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9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1页
课时9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2页
课时9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3页
课时9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4页
课时9 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 课件-高三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一轮复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时9明至清中叶的经济与文化知·课标明·要点1.了解明清时期社会经济、思想文化的重要变化2.通过了解明清时期封建专制的发展、世界的变化对中国的影响,认识中国社会面临的危机1.注意“两种新现象”:农业、手工业、商业各出现了一些新变化;思想界出现了提倡个性自由和反对专制的倾向2.掌握“三方面成就”:小说、戏曲和科技领域成就突出主干知识•精要排查一、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局限1.经济发展农业①粮食作物:高产粮食作物____________的推广种植②农业多种经营:江南等地区农业的多种经营日益兴盛手工业①手工业各行业都有不同程度的进步②明朝后期,在南方一些地区的丝织、榨油、制瓷等行业中出现了新的经营方式,即__________,使用自由雇佣劳动进行较大规模的生产商业①货币:美洲等地的______大量流入中国,促进了长途和大额贸易的发展,也有利于商业资本的集聚②商人群体:形成实力雄厚的商人群体,如徽商和_____③工商业市镇:以__________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兴起,成为地区贸易网络的核心玉米、甘薯开设工场白银晋商经济功能【链接·选择性必修2·第7课】2.明清的商贷(1)明中期以后,______等新式金融机构盛行。(2)除传统借贷关系外,清朝资本性借贷也有显著发展,出现了______。3.局限(1)经济: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传统__________占据压倒优势。(2)政治:日益僵化的__________压制和阻碍社会的进步和转型。钱铺庄票小农经济专制统治教材·再开发结合必修教材第15课“史料阅读”(肇域志·江南十一·徽州府》),思考:从史料中可以发现徽州地区的什么信息?提示:明朝徽州地区有浓厚的经商风俗,徽商具有勤勉、诚信、合作、坚韧的优良品格。【链接·选择性必修3·第9课】二、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1.古代的商路和贸易丝绸之路______通西域,推进了丝绸之路的畅通和贸易的繁荣,是东西方经济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草原丝绸之路在丝绸之路北面,从漠北草原或南西伯利亚西行,经由咸海、里海以北通往欧洲或小亚细亚的商路张骞西南丝绸之路在沟通古代中国______地区与东南亚、南亚的联系上,长期发挥着重要作用海上丝绸之路①西汉时期:开辟了通往印度洋的海路②宋元时期:官方使节和私人商贾出洋航海十分频繁;广州、泉州、明州成为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交易枢纽③明初:____________达到了古代“海上丝绸之路”交通的巅峰西南郑和下西洋2.古代商路上的中西文化交流项目物质和技术交流文化交流中国输出丝绸、养蚕、______技术、漆器及其制造技术、铁器及冶铁技术和瓷器中医药知识随着炼丹术传到阿拉伯地区输入中国“________”、苜蓿以及葡萄,古代文献中带有“胡”字的物种,中亚和西亚的服饰、饮食,______、香料、珠宝、金银器皿佛教、祆教、摩尼教、犹太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陆续传到中国汗血马棉花缫丝三、思想领域的变化1.明朝中后期(1)程朱理学:获得官方尊崇后,逐渐失去活力。(2)陆王心学代表王守仁主张①以“________”为核心理论②“良知”就是“天理”,往往被私欲遮蔽,需要重新发现、扩充和践行,以达到圣贤境界评价①强调____________,激励人们奋发立志②以自己的内心为准则,隐含一定的平等和叛逆色彩③带有主观唯心主义倾向致良知主观能动性概念·拓视野致良知(1)王守仁提出人生而有“圣人之心”,社会伦理道德观念其实就存在于本心之中,良知就是本心,就是理。(2)良知往往被私欲所侵蚀,所以要努力加强道德修养,去掉人欲,恢复良知的本性,从而让理学从高高在上的台阶走到人间,没读书不识字的愚夫愚妇也能通过“发明本心”和“致良知”得到天理,使理学具有了普适性,标志着重建儒家信仰的理论任务正式完成。(3)李贽等思想家的思想①主张:提倡__________,蔑视权威和教条,否定传统__________标准。②影响: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震动。2.明清之际——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的思想(1)背景:明末清初社会的剧烈动荡,促进了思想界的活跃。(2)主张①黄宗羲:抨击__________制度;反对重农抑商观念,提出“__________”。②顾炎武、王夫之:对高度集权的政治制度进行了批判。________认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个性自由伦理道德君主专制工商皆本顾炎武易混·曝光台正确认识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1)它带有一定的民主启蒙思想,但并没有发展形成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体系。(2)它是对传统儒学的批评、继承与发展,特别是继承和发展了传统儒学中的民本思想。当时的思想主流仍然是理学。四、文学艺术与科技1.小说与戏曲(1)背景:城市__________繁荣、社会娱乐活动丰富、文化知识进一步普及。