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山东省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山东省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山东省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山东省某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年级上册12月月考语文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山东省实验中学2023级第二次阶段测试

语文试题

2023.12

一、现代文阅读(25分)

(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4小题,1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材料一:

中国文学在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就在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

虽然以“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相标榜,但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

五四文学革命,结束了这种新旧杂糅的状态,但新文学最初的创作尝试,仍免不了要经历一个“小脚

放大”的蜕变过程。这期间,所谓中国特色在创作中的最初表现,是从中国文学的母体中带出来的鲜明胎

记。五四文学革命之后,中国文学受外来影响渐多,取法于外渐成一时风气,但新文学并未就此泯灭中国

特色。只要祛除阐释的遮蔽,就不难看出,在这些新式的外衣下,各体文学创作,仍然具有中国文学的特

质。以鲁迅的小说创作为例,笔者曾把鲁迅的小说分为以下几类: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

愤深广”的《狂人日记》;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痪,悲天悯人,而以写实笔法出之的《祝福》等;直接

继承清代讽刺小说的传统,因“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而“冷嘲热讽”的《孔乙己》和《阿Q正传》等:

受“诗骚传统”和古代散文影响,如“诗化”“散文化”的《故乡》和《伤逝》等:化用笔记文体,而以

“油滑”之笔出之的《故事新编》等。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后,因为有“革命文学”的提倡和左翼作家的实践,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

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溢养,逐渐在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

身特色。到四十年代的根据地、解放区文学,“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就成

了这期间及此后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文学追求中国特色的主要方向。李季等人的长篇叙事诗创作、赵树

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他们的作品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这期间的文学锻

造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同样缘起于根据地、解放区时期,在新中国成立后得到长足发展的“革命历史演

义”和“新英雄传奇”创作,是中国特色创作追求的又一重要成果。这种由中国古代历史演义和英雄传奇

转化而来,又融进新的观念和手法的新兴文类,是具有鲜明特色的现代中国小说。

从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各体文学在中国特色的方向上,都做出了不懈的探索努

力,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也为中国特色文学理论建构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之交及其后

兴起的文学革新,在一个时期虽然再度把探索的目光转向二十世纪西方现代文学,但在经历了一个否定之

否定的历史行程之后,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又在一种更高的意义上,以一种更新的姿态,回到这一

方向上来。

(摘编自於可训《创作经验是文学理论建构的基础》)

材料二:

现代世界的生成,能够让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国家中的人民意识到同处于这个世界上,文学是最好的

沟通桥梁。据严家炎先生的研究,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是中国人最早用法文写的文学作品,虽然这部

中篇小说来自对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再创造,但严家炎认为它加入了许多富有时代感的新内容,人物性

格和追求爱情的主题都有新的发展。而且可以看出陈季同在浓郁的风俗画色彩描写方面明显受到十九世纪

法国文学的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的进程虽然缓慢,却持续不断,由最早的涓涓细流,经过百年的顽强

走向世界,终于成就当今的气候和阵势。

现代中国要自强,要新生,要创造全新的中国,这是几代仁人志士的渴求。在某种意义上,中国传统

文化趋于保守。从另一种视角也可以看到:世界上任何民族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像现代中国人这样顽强地

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文化。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以儒家为正统的思

想价值,不管是治国方略还是家庭伦理,都以“三纲五常”为上,“四书五经”则是文人学子的文化基

础。但在思想文化的创造革新方面,中国文化又具有兼容并包的精神。在西方各民族国为宗教打得你死我

活的情况下,中国则可以完成“儒道释”三位一体,中国文化始终有勇气有胸怀吸收外来文化,兼容不同

的思想。汉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实则是统治阶级的政治策略,并非文人学子的排斥异己。唐宋古

文运动,虽然强调“文起入代之衷”,但也是借古之名,托古革新。直至近代“桐城派”之复兴古文,也

适应时代变化,不断革新语言。连胡适也承认,“桐城派”的古文为现代白话文打下了良好的基础。确

实,中国几千年社会之稳定,其政治上的制度性保守是显而易见的,这也使中国能够进行五千年文明传承

而不中断;但中国文化始终有兼收并蓄创化革新的活力,这也是事实。唯其如此,在展开现代转型时,才

能如此热烈地敞开胸怀,容纳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入中国,为中国完成现代社会的创造所用。

(摘编自陈晓明《面向世界的中国现代视野》)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五四文学革命前,中国文化界提出了“文界革命”、“诗界革命”和“小说界革命”等口号。

B.中国现代文学成长过程中,曾提倡创作“革命文学”,左翼作家是“革命文学”的践行者。

C.二十世纪四十年代,李季、赵树理等人创作的民间曲艺作品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

D.陈季同的《黄衫客传奇》受法国文学的影响,也在唐传奇《霍小玉传》的基础上有所创新。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不仅完成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而且坚持了自身的特色。

B.经历五四文学革命后,中国新文学虽然占据了文学创作主体地位,但仍然有古典的印迹。

C.鲁迅先生受外来文化影响,以写实笔法创作的《祝福》体现出关切民痛、悲天悯人的思想。

D.传统中国有很多诸如“敬德宗孝”之类的糟粕,但“四书五经”给文人学子奠定了文化基础。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能体现材料二主张的一项是()

