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1页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2页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3页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4页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含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25届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华美实验学校高考仿真卷历史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和座位号填写在试题卷和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B)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右上角"条形码粘贴处"。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无效。4.考生必须保证答题卡的整洁。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法国作曲家克劳德·德彪西(1862—1918年)的钢琴曲多以景物或诗画为题材,通过富有色彩效果的和声而非严谨的曲式结构,渲染出变化多端的气氛和色调。其作品A.反映了理性主义的时代追求B.开创了浪漫主义音乐潮流C.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D.具有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2.古代治国讲“帝道”(尧舜禹汤治理之道)、“王道”(德政)、“霸道”(法家)。融合此“三道”思想且被当朝统治者采用的是A.孟子的民本思想B.荀子的政治思想C.董仲舒的新儒学D.二程朱熹的理学3.德国史学家蒙森在其著作《罗马史》中对罗马法起源进行了清晰的讨论:对罗马人来说,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并非国王对于所有民社成员发布命令,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由此可知罗马法有利于A.维护法律权威B.保障人民的权益C.保护私有财产D.限制权力的滥用4.李艳辉《扼杀精英的雅典民主》中指出:“(惩罚)不施于穷人,只施于名门望族,往往由于家庭的威望惹人妒忌才受到这样的惩处;这种表面上是对威望和权势过高的人一种凌辱和贬抑的办法,但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要是那种卑鄙下流的人碰上这种惩罚……就丝毫起不了什么作用。”这“办法”是A.废除债务奴隶制度 B.建立公民陪审法庭C.设立五百人议事会 D.实行“陶片放逐法”5.“革命成功将近十年,所希望的件件都落空,渐渐有点废然思返,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梁启超,1923年)材料评述的是A.辛亥革命与新文化运动 B.辛亥革命与二次革命C.新文化运动与五四运动 D.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6.以下是新中国一位普通农民日记中的记录①要大修水利,要大办农业,要大炼钢铁,要把旱地变成水浇田②区上召开了劳模村长和互助组组长联席会,主要内容仍是如何巩固与扩大互助组③第五生产队在我家门口树底下召开社员会……经过表决,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④我回家后,看见村里一下子已大变样,成了红卫兵的世界。按照相关历史事件、现象发生的时间顺序排列,应该是A.②①③④B.①②④③C.③②①④D.②①④③7.2017年6月15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的封面:中国量子卫星“墨子号”从星空向地面发出两道光,标志着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以下评述正确的是A.量子论继承了经典力学关于时空的认识B.德国科学家爱因斯坦最早提出量子假说C.量子力学的成果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D.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8.根据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规定,在联邦议会的58个议席中,作为国家统一运动领导者的普鲁士仅拥有17席。在这样的情况下,虽然普鲁士有能力(14票足以否决议案)否决任何欲修改宪法等议案,但其他小邦也可以联合以多数票确保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A.通过行政机构设置维护中央集权B.在权力分配方面有联邦主义性质C.力图维护普鲁士的核心领导地位D.保留了浓厚的封建社会主义残余9.1846年,英国人爱德华在上海触犯大清法律被拘捕,按照有关条款,处理他的只能是A.驱逐出境 B.依据大清法律进行判决C.无条件释放 D.交由英国驻华领事处理10.相传,7世纪初期,某人在山洞沉思时,听到一个声音对他说,“你应该奉创造主的名义而宣读……”自此他便以天启警告者的身份开始宣传,进而创立A.佛教 B.婆罗门教 C.基督教 D.伊斯兰教11.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德国1960年为1.7%,1970年为2.7%,1980年为3.3%。法国1960年为4.9%,1980年为5.1%,1985年为35%,1990年为3.4%。据此可推知A.国家干预经济刺激了经济发展 B.西方社会福利覆盖面逐步扩大C.福利国家制度的弊端逐渐显现 D.经济危机导致西欧陷入了困境12.侵华日军在向陆军部的报告中写道:共军一齐向我交通线及生产地区进行奇袭……石太路破坏极为严重,敌人企图对桥梁、轨道、通信网、火车站设施等重要技术性设备,予以彻底摧毁。材料所指的军事行动A.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 B.取得了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C.恢复西南国际交通线的畅通 D.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13.下列为1940年于8月26日新华日报馆印发的题为“华北交通总攻击战”捷报。据此判断该大捷当指A.淞沪会战 B.百团大战 C.平型关战役 D.台儿庄战役14.此表为不同史籍关于唐武德元年同一事件的历史叙述。据此能够被认定的历史事实是A.皇帝李世民与薛举战于泾州 B.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C.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 D.李世民患病导致了战役失败15.雅典公民“凡不归派、不竞争而中立者,法律予以严厉惩罚,并去其公民权”最能说明雅典政治中A.城邦反对无原则中立B.城邦鼓励派别竞争C.法律不保护公民权利D.民主有时限制自由16.从1978年到1994年间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国有控股工业从78%降到26%,个体等私有经济从无到36%,变化的原因是:()A.工业结构调整 B.企业管理体制改革C.市场经济形成 D.经济体制改革17.培根指出:“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以致没有一个帝国,没有一个教派,没有一个赫赫有名的人物,能比这三种发明在人类事业中产生更大的力量和影响。”这里所说的“影响”主要是指A.促进了欧洲社会制度的转型 B.奠定了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C.推动了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 D.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18.1975年欧共体与46个非加太(非洲、加勒比、太平洋地区)国家签订《洛美协定》,消除以往双方的不平等色彩;1988年欧共体与经互会相互承认并建立了正式关系;2003年77个非加太集团成员国与欧盟15国签订《科托努协定》取代《洛美协定》。