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_第1页
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_第2页
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_第3页
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_第4页
地貌学流水地貌5河口三角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节河口地貌河口是海陆相互作用频繁的地区。河口地区的三角洲是当今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如莱茵河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尼罗河三角洲等。同时,由于超负荷的人类活动,使得河口区也是承受环境压力最沉重的地域(包括陆地和水域)。一、河口段划分径流与入注水体(海洋、湖泊)相互作用的地段,叫河口地区(estuary)。这是一个河段的概念,而非仅仅指河流入海、入湖的那一点、一个断面。其水体盐度变化范围在0.1‰~30‰之间(冲淡水、混合水,大洋海水的平均盐度是35‰)。河流动力与海洋动力(主要是潮汐和波浪)相互交接过渡和相互作用(交锋)的地带。•潮流界、潮区界,及洪枯变化长江:枯水季节潮区界在距河口616km的安徽大通,潮流界在江苏的镇江附近。但洪水期,潮区界下移到距河口400公里的芜湖,而潮流界也只达江阴以下。珠江:潮流界0~160km,枯季上移,西江至高要三榕峡,北江至三水,东江至东莞石龙。潮区界40~300km。黄河:潮流界0~6km;潮区界10~20km向外海过渡,河流的作用逐渐减弱;向内陆过渡,海洋的作用逐渐减弱。一般根据潮流界和潮区界和口门,将河口地区划分为:•

近口段:

径流作用,各种河床地貌•

河口段:

(喇叭口形)径流和潮流作用,三角洲、三角港、沙洲、沙岛•

口外海滨段:

潮流、波浪、海流作用,水下三角洲、浅滩在实际的河口研究中,一般只涉及后两部分,近口段还是当作一般的河流地貌来研究。二、河口区的水动力特征和泥沙运动河流携带泥沙和溶解物质,进入河口地区,在这里,河流和海洋交锋(一个显著的地理界面),相互作用的性质既包括物理过程,也包括化学过程。与地理界面相关的现象:农牧交错带、山地平原交接带、热带和亚热带的界限、城乡结合部,等(一)河口的水动力特征1、两向水流:径流和潮流河口是各种动力作用的消能区,也是大量泥沙的沉积区。河口的演变主要取决于河口区泥沙的冲淤变化。取决于河口边界条件和水动力特征。涨潮流和落潮流均对泥沙进行搬运,在两者平衡附近,最有利于泥沙的沉积。若涨潮流速大于落潮流速(如枯水期),海域泥沙可以进入口门;反之(洪水期),河流泥沙可以运出口门。在多汊道的潮汐河口地区,潮波在汊道口的分汊处相遇,产生汇潮点,也利于泥沙的淤积。2、不同性质的水体:主要是密度和盐度的差别。所谓密度的高低,是指注入水体相对于受水盆地水体的密度而言。•

等密度流:轴向射流,三维混合,流速剧降,泥沙由粗到细逐渐沉积。•

低密度流:平面射流,二维混合,水流展宽与降速较慢,常形成盐水楔。楔的端部,流向、理化性质不同的水体相遇,引起推移质、悬移质的堆积、絮凝作用。•

高密度流:底部平面扩散,与上层水体的扩散受到限制。(二)河口区的泥沙运动

1、泥沙来源和运移(1)以河流带来的为主;(2)海域来沙,其实这些泥沙也是过去河流带入海洋的,以及其他河流带来的(如长江口的泥沙可以向南带到钱塘江)。2、河口区有利于泥沙堆积的部位(1)涨、落潮的平衡带附近(流速、流量、输沙量)(2)汇潮点(3)咸淡水混合位置

•咸淡水明显分层地段,在咸水楔的顶部大量沉积,形成拦门沙。

•咸淡水轻度混合,分界不明显,存在一较广的泥沙沉积范围。

•咸淡水充分混合。不明显界线。从口门向外扩散沉积,无优势沉积区。属于一种异重流,可以沿着海底扩散很远,如冷水入湖(尤其自北向南流)、浊流入海等。3、波浪作用对河口区泥沙的冲淤影响