A.临风杪秋树,对酒长年人。醉貌如霜叶,虽红不是春。(白居易《醉中对红叶》)

B.云里烟村雨里滩,看之容易作之难。早知不入时人眼,多买胭脂画牡丹。(李唐《题画》)

C.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苏轼《琴诗》)

D.东海广且深,由卑下百川。五岳虽高大,不逆垢与尘。(曹植《当欲游南山行》)

4.鲁迅先生在《拿来主义》中说:“没有拿来的,文艺不能自成为新文艺。”根据两则材料,我们应怎样

“拿来”?请简要概括。

【答案】LC2.B

3.D4.①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②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③学习外来优秀文化。

【解析】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

C.“李季、赵树理等人创作的民间曲艺作品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错误,原文为“李季等人的长篇叙

事诗创作、赵树理等人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榜样。他们的作品在改造民间曲艺方面所取得的宝贵经验,是

这期间的文学锻造中国特色的主要表现”,是说李季等人创作的长篇叙事诗和赵树理等人创作的小说在改

造民间曲艺方面取得了宝贵经验,不是李季、赵树理等人创作了民间曲艺作品。

故选C。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

A.“中国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不仅完成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而且坚持了自身的特色”错误,

原意为“从古典向现代发生转型变化之际”,并非“完成了中国文学从古典向现代的转型”;原意为“在

创作中显示了自身的特色”,并非“文学变革……坚持了自身的特色”。

C.”受外来文化影响”错误,原文有“承袭古人'发愤’著书的传统,如‘忧愤深广’的《狂人日记》;

以古仁人之心,关切民瘦,悲天悯人”,关切民瘦悲天悯人是中国文学的特质,不是因为受外来文化影

响。

D.“传统中国有很多诸如‘敬德宗孝’之类的糟粕”错误,原文为“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

以儒家为正统的思想价值,不管是治国方略还是家庭伦理,都以‘三纲五常’为上,‘四书五经'则是文

人学子的文化基础”,只客观陈述传统中国尊崇祖训,“敬德宗孝”,没有将其定义为“糟粕”。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材料二的核心主张为“兼容并包”。

D.说山海之高深由于纳微尘、百川,最能体现这一主张。

A.诗句意思是,年事已高的自己,面容在喝醉过后漾着酒红,宛如在风中飘摇的霜叶一般,虽显出红色但

不是春啊。主旨为感慨时光流逝和惜时。

B.讽喻醉心声色犬马、贪图富贵荣华、缺乏真正的审美能力的人。

C.揭示的哲理是客观条件和主观条件相互依存,对立统一。

故选D。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结合“近代发生的文学变革……其创作带有很深的传统文学印记”“鲁迅的小说……这些都留有很深的中

国文化和中国文学的传统印记”可概括出,学习中国古代优秀传统文化。

结合“成长期的现代中国文学,在接受传统浸润的同时,又自觉地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逐渐在

民族化、民间化的方向上,凝聚自身特色”可概括出,开发民间资源,汲取民间滋养。

结合“世界上任何民族在任何时期,都没有像现代中国人这样顽强地学习世界上一切优秀的、先进的科学

技术和文化……容纳世界各种优秀文化进入中国”可概括出,学习外来优秀文化。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2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雨中

张洁

杨莹终于可以回家探亲了。

母亲来信,叮嘱她回去时务必带一床被子,眼看冬天来了,家里却没有多余的被褥。

由于种种莫名的原因,她们那个家早已七零八散。弟妹们分赴几个农村插队落户,家里的被褥就被瓜

分一空。而且这些年来,大家全靠母亲一个人的工资维持生活,哪里有钱添置被褥。

她打好行囊后,向司机班走去。

一开门,是满屋子的烟雾,熏得她睁不开眼睛。好像屋子里有个蜂窝煤炉就要熄灭,有人在上面加了

一块引火煤。由于常年在光线不足的灯光下熬夜,她的一双眼睛全出了毛病,哪怕熏一点烟、吹一些风、

见一点强光,就要淌泪。

随着一个粗哑的嗓门“调主!”砰的一声,好像有个满腾腾的木桶,倒在了地板上。

从开着的门外,吹来一阵风,稀释了房间里的烟雾,杨莹看到,屋子当间儿,一张用包装箱木板钉制

的桌子旁,坐着四个学习“五十四号文件”的汉子。他们每甩出一张扑克牌,都要狠狠地拍击一下桌子。

在如此拍击下,那桌子竟还没有碎裂,也算得上骨头硬了。

对门坐着的那位,咖啡色的鸭舌帽一直压眉上,嘴角上斜叼着一支香烟,眯着一双除了桌上的扑克

牌、什么也不屑给一眼的眼睛。只见他懒洋洋地致起桌上的散牌,分放在两只手里,然后高高地扬起双

手,纸牌“刷刷刷”地从他手掌里速度均匀地飞出,一通一张,交叠地落在他面前的桌子上。

好像谁也没有发现屋子里多了一个人。杨莹一声不响,靠着门旁的墙壁站了很久。她不知如何提出自

己的请求,虽说“干校”有个名正言顺的规定,凡是去火车站乘车的“五七战士”,都可以向司机班要

车。

戴鸭舌帽的那位准是长了三只眼睛,虽然第三只眼睛长在哪儿她还没有见着。

他明明没有抬眼看她,却问了一声:“要车?”