这系列活动表明西欧A.在国际合作中彰显自主意识 B.拉拢发展中国家以扩大影响C.战略争夺重点转向第三世界 D.放弃冷战思维维护世界和平19.南朝时,梁武帝“少时学周孔”,“中复观道书”。“晚年开释卷”;陶弘景一手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世界,却在晚年宣称,自己是胜力菩萨下凡。这反映出当时A.文化信仰的多元化 B.儒学受到严重冲击C.佛教开始传入中国 D.政府注重道德教化20.1969年2月,戴高乐接见英国新任驻法大使索姆斯,表示希望看到英国和西欧其他国家发展经济合作关系,在政治上和防务上加强合作,认为西欧应该有自己的独立于北大西洋公约的防务。这表明A.西方资本主义阵营出现分化B.西欧政治上的联合进一步加强C.英法共同规划欧共体的发展D.欧共体推行独立自主外交政策21.下图为美国众议院墙壁上镶嵌的梭伦画像。众议院镶嵌这幅画像的目的在于宣扬:A.三权分立 B.民主公正 C.天赋人权 D.议会政治22.19世纪末20世纪初,“卫生”一词日益流行。从知识精英到一般知识分子,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高等小学卫生教科书》(1903年)广告词言:“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这种现象说明A.清政府顺应近代化潮流 B.主要在知识阶层传播C.“卫生”观念承载着国家、种族意识 D.中国传统社会习俗日益西方化23.19世纪七八十年代,郑观应的《盛世危言》是鼓吹学习西方最负盛名的著作,但其开头一篇却是《道器》,大讲中学为道,西学为器。郑观应此举A.顺应了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B.希望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C.体现了独尊中华鄙夷外邦的观念D.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24.下图(石斧)反映的历史信息较为准确的是:A.原始农业 B.聚族而居 C.贫富分化 D.文明起源25.文艺复兴以来,把人作为“万物灵长”的观念,首先受到了达尔文《物种起源》的打击,进而又受到尼采(1844-1900)“重估一切价值”观念的冲击。由于遭受科学的、社会的、思想的种种冲击,从而带来了文化上的全新变革。“全新变革”是指文化领域A.人文主义的兴起 B.理性主义的崇尚C.现代主义的流行 D.个性情感的表达26.狄德罗《百科全书》说:“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此言体现的主张有①个人自由②权利平等③联邦共和④主权在民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27.王夫之认为:“未有弓矢而无射道,未有车马而无御道,未有牢醴璧币、钟磬管弦而无礼乐之道。未有子而无父道,未有弟而无兄道……故无其器则无其道,诚然之言也。”这一观点A.体现了经世致用的思想 B.肯定了人私欲的正当性C.批判了君主专制的体制 D.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28.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日语且组织名目繁多的日语雄辩会、日语作文比赛等活动。与此同时,他们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其他中小学课程也经常被日语课挤占。材料表明日本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A.消除中日隔阂,实现共存共荣 B.推广教育经验C.实行文化殖民,泯灭中华民族意识 D.推行社会教育29.1909至1910年,清政府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许多议员为争取对本省行政、参政、法律等方面的监督权,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检举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等。咨议局的成立反映了A.清王朝加强专制主义的倾向B.晚清政府打击官员贪腐的决心C.列强对中国政治侵略的放松D.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迫切愿望30.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标志着:()A.结束文革动乱 B.开始改革开放C.重建社会公正 D.完成拨乱反正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社会在流动中进步材料一西周以来通行世卿世禄制度,到战国时已经受到很大冲击……。新制度使一些出身低贱的人,……而成为将相。至西汉初年,布衣将相基本取代了世袭贵族主宰政治的局面。——摘自《高中历史》第二分册材料二社会流动是中国传统社会的特色。社会流动可使低阶层上升为高阶层,农家子弟变为绅士,……贫穷而有才能的青年……使个人能力作最大限度的发挥,使各种制度有规律地运作,各级领袖能胜任地负责。——周荣德《中国社会的阶层与流动》问题(1)战国时期,哪些“新制度”可使“一些出身低贱的人而成为将相”?(2)促成“西汉初年布衣将相基本取代了世袭贵族主宰政治局面”的主要因素有哪些?(3)你认为在传统社会中有利社会流动的最为有效的制度是什么?说明理由。(4)在中国传统社会里,你认为能推动社会流动的还有哪些途径?32.材料安史之乱后,刘晏对第五琦所创立的盐榷制进行了系统改革。他放弃第五琦的官产官销政策,撤销原来非产盐区的州县盐官,只在产盐地区设置盐官,收购亭户所煮的盐,加价转卖给商人,任由他们运到各地出售。为了保证官盐的运销,刘晏还采取以下措施:设置十三巡院,加强缉私,严禁私盐的运销,以保护贩卖官盐的利益。禁止各道对过境商盐船身及商船使用堰埭征取通过税,使盐在离开盐场以后即通行无阻,便利盐的转运……在距产盐区较远的地区设置常平盐,当盐供给不上时,减价出售。盐法改革后,唐政府的盐利岁入60万贯,到代宗大历(766~779年)末年,增加到600万贯。刘晏对盐法的改革,将直接专卖制改为间接专卖制,取得了很好的成效,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中国盐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摘编自史仲文、胡晓林主编《中国全史·隋唐五代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刘晏盐法改革的主要特征。(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刘晏盐法改革的影响。33.服饰是一种历史记忆,也是一种语言、一种文化。它的变化是以非文本方式记录着社会政治、经济及文化的历史变迁。材料一中国明代服饰文化属于一元文化的范畴,具有整一性与大同观念,使得着装者注重群体意识,不强调个性。因而具有内在、内向、内涵、内倾的共同特点。“谦谦君子”成为着装的风范。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文化的特点突出地表现在服装为崇尚人体美服务,服装的作用在于充分显示人体的美感,显示男女性的特征。服装理念以追求人体美为核心,显示了外倾、外显、外向的特征。……其中最显著的特点是服装突出个性、显示个性。——宗静等《中西合璧之美》材料二早在1852年匈牙利政治家弗朗西斯·帕尔斯在美国游历时,曾这样感叹,人们的服装毫无个性,表现不出不同的社会等级,而在东欧,外国人立刻可以从不同的衣着看出各种不同的职业和习惯。美国的“衣着民主”是其服饰上的一大特点,20世纪的美国人可能是穿着最讲究,穿着最相似的工业民族,缝纫机的大量使用以及生产的批量化:是造成这一特色的物质原因。——《世界全史百卷本·世界近现代后期生活习俗史》材料三中山装的设计、制作和推广也是辛亥革命的一件大事情。关于中山装设计的特殊含义,前襟四个口袋——国之四维(礼、义、廉、耻);前襟五个扣子——五权分立。请阅读材料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中国明代和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服饰所体现的不同文化内涵。(2)依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美国“衣着民主”的原因。(3)材料三中山装的设计理念体现出孙中山哪些治国理念?其设计理念又折射出什么历史现象。

