湖北卷的作文是:请以《站在的门口》为题写一篇作文。

【注意】

以上两种命题形式由于对于思维和写作的限制,在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中出现较少,命题作

文更多以“材料引导式”形式命题。

3、材料引导式命题作文:

给出材料,然后再全命题或半命题写作。

①有的是给出材料,自拟标题,但在副标题有限制。如:2017年全国三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2017年是我国恢复高考40周年。40年来,高考为国选材,推动了教育改革与社会进步,

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40年来,高考激扬梦想,凝聚着几代青年的集体记忆与个人情感,

饱含着无数家庭的泪珠汗水与笑语欢声。想当年,1977的高考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拐点;看今

天,你正与全国千万考生一起,奋战在2017的高考考场上……

请以“我看高考”或“我的高考”为副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②有的是给出材料,然后半命题作文的形式。如:2020年新高考二卷。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

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

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电视台邀请你客串《中华地名》主持人。请以“带你走近”为题(补充一个地

名,使题目完整),写一篇主持词。

要求:结合材料,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

少于800字。

③有的是给出材料,然后全命题作文的形式。

如:2024年北京卷高考作文。

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答。不少于700字。将题目写在答题卡上。不透

露所在区、学校及个人信息。(50分)

(1)几千年来,古老的经典常读常新,杰出的思想常用常新,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亘古

常新……很多事物,在时间的淬炼中,愈显活力和价值。

请以“历久弥新”为题目,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分,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2)个人成长需栗打开视野,人际交往需栗打开心扉,科技创新需要打开思路……打开,

发现新的自己;打开,带来新的气象。每一次“打开”,都有一段故事。

请以“打开”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思想健康;内容充实、合理,有细节描写;语言流畅,书写清晰。

二、材料作文

材料作文是根据所给材料和要求来写文章的一种作文形式。它要求考生依据材料来立意、

构思,材料所反映的中心就是文章中心的来源,不能脱离材料所揭示的中心来写作。

1、有的在材料后给出主题或话题(如2024年上海卷、2021年全国甲卷),有的需要自己思

考主题或话题(如全国新高考I卷)。

(1)写作(70分)(2024•上海卷)

生活中,人们常用认可度判别事物,区分高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认可度”的认

识和思考。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年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

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

“八一”“十一”,我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们读

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大钊

、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都给

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民族

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

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有的在材料后给没有给出主题或话题,但材料在论述中话题体现的比较明显(如2024年天

津卷、全国新高考I卷)。

(1)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年•天津卷)

在缤纷的世界中,无论是个人、群体还是国家,都会面对别人对我们的定义。我们要认真

对待''被定义",明辨是非,去芜存真,为自己的提升助力;也要勇于通过“自定义”来塑造

自我,彰显风华,用自己的方式前进。

以上材料能引发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结合你的体验和感悟,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②文体不限(诗歌除外),文体特征明显;③不少于800

字;④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分析】

虽然材料后没有明确的话题,但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话题是:“被定义”与“自定义”。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年全国新高考I卷)

1917年4月,毛泽东在《新青年》发表《体育之研究》一文,其中论及“体育之效”时

指出:人的身体会天天变化。目不明可以明,耳不聪可以聪。生而强者如果滥用其强,即使是

至强者,最终也许会转为至弱;而弱者如果勤自锻炼,增益其所不能,久之也会变而为强。因

此,“生而强者不必自喜也,生而弱者不必自悲也。吾生而弱乎,或者天之诱我以至于强,未

可知也”。

以上论述具有启示意义。请结合材料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要求:选准角度,

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分析】

虽然材料后没有明确的话题,但我们很容易判断出话题:“强”与“弱”。

3、有的材料是一则内容丰富的故事,有的是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时事。

(1)材料是一则内容丰富的故事,如: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全国I卷)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

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

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

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

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

最深?请结合你的感受和思考写一篇发言稿。

(2)材料是与现实联系紧密的时事,如: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全国新高考I卷)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

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

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

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

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

们的联系。

请综合以上材料,以“疫情中的距离与联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18年•全国I卷)

2000年农历庚辰龙年,人类迈进新千年,中国千万“世纪宝宝”出生。

2008年汶川大地震。北京奥运会。

2013年“天官一号”首次太空授课。公路“村村通”接近完成;“精准扶贫”开始推动。

2017年网民规模达7.72亿,互联网普及率超全球平均水平。

2018年“世纪宝宝”一代长大成人。

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际遇和机缘、使命和挑战。你们与新世纪的中国一路同行、成长,和中