杨莹点点头。

旁边一位,斜着眼睛打量一下杨莹,说:“她?没门儿。”

一阵难堪的、含义复杂的沉默。

只听见“叭!叭!”的甩牌声,又有谁往地上碎了一口痰。

她扭头走出那间屋子,顺手把门关好,茫然地在校部门口站了很久。盯着一只在空地上跳来跳去觅食

的乌鸦,翻来覆去地想着一个顶简单、却又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关于我,他们知道些什么?

当然,只有自己打起精神,全力对付那通向火车站的三十多里路了。

路旁的林木都已凋零,光秃秃的枝杈伸向天空,好像许许多多无告的人,在祈求那并不存在的老天的

怜悯。

阴霾的天空,将伸向远方的道路,以及道路两旁的田野,挤压得愁眉苦脸,又像是因为隐忍,单调而

沉闷。

下雨了,雨水顺着她的头发流淌下来。道路变得泥泞。路上的积水很快湿透了她脚上的布鞋。背上,

被雨水淋湿的被子越来越沉了,挎在肩上的两道麻绳深深地勒进她的肩胛。

她没想到会下雨,就是想到,也不会带上雨具,当人格都得不到遮拦时,还有什么必要用雨衣、雨伞

遮挡自己的躯体。

杨莹爱雨。

童年时,她总是穿件小背心,光着脚丫儿,在夏季喧闹的雨地里奔跑,叫嚷,嬉戏。被雨水淋湿的衣

衫,紧裹着她圆鼓鼓的小肚皮。

长大以后,她喜欢打着雨伞,在淅沥的雨里散步。伞底下,另一张脸,在缠绵的雨声里,会显得更加

可爱。

而现在,雨,为什么这样无情地冲刷她……她已经无法分清,流在她脸上的是泪,还是雨。

有没有什么东西,能在这无情的雨里,陪伴她一会儿?她四下张望,旷野里还有没有另一个行人。就

是遇不到一个行人,哪怕遇到一头牛,甚至一只狗也好。没有,什么都没有,在这样的天气里,别说是

人,就是最贪玩的小狗,也会紧偎在妈妈的怀里打盹啊。

陪伴她的,只有路旁那些林木,枝杈伸向天空,依旧在祈求。

它们是否求得了怜悯和同情?似乎没有。浸在苍黑的树干上的雨水,顺着树皮的纹路流淌下来,如同

她流淌的泪。树也会哭泣?难道它们也会感到悲哀?....

她的脚,和着单调的雨声,机械地迈着。仿佛她一生下来,就是为了在这样的天气,背着一床被雨水

浸湿的被子,在这样一条路上行走。

"嘀嘀---"一阵汽车喇叭从她身后传来,她头也没回,便朝大路一旁闪去。

一辆吉普车越过了她,跟着,她听见了刹车的声音。车门开了,一顶咖啡色鸭舌帽伸了出来,喊道:

“上来吧!”

杨莹四处张望,以为“上来吧”是对另一个人说的。

茫茫的旷野里,除她而外没有任何人,她终于确信,那句话是对她说的。

鸭舌帽依然低低地压在眉上,一支香烟,依然玩世不恭地斜叼在嘴角上。车厢里,只听见雨刷咔嗒咔

嗒地响着,在挡风玻璃上,扫出一个又一个扇形。眼前的路,一会儿清晰,一会儿模糊。方向盘上,骨节

突出的大手,一会儿旋左,一会儿旋右。

三十多年经历过的事情,接触过的人,飞一般地从记忆里闪过。唉,她那短暂的生命之途,竟也像挡

风玻璃外的景物,一会儿迷离,一会儿清楚。

到了。

他一口把嘴里的烟头吐了出去,红红的烟头,在汪着雨水的地面上泛起一缕小得几乎看不见的青烟,

又“吱”的一声熄灭了。

“下车吧。”

前前后后,这是他对她说过的第三句话。

杨莹默默下车,连一声“谢谢”也没说,甚至连头也没有回。

她呆呆地站在雨地里,听着车门“砰”的一声关上了。然后是倒车的声音;泥水飞溅的声音;加大油

门的声音:最后,是汽车开去了的声音。

之后,她走进了那个偏僻的小火车站。

1980年8月于北京(有删改)

5.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杨莹背着沉重的行李,冒再走在通往火车站的漫长道路上,天空布满了阴霾,路旁的树木凋零,她不

断地想着内心永远想不明白的问题。

B.戴着鸭舌帽的汉子不屑看其他人一眼,只是玩世不恭地玩着桌上的纸牌,杨莹也靠着门旁的墙壁站了

很久,不知如何提出自己的请求。

C.杨莹爱雨,她童年时在雨地里奔跑、嬉戏,长大后喜欢打着雨伞在雨里散步,而现在,她感觉在雨中

已不需要雨具,任雨水无情地冲刷。

D.杨莹默默地下了车,没有回头也没有感谢,只是默默地伴随着各种声音站在雨里,压抑着对司机班汉

子不满的内心,直到最后汽车开走。

6.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采用第三视角,围绕杨莹这位主要人物展开叙述,虽然几乎没有什么故事情节,但充满了杨莹内