(2)小说商品经济(3)戏曲传奇明清戏曲创作趋向长篇化,情节更加曲折复杂,称为传奇,代表作家有明朝________、清朝孔尚任等昆曲舞台演出方面,从江苏______一带发源的昆曲长期流行京剧清朝______年间,形成了京剧,并且逐渐成为全国最流行的剧种汤显祖昆山道光史识·巧图解2.科技作者科技著作主要内容或贡献李时珍《__________》分别系统记载了中国古代医药学、农学、工艺学的相关知识,在各自领域对传统科学技术进行了总结徐光启《__________》_______《天工开物》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是一部______________名著本草纲目农政全书宋应星地理和地质学3.西学东渐(1)明朝后期起,以意大利人________为代表的西方传教士来中国传教,在一定范围内也传播了西方科技知识。(2)清朝前期,传教士运用欧洲测绘技术,帮助清廷绘制了较为精确的全国地图。利玛窦主题探究•精准突破主题一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与对外贸易【勾·线索】【探·史料】1.读图证史——明清时期的经济史料明清两朝,尽管人均收入水平并没有出现显著的增长,人口和经济却是在大幅度地扩张。在低价值的铜钱无法满足经济和人口扩张对货币的需要、纸币发行又免不了通货膨胀的情况下,明清两朝只能寄希望于渐成气候的白银,这却导致在16世纪中叶前后,出现了“天下之民皇皇以匮乏为虑者,非布帛五谷不足也,银不足耳”的银荒。但也恰在此时,世界发生着巨大的变化,美洲银矿的意外发掘解决了当时中国的货币饥渴问题。——摘编自汤金旭、张光《从纸币帝国到白银帝国——近代中国衰落的货币制度成因》【思考】为什么在明清两朝出现了白银货币化现象?提示:经济的大幅度增长;中外贸易发展,白银大量流入;纸币的崩溃;美洲银矿的发掘等。2.史家评史——明清时期的对外贸易史料自1565年起至1815年止,共达两个半世纪之久,西班牙政府每年派遣一艘至四艘载重由三百吨至一千吨不等的大帆船,横渡太平洋,来往于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与菲律宾马尼拉之间。在16—18世纪间,每年由大帆船自美洲运往菲律宾的银子,有时多达四百万西元(即比索),有时只有一百万西元,但以二三百万西元的时候为居多……这四百万西元当中,至少有一半甚至更多一些流入了中国。——摘编自樊树志《江南市镇:传统的变革》【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18世纪中西贸易出现的新特点。提示:特点:以西欧国家为主导;全球性的贸易形式(世界各地贸易联系密切加强);中西贸易往来频繁(中国处于出超地位)。【阐·史论】历史解释——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的新现象(1)货币经济活跃:随着商品流通领域的扩大,社会上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2)农产品商品化:农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棉花、茶叶等经济作物普遍种植。(3)工商业市镇兴起:在运河沿岸和江南地区,工商业市镇大量涌现。(4)长途贩运贸易兴盛:区域性商人群体实力雄厚,形成大商帮。(5)人身依附关系逐渐松弛:从业者地位提高,生活得到改善,人身自由得以实现。(6)商人地位提高:商人第一次被作为歌颂的对象进入文学世界,市民文化进入鼎盛时期。1.唯物史观——明清商品经济繁荣的影响(1)经济:(2)阶级:伴随商品经济的发展,商人的经济和社会地位提高,导致传统观念变化,很多人弃农从商,并涌现出地域性的商人群体。(3)思想:2.唯物史观——明清时期制约手工业新经营方式发展的主要因素【拓展延伸】明清时期中国资本主义萌芽产生的条件(1)发达的农业。明朝中后期,农作物产量提高,经济作物普遍种植,为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原料。(2)发达的手工业生产。明中期纺织、制瓷、矿冶等行业规模大,水平高,培养了一批熟练工人。(3)发达的商业。30多座大中城市的兴建,农产品、手工业产品广泛投入市场,对外贸易的繁荣都促进了商品经济空前活跃。(4)充足的货币条件。大量货币流通,到明朝中后期,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主题二明清时期的思想文化【勾·线索】【探·史料】1.史家评史——明清启蒙思想的特点史料继晚明早期启蒙思想的萌发,这一时期不少思想家的理论中也闪现着启蒙的光芒。批判君主专制制度,初步要求人的权利和男女平等,提出工商皆本理念,揭露、揭发科举制度的种种弊病,宣传学校议政的主张,等等,这些都反映了新兴市民阶层的政治和经济要求。——杨宁一《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思考】根据史料并结合所学,指出明清启蒙思想的特点及其出现的原因。提示:特点:政治上,批判君主专制;经济上,倡导工商皆本;思想上,揭露科举制弊端,提倡个性自由。原因:明清时期商品经济发展;市民阶层壮大;理学禁锢人们的思想。2.问题证史——明清科技与文艺史料一从三部中国农书即王祯的《农书》(1313年)、徐光启的《农政全书》(1628年)、鄂尔泰等编的《授时通考》(1742年)来看,后面两部书所开列的农具清单,几乎全是对前一本书的重复。——摘编自珀金斯《中国农业的发展(1368—1968年)》史料二西僧利玛窦有自鸣钟,中设机关,每遇一时辄鸣。——摘编自谢肇淛《五杂俎·天部二》【思考1】根据史料一、二,概括分析我国明清科技发展的特征。提示:带有明显的总结色彩;科技几乎停滞不前;西学东渐。史料三明清之际的文学继承了宋代风俗文化的特点,明代的《宝剑记》《浣纱记》等,充斥着愤世、怨世情绪。汤显祖《牡丹亭》的主人公杜丽娘是追求美满爱情、大胆冲破封建礼教的叛逆者。清代的《聊斋志异》《儒林外史》是讽刺巨著;《红楼梦》是古代小说的最高峰。——摘编自冯天瑜、杨华、任放《中国文化史》【思考2】根据史料三及所学知识,归纳明清之际文学作品内容方面的主要特征并探究其原因。提示:特征:反对封建传统,提倡个性解放;讽刺社会现实;批判封建专制。原因:封建专制空前强化;商品经济发展,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明清时期出现了反传统的进步思想。【阐·史论】1.历史解释——明清之际进步思想的特点(1)反传统、反教条。