国的新时代一起追梦、圆梦。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想象

它装进“时光瓶”留待2035年开启,给那时18岁的一代人阅读。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4、有的是富有哲理的语句,有的是哲理语句与时事的结合,如:

(1)材料是富有哲理的语句,如: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年•全国甲卷)

每个人都要学习与他人相处。有时,我们为避免冲突而不愿表达自己的想法。其实,坦诚

交流才有可能迎来真正的相遇。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3全国乙卷)

吹灭别人的灯,并不会让自己更加光明;阻挡别人的路,也不会让自己行得更远。

“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如果世界上只有一种花朵,就算这种花朵再美,

那也是单调的。

以上两则材料出自当代领导人的讲话,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说出了普遍的道理。请据此写一

篇文章,体现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③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年浙江卷)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2)材料是哲理语句与时事的结合,如: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3年全国I卷)

好的故事,可以帮我们更好地表达和沟通,可以触动心灵、启迪智慧;好的故事,可以改

变一个人的命运,可以展现一个民族的形象……故事是有力量的。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年全国n卷)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

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2020年的春天,

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

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

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请完成一篇演讲稿。

5、有的材料来自于正在考的现代文阅读,如: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新课标H卷)

本试卷现代文阅读I提到,长久以来,人们只能看到月球固定朝向地球的一面,“嫦娥四

号”探月任务揭开了月背的神秘面纱;随着“天问一号”飞离地球,航天人的目光又投向遥远

的深空……

正如人类的太空之旅,我们每个人也都在不断抵达未知之境。

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与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3•新课标II卷)

本试卷语言文字运用II提到的"安静一下不被打扰”的想法,在当代青少年中也不鲜见。青

少年在学习、生活中,有时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空间,放松,沉淀,成长。

请结合以上材料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6、材料不表达观点,只是提出问题,留给读者去思考、解答。

①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新课标I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

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②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0•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1)自拟题目;(2)不少于800字。

三、漫画作文

1、画中含情

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9年全国3卷)

华北首麻》课.~

我萼醇你的: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

2、画中寓理

(1)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

文章。(2016年全国1卷)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

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新高考H卷)

[注]描红:用毛笔蘸墨在红模子上描着写字。

请整体把握漫画的内容和寓

意写一篇文章,反映你的认识与

评价、鉴别与取舍,体现新时代

青年的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设置形式•作文精选

一、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2021•全国甲卷)

中国共产党走过百年历程。在党团结带领人民进行的伟大斗争

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已经深深融入我们的血脉

和灵魂。我们过的节日如“五四”“七一”“八一”“十一”,我

们唱的歌曲如《义勇军进行曲》《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我

们读的作品如《为人民服务》《沁园春•雪》《荷花淀》《红岩》,我们景仰的革命烈士如李

大钊、夏明翰、方志敏、杨靖宇,我们学习的榜样如雷锋、焦裕禄、钱学森、黄大年,等等,

都给予我们精神的滋养和激励。我们心中有阳光,我们脚下有力量。我们的未来将融汇于中华

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我们处在一个大有可为的时代……

请结合材料,以“可为与有为”为主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少于800字。

【范文参考】

乘可为之风,步有为青云

大风泱:泱,看百年征途,激流浩荡;大潮滂滂,揽今朝胜景,磅礴万丈。征途已启,宏图

已展,大有可为,吾辈青年当乘风而上九万里,步有为之青云。

何为三为2当下之中国便是最好的答案:改革开放蒸蒸日上,科技创新捷报频传,抗击疫

情堪称世界典范,社会主义文化深深融入血脉……中华民族披荆斩棘、浴火重生,开拓出社会

主义新境界,史无前例。这个时代便是“可为”最生动的注脚。

诚然,生逢盛世,我们大有可为,然静言思之,方知“可为”仅为外因,欲达“有为”之

境界,提升个人素质是不二法门。

勇担责任,心怀家国,步有为之青云。乌飞兔走.岁月变迁,每一代人都有不同的责任,

但无论哪一代人,责任的血脉中都必将镌刻“家国”二字,生生不息。这是一种血性,是五四

青年“誓死力争,还我青岛”的血性;这是一种气魄,是青年毛泽东“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