心复杂情感。

B.文章善用多种描写手法,详细描写了杨莹和司机班汉子对话时的语言、心理、动作和神态,多角度细

腻地刻画了杨莹的人物形象。

C.文章中戴着鸭舌帽的司机内心深处其实是善良的,他虽然表现得“玩世不恭”,话不多,但是却用实

际行动给予绝望中的杨莹以帮助。

D.文章花较多笔墨对环境进行描写,周围的景物已经失去了独立意义,成为反映杨莹情感活动的道具,

侧面表现了杨莹绝望无助的心理。

7.这篇小说的雨景描写有什么作用?请结合小说内容谈谈你的理解。

【答案】5.D6.B

7.①文中的雨景描写渲染了沉重悲凉的气氛,为小说设置了哀伤的抒情氛围;

②雨景描写反映了主人公杨莹内心的真实感受:沉重、孤独、无助、痛苦。

【解析】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D.“压抑着对司机班汉子不满的内心”错,杨莹没有对司机班的汉子不满,这从她“扭头走出那间屋子,

顺手把门关好,茫然地在校部门口站了很久”可以看出来;而末尾她呆呆地站在雨地里,听着鸭舌帽开车

离去的声音,内心应该有感激,有不解,情感复杂。

故选D。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能力。

B.”详细描写了杨莹和司机班汉子对话时的语言”错,杨莹和司机班汉子没有对话,“他明明没有抬眼看

她,却问了一声:‘要车?‘杨莹点点头”,并未写杨莹的语言。

故选B。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文中环境描写的作用的能力。

文中的雨景描写是在杨莹步行去车站的途中,“下雨了,雨水顺着她的头发流淌下来。道路变得泥泞。路

上的积水很快湿透了她脚上的布鞋。背上,被雨水淋湿的被子越来越沉了,挎在肩上的两道麻绳深深地勒

进她的肩胛”“旷野里还有没有另一个行人……陪伴她的,只有路旁那些林木,枝杈伸向天空,依旧在祈

求”“它们是否求得了怜悯和同情?似乎没有。浸在苍黑的树干上的雨水,顺着树皮的纹路流淌下来,如

同她流淌的泪。树也会哭泣?难道它们也会感到悲哀?……”,因为“出身”而被司机班拒绝出车的杨莹

感到了尊严的被践踏,这两处雨景描写渲染了沉重悲凉的气氛,为小说设置了哀伤的抒情氛围;

雨景描写反映了主人公杨莹内心的真实感受。道路的泥泞象征着杨莹前路的艰难;越来越沉重的被子象征

杨莹承受的身心的重压;旷野中空无一人,甚至连条狗都没有,只有树木在陪伴她,表现了她内心的孤

独、无助;而枝杈伸向天空、似乎在祈求上天的流淌着“泪”的树木,也是杨莹孤独无助、痛苦的内心的

映射。

二、古代诗文阅读(12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宜黄县县学记

曾巩

古之人,自家至于天子之国,皆有学。自动至于长,未尝去于学之中。学有《诗》《书次中茶,又有

祭祀、乡射、养老之礼。师友以解其感,劝惩以勉其进,戒其不率。其号?为其如此,而其大要,则务使

人人学其性,不独防其邪僻放肆也。

及三代衰,圣人之制作尽坏。千余年之间,学有者成,亦非古法。人之体性之举功,唯其所自肆,而

临政治人之方,固不素讲。士有聪明朴茂之质,西无教养之渐,则其材之不成夫然,盖以不学未成之材,

而为天下之吏,又承衰弊之后,而治不教之民。呜呼,仁政之所以不行,盗贼刑罚之所以积,其不以此也

欤!

宋兴几百年矣。庆历三年,天子图当世之务,而以学为先,于是天下之学乃得立。而方此之时,抚州

之宜黄,犹不能有学。皇祐元年,会令李君详至,蛤议亲堂而县之士某某与其徒背.自整谓得发愤于此甚丕

相励而趋为之。故其材不赋而羡,匠不发而多。其成也,积屋之区若干,而门序正位、讲艺之堂、栖士之

舍皆足;积器之数若干,而祀饮寝室之用皆具。其像,孔氏而下从祭之士皆备。其书,经史百氏、翰林子

墨之文章,无外求者。其相基会作之本末,总为日若干而已。何其周且逸也!

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鸟以谓学者人情之所不乐。及现此学之作,在其废学数年之后,唯其令

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也欤?

宜黄之学者,固多良士。而李君之为令,威行爱立,讼清事举,其政又良也。夫及良令之时,而顺其

慕学发愤之俗,作为宫室教肄之所,以至图书器用之须,莫不皆有,以养其良材之士。使一人之行修,移

之于一家;一家之行修,移之于乡邻族党,则一县之风俗成,人材出矣。教化之行,道德之归,非远人

也。可不勉欤!