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30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C【解析】

德彪西的作品多以诗、画、自然景物为题材,着意表现感觉世界中的主观印象,说明其作品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具有向现代音乐过渡的特点。故答案为C项。德彪西被总括为印象派音乐的代表,不属于理性主义或浪漫主义,排除A、B项;德彪西的音乐作品没有表现出强烈的批判现实精神,排除D项。【点睛】现代派艺术不再满足传统艺术的表现形式,更加注重艺术家的主观感受,重视艺术家内心的“自我感受”和“自我表现”。在德彪西的作品中看不到古典主义音乐的严谨结构、深刻的思想性和逻辑性,也看不到浪漫主义音乐的丰富情感,取而代之的则是奇异的幻想因素、朦胧的感觉和神奇莫测的色彩。德彪西的音乐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尤其是他那独特的“印象主义”风格,对二十世纪现代音乐起到了直接影响作用,因此德彪西又往往被认为是二十世纪现代音乐的开创人物。2、C【解析】试题分析:董仲舒的新儒学把诸子百家中的道家、阴阳五行家的思想糅合到儒家思想中,加以改造形成具有时代特色的新儒学体系。其目的是给统治者披上神圣的外衣,政治上主张实现大一统,以加强君权,维护君主专制;思想上“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维护思想上的封建专制。孟子的民本思想主要是“民贵君轻”的思想,荀子的政治思想主要是“礼法并用”,二程朱熹的理学把儒学提升到了哲学的高度。故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董仲舒3、D【解析】