以“异端”自居的思想家李贽,指责儒家经典并非“万世之至论”,否定孔子是“天生圣人”,批判理学家的“存天理,去人欲”的虚假说教。(2)反对封建专制。黄宗羲批判封建君主专制,得出君主专制是“天下之大害”的结论。(3)带有一定的民主色彩。①黄宗羲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思想,主张限制君权;②顾炎武强调“经世致用”的思想,反对不切实际的学风等。(4)反映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黄宗羲反对传统的“重农抑商”思想,主张“工商皆本”。2.“承古萌新”及原因(1)“承古”①中国古典科技进入总结时期——集大成的科技巨著涌现:《本草纲目》是古代中医药学的集大成者,而且是一部生物学的经典之作。除此以外还有《农政全书》《天工开物》等。②中国古典文献进入总结时期——大规模丛书与类书的编著:《四库全书》是一部规模庞大的丛书,对古籍整理和总结文化遗产有重要的贡献。(2)“萌新”传统文化中孕育新内容明清小说是从宋元的话本而来的。著名的科学技术著作百科全书《天工开物》中,所记内容多是通过作者调查研究而获得的新知识思想、文学中体现反传统反封建①在思想界出现了反封建的启蒙思想,对君主专制进行了深刻的揭露和大胆的否定;②明清的小说也反映了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文化交流上西学东渐①西方传教士学习中国语言文字和儒家经典,并传回欧洲,为中西方文化交流作出了突出贡献;②中国知识分子也主动学习西方科技,如徐光启的《农政全书》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和工具,《天工开物》也收录了一些国外传来的技术,如西洋红夷火炮铸造法(3)原因①明清时期大体处于和平安定的局面,为文化事业提供了良好的环境。②明清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商品经济的繁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在文化上出现反传统、冲击封建专制主义的近代启蒙文化。③明清时期是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时期,民族交融进一步加强。④明清时期,中外交流频繁,西学东渐兴起。唯物史观——明清之际儒家思想的影响维度阐释积极性(1)思想:经世致用思想开清代考证学术之风气,为后世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提供思想源泉,为儒学的发展变革注入了新的活力(2)政治:带有早期启蒙性质的进步思潮,对君主专制统治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在其后数百年间仍具有启蒙作用,给后世民众以深刻的启迪(3)经济:工商皆本的思想是商品经济发展、市民工商阶层兴起在思想层面的反映,冲击了重农抑商的传统思想局限性①从内容看:早期的民主思想未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在本质上还未跳出传统儒学的范畴,不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思想,没有提出新的社会制度②从地位看:在当时没有形成主流,无法撼动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③从影响看:未能使中国社会实现社会的转型,影响有限【拓展延伸】认识明清之际的思想批判未能实现社会转型的原因历史解释——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1)科技内容:应用性强,但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探索不够。(2)研究方法:主要采用传统的典籍整理与经验总结,缺少实验。(3)科技使用:主要服务于封建农业经济的发展需要,缺乏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并推动科技进一步发展的意识。(4)应用领域:主要集中在与农业有关的农学、天文历法及医学等领域。(5)成就:全面繁荣,多项成就领先世界。高考聚焦•命题动向考题视角考情播报(1)2022·浙江6月选考·T7·顾炎武的思想(2)2022·广东选择考·T5·清代制瓷业(3)2022·全国乙卷·T27·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4)2022·北京等级考·T4·文化产品的商品化(5)2021·福建等级考·T5·明清时期新农作物的传播(6)2021·山东等级考·T4·书籍出版业的发展(7)2021·广东选择考·T5·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8)2021·全国乙卷·T27·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9)2021·辽宁选择考·T4·儒学的禅学化趋势(10)2021·湖北选择考·T5·水利修防(11)2021·河北选择考·T5·明朝大运河(12)2020·江苏选择考T5·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多样性(13)2022·湖南选择考·T17·中国古代粮食供需关系的演变(14)2021·海南等级考·T21·明清时期农业的发展(15)2020·海南等级考·T5·黄宗羲的思想(16)2020·山东等级考·T5·黄宗羲的思想1.考点分布:(1)集中考查明清时期的经济发展和思想进步。(2)主干知识: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明清之际的进步思想2.题型及命题形式:(1)选择题和非选择题出现频率都很高。(2)命题形式:以经济现象、经济发展的影响及儒学为载体,考查重要阶段特征及经济、文化发展状况,考查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历史解释3.备考策略:(1)复习时,要注意结合明清时期农耕经济高度发展、手工业经济发生重大变化、城市和商业繁荣的具体史实,从唯物史观的角度,认识商品经济发展对思想文化的影响。(2)从明清时期的时代背景切入,理解思想文化变革的原因;从儒家思想演变的角度,掌握儒家思想不断演变更新的内容和影响【典题悟法】