县之士来请目:“愿有记!”故记之。十二月某日也。

(选自《元丰类稿》,有删改)

8.材料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始议立A学B而县之士某某C与其徒D皆自以谓得E发愤F于此G莫不相励而趋H为之。

9.下列对材料中加点的词语及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六艺,文中指礼、乐、射、御、书、数六种科目,也可以指《诗》《书》等六种经书。

B.所以,文中指原因,与“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中的“所以”的含义相同。

C.“而无教养之渐”与“则知明而行无过矣”(《荀子•劝学》)两句中的“而”的含义不同。

D.固,文中指本来,与《师说》中“其闻道也固先乎吾”的“固”字的含义相同。

10.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作者认为,学习是极重要的事,从起居饮食的小事,到治理国家天下的大事,都不能离开学习。

B.文章首叙古代建立学校及其成绩:次说后世废学及其导致的后果;然后归到宜黄县的立学而加以赞

美。

C.作者认为,学子有聪明朴实、美好的资质,却没有日常的教养,那么他们最终不能成才也是理所当然

的。

D.作者认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不乐意进学校学习的,所以在本文结尾提出自己的期望,劝勉人们努力于

学。

【答案】8.BDG9.B

10.D

【解析】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开始商议兴立学校。县里的读书人某某和他的门徒都宣称一定要致力于兴办学校,没有不互相勉励

并欣然出力的。

“始议立学”,省略主语李君,“立学”是动宾结构,且“而”一般放在下句句首,B处断开;

“县之士某某与其徒”作句子的主语,较长,后面D处可断开;

“皆自以谓得发愤于此”是状语后置句,后面G处断开。

故选BDGo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及文言一词多义的能力。

A.正确。

B.错误。指原因;用来……的。句意:这是所订立的施教内容、方法与学规像这样的原因。/老师,是用

来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

C.正确。连词,表转折;连词,表递进。句意:但是却没有教育修养的熏陶的过程。/就能见识明达,行

动不犯错误了。

D.正确。句意:本来认为兴办学校这个事是老百姓所不喜欢的。/他懂得道理本来比我早。

故选Bo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D.“作者认为人的本性原本就是不乐意进学校学习的”错,原文“当四方学废之初,有司之议,固以谓学

者人情之所不乐”,可见是主管部门的官员议论,认为兴办学校这个事是老百姓所不喜欢的,不是作者的

观点。而且后文“唯其令之一唱,而四境之内响应,而图之如恐不及。则夫言人之情不乐于学者,其果然

也欤?”,最后一句作者的语气是否定语气。

故选D。

参考译文:

宜黄县县学记

曾巩

古代先人,从家族到国家都设有学校;从小到大,从来没有从学习状态中离开过。学习的内容有

《诗》《书》和礼、乐、射、御、书、数这六项技能,又有祭祀、乡射、养老这类典礼。通过老师和学友

来解开他们的疑难问题,凭借奖励和惩处手段来勉励他们不断上进,使他们对不遵从教诲引起警惕。这是

所订立的施教内容、方法与学规像这样的原因,但它那要旨,还正是在于务必让人人在各自的善良本性上

自觉地来体悟、陶冶和提高,不单单是防止他们邪僻放肆啊。

等到夏、商、周三代衰落,圣人创设的教育制度全部被破坏。千余年来,即使学校有留存的,也不是

古代办学的方法了。人们的秉性举止,只随其心意,而处理政务统治百姓的方法,根本就不再讲授了。读

书人有聪明质朴的本质,但是却没有教育修养的熏陶的过程,那么他们的不成材就成为了必然。用不学习

不成才的人作为治理天下的官员,又逢治理衰微、社会积弊的时候,这样来治理没有受到教化的百姓,

哎,仁政之所以得不到施行,盗贼强盗案件越积越多,这不就是因为这个原因吗?

大宋兴起已经几百年了。庆历三年(1043),圣明天子谋划当世的要务,把兴学列为首位,在这时,

天下各地的学校得以设立。可正值此时,抚州的宜黄县,仍然没有学校。皇祐元年(1049),遇到县令李

君详到县里,开始商议兴立学校。县里的读书人某某和他的门徒都宣称一定要致力于兴办学校,没有不互

相勉励并欣然出力的。因此,兴立学校的建材没有通过摊派就有很多剩余,能工巧匠没有通过征召就来了

很多。县学的建成,累计砌房屋共有许多处,而门墙和先圣祭室、讲诵经典的厅堂,供士子住宿的房间,

全都一所也不缺少。累计起器物的数目共有若干件,而祭祀、饮水、睡觉、吃饭的用品,全都一件也不

少,校内的雕像与画像,从孔老夫子以下,直到陪同受祭的贤士,全部一个都没落下。所需的图书,无论

经典史籍,诸子百家,还是文人墨客的文章,没有需要向外边去借的。从新修学校勘察选址到建设完工,

总计只有数天而已,是多么的计划周详且建设神速啊!

在各地学校荒废的时候,主管部门的官员议论:本来认为兴办学校这个事是老百姓所不喜欢的。等到

看到宜黄县学校的兴建,在此学校荒废很多年以后,只是这里的县令的一个倡议,就让四方百姓积极响

应,唯恐不及地谋划这件事情。那么这个人说老百姓不喜欢学校的说法,真是这样吗?