•既侵蚀,也堆积,从而影响改变三角洲的形态。如波浪作用形成的滨外沙坝,使河口和滨外沙坝之间形成一个平静水域,有利于泥沙沉积。

•若波向线与岸线呈锐角相交,产生沿岸泥沙运动,促使河口沙嘴生长。三、三角洲为什么大河入海处往往有个三角洲?如埃及的尼罗河(世界第二长河)三角洲,面积达24000km2;美国密西西比河(世界第四大河)入海处的三角洲,呈鸟足状,面积达26000km2;我国的长江(世界第三大河)、黄河(世界第五大河)以及珠江入海处,也都有面积很大的三角洲。

•三角洲的发育地区:河流入海、入湖。•三角洲的平面形态:,-5世纪、尼罗河。1、三角洲发育的基本条件

1)丰富的泥沙来源(物质基础)。年输沙率/年径流量>0.24,形成三角洲;年输沙率/年径流量<0.24,则发育三角港

2)海洋的侵蚀搬运能力较小(动力条件)。

3)口外海滨地形平坦,水深较浅(空间条件)。对波浪消能,有利于沉积、浅滩出露水面。•美洲的西部无三角洲发育:水深、坡陡;洋流强劲;河流短小。•钱塘江三角港:河流含沙量低;潮差大(8.93米),侵蚀能力强。2、三角洲的发育过程(一个理想模式)

•胚胎阶段:河流比降减小,水面展宽,河、海水体混合,流速急剧降低,大量泥沙迅速堆积,形成河口沙坝(拦门沙)

•过水断面缩小,水流分汊,形成汊道。汊道口形成新的河口沙坝,如此反复(如同细胞分裂)。同时河口沙坝不断接受沉积,逐渐堆高、展开,出露水面成为沙岛,如崇明岛。•河口沙岛与废弃的汊道、港湾转化而成的湖泊、沼泽和天然堤等,组成三角洲平原,并与向海延伸的水下三角洲部分紧密相连,构成完整的三角洲沉积体系。如此反复,使三角洲向海扩展。

以上为三角洲发育的概括性理想模式,对于各个具体的三角洲发育过程而言,由于河口的水动力条件和地形的千差万别,形成过程有很大变化:黄河三角洲:多汊道、改道;长江三角洲:沙岛、沙嘴、泻湖珠江三角洲:多基岩屏障

Mississippi三角洲:由汊道两侧的决口扇形成。3、三角洲的沉积结构(比较难理解)由陆地向海洋方向,按照地貌特征,分3个沉积单元:•顶积层(顶组沉积层),由水上和水下三角洲平原沉积组成;•前积层(前组沉积层),水下三角洲的前坡沉积,沉积物含水较多,常呈半液体状态;•底积层(底组沉积层),主要由海洋沉积物组成,粒度细、水平层理。从沉积相的角度,按照河口水动力、沉积物和生物组合等特征的综合分析,将三角洲沉积体系分3部分:•三角洲平原相:出露水面的部分,沉积类型:河床、河漫滩相、湖泊、沼泽相、泻湖相等。组成物质较细,少量海陆过渡相生物种属。•三角洲前缘相:三角洲的水下部分。沉积类型:分流河床沙、水下天然堤、河口沙坝、远沙坝、席状沙等。沉积构造:交错层理、波状层理。物质:细砂和粉砂为主,远沙坝更细,以粉砂和粘土质粉砂为主。•前三角洲相:三角洲前缘相外侧向海过渡地带。由河流悬移质沉积而成,粉砂质粘土、粘土,富含有机质,水平层理发育,以海相生物占优势。4、三角洲分类依据多种,按照形态和形成过程:

1)扇形(尼罗河、伏尔加河、黄河)

2)鸟爪(密西西比河)

3)尖头(台伯河)

4)岛屿(珠江、恒河)

5)介于两种类型之间的过渡类型,如长江:3-4deltas三角洲的发育是河流、波浪、潮流三种力量共同作用的结果,根据三种力量的对比:

•河流型三角洲

•波浪型三角洲

•潮汐型三角洲。三角洲的发育状况还取决于河流输沙量和径流量的相对关系:输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