成名誓不还”的气魄;这是一种志向,是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志向;这是一种定力,

是邓稼先坚守大漠数十年,研制“两弹一星”的定力;这是一种情怀,是袁隆平院士让人类摆

脱饥荒的情怀;这是一种挚爱,是戍边战士“清澈的爱,只为中国”的挚爱……时光流转,一

代代中国人勇担责任,薪火相传,有为之士辈出。

砥砺自我,拼搏实干,步有为之青云。何必仰头看青天?何必低头看白水?只需一步一步

踏在泥土上,打上深深的脚印,诚如朱自清先生所言。山河锦绣的时代画卷中,我看到了人的

力量,我看见了实干的力量:当举国上下共同抗疫,众志成城之时;当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

利的钟声敲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伟大成就之时;当“嫦娥”上九天揽月,科技创新捷报

频传之时,一个个砥砺奋斗的身影赫然显现,一个个拼搏实干的灵魂得以升华,这是“有为”

最好的范例。

“愿中国青年都摆脱冷气,只是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流的话。”时代大有可为,为

何不为?为何无为?反观当下,“躺平”“内卷”等词语的兴起,冷峻地观照出当下部分青年

无为之态。懦者从不启程,弱者死于途中,只剩下我们前行,一刻也不能停,因为这是一个大

有可为的时代。

乘可为之风,步有为青云,展英雄本色,续时代征程!

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2024•新课标I卷)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越来越多的问题能很快得到答案。那么,我们的问

题是否会越来越少?

以上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

信息;不少于800字。

【范文】

撑起答案之长篙,漫溯问题之星河

我喜我生,独丁斯时。如今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深刻的耕耘着社会的每个角落,技术演绎的

红利赋能着我们的生活。过往的问题之海,似乎已逐渐被答案填平。如此境遇,我们的问题是

否将越来越少?依我之见:问题得到答案愈快愈丰,则我们问题愈多愈深。所以,我们应当撑

起答案之长篙,漫溯问题之星河。

“思接千载,心游万仞”,互联网的普及、人工智能的应用让答案的富集度更高,让问题

的检索得以更敏捷,我们的问题确实得到了更多更快的解答。如今,汗牛充栋中描述的累累案

牍早已放置高阁,皓首穷经方得的答案轻轻点击即可获得,大数据、智能AI,甚至虚拟现实、

人机交互的应用,让我们得以便捷调度数千年来产生的所有知识,并在技术的加持下进行选择

与整合,无数的问题迎刃而解,无数的困惑消弭无形,甚至困惑千年的古棋秘局也能得到瞬间

的解答,这是数字的魅力,也是技术的张力。

“有无相生,万物并作”,但是答案往往不是问题的终局,而是新问题的源起。往往我们

得到的答案越多,我们的由此产生的问题也会也多,这是人类好奇心的驱使,更是问题与实践

的微妙同频。我们并未止步三千年前的先祖观察尺度时留下的“尺蟆之屈,以求信也”的哲思,

才有了创造性设计''祝融号"火星车的主动悬挂系统;屠呦呦并未止步《五十二病方》的答案

而是在科研问题的指引下发现了青蒿素……可见问题与答案本身就是在人类好奇心的驱使和

社会实践的拓展下,相融共促、不断前进的过程。

我们更不能忽视的是,互联网和人工智能之所以“很快”,是因为其答案是基于现有信息

的抓取整合,其在关涉人类情感等价值判断问题上存在弊端,更在人类未来发展的解答诉求上

难以满足。作为青少年的我们当更加警惕,防止互联网的这种“唾手可得”而丧失思考的深度,

造成思维的浅薄和矮化。试想,如果袁隆平以现代的检索技术寻求杂交水稻的前途,只能得到

“自花授粉作物自交不退化,因而“杂交无优势”的论断而失去杂交水稻突破的机遇,谈何''禾

下乘凉梦”?因此我们要在现有答案的基础上,要让问题“越来越多”,坚定的向问题的更广

更深处漫溯。

长河奔腾,万物勃发,互联网和人工智能是对我们生活的增色而非增重,激发寻求答案使

命更要勇于向更多的问题进发,且让我们撑起答案之长篙,漫溯问题之星河,迎接下一季的花

开!