根据材料“法律首先不是如同我们所理解的那样…而首先是构成国家的各权力代表以说明和反驳的方式所缔结的契约”可知罗马法以契约形式确保了各权力代表的相互制约关系,有利于形成权力约束,故D项符合题意。A项,题干未反映罗马法对法律权威的维护作用,排除。材料未体现罗马法保护人民权力及私有财产,故排除BC两项。4、D【解析】

“实际上这只是散发嫉妒仇恨情绪的一种温和的手段,要是那种卑鄙下流的人碰上这种惩罚……就丝毫起不了什么作用”反映的是陶片放逐法的弊端,故D正确;ABC都与陶片放逐法无关,排除。5、A【解析】

试题解析: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主要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材料信息反映了思想的觉醒是革命成功的前提、旧的思想观念不可能运用于近代新制度、全面性的结构变革是近代化的必由之路。依据材料提供的时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以及建立了新制度判断材料评述的是辛亥革命,依据材料文字“要求全人格的觉醒”可知是反对传统文化的束缚,A项符合题意,正确,BCD三项均排除。故选A。【详解】请在此输入详解!6、D【解析】

由材料“大炼钢铁”,可得出①反映的是1958年的以大炼钢铁为核心的大跃进运动。由材料“如何巩固与扩大互助组”,可知②反映的是1953年到1956年的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由材料“全队到会的人都同意大包干”,可知③反映的是1978年以来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由材料“红卫兵的世界”可知④反映的是1966年到1976年的文化大革命时期。故正确的顺序是②①④③,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7、D【解析】

关于量子的理论研究和技术应用,西方发达国家起步较早,但是我国在世界上首次实现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量子通信,说明中国在量子通信领域取得突破后来居上,故D项正确;量子论弥补了经典力学关于微观世界方面的认识不足,排除A项;德国物理学家普朗克首先提出量子假说,排除B项;第二次工业革命中电力的广泛运用推动人类进入电气时代,排除C项。8、B【解析】

从材料中叙述的内容可以看出,德意志帝国的宪法在规定权力的时候具有一定的制衡性,尤其是对于联邦各地区的权力分配上体现出一定的联邦特点,因此B选项符合题意;A选项错误,材料没有说出具体的行政机构;C选项不符合材料主旨,材料强调的是联邦制;没有封建社会主义残余的说法,D选项排除。9、D【解析】

由1843年《南京条约》的附件,英国取得“领事裁判权”,这样因英国人在华违法犯罪只能交由英国驻华领事处理,故排除ABC,D符合题意。故选D。10、D【解析】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七世纪初期,穆罕默德以先知身份,创立并开始传播伊斯兰教,D选项正确;佛教、婆罗门教和基督教,均在此前已经诞生,ABC三选项不符合题意。11、C【解析】

