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_第1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_第2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_第3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_第4页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必记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

第一节化学实验基本方法

一.化学实验安全都包括哪些内容?

1.遵守实验室规则。

2.了解安全措施。

(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沾在皮肤上,用水冲净然后用稀NaHC0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

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3.常用危险化学品的标志有哪些?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的方法有哪些?

1.过滤—适用于不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烧杯,玻璃棒,漏斗,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一贴,二低,三靠。一贴,滤纸要紧贴漏斗内壁;二低,

滤纸要低于漏斗边沿,液面要低于滤纸边沿。三靠,玻璃棒紧

靠三层滤纸处,滤纸紧靠漏斗内壁,漏斗尖嘴处紧靠烧杯内壁。

(2)玻璃棒起到引流的作用。

2.蒸发——适用于可溶性固体和液体的分离。

实验仪器:酒精灯,蒸发皿,玻璃棒,铁架台(带铁圈),装置如右图。

注意事项:

(1)在加热蒸发过程中,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防止由于液体温度

局部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2)加热到蒸发皿中有大量晶体析出时应停止加热,用余热蒸干。

(3)热的蒸发皿应用组烟钳取下,不能直接放在实验台上,以免烫坏实验台或遇水引起蒸发皿破

裂。如果确要立即放在实验台上,则要垫上石棉网上。

3.蒸储一一利用互溶的液态混合物中各组分沸点的不同,加热使其某一组分变成蒸汽,

经过冷凝后再变成液体,从而跟其他组分分开,目的是将难挥发或不挥发的杂质除去。

实验仪器:温度计,蒸储烧瓶,石棉网,铁架台,

酒精灯,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注意事项:

①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在蒸储烧瓶的支管口处。

②蒸储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液体暴沸。

③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上口出。

④先打开冷凝水,再加热,加热前需垫石棉网。

4.萃取一一利用某种物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度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

另一溶剂所组成的溶液里提取出来的方法。

实验仪器:分液漏斗,烧杯,铁架台(带铁圈)。

实验步骤:①装液②振荡③静置④分液

注意事项:

(1)分液漏斗使用前要先检查是否漏水。查漏的方法:在分液漏

斗中注入少量水,塞上瓶塞,倒置看是否漏水,若不漏水,把瓶

塞旋转180°,再倒置看是否漏水。

(2)振荡过程中要不断放气,防止内部气压过大将活塞顶开。

(3)分液时活塞和凹槽要对齐,目的是保证内外气压相通,以使

液体顺利流下。上层溶液从上口倒出,下层溶液从下口放出。

(4)萃取剂选择的三个条件:

①萃取剂与原溶剂互不相溶②溶质在萃取剂中的溶解度比原溶剂中要大

③萃取剂与原溶液不发生反应。

三.C1—和SO42-离子是如何检验的?

1.C1一检验方法:先加稀HNO3,后加AgNO3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溶液中含有。一。

加稀HNO3的目的排除CO32-的干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Cl—+Ag+=AgClI。

2.SO42-检验方法:先加稀HC1,后加BaC12(或Ba(NO3)2)溶液,若有白色沉淀生成,说明

溶液中含有SO42-。加稀HC1的目的排除CO32一、SO32—和Ag+的干扰。发生反应的离子方

程式:SO42-+Ba2+=BaSO4I

四.物质溶解性口诀是什么?

碱:K、Na、Ba溶,Ca微溶

盐:钾盐,钠盐,镂盐,硝酸盐全部溶

氯化物:AgCl不溶硫酸盐:BaSO4不溶,CaSO4和Ag2SO4微溶

碳酸盐:NH4+、K、Na溶,Mg微溶

在水中不存在:AgOH,Fe2(CO3)3,A12(CO3)3,CuCO3

五.除杂有哪些原则?

1.除杂原则:

*不增(尽量不引入新杂质)

*不减(尽量不损耗样品)

*易分(容易分离——生成完全不溶物或气体)

*复原(除去各种杂质,还原到目标产物)

2.注意: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

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六.粗盐提纯加入除杂试剂的顺序是什么?

1.BaC12-NaOH-Na2CO3-HC1

2.BaC12-Na2CO3-NaOH-HC1

3.NaOH-BaC12-Na2CO3-HC1

注:粗盐中含有的杂质离子有Ca2+、Mg2+、SO42-

1.Na2CO3必须在BaC12之后加入,目的是除去Ca2+和过量的Ba2+。

2.最后加入的盐酸必须适量,目的是除去过量的0H-和CO32”

3.加盐酸之前要先进行过滤。

第二节化学计量在实验中的应用

一.物质的量的定义及制定标准是什么?