宜黄县求学的人,本来就有很多优秀的士子。而李君担任该县县令,权威得到贯彻,仁爱得到树立,

争讼平息,政事大有起色,他所实行的县政,是很好的!趁贤良县令在任的时候,又随顺当地向往求学、

发愤用功的习俗,修建成老师和学生教诲研习的地方,图书、器物、用具等必需品无不应有尽有,用来培

养那本来属于良才的士子。先使一个人的品行得到修明,推广到一家去;一家品行得到修明,再推广到乡

里邻居、同一族的亲属去,这样,整个县的风俗就形成了,人才就涌现出来了。教化的推行,道德的回

归,并不远离世人啊!能够不劝勉吗?

宜黄县的士子前来请求说:“希望有篇记文!”所以我写了它。这篇记文记于十二月的某一天。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3分)

11.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面小题。

秋兴八首•其三

杜甫

千家山郭静朝晖,日日江楼坐翠微。

信宿®渔人还泛泛,清秋燕子故飞飞。

匡衡②抗疏功名簿,刘向③传经心事违。

同学少年多不残,五陵衣马自轻肥。

【注】①信宿:再宿。此组诗为作者晚年流寓夔州时所作。②匡衡,西汉经学家、大臣,“凿壁借

光”的故事被世人广为称颂:他多次直言进谏,刚直不阿,受人敬重。③刘向,字子政,汉朝宗室大臣,

经学家。

下列对这首诗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写秋气清明,江色宁静。诗人日日独坐江楼,触景生情,感发诗兴,故曰“秋兴”。

B.颔联紧承首联,写眼前所见。渔舟泛泛,燕子飞飞,“泛泛”“飞飞”巧用叠词,透出诗人的闲适之

情。

C.颈联运用典故,以匡衡上书进谏、刘向整理经典自比,来抒发自己内心的苦闷之情。

D.全诗结构严密、抒情深挚,整体基调与《登高》相似,体现了诗人晚年的思想感情和艺术成就。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的形象、表达技巧和情感的能力。

B.”透出诗人的闲适之情”错误。渔舟依旧泛泛,燕子故意飞飞,是“日日”看到的景致,在“泛

泛“,,飞飞”中就透出诗人的憎厌无聊之情。

故选Bo

(三)(本题共1小题,23分)

12.名篇名句默写

(1)苏轼在《赤壁赋》中形容乐声的悲伤感人,以“,”两句写箫声能使深渊里的蛟

龙为之起舞,孤舟中的寡妇听了落泪,从侧面写箫声的魅力。

(2)《赤壁赋》中苏轼以“,”两句形象地描绘出了曹操率领军队在攻破荆州后顺流而

下时能文能武、志得意满的一代英雄形象。

(3)在《赤壁赋》一文中,写作者与友人在江中驾着一叶小船,饮着美酒的句子是“。

(4)苏轼在《赤壁赋》中感慨人生短暂,羡慕自然永恒的名句是“,”。

(5)《劝学》中蚯蚓“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和螃蟹虽有六跪而二螯。然“,

”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学习必须用心专一,才能获得成功。

(6)刘禹锡诗云:“芳林新叶催陈叶,流水前波让后波。”和荀子《劝学》中的“青,,

”都表达出学生可以超过老师或后人超过前人的思想。

(7)荀子《劝学》中“,”,强调了整天空想不如片刻学习收获大的道理。

(8)“”是说君子的天赋本性跟其他人并没有什么不同,然而最终却超过一般人,是因为

“",说明了利用学习可以弥补自己不足的道理。

(9)儒道两家都曾用行路来形象地论述了积累的重要性。《老子》中说“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

之行,始于足下。”荀子在《劝学》中说“,"。

(10)《师说》中,对于为子择师自己却耻于学习这种现象,韩愈最后的评价是“,

(11)有些同学在阅读经典时,只摘抄妙语警句,而不注重领会思想、汲取智慧。用俗话来说,这叫

“捡了芝麻丢了西瓜”。用古诗文名句来说,可谓“,"。

(12)韩愈的《师说》是写给少年李蟠的。文末“",说明了李蟠的儒学素养。

【答案】①.舞幽壑之潜蛟②.泣孤舟之整妇③.醐酒临江④.横槊赋诗⑤.驾一叶之

扁舟⑥.举匏樽以相属⑦.哀吾生之须臾⑧.羡长江之无穷⑨.非蛇鳍之穴无可寄托者

⑩.用心躁也⑪取之于蓝⑫而青于蓝⑬吾尝终日而思矣⑭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君子生非异也⑯善假于物也⑰故不积度步⑱无以至千里⑲小学而大遗⑳吾未

见其明也㉑.小学而大遗㉒.吾未见其明也㉓.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

注意重点字词的写法,如''潜”“整"“醐”“槊”“扁”“匏”“须臾”“生”“畦”“至”等,要理

解字义去记忆。

三、课内基础知识(本题共20小题,60分)

13.下列各项归类中全部含有通假字的一组是()