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二战后西方国家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较高,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尤其是七十年代许多国家经济进入“滞涨”状态;80年代以后,许多西方国家开始减少福利开支,国家经济开始复苏,故C符合题意;据材料“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并结合所学可知,社会保障支出增加了国家的财政负担,制约了国家经济的发展,A错误;材料没有涉及“社会福利覆盖面”,B与题意无关;据材料可知,材料强调的是“社会保障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D不是材料主旨。12、D【解析】

据材料“石太路破坏极为严重,敌人企图对桥梁、轨道、……予以彻底摧毁”可知,指的是百团大战,该战役增强了全国军民的抗战信心,故D选项正确;打破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是平型关大捷,故A选项错误;取得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的是台儿庄大捷,故B选项错误;恢复西南国际交通线的畅通是远征军出国作战进行反攻,故C选项错误。13、B【解析】

1940年8月,八路军在彭德怀指挥下,在华北两千多公里的战线上向日本发起以破坏敌人交通线,摧毁日伪军据点为主要目标的百团大战,这次战争共破坏交通线2000多公里,与材料“华北交通总攻击战”捷报相符合,故答案为B;淞沪会战发生在1937年,平型关大捷发生在1937年,台儿庄战役是1938年,与材料时间不符,故ACD项错误。14、C【解析】根据题干“唐武德元年”可知李世民不是皇帝,故A项说法错误,排除。《新唐书·高祖本纪》记载秦王世民为西讨元帅,故可知刘文静是战役中唐军的主帅的说法错误,排除B。上述四则史料都提到唐军与薛举在泾州作战失败,故C项正确。只有《新唐书·太宗本纪》提到太宗有疾,其他没有提到,孤证不立,故D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C。15、D【解析】

材料提及在雅典对中立者严惩,可见其民主有时限制了自由,D正确。A项中的“无原则的中立”无法体现,排除。B项是表象,排除。C项在材料中未体现,排除。故选D。16、D【解析】

国有控股工业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下降,个体等私有经济从无到有,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较大,这体现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变革单一公有制的成果,故选D;AB都属于经济体制改革的一部分,排除;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基本形成,排除C。【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从1978年到1994年间在我国工业总产值中的比重,国有控股工业从78%降到26%,个体等私有经济从无到36%”,联系所学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史实分析解答。17、A【解析】

据材料“印刷术、火药、指南针曾改变了整个世界,变化如此之大”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传播到欧洲后,促进了欧洲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中国古代文明古国的地位,故B排除;印刷术、火药、指南针与欧洲工业革命的发展没有直接联系,故C排除;新航路的开辟打破了世界各地彼此隔绝的状态,故D排除。18、A【解析】

据题意可知,欧共体与世界多个国家和经济组织签订经济协议,消除了双方间的不平等思想和建立正式关系,由此体现了欧共体的自主意识,故选A;欧共体是与其他国家和组织建立平等关系,不是为了扩大影响,排除B;CD与题意主旨不符,且无法体现,排除。故选A。19、A【解析】

材料“少时学周孔”体现了儒家学说,“中复观道书”“创立了道教的神仙世界”体现了道家学说,“晚年开释卷”“胜力菩萨下凡”体现了佛教思想,体现了这时期儒家、道教、佛教的流传与影响,反映了文化信仰的多元化,A项正确;材料体现了人们对儒释道三教的信仰,没有体现儒学受到严重冲击的现象,B项错误;西汉末年佛教已经开始传入中国,C项错误;材料体现了个人的信仰,没有体现政府的行为,D项错误。20、A【解析】

依据材料可知,戴高乐希望西欧在经济、“政治上和防务上加强合作”,“有自己的独立于北大西洋公约的防务”,反映了法国希望欧洲联合起来,摆脱美国操控。这表明两极格局下美国与其阵营内部成员(如法国)之间的关系出现了分化,因此A选项正确。这是戴高乐的个人意见和希望,不能说明西欧政治上的联合进一步加强成为现实,也不能代表欧共体的态度,B、D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法国的要求,并未体现英国的态度,结合所学可知,英国1973年才加入欧共体,此时并未与法国共同规划欧共体的发展;故正确答案为A选项。21、B【解析】

梭伦改革秉着公平公正的原则,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基础。众议院镶嵌这幅画像的目的在于宣扬民主公正,故B正确;梭伦改革的信息得不出三权分立的特征,排除A;天赋人权是伏尔泰的思想,排除C;古代雅典并不是实行议会政治,排除D。故选B。22、C【解析】