(2022·北京等级考·T4)下图的封面形式常见于明代刻本书籍,图中读书的人物为该书编刻者。该图可以佐证明代 (

)A.开始出现雕版印刷技术B.戏曲表演艺术日趋成熟C.文化产品商品化程度加深D.士人思想摆脱了专制束缚【命题立意】情境创设以明代文学作品封面图创设学习情境核心价值增长知识见识,培养理性思维,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学科素养历史解释、史料实证关键能力获取和解读历史信息、分析历史问题必备知识明代商品经济、印刷业、文学艺术的发展【解题思维】【真题集训】类型一常规点·新视角1.(2022·广东选择考·T5)清代从广州出口的瓷器中,除了江西、浙江的名窑产品外,还有广东、福建专门烧制的贸易瓷。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这种现象反映当时 (

)A.广州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B.出口瓷器产自官营手工作坊C.西方艺术在中国颇受欢迎D.重农抑商政策受到明显削弱【解析】选A。清代出口瓷器众多,“广州等地有的瓷窑还聘请来自欧洲的画师,负责在瓷坯上绘制欧风图像”的现象,说明当时广州对外经济、文化交流频繁,处于中外交流的前沿,A正确;明朝中叶以后,制瓷业等手工业领域,私营手工业已超过官营手工业,且官营手工作坊的产品是不进入市场流通的,排除B;“在中国颇受欢迎”的说法夸张,排除C;清代仍坚持重农抑商的政策,“明显削弱”无法体现,排除D。2.(2022·全国乙卷·T27)明后期有士人称,江南流行“好名喜夸”之风,家中但凡有千金之产,必定会营建一园,“近聚土壤,远延木石,聊以矜眩于一时耳”,但“俗气扑人”。这可用于说明 (