①列缺霹雳②橘橹灰飞烟灭

③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④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⑤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⑥虽有槁暴,不复挺者

⑦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⑧梦啼妆泪红阑干

A.①②⑥⑧B.①③⑤⑦C.②③④⑧D.④⑤⑥⑦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通假字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列”通“裂”,分裂。④“知”通“智”,智慧。⑤“生”通“性”,本性,生性。⑥“有”通

“又”,再次;“暴”同“曝”,暴晒。⑦“受”通“授”,教授。

故选D。

14.与例句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D.生乎吾后,其闻道也亦先乎吾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是状语后置句。第一个“于蓝”是“从蓼蓝”,第二个“于蓝”是“比

蓼蓝”,都是介词结构作状语。正常语序应为:“青,于蓝取之,而于蓝青”。

A.整个句子是判断句,其中“假于物”是介宾结构后置,即“于物假”。

B.宾语前置句。句中的“句读”“惑”都是要强调的宾语,“知”“解”是动词,所以是宾语前置,

“之”是标志。正常语序应该是“不知句读,不解惑”。

C.句末以“也”为标志的判断句。

D.状语后置句。是“谓语+乎+后置状语”的句式,正常语序应是“乎吾后生,其闻道也亦乎吾先”。

故选D。

1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古今词义相同的一项是()

A.上食埃土,下饮更聚B.不如须臾之所学也

C.古之学者必有师D.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丛则师之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中古今异义词的能力。

A.黄泉,古义:指地下水;今义:阴间;

B.须臾:一会儿。古今词义相同。

C.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D.从而,古义:跟从;今义:顺接连词。

故选Bo

16.下列各项中,加点字的用法和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而耻学于师学于余

B.吾尝终日耐思矣惑则不从师

C.采采茉莒,薄音采之自言本是京城女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正确理解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能力。

A项,两个“于”都是介词,可译作“向”。

B项,前一个“而”是连词,表修饰,可不译;后一个“而”是连词,表转折,可译作“却

C项,前一个“言”是语气助词,可不译;后一个“言”是动词,可译作“说”。

D项,前一个“乎”是介词,可译作“比”;后一个“乎”是介词,可译作“对”。

故选A„

17.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B.古之学春必有师

C.蚓无小岁之利D.风电兴焉

【答案】D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古今异义)的理解的能力。

A项,“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表示事理上或情理上不需要”。

B项,“学者”,古义“求学的人”,今义“表示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C项,“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表示坏人的党羽”。

故选D。

18.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叙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荀子,名况,字卿,赵国人,战国末期思想家。《荀子》大部分为荀子自著,其余为荀子弟子记录的荀

子言论和观点。

B.童子,与科举考试中的“童生”意思相同,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

C.“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中“六艺”指的是《诗》、《书》、《礼》、《乐》、《易》和《春秋》六种经书,其

中《乐》久已失传。

D.“诗经六义”指的是风、雅、颂、赋、比、兴,其中风、雅、颂是三种诗歌形式,赋、比、兴指《诗

经》的表现手法。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能力。

B项,“都指未成年(古代一般是14岁以下)的读书人”错误,明清的科举制度规定,凡是准备参加科举

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故选B。

19.下列词类活用分类正确的一项是()

①上食埃土②吾呻道也③吾妻之差我者

④君子博学而且参省乎己⑤非能水也⑥不耻相师

A.①⑤'②④魂⑥B.①④、②⑤、③⑥

C.③④'②⑤'①⑥D.②⑥'①⑤'③④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文实词(词类活用)的理解的能力。

①上食埃土:“上”,名词作状语,向上;

②吾师道也:“师”,名词作动词,学习;

③妻之美我者:“美”,形容词的意动用法,"认为……美”;

④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日”,名词作状语,每天;

⑤非能水也:“水”,名词作动词,游泳;

⑥不耻相师:“耻”形容词的意动用法,“以……为耻”。

①④为名词作状语;②⑤为名词作动词;③⑥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故选Bo

2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实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古之圣人,其出人也远矣其皆出于此乎

B.非能水也,而维江河会当凌绝顶

C.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六艺经传皆通习之

D.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师道之不复,可知矣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常见文言实词的含义的能力。

A.前者的意思是“超出,超过",后者的意思是“出于”。

B.前者的意思是“横渡”,后者的意思是“极,最”。

C.两者的意思均为“学习”。

D.前者的意思是“道理”,后者的意思是“风尚”。

故选C。

21.下列各句中,对加点字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金旗砺则利就:接近、靠近

B.君子幅学而日参省乎己博学:广泛地学习

C.吾从而财之师:学习

D.郑子之俅徒:同类的人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对文言实词的理解的能力。

C项,“师:学习”错误,“师”,名词的意动用法,应译为“以……为师”。

故选c。

2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吾从而师本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B.古之学者必有师彼童子之师

C.择师而教书蚓无爪牙多利

D.炎B子之徙句读之不知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首先应明确题干的要求,

如本题“加点的'之'字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然后根据虚词在句中的位置和虚词前后词语的词性

来分析用法。

B项,两个“之”都是助词,相当于“的”;