1.物质的量一一符号(n),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单位——为摩尔(mol):国际上规定,Imol粒子集体所含的粒子数与0.012Kg12c所含的

碳原子数相同,约为6.02X1023o

把含有6.02x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

把Imol任何粒子的粒子数叫做阿伏加德罗常数,确定为6.02X1023mol-lo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N/NA

5.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成正比:nl/n2=Nl/N2

使用物质的量应注意事项:

①物质的量这四个字是一个整体,是专用名词,不得简化或增添任何字。

②物质的量只适用于微观粒子,使用摩尔作单位时,所指粒子必须指明粒子的种类,如原子、分子、

离子等。且粒子的种类一般都要用化学符号表示。

③物质的量计量的是粒子的集合体,不是单个粒子。

二.摩尔质量(M)定义及公式是什么?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

2.单位:g/mol或g.mol-1

3.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

4.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n=m/M

三.气体摩尔体积的定义及公式是什么?

1.气体摩尔体积(Vm)

(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

(2)单位:L/mol或m3/mol

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

❖3.标准状况特指0℃lOlKPa,Vm=22.4L/molo

4.阿伏加德罗定律:

同温、同压下,等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含有相同的分子个数)的体积相等.

5.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克拉珀龙方程):PV=nRT

推论:

(1)同温、同压下,气体的体积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VI:V2=nl:n2

(2)同温、同体积时,气体的压强与其物质的量成正比:Pl:P2=nl:n2

(3)同温、同压下,气体的密度之比等于其摩尔质量之比P1:P2=M1:M2

四.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

1.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及公式是什么?

(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的物质

的浓度。

(2)单位:mol/L,mol/m3

(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n/V

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的步骤包括哪些?

(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

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烧杯中溶解并在容量瓶内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的溶

液。

(2)主要操作

所需仪器:托盘天平或量筒、烧杯、玻璃棒、容量瓶、胶头滴管。

A.检验是否漏水,方法与分液漏斗查漏相同。

B.配制溶液①计算;②称量;③溶解;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⑧装瓶贴签。

注意事项:

A.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l~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

止。

F.误差分析

a、称量产生误差

1)称量时左盘高,右盘低I

2)称量时称量物放在右盘,而祛码放在左盘(正常:m=磋码+游码;错误:祛码=m+游码)I

3)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仰视读数t

4)量筒量取液体药品时俯视读数I

b、溶解、转移、洗涤产生误差

5)溶解过程中有少量液体溅出烧杯I

6)未洗涤溶解用的玻璃棒和烧杯I

7)洗涤液未转入容量瓶中而倒入废液缸中3

c、定容误差

8)定容时仰视刻度I

9)定容时俯视刻度t

10)定容时液面低于刻度线t

11)未等溶液冷却就定容t

12)定容后发现液面高于刻度线后,用滴管吸出少量溶液I

13)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再加水I

14)原容量瓶洗净后未干燥无影响

15)容量瓶中含有少量的水无影响

16)往容量瓶中加水时有少量加到瓶外无影响

3.溶液稀释定律是什么?

C(浓溶液)-V(浓溶液)=C(稀溶液)-V(稀溶液)

4.浓度(C)与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关系式

C=lOOOpw/M(p的单位为g/mL)

第二章化学物质及其变化

一.物质的分类的意义是什么?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物质及其变化的一种常用的基本方法,它不仅可以使有关化学物质及其

变化的知识系统化,还可以通过分门别类的研究,了解物质及其变化的规律。分类要有一定的标准,

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对化学物质及其变化进行不同的分类。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是常用的两种

分类方法。

2.分散系的定义及其分类是什么?

(1)定义: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被

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

是气体、液体、固体)。

(2)分类:按分散质粒子大小来分可以把分散系分成3种:溶液、胶体和浊液。

(3)分散质粒子外观特征能否通能否通过有否丁达实例

区别:大小/nm过滤纸半透膜尔效应

分散

质粒

子的

大小

是胶

体区

别于

格淋

距特

席淋

物爪

浊液

三种

分散

系的

也牝

台匕

目匕

、透明

均匀

没有

溶液

Inm

小于

k蔗

NaC

糖溶液

稳定

不能

的透

、有

均匀

胶体

lOOnm

在1—

H)

Fe(O

3

胶体

较稳定

明、

之间

没有

不能

不透

匀、

不均

浊液

泥水

不能

m

lOOn

大于

不稳定

明、

子反

节离

第二

子反

二.离

什么

围是

及范

义以

的定

解质

非电

质和

电解

1.

氧化

金属

部分

水和

、盐、

、碱

质。酸

电解

物叫

化合

电的

够导

下能

状态

熔化

中或

溶液

:在水

电解质

质。

电解

都是

化合

子的

氢离

部是

子全

阳离

成的

时生

电离

酸:

物。

化合

子的

根离

氢氧

部是

子全

阴离

成的

时生

电离

碱:

物。

化合

子的

根离

和酸

子)

根离

或镂

子(

属离

成金

时生

电离

盐:

解质

非电

,叫

合物

的化

导电

不能

下都

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