)A.士大夫传统观念的颠覆B.世俗化审美趣味的初现C.士农工商社会结构解体D.江南市镇工商业的繁荣【解析】选D。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明代中后期江南地区商品经济发展、市镇经济繁荣,市民阶层壮大,促使社会风气发生变化,故D为正确答案。A不符合史实,士大夫的传统观念为儒家伦理道德,在明清时期仍然占据主导地位。B不符合题意,材料反映这种“俗气扑人”的“好名喜夸”之风形成已久,并非“初现”。C不符合史实,封建政府长期采取重农抑商政策,士农工商社会结构没有被打破,更没有解体。3.(2021·广东选择考·T5)在明代,庶民袖小衣短,“去地五寸”;生员袖大衣长,“去地一寸”,体现斯文之气,且其服饰颜色和制式内含“比德于玉”“规言矩行”等意。这反映了当时 (

)A.儒家思想规范社会生活B.科举制度限制社会流动C.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D.市民文化突破礼制限定【解析】选A。明代,庶民和生员的衣着有不同的规制,并且生员的衣服体现儒家礼仪规范,故选A。具体解析如下:选项与正确答案的对应度判断理由A正确选项明朝推翻元朝,对整顿和恢复礼制非常重视。因此依据儒家传统对服饰制度重新作了规定。材料体现了明朝服饰的一些规定B本身错误的选项科举制度扩大了统治基础,有利于社会流动C干扰选项社会等级结构日益固化的表述材料并没有体现D干扰选项材料体现的是礼制对民众服饰的限制类型二小角度·大视野4.(2021·山东等级考·T4)明中叶以后,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这说明当时(

)A.画本成为知识传播主要载体B.市民文化是社会主流文化C.社会审美旨趣出现阶层分化D.书籍出版商业化程度加深【解析】选D。根据“添加插画的书籍大量刊行,出现了众多以绘画为主体的画本,甚至一些知名画家也受雇于坊刻”可得出,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书画为了适应商品经济发展而作出了调整,即应市场所需进行创作,D正确;A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市民文化不是社会主流文化,排除B;“阶层分化”的说法从材料不能得出,排除C。类型三嵌热点·隐性考5.(2021·湖北选择考·T5)中国历来重视水利工程建设,自东晋起,今湖北沿江各地堤防不断创筑和延展,相应的规章制度渐趋完善。如图呈现了清代中期湖北分段派工修筑江堤的情形,这表明(

)A.长江水患已被根治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测绘技术世界领先D.水利修防管理优化【解析】选D。据材料“江夏县金口堤:自金口镇小河口起,至居字号止,编十字号,计长三千六百七十三丈”及图片可知,在重要堤工地段,绘制者填写了大段文字注记,以记载堤工的分段、长度,这表明水利修防管理的优化,故选D;“根治”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早在南宋时期,经济重心南移就已完成,排除B;没有对比,不能得出“世界领先”的结论,排除C。类型四聚主干·迁移考6.(2021·河北选择考·T5)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有些年份南粮北运达五六百万石,超过元朝海运漕粮年度最高额。同时,运粮船夹运的南方丝织品、棉布、瓷器等广销北方各地,返航时装载的大批棉花、杂粮等销往东南沿海。据此可知,明朝大运河航运 (

)A.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B.导致了重农抑商政策松动C.引发了“海禁”政策出台D.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解析】选D。明朝重新疏通大运河后,南方的粮食、商品通过大运河运往北方,北方的商品销往东南沿海,这说明大运河航运推动了长途贩运贸易的发展,故选D;经济重心在南宋时期就已经完成了南移,排除A;重农抑商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最基本的经济指导思想,明代的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松动,排除B;明初为防沿海军阀余党与海盗滋扰而实施“海禁”政策,排除C。7.(2021·辽宁选择考·T4)黄宗羲曾言:“明初以来,宗风(指佛教禅宗各派)寥落。万历间,儒者讲席遍天下,释氏亦遂有紫柏、憨山(禅宗高僧),因缘而起……而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这反映了明朝 (