材料信息“中国的文化论述里弥漫着讲求卫生、强身救国的主张”“今亟译此类之书,以饷吾国民。凡有保种之责,而知亡国之忧者,盖令青年子弟日肆习之”体现出近代卫生观念和救亡图存的结合,因此这种现象说明“卫生”观念承载着国家、种族意识,故C正确;材料体现不出是否是清政府的行为,故A错误;材料未强调卫生观念主要在知识阶层传播,故B错误;强调卫生不能说生活习俗日益西方化,故D错误。23、D【解析】

郑观应是早期维新派的代表,主张向西方学习政治、经济和科学,但又讲中学为道,在当时的环境下,这种前后有冲突的论述,主要目的在于回避顽固派的攻击,反映出早期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故答案为D项;其目的不是为了适应民族文化自卫心理的需要,排除A项;中国开始吸收和接受西学是在鸦片战争后,排除B项;郑观应作为早期维新派,已经认识到中西方的差距,没有鄙夷外夷的观念,排除C项。24、A【解析】

石斧是石器时代的农具,反映的是原始农业,故A正确;BCD材料无法体现,排除。【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石斧”,联系所学古代农业发展的史实分析解答。25、C【解析】

“《物种起源》”“重估一切价值”“科学的、社会的、思想的种种冲击”不断地冲击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文观念,促进了20世纪现代主义文化的流行,故选C项;在14世纪开始的文艺复兴运动中,人文主义兴起,排除A项;十七八世纪启蒙运动中,理性主义备受推崇,排除B项;19世纪前半期,浪漫主义成为文化主流,强调表达个性情感,排除D项。26、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欧洲启蒙思想。根据材料信息“自由是天赐的东西,每一个同类的个体,只要有理性,就享有自由的权利”,即可体现①、②;根据“不是国家属于君主,而是君主属于国家”,即可体现④。而③联邦共和,材料无从体现,排除③。综上,本题正确答案选B。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发展·欧洲启蒙运动·狄德罗的《百科全书》及其认识27、D【解析】

材料信息反映的是王夫之认为物质是其它一切存在的基础,没有弓就不会有射道,以此类推,因此体现的是他的唯物思想,这种思想启示了后人的思维方法,D正确;ABC项都与材料中强调唯物的思想无关,排除。28、C【解析】

抗战期间,日本在青岛各级各类学校开设日语课,逼令学生在生活、学习中使用日语,极力压缩汉语和中国历史、地理学科的课时。材料表明日本教育政策的主要目的是推行奴化教育,实行文化殖民,泯灭中华民族意识,故C正确;消除中日隔阂不是其目的,故A错误;材料和推广教育经验、推行社会教育无关,故BD错误。29、D【解析】由材料“各省咨议局相继成立,许多议员为争取对本省行政、参政、法律等方面的监督权,要求改革地方弊政、检举地方官吏贪赃枉法等”反映了有识之士宪政救国的迫切愿望,故选D;材料反映了清末地方与中央权力渐渐分离,有利于削弱专制统治,排除B;材料只是反映地方有识之士的愿望,排除B;材料没有反映列强侵华的信息,排除C。30、C【解析】

1977年我国恢复高考制度,标志着社会公正的重建,故选C;1976年文革结束,1978年开始改革开放,1978年开始拔乱反正,排除ABD。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31题10分,第32题12分,第33题12分,共计34分。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31、(1)军功授爵和国君任命官吏(或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2)答案1:汉初开国皇帝和群臣,大都来自社会下层,西汉开国后多被封为将相重臣,形成布衣将相的局面。答案2:只答秦末王侯将相不必贵胄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或只答秦朝统一措施及其影响。答案3:其它。(3)答案1:科举制。科举制主要依据考试成绩来选拔官吏,普通士人原则上皆可赴京应试,不仅扩大政治统治基础,而且还抑制了门阀势力;在宋朝时,又对考试制度和规则做了较大改革,增设“殿试”,创设“弥封”、“誊录”等制度规则,以保证科举考试的公正和公平。(其他言之有理,有据也可)答案2:科举制,只回答科举制度概念极其作用,未能回答北宋完善的。(4)军事政变,政权更迭,政治改革,农民起义,军功受爵,联姻结盟、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