【附录】

1、我喜我生,独丁斯时。一一《后汉书•岑彭传》丁:遭遇,碰到。

2、寂然凝虑,思接千载;悄然动容,视通万里。一一刘勰《文心雕龙》

精鹫八极,心游万仞。一一陆机《文赋》

3、有无相生,难易相成。一一《道德经》

万物并作:一切事物一齐生长,发展。一一《道德经》

5、尺蟆之屈,以求信也:比喻先忍受屈辱,然后才能伸展抱负。信:伸直。一一《周易》

6、寻梦?撑一支长篙,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满载一船星辉,在星辉斑斓里放歌。

——徐志摩《再别康桥》

三、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2019•全国3卷】

(据“小林漫画”作品改编)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范文参考】

爱的目送

毕业前最后一节课,老师对学生说:“我再看看你们。”

即将说再见,老师不舍,要“再看看”。是啊,人生路那么漫长,可老师能陪伴学生走过

的,终究只有一段路。这段路是艰辛的,传道、授业、解惑,都是这条路上必经。老师要对学

生们倾囊相授,让学生从不知到知之;要对学生正确引导,让学生不仅学会知识,还要树立正

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要对学生倍加关怀,让学生感觉到他们不仅在获得知识,寻求真理,更

在得到老师的爱。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这是著名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陶行知先生

如此,图中的老师如此,普天之下的老师也莫不如此。也因着这一颗心,才有了“我再看看你

们”的那份不舍。

当然,除了不舍,还有希冀。正如老师对学生说的那句:“你们再看看书。”对于老师而

言,即将挥手作别的是学生。老师希望学生再看看书,字短情长:再看看书,学生们才能更熟

练地掌握所学知识,更好地应对考试,更稳健地走好未来的路。

师生一回,学生们终究要远行,老师能给他们的,是不舍,是希冀,是一场充满爱的目送。

这样充满爱的目送,我一定是拥有过的,可惜的是,在我拥有的时候不曾有太强烈的感受,直

到毕业多年,才在回忆中享用。譬如我在大学毕业后回东北故乡探亲的时候,小学班主任远远

看见我并喊我名字,说看背影也看得出是自己曾经教过的学生,说这些话的时候,班主任老师

眼里满是真挚。

那之后我在反问自己,如果是我远远看到老师的背影,我认得出么?恐怕不能。譬如我的

初中语文老师在多年之后托人打听我的手机号码,同我联系,只是想知道我过得怎么样,她说

她会为我骄傲,而我呢?接到语文老师电话那一刻,我除了感动,更多的是羞愧,我可能对老

师也有一样的牵挂?上述种种,应了一句“当时只道是寻常”,老师对我们那份爱,那份不舍

与希冀,总是在分别之后,才被感知。

老师们知道的,是分别时,他们对学生们那一场爱的目送。

老师们不知道的,是分别后,他们也正在或终将成为学生们心中一道爱的风景,随着时光

永恒。

今天,因着图中这一场爱的目送,也让我想对曾经教过我的老师说一句:“请让我再看看

书,也请让我再看看您!”

四、阅读下面的漫画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60分)(2016年•全国

1卷)

要求:结合材料的内容和寓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

不得抄袭。

【范文参考】

怀容误之心,成大美格局

稚童满心欢喜地握着满分的答卷,却未曾料想那一次的完美竟成了以后的重压;顽子手持

处于及格边缘的分数,因着分毫之差享受截然相反的待遇。看似天壤之别的境况,其本质却都

是家长对孩子失误持绝对否定的态度。

殊不知,这所谓的“赏罚分明”“因材施教”,不过是自私地将孩子的失误看作天理难容

的祸患。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与其一味强压失误的苗头,最终得到畏蕙不前的“绝对安全”,

不如怀着容误之心,以宽容的态度对待失误,给孩子留下温暖和继续向前的勇气。

“盖余之勤且艰若此”,大儒宋濂幼时即嗜学,成年后趋百里外,跟随乡之先达潜心学习,

也曾不断地援疑质理。试想乡野之人,立侍尊者之左右,又怎么会没有一丝失误?倘若先达对

宋濂的失误毫无包容之心,宋濂又怎能在一步一步的完善中终成大儒?温暖的容误之心,让一

个贫困学子获得了继续向前的勇气,卒有所闻,于历史长河中留下其身影。

诚然,进步应当鼓励,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