A项,前者是代词,他,后者是助词,用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项,前者是代词,他,后者是助词,定语后置的标志,无实义;

D项,前者是指示代词,这,后者是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无实义。

故选Bo

23.下列各句中,与“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的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A.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B.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C.马之千里者D.非蛇靖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言句式的能力。

例句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蚓无利爪牙,强筋骨;

A.状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青,于蓝取之,而青于蓝;

B.宾语前置句,正常语序为:不知句读,不解惑;

C.与例句同为定语后置句,正常语序为:千里马者;

D.判断句,“者,……也”为标志。

故选C。

24.下列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代是否相同,分析正确的一组是()

①古之竽春必有师②望蓑人兮天一方

③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④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⑤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⑥蚓无小学之利

A.全不相同B.②③⑤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C.全都相同D.①③⑥和现在的用法相同

【答案】A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词语中的古今异义现象的理解能力。

①学者:古义,做学问的人,求学的人;今义,在学术上有一定造诣的人。句意: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

师。

②美人:古义,指所思慕的人;今义,美貌的女子。句意:眺望美人,(美人)却在天的那一边。

③众人:古义,一般人,普通人;今义,很多人。句意:现在的一般人,他们(的才智)低于圣人很远。

④小学:古义,小的方面学习;今义,对儿童、少年实施初等教育的学校。句意: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

的方面反而放弃(不学),我没看出那种人是明智的。

⑤不必:古义,不一定;今义,用不着,不需要。句意: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超过学生。

⑥爪牙:古义,爪子和牙齿;今义,恶势力的帮凶。句意: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

①②③④⑤⑥中加点词语的含义与现在都不相同。

故选Ao

25.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A.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B.画今安在哉侣鱼虾画友麋鹿

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固一世之雄也D.以为轮举匏樽以相属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A.介词,被;介词,在。句意:这不是曹操被周瑜围困的地方吗?/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打鱼砍柴。

B.连词,表转折;连词,表并列。句意:可是如今又在哪里呢/和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C.助词,的。句意:这不是曹操的诗吗?/本来是一世的英雄。

D.介词,把;连词,表目的,来。句意:用火烤把它做成车轮。/举起酒杯来互相劝酒。

故选C。

26.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①酉望夏口,东望武昌②况吾与子淳憔于江渚之上③月明星稀,乌鹊用飞④击室明兮溯流光⑤顺流而奉也

⑥期幽壑之潜蛟⑦下江陵⑧倡鱼虾而瓦麋鹿⑨E襟危坐而问客曰

A.①⑤⑦/②③/④/⑥/⑧/⑨

B.①③/②④/⑥⑦/⑤/⑨/⑧

C.①③/②⑤⑦/④/⑥/⑧/⑨

D.①③⑤/②/④/⑧/⑥⑨/⑦

【答案】C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的能力。本题主要考查词类活用,解答此类题目

时,首先应审题,明确选择的要求,如本题”下列各项中对加点词的词类活用划分正确的一项是“,这是针

对文言实词中的词类活用现象设题,然后根据词语在句中的位置辨析活用类型。

本题:

①西望夏口,东望武昌,译为:向西可望见夏口,向东可望见武昌。西,名词作状语,向西;

②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清之上,译为:何况我和你在江边捕鱼打柴。渔樵,名词用作动词,打鱼砍柴;

③月明星稀,乌鹊南飞,译为:月明星稀,乌鹊向南飞。南,名词作状语,向南;

④击空明兮溯流光,译为:划破月光下的清波啊,(船)在月光浮动的水面上逆流而上。空明,月光下的

清波,形容词用作名词;

⑤顺流而东也,译为:顺长江东下的时候。东,名词用作动词,向东流;

⑥舞幽壑之潜蛟,译为:使潜藏在深渊里的蛟龙翩翩起舞。舞,动词的使动用法,使……起舞;

⑦下江陵,译为:攻占江陵。下,名词用作动词,攻占;

⑧侣鱼虾而友麋鹿,译为:与鱼虾结伴,以麋鹿为友。侣、友,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伴侣,以……

为朋友;

⑨正襟危坐而问客曰,译为:整衣端坐问客人说。正,形容词用作动词,整理。

由以上分析①③是名词作状语,②⑤⑦是名词用作动词,④是形容词用作名词,⑥是动词的使动用法,⑧

是名词的意动用法,⑨是形容词用作动词。

故选Co

27.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古代的纪年法有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帝王年号纪年法、干支纪年法等。“壬戌之秋”中的“壬

戌”属于干支纪年法。

B.《诗经》中的名句名篇常常被后代的文学作品引用,本文中的“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月明星

稀,乌鹊南飞”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

C.“七月既望”中的“既望”是据月亮的情况来纪日,每月初一为朔,通常十五为望,十六为既望。

D.“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为星宿的名称,即为“斗宿”和“牛宿”,均为二十八星宿之一。

【答案】B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掌握常见的文学文化常识的能力。

B.“……'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等都化用了《诗经》中的句子”错误,“明月之诗”“窈窕之章”出

自《诗经•陈风•月出》;但“月明星稀,乌鹊南飞”没有化用《诗经》中的句子。

故选B。

28.对下列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