)A.灭亡原因在于学风空疏B.儒学地位受到佛教冲击C.经世致用成为主流思想D.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解析】选D。根据材料“儒、释几如肉受串,处处同其义味矣”可知,明朝中后期,佛教和儒学的思想趋同,说明儒学的禅学化趋势加强,D正确;明朝灭亡是因为社会矛盾激化,排除A;儒学的地位并未受到冲击,排除B;当时程朱理学是主流思想,排除C。类型重素养·灵活考1.(2021·福建等级考·T5)据文献记载,乾隆年间,河南巡抚陈宏谋“募闽人种红薯”;江西大庾县知县余光璧也在当地大力推广种植,并“告以种法”,上述史料可用来说明当时 (

)A.富民思想的践行

B.新农作物的传播C.饮食结构的改变

D.人地矛盾的加剧【解析】选B。材料提及乾隆年间,地方官员提倡种植红薯,结合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红薯传入中国,故选B;材料未提及富民思想,排除A;材料只是提及了种红薯,未提及饮食结构,排除C;红薯的广泛种植,有利于缓解人地矛盾,排除D。2.(2022·浙江6月选考·T7)论及自己的学术旨趣,顾炎武说:“《春秋》之作,言焉而已,而谓之行事者,天下后世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愚不揣,有见于此,故凡文之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由此可知,其“学术旨趣”在于 (

)A.无为而治B.经世致用C.再续《春秋》D.中体西用【解析】选B。根据“用以治人之书,将欲谓之空言而不可也”“不关于六经之指、当世之务者,一切不为”等,可得出顾炎武要求自己的著作在社会中发挥实际功用,体现经世致用的学术思想,选B。无为而治是道家思想,顾炎武是儒家杰出代表,而且材料也不能体现无为而治,排除A。材料不能体现“再续”,排除C。中体西用是清末洋务派的思想,顾炎武是明末清初时期的人,故排除D。【新题预测】·对接高考评价体系→新情境1.明朝中期,苏州画家摹古拟古,别成一派。“苏州片”(伪古书画)制作作坊化,作坊中起稿定型,线条皴染,人物、树石、建筑等分工绘制,跋文题写、伪造钤印、作旧装潢等各司其职,并有统一的书画蓝本。所谓“古董自来多赝,而吴中尤甚,文士皆借以糊口”。这反映了当时 (

)A.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盛行B.社会需求导致书画艺术分野C.市民的主流价值观念改变D.政府放松了对商业活动监管【解析】选A。明朝中期商品经济发展,艺术市场繁荣,“(伪古书画)制作作坊化”“文士皆借以糊口”说明以盈利为目的的书画伪作充斥艺术市场,拜金逐利的社会风气盛行,故选A;社会确实有需求,但材料强调伪古书画盛行,而不是书画艺术分野,排除B;市民的主流价值观是儒家的义利观(重义轻利),排除C;材料不涉及政府对商业活动监管的问题,排除D。【加固训练】明清徽商鄙视腰缠万贯而又唯利是图的人,他们尊奉“利以义制”的信条,许多徽商还将诚实不欺、公平守信作为自己的经营原则。该现象反映出(

)A.商人名利观念的淡化B.理学正统地位的确立C.社会主流价值的影响D.传统经济政策的调整【解析】选C。徽商奉行“利以义制”,讲究诚信经商,反对唯利是图,体现了受到儒家重义轻利思想的影响,故选C;商人尊奉“利以义制”,说明利还是主要追求,不等于名利观念淡化,排除A;理学正统地位在南宋就确立了,排除B;传统经济政策依然是重农抑商政策,排除D。·紧跟社会热点→新素材2.下图为嘉庆年间聊城重修山陕会馆(山西、陕西两省商贾联乡谊、祀神明的处所)时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示意图。据此可知,当时的华北地区(

)A.经济优势明显

B.商业格局变动C.统一市场形成

D.区间贸易活跃【解析】选D。根据题干地图信息可知,山西、陕西两省的商贾遍布于山西、河北、山东、河南多个省份,据此可知,当时华北地区的区间贸易比较活跃,故选D;题干内容仅述及山西、陕西两省的商贾遍布于华北地区,并不能得出华北地区“经济优势明显”,排除A;重修山陕会馆时,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情况,看不出任何“变动”的相关信息,排除B;统一市场是指能把该地区的经济在社会分工和商品经济高度发展的基础上融合成一个互相依存的有机统一的市场,而题干地图仅是展示了捐款客商的地域分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